[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摘要:本篇论文主要讨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回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实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被及时提出。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化;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彻底变革了原有课程体系与课程理念,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教育管理经验,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现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基本思路与最新成果。
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与传统教育中教师熟悉并运用自如的理念有所区别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新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顺利适应并成功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用新课程的全新理念武装自己,打破思维定势,指导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并形成一种新的能力和素养结构,自身角色也应相应转变。
回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实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被及时提出。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与“教师专业化”相通的概念,都涉及教师专业性的提升与加强。
教师专业化强调的是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则强调的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升。
在以往的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中,一般关注的是教师从一个“普通人”成为“教育者”,从“职前”或“入职”到相对“成熟”或“稳定”这个时间段的发展情况,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那么,究竟成熟教师是怎么样的标准呢?如何去评价教师个体的成熟度呢?一般认为,教师的职业成熟度是指教师在职业认识、情感和个性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对教师工作的适应程度。
在评价教师成熟度的时候,既要考虑作为成熟者的普遍特征,又要考虑到教师的职业特点。
首先,拥有优秀的人格素养是教师成熟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其次,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专业素养是教师成熟的必备因素与重要条件。
再次,心理素养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支撑与依托。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个体持续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动力。
从时间发展顺序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职前教师的培养、新教师的入职指导和在职教师的持续进修。
构立体化培养模式,促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构立体化培养模式,促教师专业化发展职业教育攻坚,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培养是重点。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这实践教学能力弱、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等问题。
通过调研,桂林市以“构建立体化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基本思路,通过多途径切实加强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负责人,现将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体会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认清形势,建立职教师资培训机制。
鲁昕副部长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高度重视内涵建设,抓师资队伍建设,就抓住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环节”。
为此,我市制定了《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2008年—2012年市级培养培训实施计划》,明确了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行目标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把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作为我市职业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作为整体推进我市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大机遇和重要突破口,在工作的规划、推进和保障上,做到了优先研究、优先部署、优先支持。
二、加大投入,健全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为落实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实施计划各项目标,我市从职教攻坚财政性经费中,安排3%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启动了桂林市中职教师队伍培训方案和中职名师培养计划。
2009年以来,我市近百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100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级培训、2400余名教师参加了市级转岗教师、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中职教师职业基础技能、中职德育新大纲和制定中职学校教学方案等项目的培训。
通过培训,有500余名参培教师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举办了中职校级领导全员、提高和高级研修班的培训,使参培校级领导增强了形成科学的学校发展观、提升创办特色学校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扎实推进,确保师资培训质量。
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论文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而教学反思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简要论述了教师本身如何通过教学反思来促进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教学反思《英语课程标准》[1]在实施建议中规定: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虽然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不是随着新课程而来的一个全新的话题,但新课程使得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更为凸显。
反过来,新课程的实施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是目前所有英语教师的出路。
朱玉东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伴随教师一生[2]。
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质上是教师个体专业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主动发展历程。
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
”叶澜教授一语道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学生的反馈、同事的评价和理论文献的解读中对自己的信念、知识、教学实践及其背景进行审视、批判性自我反省和教学行为分析,增强教师理性自主,使教师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3]。
通过反思,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不断发展。
那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呢?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反思意识,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分析得失。
反思需要勇气。
反思者需要勇于直面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勇于公允客观地批判和解剖自己,勇于摒弃或更新自己旧有教学思想及做法体系中陈腐落后的部分,勇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挑战,并在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时候保持清醒,坚守毅力。
促进现代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考论文
关于促进现代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教师的主观因素,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作了一定的思考,本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自我成长和谐发展的理念发表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与策略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42-01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
要真正确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工作潜能,充分肯定教师的工作和职业,实现教师人生价值,就必须促进和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
怎么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一、正确认识教师职业与人生价值1、强化对职业的认同感不能忽视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教师应该受到社会的规约。
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为一定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是独立的、有尊严的生命个体,同时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与学的研究者,以及社会的代言人,国家意志的贯彻者。
所以,我们在探讨“教师是园丁”“教师是蜡烛”等表述时,忽视了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淡漠了教师的尊严与快乐等问题。
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要通过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途径,实现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人自身的素质结构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适应环境、认识事物、变革事物、驾驭事物、创造事物与创造和谐关系的智能,提高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
人的精神境界,等于他的生存发展与多少人和物的生存发展融合在一起这一客观实际。
人的生活幸福,是对发展过程的体验。
教师只有建立起和谐的人生观和幸福观,通过专业化发展,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制度与规划1、建立教师成长机制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学校首先要规划好教师发展目标,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广阔大地里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体现个人价值,满足教师自我成长的需求。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摘要】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更新使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
教师的专业化是社会的要求,教育者必须自觉主动地树立这一意识,并在教学工作中逐步实现专业化。
为此,本文将从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思想、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健康的心理、语文教师要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三个方面,谈谈“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化,教育观,教育思想,师德,健康的心理,专业知识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更新使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
教师自己如果不能实现专业化,就不能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教育者”的社会角色。
教师的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成长为“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教师的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要逐步提高学历层次,提高学术水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个人职业道德水平。
一、语文教师专业化首先要求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思想在学生的发展中,语文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教师学生观、人才质量评价观。
首先,要有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育人”首先是要培育学生高尚的思想品格,只有培育了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语文教育的最好成就。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师学生观。
教师是“教育的促进者”。
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在教学中教师拥有绝对权力,学生要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学习。
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堂之外获得信息和知识。
教师的角色不再单纯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
为此,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还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建立一个接纳的、宽容的课堂。
也谈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也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传递者,对于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是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阳光”,这深刻地说明了教师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人格的塑造和知识的传递。
教师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品质和人格的魅力启迪和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
教师按照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之按照“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健康发展。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实践者、指导者、主导者。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环境和条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做好教学预案,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策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所以,可以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说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教学过程,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切实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完成同化到顺应的认知过程,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环节,处理好教学多项因素的关系。
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育人工程的伟大实践,实践着教育教学的现代理念,践行着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渗透着思想教育,实践着教学设计。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如何抓住问题的根本有效地分析问题,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准确地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有效地深刻思考,不但要学习知识,而且要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主导学习过程,既不能灌输知识,束缚思维的发展,又不能放任自流。
以知识共享促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以知识共享促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摘要:教师专业化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提出很多对策但多停留于对教师总体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以独立学院管理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法为研究对象,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发现知识共享对实现独立学院管理系教师专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提出以知识共享促管理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共享;教师专业化;管理系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33-01教师专业化,就是以一定的从业资格为标准,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对教师进行系统、专门的训练,使其专业素养和从教素质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育工作者。
一、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现阶段,教师教育模式主要以大学系科为基地,特别是独立学院,由于其产生与发展的时间较短,学院内的专职专任教师多为年轻教师,很少进行过系统的教师职业教育培训。
教师教学理念受所毕业大学影响颇深,复制课堂的现象较多。
另外,独立学院的专职专任教师多来源于层次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的高校毕业生。
虽同属于一个系,但知识架构有明显差异,以管理系为例,管理专业课程之间交叉点较多,这就导致不同教师教授的同一理论有不同的侧重点,往往产生重讲、漏讲、甚至讲错的现象,另一方面,不同课程讲授的同一知识点如不与学生说明,往往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
对于不同内容的教学,虽然管理理论知识表面是独立的内容,但知识点之间都具备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之下才构成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
由于教师本身知识水平和研究精力的限制,一般只掌握和教授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局部内容,造成学生只能学习到孤立的知识点,很难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教学设计的一致性。
二、知识共享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知识共享为师生共同发展搭建了平台,有助于教师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自主的学习,在实践中领悟,更需要方便的知识获取途径与学习榜样。
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与水平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专业化定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社会分工中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如知识和技能水平、职业道德标准)等保障机制,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二、我国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专业意识专业意识的缺乏表现在专业自主意识和专业社会意识两方面。
专业自主意识是指教师个体对专业的自我认识和研究。
很多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并没有专业意识。
我们可以将教师对教师专业的认识概括为以下几种:1.将教师专业等同于其他一般职业的,仅仅明确了教师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2.将教师职业等同于知识传授的,进一步世得了教师专业所从事的是一种理智化的技术活动,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3.将教师职业视为教书育人的,能够意识到教师职业中的道德和责任,但仍然缺乏对教师专业所应具备的强大的学术自主性、广泛的教学设计和管理权以及专业持续发展性的认识。
(二)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由于传统的师范教育质量评价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局限在传授知识上,因此忽略了对学生从教能力的评价。
关于师范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理论还停留在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驾驭教材、选用教法、教学效果、组织学生以及教师的语言、板书、教态”等基本要求上,而没有凸现出把培养学生从教能力作为评价指标之一,没有凸现出体现当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等。
许多毕业生初上讲台,往往表现出拥有知识与驾驭知识明显的脱节现象。
(三)教师专业自主权受到限制,专业权力名不副实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权力,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镇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浅谈镇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摘要:幼儿园的发展需要一支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以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
本文从镇本角度阐述了促进骨干教师成长的方法、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镇本培训;专业化;发展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街道采取了几种策略,为教师搭建学习和历练的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分层次培训,使教师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获得专业发展(一)加强新教师培训,提高适应力这里我们所讲的新教师是指工作2年以内的教师。
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我们分两步走。
首先是对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到一年的新教师的培训,以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街道一般是聘请本街道最优秀的园长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其次是对工作一年以上经过区里考核已转正的年轻教师,一般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区进修学校和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参加业务理论培训或到本区、市发展较好的幼儿园观摩学习。
在培养方式上,一改过去“一人讲,大家记”的被动模式,而是创造机会让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多模。
多看:即多观摩老教师、骨干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听:即多听听老教师、骨干教师及有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等;多说:即不懂的问题要求他们要多问,在培训与教研活动中要多参与互动;多模:即照本宣科,将观摩的优秀活动,自己模拟上一遍,并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导。
(二)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激活内驱力1.外出培训。
为了让优秀的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为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我们街道每年都安排他们到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参加学前教育最前沿的培训。
2.挂职培训。
近几年,我们街道每年安排1~2批骨干园长、骨干教师到市实验幼儿园进行挂职培训。
他们每天除了观摩其一日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常规外,还参与他们的教研活动,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模式,推动和加速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论文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动和加速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摘要:十七大以后,我国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我园青年教师占全园教师的92%,推动和加速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关键中的关键。
园所多角度着眼、多方式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的有效模式,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师园本培训方法及其操作程序和要点,切实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总结出了六个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师德修养1、抓形象。
内强素质,外抓形象是我园所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创建园所文化的一种需要。
针对园所队伍新,年纪青的实际特点,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幼教处的礼仪培训活动,同时园内开展”文明教师”、”形象大使”的评比活动,使教师形象有了较大改观。
在大型活动中,我园教师都以其青春、团结、活泼、靓丽的形象为园所创造了良好的团队风貌,更以其和蔼可亲、甜美雅致的笑容塑造了年轻幼儿教师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家长的认可。
2、抓师德。
为了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我们提出”做忠诚员工”的工作目标,开展了”忠诚”专题教育,使广大教职工理解了忠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在本职岗位中的特殊意义,全面提升了园所的集体向心力。
二、管理机制--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我园在制度上突出管理者对教师的自上而下的服务,要求管理者为教师提供开展教研工作所需的条件,提高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提高教研工作效率。
传统的教研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端,最为突出的就是教育管理者在教研活动中”居高临下”的角色地位,因此,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研模式和方法,发挥教育管理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转换角色,发挥教育管理研究、引领和服务的职能。
长期以来,教育管理者习惯以指导者的身份、命令式的语调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教师必须听从教育管理者的指点、帮助,接受管理者的监督,原本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却变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走“主题式”研训之路促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走“主题式”研训之路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摘要:针对当前校本研训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尝试采用“主题式”校本研训。
整个过程从开学初到期末,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
“有效作业设计”为主题的校本研训活动教师参与面广,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实践与探索,活动有序推进,逐层递进:理论学习促底蕴—课堂实践促内化—设计交流促提高—搭建平台促提升,这样就使“有效作业设计”成为教师共同研究的载体,教师在活动中都有研究所得,起到良好的研训效果。
关键词:校本研训;教师成长;“主题式”;有效作业设计校本研训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校本研训是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师的需求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但靠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磨炼。
教师的磨炼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深入钻研,更需要学校提供一个平台。
在总结以往校本研训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尝试采用“主题式”校本研训策略。
所谓“主题式”校本研训是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研究和构建以“提升教研层次、共享集体智慧、立足实践研究、提高教学效率”为宗旨的一种校本研训活动。
研训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目的性、研究性、持续性和递进性。
此活动注重教师在活动中理论结合实践,注重专家引领,注重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过程中的合作研究,注重与区评比活动的衔接。
一、直面现状,确定主题,策划方案1.倾听心声,反思现状笔者在负责教科室工作期间,听到抱怨最多的就是校本研训没有意义,浪费大家时间。
经过认真反思后,确实觉得我们的校本研训随意性较大:教研组内安排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一堂公开课,组内开展点评交流,教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组织几次集体备课,组内教师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校聘请几位专家讲座,今天做“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讲座,明天做“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讲座,全体教师参与聆听做一下记录……如铜匠的担子——挑到哪里,响到哪里。
年轻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论文
浅谈年轻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摘要:专业化发展就是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在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水平上通过各种方式得以提升,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形式。
作为年轻体育教师应该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时,牢固树立专业意识、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做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
关键词:年轻体育教师新课程改革专业化发展一、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可分为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与态度层面。
其中,知识层面包含: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门知识;技能层面则有: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技能、运动技能;态度层面有:健康身心、自我训练和敬业态度与服务精神。
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一是强调专业知识。
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体育教师熟悉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当今社会知识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学习更新知识的课程更为重要;二是强调专业技能的必要掌握。
终身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
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技能,培养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技能;三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四是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
现在的体育教学,特别是与已经逐步展开的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相关的体育教学,使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
主要是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准备不足、实践能力不够。
一句话,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够。
当然,新的课程改革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专业化的机遇,但对于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来说,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其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是一个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教师必须将其突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二、年轻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紧跟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把有些教学问题的研究归回到教学活动的现实之中,使理论研究的思想切实运用于实践中。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
提高将科学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经验来自于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发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一些疑惑,这些问题和疑惑是课前没有想到的,课后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和探讨,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这种提高是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来完成的,反思是进行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
许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理性思考,对发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得过且过,或者对教学中的疑惑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样教师始终不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实施校本教研,就是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是关键问题;做到课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什么教育理念,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有什么收获,存在哪些不足,今后怎样改进;等等。
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对教学会有更多的理性认识。
要具有这种反思能力,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如教育教学的一般原理、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课程评价的知识、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等知识,这就必然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扩展理论视野,形成正确的教学态度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化校本课程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的价值在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针对本校教师的需求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并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编制的体现本校特色的、多样性的、可供教师选择的课程。
科学教学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浅议科学教学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首先,在这里我要申明的一点是:我这里所说的教师专业化,并不是时下所流行的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而是针对教学中的学科而言的,即象初中教师一样由专业的教师来担任专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众所周知,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师范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它所培养的师范生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生力军。
也是中国教育史是的“多面手”、“万金油”。
众多的师范生承担着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各科的主要教学任务。
由于教材的陈旧,他们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有限的知识用单一、落后的方法竭力支撑着我们的教育。
因此也就有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样的经典名言。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把教育推到了改革的前沿。
教材的改革,一浪高过一浪,教材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化、时代化常常令我们这些年届不惑之人困惑难当。
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不妨翻开我们的音乐课本、我们的科学课本、我们的数学课本,结合我们的教师教学用书和课程标准来看看,对每个知识点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我们究竟了解多少,真正熟练掌握的又有多少?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叹息:“现在的教材真是太难教了,不知道教什么”。
缺乏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已很难胜任现在的教学工作教材的改革,一浪高过一浪,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化、时代化常常令我们这些年届不惑之人困惑难当。
缺乏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已很难胜任现在的教学工作。
五年级科学教材基础部分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物体是怎样移动的”、“形状”“生命是怎样延续的”“岩石与矿物”“大脑与神经”,这五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虽然已勉强完成了,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反思:现有的教材是越来越难教了,内容是越来越广泛了。
这一册内容不仅涉及到了物理、生物、地质等许多专业领域,而且许多抽象的东西如果不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话,我们用语言是根本无法描述清楚的。
我深深地感到专业知识的溃乏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对学生是多大的损失。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课堂教学创新性特点关系[论文]
浅谈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课堂教学创新性特点的关系新课改大背景下,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上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立足于课堂,提高自己专业化发展速度。
同时,反过来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将自己提高到新的理论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用创新的教育方法武装自己,做一名创新性教师。
教师专业化课堂教学创新性多元化发展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在几年之前开展了,我省教育部门也不甘落后,在全省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课改几年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更是走在教学的前沿,不断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策略。
下面我们就谈一谈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性特点的关系问题。
所谓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最终要以学生实践对象,要在学生那里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果,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应当把握好与学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如何充分把握这个平台,其关键是如何创新,体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性特点。
这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多元化发展所决定的。
因此,课堂教学的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奠基,教师专业化的长足发展能更好促使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有创新性的教师万丈高楼,起于平地。
平地就是高楼的基础,平地就是高楼的关键。
教育也不例外。
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课堂教学更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
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教师的魅力在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人类的进步需要创新,在创新教育中,要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
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
创新性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较高的价值取向、远大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具有创新教育科学观;具有较强的监控能力和管理艺术。
教师专业发展论文题目举例
针对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终身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理念使人们对教师教育也有了新的理解:学校正规的、系统的教育,不再是教师受教育的终结,而只是其教学生涯中受教育的一个阶段;教师受教育的过程应该延伸到成人乃至终身。
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教育需求,这是时代和“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对教师提出的共同要求。
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
在当前生活中,由于生活节奏和工作的高强度已使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能静心读书学习。
教师的不读书,不勤读书,无疑给专业发展带来致命的“后劲不足”这也显然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增强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①(二)提离自身文化业务紊质1、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论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形态,造成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可选性。
这导致了教育活动的背景由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因此改变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引起教育者权威性的削弱,逼迫教育模式走向民主,也迫使教育者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强化。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应当发生改变。
21世纪己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世纪。
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必须发生转变。
学生学习要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
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篇一:教师专业成长论文立足课堂,给教师插上腾飞的翅膀――谈课改与教师专业成长一、以课堂为媒介,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转变与更新教师的观念。
自课改以来,我们尝试以课堂为媒介,为教师搭起构建新课程理念的桥梁。
1、专家执教观摩课,使课改内容渐入人心。
专业研究人员参与的课堂教学一般具有前瞻性,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以他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教程作为示范,组织教师观摩,并结合相关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析、研究,把新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能够使教师对课程改革中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有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不断让教师感受教学新理念并逐步扎根发芽。
教研员组织安排的观摩课中,无不渗透着这些专业研究人员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
观摩这些课例,揣摩其中的教学技巧,倾听他们的分析与评议,无疑对听课教师有极大的帮助。
如果再能够听到名师现场讲课,那的确能称得上是对教师头脑中旧观念的荡涤了。
2、专家评析尝试课,使教师解惑受益。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
教师执教,请专业研究人员做课堂教学现场指导,不失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也最受教师们欢迎的一种形式。
专家们的现场指导,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找出差距,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记得在2022年时,我校安排了几位年轻人执教,特地邀请本市的相关专家现场指导课堂教学。
专家听完课后,随即与执教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指出课堂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处理方案,并及时对教学中精彩的环节给予肯定和鼓励。
无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听课的教师,大都通过与专家们的直接交流,都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认识,明确了今后教学的主导方向。
事后,教师们直竖大拇指,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3、改变课堂评价主体,使教师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教改新课程的实施,因此必须构建一个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体,关注教师怎样教,却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
教师专业发展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今天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意义和路径等方面展开讨论。
定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反思和提升,提高教学
水平,增强教育教学技能,达到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目的。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提升。
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个人、学生和整个教育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
教师个人而言,专业发展可以让教师保持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职业幸福感。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对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继续教育、交流合作、实
践探索、培训研讨等。
首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来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其次,交流合作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与同行交流经验、互相启发,促进共同提高。
最后,实践探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教训,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提升自
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论文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论文概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必将作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不断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更新与完善,教师将向多学科、多领域迈进,并朝着示范性的方向发展,在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中,使自己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应该更加明确的是,从观念、能力、方法和手段来看,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朝着专业化发展不断迈进。
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跟信息化相互融合,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研究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第一,教育信息化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永远学习是每一个行业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
教师肩负着国家人才的培养,更需要不断地学习。
信息化社會,信息更迭非常快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教师必须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不断地提升自我。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需要通过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化环境,使得教师在不同时空都能够学习,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增加教师知识储备。
教师还能够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教育和学习成果,使受教育者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引起有益的变化,帮助受教育者提高素质。
第二,教育信息化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时间比较有限,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是每个老师都要积极思考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一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app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或离学生生活比较的远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地理课中就可以运用谷歌地球软件让学生形象地认知现实中河流的“凸岸”和“凹岸”。
二是利用教育信息化工具提高自己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可利用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和网上投稿平台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加强教研组建设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戬浜学校杨美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的主导力量,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效。
然而,我国的教师长期处于管理性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下,仅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缺少对学生适应现在社会的素质的关心,对教育改革的热情不高。
于是,应试教育模式成为根深蒂固的模式教育。
现行的教育机制,使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使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数的分配,对学生发展评价等始终如一的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进行。
于是,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积累考试资料,如何对这些考试资料进行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如何使学生掌握与考试指挥棒相应的学科内容,如何使学生对考题做出灵活得应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技能。
这种残缺不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难以生动活泼主动,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难以形成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是教师自己无暇顾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无暇考虑教育教学科学方法的改进,即使有所改进,也是为了应试的目的,无暇顾及也无力开展真正的科学教研。
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教研并未取得突破性的突破和进展,有的甚至以教学科研之名大搞应试教育之实。
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教师不从根本上思考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程度的愿望,需求和动力,进而造成了整个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迟缓和落后。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专业自主发展有三个途径:①通过系统的自学:②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③在教室里检验己有的理论。
最后一条途径尤为重要,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应该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实践业己显示它是有前途的方式,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如果大多数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掌握了研究技巧,那么教师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就会得到改善。
实际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得到发展,教师综合素养需要大幅度提升,光靠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已是一件不现实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因此教研组建设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应该得到加强。
可以说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拓展教学内涵的主要途径。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
或许还可以说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它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为新的教学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和储备。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认为要抓好“三个一工程”。
一、“一个抓手”——以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提高教研水平1、抓好理论学习: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教研组学习既是一种团体压力又有助于教研团队动力的形成。
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而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学习要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
因此要利用教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理论的学习,它包括语文专业知识的学习,最新教学理论的学习,最新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的学习,考试分析与评价等等。
2、抓好专题活动: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而且经过时间的打磨,他们的教学经验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就要善于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组建设的热情,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特长,用讲座的形式向有关老师传经送宝,减少其他教师的摸索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每次可设立一个专题:如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作文教学方法;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点滴经验,好的做法。
也可以请参加中考阅卷的两位教师进行中考试卷评分及答题要点分析;请参加区研训班活动成员谈心得体会;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作个案分析等。
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来校作讲座,“传道、授业、解惑。
”3、抓好听课、评课活动: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是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也是一位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任何一次公开课对教师自身能快速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以,教研组要充分重视每一次公开课,认真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
对于组内的青年教师的开课设想要认真听取,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忠告。
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客观地评价他这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对于有一定教龄的中老年教师,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能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怎样做更好、更合理一些,不要让评课活动成为表扬会或批评会,让评课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我还设想对于所开的公开课在评课活动结束之后,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把这堂课重新安排、设计,写出更好的教案,并附上教学反思,让教师学有方向,思有思路。
二、“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化教研组的基本功能,提升教学水平1、重视集体备课活动,以公开课为抓手,创备课组特色,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加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我们要在抓好自己学、集中学理论学经验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所以要始终抓住课堂教学不放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让全体教师树立“向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信心”的意识。
为此要重视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使教学更合理、更有效。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些薄弱的现状,首先在组内开展了全面听课活动,并请学校教学研究室教师参与,共同探究教学策略,提高本组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各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外,每一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推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课,对他的课进行认真指导精心打磨,集中听课,然后集中评课,使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各备课组在教研组整体建设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并能形成各自特点,如预初一备课组引入新教材为突破口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初一备课组以重视课外阅读指导为特色,注重学法的研究;初二备课组以专题教学为重点,注重古诗文的教学和作文交流,注重能力培养;初三备课组要强调扎扎实实抓教学,注重答题方法技巧的指导,以把好出口关为己任。
2、编好一套配套习题、一套课外阅读材料,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二期课改中有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而六——九年级课程设置要求“能自觉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
四年课外阅读的总量为800万——1200万字,完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逐步形成专题阅读的意识”,在此要求下,课外阅读应该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可现实却令人堪忧:自觉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学生人数不是很多,阅读中外名著的学生更少,而很多学生阅读的仅仅是教材,而且现在市场上课外阅读的材料很多,但也有鱼龙混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慎重,所选材料要有“动情点”,能广泛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写作,而且课外阅读也不应放任自流,教师对此应该有合理的指导。
基于此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选择好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有所得。
故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技能、兴趣等加以选择,并且最好和教材能有所联系,使所选择、编写的阅读材料和教材配套,或者每一单元有一个主题,并且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和写作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六年级课外阅读材料主题可作如下安排:其他年级可参照六年级的阅读主题,不同的是所选文章篇幅可以长一点,难度可以大一点。
我想只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件实事是可以做好的。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而要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也是不可少的。
虽然有配套的训练题目,但我总觉得不能令人满意。
为此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好的配套习题,从各个角度进行训练。
如六、七年级注重训练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提炼;八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能力;九年级重点训练感知体验能力和鉴赏能力。
所以在选择习题时可以有所侧重,使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
4、抓好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设计各种和语文学习相关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才干,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利用探究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敏锐的观察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
举行古诗文竞赛,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对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著名作家进行专题研究,达到既了解作家又为写作积累素材的目的,既可以有教师的讲座也可以有学生的展示,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三年中坚持每周一诗背诵不放松,每天一人说话训练不放松,每周一篇随笔不放松,并且进行全班、全年级组乃至全校性的评比、表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一个载体”——办好一份刊物,提升教研组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语文教育是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思想与思想的共鸣。
语文教师教学创新需要教研组营造创新氛围,让新的时代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组新的时尚,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
教师是在由社会发展所牵动的教育改革当中,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做出新的选择。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对组内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尝试我们力求给予理解和尊重,少苛求多包容,少求同多求异,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语文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
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平台,一个载体,我认为可以办一份内部刊物,让教师们有畅所欲言的场所。
这份刊物的内容,既可以是教师推荐的优秀学术论文,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点滴经验和体会,可以是教师论坛,总之要借助这本刊物提高教师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
也可以借助这本刊物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有可能的话,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利用校园网、嘉定信息网,交流各校的研究成果及教研组建设经验,实现教研资源的共享。
总之,教研组建设如能抓好上述三项工程,必然会创设出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使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师能有所作为,使教研组建设得到实化,使教学研究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