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历史冲刺专题 远古时代 课件(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特征先秦ppt课件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特征先秦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
文学艺术
展;文学成就;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中国历史人物
孔子;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
2
约前2070 约前1600
约前1046 约前770 约前256

东周
始 夏 中商国历史西年周代周发展顺序

春秋 战国
会 启 桀汤
纣 武王
约前475 约前221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晋 同姓
材料二:《荀子》记载的西周 初年71国中姬姓诸侯国比例图
卫 同姓
鲁 同姓
齐 异姓功臣
宋 商朝后裔 燕 同姓
(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1)据— 材材—料料王二一国,维春“秋《封殷时建周犹子制宗弟度周之论王制》,”而指七什国么则?该绝制不度言有王哪矣些.特.征…?.(春3分秋) 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 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 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阚文,而后
16
材料一 吴国自……开国君主太伯起,传到第五代周章时,周武王 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武王访太伯、仲雍之后,得知周章已位吴国 君主,于是封周章为诸侯…… 《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语 “于越来宾”(即于越国向周王朝进贡 )。——《历代皇陵今何 在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目的何在?
与 封建社会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发 (220~589)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

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阶段特征复习 课件(通用版)(20张) (共20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阶段特征复习 课件(通用版)(20张) (共20张PPT)

经济
3.手工业: 东汉出现青瓷,汉代开始用煤炭做燃料、 水排(鼓风冶铁工具)
4.商业: 盐铁官营,重农抑商强化,丝绸之路开通 “市”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
文化:“黄老之学”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育:兴办太学(中央)、郡县学 科技:造纸术;《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东汉的《九章 算术》 文学:汉赋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4.商业:城市中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唐 代后期出现夜市。 隋朝开通大运河;丝绸之路发展迅速。在广州设市舶 使,专管对外贸易; 货币:柜坊和飞钱
表三
隋唐时期(581AD~907AD)
宗教:儒、道、佛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到唐朝时逐步出现三教合一趋势,唐代韩愈等提出复兴儒学。 科技: ①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 ②火药:最早见于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唐末用于军事。 ③唐代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 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 天仪。 ④《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主持修订的药物巨典。 唐诗:唐诗、传奇(短篇小说),出现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书法:楷书鼎盛时期,“汉隶唐楷”。唐代楷书注重规范法 (大一统王朝),著名楷书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 权,后世誉“颜筋柳骨”;同时唐代也发展出狂放不羁的草 书:张旭、怀素,后世誉为“颠张狂素”; 绘画: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画圣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莫高窟璧画盛极一时。 戏曲:唐代宫廷中设有“梨园”
表二 两汉时期(202BC—220AD)
政治
(1)中央官制:中外朝制 (2)地方制度:汉初郡国并行;东汉变为州郡县三级。 (3)监察制度:刺史制(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 (4)选官制度:察举制、征辟制 1.土地制度: 三种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 2.农业: 牛耕普及,耧车(播种)、代田法、二牛抬杠 白渠、“井渠”;黄河治理(东汉王景)

人教版高三历史全册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全册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ppt

第1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1课时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能力· 思维· 方法
【例题1】石器时代
【解析】(1) 含义:石器是人类有意识地敲打或琢磨石块,造 成锐利的边缘以供使用的工具。考古学上把石器时代分为两个 阶段,早期以打制石器为特征,叫旧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 石器叫新石器时代。 (2) 阶段:旧石器时代:包括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 洞人等遗址。新石器时代:包括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和大汶 口文化中晚期等遗址。典型的工具有石凿、石斧、石锄、石镰 等,同时,还有骨制的耒耜和木器
中国古代史
第1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2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3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 两 晋、南北朝 第4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5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 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 元 第6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 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例题2】氏族公社: 【解析】(1)含义:氏族是指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 集团,它是国家产生以前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经历了母系氏族 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山顶洞人虽处在旧石器时代,但从社会组 织上已进入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能全面反映氏族公社的概况。 (2)特征: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①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 算。②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 又是氏族的管理者。③财产属公社所有,没有贵贱贫富之分,没 有阶级区别。④具有共同的居住区。 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特征:①基本保持原氏族的制度,而以 父系计算氏族世系。②在其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 有制,导致了贫富分化,阶级产生,原始社会逐渐走向崩溃。
(2)父系氏族末期的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一方面映了人 们生活区域和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反映了人们同自然灾害的斗 争,反映了华夏族的主干的形成过程等社会生产、生活面貌;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由尧、舜、禹等显贵家族中推选部落联盟 首领的“禅让”制度的社会政治面貌。

2020届高三二轮历史通史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39张ppt)

2020届高三二轮历史通史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39张ppt)
A
真题再现
4.(2014·全国卷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
“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
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西周地图
C
真题再现
5.(2013·全国卷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 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 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 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B
能力训练
3.《春秋》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 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对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 是( ) A.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崩溃 B.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强大 C.周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D.周天子与郑伯进行争霸战争
C
能力训练
12.“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
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
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A
能力训练
13.“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
行政区划,但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地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如西汉初年的
郡国并行制和明朝初年的封国制。分封制存在反映了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1节 远古时代)PPT课件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1节 远古时代)PPT课件

煤的自燃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烧烤食物
火 的 用 途
照明、御寒
驱 赶 野 兽
原始社会的产生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 骨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存下去呢?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 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 “禅让”的实质
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期考察,舜的表现十分突出。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置。
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 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
禅让的传说
思考: 1、禅让制时期包括哪些传说中的人 物?
尧、舜、禹
2、部落推选继承人的标准是什么?
贤能
3、禅让的实质是?
部落首领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山东嘉祥武 氏祠的画像石)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古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 和现象。 2、理清重大事件发展脉络,树立历史时空观念。 3、学会获取、处理、理解和表达历史信息的能力。 4、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和熟悉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2、学会根据历史事件分析和理解时代发展,培养民族精 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重大史料的了解和认识、评价。 2、学会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020届江苏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之古代世界课件(共20张PPT)

2020届江苏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之古代世界课件(共20张PPT)

典例剖析
例6.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
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
痕迹,他将被处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国家
思维提升
【要点4】 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和表现
1.内涵: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 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 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2.表现 (1)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究自然的奥秘,打破传统的束缚, 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 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 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 监督意识 原则的核心所在 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责任,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 责任意识 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即依 规则意识 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 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议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经济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ppt课件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ppt课件
按史料类型划分,化石属于第一手史料 (实物史料)
一、考古发掘,初识远古人类
4.根据地图结合课本第一段自主完成表格?
时间
人物
史料实证
约170万年 元谋人 两颗门齿化石和粗糙的石器
约110万80万年 郧县人
3个买骨化石
约100万50万年
蓝田人 下颌骨和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
一、考古发掘,初识远古人类
5.代表:元谋人
里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
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
③会人工取火
④已经学会原始狩猎
A.④
B. ①④ C.①②④ D②④
2.“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下列 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山海经》关于远古的神话传说 B.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C.《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断和论证文章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
即有正式历史记载(文字) 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4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9
第3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15
一、考古发掘,初识远古人类
2.小问题:距今这么久远,我们是怎么知道他们的存在呢?
元谋人上门齿化石
北京人牙齿化石
和县猿人遗址
考古 发现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ppt课件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ppt课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
问题二: 找到我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早期 智人、晚期智人化石的遗址
问题三: 找到既发现直立人、又发现智人化 石的地点
➱任务一:读图学史
问题一: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
①数量众多;
②分布范围广泛;

县 人
③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
➱任务一:读图学史
制作石器技术 比较成熟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使用火 并保存火种
人工取火
群居生活
群居生活 审美观念
课后活动
名称 北京人
类型 生活年代 脑容量 制作工具 用火情况
直立人
旧石器时代
平均1088 毫升
使用天然火 打制石器 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
晚期智人 旧石器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真题演练
➱任务三:知道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3.为什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烧烤
防寒
照明
驱兽
①学会用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改善了远古人类
的生存条件;
②促进了远古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是人类进化史
上的里程碑。
➱任务三:梳理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4.北京人遗址发现火的重要意义:
从前的考古学者认为,人类发明用火开始于二三十万年以前的尼 安德特人,这是由于在欧洲还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以前的人类化石和 遗物,仅在尼安德特人所居住的山洞中发现火的痕迹……北京人用火的 发现,至少可以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早到四五十万年以前。这不仅在 考古学上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也给予了相 当大的影响。
郧 县 人
➱任务一:读图学史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先秦(共21张PPT)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先秦(共21张PPT)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二、阶段特征
(一)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奴隶制的强盛时期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经济 井田制;集体耕作; 工商食官,商业由官府控制,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文化
甲骨文、金文;学在官府
总体特征 生产力水平低下,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权 力尚未走向高度集中
【提示】注意题干中的时间;结合西周分封制及战国时期的阶 段特征分析材料现象。A项涉及到分封制瓦解的原因,B项中涉 及到分封制的内容和局限,D项结合战国时期史实排除。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知识拓展】
1、墓葬规模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等级制度的另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秦 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秦王居于至高无上的地 位,而东方六国的中央集权程度不及秦国,还保留了一定的周代分封制 的等级残余。
度的特点之一。
【高考真题】
24.(2017全国一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 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 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重点突破】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2、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封建政治、社会习俗、思想观念)
3、西(周时20,14以·所全用国鼎的卷大1)小及中多国少古代代表,贵族“的天身”份被等尊级。为鼎最在高古神代被。视为 立国重秦器汉,以是后政权,的以象“征天,子可借”指自王居位的、皇帝王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 4、理自解“己家“国承同天构”” 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 ①“家先国。同这构反”,映即家了庭秦、汉家以族后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 著特征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②宗法B、制与政分治封统制治互借为表助里于。人嫡伦长秩子世序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 子③关分 “ 系封家的CD、、为”融诸是合皇祭侯小。权天“这,是至活国种臣上动”借子促强助,“,也血成化国是缘”祖了宗人是族先宗伦大的崇法关“小拜制系家宗来度”。治。理“国家家国的同政构治”模体式现是了中血国缘古关代系政与治政制治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ppt课件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ppt课件

概念解析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
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 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逐渐石化, 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 的重要证据,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 第一手资料。
元谋人门齿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旧石器时代:人类以石器为主
要生产工具的时代称为“石器时 代”。其中,主要使用打制石器 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一)中国境内古人类遗址
◐根据左图,归纳中国古人类遗 址分布的特点。(从分布区域、 数量方面归纳)
特点:
①分布广泛,数量众多; ②①多关注集地中图于标长题江、黄河流域
②关注和运用好地图中的图例
结 古③提论人取:类信我化息国石时是和注世旧意地界石图器上要时发素代现,遗远 址多集最中多的的区国域家之一
①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 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 址之一。 ②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 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 要意义。
1918 1921 1927 1929 1931
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复原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骨针
三、山顶洞人
(一)概况:◐结合教材,完成山顶洞人的相关信息的填写。
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距今时间 距今约3万年 体貌特征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单 元 导 读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文字)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 文明的起源:生活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的先民
第一单元
约170万年 约1万年
原始社会
约5000年 约前2070年
旧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 课件-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原始社会 课件-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奴隶制社会 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
③春秋战国是政治 、经济、社会 、文化大变动的时期。 百家争鸣
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知识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知识点2:从部落到国家 知识点3:商和西周
考点1早期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特点
出土于元谋人遗址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 ,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 的少量石制品、大量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 证明当时元谋人已经( )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 概括…国家形成的 标志为:一是阶级 的存在,二是凌驾 于社会之上的公共
B 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选必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三目 生产关系的变化 P6
选必二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一目 P3
东亚
原始农耕 南稻北粟
原始畜牧业
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 已经饲养猪和狗
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
✓ 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 阶级分化明显,出现权贵阶层; ✓ 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 氏族间联系紧密,形成部落(联盟)。
——纲要上P4
龙山文化时代——“万邦时代”
彩绘蟠龙纹陶盘
陶寺古观象台
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有宫殿建筑、 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比较 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 A.大量使用陶器和从事原始农业
B.会制造简陋的工具和使用火 C.村落聚居和学会用火 D.从事渔猎和掌握了养蚕缧丝技术
下图所示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 型代表,下列关于姜寨聚落人们生产生活状
B 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出现社会贫富分化现象 B.人们大量使用彩绘陶器 C.定居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D.水稻是居民的主要栽培作物

原始社会课件-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原始社会课件-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社会生活:P4 父系氏族
①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 ②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 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④国家诞生: 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 (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 “万邦”时代。有专家认为其具备 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选必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三目 生产关系的变化 P6
真题演练
11.(2020·上海高考·1)原始农业生产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于是人
民开始
A.聚族定居
B.建立国家
C.冶炼青铜
D.创造文字
【考点】从史前时期到殷商社会——中华文明的摇篮(国家的诞生) 【解析】原始农业生产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意味着当时的经济生活已经得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大通史,小专题”
中国古代史 (约170万年前~前2070~1840)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世界古代史 (约三四百万年前~前3500~15世纪) 世界近代史(15世纪~20世纪初) 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
对内职能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政治制度 官员选拔 法律与教化 民族关系
社会生活:P4 父系氏族
①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
②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 槛,中华文明即将产生
战争
农耕 生产力 畜牧 发展
剩余 产品
部落首领把集 体
财物据为己有
私有制
强制机
阶级 分化
国关家
*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高三历史复习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69张PPT)

高三历史复习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69张PPT)

铭文
拓片
•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 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
• 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 (有扈氏)以尧舜举贤,禹独与子,故伐启。 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淮南子》)
部落联盟 禅让制
选贤与能 部落民主制度
国家 世袭制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暴力机关
(国务院新闻办5月28日新闻发布会)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 ①远古人类 ②旧石器遗址的分布及代表 ③旧石器时代的特征 2.新石器时代文化 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及代表 ②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③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早期国家的形成 1、“万邦”时代的结束与夏的建立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
是否用火 未知 天然火 天然火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 ①远古人类 ②旧石器遗址的分布及代表 ③旧石器时代的特征
原始 人群
学会 用火
打制石器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 ①远古人类 ②旧石器遗址的分布及代表 ③旧石器时代的特征 2.新石器时代文化 ①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及代表
大汶口类型八角星纹彩陶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水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 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 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 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河姆渡文化中的干栏式建筑
龙山类型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
红山文化玉猪龙
•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 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史记·五帝本纪》)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课件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课件
与匈奴战争“白登之围”
西汉(XīHàn) (前202—公 元8年)
文景:
汉武帝:
继续宽松政策、史称“文景之治”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实现大一统 发展生产、治理黄河
反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开通西域,经营西域
后期:
土地兼并严重、编户制度破坏 末年阶级矛盾尖锐,王莽乘机篡权
魏:
政治:曹丕称帝(220年);
士族制度开始;
灭蜀(263年),司马炎废魏建晋(265年)
经济:恢复发展生产,马钧创制翻车

政治:刘备称帝(221年);诸葛亮治蜀,死后朝政混乱,


蜀:
刘禅亡国(263年)

经济:轻赋重农,诸葛亮在都江堰设堰官;丝织业发展,蜀锦
行销魏吴;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开发。
鞅变法)
农业:推广牛耕、铁器、兴修水利
经济
手工业:冶铁、煮盐、丝麻织品、漆器
(jīngjì): 商业:中原市场繁荣,封建城市兴起
科技:
天文:《甘石星经》
医学:扁鹊“四诊法、《内经》、分科治病 建筑:鲁班
文化:
思想:
百家争鸣、
《孙膑兵法》
屈原《离骚》
文学艺术:
青铜艺术、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音乐:全套编钟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的发展
丝织:绫锦(定州、益州、扬州)
经济持续发展:
手工业:
陶瓷:邢瓷、越瓷、唐三彩
造纸:宣州、益州
商业:
唐都长安有东西市,是国际性大都市
对外贸易发达,国际贸易港广州
第十八页,共29页。
太宗打败东突厥,在其旧地设都督府
唐 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 1. 如何认识中国的古史传说及其意义? • 2. 如何认识中华文明西来说? • 3. 顾颉刚与古史辨派有何学术贡献? • 4. 如何理解文明起源的基本要素? • 5. 如何认识苏秉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对中华文明
起源研究的意义?
—— 苏秉琦
中国文明是一个两河领域文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走过了一 条由大体上是平等的多元一体到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再发展到 多元一统的道路,这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中国 古代文化的整体结构是一种向心的超稳定结构,是中国文明得以连续 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早期文明进入成熟阶段之后,对东北亚、东 南亚的传播与影响,加速了那里的文明化进程。此后各地之间的文化 交流日益发展,各民族在相互往来的过程中逐渐接近,形成了一个不 同于西方文化的东方文化圈,或者称之为东方文明体系,而这个文明 体系的摇篮就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 最主要的以西亚两河流域为根基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和以东亚两河领 域为根基发展起来的东方文明。这是两个文明体系,这两个文明体系 本身的发展和相互关系,便构成了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
四、苏秉琦与考 古学的文化区系
类型理论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约一万年以来,中国六个主要区域大致都经历了古文化、古城、 古国的发展历程,后又从古国发展至方国,最后汇入到中华一统的帝 国的三个国家发展阶段。其中,燕山南北地区的发展过程最早,约在 距今8000年开始了由氏族向国家发展的转折,到距今5000年前进入古 国阶段,即传说时代中的黄帝时期,到距今4000年前进入方国阶段, 距今2000年前汇入帝国。这是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典型意 义、原生型的国家发展模式,又称北方型。中原地区大约在距今6000 年前开始了由氏族向国家发展的转折,到距今四五千年间,吸收北方、 东方、东南方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在治理洪水过程中,进入古国阶 段,其中在晋南形成了传说时代中的尧舜时期的“中国”,是第一个 “中国”概念的发展阶段;到距今4000年前进入方国阶段,即夏商周 三代,是第二个“中国”概念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 过程中次生型的国家发展模式,又称中原型。秦汉统一帝国解体后, 经历了古国、方国的北方草原民族,如鲜卑人、契丹人、满族人先后 入主中原,建立了北朝、辽、清帝国,结束了自秦汉统一中华以来筑 长城、设重防,把草原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对立起来的格局。这是中 国国家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续生型的国家发展模式,又称北方草原型。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
二、中国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1.中国的古史传说 (1)盘古开辟天地与女娲造人 (2)“三皇”传说:伏羲氏、神农氏较为确定,另一位则有女娲、
燧人氏、祝融氏等多种说法。 (3)“五帝”传说:“五帝”传说与组合非常复杂,其一是黄帝、
太昊、炎帝、少昊、颛顼(此说结合五方观念,黄帝居中,太昊居东, 炎帝居南,少昊居西,颛顼居北);其二是黄帝、颛顼、帝喾、尧、 舜(按时间先后排序,《史记·五帝本纪》持此说)。黄帝始终为五 帝之首,通过武力征伐(平炎帝、蚩尤),成为天下共主,反映了中 国的“英雄时代”。
—— 严文明
主要参考书目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 李济: 《中国文明的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夏鼐: 《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
《中国民族由来论 》(1866)
《古代中国文化西 源考》(1894)等
中国文字来源 于巴比伦的巴 克族,宗教、习 俗、传说等相似
巴比伦的楔形文 字与中国文字相 似
印度说
(法)哥比诺
《人类种族不平等 论》(1853)等
中国文化由印度 首陀罗人传入, 盘古即印度民族 迁入河南时的酋 长
《摩奴法典》的 记载(白种人造 文明)
中国学术界对西来说的反应
中华文明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 期中华文明都与其他文明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华文明吸收 了众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外来文明也吸收优秀的中华文化, 但是外来文化从没有改变中华文明的本土特色。随着考古 发掘,考古工作者在中华大地上发现了距今170万年的自 元谋人开始的各个时期的人类化石,也有大量旧石器时代 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各地文化成序列发展,自生因素 一目了然,如果再要说中华文明是外来文明是毫无道理的。
西侯度
华南地区
西南
东南
元谋
100
旧石器 小长梁
50
早期
蓝田 观音洞 和县龙潭
周口店

10
匼河
5
中期 许家窑 丁村 岩灰洞
东海大贤
1.5
晚期 峙峪、虎 下川 富林、穿 庄
头梁

元谋人上、中门齿 北京人头盖骨 Nhomakorabea周
旧石器时代
口 店




丁 村 三 棱 尖 状 器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新石器时代的石磨与石耜
①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②打 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③打破古 史人化的观念。④打破古代为黄金
世界的观念。
顾颉刚先生(1893-1980)
三、考古所见之中华文明起源
1.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谱系 2.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距今年代 万年
200
文化分期
华北地区
周口店系 匼河系统 统
专题 远古时代
一、观中点 华文主要明代表 西来提说出时间
主要内容
主要论据
埃及说
(德)基尔什尔 (波)波因谟 (法)胡爱 (法)得基涅
《埃及谜解》( 1654)
《古代商业航海史 》(1716)
古代中国人是埃 及人的后裔,中 国文字从埃及传 入而后发生变异
中、埃文字皆为 象形文字
巴比伦说
(英)且尔曼 (英)拉古柏利 (法)皮奥 (日)白河次郎
在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概括为: 超百万年的文化传统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国家起源与发展的三 种模式涵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其中,古国阶段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奠基,距今四五千年间最为明显;方国阶 段是夷夏关系互为消长的时期,而最后终于达到多元一体格局相对稳 定的共处关系;中华一统(即帝国)阶段把前段格局在政治上巩固下 来,并不断得到加强。
承认晚于仰韶的马厂期的彩陶与安诺和特里波列的彩陶相
近,在河南及甘肃仰韶时代,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另外的
种族参加了陶器的制作,精美的彩陶以及其他陶器说明, 在仰韶初期中国人就是陶器的主人。
中国学术界对西来说的反应
1.支持者:章太炎、刘师培 目的:借以宣扬中国的民族主义
2.反对者: 何炳松、缪凤林 理由:西来说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产物
技术是从中亚传入的,因此中国文化亦有可能是从中亚传
入的。

安特生的观点在当时的学术界曾经非常流行。但是随
着中外考古学家对中国史前文化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年代
学方面的革命性发现,“仰韶文化西来说”基本被推翻, 有关中国文化起源的认识已经远远比20年代更清楚更进步 了。

安特生在1943年出版的《中国史前史研究》一书中,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年。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中亚说
(法)巴伊 (法)布芳 (德)李希霍芬
《古代天文学史》 (1775)等
包括中国在内 的各文明出于 同一皇古民族, 位于中亚
中亚自然条件优 越

1923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中华远古之文化》
一文中提出了“仰韶文化西来说”。 他提出,从中亚开
始,彩陶的成品年代逐渐接近当代,说明中国陶器的制作
2.疑古思潮
“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 愈长”。譬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 的人王是禹,到孔子时始有尧舜, 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时三皇 出来了,汉以后才有所谓“盘古” 开天辟地的传说,“古史是层累地 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 恰是一个反背。”第二,“时代愈 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第三,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 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 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