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详细版)

【复习范围】第一讲政治经济学绪论1.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生产研究对象——生产关系(3页)生产力(物质生产)的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生产工具(21页)2.经济规律的定义、特征以及类型(8页)•定义: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特征: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人对经济规律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经济规律的三个层次(三种类型):①第一层次是各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②第二层次是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存在几个社会的商品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

③第三层次是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

第二讲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27页)•(一)关于经济制度(补充)•经济制度:亦称“社会经济制度”。

指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基础。

•(二)关于经济体制(补充)•经济体制: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一般是指,一国经济结构和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的总称。

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是,经济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

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

•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本质特征(120页)•(一)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与分割,构成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第一章☆一物质资料得生产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统一物质资料生产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得主要出发点,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得能力。

就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得决定因素。

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与劳动者三个要素。

劳动对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得对象。

(一类就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得自然物质;另一类就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得物质。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得一切物质资料与物质条件。

最重要得就是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得发展状况,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得物质标志。

劳动者:具有劳动经验与劳动技能得人。

就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得决定性得因素。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得各种经济关系。

使人们最基本得社会关系。

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与交换过程中所处得地位与关系;产品得分配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统一,构成物质资料得生产方式。

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得不断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与发展得要求,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得客观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得矛盾就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得基本动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得矛盾,就是制约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得重要因素。

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得综合构成社会得经济基础,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得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得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放作用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得一门科学。

二物质资料生产与在生产得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起点) (中间环节) (终点)政治经济学得任务:作为一门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得理论经济科学,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实现与发展得运动规律就是它得根本任务。

政治经济学得性质: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政治经济学得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得意义:社会主义革命得经济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得经济理论依据、运用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得典范、财经专业得理论基础与社会科学得重要知识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商品得二因素:商品就是用来交换得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生产关系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生产力最活跃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⑤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

1、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

2、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4、制度和体制区别:1)前者利益关系,后者组织关系;2)前者所有制关系,后者资源配制方式;3)前者稳定,后者及时调整。

5、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关系、产品分配。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经济社会经济两种基本形态:自然、商品。

: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为有用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本质属性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

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精品

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精品

【关键字】方案、建议、情况、道路、设想、思路、方法、条件、动力、前提、实效、领域、会议、效益、质量、模式、增长、计划、运行、传统、地方、认识、问题、矛盾、战略、系统、体制、机制、有效、大力、密切、自主、主动、充分、整体、现代、平衡、合理、良好、和谐、文明、民主、透明、公开、公正、公平、持续、加大、合作、配合、执行、召开、保持、统一、发展、建设、建立、制定、提出、研究、措施、规律、特点、覆盖面、突出、支撑、安政治经济学考点第一章1.何为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的经典分类如何?资源:在经济学上称为禀赋和要素,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利用后能生产出满足人们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

经典分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2.何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类型?请解释不同的体制类型。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Economic system):从本质上看,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的资源占有与配置的方式。

具体表现为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

它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按照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不同,经济体制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基本不存在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不存在产品过剩或短缺,但生产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由中央计划部门统筹规划,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下达生产指标,完成资源配置的生产组织方式。

有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因决策失误,会出现产品过剩或短缺,而且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市场经济:分散的经济主体受利益驱动,自发地响应市场信号,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完成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

3.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主的市场主体:自由企业制度是自主的市场体系的核心。

为保证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企业必须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和自主的决策权。

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应该是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竞争有序的。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4.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时,应重视对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某些有效措施。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劳动过程的三要素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

3.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其中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着根本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是因为它能提高生产力。

4.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了解生产力状况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生产居于首要位置,起决定作用,其他三个方面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6.社会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7.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经济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在于它们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经济规律的类型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共有的经济规律、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和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本章主要讨论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社会再生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维持和扩大社会生产,必须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v的比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表示剩余价值总量即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相对剩余价值假定工作日长短已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改变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比例生产剩余价值和提高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基本原理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 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总是受
第三章 基本概念 ①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一般用
第二章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 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 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 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基本原理
①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价值增值必然发生在
G-W 阶段的商
品上, 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某种特殊商品, 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通过对该商品的
使用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该商品即为劳动力,因此,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②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梳理

政治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梳理
越大。
(一)资本循环的含义
A
G—W
P W’ G’• G W
Pm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购买劳动力和 将生产资料和劳
生产资料为m 动力实际地结合
的生产准备物 起来,通过工人
质条件生产出 的劳动余价值的
包含剩
新成品
’ 商品资本 出售商品,实现 包含在商品中的 预付资本和m
P W’ G’
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该过程也是资本增殖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一)经济规律的界定 (二)经济规律的类型 (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商品和货币
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条件
——社会分工 ——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所有
者(生产资料私和产品属于不同的利益主 体)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增殖
预 生产资料
付 价值(48元)


劳动
价 劳动力
值 价值 (3元)
(总计51元)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 ………………(48元)
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抽象 创造新价值 ………… (6元)
劳动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劳动过程 资本 主义 生产 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 54元)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资本积累的源泉
剩余价值 源泉 资本积累 源泉 扩大再生产
过程
G—W … P… W`—G`
阶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职能 条件
生产剩余 生产剩余 实现剩余
价值做准 价值
价值

空间上并存性 时间上的继起性
按剩余价值在 生产资本的各 按价值周转方

2024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2024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2024中学政治经济学学问点整理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说起学问点,应当没有人不熟悉吧?学问点是学问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中学政治经济学学问点整理,盼望大家宠爱!中学政治经济学学问点整理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原价/(1+X%)=现价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原价/(1-X%)=现价2、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原产品数量_(1+X%)=现产品数量现产品数量_现价值量=现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原产品数量/(1-X%)=现产品数量现产品数量_现价值量=现价值总量3、货币升值:原币值/(1+X%)=现币值货币贬值:原币值/(1-X%)=现币值4、CPI上涨(纸币贬值):原价/(1-X%)=现价CPI下降(纸币升值):原价/(1+X%)=现价5、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_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6、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_101%=纸币超发量/实际须要的货币量_101%=(现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现商品价格=原价格_(1+通胀率)7、货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_101%=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_101%=(现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现物价水平现商品价格=原价格/(1-纸币贬值率)8、通货紧缩率(物价下跌率)=(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_101%=少发行的货币/实际须要的货币量_101%现商品价格=原价格_(1-通货紧缩率)中学政治经济学重要学问点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确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削减;②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削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削减,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削减,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考研-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考研-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目录第1讲导论 (2)第2讲商品和货币 (3)第3讲货币 (5)第4讲资本积聚与集中 (7)第5讲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9)第6讲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12)第7讲资本与资本主义制度 (16)第8讲剩余价值 (17)第9讲资本有机构成 (19)第10讲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20)第11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21)第12讲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23)第13讲垄断与竞争 (27)第14讲国家垄断 (29)第15讲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基本矛盾 (31)第16讲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32)第17讲社会主义微观基础 (33)第18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 (36)第19讲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8)第20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39)第21讲经济全球化 (41)第22讲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43)第1讲导论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1.物质资料的生产(1)概念: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2)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物质资料生产的四个过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对象和方式(2)生产与交换的关系:要素交换和产品交换(3)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在产品上生产决定分配,在要素上分配决定生产。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生产力(1)概念: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2.生产关系: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3.生产方式: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2)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1.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经济规律2.政治经济学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的任务:借鉴、竞争和信念3.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基本概念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经济规律分为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和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共同存在,但也存在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等差异。

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需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较为活跃时,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第二章基本概念商品必须是个有用物,是劳动产品,并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进行交换。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

货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三章基本概念资本是生产资料和货币资金的有机结合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资本家占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支配地位,工人则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其工资之间的差额,是资本家所占有的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剩余价值与工资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是发展生产力,但也带来了剥削和不平等。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这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这个过程中,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从而形成了平均利润。

当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个生产部门都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平均利润,这使得商品不再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售,从而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政 治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梳理

政 治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梳理

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梳理关键信息项: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2、商品与货币商品的二因素货币的职能3、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剩余价值的分配4、资本积累与资本循环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影响资本循环的阶段与形式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6、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的形成生产价格的出现7、商业资本与借贷资本商业资本的职能与作用借贷资本的特点与利息8、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与实质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作用与局限性10、经济全球化表现与影响国际经济协调1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着重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111 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等方面。

112 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12 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21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22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13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131 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获取剩余价值。

132 剩余价值的实现剩余价值的实现需要经过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过程,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133 剩余价值的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政经复习要点.doc

政经复习要点.doc

《政治经济学》各章知识点导论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第一章商品1、冏品两因素及其相互关系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3、劳动二重性理论及其理论意义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章货币1、价值形式的演变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3、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2、劳动力商品的两因素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特征4、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5、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6、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第四章资本积累1、资本积累的含义2、积累量的决定因素3、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及有机构成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1、资本循环三个子循环的各自特点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及其依据3、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4、固定资本折旧率的确定5、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6、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与途径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3、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及实现条件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1、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概念2、市场体系的内容第八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2、利润率的决定因素3、利润平均化原理4、商业流通费用第九章生息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的特征2、利息率的决定因素3、股票价格的相关内容4、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5、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各自特点第十章垄断资本与垄断利润1、垄断形成的基本动因2、垄断与竞争的关系3、垄断价格及其特点4、垄断利润的含义与来源第十一章土地所有权与地租1、级差地租的含义、形成条件及原因2、绝对地租的含义、形成条件及原因3、土地价格的相关理解第十二章国民收入分配与消费1、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设想2、按劳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第十三章国家调节微观经济1、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必要性2、社会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特点第十四章国家调节宏观经济1、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2、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目标体系3、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第十五章国家垄断经济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实质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整理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整理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政治经济
学整理
1. 定义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分析经济活动的政治背景和对政治的影响。

2. 经济制度
- 市场经济制度:由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决定资源分配的经济制度。

- 计划经济制度:由中央计划机构安排资源分配的经济制度。

- 混合经济制度:结合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经济制度。

3. 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指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和实际产出的增加。

- 经济发展:指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4. 经济循环
- 市场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

- 社会主义经济循环:包括计划、配置、分配和再生产等环节。

5.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
- 政府干预:指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和
干预。

- 市场调节:指市场机制自身运行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分配资源。

6. 政治经济学理论
- 古典经济学:强调自由市场和个人利益为基础的经济体系。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和社会主
义革命等议题。

-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变迁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以上是对政治经济学知识点的简要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深入了解,请查阅相关资料。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第一章☆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

劳动对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质;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劳动者: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

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使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的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制约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放作用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一门科学。

二物质资料生产和在生产的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起点)(中间环节)(终点)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作为一门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经济科学,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和发展的运动规律是它的根本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济理论依据、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典范、财经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知识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一、主要概念:1. 生产: 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 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 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 生产关系: 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 生产方式: 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主要问题: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 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 即经济规律。

2. 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 生产起决定作用, 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

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 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 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 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 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 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 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 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 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 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 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政 治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

政 治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的梳理。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电子货币。

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采用新技术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主要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

四、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政治经济学考点

政治经济学考点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经济活动的规律及其与政治、法律、文化等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国家、政府、政党和其他政治组织在经济生活中的职能和作用,以及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考点: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和经济政策等。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

2. 社会经济制度的分类和特点- 社会经济制度的分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

- 各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分配方式、交换方式和消费方式等。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剩余价值生产、资本积累和市场竞争等。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表现:生产过剩、资本过剩、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泡沫破裂等。

4.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阶段:传统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等。

5.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阶级与阶级斗争:阶级是社会经济制度中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 国家与政治权力: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政治权力是国家行使统治权的手段。

6.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自然经济:指自给自足经济,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条件:(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4、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5、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6、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关系或比例由价值决定)7、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8、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1)对立性:两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2)统一性:商品必须同时具有这两个属性。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9、劳动二重性:(1)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创造价值(3)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4)两者对立统一关系:a统一性:两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b对立性:具体劳动是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关系;抽象劳动是社会属性,体现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0、商品价值的质: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11、商品价值的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由劳动时间计算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决定商品的价值量1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1)平均熟练程度(2)科学技术(3)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15、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2)总和的或扩大的(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本身有价值)16、货币:商品交换的媒介,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具有5种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17、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五)价值规律18、价值规律:(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3)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考点第一章1.何为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的经典分类如何?资源:在经济学上称为禀赋和要素,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利用后能生产出满足人们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

经典分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2.何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类型?请解释不同的体制类型。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Economic system):从本质上看,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的资源占有与配置的方式。

具体表现为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

它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按照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不同,经济体制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基本不存在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不存在产品过剩或短缺,但生产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由中央计划部门统筹规划,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下达生产指标,完成资源配置的生产组织方式。

有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因决策失误,会出现产品过剩或短缺,而且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市场经济:分散的经济主体受利益驱动,自发地响应市场信号,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完成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

3.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主的市场主体:自由企业制度是自主的市场体系的核心。

为保证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企业必须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和自主的决策权。

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应该是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竞争有序的。

健全的法律体系: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制化和契约化;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间接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它是一种间接的、运用经济杠杆实施的总量调控。

必要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支撑系统和安全阀,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

4.何为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当供求不平衡时,调节供求的方式有两种:数量调节(供给调节)价格调节(需求调节)5.何为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同质竞争—价格竞争/异质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技术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并购竞争等)6.何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试述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

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举债经营而给企业财务链带来的不确定性非系统性风险:也称公司风险,是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分散的风险。

系统性风险:也称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原因,给所有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利率、汇率变动等。

1、风险控制:指对已经发生的风险,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2、风险隔离:指将某一可能的风险因素在时空上加以隔离,如对风险较大的项目设立独立公司以减少对整个企业的影响。

3、风险组合:通过实行多项目组合来降低风险,前提是风险是相互独立的。

4、风险固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运用套期保值、保险等金融工具将风险的损失固定下来。

第二章1.何为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各有哪些?自由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其基本特征有:1.财产关系:财产完全归私人所有,市场活动主体是自主经营的私人业主企业,国有经济比重很小。

2.政府职能:国家保证交易和契约的自由,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依靠法律手段维护私人财产和契约效力,发行货币和征收捐税,没有干预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

3.经济运行与调节:人们具有消费、就业和投资的充分自由和分散独立的决策,这些独立分散的私人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调节和引导。

西方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870年代以前,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1870--1930年代,有垄断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国家实行了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可分为两种类型:有国家干预调节的市场经济和有国家计划指导的市场经济.一、有国家干预调节的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体,国有经济和合作经济作为补充形式;市场机制是调控经济运行的主导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对经济干预调节,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由国家直接控制;在市场结构方面,出现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垄断力量,完全竞争市场过渡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但竞争仍占主导地位,所以又称为竞争性市场。

二、有国家计划指导的市场经济1.基本特征(1)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仍占主导地位,但国有经济占较大份额;(2)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强调计划的作用,计划的特点:协商性、指导性、预测性2.与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差别前者是二次调节,后者是二元调节2.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经济人”假说亚当·斯密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的概念,但是,他在考察经济生活时,把具有多种品质的人和作为经济上的人区分开来,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运用了“经济人”的假设。

2. “看不见的手”和自然秩序这是亚当·斯密理论中最著名、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

他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并不是毫无规划地进行的,而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调节。

3.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实质上就是反对以垄断和国家干预为特征的经济政策和主张,提倡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萨伊定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一种产品创造了需求;(2)货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3)某种产品过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供给不足,所以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是供给不足;(4)局部的产品失调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

4.何为“社会市场经济”?(一)“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其早期思想来源于德国的两大经济学派:一是“弗赖堡学派”,二是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

他们主张经济自由、平等和竞争,但也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认为纯粹的自由竞争只是古典学派的一种理论推导,与现实相差很远。

并且自由放任会导致垄断,引起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自由竞争引起的收入不平等反过来又影响竞争和个人的创造精神。

他们还特别强调货币稳定的重要性,主张稳定币值。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六大信条竞争尽其可能,计划以其必要贬抑“资本主义”国家兴建社会保障先建法制,再行民主宗教护卫心灵科技带动赶超(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总量调节+社会保障(1)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私有制经济在德国占统治地位,近90%的企业都是私人企业,国有经济占10%左右,在农业和手工业中,则广泛存在着合作经济组织,国家采取一定的扶植措施。

(2)自由市场竞争制度竞争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在德国政府看来,竞争有两层内涵:一是国内市场的自由竞争;二是国际市场的竞争。

德国还竭力主张和倡导全球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

(3)国家对经济的总量调节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私人企业主以指导和支援,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事务。

(4)平衡市场结果,促进社会共同进步目标:使全体成员分享经济成果政策措施:A收入再分配政策:税收与转移支付B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全民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C劳资合作与共同决定制度“社会市场经济”宣称所要建立的经济体制是要消灭社会贫富悬殊,使绝大多数人享受经济增长的果实。

社会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竞争基础上的,强调政府对竞争制度的维护,对宏观经济总体的间接调节和市场分配结果的再调节,集竞争—效率,调节—增长,再分配—公平于一体的经济体制。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利与弊这种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是通过提高消费者机会、刺激技术进步和创新、按劳分配收入和利润的方式来使市场中的各种力量自由发挥作用。

最重要的是它限制市场力量的过分积累,即这种模式在主张市场有序竞争的同时,强调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

德国是西方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最早的国家。

按照救济法,所有无力自助并无法从其他方面获助者都有资格领取社会救济金来维持生活。

失业者还可得到相当于工资三分之二的失业救济。

德国在子女补助方面的慷慨程度也是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相比的。

为了减轻教育和培养子女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德政府颁布了《联邦子女补助金法》。

每个有抚养义务者都可得到子女补贴,补贴从孩子出生发放到18岁,如上学和接受职业培训则发至27岁。

收入低于一定限度的家庭,每个孩子还可得到24个月、每月数百欧元的抚养费。

算起来,一个有3个孩子的失业家庭每月领到的各种救济、租房补贴等可达到2500欧元甚至更高,相当于一个高级工程师的月纯收入。

此外,德国还通过社会救济的方式来保证穷人获得最起码的法律救助。

高福利来自高税收。

德国税收制度繁琐复杂,税率之高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虽然从2010年开始,德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6000多欧元提高到近8000欧元,最低税率由25.9%降为15%,最高税率从53%降到42%,但这仍然处于高水平。

德国的高福利制度使人一生都有生活保障,防止了中低收入者负担过重、贫富差距拉大的弊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安宁。

但同时应该看到,这一模式也滋生了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首先,高福利使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

目前德国社会生产总值的17%用于社会福利,政府开支巨大,国债剧增,基础建设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因此减少。

其次,高福利使无业者悠闲自在、高枕无忧,高税收又使企业和工作者不堪重负、怨声载道,不利于发挥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激发就业积极性。

更严重的是高税收使工资附加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昂贵,产品在全球化大潮中失去竞争力。

此外,高税率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造成内需低迷,影响扩大生产和提高就业。

由于德国福利制度弊端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到了非改革经济不能转好的地步,施罗德政府于2003年初推出“2010年议程”,决定在这些领域推行改革,减少福利保障。

在野的联盟党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倡议,改革成为德国朝野的心声。

目前,联盟党与社民党正在就建立大联合政府谈判,商讨具体的改革计划。

对不合理领域进行改革、促进就业、振兴经济成了两党联姻的根基。

5.试分别说明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模式和“北欧模式”的特征。

1.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现代美国经济分两大部类,一类是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私营部门,一类是不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又分为两大领域,一是公共财政,是非商业性的,通过财政收支来完成其运行;另一是国有资产,属盈利性和商业性的,它通过国有资产的运转谋求其增值。

a)私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b)合作经济、“职工持股”企业占有一定比重c)国有经济比重尽管不大但对国民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2.市场结构:竞争与垄断竞争性垄断格局原则:尽可能与市场保持一致,以保证市场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优先,政府直接参与资源配置的范围尽可能缩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