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 i=△y/△i。

2、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

3、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该贴现率恰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可以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到的预期利润率。

4、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有价证券市场价格极高时,由于人们预期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会上升,因而会抛售有价证券,以免跌价受损,而将大量货币滞留手中,此即为“流动性陷阱”。

5、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6、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7、潜在产量:也指充分就业的产量。

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指充分就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二、判断是非题1、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4、消费函数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5、如果投资需求IS曲线将左移,其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变动量乘以乘数。

(×)6、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出于以下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谨慎动机。

(×)7、财政政策可以直接影响需求,货币政策则是间接影响需求。

(√)8、在总需求量不足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衰退。

(√)9、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0、非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产量和就业,而不会影响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折算指数政府购买二、判断是非题1、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2、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3、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4、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5、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6、1996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DP中。

三、单项选择题1、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售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4、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 )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B.超过,不变C.小于,不变D.超过,下降5、在计算GDP的政府支出部分的规模时,正确的选项为( ).A.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B.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C.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D.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E.以上都不对6、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是GDP的特征。

A.它是用价值量测度的B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C.它只适用于给定的时点D.它测度的是销售的产品价值E.它是从地域角度衡量的2、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A.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比去年多了C.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D.A、B、C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项E.若今年与去年相比, 物价水平没变, 则表明今年的实物产量水平比去年提高了3、下列项目中,()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小学B.政府购买电脑和轿车C.政府给公务员加薪D.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E.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4、煤炭具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B.餐馆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化工原料E.居民用于取暖5、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6、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7、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乘数二、判断是非题1、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模型以图形来说明国民经济运行的形式,通常将国民经济分为、、和四个部门。

2、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或生产要素的总收入用于和。

3、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或生产要素的总收入用于、和。

4、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或生产要素的总收入用于、、和。

5、不扣除折旧的投资称为,扣除折旧的投资称为。

6.假设技术条件和投资环境为一定,投资主要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利息率。

它与前者方向变化,与后者方向变化。

7.在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等于、、和之和。

8.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从图象上说,它是总需求曲线和相交时的国民收入。

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和的增加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和的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11.如果挤出效应为零,那么,增加同样数量的支出和税收将导致国民收入的。

12.如果挤出效应为零,那么,政府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及其同时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相比较,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最大,次之,最小。

13.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主要取决于。

14.IS曲线表示在和保持相等的前提下,与之间的关系,它的图象上是向倾斜的曲线。

15.LM曲线表示在和相等的条件下,与之间的关系,它的图象上是向倾斜的曲线。

16.IS曲线左下方的各点,表示投资储蓄;IS曲线右上方的各点,表示投资储蓄。

17.LM曲线左上方的各点,表示货币曲线需求量货币供给量;LM曲线右下方的各点,表示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

18.投资的增加导致IS曲线向移动。

19.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LM曲线向移动。

20.通货膨胀是指物价在一定时期的而的上涨。

21.推动与推动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典型特色。

22.在社会已达到充分就业,没有剩余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将使,从而出现的现象。

23.领取工资、退休金和社会福利金的人将在一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中。

24.股东、投机者和债务人将在一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中。

宏观经济学考试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考试练习题

填空题:1. ()衡量的是经济中每个人收入的总和。

在某段时间,若这种测量值下降了,并且下降的幅度较小,就叫做(),如果下降的幅度很大,就叫做()。

2. 对于价格,大部分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在研究长期问题时,()是一个合理的假设,但是在研究短期问题时,更合适的假设是()。

3. ()追踪了一篮子固定商品在不同时间的价格。

因为这一篮子商品并没有随时间变化,所以这个衡量指标是一个()指标。

4. 宏观经济学中需要区别的一对更重要的概念是存量和流量。

你的个人财富是一个(),而你的收入是一个()。

5. 消费者在支付了税金和接受了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后,可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额被叫做()。

6. 由于住房所有者不用支付房租,所以国民收入账户在估算其住房消费时用他们房租的()来计算。

7. 衡量一个开放经济中收入的指标有两个。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本国和国外获得的名义收入。

()是国内公民和外国公民在该国获得的名义收入。

8. 在完全()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一直雇佣劳动,直到()等于实际工资;也会一直租赁资本,直到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

9. 在一个特别的生产函数Y=F(K,L)中,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比率不变,这叫做()。

10. ()描述了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其斜率被称为(),代表增加的每一美元()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11. 利率可以视为()市场的均衡价格。

储蓄代表了()的供给,投资代表了()的需求。

12. 黄金是()的一个例子,因为它有内在价值。

一个经济体如果用黄金作为货币,这个经济被称为实行()13. 交易和货币之间的联系用方程式MV=PT 表示,这个方程式叫做()。

在这个方程式中,V 被称为()。

通过假设V 保持不变,这个方程式可以转化成一个有用的理论,叫做货币的()。

14. 在分析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时,用货币可以购买的产品量来表示货币量往往很方便,M/P 被称为()。

15. 通货膨胀的其中一项成本被形象地称为(),指的是所持货币减少的不便。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 (每一空格1分,共12分)1.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 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

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

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 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 5.9% 。

7. 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25% 。

8.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 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9. 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麦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提出零经济增长论。

9. 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1967年英国经济学家米香首先对经济增长提出是否值得向往问题。

10.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10.功能财政思想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宏观经济学习题和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和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B )。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B: 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C: 某一定时点上的变量D: 某人在2001年底存款5万元2.下列哪一项不列入GNP核算( 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3.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收入(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可能小于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A 一定是对的B 一定是不对的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5.下列哪一项记入GNP ( D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 银行杨某企业收取一笔利息6.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A)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7.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NP的特征(A)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8.下列哪个指标不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B)A.国民总产值B.国民净产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以上各项均包括9.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成本(C)A.业主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转移支付D.股息E.个人租金收入10.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住宅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 以上都是11.下列哪个指标可由现期要素成本加总得到(D)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生产净值12.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C)A.社会保险基金B.公债利息C.公司收入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13.已知某国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 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 500亿美元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 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B )亿美元A 2 500和500 B 12 500和10 500C 2 500和2000D 7 500和8 00014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B)。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学》习题一、填充题1. 凯恩斯认为流动偏好的基本心理规律是利率。

2. 按照终身收入假说,在收入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若预期寿命延长,则APC 。

3. 设由资本边际效率等于利率的原则决定的投资需求为1000,而信贷配给为800,则实际的投资需求800。

4.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有效需求和均衡产出的关系是。

5. 若收入提高5%,利息率提高5%,则货币需求量。

6. 准备率是指。

7. 垂直的LM曲线表示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弹性(绝对值)= 。

8. 在浮动汇率情况下,顺差时LM曲线移动。

9.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若投资大于人均资本占有的减少,则人均资本占有。

10. 若本期就业等于充分就业,下期就业大于充分就业,则下期工资。

11. 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的基本心理规律是。

12. 按照终身收入假说,在收入预期不变情况下,若工作期延长,则APC 。

13. 若投资为500,加速数为2,则生产能力的增量为。

14. 若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则有效需求。

15. 根据平方根定律,利息率提高3%,取款次数不变,则货币需求量减少量为。

16.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

17. 在LM曲线上方的组合表示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是。

18. 由工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通胀类型是。

19. 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总额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增加100,有效需求增加400。

20. 扩张财政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各个价格上的总需求水平。

21. 熊彼特第一个长周期的标志创新产业为。

22. 根据绝对收入假说框架,APC不变的原因是提高。

23. 根据由总量生产函数导出的投资函数,在其他不变情况下,平均折旧变为加速折旧,则合意资本存量。

24. 消费需求是投资增加导致有效需求按乘数方式增加的原因。

25. 市场利息率导致证券即期价格提高。

26. 法定准备率提高使货币乘数。

27. 考虑货币市场,若利息率高于均衡水平则利息率下降而有效需求。

28. 在充分就业时,供给价格弹性0。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B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12。

6亿B: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C:某一定时点上的变量D: 某人在2001年底存款5万元2.下列哪一项不列入GNP核算( 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3.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可能小于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 一定是对的B 一定是不对的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5.下列哪一项记入GNP ( D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 银行杨某企业收取一笔利息6。

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B)A。

国民收入B。

国民生产总值C。

国民生产净值D。

可支配收入总和7.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NP的特征(A)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

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D。

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8.下列哪个指标不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E)A.国民总产值B.国民净产值C.可支配收入D。

国民收入 E.以上各项均包括9.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成本(C)A.业主收入B。

雇员报酬C。

公司转移支付 D.股息E。

个人租金收入10.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住宅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 以上都是11.下列哪个指标可由现期要素成本加总得到(A)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

可支配收入 D.国民生产净值12.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B)A。

社会保险基金B。

公债利息C。

公司收入税D。

公司未分配利润13.已知某国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 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 500亿美元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 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B )亿美元A 2 500和500B 12 500和10 500C 2 500和2000D 7 500和8 00014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B)。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一.计算题练习题1.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4000,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3100, 政府预算赤字是200, 消费是2800, 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万元), 试计算:(1) 储蓄; (2)投资; (3) 政府支出。

2.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单位:亿元净投资 1250净出口 150储蓄 250资本折旧 500政府转移支付 1200企业间接税 750政府购买 2000社会保险金 1300个人消费支出 5000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0公司所得税 500个人所得税 8003.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货币需求为L = 0.2Y – 4r,货币供给为200元,消费为C = 100 + 0.8Y, I = 150元。

(1)求IS和LM方程,画出图形。

(2)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3)如货币供给增加20元,而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变化?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年的实际产出水平为800,该经济的非计划存货额是多少?(3)若总投资增加50,均衡收入增加少?(4)如果消费函数是C=100+0.9Y,投资仍为50,均衡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总投资增为1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5.假定某经济中有如下方程:C=100+0.6Yd,I=50,G=250,T=100。

试求(1)均衡收入和可支配收入(2)消费支出(3)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4)投资乘数。

二.单项选择练习题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在两个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生产总值B. 国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A. 政府转移支出B. 折旧C. 企业投资D. 间接税14. NI包括的项目有( )。

A. 利润B. 间接税C. 折旧D. 企业转移支出15. 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_免费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_免费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_免费注意:1.名词解释不需要看~~老师到时会给我们3.这份试题看的话,看选择判断就好。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名义gdp、实际gdp)2.消费物价指数3.个人收入,个人岗位数总收入4.流量与存量5.固定资产6.投资(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7.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二、判断题1、折旧费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

2、无论房东把房子转租给别人居住还是自己居住,他获得的或他本应当获得的租金总额都内加在gdp中。

3、如果两个邻居相互帮忙,一个为对方修水电,一个为对方修鞋,但他们实行亲兄弟,明算账,都向对方付费,他们的行为将对gdp不会产生影响。

4、国民生产量的减少并不意味著个人生活水平已经提升。

5、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6、如果两个国家的gdp相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7、折旧费就是gdp的一部分8、本年度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gdp之内。

9、国内生产净值来衡量的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计入了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后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0、旅游爱好者购买吉普车是消费的一部分三、单项挑选1.在某汽车公司经营中,不属于按支出法核算gdp的投资选项是a购买1台新的冲压机b增加了500辆汽车存货c购买1000万元政府债券d替换了一部分报废的机床2.在通货膨胀期间,名义gdp的增长率比实际gdp增长率a慢b成正比c快d都有可能3.去年的cpi为120,今年为132,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为a6%b10%c12%d无法判断4.下面不属于政府出售的项目的就是a政府用财政资金建设三所中学b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补贴c政府从国外购买一批武器d政府给公务员发放工资5.“棉纱就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就是a正确的b不正确的c可能正确可能错误d以上说法全对6.以下选项中不是总收入法核算gdp的就是a净出口b工资c企业利润d净利息四、多项挑选1.一国一定时期内的gdp等于a总支出b总收入c最终产品总量的价值d总资源消耗2.从理论角度来看,一国的投资a源于国内储蓄b源于政府预算赤字c源于向其他国家的借款d源于上一年的生产量3.污染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依据先行核算体系,在核算gdp时a考虑了这种污染的成本b有夸大经济福利的倾向c有低估经济福利的倾向d有高估排污企业产值的倾向4.以下关于潜在gdp的经济学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是a是一国经济最大产出值b是一国经济资源充分利用时的产出值c经济可能在潜在gdp上下波动d在短期,gdp不可能超过有潜在gdp五、简述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什么?2.分析gnp和gdp的联系和区别。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简释下列概念1.宏观经济学2.国内生产总值3.国民生产总值4.国民生产净值5.个人收入6.个人可支配收入7.消费8.投资9.政府购买10.净出口11.名义GDP12.实际GDP13.GDP平减指数14.消费物价指数15.生产物价指数16.生活费用津贴(COLA)17.通货膨胀率18.名义利率19.实际利率20.指数化二、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c )A.相互独立的B.两者是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C.两者在理论上又有联系、又有矛盾D.随不同的宏观理论体系,两者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c )A.寻找充分就业、平抑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B.寻找充分就业、平抑物价、均衡利率和均衡投资的宏观经济政策C.建立充分就业、平抑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理论D.建立充分就业、平抑物价、均衡利率和均衡投资的宏观经济理论3.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b )A.凯恩斯的《货币论》B.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D.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4.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d )A.当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B.导致一个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C.导致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D.一国居民生活的普遍幸福。

5.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6.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原因是(a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经济效率低下7.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c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8.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收入。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简化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简化版)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告示:宏观经济学考试题,主要以本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的相关内容为主。

一、单项选择题10个,共20分;二、判断题10个,共10分;三、作图分析题1个,共20分;四、简述题2个,共20分;五、计算题2个,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人C、个人可支配收人D、国民收入3、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 、GDP=3800亿元B、NDP=4400亿元C、净出口=40亿元D、GDP=4800亿元4、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5、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6、所谓净出口是指( ) 。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D、GDP减出口7、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9、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0、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11、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宏观经济学习题(练习完成)

宏观经济学习题(练习完成)

宏观经济学试题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当经济中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使失业率上升时,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中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3、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税、增加政府购买或增加转移支出调节经济总量的政策。

4、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税、减少政府支出或减少转移支出调节经济总量的政策。

5、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制度主要是所得税和转移支出(社会福利、。

6、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7、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调低法定准备金率、调低贴现率和公开市买进债券;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调高法定准备金率调高贴现率和公开市场卖出债券。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B )。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2、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指( A )。

A、消费物价指数B、批发物价指数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D、其他3、失业率是( A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口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4、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5、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A)。

A、需求管理B、供给管理C、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举D、国际经济政策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政府支出B、减少政府支出C、提高个人税收D、减少政府转移支付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同时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同时增加税收8、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B )。

宏观经济学练习

宏观经济学练习

宏观经济学练习一、单选题1、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的一部著作是()。

A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C 、凯恩斯的《通论》D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2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确定。

3 、收入超过支出,公司将减少生产,因为非计划存货量为()。

A 、正 B、负 C 、零 D 、不确定4 、消费函数为 C=100+0.8 ( Y-T ),政府支出乘数是()。

A 、 0.8B 、 1.25C 、 4D 、 55 、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 、边际消费倾向;B 、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C 、平均消费倾向;D 、由于收入变化引起的投资量。

6 、下列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 0.4 ;B 、边际储蓄倾向为 0.1 ;C 、边际消费倾向为 0.6 ;D 、边际储蓄倾向为 0.37 、在四部门经济中,其他条件不变,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进口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A 、保持不变;B 、趋于增加;C 、趋于减少;D 、变化趋势不能确定。

8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以下不属于投资的是()。

A 、厂房的增加;B 、人们购买土地;C 、企业存货的增加;D 、新住宅的增加。

9 、储蓄等于()。

A 、收入减税收B 、收入减税收减消费支出C 、收入减转移支付D 、收入减净税收减消费支出10 、三部门的均衡是()。

A、I=SB、I+G=S+TC、 I+G+X=S+T+MD、 AD=AS二、计算题1、设消费函数 c=1000+0.8y ,若自发投资 i 由 600 亿元变化到 700 亿元。

请问均衡的国民收入将变化多少?2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8Y ,投资为 50 (单位: 10 亿美元)。

( 1 )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3、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5、LM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6、工资、价格粘性是指()。

A.工资、价格在短期内变动缓慢;B.工资、价格在短期内不发生变动;C.工资、价格在长期内变动缓慢;D.工资、价格在长期内不发生变动。

7、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8、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A.经济中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的产出水平B.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价格总水平提高,产出水平增加9、与索罗模型不同的是,新经济增长模型把()也变成内生变量。

A.资本、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B.劳动、资本、储蓄率C.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储蓄率D.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折旧率10、财政政策是指()。

A.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B.周期性变动的预算;C.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练习题2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1
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2
A、净出口
B、折旧
3
C、转移支付
D、国家债务
4
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5
A、政府购买支出 B、转移支付
6
C、税收
D、消费
7
下列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9
C、工资

D、企业支付的利
8
A指数是128,1988年底的物价指数 是136,那么,198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
添加标题
为什么说GDP没能全面地 衡量社会的福利总水平?
添加标题
没有计量地下经济活动的 价值
添加标题
企业购买新机器
添加标题
没有衡量闲暇的价值
添加标题
没有反映污染等经济活动 后果的全部社会价值
1
如果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汽车价格下降
了,这将使()。
3
C、GDP折算指数不变 D、CPI下

2
A、GDP折算指数下降 B、CPI上
一二.该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为80% (4000/5000)
一三.该国的就业率为90%
一四.该国的失业率为20%
参考答案
01
02
03
04
05
D
B
B
C
C
06
07
08
BCD ABCD CD
09
ABC
10
ABC
A、4.2% B、5.9% C、6.25% D、8% 四.下列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的是()。 A、消费价格指数 B、生产者价格指数 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五.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添加标题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C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B.MP曲线C和MPS曲线都是直线.C.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0.8,那么自发性支出的乘数值必是c.A.1.6B.2.5C.5D.4.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5.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C.A.平均消费倾向.B.平均储蓄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储蓄倾向6.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D.7.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一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C.A.保持不变.B.增加3元.C.增加1元.D.下降4元.8.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A.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C.增加,其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9.投资乘数等于A.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I-MPS的倒数.10.政府购买支出乘数A.A.等于投资乘数.B.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C.比投资乘数小1.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11.政府计划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20亿元,如果乘数为4,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应该增加B.A.40亿元.B.30亿元.C.120亿元.D.360亿元.1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测,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增加D.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13.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若出现GN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用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B.A.GN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B.GN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C.GNP处于均衡水平.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4.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提高往往被认为是下列何者的增加所引起的B.A.进口.B.意原的自主性支出.C.税率.D.私人储蓄.15.其他条件不变,不会使国民收入提高的是D.A.政府国防开支增加.B. 个人计算机出口增加.C. 消费者娱乐支出增加.D. 公众购买的储蓄债券增加.16.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最多A.A. 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护养开支增加250亿美元.B.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C. 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D. 企业储蓄减少250亿美元.17.若不考虑所得税,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乘数为C.A.1B.2C.5D.1018.若不考虑所得税,边际消费倾向为0.8,转移支付的乘数为A.A.4B.5C.6D.819.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递减意味着A.A. 消费曲线不是直线.B. 消费曲线将向下移动.C. 消费曲线是直线.D. 以上都不正确.20.在下图中,图a 和图b 的主要差别是B.A. 图a 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增,图b 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 图a 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变,图b 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C. 图a 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图b 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变.D. 以上都不正确. 21.一般的家从收入中支出消费是按照D. C C 45° O D G Y F E C ab45° G O D F EC C YA.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比例增大.B.除了很低的收入水平外,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C.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D.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减小的.22.总投资大于零,则资本存量D.A.增加.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3.净投资大于零,则资本存量A.A.增加.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4.重置投资大于零,则资本存量D.A.增加.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5.当收入为0时,其家庭消费2000美元,而当收入为6000美元时,其用于消费的支出为6000美元.假设消费函数是一条直线.这个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是A.A.2/3.B.3/4.C.4/5.D.1.E.大于1.26.第25题中家庭的实际储蓄倾向等于A.A.1/3.B.2/3.C.3/4.D.1/4.E.2000美元.二、判断题1.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1美元收入中消费85美分.√2.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3.在简单的封闭经济中,边际消费倾向恒等于边际储蓄倾向,意味着1美元的投资将增加2美元的可支配收入.√4.增加转移支付将增加国民生产总值.√5.所得税率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6.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也等于零.×7.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为正数.×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8.在消费曲线与45度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出等于储蓄×9.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之确定.√1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正,那么边际储蓄倾向为负.×11.政府购买增加,储蓄增加.√12.如果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与储蓄都增加,所以,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都提高.×13.边际消费倾向上升将减少收入.×14.边际支出倾向越低,一定量自发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实际国民生产增加量也就越大.×15.增加自发性消费将使储蓄增加.√三、计算题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是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求增加的收入(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解:1均衡收入=100+50/1-0.8=750,消费=100+0.8×750=7002非愿意存货积累=800-750=50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增加250.4消费函数变化后的收入=100+50/1-0.9=1500,储蓄=-100+1-0.9×1500=50若收入增至100,则收入为2000,比原来收入增加500 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以后,乘数从5变为10。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 、两部门的均衡是 ( )。

A.I=SB.I+G=S+TC.I+G+X=S+T+MD.AD=AS2 、三部门的均衡是 ( )。

A.I=SB.I+G=S+TC.I+G+X=S+T+MD.AD=AS3 、开放经济的四部门的均衡是 ( )。

A.I=SB.I+G=S+TC.I+G+X=S+T+MD.AD=AS4 、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指 ( )。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5、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是指 ( )。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6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是指( )。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7、从使用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上,这种方法是 ( )。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无法确定8 、从分配的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这种方法是 ( )。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无法确定9 、从生产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值的总和,这种方法是 ( )。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无法确定10 、国内生产净值等于 ( )。

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11 、国民收入等于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 消费


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
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 国民储蓄S=Y-C-G=(Y-T-C)+(T-G) 私人储蓄=Y-T-C 公共储蓄= T-G 对整个经济而言,S=I 消费C=a+b(Y-T)




练习题
考虑下列式子描述的一种经济情况: Y = C+ I + G Y=5000 G=1000 T=1000 C=250+0.75(Y-T) I=1000-50r 1.在这种经济中,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 2.找出均衡利率。 3.现在假设G增加到1250。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以及国民储蓄。 4.找出新的均衡利率。
稳定状态人均资本, k﹡
练习题

有以下生产函数的索洛增长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


⑴解出y作为s, n, g, 和 的函数是稳定状态的值 ⑵一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而人口增长率 为每年1%,一个不发达国家储蓄率是10%,而人 口增长率为每年4%,在这两个国家中,g=0.02, =0.04,找出每个国家稳定状态y的值。 ⑶不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应采取什 么政策
3.000
1.400 1.435 1.529 1.657 1.894 2.096
2.100
0.600 0.615 0.655 0.710 0.812 0.898
0.900
k 0.200 0.195 0.178 0.150 0.080 0.002
0.000

思考题


解释高储蓄如何引起高生活水平。什么 因素会阻碍决策者努力提高储蓄率? 高储蓄率引起了暂时的高增长还是永远 的高增长?
练习题
假设政府等量地增加税收和政府购买, 由于这种平衡预算的变动,利率和投资会 发生什么变动? r—增加 I—减少(1-MPC)△T
练习题(第三章 经济增长)
Y F ( K , L) K L A国与B国的生产函数都是: (1)这个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吗?并解释之。 (2)人均生产函数y=f(k)是什么? (3)假设没有一个国家经历了人口增长或技术进步,资 本折旧为每年5%,再假设A国每年储蓄为产出的10%, 而B国每年储蓄为产出的20%。用你对(2)的答案和 稳定状态的条件为投资等于折旧,找出每个经济稳定状 态的人均资本水平。然后找出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 和人均消费水平。 (4)假设两国都从人均资本存量为2开始。人均收入水平 和人均消费水平是多少?要记住资本存量的变动是投资 减折旧,用一种计算说明这两个国家的人均资本存量将 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变动。计算每一年的人均收入和人均 消费。B 国的消费会在多少年内高于A国的消费?
2
1
1
假设s 0.3, 0.1, k 4
年份 1 2 5 10 25 100 k y c i
k
0.400 0.420 0.477 0.560 0.732 0.896
0.900
4.000 4.200 4.768 5.602 7.321 8.962
9.000
2.000 2.049 2.184 2.367 2.706 2.994
稳定状态的 投资与折旧
使消费最大化的稳 定状态值k称为资 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用k﹡gold来表示。
资本的边际产量=折旧率
稳定状态折旧
MPK
(以及投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稳定状态产量,f(k﹡)
c﹡gold 稳定状态 资本增加 提高了稳 定状态的 消费
k﹡gold
稳定状态资本 增加减少了稳 定状态的消费
练习题
列出GDP衡量的两件事。 GDP如何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

(1)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 (2)用于经济中物品和劳务产量的总支出 原因在于这两件事在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一个整体经济而 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即:收入等于支出等于GDP
练习题

在2005年,某个经济生产100个面包, 每个以2美元的价格售出。在2006年, 这个经济生产200个面包,每个以3美元 的价格售出。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 际GDP和平减指数。(用2005年做基年)
练习题

消费物价指数和GDP
如果海军潜艇的价格上升了,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 大,还是对GDP平减指数影响大?为什么?

分析



如果海军潜艇的价格上升了,对GDP平减指数影响大, 对消费物价指数毫无影响 消费物价指数只反映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 价格水平,而海军潜艇并非消费者所要消费的物品。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 格,当然包括海军潜艇价格的变动。因为海军潜艇的 购买者是政府,计入了政府购买中
思考题
人口增长率如何影响人均GDP的水平
分析


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均GDP越低。因为人口增长率高 将使人均资本减少并降低生产率。 一国的人均GDP的水平部分地由其人口增长率决定。 一般而言,人口多的国家生产的GDP往往大于人口少 的国家。但高人口增长率减少了人均GDP的水平。因 当劳动力数量迅速增长时,其他生产要素分摊的就少 了。特别是当人口增长迅速时,用大量资本装备每个 劳动力就更困难了。每个工人较少的资本量就降低了 生产率和每个工人的GDP
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
政府购买的增加:Y固定,(Y-T)不变,所以消费C不变, 政府购买的增加必定由投资的等量减少来抵消。 政府购买挤出了投资。 政府购买增加并没有相应的税收增加,政府要通过借贷—— 减少公共储蓄来为增加的支出筹资。由于私人储蓄不变,政 府借贷就减少了国民储蓄。



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
分析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其基年价格的产出的价格 (即P/P基) 名义GDP-衡量经济中产出的现期货币价值。 实际GDP-衡量按不变价格评价的产出。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 今年价格水平 - 去年价格水平 100% 去年价格水平
练习题

消费物价指数
什么是消费物价指数?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大:鸡肉价 格上升了10%,还是鱼子酱价格上升了10%?为什 么?

分析

消费物价指数(CPI):是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 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是最常用的物价衡量 指标。


鸡肉价格上升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大 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普通消费 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在一般消费者的一篮子物品中,鸡肉的比重比鱼子酱大。所以, 鸡肉价格上升对CPI影响更大。

练习题
1. 私人储蓄=Y-T-C=5000- 1000-3250=750 公共储蓄=T-G=1000-1000=0 国民储蓄=750
2. 均衡利率r=(1000-I)/50=5
3. 私人储蓄=750 公共储蓄=-250 国民储蓄=500 4.r=10
练习题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6,假设政府税收增加 1000亿美元。以下项目会发生什么变化? 1.公共储蓄。 2.私人储蓄。 3.国民储蓄。 4.投资。
y k
练习题
有以下生产函数的索洛增长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y k s a.y= n+g+ b.发达国家 y=4 不发达国家y=1 c.可以从三方面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储蓄率政策、技术政策、人力资本
思考题

为什么取消关税这类贸易限制会引起更 快的经济增长?
分析


取消关税这类贸易限制会引起更快的经济增长,是因 为取消贸易限制的作用如同技术进步的作用。 在某些方面,贸易是一种技术。当一国取消关税后, 该国可以更多地进口国外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出口本 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该国就以一种似乎投资于把 本国优势产品变为别国优势产品的技术而获益。因此, 取消关税这类贸易限制的国家将有重大技术进步的以 后出现的同类经济增长。
稳定状态人均资本, k﹡
储蓄率和黄金规则
稳定状态的 产量、折旧 和人均投资
稳定状态产量, f( k ﹡ )
c﹡gold
2. …经济需要正确 的储蓄率
sgold f(k﹡)
i﹡gold k﹡gold 1.为了达 到黄金规 则的稳定 状态…
只有一种引起资本的黄金水 平k﹡gold的储蓄率。储蓄率 的任何变动都会使sf(k) 曲线移动,并使经济移动到 较低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练习题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6,假设政府税收增加 1000亿美元。以下项目会发生什么变化? 1.公共储蓄=T-G 增加1000亿美元 2.私人储蓄=Y-T-C=Y-T-a-b(Y-T) =(1-b)Y-(1-b)T-a 减少400亿美元 3.国民储蓄增加600亿美元 4.投资增加60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习题课
助教:单文涛
练习题(绪论)


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Y=C+I+G+NX
C--消费 :包括家庭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分为三个子项目:非耐用 品(食物和衣服)、耐用品(汽车和电视)及劳务(理发和医 疗)。 I--投资: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物品。分为三个子项目:国内企 业固定投资(购买的新工厂和设备)、居民固定投资(购买的新 住房)、存货投资(存货减少,存货投资是负的)。不包括企业、 家庭购买的金融资产的支出,、人力资本投资。 G--政府购买:包括军事设备、高速公路和政府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 这类项目。不包括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和福利。 NX--净出口:代表国外对我们物品和劳务的净支出,它为国内生产 者提供了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