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gai

合集下载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 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 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适选答案,填在对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面估测中合理的是()A. 普通楼房的十层高约为14mB. 成人的脚长约为40cmC. 课本中的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9D. 书桌的高约为1.5m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声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下列措施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B给自行车的车轴上C磁悬浮列车行驶时D冰壶表面打磨得很A.油层阻碍了汤的热量散失(即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不易传导热量;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份的蒸发;5、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6、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7、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绳与重力为10 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用6N的力F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A. 4 N,水平向右B. 4N,水平向左C. 6 N,水平向右D. 6N,水平向左二、填空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
物理
姓名班級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二三四总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气
B.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
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就红了
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而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32分)1.(2分)1.以下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淋浴时水的温度约为70℃B.冰箱冷冻室中的温度约为2℃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8℃D.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2.(2分)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3.(2分)3.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则()A.热值减半、比热容不变B.热值和比热容都不变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半D.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半4.(2分)4.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松香B.沥青C.玻璃D.萘5.(2分)5.“秋荷一滴流,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诗中露的形成属于()A.凝固B.升华C.液化D.凝华6.(2分)6.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35~42℃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7.(2分)7.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太阳照射沙子,沙子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热C.两手相互摩擦,手掌变热D.钢锯锯断木头,钢锯变热8.(2分)8.下列图像表示晶体的凝固图像的是()A.B.C.D.9.(2分)9.全球变暖对人类生活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全球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B.全球变暖会使北极熊无家可归C.全球变暖有益于人体健康D.全球变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10.(2分)10.生活中常把一碗汤放在大锅内的水中加热,碗与锅底和锅边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A.同时沸腾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温度C.稍后沸腾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11.(2分)11.将不同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让它们熔化并混合,冷凝后就可以得到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一种方法。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02+答案详解(人教)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02+答案详解(人教)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02+答案详解(人教)(考卷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十三、十四章(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5.难度系数:0.7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荷花飘香B.雪花飞舞C.列车疾驰D.飞船翱翔太空2.端午节煮粽子时,厨房飘满了粽子的清香,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分子在无规则运动D.液体分子连续分布,气体分子间有间隙3.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物体温度升高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若物体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块,它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热胀冷缩中的“冷热”是指内能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5.对于下列常见生活现象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只有斥力6.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冲程为排气冲程B.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若飞轮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1s对外做功10次D.该冲程中有热量散失,所以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7.如图所示,抽动活塞,使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继续向后抽动活塞,可以见到液态的乙醚消失不见;反方向推动活塞,压缩管内气体,可以观察到管内再次出现液态的乙醚.这个实验说明()A.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B.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凝华C.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D.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凝华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A.冰熔化成水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B.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C.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属于扩散现象D.刚炒出来的菜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9.如图所示,糖画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制作过程如下:先将糖加热成糖浆,然后用糖浆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图案,糖浆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9九年级物理第段考试卷班级姓名考号
一、填空题(20×1=20分)
1.我国首架既可离水飞行,又可入水滑行的实用飞翼船在太湖乐园首航成功,
若它以160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运动了0.5h,飞翼船通过的路程为
_____________km。

2.某人坐在行驶的列车上,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__________
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3.如图所示为某公路上的两块交通标志牌,它表
示的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
位乘
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
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处时,
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
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
分钟,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千米/时。

5.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如:划船时,浆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
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将
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并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
反方向运动。

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的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

(只需写两
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伊利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2.5 x 10-4m3,若测得该盒牛奶的质量是O.3kg,
则该牛奶的密度为 Kg/m3。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若对病人供氧用去了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
度为________kg/m3。

8.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的改变而改变。

= kg/m3,其物理意义9.密度的公式为:,水的密度ρ

是。

二、选择题(9×3=27分)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
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 B.桥 C.人 D.地面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A.右侧通行B.系好安全带C.限速行驶D.保持车距
3.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
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向东运动
B.一定向西运动
C.一定静止不动
D.向东、向西运动静止均有
可能
4.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用时间为3分
钟,这列火车长为()
A.100m
B. 200m
C. 300m
D.400m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 : 8,通过路程之比为2 : 5,
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A.16 : 25
B.25 : 16
C.1 : 4
D.4 : 1
6、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非常近似,根据这一现有的结论,可以得出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A.50cm3B.500 cm3C.5000 cm3D.50000 cm3
7、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如果真的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这一过程中它的密度与其体积和质量的关系是:【】
A.其密度因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B.其密度不可以再用其质量与体积之比来测算出来
C.其密度因质量的减小而减小
D.其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
8.人在静水里用桨划船,船受到使它前进的力是()
A.人对船的作用力
B.水对船的作用
C.水对桨的作用力
D.以上几个力
都使船前进
9、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

(3+6+12+5=30分)
1、小周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
有50g,5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1)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g;
(2)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该物体的质量将_____。

(3)如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

第十一章第三节密度导学案
2.如右图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时必须使小车从同一斜
面上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__________相同,实验时发现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2)向烧杯中
1
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
m
2
为;(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4)m
1
;(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
2
= .
【评估与交流】
(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
方案二:;(2)你准备选择方案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

4、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10-4a
图所示);
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
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10-4b图所示).则
(1)合金块的质量 = ___ g;合金块的体积 = ____ cm3;合金块的密度 = ____ g/cm3.
(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6+10+10)
1.
h;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某同学没有利用量筒也测出了一满杯牛奶的密度.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天平测出一满杯牛奶的总质量是120 g,然后测得空杯子的质量是50 g,最后他将该杯装满水,又用天平测得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是100 g;请你帮该同学算一算此杯牛奶的密度是多少?
3、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为1.2×103㎏/m3,现在配制了0.4L的盐水,质量为0.52㎏,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加水还是盐?加多少?(用计算的方法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