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中国公共行政学_发展与前景
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行政法学发展阶段概括(四阶段)
内容大纲
行政法学应集中研 究的七个重大基础 课题
对我国行政法学发展的展望
我国行政法学今后的 四大发展趋势
一、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概括
1、我国行政法学的“史前阶段”(1949—1978年) 2、我国行政法学的创建阶段(1978—1985年) 3、我国的行政法学全面发展阶(1985—1989年) 4、深入发展和学术流派逐渐形成阶段(1989—2004年)
要架构科学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确定合理的基本范 畴,取得向纵深发展的成果,必须加强部门行政法的研 究。
3.行政法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为了使行政法研究能够更加科学,需要加强对行政法 学与宪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 刑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4.各国行政法的比较
应在继续介绍外国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对 外国行政法进行客观分析和较深层次的具体比较研究。
(2)在未来的行政法学研究过程中,必将注意学 术研究的分工与合作:“分工”体现了学术研究的自 由意识,这样能够实现行政法学研究的专门化和精细 化;“合作”则体现了学术研究中的集体意识,这样 够实现行政法学研究的全面化和规模化。
(3)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程序制度 。由于行 政程序涉及了国家行政权的运用和行使的问题。如果 这一问题解决的很好,那么行政法学的研究价值和现 实意义将会进一步凸现,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② 随着实践中行政强制权滥用的问题,行政法学界必将 着眼于完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理论研究,将研究的 重点放在司法本位模式的理论上来,更多的关注国家 的司法改革。实践证明,将强制执行权交给作出行政 决策的行政机关,在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之下,这必 将威胁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行政学的公共部门改革与现代化
行政学的公共部门改革与现代化公共部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也是政府履行职责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
行政学作为一门研究公共管理的学科,关注公共部门的组织与运行,对公共部门改革与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探讨行政学的公共部门改革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一、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性与目标公共部门改革是指对公共部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公共部门的改革与现代化对于政府有效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至关重要。
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透明度等。
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1. 机构改革:公共部门改革的核心是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可以进行的机构改革包括机构整合、机构精简、机构拆分等。
通过减少层级和优化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2.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公共部门改革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和高效化发展。
3. 推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和共享平台,可以提高信息流通和数据交换效率,减少行政成本,加强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监管和管理。
4. 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公共部门改革还需要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将公众需求作为核心驱动力。
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公众对政府的合理期待。
三、行政学公共部门改革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1. 市场化导向:未来公共部门改革将更加注重市场化导向,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增强公共部门的活力和创造力。
政府将更加注重为公民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的配置和调控作用。
2. 社会参与:公共部门改革将倡导社会参与的理念,与公众协商、合作,推动公共决策的透明化和民主化。
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现状与路径
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现状与路径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行政学作为研究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学科,在我国的本土化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的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
通过深入分析本土化研究的内涵、特点、成就与不足,本文旨在为我国公共行政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公共管理和治理实践。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推动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的现状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本土化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逐步深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学者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研究。
现状来看,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理论构建方面,中国学者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如“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电子政府”等,这些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中国的公共行政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学者逐渐摆脱了单纯的西方理论套用,开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使得研究结果更加贴近中国的实际。
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然而,尽管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本土化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需要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
另一方面,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加强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在取得一定成果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论述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论述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发展阶段、现代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和后现代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
早期发展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公共行政学在这一
阶段主要是以行政法学为基础。
该阶段的焦点是行政法的发展和规范公共行政的权力运行。
行政法学主要关注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权力来源和权力运行等问题,旨在规范行政行为,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在这一阶段,人们对于公共行政的研究主要是以法律和法规为基础,探索和规范行政活动的合法性。
现代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在现
代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行政学开始从法律领域向独立学科的转变。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行政学的理论建设和方法论的发展。
现代公共行政学关注行政组织的管理、行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行政决策的过程和行政效能的提升等问题。
行政学主要应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深入探讨公共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后现代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20世纪末至今):后现代公共
行政学强调相对主义和多元化的观点,认为公共行政是多元的、复杂的,并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后现代公共行政学关注权力分配、政策创新、行政伦理、治理网络等问题。
研究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包括案例研究、比较研究、批判理论分析等。
此外,后现代公共行政学还注重公众参与、公正与效率的平衡,强调公共价值观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总之,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经历了法律规范阶段、理论建设阶段和多元方法论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行政实践的深入,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本章概述:主要讲述行政学学科发展历程及70~80年代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90年代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的再发展——重塑政府。
学习重点:了解行政学学科发展历程,理解并掌握70~80年代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90年代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的再发展——重塑政府。
教学内容:一、国内学者对公共行政学发展的不同划分法。
二、六阶段:基于不同划分法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十九章《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行政发展是政府行为向更进步、更高层次的方向或者现代化的方向变化的过程,是政府为了创造一个更加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和适应行政环境变化的需要,而不断发展自身行政体系及其运作模式的过程。
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相辅相成,行政发展是行政改革的动力,行政改革是行政发展的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政发展和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历史潮流。
一、国内学者对公共行政学发展的不同划分法。
自威尔逊提出建立行政学的主张之后,行政学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学科。
关于行政学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的学政学者认识不近相同,因而他们的划分方法也有所差异。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1.1二阶段划分法。
王沪宁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二个时代: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前期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后期阶段(行为科学阶段)。
(《行政生态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政发展和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历史潮流。
1.2三阶段划分法。
台湾学者张润书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传统理论时期(X理论时期,1900-1930,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1932霍桑实验第二回合结束),(2)行为科学时期(Y 理论时期,1930-1960,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3)系统理论时期(权变理论时期,1960至今)。
《哈佛行政管理全集》(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1900-1930),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1930-1960),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1960年以后)。
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未来:本土化、对话和超越
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未来:本土化、对话和超越作者:于文轩来源:《公共行政评论》 2013年第1期一这次会议的主题归纳起来是本土化,对话与超越。
新时期中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政策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也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公共行政学界同国际公共行政学界(主要是美国)的学术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要求自己的学者在国际公共行政学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
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背景之下,在和国际公共行政学学界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公共行政学者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张建民、江华,2009;何艳玲等,2007)。
首先,公共行政学本身是一个以应用为导向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它是非常地方性的(Parochial),非常本土化的。
就以现代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发源地美国来说,在美国,公共行政学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本土化的学科。
尽管威尔逊强调美国公共管理可以从欧洲借鉴经验,但是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问题和旨趣是非常美国化,以解决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为己任。
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是相当以美国为中心的,表现为比较公共行政学这一研究路径在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发展中的衰落和一蹶不振( Jreisat,2005)。
在相当程度上,公共行政学研究从研究主题的确定、研究问题的提出,理论的运用和研究方法的选择都是相当美国化的。
在过去20年里,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相当大程度上是以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为参照系的,学习和参考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和主题,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逐渐感觉到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理论和旨趣与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需要相距甚远,并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国际公共行政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对中国问题不了解或缺乏兴趣。
由于美国公共行政学、政治学和公共政策研究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关注的是,在一个成熟的民主架构下,行政机关如何管理自身和协调自身与其他政府机关和社会的关系的问题。
公共行政的发展
中国公共行政管理发展趋势经过改革开放风雨的洗涤,现在绝大多数同志都认识到学习西方的文化科技、经济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但对能否学习西方的公共行政管理经验和方法却感到困惑。
其实只要回顾历史的变革,展望世界的变化,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政府要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除了发挥其内在优势,还要抓住机遇,利用和发挥外在优势。
而要发挥外在优势,就必须将我国公共行政管理同国际接轨,使之纳入国际轨道。
中国公共行政管理只有将内外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新的优势,日益向现代化迈进。
因此,将中国公共行政管理同国际接轨是全面发挥我国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从东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历史发展看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性经过改革开放风雨的洗涤,现在绝大多数同志都认识到学习西方的文化科技、经济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但对能否学习西方的公共行政管理经验和方法却感到困惑。
其实只要回顾历史的变革,展望世界的变化,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与繁荣同伴,封闭与贫穷相依。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长安是中国最早的国际性大都市,其繁荣之因就在善于吸取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
后来,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从鸦片战争开始,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打过或欺负过我们,中华民族深受苦难和耻辱。
近代一些有识之士把眼光从中国扩展到世界,并不断深化。
开始提倡学习西方的“求富”之术,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后来,他们通过出国考察,研究西学,认识到治国之首在于制”,借鉴外国制度才是“富国之本”,“引导国人,知其所取法”。
新中国的50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20年,没有把参与国际竞争提到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才觉醒,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迈入稳健、快速发展的坦途。
因此,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无论是中国或外国,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在近代尤其如此。
公共行政学之行政改革
公共行政学之行政改革一、引言公共行政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了政府组织与行政事务的管理和运作。
而行政改革则是指对政府组织和行政体系进行的调整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公共行政学中关于行政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其背景、原因以及影响。
二、行政改革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体制的变革,各国政府在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的过程中,必须对行政机构和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革。
行政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需求的变化:人们对政府效率和透明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运作。
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政府需要提升竞争力和效率。
3.政府责任的拓展:政府不再只是在保障公共利益和提供基本服务上发挥作用,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行政改革的原因行政改革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政府效率:通过简化流程、优化组织结构等方式提高政府运作效率。
2.增强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能力,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3.增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和互动,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4.促进社会发展:通过改革行政体制,推动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创新与发展。
四、行政改革的影响行政改革对政府和社会的影响是广泛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政府服务:优化政府机构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增强社会参与: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增强社会参与民主决策的机会。
3.增加政府责任:加强政府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和服务提供,提升政府的责任感和执政合法性。
4.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增加投资环境的可预测性,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五、结论行政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合作,不断探索和实践。
只有不断推进行政改革,加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和需求,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亦称行政学)作为政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边缘性学科,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现实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在中华大地上异军突起,锋芒毕露;并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行政管理学正在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发展。
因此,探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寻求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对策,展望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前景,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发展的。
但是在改革现实的需求、领袖权威性的倡导、传统理论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促进以及学科本身的适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行政管理学取得了飞速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
总的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育体系,探讨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原则、技术、方法在我国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一句话,行政管理学的本土化,就是要使行政管理学研究扎根于中国的土壤,解决中国的问题,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服务,体现中国的特色。
2.行政管理学的系统化。
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重点是行政管理学基本原理的总体构建,9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开始扩展到重要的分支学科与分支领域,如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学、公务员制度、行政决策学、领导科学等。
21世纪行政管理学理论将深入到其他分支学科,如行政发展与行政现代化理论、行政生态理论、行政改革理论等。
随着研究热点的多元化和向分支领域中的渗透,行政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范围必将趋于系统化。
3.行政管理学的综合化。
政府行政管理是一个庞杂的体系,行政管理学发展将会更多地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进一步紧密结合开展综合研究。
行政管理学的综合化趋势,一方面是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相互借鉴渗透,另一方面研究的领域相互交叉与部分重合,需要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30年及未来10年展望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30年及未来10年展望中国行政法学研究30年及未来10年展望摘要:本文划分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发展阶段和内容,指出了行政法学研究中存在的两个明显问题,并基于相关研究对今后10年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性地归纳。
关键词:行政法学成就问题展望进入2010年,中国行政法学研究又将进入下一个发展的10年,在此,我们既需要梳理总结发展成就,更需要理性分析我国行政法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10年概括指明发展方向,这对于今后10年进一步推动我国行政法学的创新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发展阶段与内容我国的行政法学严格意义上说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宪政的发展而出现的法律部门和法学领域。
30年来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一)行政法学研究的恢复酝酿阶段(1978—1985年)我国的行政立法理论研究在1978年得到恢复, 1982年宪法是我国行政法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宪法正式确认了行政立法,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并确认了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及其工作人员有检举、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1985年中国行政法学的学术团体中国法学研究会在江苏常州成立,这段“文革”后的恢复时期酝酿了今后行政法学的大发展。
(二)行政法学研究的启动和发展阶段(1986—2003年)1986—1989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下的行政立法研究组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中国行政法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也表明了行政法学理论的研究逐渐地趋于成熟。
“无法可依”的基本状况基本解决。
(三)行政法学研究的全面发展阶段(2004—2010年)行政法学经过了恢复酝酿阶段、启动发展阶段终于在2004年迎来了它的全面发展。
2004年,国务院公布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
新时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的回溯与重构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也不断被人们重新审视和重构。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进行回顾和重新思考,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其次,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在于实现民生福祉。
公共行政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公共行政的存在价值。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福祉也成为了公共行政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这方面,中国公共行政一直致力于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关注民生领域的问题,制定更加高效的政策和措施,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四,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中国公共行政在推动社会治理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应对突发事件、推进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公共行政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越来越复杂,公共行政在推动社会治理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公共行政的管理和执行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同时也需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
综上所述,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不仅源于过去的成绩,更被决定于面向未来的前景。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公共行政需要回归自身的价值,推陈出新,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切实推进公共行政建设,不断为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历史进程及未来趋势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历史进程及未来趋势公共政策研究是研究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过程的学科,也是与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公共政策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历史进程、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历史进程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所开展,当时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给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956年,中央党校政治教研室创立了政府管理专业,标志着中国公共政策研究进入了正式学科体系。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公共政策研究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1990年代以后,公共政策研究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发展。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公共政策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3年,中心成立了“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科。
2008年,中心启动了“政策研究高端智库”计划,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涌现出一大批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的学院与研究院所。
二、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处于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政策创新、实践落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也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中心之一。
中心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问题和中心工作重点,在市场经济、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政策研究工作,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研究成果,并为政府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咨询和决策支持。
与此同时,公共政策研究的早期发展比较缓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第一,公共政策研究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但相对于学科本身的复杂性和实践性,公共政策研究仍显得比较理论化。
第二,公共政策研究在数据、信息、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通过加强技术支持和协同发展解决。
第三,公共政策研究事实上还处于一个较为分散的状态,无法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学科门类体系。
——兼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 治与行政。
1
conflicts among its basic assumptions, think highly of and solve such issues as democracy, civil right and political responsiveness, think highly of, foster social capital and exert its effect from institutional design.
新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及其局限∗ ——兼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谢志岿∗
【摘要】:新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管理理论与实 践、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思潮、实用主义哲学和目的论社团思想等。作为一场公共部 门的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为公共行政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无论从知识基础、实践和社 会效果来看,新公共管理都存在局限性。任何一种公共行政,要想获得持久的合法性,都 必须解决效率与民主(回应性)的问题,尽量地达成二者之间的平衡。新公共管理要想走 得更远,必须协调它在基本假设上存在的矛盾,必须重视和解决民主、公民权和政治回应 性等问题,重视并在制度安排上培养和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知识基础 局限 公共行政学 发展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Its Intellectual Bases and Limitations Also on the Tren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e Zhikui 【Abstract】:The intellectual bases of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e such theories or thoughts as public choice theory,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liberalism/new conservatism, pragmatism philosophy and the idea of the state as a purposive association, and so on. As a reinvention movement of public sector,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enriches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but it also has limitations no matter in intellectual base, practice or in its social effect. Any paradigm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ust solve the issue between efficiency and democracy and attain their balance if it tries to get insistent legitimacy. If it wants to go farer,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ust coordinate the
中国行政改革:轨迹与未来_图文(精)
CHINASOCIETYPERIODICAL11最广泛意义上的行政改革,至少包括国家权力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运作方式变革以及公务员制度建设等。
具体到管理体制层面,则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国防、公安、公共卫生等。
而行政学意义上的中国行政改革,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严格地说,新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脱胎于革命年代中共根据地的政权体制,并受前苏联集权模式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经历了八次较大的以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改革。
总的来看,中国行政改革基本上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管理进行相应调整,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政府机构调整和人员精简,以及后来的政府职能转变。
可以说,中国行政改革的历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断认识与升华。
新中国的八次行政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从1952年年底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机构改革,它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形成了自上而下、以中央为主、与计划经济相一致的部门管理体制,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第二次机构改革是,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在尽快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指导思想下,1958年中央下放权力给地方政府,同时对国务院进行精简调整,这次改革也成为新中国行政分权的第一次尝试;1960年至1965年进行的第三次机构改革,是针对“大跃进”等“左”的政策干扰产生的中央宏观管理失控问题,中央重新强调集中统一,开始恢复和增设机构,但在随后的“文革”期间,政府机构发生了非正常的大变动,行政管理工作几乎瘫痪。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与全球性政府改革浪潮同步,中国政府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开始进行行政功能、行政结构、行政行为的再设计与再重组,至今仍未停步。
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中国政府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重点,基本上每隔五年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行政改革。
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反思与展望
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反思与展望作者:马骏来源:《公共行政评论》 2012年第1期1982年1月29日,夏书章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一文。
这篇文章对中国公共行政学的恢复和重建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此文发表后,中国公共行政学迅速地恢复和重建。
为纪念夏老这篇文章发表30周年,本文对过去30年的研究进行简单的回顾,然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一、成绩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重建公共行政学,并开始了早期的研究。
不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公共行政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科重建,即建立学位点和教育体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公共行政学也产生了一部分质量较高的研究,例如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但从整体上来讲,在这一时期,研究队伍规模较小,研究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范围还比较窄,专业化程度也不够高;研究主要停留在概念讨论的层面,对本土问题关注不够,对研究方法的重视也不够。
对于西方公共行政学,整体上仍处于吸收和借鉴阶段,而且主要是吸收西方公共行政学早期和中期的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研越来越受重视,同时,国内资深的公共行政学学者在科研上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加之一大批年轻学者加入研究队伍,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开始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
首先,尽管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但是,公共行政学研究在数量上的增长是非常明显的。
最为关键地,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宽,也越来越专业化,与政府实践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
在这一时期,中国公共行政学拓展了危机管理、绩效管理、公务员编制研究、公共预算、社会政策、NGO与公民社会、腐败与廉政、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食品与药品监管等新的研究领域。
其次,本土研究开始越来越受重视,对于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越来越重视,并涌现出一批以中国公共行政真实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而不再像以前那样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在讨论美国公共行政学的问题,甚至是老问题。
这些以中国公共行政真实世界为基础的研究,使得中国公共行政学与以前相比,更加贴近中国公共行政的真实过程,并开始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初步的理论化。
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_赵书山 (1)
第28卷第1期孝感学院学报VOL.28 NO.1 2008年1月J O URNAL OF X I AOGAN UN I VERS I TY J AN.2008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赵书山(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摘 要:关于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演变,无论是按照历史阶段划分还是从范式转换角度探讨,都不能很好地理清百余年来公共行政学演变过程及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关系。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我们认为公共行政百余年来始终贯彻着公共意志这一条主线,呈现出从学科的提出与形成到丰富与发展,直到今天的成熟与繁荣时期。
即使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来分析,公共管理学实质上仍是公共行政学的延伸,即融汇了公共管理范式理论的公共行政学并非是自身的结束,而是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历史演变;发展趋势;公共管理学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44(2008)01-0014-0518世纪末美国学者W.威尔逊的 行政之研究 一文的发表,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诞生。
在这百余年时间里,公共行政学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过程,呈现出多范式的理论模式。
但公共行政思想的发展是如何演变的,是否真的存在一个范式的替代与转换过程,并在范式的转换过程中实现了公共行政学领域内的科学革命,对此,理论界争论不一。
本文力图对前辈的探讨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揭示出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一、关于公共行政学历史演变阶段的划分及范式转换的争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学科,公共行政学特别是以 行政 作为研究对象的政府管理研究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的研究方向是1887年威尔逊的 行政之研究 一文所确定的,其相对独立的学术框架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怀特的 行政学研究导论 和1927年威洛比的 公共行政原理 两本书的出版为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综述及其展望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包括对行政体制的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是指对政府组织结构、职能、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能力,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改革开放是中国在1978年开始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旨在改善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的行政体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权与激励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行政体制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导,政府在经济中起到了主导和调配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私营经济的兴起,中国的行政体制开始向分权与激励的方向转变。
政府开始放权给市场,减少对企事业单位的干预,鼓励自主创新和竞争,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
其中包括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推行电子政务等。
通过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同时,推行电子政务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和便捷。
推进政府改革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政府机构进行了重组和调整,行政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政府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权与激励,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市场激励和竞争带动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创造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
同时,市场经济也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强了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008年第9期总第279期变革时代的中国公共行政学:发展与前景张成福[摘要]中国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动力在于中国社会变革和公共行政的现代化对公共行政理论的需要。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公共行政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日趋成熟和专业化。
中国公共行政学未来的发展取决于研究者问题意识的觉醒;研究方法论的改进;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强化科际整合和跨学科研究;加强比较研究;致力于本土化的理论建构等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发展成就;未来前景[中图分类号] D0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6-0863(2008)09-0008-06一、导言从历史到现在,凡是人类群体生活的地方,都面临着如何将自己有效地组织起来解决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公共行政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其历史同国家的历史一样悠久。
尽管时代变迁,但有一个核心的主题从未发生改变,即建立和发展一套有效的治理体系,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解决公共的问题,从而实现集体的目标。
所不同的是,不同时代的治理体系,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政策。
从历史上看,治理体系的能力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生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乃至王朝和国家的兴衰。
因此,建立优良的治理结构,从而实现善政,自古到今,都是东西方许多先贤学人探索的永恒主题。
如何治国理政的思想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或科学,与其它科学领域一样,从一开始就代表着这样一种努力,即透过理性的思考和行动,去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公共问题。
在西方,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多元理论共存、多元典范共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
作为一门学科,公共行政的研究变得日趋成熟,日趋专业化。
从上世纪80年代公共行政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重建以来,公共行政学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十分令人可喜的成就,亦逐步走向成熟和专业化。
与此同时,中国的公共行政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和诸多原因,也产生了许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图对20多年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及评价,并就如何推动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走向繁荣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中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契机恩格斯在致康·施莱特的信(1890年10月27日)中曾经这样讲道:“不论在法国或是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
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的支配作用,在我看来是无疑的……。
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资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这一作用也是间接发生的,而对哲学发生最大直接影响的则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
”[1]在另外一封信里,他还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它们又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2]在这里,恩格斯阐明了经济因素的变化以及引起的其它领域的变化对科学研究的推动和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重建以来,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动力直接来自于中国社会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公共行政学科的需求。
概括起来,中国行政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四个主要的方面:1.政府改革与创新中国传统上一直是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的行政国家。
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多多少少都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对政府体制进行改革,其它领域的改革如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均难以进行。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而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其前提就是要取消和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合理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使政府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要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必须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而其前提条件之一便是要使企业摆脱政府的附属地位,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欲建立适应社会变化的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必须逐步还权于民,实现政社分开、政事分开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型态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社会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政治体制逐步走向民主和法治。
面对经济、社会和政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政府体制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仍然很多、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薄弱等。
与此同时,政府管理自身也出现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公共服务赤字(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公民的需要)、财政赤字(主要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以下政府财政赤字)、制度赤字(政府管理的许多方面缺乏制度的保障)、能力赤字(政府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需要)、绩效赤字(官僚主义和效率不彰)、信任赤字(腐败、滥用权力导致的公民对政府信任的降低)。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政府全面履行其职能,而且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与创新政府体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市场经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改革政府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现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政府体制是时代对中国行政学发展的要求。
政府改革与创新直接成为中国行政学发展的推动力,亦成为中国行政学研究的核心主题。
2.公共行政的职业化公职人员是推动国家建设的基石和发展动力,其素质和能力乃一国施政的成败所在。
为适应建立现代化公共行政的需要,中国政府急需一支掌握公共行政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职业精神和伦理的公职人员队伍。
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方面,建设一支精明强干的公职人员队伍便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便提出要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1980年中共中央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认为干部教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公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和正规化。
特别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后,中国公职人员的发展逐步走向职业化的发展方向。
公共行政的职业化,最根本的在于确保公职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能力胜任(competence)。
确保公职人员的能力,除了淘汰不胜任或不敬业的公务员这种消极的做法外,更具建设性的做法便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务人员培训教育制度,积极发掘公务人员的潜能,培养主动创新及负责任职的前瞻性途径。
1993年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明确提出国家行政机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职位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教育。
1996年中共中央印发《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国家人事部也发布了《“九五”公务员培训工作纲要》。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2001-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2006年中共中央印发《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都对公职人员培训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原则、任务以及保障措施作了明确规定。
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除了政治理论的教育和培训以外,经济理论与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依法行政成为公职人员学习的重点。
公职人员的大规模、经常化、制度化的教育培训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研究和学习公共行政,为公务职务做好准备,同时结合技术与管理训练,提升公职人员的管理能力,都为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3.公共领域的问题与危机公共行政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如何透过有效的集体行动解决公共问题的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在社会经济领域,亦出现了诸多问题,面临许多的危机和挑战,最突出的是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问题、能源与能源安全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问题、粮食和粮食安全问题、公共卫生问题、反贫困与分配不公问题等等。
当代社会在公共事务领域所遭遇的问题实在太复杂,且大多属于公共政策上所谓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事实上,公共行政学科的价值完全系于其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因为在社会和政治的系络(context)中发展解决问题的活动,是公共行政的重要面向,尽管不是公共行政学的全部内容。
在当今社会,公民对政府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寄予更大的期望,并要求其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便大大改变了公共行政的本质和角色。
公共行政不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而是设计并执行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
事实上,正是当代社会出现的问题,对公共行政的研究取向构成了影响。
新的社会问题促使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和实践者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创新和前瞻的态度和行为解决问题。
4.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的影响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它学科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社会科学的其它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都得到了重建或发展,这些学科的发展,亦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为,公共行政学是综合的、科际整合的,研究行政学必须有政治学、心理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统计学、历史学等相关的知识,诸如此类的专业化的知识,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提供了诸多专门领域的知识来源。
三、中国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基本成就从20世纪80年代公共行政学科恢复和重建以来,公共行政学科在中国发展的速度、规模都是令人感到欣喜的。
总的看来,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展现了从不成熟到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已开始展现了专业化的特征。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学科认同的确立如前所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行政的知识”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且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也被人们所认同,之所以称为学科(尽管大多数人是在宽泛和不严谨意义上使用它)或专业,那是近代以后科学分化和专业化的结果,它标明的是知识社群的某种自我意识或者信仰,即把公共行政作为一种致力于“科学”的事业。
80年代初,中国老一辈的行政学家(夏书章、黄达强、刘怡昌等)极力呼吁行政学学科的发展和建立。
最初的年代,公共行政学科一直被视为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当时的劳动人事部在吉林召开全国“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论证了开展行政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建议筹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从1986年开始,在高等教育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立行政学二级学科, 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内首家公共行政的专门研究机构, 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
1997年我国首次在研究生教育中增设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1998年之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先后获取行政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