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的产地

合集下载

六安瓜片产地

六安瓜片产地

六安瓜片产地引言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

六安瓜片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广受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六安瓜片的产地,探究其种植环境和生产工艺,带您了解六安瓜片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一、六安瓜片的产地概况六安瓜片产地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地理位置优越。

六安市地处江淮之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茶叶生长。

这里的地势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度介于200-800米之间,土壤肥沃,丰富的矿物质和充足的降水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六安瓜片的种植环境1. 气候条件:六安瓜片的产地具有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度适中。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叶片的形成,为六安瓜片的产出提供了均衡的气候环境。

2. 土壤条件:六安瓜片的产地土壤肥沃,质地疏松透气性好。

多年来,农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掌握了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要求,采取了精心的土壤调理措施,以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3. 高海拔地区:六安瓜片产地中的一些茶园位于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

这些地区因为海拔高,气温较低,山雾悬浮,云雾缭绕,这种独特的气候和环境,使得茶叶的生长周期变长,茶叶不但富含芳香物质,还具有独特的品质特点。

三、六安瓜片的生产工艺六安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采摘、炒青、杀青、揉捻、干燥和筛分等环节。

1. 采摘: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六安瓜片的茶叶采摘时间以清明节前后为宜。

因为此时的茶树新梢嫩绿,叶片未展开,富含充分的芽头和嫩叶,茶叶的品质较好。

2. 炒青: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初步处理后,需要进行炒青。

炒青是利用高温将茶叶中的酶类活性降低,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

炒青的目的是保持茶叶的鲜翠色泽和天然芳香。

3. 杀青:炒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杀青处理。

杀青是将茶叶在高温下迅速升温,达到杀灭茶叶内部酶类的作用。

杀青后的茶叶呈现出青绿色,香气逐渐凸显。

4. 揉捻:揉捻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红湿揉搓,使其彻底释放茶汁,形成茶叶特有的条状。

七碗清风自六安——品六安瓜片

七碗清风自六安——品六安瓜片

D24名茶共赏Au gu s t.2006编辑:张春晖D A O B A——品六安瓜片六安瓜片茶是绿茶中的名品,但由于产量的制约,很多茶客对它“只闻其名,未见其容”。

《红楼梦》提及两种名茶,六安瓜片便是其中一种。

产于六安形如瓜片百花仙女创六安绿茶按外形区分,可有7种,一是扁平挺直状的,如西湖龙井;二是芽茸状的,如碧螺春;三是芽苞状或芽尖状的,如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四是圆珠状的,如平水珠茶;五是眉条状的,如屯绿;六是针状的,如南京雨花茶;还有一种便是片状的,其代表品种就是六安瓜片了。

顾名思义,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县,外形似瓜子,呈片状。

实际上这句话还不够准确,六安瓜片的真正产地的安徽省的六安、金寨和霍山三县,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高,故又称“齐云名片”,齐云山产茶又有“内山”和“外山”之别,“内山”是指黄石、里冲等地,“内山”茶优于“外山”茶。

而之所以称“六安瓜片”,主要是因为金寨和霍山两县旧时同属六安州。

这个地区位于皖西大别山区,山高林密,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年降雨量充足,具备了良好的产茶自然环境。

更为奇特的是,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在这里,排撒的粪便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

六安瓜片,多产在六安的齐头山蝙蝠洞一带。

为啥多在蝙蝠洞一带有呢?这除了有科学的说法外还有个故事。

早先年,齐头山是个富饶的地方,青的山,绿的水,庄稼齐整,人丁兴旺,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鲜花。

正在人们议论给齐山种一些花草的时候,来了一个身穿灰黑色衣衫的艳治女人,阻止人们栽种花草,说:“花多妖艳,于人畜庄稼不利。

”村民老实,想想过去这里花少,人畜安全,五谷丰收,便信以为真,停下栽花之举。

黑衣女郎得寸进尺的说:“齐头山父老,这里是个好地方,我就在此落脚吧!”村民最明理,天地乃天下人的天地,有何不可呢?就给她搭了一间木板房,砌灶安锅,诸事甭她烦神。

这女人怪咧,虽然长得面如满月,眼若流星,一见到花,就面目狰狞,眼若铜铃,把花掐光。

六安瓜片评茶术语员

六安瓜片评茶术语员

六安瓜片评茶术语员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

从唐朝开始,六安瓜片就享誉全国。

谷雨前是六安瓜片最佳采摘期,俗称雨前茶。

市场上六安瓜片新茶一般200-300元就可以。

六安瓜片茶叶价格名史--名人“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这是明朝茶学家许次纡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的第一段话.古代诸多诗词中,有许多是赞美六安茶的。

其中两首最为出名,一是明朝三位名人李东。

好喝吗?什么是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的味道它滴形状是叶子啊!为什么说是瓜片勒?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成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

片茶指全由叶片制成的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

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

六安瓜片的真正产地的安徽省的六安、金寨。

六安瓜片是绿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其形状类似瓜子的单片,所以得名六安瓜片。

绿茶因其制作工艺都是带有寒性的。

绿茶多是采摘嫩芽叶(芽、一芽一叶、一芽二三叶)来做。

而嫩芽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含量较老叶中多,杀青过程中杀死了大量的活。

最近准备回家一趟,需要买点茶叶,不知道六安瓜片怎么样?朋友说好,是。

什么是六安瓜片?在张一元买的六安瓜片感觉香气明显带有铁观音的酸味,稍有兰花香,滋味。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

“六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达81次,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

存储:六安瓜片的贮存,与。

六安瓜片茶道的历史发展

六安瓜片茶道的历史发展

六安瓜片茶道的历史发展传奇名茶,香飘古今“六安瓜片”历史悠久,为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

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庐州六安(茶)”的描述。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对六安片茶有一番盛赞,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六安瓜片”被列为贡茶。

清那拉氏生下了唯一的“龙子”同治后,拿到了许多特殊的“津补贴”,然而,每月也仅得六安瓜片700克。

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

敬爱的周恩来在临终前,还向喂茶的工作人员说:“我想喝点六安瓜片”。

197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得到馈赠的礼品中,就有六安瓜片。

正是由于“六安瓜片”的优良品质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明代名著《金瓶梅》、清代名著《红楼梦》、当代著名的小说《历史的天空》等。

都提及了“六安瓜片”,特别是《红楼梦》一书中,提到六安瓜片竟达80处之多。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茶有抗衰老、抗菌、降血脂、瘦身减脂、防龋齿、清口臭、防癌、美白及防紫外线、改善消化不良等功能,而六安瓜片作为绿茶中的佼佼者,它的保健功能更是为世人所称道。

科学分析表明,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

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

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其中,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能溶于茶汤的约有3.5%左右;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能溶于茶汤的约有3%~4%;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中国质量报告》中在品味全国十大名茶时称:“六安瓜片既是饮料又是良药,有消食解毒去疲劳之功效。

”近年来,六安瓜片多次在全国举办的茶叶博览会上获奖,被称为“茶王”。

六安瓜片茶历史文化探讨_王哲

六安瓜片茶历史文化探讨_王哲

六安瓜片茶历史文化探讨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王 哲 宋光钧一、历史名茶———六安瓜片“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

大江以北,则称六安”。

这是明代茶学家许次纡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的第一段话。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六安是中国名茶的生长地之一。

六安茶名满天下,在中国的茶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位置,被世人赞美,被世人品尝。

今天的六安茶即为“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六安瓜片前身的六安茶叶,其悠久历史可上溯至秦汉时期。

汉献帝建安年间,茶叶就从四川经陕西、河南转入六安,六安瓜片最初是从六朝“叶茶”演变而来的。

早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诗称颂“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东南地暖,故独宜茶。

大江以北,则称六安(明.许次纾《茶疏产茶》)”。

唐宋年间,六安是江淮茶叶上贡之要地,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已有记载。

到了宋代,瓜片生产已是十分繁忙,真如梅尧臣《茗赋》中所描述的:“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全部精力都花在采制瓜片上了。

据《罗田县志》和《文献通考》载: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官府曾在麻埠、开顺设立茶站,可见当时已颇具规模。

明代以前,六安瓜片就作为贡茶进献宫庭,且享有很高的声誉。

据《六安州志》记载:“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庭常进之名品”。

有诗叹道:“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似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香茗篇中,评价六安茶说:“宜入药品,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

《广群芳谱》记载:“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砚春,皆茶之极品”。

据古人描写,黄芽和小砚春形状如片甲、叶软薄如蝉翼。

瓜片可能就是由黄牙、小砚春演变而来的。

六安瓜片既是良好饮料,能消暑解渴,又宜药用,有消心明日,提神消乏,通窍散风等功效。

六安瓜片制作工艺现状及改进技术

六安瓜片制作工艺现状及改进技术

六安瓜片制作工艺现状及改进技术作者:段宗俊陈习村陈茂娟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8期摘要 ; ;本文介绍了六安瓜片传统采制工艺,分析了目前产区制作工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六安瓜片拉老火的技术原理和改进措施,以期为茶叶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 ;六安瓜片;制作工艺;问题;拉老火中图分类号 ; ;TS272.4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7-5739(2019)18-0194-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六安瓜片是十大历史名茶之一,2017年再度获得“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单片鲜叶制作的绿茶,被消费者誉为“绿茶之王”。

传统瓜片单片成茶,无芽无梗,叶缘背卷,顺直平展,干茶色泽翠绿,匀润起霜;汤色碧绿,清澈明亮;清香馥郁,若兰似蕙,沁人心脾;滋味鲜爽浓醇,回味清凉甘甜;叶底黄绿匀亮。

1 ; ;传统采制工艺六安瓜片必须养到新梢“开面”才采摘,其鲜叶为1芽2~3叶、1芽4~5叶,如此非细嫩的鲜叶制得的茶却品质卓越,在綠茶中实为罕见。

在采制工艺上,有其独到之处。

新梢“开面”后,经采片、摊凉、生锅、熟锅、毛火、小火、回疲、拉老火等工艺精制而成[1]。

其中,采片是指采摘1芽2~3叶、1芽4~5叶,将叶片分成嫩片、老片和茶梗,分开炒制。

六安瓜片炒制采用芒花扫帚炒制,炒锅的锅口直径为75~80 cm,原则是宜大不宜小、宜平不宜深、利于水分散发。

炒片可分为生锅和熟锅2个过程。

一般用2~3口锅,生锅温度高,熟锅温度低,生锅的目的主要是杀青,熟锅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做形、散发水分[2]。

六安瓜片烘焙工艺分毛火、小火、老火3次进行,温度逐渐升高。

尤其是六安瓜片最后一道工序拉老火场面壮观,独树一帜。

金寨特产为题写作文

金寨特产为题写作文

金寨特产为题写作文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绿茶中的上品。

就因为我的家乡是六安瓜片的原产地,所以每当看到人们对六安瓜片发出啧啧赞叹时,我的心里总会油然而生一股自豪之情。

六安瓜片的主产区位于有“将军摇篮”之称的革命老区--金寨县,它紧紧依偎在大别山的怀抱中,漫山遍野的绿茶林就像一支守卫军,时刻保护着金寨县。

在大别山中,常年都是云雾飘渺,初次踏上这片红色热土的人们,往往会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常常会发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叹。

在这片充满灵气的地方,孕育着大自然的精灵--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不仅生长的地方特殊,采摘的方法也与众不同。

因为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所以采茶人只采摘茶枝上的嫩梢壮叶。

据说,六安瓜片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而只留叶片的茶叶。

想制作出上等的六安瓜片,只依靠原产地的条件得天独厚,栽种方法独有还没用。

必须必须用完整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甩煨,人工拌匀,前后工序存有九九八十一道之多。

茶叶每一片都不拎梗芽,颜色就像是绿宝石一样轻盈清爽,起润存有霜。

冲泡成茶汤后,原本两端都向上划破的叶片经过沸水的考验,像是稀有的绿蝴蝶一样上下俯;像是秋叶在风的吹来下,打著旋儿,摇摇晃晃,(作文我的朋友)飘飘扬扬;像是醉酒的人儿,连路也跑低落,跌跌撞撞,力不从心,就像是打听没回家的路似的。

它去了,夹杂热气的茶香扑面而来,不禁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陶醉在这妙不可言的茶香文化之中了。

饭后大挤,辣一口茶,浓烈的茶香沁满全身,使我们的全身都迸发着六安瓜片的自然活力。

正因为如此,六安瓜片既就是解暑解暑的饮品,又就是润肺明目、冰镇消乏的良药,同时它还是消食、解热的保健佳品。

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竟有八十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中所品的茶就是六安瓜片,读来真让我们六安人荡气回肠,引以为豪。

我的家乡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密,屋前屋后都就是一棵。

一条小溪从村庄中间沿着,弹头着琴追向东方。

六堡茶种植情况汇报

六堡茶种植情况汇报

六堡茶种植情况汇报
六堡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其种植历史悠久,产地主要分布在
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作为六安瓜片茶的主要代表,六堡茶以其独特
的品质和口感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汇报六堡茶的种植
情况。

首先,六堡茶的种植地点主要集中在六安市的裕安区、金寨县和霍
山县。

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合茶
树的生长。

茶园分布广泛,覆盖了大片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形成了
独特的茶园景观。

其次,六堡茶的种植技术经验丰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当地茶农
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注重土壤的培肥和茶树的修剪,保证茶树的
健康生长。

同时,他们还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茶
叶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六堡茶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数千吨,成为
当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再者,六堡茶的种植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茶园周围植被茂密,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水质纯净。

茶农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禁止
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最后,六堡茶的种植情况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茶叶的种植和加工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六堡茶的知名度和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
的重要支柱,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六堡茶的种植情况良好,茶园景观优美,种植技术先进,生态环境保护到位,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六堡茶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种植状况,为茶
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安瓜片是绿茶吗

六安瓜片是绿茶吗

六安瓜片是绿茶吗?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六安瓜片是不是绿茶吧!六安瓜片是绿茶吗?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六安瓜片产地分布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

内山瓜片产地为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

外山瓜片产地为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

六安瓜片饮用功效1、抗衰老:六安瓜片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

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

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

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六安瓜片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六安瓜片具备整肠的功能。

3、降血脂: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人体的实验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功效。

六安瓜片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六安瓜片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六安瓜片策划方案

六安瓜片策划方案

f重温“六安”,闪动“瓜片”——六安瓜片促销方案完成日期:2012年11月26日适用时期:2013年10月1号—7号摘要 (3)一、营销环境分析 (4)(一)宏观环境分析 (4)(二)微观环境分析 (5)三、SWOT分析 (15)四、营销策划目标 (21)五、STP战略 (21)(一)市场细分 (21)(二)目标市场 (22)(三)市场定位 (22)六、营销组合策略 (23)(一)产品策略 (23)(二)价格策略 (24)(三)渠道策略 (25)(四)促销策略 (25)七、财务预算 (29)八、活动效果预算 (29)九、总结 (29)六安瓜片,中国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

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

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

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

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六安瓜片绿茶,打造出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创造出了巨大的市场商机,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掌握这样的项目发展,更加能够体现出品牌的发展特色,让大家都能够从中感受到项目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项目发展的特色,更加能够体现出项目发展呈现的品牌需求,六安瓜片绿茶将会赢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公司秉承“脚踏实地、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以“传承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品牌”为己任,矢志不渝致力于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

六安瓜片绿茶,感受到了市场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项目发展的特色,更加能够体现出大量的市场需求,让大家在这样的项目中体会到项目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商机,因此,针对这样的项目发展,更加能够呈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让六安瓜片绿茶赢得更多的投资关注,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商机。

在六安本土想进一步的提高销量,为此我们策划在国庆节期间的促销活动方案。

六安瓜片茶的概述

六安瓜片茶的概述

六安瓜片的真正产地的安徽省的六安、金寨和霍山三县,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高,故又称“齐云名片”。

而之所以称“六安瓜片”,主要是因为金寨和霍山两县旧时同属六安州。

这个地区位于皖西大别山区,山高林密,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年降雨量充足,具备了良好的产茶自然环境。

更为奇特的是,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在这里,排撒的粪便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

六安瓜片,简称片茶,产于皖西大别山地区,其中以安徽省六安、金寨和霍山三县所产的最佳。

这种著名的绿茶片茶品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云山,现在也以齐云山蝙蝠洞所产的品质最佳,故又名“齐云瓜片”。

六安瓜片早在唐代就已闻名,李白有“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之赞语。

宋代有茶中“精品”之誉。

明代以前已为贡茶。

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

因其外形像瓜子,呈片状,故得名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岭蝙蝠洞所产的茶质最佳,称为“齐山名片”。

六安瓜片是绿茶类的名茶。

六安瓜片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亦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成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

片茶指全由叶片制成的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

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

【六安瓜片的工艺性】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清明后、谷雨前进行。

以采“开面”上端一芽三叶为宜,可略带少一芽三、四叶。

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先摘下第三叶,再摘下第二叶,然后摘第一叶,最后将芽连同上部嫩梗与下部的粗枝或第四叶拆开,同时作了精细分级。

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在于把叶片炒开。

最后烘焙工序是在炒至萎凋状态,叶片柔软后,及时出锅进行烘干。

每次烘叶量仅2--3两,烘至色泽翠绿均匀,白毫显露,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贮存。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征】其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

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

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

产自安徽省六安。

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型似瓜子的单片,其清香高爽,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

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历史传说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

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二: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

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封翅‛(意为峰翅)。

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

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

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

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

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的赞赏。

此时,瓜片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

主要品牌岳王、徽六、皖云、齐山冲、山顶洞、岳王、一笑堂、贤明、黄之江、齐头山、徽饮、沛福堂、红石村、锐龙、道家丹茶、齐态牌、蝠牌、徽将军、齐云山等二、主要产地‚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原金寨县和裕安区两地处大别山北麓。

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可谓是瓜片中的极品。

六安瓜片资料

六安瓜片资料

六安瓜片产品描述:六安瓜片是著名绿茶,属烘青绿茶。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故名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它最先源于金寨县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品质最佳,。

故又名“齐云瓜片”。

其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产品特点: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不带芽梗,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富有白霜,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六安瓜片简介六安瓜片,始于秦汉。

唐宋年间,茶产甚丰。

明清年间,有三百年的贡茶历史。

解放后“六安瓜片”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国务院办公、接待外宾指定用茶。

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的诗句。

齐云山是六安瓜片主产地之一。

据历史记载,明清年间最为昌盛,作为贡品,献于宫廷。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明代茶人许次杼在《茶疏》中留下:“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江南地暖,故独有茶。

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的记载。

在清朝依然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近代解放前后,邓小平、刘伯承、叶挺都是以六安瓜片为饮用对象解放后,“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常把它作为款待外宾的佳品,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42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再获金奖1955年六安瓜片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将六安瓜片作为国礼赠送。

1997年获得优质农产品称号。

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认证。

2001年,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六安瓜片获得中国茶王称号。

2002年8月,“六安瓜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证明商标,成为十大名茶首家证明商标而名扬海内外。

绿茶的品种

绿茶的品种

绿茶的品种
绿茶的品种很多,下面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品种。

1:龙井: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产地是浙江)2:碧螺春茶(产地是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上)
3:黄山毛峰茶(产地是黄山)
4:庐山云雾(产地是庐山)
5:六安瓜片(产地是安徽省六安县)
6:蒙顶茶(产地是四川蒙山)
7:太平猴魁茶(产地是安徽省太平县)
8:君山银针茶(产地是洞庭湖中君山小岛上)
9:顾渚紫笋茶(产地是浙江的顾渚山)
10:信阳毛尖茶(产地是河南省信阳地区)
11:平水珠茶(产地是浙江省平水镇一带)
12:西山茶(产地是广西桂平)
13:雁荡毛锋茶(产地是浙江的雁荡山)
14:华顶云雾茶(产地是天台山周围)
15:涌溪火青茶(产地安徽省泾县涌溪弯头山)
16:敬亭绿雪茶(产地是安徽宣城敬亭山)
17:峨眉峨蕊茶(产地是峨眉山)
18:都匀毛尖茶(产地是都匀县)
19:恩施玉露茶(产地是湖北)
20:婺源茗眉茶(产地是江西婺源县)
21:莫干黄芽茶(产地是莫干山)
22:普陀佛茶(产地是浙江省普陀山)23:安吉白茶(产地是浙江安吉)
24:五山盖米茶(产地是湖南郴州)25:径山香茗(产地是浙江)
26:江山绿牡丹(产地是浙江)
27:竹叶青(产地是峨眉山)。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中国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

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

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

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

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主要品牌徽六、黄之江、贤明、齐头山、一笑堂、安态、皖云六安瓜片的特征[1]六安瓜片的特征:六安瓜片其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

六安瓜片根据品质特征共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

起成品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

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

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六安瓜片宜用开水沏泡,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冲泡后茶叶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叶底绿嫩明亮,气味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

六安瓜片还十分耐冲泡,其中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为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因起其外形如瓜子状,又呈片状,故名六安瓜片。

它最先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所以又名齐云瓜片。

不同品级六安瓜片的特征:通品一级形似瓜子匀整色绿上霜嫩度好无芽梗漂叶和茶果清香持久鲜爽醇和黄绿明亮黄绿匀整。

二级瓜子形较匀整色绿有霜较嫩稍有漂叶香气较纯和较鲜爽醇和黄绿尚明黄绿匀整。

三级瓜子形色绿尚嫩稍有漂叶香气较纯和尚鲜爽醇和黄绿尚明黄绿匀净。

形状色泽嫩度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极品瓜子形,平伏大小匀整宝绿上霜嫩度高显毫无芽梗漂叶和茶果清香高长持久鲜醉回味甘甜清沏晶亮嫩绿鲜活精品瓜子形匀整翠绿上霜嫩度好显毫无芽梗漂叶和茶果清香高长鲜爽醇厚清沏晶亮嫩绿鲜活。

冲泡方法六安瓜片一般都采用两次冲泡的方法,先用少许的水温润茶叶,当然水温一般在80℃因为春茶的叶比较嫩,如果用100℃来冲泡就会使茶叶受损,茶汤变黄,味道也就成了苦涩味,“摇香”能使茶叶香气充分发挥,使茶叶中的内含物充分溶解到茶汤里。

中国十大名茶排名

中国十大名茶排名

中国十大名茶排名1. 龙井茶:龙井茶,产自浙江杭州西湖区周边,是中国最有名的绿茶之一。

其具有独特的蛇形叶、浅黄翠绿色、清香幽雅的特点,被誉为“中国茶叶之王”。

2. 碧螺春:产自江苏苏州太湖流域的碧螺山,碧螺春以其嫩绿的叶色和清新的芳香而享誉全国。

它独特的泡茶方式,即凉水浸泡,让碧螺春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3. 大红袍:大红袍是中国最有名的岩茶之一,主要产自福建武夷山。

其特点是形似火龙,色泽红褐,有独特的陈香和焦糖香味,口感醇厚,回甘悠长。

4. 铁观音:铁观音是中国最有名的乌龙茶之一,主要产自福建安溪和武夷山。

它有浓郁的兰花香气和独特的烘焙味道,风味独特,被誉为“乌龙茶之王”。

5. 普洱茶:普洱茶是一种特殊的发酵茶,主要产自云南。

它具有独特的陈年香气和药用功效,常被饮用于消脂降压、养胃健脾等保健功效。

6. 黄山毛峰:黄山毛峰,产自安徽黄山,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

它有独特的形态、色泽和香气,口感鲜爽,受到了国内外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7.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是浙江杭州余杭区出产的一种绿茶,其采用的是龙井茶制作工艺,但产地在杭州西湖的周边地区,与原产地龙井茶区有一定距离。

8. 郎酒:郎酒产自四川,是中国最有名的白酒之一。

其历史悠久,汲取优秀的酿酒技艺,有着浓郁的清香和醇厚的口感。

9. 大红袍乌龙茶:大红袍乌龙茶产自福建武夷山,属于半发酵茶。

它以其特殊的陈香和独特的口感而受到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10.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自安徽六安。

它具有清香、鲜爽、醇厚的口感,是许多茶叶爱好者的首选。

中国十大名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精华,代表了中国优秀茶叶的品质和传统制作工艺。

下面将对这十大名茶的特点和传统制作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1. 龙井茶龙井茶是中国最有名的绿茶之一,产自浙江杭州西湖区周边。

龙井茶有独特的蛇形叶、浅黄翠绿色和清香幽雅的特点,因此被誉为“中国茶叶之王”。

制作龙井茶主要采用高温杀青和手工揉捻的工艺,使茶叶保留了其天然的清香和独特的形态。

茶文化—“六安瓜片”名字由来

茶文化—“六安瓜片”名字由来

茶文化—“六安瓜片”名字由来中国是一个茶文化历史很悠远深厚的国家,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和茶的故乡,我国茶的种类多样,饮法也不一而同,同时,在茶的命名和茶名读音上也是有很多内涵和故事的。

说到茶,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也都品尝过不同种类的名茶,入口微苦,唇齿留香,是我们对茶味的最初印象。

和朋友聊天时也总是可以侃侃而谈铁观音的清香和碧螺春的悠香鲜爽,还能评论一番信阳毛尖的色泽青翠和西湖龙井的口感甘鲜醇和,但是有一种茶,我们也许常常饮用,但却不一定能准确的喊出它的名字——六安瓜片。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相信大家对“六安瓜片”一定很熟悉,但是假若现在我们正在教室里上一堂有关茶文化的课程,我敢保证一定有人会把“六(lu)安瓜片”读成“六(liu)安瓜片”。

也许看到文章的朋友们会说这不可能,这么简单的一个名字咱们可能读错呢?大家先不用急着和我辩论,我们不妨想一下第一次看到六安瓜片这个人名字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读音是什么?我敢打赌有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六(liu)安瓜片”。

其实,读错名字并不是说明我们孤陋寡闻,因为中国文化本来就博大精深,好多字都是多音字,即使偶尔有几次读错了也是无可厚非的,只要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它的来历和故事内涵,我们也许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那么,六安瓜片究竟为什么读(lu)而不是(liu)呢?这就要从六安瓜片的产地安徽省六安这个城市说起了。

六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域文化,有关六安(lu)的读音已经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了。

从历史上讲,“六”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史记·夏本记》中帝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这就是六国的雏形。

这里的“六”不是数字6,而是指“六”这个地方。

“六”在古汉语中是通假字,通“陆”,本意为“四周略高的地方”,这也是符合六国地貌特征的,且该读音在《康熙字典》里也有备注和注释。

到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封“六地平安,永不反叛”而设六国,这里的“六”也是指“六”这个地方而不是数字6。

走进“六安瓜片”原产地——金寨

走进“六安瓜片”原产地——金寨

走进“六安瓜片”原产地——金寨
作者:暂无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第40期
作为农业部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茶叶安全示范县,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是“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和核心区,特别是县辖响洪甸水库边缘深山区乡镇,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昼夜温差大,拥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独特气候条件,尤以附近的齐云山鲜花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高。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7.7 万亩,去年全年产干茶7500 吨,系列产值达15 亿元,其中六安瓜片产量1200 吨,综合产值6 亿元。

六安瓜片产地分布在哪里

六安瓜片产地分布在哪里

六安瓜片产地分布在哪里六安瓜片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

那么六安瓜片产地分布在哪里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安瓜片产地分布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

内山瓜片产地为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

外山瓜片产地为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

六安瓜片功效与作用1、抗衰老:六安瓜片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

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

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

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六安瓜片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六安瓜片具备整肠的功能。

3、降血脂: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人体的实验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功效。

六安瓜片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六安瓜片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5、防龋齿、清口臭:六安瓜片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

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防癌:六安瓜片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安瓜片的产地 (2008-5-30)
主产地是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这里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

六安茶之主要产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地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之品质最佳,尤以金寨齐云山周围的瓜片为珍品,故金寨产的瓜片又名为“齐山云雾”。

六安茶文----六安瓜片独特工艺
六安瓜片宛如瓜子的外形,宝绿润亮的色泽,黄绿清澈的汤色,清芬扑鼻中别具一格。

我国许多著名的茶叶学者,在品评是认为,制作瓜片茶鲜叶质地较其他名茶粗老,但其品质却如此独特,究其原因,除了大别山深处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富饶多彩的品种资源外,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发挥才智所创造的采制工艺是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总结六安瓜片传统的采制工艺有四个独特之处:
一是摘茶等到“开面”。

即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时开面,叶片生长基本成熟,内含物丰富,成茶香气高。

二是鲜叶要扳片,采摘回来的鲜叶,经过摊凉、散热、再进行手工扳片,将每一枝芽叶的叶片与嫩芽、枝梗分开,嫩芽炒“银针”,茶梗炒“针把”叶片分老嫩片,炒制“瓜片”。

扳片在我国绿茶初制工艺虽独一无二,最为科学的一道工序。

扳片的好处,既可以摘去叶片,分开老嫩,除杂支劣,保持品质纯一卫生,又可以通过扳片起萎作用,利于叶内多酚类化合物几蛋白质、醣类物质转化,提高成茶滋味和香气。

三是老嫩分开炒,炒片分生锅和熟锅,每次投鲜叶一两至二两。

生锅高温翻抖杀青,熟锅低温炒拍成形。

四是碳火拉老火。

炒后的湿坯茶经过毛火、小火、混堆、拣剔,再拉老火至足干。

拉老火是片茶成形、显霜、发香的关键工序,人称“一绝”。

拉老火采用木炭,明火快烘,烘时由两人抬烘笼,上烘2—3秒种翻动一次,上下抬烘70—80次即成。

有人形容其“火光冲天,热浪滚滚,抬上抬下,以火攻茶”,成为一道引人入胜的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