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经验借鉴

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经验借鉴
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经验借鉴

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经验借鉴

林跃勤

一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基本内容

( 一) 打破国家垄断, 实行土地私有化

土地私有化作为俄罗斯私有化的组成部分, 首先是农用土地制度的变革。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将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形成新兴的农场主阶级, 并推动新型市场农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根据1990 年通过的《土地法》、1991 年4 月25 日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1991 年12 月27 日发布的《关于俄罗斯联邦实施土地改革的紧急措施》等法律法规, 俄罗斯实行土地制度改革。2001 年10 月10 日, 即经过7 年争论之后正式通过的新的《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规定, 包括农业用地在内的土地可以实行私有化, 但只允许非农业用地( 居民点占地、工业、交通和邮电用地等, 约占全部农业用地的2.7%) 进入流通。2002 年7月9 日, 俄罗斯通过《农用土地流通法》并在6个月内生效。该法有限制地允许农用土地买卖, 但禁止将农用土地卖给外国人、无国籍人士和外资股份超过50%的合资企业。

经过土地所有制改革, 到1998 年年初全俄11200 万农村居民获得了1.159 亿公顷土地, 地方自治机构得到了3 600 万公顷土地, 而个人副业、集体果园和花园占地达840 万公顷, 建立土地再分配基金3 300 万公顷。1998年, 农业经济私有成分从1993 年的64.2%上升到87.1%。2000 年, 97%的土地所有者已经得到了土地所有权证书。土地私有化使俄罗斯实现了由原来的土地单一国有制(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经营) 转变为以私有和集体所有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彻底解决了苏联时期70 多年的土地所有权与经营

权分离状态, 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此外, 农业企业也根据1992 年9 月

4 日颁布的《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企业私有化条例》进行了所有制改造。到1996 年年底, 91%的农产品加工企业、76%的农业服务企业和89%的粮食制品企业均实现私有化和股份化。

为了加快土地及林地的自由流通, 为了提高土地及林地的利用率, 2005 年

7 月普京总统签发了《农用土地流通法》和《土地规划法》。这两部法简化了农用地的占有、使用和处理程序, 为公有土地( 包括林地) 的股份转让及土地租赁抵押、托管、转让扫清了障碍。

( 二) 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促进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形成

根据俄政府《关于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制度的决议》和俄农业部《关于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议》,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及其企业实行了改组和重新登记。到1992 年年底, 俄罗斯境内的1.29 万个国营农场和1.25万个集体农庄有一半完成了改组工作, 到1994年1 月1 日有95%完成了重组和登记注册, 其中大部分改组为集体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有企业, 约34%保留了原有组织形式。到1998 年年初, 农业组织形式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新登记注册之后的私人农户( 农场)和农民经济组织达28 万个、各类农业企业共2.728 7 万家。

表1 1998年年初俄罗斯农业企业所

有制形式变化

资料来源: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农业问题与信息研究所:《俄罗斯农业改革:构想、经验与前景》,莫斯科2000年版,第124、125页。

叶利钦时期农业组织形式的改革主要是化大为小, 即将大部分大型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改组为小型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试图通过建立百万计的私有小农场解决俄罗斯农业问题。但这些羽毛未丰、实力弱小的私人农场经济难以抵抗经济危机的打击, 80%的农业组织经营惨淡、负债累累。农场萧条导致农业衰退。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叶利钦在任期后期开始调整农业发展方针, 鼓励生产组织实行合作和一体化, 即将产前、产中和各环节耦合在一起, 组成统一的生产经营组织, 以减少中间环节, 压缩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普京执政后, 更把发展现代大型农工商一体化企业, 即所谓大农业作为当务之急。普京认为, 建立大型农工综合体是“发展国内经济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关系到农村千百万公民生活前景的问题”, 培育和发展“大商品生产者”是俄罗斯“农业的未来”。2001 年俄罗斯农业部发展大型农业专门会议形成的文件也强调, 俄罗斯农业只有在大商品生产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展。

( 三) 改革农业生产计划与价格管理体制,培育农业市场机制

虽然经历过多次小改小革, 但农业领域大而公、公而好的思维意识和实行过分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苏联时代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如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两种所有制的“接近论”和“过渡论”就是其反应。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上缴多少、产品价格、劳动者报酬待遇等均由计划指标确定。这既不利于全面发挥各地的优势( 相反往往造成主观计划与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脱节) , 也难以

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最终束缚了农业生产者的手脚,使农业一直停滞不前。

1991 年年底和1992 年年初, 俄罗斯采纳国际金融组织制定的西方式农业改革与发展战略, 实施土地私有化、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发展由家庭农户( 农场) 经济、合作制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等构成的多元混合经济, 真正使俄罗斯计划农业转向市场农业。国家不再对农业下达生产计划指标和粮食订购任务, 而是通过市场价格来促进农业发展。事实上, 从1991 年1 月1 日开始, 俄已放开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全部物价, 国家对农产品原则上按市场价格收购, 取消了收购价格的补贴。为了促进农业市场机制的发育, 俄罗斯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打破地方分割、农业加工经营垄断, 建立俄罗斯联邦统一食品市场和食品发展基金。

( 四) 确立国家发展农业的政策与措施

1.制定振兴农业基本方针政策, 明确农业长远发展战略。2000 年6 月俄政府批准实施的《2001~2010 年俄罗斯联邦农业食品政策基本方针》规定,

2001~2005 年农工生产目标为年均增长3%~5%, 2006~2010 年年均增速不低于5%~7%。为此, 它还规定了对食品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和农用土地市场的政策调节措施。

2002 年12 月, 俄政府下令实施《至2010 年农村社会发展专项纲要》, 以促进农业体制改革等。2005 年4 月初, 俄政府通过《俄罗斯联邦农村可持续发展构想》, 以解决俄农村贫穷、人口衰减、迁移失控、生产停滞、固定资产严重损耗及其更新缓慢等问题。

2.建立国家扶持农业的综合机制。第一, 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从1999 年起扭转了多年来国家预算对农业拨款下降的趋势, 仅联邦预算用于农牧业的拨款就从1999 年的88亿卢布增加到2003 年的312 亿卢布( 增长2.5倍) 。同时, 推行农村社会发展专项纲要, 提供优惠税收政策, 减轻农民负担。从2002 年年初开始推行统一农业税, 将农业生产者原先交纳的28 种税减为10 种。这一措施使农民每年少交税150 亿卢布( 约5 亿美元) 。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 联邦财政于2002 年、2003 年分别拨款20 亿和50 亿卢布, 以调节粮食市场价格。

第二, 促进农业投资增长。俄罗斯不断完善立法, 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在鼓励国内企业对农业进行投资的同时, 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农业。1999 年, 俄罗斯农业吸引外资3 200 万美元,食品工业吸引外资超过10 亿美元。2000 年, 农业领域吸引外资同比增长30%左右, 2001 年又增长28%。第三, 扩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为支持农业发展, 俄罗斯农业银行建立优惠信贷基金, 对筛选出来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2001 年, 农业银行向3 800 家农业企业提供了47 亿卢布的贷款, 其中48%贷给了农业生产企业, 23%———农产品加工企业,17%———农产品销售企业。与此同时, 重组农业债务, 发展农业土地抵押贷款; 通过制定土地抵押法、土地评估法、地籍簿法, 对闲置土地进行招标, 逐步推广有担保的土地继承租赁、信托及长期和不定期使用土地的其他形式, 并实行承租人投资权益担保。第四, 发展大型农工综合体, 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俄政府于2004 年7 月28 日出台的《俄罗斯联邦政府2008 年以前工作重点》提出, 将推动合作社和农工综合体的一体化进程, 发展大型农工集团, 提高农产品和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005 年上半年, 俄财政部从稳定基金中拨出1 000 亿卢布, 以支持农工综合体, 包括发展农业机械租赁制, 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提高机械服务站的服务水平。第五,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这方面,

重点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加工工业, 完善粮食干预机制, 提高农工综合体各个部门的附加值。

3.通过发展多功能的农村服务业等途径扩大农村就业。1999 年, 在俄政府就业机构登记的农村失业人口( 拥有土地或家庭副业的不在登记之列) 为36.8 万人。首先, 政府通过增加农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发展农业服务业( 运输、文化、休闲、娱乐) 等方式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其次, 扩建乡村社会福利设施和工程设施, 以增加就业岗位。

4.通过关税政策和在“入世”谈判中坚持农业补贴要求保护国内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为了保护国内农业生产者, 1997~1998 年以来采取严厉的海关监督制度并提高食品进口税率。同时, 在“入世”谈判中, 坚持对农业的保护底线不动摇, 即“入世”之后每年对农业的补贴额只能从162 亿美元递减到过渡期结束时的129 亿美元, 而重要谈判对手则要求将年度补贴额降为10 亿美元。

二俄罗斯农业改革初见成效

( 一)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基本形成

土地产权明晰彻底打破了存在几十年的农民只是国家的雇佣工人的体制, 改变了农民严重依赖国家和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习惯, 促进了农民自主创业精神。农业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建立, 为释放农业生产力提供了基础。家庭农场、个体农户和小型农业企业得到较快发展, 如小型农业企业数量从1996年的1.09 万家增加到2002 年的1.7 万家, 平均赢利面从42.4%提高到58%; 小型农业企业产出占全国小型企业总产出的比重从1997 年的0.8%提高到2002 年的1.46%( 见表2) 。

表2 1996-2000年俄罗斯中小型农业企业基本指标

资料来源:ГоскомстатРоссии. 《Малое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ствоРоссии》, Москва, 2003.

表3 1996年和2000年俄罗斯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伏尔加河畔”股份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变化

资料来源:А.Т.Кочегура: 《отколхозакхолдингу》, Москва, Наука, 2001, Стр. 16.

注:*为1997年数字。

( 二) 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和发展

由于农业改革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整个经济环境不佳等因素, 1991~1998 年俄农业总产值下降近42.7%。然而, 从1999 年起, 俄罗斯农业生产走出低谷, 2000 年、2001 年年增长率分别高达7.7%和7.5%, 2002~2004 年农业增长率分

别为1.5%、1.3%和1.6%, 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俄罗斯农业总产值在1997~2000 年的3 年中共增长1.73 倍, 粮食产量从1996~2000年的年均产量6 520 万吨增加到2004 年的71810 万吨。俄罗斯摘掉了几十年粮食进口大国的帽子, 粮食出口量甚至从2001 年的320万吨提高到2002 年的1 400 万吨和2003 ~2004 年度的1 700 万吨。食品及其加工原料出口额从1995 年的35.34 亿美元增加到2000 年的74.45 亿美元, 占俄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4.2%增加到7.1%。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在世界农产品总出口中的份额达到4.1%。俄国内农业的发展降低了食品对进口的依赖, 如鸡肉进口从2001 年的128 万吨减少到2004 年的99万吨, 下降了22%。农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从1998 年亏损28%转为2000 年赢利7%,农业总利润从1999 年的139 亿卢布增加到2001 年的252 亿卢布。2004 年, 农业利润同比增长15.2%,农业赢利面从2003 年的55%上升到66.5%。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预计, 2007 年前俄农业生产年增长率将达到3%; 2008 年俄粮食产量将达到约9 000 万吨, 粮食出口将达到11400~1 600万吨, 进入世界粮食出口大国的行列。

( 三) 新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逐步壮大农业经营组织的改造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博沙里”与“列宁遗嘱”是俄罗斯南部相距56 公里远的两个农场的名字, 1999 年前两个农场的情况几乎完全一致,经营惨淡, 负债累累。1999 年, 赫廖巴克斯公司收购了“博沙里”农场并将其改造成一个现代私有农工综合企业。该公司通过购置德国生产的联合收割机、进口种子和化肥、修复粮仓和工场、清除农田杂草、改进管理, 很快就使其扭亏为盈, 其30多名工人每月定期领到55 美元的工资。而“列宁遗嘱”农场由于依然采用老一套办法却深陷危机, 其职工10 美元的月薪也无法按期发放。

还有一个例子, 即位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伏尔加河畔”农庄1991~1992 年开始改组为股份公司。该公司采用现代农场管理模式, 即便在经营面积和职工人数减少的情况下, 其经营指标还是得到了改善( 见表3) 。

随着大型农工综合企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的集中度得到提高。与此同时, 大型现代农业综合企业不断壮大。农民个体经济的比重从1998 年的59.2%下降到2000 年的53.9%,而农业企业和农场经济的比重则从40.8%上升到46.1%。其中全俄300 多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平均经营土地5 万~30 万公顷, 虽然其数量只占农业企业总数的1.1%左右, 但其产出和利润却分别占全俄农业总产值的

28%和全国农业利润总额的47.2%。1999~2004 年, 俄罗斯农业年均5%的增长率主要依靠大型农业企业所取得。

三俄罗斯农业改革的经验借鉴

中俄两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差异很大, 两国劳动力的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集约化生产程度以及农业改革的战略思想和路径也各不相同。尽管俄罗斯采取不同的转型路径已取得一些成效, 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 分析并借鉴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经验教训, 对中国深化农业改革不无积极意义。

( 一) 重视并支持农业稳定发展是实现整个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1.改革必须一揽子推进。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 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 农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的根基; 改革必须一揽子进行, 不能单打一, 孤军冒进。近10年来,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重心放在国有产权私有化改造、价格自由化、财政金融紧缩政策、小政府化等上面, 尤其偏重于城市改革, 而对农村改革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并缺乏有效的综合性改革与治理措施。具体地说, 在急剧转轨的过程中, 仅仅把土地关系的重新调整作为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而缺乏相配套的改革措施、财政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推广、市场信息、信贷资金和其他服务等系统支持;在打破农村旧的生产关系时, 未能及时建立起新的市场激励机制。这些显然是俄整个20 世纪90 年代出现诸如农业生产急剧下滑( 下降42.7%) 、粮食供应不足、农民生活改善缓慢、农村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农村衰败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

2.国家支持是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其稳定性较差、对外部条件的依赖程度较大, 如气候、市场和政策等。俄科学院经济所舒梅列夫院士与泽尔德涅尔博士主张, 必须制定明确的国家战略计划,包括恢复和增加土地产出、发展合作和联合、利用土地租赁租金发展社会基础设施和增加就业等。在工业发展缓慢的情况下, 失业农民向城市工业转移的局限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灾难性的社会后果。因此, 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特别重视农业发展。他指出, 没有农村经济的复兴, 就不可能有俄罗斯的复兴。为此, 俄政府实施以国家扶持、国家调控与农村及土地所有制改革有机结合的农业政策。很显然, 经过农业政策的调整和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 近年俄农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俄罗斯一跃成为粮食出口大国。从俄罗斯这面镜子可以看到,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但不能以牺牲农民福利和抑制农业发展为代价) 是大势所趋。否则, 适得其反, 很容易拖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后腿。

( 二) 明晰土地所有权关系是建立现代市场农业的基本要求, 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条件

农民以地为天, 土地所有权关系的明晰与稳定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本保证之一。

一方面, 缺乏稳定可靠的土地产权关系和土地自由流转, 容易产生对土地短期性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开发和不正常利用, 或者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 土地产权关系既是个非常敏感的复杂问题, 也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俄土地私有化法和流通法经过多年的争论已得以通过。最近几年, 俄农业关系逐步理顺, 农业经济快速增长。虽然俄农业激进私有化改革对中国来说不一定可取, 但土地产权关系不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 也很容易产生上述严重问题。

( 三) 推进农业专业化与集约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

集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之一。规模高效是国际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美国以不到5%的大农场提供50%的农产品, 以2%的农民养活98%的居民, 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俄罗斯人少地广、机械化基础好的特点决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组织方式是增加农业产出的重要出路。因此, 普京执政后, 进一步强调鼓励发展大型农业企业的方针, 即实施大农业战略。近年俄罗斯新型农场的发展及其效益提高表明, 单个农民的分散组织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佳途径, 只有与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模式才是发展方向。尽管私有农场的成长需要时日, 但土地私有化和有条件的流通为具有竞争力的农场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大型农工综合体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俄罗斯农业复兴的火车头。中国则人多地少, 按农民人头平均分配土地资源, 目的在于保证每个农民享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但这与农业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是相违背的, 也与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因此, 按照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破除陈旧落后的思维, 找到适合新形势、新变化的新对策, 发展现代化、集约化大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以效率解决“三农”问题既迫在眉睫又势在必行。

( 四) 正确处理农业对外开放与保护本国农业的关系

正确处理农产品的进出口关系, 注意食品市场的内外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大事。20 世纪90 年代,由于进口管制松弛和灰色进口大增, 外国农副产品大量倾销一度对俄罗斯农业生产者造成巨大打击。当时, 俄罗斯政府利用外国贷款大量进口谷物, 也使本国的谷物生产受到冲击。

俄罗斯曾一度失去了肉类、烟草、蔬菜、水果等产业集群, 其中肉类进口达40%左右, 水果进口达30%以上, 而每年的食品进口也要花去几十亿美元。农产品适度进口是必要的, 但不应让本国农业萎缩而成为进口大国。后来, 俄罗斯政府显然注意到农业保护的重要性。正像前面已提及的, 目前在“入世”方面, 俄坚持捍卫农业补贴底线不动摇。此外, 俄还要求WTO 成员国同意俄政府继续在国内对油气、电力、水等自然资源实行低价出售并向相关产业提供信贷优惠, 以保持农工综合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力。

主要参考书目:

1.[ 俄] 利沃夫主编:《通向21 世纪的道路——俄罗斯经济的战略问题与前景》,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2. [ 俄] 阿巴尔金主编:《俄罗斯发展前景预测———2015 年最佳方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

3.许新主编:《重塑超级大国———俄罗斯经济改革和发展道路》,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4.ИнститутЭкономииРАН《: Опытрыночных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йи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иесистемы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Москва,2001.

5.ГоскомстатРоссии:《Малое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ствовРоссии》,Москва,2001.

6.А.Т.Кочегура:《отколхозакхолдингу》,Mосква, Наука, 2001.

7.ИнститутЭкономииРАН:《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йответРоссиинавазовыновоговека》,Mосква,Экзамен,2004.

8.《Краткосрочны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показатели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Госкомстат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Москва,2002.

( 责任编辑: 高德平)

(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第3期

初中地理知识点:俄罗斯的农业

初中地理知识点:俄罗斯的农业 一、选择题 1.国际上将俄罗斯划分为欧洲国家,原因是 A.大部分领土在欧洲 B.大部分人口、首都、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欧洲 C.居民都是白种人 D.经济发达 俄罗斯能源矿产出口占出口总量的比重超过50%,总统普京要求政府大力促进农业发展,他说:“考虑到我们的土地、水资源,我们要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要成为世界最大的有机食品的供应商。”据此读图,完成2~3题。 2.据图可知,俄罗斯出口的能源矿产有 ①煤炭②铁矿③石油④天然气⑤铅锌矿⑥金矿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④⑤⑥D.②⑤⑥ 3.关于俄罗斯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的目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改变对能源矿产出口的严重依赖 B.降低整个国家对食品进口的依赖 C.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各产业均衡发展 D.大规模开发北部领土,实现经济腾飞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读图,完成4~5题。

4.俄罗斯国土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产量不稳定,影响其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人口 5.有关俄罗斯叙述正确的是 A.铁路线的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B.主要工业区沿北冰洋沿岸分布C.该国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D.该国与日本工业区的分布特点相同读沿60 N纬线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回答6~7题。 6.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西欧平原 B.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C.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 D.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 7.关于俄罗斯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跨亚、欧两洲与东、西两半球 B.国土的四分之三位于亚洲,但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 C.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D.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广大,是该国主要的农业区 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北京时间(东八区)2018年6月14日23点开幕,据此回答8~10题 8.世界杯足球赛开幕时,莫斯科(东三区)当地时间为 A.6月13日18点B.6月13日23点 C.6月14日18点D.6月15日18点

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经验借鉴

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经验借鉴 林跃勤 一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基本内容 ( 一) 打破国家垄断, 实行土地私有化 土地私有化作为俄罗斯私有化的组成部分, 首先是农用土地制度的变革。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将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形成新兴的农场主阶级, 并推动新型市场农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根据1990 年通过的《土地法》、1991 年4 月25 日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1991 年12 月27 日发布的《关于俄罗斯联邦实施土地改革的紧急措施》等法律法规, 俄罗斯实行土地制度改革。2001 年10 月10 日, 即经过7 年争论之后正式通过的新的《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规定, 包括农业用地在内的土地可以实行私有化, 但只允许非农业用地( 居民点占地、工业、交通和邮电用地等, 约占全部农业用地的2.7%) 进入流通。2002 年7月9 日, 俄罗斯通过《农用土地流通法》并在6个月内生效。该法有限制地允许农用土地买卖, 但禁止将农用土地卖给外国人、无国籍人士和外资股份超过50%的合资企业。 经过土地所有制改革, 到1998 年年初全俄11200 万农村居民获得了1.159 亿公顷土地, 地方自治机构得到了3 600 万公顷土地, 而个人副业、集体果园和花园占地达840 万公顷, 建立土地再分配基金3 300 万公顷。1998年, 农业经济私有成分从1993 年的64.2%上升到87.1%。2000 年, 97%的土地所有者已经得到了土地所有权证书。土地私有化使俄罗斯实现了由原来的土地单一国有制(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经营) 转变为以私有和集体所有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彻底解决了苏联时期70 多年的土地所有权与经营 权分离状态, 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此外, 农业企业也根据1992 年9 月

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2016年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俄罗斯能源概况 2016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量为6.74亿吨标准油,其中天然气占52.2%、石油占22.0%、煤炭占13.0%、核能占6.6%,可再生能源占6.3%。可再生能源以水电为主,当年水电发电量为18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了9.5%。 2016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结构1 主要政策措施 俄罗斯联邦能源部是联邦政府机构,负责能源领域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可再生能源。 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俄罗斯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中关键就是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从传统模式向可再生能源转变,逐步减少对传统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因此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俄罗斯能源政策也在开始转变。 2013年6月,俄罗斯能源部通过了“在电力市场推广可再生能源的机制”449号法令。通过每年一次的招标确定发电容量补贴合同。只有容量不小于5兆瓦风电、光伏和容量不大于25兆瓦的小水电有资格参加。投资成本最低的项目中标。中标的项目可获得15年的电力容量补贴。一旦发电厂不能满足事先协议的发电能力,则其发电能力补贴就会相应降低。同时投标项目还必须满足本地化率要求。 1BP,世界能源统计2017,2017-6-14

通过招标产生的项目需要签署“供电协议”,协议规定了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和期限。449号法令和联邦电力法32条都规定要优先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 在2013年9月的第一次全国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中,有39个项目中标。中标项目公司将在2014-2017年建设1100兆瓦风电和710兆瓦太阳能项目。2014年6月举行了第二次招标,中标公司将在2015-2018年建设57个、共567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其中包括53个太阳能项目、共496兆瓦,1个风电项目、51兆瓦,三个小水电项目、共20兆瓦。太阳能在中标项目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是因为风电受到50%以上本地化率的约束较强,而太阳能部分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2015年3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俄罗斯电力法修订案,旨在刺激全国电力市场中的可再生能源销售。新措施适用于各类可再生能源,包括沼气、生物质能、填埋气、太阳能、风能以及小水电。修订案指出,可再生能源电价将由俄罗斯各地区的监管机构采用新方法制定。 2015年7月,俄罗斯政府颁布第1472号法令,提高了对风电和小水电项目的补贴额度,降低了2016-2018年风电项目的国产化率,同时将风电项目的实施期限延长到2024年。2015年11月颁布的2279号法令,规定2015年及以后投标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最大资本支出额按照2015年11月的卢布汇率进行调整。 2015年夏季,由于卢布大幅下滑,预定的两轮清洁能源招标计划被迫延期。2015年12月俄罗斯启动了第三轮清洁能源招标计划。此次清洁能源项目招标将在2016-2019年间建设,共计365兆瓦,包括280兆瓦太阳能项目,25兆瓦风电项目以及49.8兆瓦的两个水电项目。 2016年6月,在俄罗斯的第四次可再生能源招标中,俄罗斯国有核电公司Rosatom 成为唯一投标者,并中标610兆瓦风电项目(2018年150兆瓦,2019年200兆瓦,2020年260兆瓦),总投资额约为13亿美元。俄罗斯经济形势下滑、严格的本地化率要求和项目补贴的减少是影响投资者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市场和产业发展 (1)水电 水电在前苏联时期便得到重视并一直发展至今。俄罗斯水电装机容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五,位于中国、巴西、美国和加拿大之后。2016年,俄罗斯已投入运行的水电装机容量为5171万千瓦,水电占总发电量的17.2%。

农业考察报告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893-38 农业考察报告模板(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业考察报告模板(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市人大常委会: 为了解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9月10日—1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水和,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天法分别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农业小组人大代表,分赴林州市、县、县、县等县(市),听取了有关县(市)的工作情况汇报,认真察看了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对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 一、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通过视察,大家认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

农政策,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成绩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明显加强。近年来,我市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连续14年获省政府颁发的“红旗渠精神杯”。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南谷洞、琵琶寺水库除险加固,河市区东段治理、茶店坡沟治理,引黄补源、跃进渠灌区节水技术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通过建水库、机电井、旱井、水窖、集中供水处,初步形成了沟相通、渠能联、旱能浇、涝能排的防洪除涝抗旱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节水灌溉面积已达370多万亩,年可节水3亿m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重点林业工程进展顺利,林业生态市建设开

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启示

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启示 王菡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摘要:农业落后一直是苏联与其继承国俄罗斯的一个尖锐的社会经济问题,这迫使苏联时期各届领导人一上台都先抓农业问题。苏联解体后,叶利钦与普京亦力图通过农业改革来解决农业问题,俄罗斯的农业开始恢复和发展。俄罗斯农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启示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农业改革 一、俄罗斯农业的历史问题 农业一直是苏联经济的一个薄弱部门。斯大林执政时期大规模的饥荒就发生两次,一次是30年代初集体化时期,一次是二战后。每次饥荒饿死的人数以数百万计。1950年苏联谷物总产量为6480万吨,1913年沙俄时期为7250万吨,同期,肉类分别为490万吨与500万吨,人均谷物为447公斤与540公斤,畜产品为27公斤与31公斤。到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牛、马、绵羊的头数仍未达到集体化前的水平,粮食产量甚至还低于1913年的水平。赫鲁晓夫一上台之所以首先抓农业,是因为斯大林逝世时苏联农业处于严重落后状态,苏联尚未解决粮食问题。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农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农业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勃列日涅夫一上台,亦不得不首先推行加强农业的政策。但同样出现经常性的农业歉收。1979—1982年出现连续4年歉收。1973年苏联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这一年净进口1904万吨。1985年进口粮食4420吨,1989年为3700万吨。长期以来,苏联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及美国的20—25%。苏联时期一直改变不了农业的落后状态,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如由于为了实现超高速的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一直实行对农民剥夺的政策。但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苏联在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指导下,把解决农业问题着力点放在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停顿地改变与折腾生产关系上。斯大林时期搞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明显的例子。这对农业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在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还继续实行合并农庄与把农庄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政策。与此同时,不顾农业生产的特点,也不顾集体农庄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在经营管理上也全面推行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一样的指令性计划那一套做法。苏联剧变后,俄罗斯新执政者为了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对城市的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并且也对农业进行改革,农业领域的改革,涉及到两个相互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内容:即农业土地所有制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改组问题。 俄罗斯农业问题始终未得到好的解决,特别是粮食问题。由于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存在,使俄罗斯粮食生产呈现出波动幅度较大、产量低、品质差等特点。由于全俄罗斯大约有1200万hm2的粮食面积遭受到比较严重的旱灾,再加上有些人存有经济已经好转的错误认识,削减农业投资,结果使该年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急剧下降。生产的肉类、奶和奶制品只能满足需求的60%、70%~80%。全俄有1/3的食品依赖进口,在大城市,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丽江市农业概况 丽江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140.18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29.95万亩,粮食总产40.14万吨,农业总产值22.9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丽江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101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 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我市提出推进“六个一工程”,狠抓“八项措施”的农业发展思路,更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采用新模式 根据丽江实际,通过采用各种类型与组织模式推动农特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三)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好农民利益 通过行政的手段,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名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具体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建设“六个一工程” 1、认定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1户

_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的三大趋势

2012.5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的三大趋势 张新颖1李淑霞2,3 内容提要:中国与俄罗斯在农业领域的互动既能获得短期的反危机效应,又能提升两国农业在更广阔的全球经济空间中长期的竞争能力。中俄两国食品贸易特别是有机食品贸易、水产业和林业领域的合作、农业领域的相互投资,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贸易与投资发展的趋势。中俄农业合作要求两国共同构建一个动态而稳定的农业合作框架。在该框架下,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优化两国农业产业结构为基础,促使生产、贸易、投资结构由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向以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型,实现食品、生态、经济等多层目标的兼容;同时,要完善对投资、合作项目实施的监管、金融等相关制度的激励与约束。 关键词:农业合作中国俄罗斯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国的农业合作既可以实现减少贫困、促进粮食安全的千年发展目标,也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增加个人和国家的收入,提高整个国家或全球的福祉。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的重要性还远非如此。如何共享农业生产要素在全球和区域流动中的整合效应,捕捉贸易自由化中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两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中俄农业合作既是中俄两国之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也是农业资源在全球重新配置的一部分,因此,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是对世界农业合作发展趋势的反映。根据经合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OECD-FAO,2010)的预测,发展中国家居民日益富裕并分享着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导致其消费和饮食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消费的食物也将从传统的粮食和谷物向经过初加工和深加工的食品转型。Almaty(2010)认为,独联体国家在农业领域的相互投资,可以促进其农业技术转让、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农业生产发展。 国际农业合作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Aksoy and Beghin(2005)考察了许多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Grote et al.(2001)评估了植物油、粮食、肉鸡等产品的环境标准对这些产品贸易收益的影响,其结论是:实施环境标准将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贸易收益分配的不公平,并且往往会削弱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国家的竞争优势。因此,农业投资的长期趋势必须符合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并按产品的不同类型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分工,产品也要符合高水平的环境标准的要求(Джадралиев,2010)。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在农业领域的经济合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作为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先 - 85 -

俄罗斯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俄罗斯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Tuesday, February 7, 12 俄罗斯有辽阔的平原,占国土的70%。主要有两个:东欧平原有400万平方公里,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俄罗斯有众多的大河,淡水资源十分丰富。贝加尔湖深约1620多米,面积3.15万平方公里,湖水容量近2.3万立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淡水总容量的1/5!森林也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总面积约为8.6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0.5%。俄罗斯还是世界上能源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天然气占世界36.1%,石油占14.3%,煤占16.2%。俄罗斯的农用地占国土面积的12.9%,约2.2亿公顷,并且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黑土带。俄罗斯的耕地面积约有1.25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84公顷。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840万人,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耕地15.7公顷。另外,俄罗斯有7260万公顷草地牧场。俄罗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气候条件。 以下自东向西介绍一下几个主要农业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以及该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 1.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全年≥10°C积温约为1500~2500°C,气候属于强大陆性,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半降于夏季,土壤以草甸土和灰色森林为主。北部为森林草原类型,南部属干草原类型。主要作物为春小麦,黑麦和燕麦也占一定的比重,甜菜与亚麻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作物,畜牧业居于次要地位,以乳肉兼用

养牛业为主。 2.南西伯利亚地区。大致介于北纬50~60度之间,包括伏尔加河流域区的东北部、乌拉尔区的南部、西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处草原带,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全年≥10°C积温1800~2600°C,年降水量由北部的450毫米减至南部的250毫米,无霜期则相应地由110天增至130天。土壤为肥力较高的黑钙土和栗钙土。不利的气候因素是旱灾频繁,风蚀严重,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1950年代,苏联在此大规模垦荒,共开垦荒地4184万公顷(包括哈萨克北部的2548万公顷)。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商品率很高。畜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是俄罗斯主要的畜牧基地之一。 3.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位于外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地区,为俄罗斯境内仅有的湿润亚热带地区,≥10°C积温均在4000°C以上,无霜期长达240~250天,一月平均温度3~8°C,热量条件充足。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适于亚热带作物的生长。茶树、柑桔类(柠檬、桔、甜橙)和油桐树等亚热带作物是本区农业的最主要部门,并种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烟草。本地区农业专门化程度较高,对劳动力需求较多,商品率也较高,粮食需靠区外供应。 4.西北部地区。大部分属于非黑土地带,是俄罗斯谷物、奶牛、亚麻、马铃薯的重要产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部分,工业中心较多,城市人口比重高。两个特大城市——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均位于此,农业紧密为工业和城市服务。冬季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气温高,≥10°C积温在1600~2200°C之间;降水

赴xx考察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赴山东潍坊考察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考 察报告 赴山东潍坊考察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学先进拓思路找差距抓重点 努力推动XX农业大提升大发展 这次参加XX市政府组织的学习考察团赴山东潍坊学习考察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机会难得,获益匪浅。特别是通过现场参观和辅导培训,看的眼热、听的振奋,收获很大、非常管用,既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考,也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围绕学习考察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悟,谈一下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结合实际,我们学什么 潍坊市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之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之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高,特别是呈现出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的确让人叹服。追寻他们发展的轨迹,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学习,深入分析,主要有: 1、富有远见的思想观念。潍坊市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之所以全国领先,首要的源于思想的不断

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他们从发展的视角出发,目光高远,把握大势,善于谋势,在1993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近年来,结合新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产业化提高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积极实施"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提出并实施了农业贸工农一体化、农业商品经济大合唱、农业产业化、农业国际化等农业发展的体制创新和以"公司+基地+农户"等三大模式、六小模式为主的农业经营机制创新。一系列的新思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升级,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因地制宜的务实精神。潍坊各地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培植成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目前已形成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以昌邑为主的绿化苗生产区等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市基本呈现了"一县一品"格局,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特色。 3、做大做强的无畏气魄。他们目标定位都着眼于全国,生产建设都致力于一流,以大气魄、大手笔谋划推动大发展,使全市农业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他

中俄农产品产业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中俄农产品产业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策略 关于《中俄农产品产业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际贸易专科论文优秀专科范文10篇之第三篇:中俄农产品产业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中俄两国在农业资源的整体市场需求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经济的互补性能相对非常明显,经贸合作的前景一片良好,这主要是得益于中俄双方农业资源的特性以及劳动力成本存在的差异,因此需要有效的挖掘出中俄两国在农产品贸易当中存在的各自优势,并且积极推广农产品产业在两国之间的发展转型工作。

关键词:产业间贸易;中俄农产品;贸易; 中俄两国不但是世界上非常紧密的两个大国,并且在农产品的贸易往来上也有着诸多益处,在全球范围内的,从产业链当中中俄两方在整个经济合作关系上正在不断上涨,并且截至到2014年年底,中俄双方在农产品的交易总额上有了全新的突破。我国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可以为俄罗斯提供出更多的能源、矿产以及原材料等资源的补充,同时中俄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在此过程当中取得了长远稳定的发展。由于受到世界上经济危机以及卢布贬值等方面因素的干扰,在针对我国和俄罗斯农产品的出口工作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农产品贸易交易总额,相比于之前一年的总量有所下降,俄罗斯也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当中,建立起了相应的发展贸易基地,针对中俄双方的农产品交易规模进行了有效的扩张,并且在整个贸易发展规模以及未来的农业发展潜力上前景非常良好,必须要充分发挥出两个国家之间的优势点,推动两国农产品贸易交流的快速开展,这对实现两国的农产品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一、中俄农产品产业贸易的现状 俄罗斯和我国是世界上关系非常密切的两个大型国家,中俄双方具有不同程度的农业资源条件以及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农产品的需求总量上由于俄罗斯国家地广人稀,土地资源非常广阔,同时农业资源异常丰富,但是由于受到当地区域的自然环境影响,造成了农产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中俄农产品在贸易往来过程当中,主要收益在于各自农产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俄罗斯国家在农业资源的优势点上比较突出,由于俄罗斯的土地非常广阔,拥有较大面积的耕地以及庞大的水体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的储备,自然资源的储备量非常大,而我国在整个农业产业的劳动力优势上相对比较明显,因此可以将两国之间的

农业农村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工作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xx”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日本农业考察报告优秀

日本农业考察报告优秀 应日本农林水产省的邀请,中国农业生产流通考察团一行6人,于2月19日至3月4日对日本农业进行了考察。考察团与日本农林水产省综合食料局、生产局、粮食厅、统计情报部等部门就主要农产品产销和贸易现状、法律、政策及农业统计等进行座谈,先后考察了北海道厅农政部、爱知县厅农林水产部、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试验场及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大田市场、札幌市中央批发市场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约3900个小岛组成的岛国。国土总面积37、78平方公里,总人口1、252亿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日本农业属典型的超小型农业结构,在分散、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状况 日本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其次是小麦、马铃薯、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水果、茶叶、蚕丝、甜菜、蔬菜等。 1.稻谷——XX年稻谷总面积177万公顷,比1999年减少1、8万公顷,减幅1%;稻谷总产量949万吨农产品贸易状况 由于日本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紧缺,虽然农业现代化程

度高,除大米基本自给外,多数农产品供不应求,外贸依存度很高,成为农产品进口大国。1999年日本农林水产品进口额620、67亿美元,占外贸进口总额的20%,比1998年增7、2%;农林水产品出口额仅29、94亿美元,只占外贸出口总额的0、7%。其中,农产品进口、出口额分别为359、74亿美元和16、69亿美元。农林水产品进口国主要是美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999年进口额分别占27、3%、10、9%、6、8%和6、4%,与1995年相比,从中国进口份额提高了2、7个百分点。 1.粮食——日本国内粮食自给率在40%左右,199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确定粮食自给率从40%提高到45%。1999年按照WTO协议,日本进口大米72万吨,占国内总消费量的10%左右。进口大米分别来自美国、泰国、澳大利亚、中国、越南。其它粮食品种如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依靠进口。1999年进口玉米1660、6万吨,进口额18、87亿美元,平均到岸价格113、44美元/吨,进口美国玉米占95、7%;1999年进口小麦597、3万吨,进口额10、75亿美元,平均到岸价180、27美元/吨,进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小麦分别占55、5%、25、5%和19、0%,国内小麦自给率仅9%;1999年进口大豆488、4万吨,进口额12亿美元,平均到岸价245、35美元/吨,进口美国、巴西、加拿大、中国大豆分别占79%、12%、3%和3%,国内大豆自

俄罗斯农业政策最新变化及分析

俄罗斯农业政策最新变化及分析 朱行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逐步加强,俄罗斯政府正式将农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之一,并且制定出一系列农业法规,明确农业发展方向,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俄罗斯农业政策最新变化必将对该国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4年之久的辩论之后,俄罗斯新农业法——《联邦农业发展法》,于2006年12月28日获得联邦委员会批准,并经普京总统签署于2007年1月11日颁布生效。新农业法规定了农业发展的定义,规定了包括个人和法人团体在内的农产品生产者与其他个人、法人团体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政府农业政策的总体目标、原则、方向和措施,为在农业发展领域实施社会经济政策确立了法律基础。新农业法还规定,政府必须每5年制定一个农业发展和市场调节规划,以确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和预算。 根据新农业法规定,俄罗斯政府于2007年7月颁布了《2008—2012年农业发展、农产品市场调节、农村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的目标:一是可持续性农村发展,其中包括扩大农村就业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二是改进俄罗斯农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其中包括加大财政支持、实现现代化和加快重点领域发展以替代进口;三是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土壤保护。2007—2012年期间,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4%,牲畜生产年均增长率为5%。 该规划规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级政府将在2007—2012年期间共拨款11000亿卢布(1卢布约合0.037美元,下同),其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别承担5513亿卢布和5443亿卢布。政府拨款资金的重点投入方向:一是可持续性农

村发展;二是为发挥农业功能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发展重点农业领域;四是农业资金可持续性;五是加强农产品市场调节。 该规划要求,为了方便各类农业生产者获得贷款,要进一步发展俄罗斯农业银行及其支行网点;为了更新现有的农业机械,要创建鼓励私人投资的良好环境;为了降低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收入风险,要强化国家对农作物的保险,将作物保险土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从2006年的18%提高至2012年的40%,政府为粮食、油籽、工业作物、饲料作物、马铃薯、蔬菜及多年生作物提供40%的作物保险费;为了减少进口,要将国产食品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63%提高至2012的70%,将进口肉类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35%降低至2012的25%;为了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增加生产者收入和促进粮食出口,要通过平衡生产与消费、提供农产品干预信息和支持粮食出口来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为了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要创建“国家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在2009年以后将继续对进口肉类实施税率配额制度,废除税率配额制度中的国家分配,提高超配额税率。 笔者认为,俄罗斯农业政策最新变化将对该国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其主要意义在于: 一、农业被正式列为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之一 俄罗斯土地辽阔,农业土地近2亿hm2,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但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农业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政府财政补贴几乎终止、经济改革变化多端、以及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供应和需求都受到严重的打击。1991—2001年间,农业生产总量下降了1/3,食品产量下降了1/2。1990—2006年间,牛存栏数量下降了60%。

农业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调研报告

编号:FS-DY-20685 农业调研报告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特色经济,近期,我办就全区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调研。我区特色农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存在问题也很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我办在充分研究探讨基础上,大胆谋化,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全区特色农业向纵深发展。 一、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2007 年全区共有耕地 4.7 万亩,总播面8.92 万亩,其中粮田8.2 万亩,菜田0.71 万亩,其他济作物0.1 万亩。设施播面0.25 万亩,主要集中在方村镇方村和西京北两村。2007 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689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94 元。 全区确立了优质专用粮、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主

导产业。一是无公害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方村镇方村、西京北两村。其中集体规模生产面积0.25 万亩,建有温室580 栋,涉及农户23 户。主要生产品种有黄瓜、西红柿、等普通蔬菜品种和名、特、优、新品种。二是粮饲兼用粮产业。经过近几年来的种植结构调整,粮饲兼用玉米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全区特色粮饲兼用生产面积达 2.1 万亩。主要分布在宋营、方村两镇,生产品种邯郑单958 、蠡玉14 、农大108 等。 (二)基本特点 1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区农业工作的重心。近两年来,在频繁征占耕地的情况下,我区种植结构调整坚持以“压缩普通粮食作物,稳步发展优质专用粮、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产业,增加特色品种”为原则,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实现了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引进名、特、优蔬菜、花卉苗木品种,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档次。

农业综合发展考察汇报材料范文两篇

农业综合发展考察汇报材料范文两篇 农业综合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犹如开渠放水,正所谓渠直则水畅,渠顺则水速,渠固则水盈,渠阔则水丰。以下是 ___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农业综合发展考察汇报材料范文,,尽在 ___网,欢迎大家阅读! 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会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部分委员,由副主席带队,深入县的部分项目区、示范村、龙头企业、农户,采用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这四个县区的5大类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现,引起了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年月日至日,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会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部分委员,由副主席带队,深入县的部分项目区、示范村、龙头企业、农户,采用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这四个县区的5大类、17个项目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对三个县的书面汇报材料和相关资料也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从年开始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多年来,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始终坚持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主线,以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领导,精心

组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为全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4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2.31亿元,实施土地治理83.1万亩,建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46个。项目涉及七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县区的80个乡镇,613个村,受益农民达160多万人,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300多元。 在土地治理项目方面:累计衬砌支、斗、分、引渠道2919公里,开挖疏浚渠道359公里,修建排灌站100座,新打和修复配套机井668眼,新建扩建小型蓄水工程24处,采用深翻改土、测土施肥、秸杆还田等方法改良土壤87.15万亩,补贴购置农业机械638台套,新修和拓宽整修机耕路933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经济林、水保林9.33万亩,培训农民43.7万人次,装备乡镇农技服务站67个,实施以高效农业为主的科技示范推广53.48万亩。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5.3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3.58万亩,新增除涝面积3.55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4亿公斤,新增油菜籽生产能力1353万公斤。 在产业化经营项目方面:一是实施产业化经营种植项目20个,建成蚕、茶、果、药、菜生产基地3.87万亩。重点扶持了县、区的蚕桑生产基地;县、县的茶叶生产基地;县、县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药用玫瑰、县西洋参、区丹皮、县红豆杉、县茯苓等中药材种植;区和县蔬菜种植基地等项目。二是建成产业化经营加工项目和流通设施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农业种植业调查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农业种植业调查 远东联邦区位于俄罗斯联邦东部,西与东西伯利亚经济区交界,东临太平洋,隔海与美国阿拉斯加、日本相望,北濒北冰洋,南与中国、朝鲜接壤,幅员辽阔。它是俄联邦最大的经济区,面积616.93万平方公里,占全俄面积的36.4%(2011年1月1日)。它有人口629.19万人,其中城市470.44万人,农村158.75万人,人口密度1人/每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普查)。远东联邦区农业产值占地区产值的比例不大,约为2.7%,但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远东联邦区农业对保障地区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稳定远东地区人口和保证原住民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一、远东联邦区农业资源分析 远东联邦区由萨哈(雅库共和国、堪察加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马加丹州、萨哈林州、犹太自治州和楚科奇自治区九个联邦主体组成。远东联邦区85%地区是永久冻土带,其农业种植区可分为两个部分;远东南部的农业发展地区和远东北部的农业不发达地区。远东地区农业用地666.3万公顷,可耕地280万公顷(2012年),农业实际播种面积为137.64万公顷(2010年)。 远东南部的农业发展地区(下称远东南部农业区),是远东地区的主要农业区,由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和滨海边疆区四个联邦主体组成。远东南部农业区总面积为

135.05万平方公里,占远东联邦区总面积的21.9%;耕种面积为128.48万公顷(2010年),占联邦区耕种面积的93.4%。其人口为430.64万,占联邦区的68.4%,其中城市人口326.16万,占联邦区城市人口的69.3%;农村人口104.48万,占联邦区农村人口的65.8%。该地区人口密度为3.2人/每平方公里。它的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1月平均气温-26.6℃~-21.4℃;夏季炎热、时间短、雨量集中,7月平均气温17.2℃~19.2℃。滨海边疆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5℃,7月平均气温19.6℃。远东南部农业区主要种植谷类作物(小麦、燕麦、大麦、荞麦)、大豆、马铃薯、蔬菜和饲料作物等农作物。阿穆尔州有远东“粮仓”的美誉,近年不断扩大大豆的种植;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和犹太自治州还大量发展果类和浆果种植;滨海边疆区农业比较发达,种植水稻。远东南部农业区也积极发展肉奶畜牧业、养鹿和养蜂业。 远东北部的农业不发达地区(下称远东北部区),包括处于北部地区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区、萨哈林州和堪察加边疆区等五个联邦主体。远东北部地区的面积为481.88万平方公里,占远东联邦论文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108624607.html,整理区总面积的78.1%;耕种面积仅为9.15万公顷,占联邦区耕种面积的6.6%。该地区人口198.55万,占联邦区人口的31.6%,其中城市人口144.28万,占联邦区城市人口的30.7%;农村人口54.27万,占联邦区农村人口的34.2%。该地区人口密度为0.41人/每平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