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电影《黄土地》为例

摘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 19 世纪末、崛起兴盛于 20 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再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到了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自然万物是怡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用生命的意识去审美,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1984年拍摄的电影《黄土地》,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

土地》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首次合作的作品。影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特技效果,没有什么大批资金投入。《黄土地》如何能屡次赢得各大国际奖项并受到观众的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黄土地》这部电影就是通过对镜头、场景、画面、造型、色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美学处理和表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使影片呈现或浓郁或清丽的特点,带给人们特殊的审美体验。

影片刚开始就是一组黄土地的大远景镜头,给人一种特别的气氛。在整个画面的构图中,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占了绝大部分,画面的2/3是表现黄土地,而画面中的人和天空却占了很少的部分。当画面切换成蓝蓝的天空时,黄土地和人却又变得很小了。这样的环境造型,突出了黄土地的厚重和天空的广阔。在这里厚重的土地就像父亲,蔚蓝的天空就像父亲一样,滋养他们的儿女人类。接下来又插进来一首陕北民歌的画外音,他们以原始的嗓音唱歌民歌,紧接着又是一支传统的迎亲队伍。都是用大远景表现的。我们就抛开故事的情节,人物。单从这一组组的大远景画面(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广漠的天空,原始的民歌等等)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我认为《黄土地》这部电影更深层次的理念,就是表达着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整部片子土地和黄河的镜头出现的最多,好像一个大的舞台。演员和群众们就在这样一个大的自然环境中,这些勤劳朴实的陕北人,虽然遭受天灾人祸,但他们从不怨天由人,坚强的生活在那片厚重的土地上。他们喜欢黄土地,喜欢那条古老的黄河。更重要的是导演将人的生命和命运赋予给了自然,更确切的说,导演将黄土地和黄河具有的生命感有效的表达出来了。

二、“意境说”在电影《黄土地》中的体现

“意境”这个概念最早提出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698-757)。王昌龄,字少伯,擅长于七言绝句,有绝句天子之称。“意境”这一概念出现在王昌龄《诗格》

第二卷。

诗有三境,一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迟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身,则得其意矣。1

王昌龄提出的三境说,也揭示了后来所说“意境”的某些重要特点:1、“境”是“象”与“心”统一的精神境界。象取之于物,但反应于心,为心重塑,成为心象,心象是意境的主观形态,也是最初的形态。2、“境”之“象”,既得物之形似,又得物之神似。3、“境”之“心”既得人之深情,又得人之意真。因此可以看出王昌龄关注“境”,他将“境”与“象”区别开来,象重在物,境重在心。象为表层,境为深层。象是境的载体,境是象的本根。

在《黄土地》中画面中黄土地与黄河,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而是整体性的美学形象。这种环境造型的电影语言,建立在意象美学的基础之上,是主体与客体、情与景、意与象交融统一而形成的一种境界,具有很强的造型表现力。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为我们展现了辽阔、凝重、深厚、贫瘠和苍凉的黄土地画面,这是全片中心意象,它不只是影片的背景而已,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表象参与表现影片复杂的内容和情感。

黄土地本来只是一个客观之物,但导演并没有客观再现它,而是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来表现它。这些形式有:大部分的黄土地外景都是在早晨或黄昏拍摄的,使其色调更加凝重、浑厚和温暖;采用叠化的空镜头,表现了黄土地的辽阔无垠;静态构图,节奏缓慢,加之黄土地的画面几乎占满整个银幕,给人一种凝滞和压抑的感觉;呼呼的北风,凄凉的乌鸦叫声,光秃秃的千山万壑,表现了极度的贫穷和苍凉。通过这些有意味的的形式的渲染,使黄土地成为一个蕴含丰富的意象符号,象征意味浓厚。一方面,黄土地作为我们民族起源地,犹如我们的母亲,具有浑厚宽容的胸膛和温暖慈祥的爱。另一方面,黄土地又象征了我们落后、愚昧、凝滞、冥顽、封闭和自足,令人窒息和压抑的文化和环境。这些就是黄土地这一符号蕴含的深层内涵。

耕地劳作的场景也是影片着意表现的一段,有俯拍镜头,苍凉博大的大地上三个人,一头牛在辛勤耕耘着;还有远景,起伏荒芜的黄土地几乎占满了画面,三

1《诗格》,《诗学指南》卷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