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的本质
论述艺术的本质
论述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广泛而深奥的问题,充满了无数的讨论和争论。
在探讨艺术的本质时,人们常常会涉及到艺术的定义、艺术的目的以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方面。
尽管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来思考和理解艺术的本质。
首先,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
无论是绘画、音乐、戏剧还是文学,艺术家都通过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思想和体验来创造艺术作品。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以一种独特而美妙的方式表达自己,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艺术家通过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形式,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转化为可视、可听或可感知的形式。
其次,艺术是一种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艺术家常常通过创作作品来探索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理解。
艺术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和反思,挑战既有的观念和认知模式。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并引发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从而构建起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同时,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唤起观众强烈的感情和情感共鸣。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惊讶,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形式和内容传达出强烈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宣泄。
艺术作品也具有某种力量,能够温暖、鼓舞和激励观众,甚至改变他们的生活。
此外,艺术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的体验。
艺术作品往往具有美的特征,通过形式、色彩、声音和结构等元素的组合,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观赏艺术作品可以让人们获得愉悦和满足感,并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
艺术的美可以是多样化的,因为不同的人对于美的理解和偏好是不同的。
无论是古典主义、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最后,艺术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艺术作品向我们展现了过去的风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
同时,艺术也具有创新的力量,能够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通过引入新的观念、形式和技术,开创出新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什么是艺术——浅谈艺术本质及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 词 : 艺术 ; 生 活 方式 ; 艺 术作 品 中图分 类号 : J 0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1 1 — 0 0 8 3 - 0 1
一
、
现在西方美 学很少研究美 的本 质这种所 谓形 而上学 问题 ,
主要精力集中在对 艺术 和审美 的研究上 。但 至今关 于什么是艺 术? 什么算 是艺术品 ? 对 这些 似乎最 简单 的问题的理解 , 仍然是
五花八门 , 各种各样 , 说什么 的都有 。西方有些 语言分析学家认
为、 艺术 ” 一词包 括的意义太多 , 也就 没意义 了, 主张千脆取 消.
二、 现 代 艺 术 家 的艺 术 创 作 与 生 活 的 联 系
样 一篇短短 的演讲所能讲 明白的. 从人类的艺术世界 开始 , 动物 体行为( 如性行为) 便 同时有其群体的价值 、 作用和意义 。艺术作 品本是为群体 的需要而创作而存在的 ,但它必需通过与个体情
欲有关 的方面交织积淀在一起而呈现出来 , 因为只有这样 , 才能 真正影 响个体 的身心 。
浅析艺术是什么
艺术来源于生活 , 艺术与人类生活是密切相关不 可分 割的。 因为周属于性情型的画家 , 所 以周 的每一次作 品的变化 , 都与他 的生活变化密切相关 。 1 9 9 7 年 以来 , 他突然画出了一批绿色的狗 和花 , 区别于他惯常使用 的褐 色调 。 但这种绿 色调也是一种暖绿 色, 只是 比以往 的暖褐色要温柔得多 。狗被 画成绿色 , 就成为周 的感觉 中的符号 , 即它是周 喂养 的叫黑根 的狗 , 在周的感情 中化
(精选)艺术导论论文
《艺术导论》结课论文之浅谈艺术学院:班级:学号:姓名:2014年12月18日一、摘要谈到艺术,我们毫不犹豫地可以说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同时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艺术家。
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使他们成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问题,艺术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又变得茫然起来。
艺术是什么?对于此,前人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而且接着他们的思考,我们仍可以继续回答下去。
在前人已经提出的所有解释中,任何一种解释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种解释也并不是有道理,我们即使将所有的解释加在一起也还无法说明什么是艺术。
对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追问的不可置否性,在现代艺术中显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显示着并不具有实体的艺术,也就是这种没有的存在,如何在人的心灵中变现为实体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很显然,面对“什么是艺术”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艺术的追问,而是要改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必须首先思考艺术之为艺术的心灵特质,放在对人的艺术活动的考察上,使我们的思考直接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前的问题开始。
通过艺术活动的分析,进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接受等所有的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艺术与心灵的关系中去寻求艺术的意义。
二、艺术的概念及分类㈠、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㈡、艺术的一般分类1. 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即美术,造型艺术是指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手段去传达和接受审美经验的技术。
其主要包含绘画和雕塑、建筑、书法、摄影等。
2. 表演艺术: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其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曲艺等。
3. 综合艺术:所谓综合艺术是指通过听觉、视觉感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手段的共同手段来传达和感受审美经验的艺术。
舞蹈艺术的本质及其特征
浅谈舞蹈艺术的本质及其特征摘要:舞蹈与我们的日常行为生活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简而言之,舞蹈是一种特殊的人体动作。
然而,这种人体动作必须是建立在提炼组织及加工的基础上的,是一种美化了的人体动作。
并且,可以划分到人体动作领域中的艺术包含了很多种,例如人体雕塑哑剧等艺术形式。
因此,将舞蹈的动作作为艺术展示的主要手段利用动作的组合表现文字及语言难以表现的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是舞蹈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人体动作艺术的最主要的方面。
舞蹈可以利用自身的形象性,充分表达舞蹈编导的审美思想及情感,从而将生活的审美属性形象而生动的展示出来。
关键词:舞蹈艺术;本质;特征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36-02一、前言创造者思想及情感活动的过程便是艺术创造的活动,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创造者需要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
舞蹈表演是一种综合艺术的体现,并不是简单舞姿动作的罗列,而是在一定的角色情感内,扮演的艺术生命形象,利用音乐节奏与动作的完美契合,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思想。
所以,舞蹈演员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更需要具备表演能力,唯有具备了充足组织因素,才能充分演绎出扮演角色的情感脉络,从而更好的将技术与技巧发挥到极致,使得舞蹈艺术迸发出绚烂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对于舞蹈表演的探究缺乏科学性及系统性,所以舞蹈表演理论还相对薄弱,从而使得舞蹈艺术实践发展相对滞后。
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舞蹈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同样是由众多历史因素共同促成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的“劳动综合论”其实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过程才是舞蹈真正的起源,属于生活实践的一种具体需求,具体来讲,舞蹈主要产生于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劳动健身及性爱等行为活动的重现。
二、舞蹈的本质人的自身生命活动的深刻体现与肯定便是艺术。
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进行诠释:艺术均是依照固定的规律及需求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艺术生产活动,为了保障人类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而创造出的精神创造物便是艺术作品。
浅谈加塞特的艺术本质观——以《艺术的去人性化》为探究的基点
二、 新艺术的本质
加塞特概括 了新艺术 的本质特色 ,主要有 七大点 ,分别 是, 艺术 的去人 性化 ; 在作品 中避免 表现有 生命 的形 态 ; 极力
否定中来坚持 自己的胜利 的 , 这就是新艺术 的核心力量 。
所以, 对 于新艺术 , 经 常会让观者产 生迷惑不 解的现象 ,
它注定是不可通俗 的 ,而这 也正是 由于其本质特点决定它的 受众群 。加塞特就 申明 , 新艺术把观众分 为了两个部分 , 一个 者就是非艺术家 。 这是两个对立 的圈子 , 并且后者 的力量 比前 者是要大得多 , 但 是这也不能阻止新艺术 的发展 , 它在改变关
2 0 1 3 一 O 3
文艺 生活 L I TE RA T URE L I F E
外
国 文 艺
浅谈加塞特 的艺术本质观
一
以《 艺术 的去人性化 》 为探究 的基 点
肖 云
( 福建 师范大学 文学 院, 福建 福 州 3 5 0 0 0 7 )
摘 要: 奥 尔特加 ・ 伊. 力 塞特是一位跨 学科的 学术贵族 , 他 的思想不仅 对 当时的文 学有 着不可小觑 的影 响, 而且对
1 9 2 4年 后 , 他企 图超越理想 主义 和现实 主义 , 认 为人 的生活 是个人和世界对话 的结果 ,人是需要 面向未来 ,以 自由为基
学意义上的 , 这是一种机械性反射 。 而美 的欣赏必须是有 意识 的, 即理性 的。就如马拉美所说 “ 大美不容纵情。” 新 艺术 的去
人性化风格是趋 向于纯粹化 的艺术 ,可能没有完全纯粹 的艺 术, 但是可 以无限地接近 。 新艺 术不再像 以前 的艺术一般 ,承载着沉重 的人性化与 生命形态的东 西 , 它极力地 回归到艺 术本 质 , 它变得不再那么 严肃 , 反而有些滑稽 与可笑 , 在与观者 的距离上 , 也不必 要隔
浅谈艺术的本质
艺术本质是艺术的内在规 律 ,艺术特征是艺术本质 的外 奇 、 神韵 、 雅俗……等等之 中。这些美好的东西启迪 着艺 术创
是 审美 性 , 二 是 人
。
艺术创作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其性 质和农 民耕作是一样
的, 农 民用锄头在农 田里耕作 , 艺术家用艺术本质 观在艺术 的
不是 , 什么都不是的就是艺术 , 艺术的本体在它的宾词后没有
成 立 的可 能 性 。
艺术的本质 。 这存美学或艺术学术史上是一个伟大 的发现。 艺 术的本质就是一种具有社会审美属性 的意识形态 ,它既包有 艺术家的因素 ,又有客观社会现实的 素 ,两者是不可或缺
的。
但是这种没有 可能的可能性 , 恰恰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对 艺术 的本质问题 的追 问的不可置否性 ,在现代艺术 中显示的
理念的驱动下 , 富有“ 美” 得 艺 术 品诞 牛 。
二、 艺 术 本 质 的特 点 和 在 艺 术创 作 中 的意 义
存表现 。 用哲学里的一句话来说是“ 内在规律决定外在表现 ” 。 对 于美 的追求则是人与生俱来 的本能 。在追求美 的过程 中 『 创造 的艺术 。所以很多人 在总结艺术 的时候 , 都会说到两点 ,
创作作 品, 构成 的要素很多 , 但最基本 的是各个 艺术要素艺术
本质观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九世纪 中叶马克思对整个 人类 社会做了唯物主义的研究 。 他发现并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从而揭开 了社会历 史和各种 意识形态包括艺术的新篇章。尽 管由于种种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艺术活动列为一章 进行 专门研究 ,但他们对艺术 的一些散见于其它篇章的看法 还是 为人们发掘艺术真正的本质 奠定 了正确而坚实的理论基
从“形而上与形而下”角度浅谈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
从“形而上与形而下”角度浅谈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我们需要明确“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一概念。
这是一个古代哲学家们提出的概念,形而上指的是超越物质现实的存在,形而下则指的是物质世界的存在。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我们可以借用这一概念,来深入探讨其本质。
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在于情感的传达和情感的共鸣。
声乐表演是一种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而情感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是超越物质现实的存在。
当一个歌者用他的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时,他实际上是在追求情感的超越和共鸣,而这正是“形而上”的本质。
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在于通过声音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起共鸣和共情的体验。
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在于声音的运用和技术的展现。
声乐表演是一种需要通过声音来进行的艺术形式,声音的运用和技术的展现至关重要。
歌者需要通过声音的表达来展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同时也需要运用各种声音技术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使得整个表演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在于声音的运用和技术的展现,是一种通过声音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技术活动。
通过这种对声乐表演艺术本质的双重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声乐表演艺术既是一种超越物质现实的情感表达形式,又是一种通过声音技术来进行的艺术活动。
它融合了“形而上”的情感共鸣和“形而下”的声音运用,正是因为这种双重的本质,声乐表演艺术才能成为一种令人着迷的艺术形式。
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其对人类内心世界的触动和启发。
声乐表演不仅可以直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且还可以通过歌词和旋律来传达对人生、爱情、家园等丰富而深刻的思考。
歌者通过声乐表演艺术将这些思考和情感传递给观众,使得观众在聆听声乐表演时,能够得到对内心世界的启发和触动。
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触动和启发,正是声乐表演艺术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上的表现,也是其本质的体现。
浅谈对艺术本质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本质的理解作者:张舒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7期摘要: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艺术发展至今早已不是绘画的代名词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艺术家、哲学家都对艺术的本质做出了自己阐释。
艺术是以形象化的手段营造的让人产生非功利心态并进而实现其自我确证的虚拟世界。
我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有以下几个点:艺术是非功利性的,艺术是半成品,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是精神产品,艺术是虚拟世界。
本文将通过对绘画作品《父亲》的赏析来体现以上我对艺术的认识理解。
关键词:《父亲》;艺术;本质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188-01一、中西方关于艺术本质的常见说法在中西方,关于艺术都有自己常见的说法,中国古代的艺术本质观主要有言志说、感物说、缘情说、畅神说等。
中国古代的艺术本质观主要是从表现主观精神世界来立论。
西方的古代艺术本质观侧重于再现摹仿说。
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生活世界的摹仿。
而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
还有提倡艺术的本质在于主观精神表现的表现说观点。
还有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潜意识说等观点,这些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都有着重要影响。
二、对艺术本质的理解1.艺术是非功利性的。
人的一生,功利充斥始终,惟有寻求心灵愉悦才具有真正的“非功利性”。
黑格尔用这段描述浅显易懂地告诉人们:“一个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喜的神色去看水中所见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件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自己活动的结果。
”心灵愉悦,美的享受,艺术创造和审美过程就在这不经意间完成。
2.艺术是半成品。
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姚斯说过,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
艺术的本质的实现是通过欣赏者对它的欣赏才最终形成的。
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术素材来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艺术家筛选,再创造,意思是如果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
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或原形,但作者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人的生活艺术化,夸张渲染了生活,所以又高于生活。
浅谈艺术的本质
浅谈艺术的本质作者:李聆溪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9期摘要:如果从艺术的精神内涵、艺术的表现方式、艺术的形式载体三个方面理解艺术本质,艺术是通过直觉认知和形象思维的方法来认识观察对象,以高度凝练、具有象征语义、非功利性的感官语言为表现方式,以艺术作品为最终的形式载体,从而进行的形式关系与审美情趣相结合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艺术本质;精神内涵;表现方式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78—01说到艺术,首先要了解艺术究竟是什么。
对于艺术本质的解释,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等,在中国美学理论中,有言志说、感物说、缘情说等。
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理解,艺术是由精神层面、活动层面、结果层面三个方面的内容共通构成的。
在精神层面中,艺术能够与哲学、伦理、宗教产生联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语言;在活动层面中,艺术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是主体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解放、自我升华的过程;在结果层面中,艺术的最终形式是客观的存在艺术作品。
以这种基本思路来理解艺术本质的话,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艺术本质,即艺术的精神内涵、艺术的表现方式、艺术的形式载体。
首先,艺术是一种精神活动。
艺术的精神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的文化性,一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中的精神性。
在认知过程中,主体以一种直觉认知和形象思维共同作用的方式来认识客体,而主体的直觉和形象思维本身是受到主体自身经验以及宗教、伦理等文化因素的约束的,是通过主观的文化性思维和客体的客观表象的共同经验来对客体进行认知的,其认知过程具有一定的文化性。
在反映过程中,主体在理解客体的基础上,对文化约束的主观情绪和客体的客观表象进行了综合,并由其结果衍生出更加丰富的的精神内涵,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反映客体的同时,这种衍生的精神内涵一并被反映出来,所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内涵的载体,其精神内涵,是艺术作品,甚至是艺术家与外界交流的强而有效的媒介。
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
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作者:谢盼盼来源:《大观》2017年第09期摘要:审美的问题是贯通在整个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部分,艺术的认识即审美的认识,艺术的发现即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即审美的鉴赏,可以这么说,审美是艺术鉴识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的创作分析,来探讨审美本质在艺术领域中的体现。
关键词:审美;艺术家;创造;本质我们大部分人看一幅绘画作品更多倾向于以喜欢或不喜欢这样的主观判断来定义作品好坏,在未进入大学之前的我们是一名参加高考的艺考生,主要浏览的绘画作品虽然不是那么广泛,或者是关于这方面的活动也是仅限于一些美院举办的高考高分卷年展和画室的一些资深老师的作品展,但是对一些名作还是有所涉猎的。
之所以用“浏览”这个词,是因为我认为,只是用眼睛粗略地看一些绘画作品,而不是在了解该作品的背景和画家的生平的情况下,对作品的大致阅读,而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就是这样的,在书店里没有目的地对名画册作品集随意翻看,也许撇撇嘴放下或着长时间进行愉悦视觉的简单欣赏,这是那时候我们的状态,那时候的我们更多是学习高考的应考作品。
更有一些人会自我定义这些名作品的派别,如写实派、野兽派等,那些名画家对这些定义可能不会喜欢,也难以被大众所承认。
但是这些所谓的派别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们不是学者,不会去写十万字的书来阐述这些,只是在自己的生活圈里自娱自乐,影响的只是自己或身边的一两个人。
但这些是会时常改变的,自己在某个阶段也可能因为看了一些书或受身边一些人的影响而改变。
比如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记得初中时在课本里看到这幅作品,当时的感觉是迷茫的,“这是什么意思?”的疑问一直在脑中盘旋,最后也不了了之。
对其具体的了解是在大学里的艺术课程,有了在课程上的针对性才有了对事物更深的了解。
针对性的审美,不只是我们对画面效果上的欣赏,更是对作品内在的感受,是视觉与思想结合的审美。
在一幅作品被一段文字描述时,你所看到的已不只是画的外在,不只是画面的线条、色块、构图等那么简单,而是某一个人的思想,但是我们的思想又不能被那些文字所束缚。
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二、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和升华三、人类对客观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把握方式,艺术是人类把握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即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的方式,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的产物。
从一般反映论来看,艺术无疑是现实的反映。
但是,从现实到艺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特殊的审美反映和审美心理过程。
艺术家创造艺术,首先必须对生活有所感受,这种感受是审美的感受;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意识,这种意识不是科学意识,也不是道德意识,而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意识。
艺术就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
但艺术家在对现实的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意识往往是零散的、宽泛的,因此,艺术家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加以集中、提炼、典型化,才能升华为艺术。
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和升华。
二、艺术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审美统一从根本上说,艺术根源于现实美。
现实美无疑是丰富多采的、取之不尽的。
但是,现实美也有缺陷,比较分散,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充分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人总是有理想的,总是有更高的审美要求的,因此,艺术家不会满足于对现实美的摹仿、再现,而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以满足自己更高的审美需要,促进人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样,艺术必然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审美统一、再现和表现的统一的结晶。
艺术也反映现实丑,但反映现实丑也要站在美的立场上,表现美的理想,激发人们去消除现实中的丑恶,创造美的生活。
没有体现美的理想的艺术不会成为优秀的艺术。
当然,艺术在反映现实美和表现理想美时是有所侧重的,因而就有偏于现实主义和偏于浪漫主义的,或偏于再现和偏于表现的。
三、艺术是实与虚的审美统一艺术要反映现实,但艺术不照搬现实,它要借助想象、虚构创造与现实世界有联系而又不同的理想世界、想象世界;要通过审美的集中和概括,通过对普通实际生活形象一定程度的变形,创造出更高、更典型、更美的艺术形象,因此,艺术必定是实与虚的审美统一。
从梵高《星夜》浅谈艺术的本质
从梵高《星夜》浅谈艺术的本质作者:张雯炜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5期摘要:艺术是能实现人类自我确证的人为形象,它能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的情感交流,深化人的生活体验。
艺术具有形象性、想象性、虚拟性、审美性、自由性、情感性等特点,它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功能。
在人类的生活世界中,艺术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传达人类情感的意识形态。
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这三个环节,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
通过对梵高创作《星夜》的历史背景,环境背景、人物背景以及欣赏角度来阐述艺术的本质:以形象化的手段营造的可以自我确证的虚拟世界。
关键词:艺术欣赏;艺术本质;自我确证;《星夜》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096-01艺术欣赏是艺术品实现的最后环节,也是艺术品实现的关键环节,艺术品的审美效应及社会影响都要在欣赏中才能实现。
因而这一环节无论是对艺术品还是对艺术家都是极为重要的,是艺术家与欣赏者得以沟通与交流的基本环节。
我们在对艺术品进行欣赏的时候完成了艺术的最后环节,其本质根据欣赏者对艺术本质理解的不同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艺术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其次是一种形象的再创造活动,最后它是一种审美的自我确证活动。
艺术史上曾出现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某个特定时期一群具有相似的创作风格的艺术家的集合,人类历史上主要的艺术流派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而我对印象派时期梵高的画情有独钟,这种审美活动让我在生活中得到了自我确证。
因此,通过对梵高《星夜》的欣赏和感受来阐述我对艺术本质的看法。
梵高(1853-1890)和高更尽管都是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要设想他们的个人特点有多大不同则是很难的。
他于1886年来到巴黎,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它的调色板就变亮了。
从梵高《星夜》浅谈艺术的本质
艺术事业的贡献。 而欣赏者则能从 中获得对 自我的确证 , 被确证
的主 体 内容 未 必 与 艺 术 家 所 设想 的理 想 的 欣 赏 者 一 致 ,但 只要
印象主义画家之后 , 它的调色板就变亮 了。他发现 , 他 唯一深爱 的东西就 是色彩 , 辉煌 的 、 未经调和 的色 彩根本不 同 , 即使他运 用印象主义者的技 法 , 但 由于他对于人和 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 ,
生活 世 界 中 , 艺术 是 以形 象 化 的 手段 来传 达人 类情 感 的意 识 形 态 。 艺术 生产 的全 部 过 程 包括 艺 术 创 作 、 艺 术 作 品
和 艺术欣 赏这三个环节 , 他们共 同组成 了一个完整的艺术 系统 。 通过对梵高创作《 星夜》 的历 史背景 , 环境背景 、 人 物 背景 以及欣 赏角度来阐述艺术的本质 : 以形 象化 的手段 营造的 可以 自我确证的虚拟世界 。 关键词 : 艺术欣赏; 艺术本质 ; 自我确证 ; 《 星夜》 中图分类号. J 2 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 1 4 — 0 0 9 6 - 0 1
种 主 观 意义 : 确 证 艺 术 家 和欣 赏者 自我 。
是艺术家与欣 赏者得 以沟通与交流 的基本环节 。我们在对艺术 品进行欣赏的时候完成了艺 术的最后环节 ,其本 质根据欣赏者
对艺术本质理解的不同有不 同的看法 。首先艺术欣 赏是一种认 识活动 , 其次是一种形象 的再创造活动 , 最后它 是一种审美的 自 我确证活动 。 艺术史上 曾出现许多不 同的艺术流派 , 艺术流派是 某个特定时期一群具有相似的创作 风格的艺术家的集合 ,人类 历史上 主要 的艺术流派有 : 现实 主义 、 古典 主义 、 浪 漫主义 、 自然
浅谈艺术本质与“自然、社会及自我”之间的关系
种 心灵 状态 ”,通 过这 句 话 ,我们 搜 罗头脑 中有关 “ 艺术 是 什
广义的概念的,再从西方世界来说,亚当夏娃偷食禁果, 生 ,西方 世 界 的艺术 审美 就 开始 形 成 了,他 们 相信 人类 的原罪 , 相 信上 帝 的万 能 ,他 们 的群 体审 美 意识 从诞 生 之 日开始 就 带有 浓
本 质 与 自我 的 关 系
成 出集 体 审美 意识 ,祭 奠 的 反复 发展 ,促 进 了 图腾 意识 萌 芽 。犬 牙 串链 ,贝类 装饰 肉体灵 魂等 一 系列 看似 属 于 艺术 的活 动开有 一 句 名 言 , 他 说 : “ 艺 术 , 尤其 是 新 。没 有 自然 万物 ,艺术 连踪 迹都 没有 。
艺 术 的 本 质 首 先 说 明 ,它 的优 劣 ,存 亡 , 统 统 是被 叫作 万 物 灵 叫社 会 ,人 类数 目的反 复 叠加 繁衍 形成 了社会 大 空 间 ,庞大 的数
长的 “ 人 类 ”所 赋 予 的 ,感 性 一 点 讲 ,它 是 人类 自然 的孩 子 。 是艺术 。
目使社 会变 成 适者 生存 的 竞争 区 间 ,但值 得 我们 欣慰 的 依然 是 ,
转而 构建 物质 欲流 的现 实世 界 。 回归 的路途 上 一路艰 难跋 涉 。 综 上所 述 ,艺术 本质 的先 天决 定 因素其 实 是 自然 。 试 想 一下 ,如果 没有 自然 的依 托 ,东方 文 明 能孕育 浩 大 的艺
艺 术 的 本 质 是 形 而 上 与 形 而 下 的 融 合 。 形 而 下 称 实 体 之
各不 相 同 ,但 是从本 质 上来 说 ,艺 术作 为一 种 意识 上形 而上 的状 重 的 自我 羞愧 和 等待 救赎 色 彩 。伊 甸 园作 为 自然神 灵交 付 于人 类
浅谈声乐艺术美的本质
张力和横 向的运动 匕 的展开过程 。 它是音乐动力的骨架 。 声乐 的和声美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 , 由于受人声演音域 的制约 , 要 求和声织体 的运用,要符合作品歌词的情感和人声表现 的音域范 围, 要求和声 内部结构简洁 、 清晰 、 明了 、 注重人生和旋律的统一。 二是 。 和声编配必须符合人声 的独特审美, 无论是l 青感的表达还是 音响 的构造上 . 都必须在人声特质的表现之 匕 来进行。 和声手段的 运用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主旋律 , 是为了使作品的音调更加丰富 , 最 终扩大声乐美的形象表现力。
在这诸多因素之中,也正是由于这诸多因素的相互关系 、 相互作 用、 相互影响及制约 , 才使得声乐艺术将这许多的个体美融合为一 体。 从而体现出声乐艺术的统—性 。
1 乐艺术创作 过程 中的美 声
从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来看 ,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是由很多 环节构成的, 包括声乐作品的歌词 、 、 旋律 以及为旋律所配的伴奏 。 在这个过程中, 构成声乐艺术的这些 因素相互联 系、 相互影 响, 才
关键词 : 声乐艺术; 音响美; 技巧美; 情感美; 歌词旋律美 中图分类号 : 1 J 6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32 1 (0 20 - 2 5- 17 — 112 1 )70 5- 2 0 声乐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 声音的艺术 , 情感的艺术 , 同时也是 门思维的艺术。 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不同的表现形态 。 声乐艺 术具有其特殊 的构造方式 , 它综合了文学 ( 诗词 )音乐旋律 、 、 音乐
1 2歌词的内容美 . 1 声乐艺术作 为一种 以唱为表现形式的语言音乐形态去创作
2声乐艺术 实践 中的美
声乐艺术在完成了初始的创作过程后 。接下来就要在一个艺 术实践中去主导它的美 , 这个艺术实践过程即声乐的表演过程。 声 乐艺术实践正是建立在技巧美的基础上再 b这个二度创作中体现 l 的。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摘要:常常会听到有人问:艺术是什么?客观的说,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广泛:一幅画,一段音乐,一尊雕塑,一座建筑······甚至一盘菜肴,一段优美的文字也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艺术来源于我们对生活、对社会的感受,可是它又高于生活。
关键字:艺术社会审美感情艺是指工艺,术是指方法、途径。
艺术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道德理念下,经过人为的发现和改变,将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事物生动再现,包括真善美,假恶丑。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它所研究的是情感和审美,且最终回到审美。
在这里有个前提,也就是说,艺术必须最终得到多数人审美观念的认可,艺术才能够成立,所以说,艺术伴随着时代的境迁而发生变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具体来说,可大可小。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园林建筑。
其种类纷繁、科目众多,涉及到我们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例来说,我们欣赏的影视剧是一种艺术,书法、绘画、摄影是一种艺术,音乐、歌唱、舞蹈是一种艺术,纹身、美容、美体是一种艺术,甚至一盘佳肴、美羹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几乎充斥在我们身边每一个角落。
美国抽象绘画大师波洛克说:“艺术是表现内在世界”。
保罗克利曾说:“艺术不是反应现实生活的客观事物,而是要把那些看不到的事物创造出来”。
昆斯曾今这样打过这样的比喻来说明艺术是什么,“如果森林中倒下一棵树,那么也没有人听到此事,会有什么声音吗?那就是艺术与后现代社会的关系。
如果艺术不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它还存在吗?”他们对艺术的理解都是对的。
在我看来,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最终用具体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其中附加了我们个人的情感,这就是艺术。
浅谈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
浅谈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艺术欣赏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是人们在美与丑,优美与丑陋之间做出选择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是多样的,其中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审美情感、感官享受、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等。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
第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通过感官对艺术作品的直观和感性的认识,通过视觉、听觉等具体感官来感受作品的美和意义。
艺术是以感性为基础的,人们的感官感受会决定欣赏的程度和效果。
例如,我们欣赏一张画,首先看到的是画面的美感、配色的运用等,这些都是感性认识在作用。
第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通过逻辑思维、分析、辨别来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艺术作品通常包含许多符号、象征和隐喻等,需要通过理性的分析才能完整地领悟。
例如,我们看到一幅抽象画,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解析其中的意义和信息。
第三、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感情上的反应和体验,是欣赏艺术作品的根本动力。
高尚的情感能够产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所折服,并对这种美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我们看到一幅婴儿的画,会产生温暖、亲切等情感。
第四、感官享受感官享受是指通过感官的刺激所产生的愉悦和舒适感。
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注重感官享受的体验,例如,音乐界的大师们在音乐中加入了美妙的声音效果,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听众们感受到美妙的享受。
第五、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艺术作品的产生离不开艺术家和观众,艺术欣赏也需要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
欣赏艺术需要观看者将自己与艺术作品融为一体,通过主观的思考和情感的体验来感受艺术的美。
因此,艺术的价值是充满了主观性、个性化和开放性,观众也是创造艺术的一部分。
总之,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是多样的,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审美情感、感官享受、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等。
这些特点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它们我们才能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魔力。
欣赏艺术不仅让我们跨越物质世界,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文字洗礼和的精神升华。
一谈谈你对艺术是怎样理解的?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的反映本质是审美的而不是科学的。
是一种不同于科学的反映,是拟人化的反映,即它的反映是体验的、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
从哲学和科学角度说艺术是人类表达真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政治学角度说艺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从社会角度学说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识艺术是人类心理需求的补偿形式;从伦理学角度说艺术是道德情感的净化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从工艺学角度说艺术是技艺等。
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变成了哲学科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工艺学等的附庸。
艺术不直接与政治、科学、宗教、道德、法律对话,而是通过美学与他们对话。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结晶,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产物。
艺术家通过艺术不是要表达他的政治意识、哲学意识、道德意识等其他意识形式的,表达这些意识有比艺术这种形式更便捷、更准确、更适当、更纯粹的形式,艺术是为了表达审美意识而创造的。
艺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愉悦,为人们提供美感享受而创造的,因此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身心和谐的自由体验而创造的,至少遵从一个愉悦的原则。
艺术的功能是以审美为中心,兼有认识、教育、娱乐等作用的价值系统,艺术的功能应该主要为我们提供审美愉悦的。
艺术描绘以人为中心,换言之,艺术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卢卡奇在《审美悟性》中认为,审美的真理由自我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一个循环,“认识你自己”的冲动把人们引向世界,使人们转向外部,对社会和自然有所认识,这种对客观现实的追求同时使人们认识到他自己本质的最深层。
从写人到写社会,从写社会到写理想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往复运动,相互支撑,相互深化。
艺术不仅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又是一定的物质媒介,不仅是精神创造活动,还涉及到技能技巧,不仅是静态的认识深化过程,被动接受生活的过程,更是随着深入生活,不断对生活提出理想要求并在现实中追求它、实现它的实践过程。
艺术家不仅是生活的理性关照者、守护者,更是介入生活的实践者、创造者,因此艺术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是思想与技艺的统一,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其本质既包含了情感、思想和意义,又富有审美和形式的特征。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还是文学,艺术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本质和特征。
首先,艺术的本质在于表达和传递情感。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倾注其中。
无论是喜悦、悲伤、恐惧还是愤怒,艺术都能够通过独特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将情感传递给观众。
艺术作品中透露出的情感贯穿整个作品,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艺术家深深的情感。
其次,艺术的本质在于表达和传递思想和意义。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能够传递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观点。
艺术作品可以咀嚼和呈现复杂的思想和哲学问题,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核心议题。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的思想和意义,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世界更深刻的思考。
此外,艺术还具有审美的特征。
审美是人类对美感的感受和欣赏。
艺术家通过色彩、线条、音符、舞姿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创造出美感的艺术作品。
观众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往往是多元的,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都有所不同。
但无论怎样,艺术都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感动。
另外,艺术作品的形式也是其特征之一。
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绘画以色彩和形状为媒介,塑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音乐以声音的旋律和节奏为表达方式,营造出动态的艺术氛围;舞蹈则通过身体的姿态和运动展现出动感和节奏感;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推进来叙述故事;文学则通过文字来创造、描绘人物和场景。
不同的形式赋予了艺术以丰富的表达能力和多样的形式感。
综上所述,艺术的本质在于表达和传递情感、思想和意义。
它融合了审美和形式的特征,通过独特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创造出让人沉醉的艺术体验。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观众,都能够通过艺术与内心对话,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真相。
艺术,正是人类认知和创造的奇妙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的本质作者:王宏建《美术》自去年八月号发表千禾同志《"自我表现"不应视为绘画的本质》一文以来,又先后刊登了几篇提出商榷的文章。
理论上的争论,对于促进学术的发展是有益的。
本文仅就艺术的本质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艺术的本质问题,是艺术的哲学基础问题,也是美学上长期以来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相关的概念和所论的范围确定下来,否则架空立论,把属于这一范畴的问题放到另一范畴去说,不容易把问题说清楚。
当然,有些问题如创作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等,都与艺术的本质相关,但毕竟不是一个范畴。
我们说,所谓艺术的本质,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内部联系;或换言之,也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事物。
因此,要说明艺术的本质,就必须找出艺术内部的这种规定性,以及确定艺术同其它相关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差别。
关于艺术,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但它与相关的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又有本质的区别。
恩格斯曾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承认不承认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是能不能正确理解艺术本质的前提。
唯心主义美学根本否认艺术是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家的头脑反映出来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否认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把艺术看作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
克罗齐就曾主张:艺术是直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心灵的活动"。
弗洛依德则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的表现。
认为"绘画艺术的本质,就是画家内心的自我表现"的提法,也是在回答什么是艺术这一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时,把艺术看成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仅仅是由于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
上述几种说法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把艺术创作看成是纯主观意识的活动,是无关于外物也无关于艺术家对外物的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这种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它把艺术创作中的某一特点加以绝对化,代之以"艺术的本质",从而否认艺术对现实的依赖关系,从根本上颠倒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美学承认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肯定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反映客观存在的艺术是第二性的。
如亚理斯多德就说,艺术"实际上是摹仿"。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提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他们在艺术的哲学基础问题上摆正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
但只是从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上来考虑问题,还没有看到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艺术这种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因此也就无法全面而准确地阐明艺术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学说,在美学史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我们探讨艺术的本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才有获得真理的可能性。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多种形式,它们有共性,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同时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性,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有的可以直接反映经济基础,更接近经济基础,如政治、法律、道德等等;有的则间接反映经济基础,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如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根据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思想,更高的意识形态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的。
因此可以说,艺术这种更高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不同,但却是紧密相联的,特别是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过去"四人帮"把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歪曲为艺术要为其反革命的具体政策服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极为荒谬和有害的。
但是,如果因此就否认艺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说什么"当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就逐渐暴露出是下个不科学的危险的口号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同样是荒谬和有害的。
中外艺术史上的大量事实证明,在任何阶级社会里,进步的、革命的艺术总是由上升的经济关系通过进步的、革命的政治所决定的,并反过来给其政治以至经济基础以积极的影响;而落后的、反动的艺术则是由落后的经济关系通过落后的、反动的政治所决定的,并反过来为其政治以至经济基础服务。
这是艺术与政治这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种种现象间反复出现的一种必然的、内部的联系,也是我们考察艺术本质时所要注意的一条基本原则。
同样作为更高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与哲学和宗教也有着一些必然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区别,正是这些内部联系和本质区别,显示了艺术的本质之所在。
艺术与哲学、宗教总是相互影响的。
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总要对艺术创作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今天,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有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有以克罗齐的直觉主义世界观或萨特的存在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就是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说,也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或世界观,在指导着某些艺术家致力表现"一场奇怪的梦","神秘莫测的混合幻影"。
不受一定世界观指导,不反映一定哲学思想的艺术大概是没有的。
宗教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着艺术,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如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敦煌北魏时期的佛本生图等。
黑格尔曾说:"宗教却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确是在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
"这些话的确道出了艺术与宗教的某些关系。
然而,艺术毕竟与哲学和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各自的内容和对象各不相同,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
哲学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是高度概括的,完全抽象的,根本远离了实际世界的,其认识的内容要求真实(虽未必真实,如唯心主义哲学就是虚伪的)。
而宗教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虽有时是有具体形象的,诉之感性的,却是完全虚假的、毫无真实性的、根本颠倒了实际的。
所以"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艺术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与内容同哲学的和宗教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与内容完全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使得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哲学,不是宗教。
我们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形象性、典型性。
首先,艺术的认识内容要求真实,艺术要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或社会生活。
在真实性或趔性这一点上,艺术与哲学或科学是一致的,却根本不同于宗教。
一切唯心主义美学都否认或反对艺术真实地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现实生活,法国天主教哲学家马利丹就说:"要求艺术把描写现实作为主要目的,那就破坏了艺术……如果艺术是认识手段,它就会比几何学差得多。
"现在一些青年同志也热衷于散布这些主观唯心主义货色,把艺术的本质曲解为主观的"自我表现"的同时,又说什么艺术"不用懂","它不需要像别的东西才有价值",从根本上否认艺术的认识作用以及艺术认识的真理性,否认艺术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以为艺术只有表现他们那个抽象的实际并不存在的"自我"才有所谓"价值"。
这是一种胡涂的思想,实际上是把艺术混同于宗教(主观唯心主义就是通向宗教的)。
在这个问题上,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似乎比他们看得更清楚一些:"宗教的意识形式是观念,因为绝对离开艺术的客体性相而转到主体的内心生活,以主体方式呈现于观念,所以心胸和情绪,即内在的主体性,就成为基本要素了。
"至于有人要用萨特的存在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用"人的本质、存在意义、存在价值要由人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决定"的理论来修正"人的本质并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学说,就不仅仅是艺术思想的问题了。
我们承认艺术的认识作用,承认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或描写现实生活,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学说出发的。
离开了人类的实际社会生活,离开了客观世界本身,所谓艺术的本质意义就像宗教一样空幻和虚无。
我们并不否认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艺术是人根据对现实中的美的认识,按照美的规律创作的,这就自然涉及到艺术的表现问题。
我们所说的艺术的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物质的表现工具,将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的认识以及认识时的感受和感动的情绪传达出来。
这里当然也有一个"自我",但这个"自我"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对现实生活的本质有着理性认识的"自我"。
其次,艺术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始终是具象的,诉之感性的,个别形态的,本质上近似于实际世界的形式。
在形象性这一点上,艺术与宗教既有分歧又有同一性,情况比较复杂。
敦煌石窟中有些佛像虽有形体,却不过是抽象的宗教观念的物化,虽有历史价值,并无艺术价值;而一些菩萨像或供养人像则是相当生动的,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但并不能因此把宗教等同于艺术,恰如费尔巴哈所说?:"对于一个把玛利亚当作自己艺术对象的人来说,玛利亚已经不是宗教的对象,而是艺术的对象。
否则,他就没有勇气、力量和自由把她从自己的宗教情绪和宗教观念的圣像中释放出来,使她与自己分离,使她离开那个十分神秘的,把任何轮廓分明、形态清晰的地方,移到世俗的、感性的直观范围之内。
"形象性是艺术的重要本质特征,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便没有艺术。
艺术与哲学或科学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哲学或科学是以抽象的概念思维(抽象思维),以理论体系的形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而艺术则是以具象的概念思维(形象思维),以形象体系的形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
至于科学插图、标本、模型等,虽有形象,却不是对世界的形象的认识,只不过是用形象为抽象的认识图解。
一切概念化的作品,虽也不乏形象,但本质上不是艺术,其原因也正是如此。
近来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抽象美",大概是作者主观杜撰出来的,因为至今在中国美学或西方美学中还没有见过"抽象美"或"abstract beauty"一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