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发展【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三讲解析

1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三讲解析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4)国家通讯社的建成
1950 年3 月28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新华社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的指 示》。1950年4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通过《关于统一新华通讯社组织和 工作的决定》。 1950年11月21日,新华社第一次全国社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华社改组为一 个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的任务基本完成。 1953 年3 月,新华社召开编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新华社要成为“消息总汇” 的总任务和国内外并重的方针。同年 12 月,新华社第三次全国社务会议召开,重 点讨论如何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真研究贯彻“消息总汇”方面的重要 措施。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 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5)中国新闻社的成立
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 国,国家决定组建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 的中国新闻社。1952年9月14日,中国新 闻社在北京成立,10月1日开始发稿。该 社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的知名人士发 起组织,由33人组成理事会,金仲华任社 长。其编辑机构最初附设在新华社内,名 华侨广播组(后改为部)。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黄 瑚
博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发展与改革-概述
第四编: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发展与改革 (1949)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四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十五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日趋繁荣 第十六讲 1949年后港澳台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2版)配套模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2版)配套模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2版)配套模拟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癸丑报灾”2.“苏报案”3.“拒检运动”4.“红中社”5.邹韬奋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王韬的办报主张与思想。

2.简述我国新闻业务在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的发展。

3.民国初年,《申报》在企业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2.论述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试论延安整风期间《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癸丑报灾”答:“癸丑报灾”是指袁世凯对民初报业的大肆迫害与摧残的事件。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政府借军事胜利之淫威,把国民党诬指为“乱党”,大规模地摧残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

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被扣上“乱党报纸”的罪名而遭查封,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被殃及。

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只剩下20余家,史称“癸丑报灾”。

2.“苏报案”答:“苏报案”是中国新闻史上有名的报案。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1899年后被当时在政治上倾向改良派的革职官员陈范所接办。

1903年5月,章士钊出任《苏报》主笔。

6月,《苏报》刊文介绍邹容撰写的《革命军》,发表章士钊署名“爱读革命军者”的论说《读(革命军)》和章太炎所作《革命军序》,公开倡言革命。

同时,《苏报》还在“新书介绍”栏介绍章太炎撰写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摘登了其中部分文字,不仅痛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还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帝为“载活小丑”。

这一切,当然为清政府所不能容忍。

6月30日,清政府由上海租界工部局发出拘票,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自动投案。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自由新闻体制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自由新闻体制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

第六章自由新闻体制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一、名词解释1.癸丑报灾[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暨南大学2010年研;中央民大2009、2004年研]答:“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政府借军事胜利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大肆摧残,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

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只剩下20余家。

报刊减少至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2.邵飘萍[上海财大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人大2006年研;山东大学2005年研]答:邵飘萍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新闻记者,以善于采访著称。

1912年协助杭辛斋创办《汉民日报》,任主笔并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报人的生涯。

“二次革命”失败后,邵飘萍被反动当局构陷入狱,《汉民日报》也同时被封。

1914年出狱后,他东渡日本留学,与同学潘公弼等创办了东京通讯社。

1916年春,邵飘萍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时评。

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驻京特派记者。

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他于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

他每天都向《申报》发去新闻专电和内容较为详细的《北京特别通信》,对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及国会的动态做出翔实可靠的报道,成为有口皆碑的著名记者。

1918年10月,他又在北京独力创办大型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并兼任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讲师。

1919年8月《京报》因揭露段祺瑞政府的卖国政策被封,邵飘萍再次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

1920年回国后恢复《京报》,锐意改革,使该报成为北方很有影响的大报。

根据他在北大、平民大学、民国大学、法政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的讲义整理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

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

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1)殷墟甲骨卜辞带有新闻的成分。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两种接近于新闻传播的形式——情报信和“悬书”。

(3)甲骨卜辞、情报信、“悬书”虽然传递了一定的信息,但均与新闻传播相距甚远。

(4)先秦时的新闻传播几乎完全依赖口头形式。

(5)以书面形式传播新闻开始于汉代。

其典型方式是颁发诏书。

但汉代还没有专用于新闻传播的媒介。

(6)原始形态的新闻传播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性。

只有当报纸这一传播媒介产生之后,人类的新闻传播才能称得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闻传播。

(7)关于原始形态报纸产生的确切时间,学术界存在着较大争议。

①一种观点认为,早在商周之际,我国即有报纸的萌芽。

如王安石曾经把《春秋》称为“断烂朝报”,意为残缺的政府公报。

②有人认为采诗官采集《诗经》是古代的采访活动,《诗经》中的许多民歌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的变迁,带有新闻成分。

③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汉代已有报纸。

理由是:汉代各郡、国在京都设“邸”,而“邸”的主要任务就是向诸侯或藩镇通报消息、传递文书。

因后来出现的原始报纸,大多由“邸”这样的机构颁布,据此认为,汉代已有邸报。

(8)以上观点缺乏充足的史料依据,很难视为科学论断。

据目前材料,中国的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

二、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1)唐代出现报纸,与进奏院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唐代中期各藩镇在京都设邸,后改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

进奏院的负责人为进奏官,亦称邸官、邸使或邸吏。

邸是地方上在京城设立的办事处,其任务是上呈章奏,下报上情,传发信息。

由于地方非常需要了解中央信息,这便出现了“进奏院状报”。

(2)“进奏院状报”是由进奏官发至地方藩镇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其性质接近于后来的邸报。

这种“进奏院状报”之类的报纸,在唐人的许多著作中均有记载。

比较详细的材料要数唐人孙可之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读开元杂报》为研究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五章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一、名词解释1.《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复旦大学2009年研;南京师大2006年研]答:《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亲自操办并确定报刊名称,陈少白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

它的宣传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揭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②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鼓动人民争取民主权利;③对义和团的反侵略反帝活动表示支持,热情歌颂起义志士的革命精神;④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

它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就是在报馆内进行的。

辛亥革命后,迁至广州出版,1913年8月被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查封。

2.英敛之[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英敛之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出版家。

1898年前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开始评论国事,曾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同情戊戌维新变法的文章。

1902年英敛之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

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义,定报名为“大公”。

《大公报》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

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名于时,深受读者爱重。

辛亥革命胜利后,英敛之退隐北京香山,不问报事,潜心从事宗教、教育与慈善事业。

3.《大清报律》[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复旦大学2010、2005年研;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研;南京大学2005年研]答:《大清报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法,颁布于1908年3月14日。

《大清报律》的主要内容是:①确定了开办报馆、发行报纸,须呈报备案并缴纳保押费的制度;②规定了报纸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的任职资格;③规定了各类报纸于发行前须送交官署接受“查核”的制度;④规定了报纸失实报道的处理办法;⑤规定了报道司法新闻、外交新闻、军事新闻及“谕旨章奏”的管理办法;⑥规定了报纸禁止刊载的内容;⑦规定了报刊发行人和编辑人的职业道德守则;⑧规定了报纸相关作品版权的保护办法;⑨规定了违犯本律的具体罚则。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日占区、上海租界和香港及海外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圣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日占区、上海租界和香港及海外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圣

第十二章日占区、上海租界和香港及海外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1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台湾及抗战期间日占区新闻事业的畸变1.台湾地区新闻事业殖民化的加深(1)代表性报刊①《台湾日报》《台湾日报》于1897年5月8日创刊于台北,创办人为川村隆实。

《台湾新报》与《台湾日报》分别掌握在不同政治派系的手中,互相攻讦不休,新任台湾总督支持守屋善兵卫收买两报,合并为《台湾日日新报》,于5月1日在台北试刊,6日正式创刊。

该报为日刊,早出两大张,晚出一大张。

有鉴于当时台湾民众大多不懂日文,该报开始创设中文栏,1903年后在中文栏内加印中文刊头“台湾日日新报”,1905年扩大为中文版,1911年11月中文版停刊。

②《台湾新闻》《台湾新闻》的前身是《台湾日日新报》的台中分社,1901年5月1日改组为《台中每日新闻》,日、中文并用,1903年3月改名为《中部台湾日报》,1907年10月定名为《台湾新闻》,直至1944年被合并。

③《台南新报》的前身是《台澎日报》,1899年6月15日创刊,1903年改组为《台南新报》。

除上述官方御用报纸外,迁居台湾的各界人士还出版了一批民办报纸,对台湾殖民统治当局常有批评之辞,有的还因此而遭到迫害。

④《台湾青年》1920年7月16日,台湾同胞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台湾青年》在日本东京创刊,标志着台湾同胞办报活动的兴起。

《台湾青年》为中、日双语月刊,蔡培火任发行人兼编辑人。

自1922年4月起,《台湾青年》改名为《台湾》,分别出版中文、日文两种版本。

1923年4月扩充改组为《台湾民报》,于4月15日在日本东京创刊,编辑人为林呈禄。

原《台湾》则改为纯日文的杂志继续出版至1924年6月。

《台湾民报》以提倡汉文、推广祖国文化为宗旨,每期4开4小张,全部用中文,初为半月刊,同年10月改为旬刊,翌年7月起改为周刊。

1926年7月16日,该报获准在台湾销售,同年8月1日迁至台湾本岛出版。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圣才出品】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九章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1)1927年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后,立即实行以统制为本的新闻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通过法律手段,很快就建设起一个以统制为本的新闻法律制度,简称新闻统制制度。

(2)1928年国民党政府建立不久即发布开放“言禁”的通电。

同时又提出“以党治报”的方针,要求国统区所有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国民党的思想指导和行政管理。

据此,国民党及其所谓国民政府制定与颁行了一大批实行新闻统制的法律、法令,建立新闻统制制度。

(3)“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为了对付日益发展的进步新闻宣传活动,国民党统治集团大量汲取了德、意等国家的法西斯主义的新闻思想与经验,以进一步严密控制新闻界。

①效法法西斯主义的“国家至上”的原则,利用民族危机,大肆鼓吹和提倡“国民”“国家”“民族”等抽象观念,进行所谓的“民族主义的新闻建设”,凡是反对国民党的新闻宣传,一律以危害“国家”“民族”利益为由予以取缔与镇压。

②加强新闻界自身的控制力量,利用新闻的力量来实行所谓的“科学的新闻统制”,即按照法西斯主义的原则改造新闻事业,将国民党的新闻事业和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统筹规划、统一管制。

据此,国民党政府自1932年起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新闻检查的法令,将出版后审查制度改为出版前检查制度,史称新闻检查制度。

(4)国民党统治建立之时,正是中国广播事业进入蓬勃发展之日。

广播法规的制定与颁行,也是国民党当局在这一时期新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公布《无线电台管理条例》,并设立无线电管理处,管辖中国境内和国际间包括广播电台在内的全部无线电事业。

相关的职能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对广播电台的经营做出规定。

2.抗战爆发后新闻统制制度的日趋强化战时新闻检查法令的大量颁布和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日趋完备,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新闻统制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黄瑚 中国史笔记(不全)

黄瑚 中国史笔记(不全)

绪论一、新闻活动和传播活动的关系二、现代报刊的产生1、产生的时间2、产生的原因(1)地理大发现与全球贸易的开始(2)欧洲大陆封建割据的减少(3)现代邮政系统的形成(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5)文化教育的世俗化、标准语言和文字的建立三、现代报刊的世界范围扩散四、现代报刊在西方的主要发展阶段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2、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前后的―党报时期‖3、―商业报刊时期‖或―大众化报刊时期‖4、―垄断报刊时期‖五、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电报1844华盛顿-巴尔的摩电报线路电话1876美国照相术1822法国电影术1895法国无线广播1920美国匹兹堡无线电视1936英国BBC互联网络1969美国军方六、世界主要的新闻传播制度自由主义的集权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报纸‖一、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时间春秋?汉代?唐代?二、唐朝的官报1、朝政公报——文献―读开元杂报‖2、进奏院状——文物―敦煌进奏院状‖读开元杂报唐孙樵樵曩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

不立首末。

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

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

某日安北奏诸藩君长请扈从封禅。

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

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

如此,凡数十百条。

樵当时未知何等书,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

有自长安来者,出其书示之,则曰:―吾居长安中,新天子嗣国及穷奴自溃,则见行南郊礼,安有籍田事乎?况九推非天子礼耶?又尝入太学,见丛甓负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视得石刻,则射堂废已久矣。

国家安能行大射礼耶?自关以东,水不败田,则旱败苗,百姓入常赋不足,至有卖子为豪家役者。

吾尝背华走洛,遇西戍还兵千人,县给一食,力屈不支。

国家安能东封?…… 武皇帝御史以窃议宰相事,望岭南走者四人……安有廷争事耶?‖语未及终,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政事,盖当时条报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

然尚以为前朝所行,不当尽为坠典。

及来长安,日见条报朝廷事者,徒曰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明日畋于某,诚不类数十幅书。

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笔记和课后解答

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笔记和课后解答

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笔记和课后解答一、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1.1 起源中国的新闻事业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纸质媒体,如《京报》和《深报》,这些报纸的创办标志着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步。

此后,新闻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政府的控制和限制。

1.2 发展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新闻事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

最显著的一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新闻传媒立即被国家掌控,成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1.3 当代新闻事业的现状中国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建立了众多的新闻机构,包括报纸、电视台、广播等。

中国的新闻事业也逐渐实现了市场化,并为全球提供了大量新闻内容。

二、中国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2.1 政府控制中国的新闻事业受到政府的控制和管理。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机构逐渐市场化,但政府仍对内容和报道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限制。

2.2 媒体与娱乐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的新闻媒体开始追求商业化和娱乐化。

许多新闻节目和报纸更注重娱乐性,迎合公众的需求。

2.3 社交媒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的社交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

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使个人用户能够快速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对新闻传媒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中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3.1 挑战中国的新闻事业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言论自由受到了限制,新闻媒体的报道受到政府的审查。

其次,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给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带来困扰。

此外,新闻媒体面临着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平衡问题。

3.2 机遇尽管面临挑战,中国的新闻事业也存在一些机遇。

首先,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方式。

其次,中国的媒体市场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中国经济的崛起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课后解答1.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是如何的?中国的新闻事业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纸质媒体,如《京报》和《深报》。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真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真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真题1、清华大学考研真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5×9=45)1.精确新闻学2.棱镜门事件3.拟态环境4.二级传播理论5.尼尔·波兹曼6.观点的自由市场7.蒙太奇8.美国便士报运动9.史量才二、简答题(15×3=45)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三、论述题(20×3=60)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5×9=45)1.精确新闻学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

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棱镜门事件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

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

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一直在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

考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26: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挫折

考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26: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挫折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26: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挫折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第二节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挫折(这一时期从改造完成,经反右,到文革后期,约1956-1976)2.1发展一、我国新闻事业在社改后,迅即步入大发展时期·1957,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成立。

著名报人邓拓首任会长。

该协会主办《新闻战线》。

·1958新发展有:1.理论性杂志纷纷创刊。

如《红旗》半月刊杂志。

2.电视事业诞生。

1958.5央视前身—北京电视台开播。

同年沪、哈、津也开播。

3.新闻教育事业大发展。

二、60s经济困难时期,新闻事业收缩·《新闻战线》和新华社内刊《新闻业务》合为《新闻业务》半月刊。

·《人》缩版、量降。

60s中期经济好转,重新发展。

●《新闻战线》·1957北京,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月刊,以便交流经验、指导工作。

·60s经济困难时期,新闻事业收缩。

《新闻战线》和新华社内刊《新闻业务》合为《新闻业务》半月刊。

2.21966文革对新闻事业的破坏·1966.5以陈伯达为组长的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社;并指导新华社、中广的对外报道。

·1967《人》《红旗》联合发表毛《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新闻界出现夺权活动。

同时,红卫兵、造反派创办起大批报刊,小报风行。

●文革小报·文革初期小报风行各地,有铅印,有油印,而流传最广的是铅印四开小报。

有些小报是原有的合法报纸改组后出版的,如北大由毛泽东题写报头的《新北大》和复旦校刊改组成的《复旦战报》;有些是新出的但使用原有报刊的机器设备,如上海的《工人造反报》。

·这些小报,派性突出,言辞偏颇,小道消息多。

重要文件、首长讲话、档案材料都是小报热衷刊载的,一时酿成无密可保的局面。

小报的泛滥与形势的混乱可谓互为因果,此外重名的很多。

·高等院校新闻系科受到冲击。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圣才出品】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圣才出品】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形式1.从口语传播到标识传播(1)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口语、标识这两种新闻信息传播形式。

这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概莫能外。

(2)在口语传播工具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木铎等音响传播工具。

木铎是一种木舌金铃的发声器具,为中国古代所特有。

(3)先民们不仅使用口语传播形式,同时还使用标识传播形式。

标识传播的具体手段,有结绳、画图、雕刻、烽烟、旌旗等等。

2.文字传播:早期新闻信息传播的完备形式(1)文字传播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问世,是古代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趋于成熟的标志。

(2)殷商时代,文字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成为当时重要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

(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制订出一套全国统一的新文字——小篆,基本消除了以文字形式向全国发布新闻信息的障碍,文字传播开始真正成为一项面向黎民百姓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

而皇帝发布的诏书开始成为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主要形式。

新闻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以竹简、木简和绢帛为主。

(4)文字的出现,还提高了标识传播水平,出现了露布等新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

露布,是文书不加检封、公开发布的意思,大约出现在秦汉时代,东汉末年时成为发动战争前讨敌檄文的别称和战争胜利后宣扬战绩的捷报。

露布这种手段因其时效迅速、影响立竿见影而被沿用了1000多年。

二、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报纸的诞生(1)自唐代起,一种被后人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

这一中国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性质上与近代意义上的报纸最为相似,直至清王朝的覆灭而最终消亡。

唐代孙樵撰写的《经纬集》中一篇题为《读开元杂报》的短文,是现存最早的一份述及朝政公报的历史文献。

据这篇短文记载,在唐开元时期,朝政简讯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有人将这种朝政简讯抄录后传往外地。

100多年后,这类手抄件尚流传在襄樊地区。

孙樵把这类朝政简讯的抄件称为“开元杂报”。

《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背诵版

《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背诵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1、“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

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

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

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

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2、《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政府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

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

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主编署名“爱汉者”。

3、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子子喇报》。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统制下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圣才出品】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统制下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新闻统制下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1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报业托拉斯计划的流产1.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1)民营报业的发展民营报业数量剧增。

在地区分布上,以上海及江苏、浙江两省的民营报刊为数最多。

①天津《大公报》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在天津复刊,张季鸾提出了“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四不”方针的提出,使《大公报》得到社会各界之欢迎,发行量迅即上升。

1927年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方面,《大公报》锐意改进,推出了不少促进发展的举措。

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其触角伸入到当时中国的报业中心,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大报。

②成舍我和“世界”报系成舍我主办的“世界”报系始创于20年代中期。

1924年4月,成舍我开始在北京独立办报,于1924年4月26日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月10日创办《世界日报》、同年10月1日创办《世界画报》。

③新型小报新型小报的出现,也是这一时期民办报刊发展的一个崭新现象。

小报,大多为文艺小报,在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诞生,后一直作为报纸的一个品种而在中国报坛生存与发展,基本上囿于文艺或娱乐领域之内,以供市民怡情消遣之用。

最先问世的是成舍我在南京创办的《民生报》。

(2)民营广播电台及通讯社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①商业性广播电台,数量多,分布地区广,但半数以上集中在上海,社会影响较大;②教育性广播电台,由大中学校或各地方民众教育馆开办,播音内容限于文化教育,社会影响不大;③宗教性广播电台,数量更少,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民营通讯社在这一时期的数量进入了历史最高点。

大多数民营通讯社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不少民营通讯社开始走专业化道路,以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在新闻通讯市场上生存和发展。

2.报业托拉斯计划的出现与流产自民国成立后一直沿着企业化方向发展的民办商业性报纸,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必然要像西方报业那样走上托拉斯之路。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六章【圣才出品】

第一编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1815—1895)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古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早期形式1.从口语传播到标识传播(1)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口语、标识这两种新闻信息传播形式。

这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概莫能外。

(2)在口语传播工具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木铎等音响传播工具。

木铎是一种木舌金铃的发声器具,为中国古代所特有。

(3)先民们不仅使用口语传播形式,同时还使用标识传播形式。

标识传播的具体手段,有结绳、画图、雕刻、烽烟、旌旗等等。

2.文字传播:早期新闻信息传播的完备形式(1)文字传播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问世,是古代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趋于成熟的标志。

(2)殷商时代,文字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成为当时重要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

(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制订出一套全国统一的新文字——小篆,基本消除了以文字形式向全国发布新闻信息的障碍,文字传播开始真正成为一项面向黎民百姓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

而皇帝发布的诏书开始成为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主要形式。

新闻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以竹简、木简和绢帛为主。

(4)文字的出现,还提高了标识传播水平,出现了露布等新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

露布,是文书不加检封、公开发布的意思,大约出现在秦汉时代,东汉末年时成为发动战争前讨敌檄文的别称和战争胜利后宣扬战绩的捷报。

露布这种手段因其时效迅速、影响立竿见影而被沿用了1000多年。

二、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报纸的诞生(1)自唐代起,一种被后人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

这一中国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性质上与近代意义上的报纸最为相似,直至清王朝的覆灭而最终消亡。

唐代孙樵撰写的《经纬集》中一篇题为《读开元杂报》的短文,是现存最早的一份述及朝政公报的历史文献。

据这篇短文记载,在唐开元时期,朝政简讯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有人将这种朝政简讯抄录后传往外地。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规模都远远超过中文报刊。

这些报刊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

新闻业务水平较高,达到近代报刊的水平。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宗教宣传性质的中文月刊,揭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第一页。

1815,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

·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内容以宣传教义为主,也涉及科学文化、西方近代科技实用知识等。

由于条件限制未涉及政治时事问题。

发表我国最早的报刊新闻图画。

·宣传上采取“附会儒学”的策略,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

·发行地区逐步扩大到广州澳门,影响也逐渐扩大。

1821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停刊。

(前后6年)●《蜜蜂华报》AAbelhadaChina 我国第一份外文报纸。

1822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的政府机关报,主编安东尼奥,葡文周刊,附数种增刊。

一年后因执政党被推翻而停刊。

葡出版的各种葡文报纸出版时间都不长,影响不大。

●《广州纪录报》/《广东纪事报》CantonRegister ·外文报纸中第一份英文报纸。

1827英商马地臣和美商伍德在广州创办。

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

·商业性报纸,内容主要有货价行情,航运消息,也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评论,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

有强烈政治色彩,竭力为鸦片战争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后辗转迁往香港,改名《香港纪录报》,1863年停刊。

(前后36年)●《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833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立。

由于在清朝统治的领地上创办,该报标志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1。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人办报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圣才出品】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人办报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国人办报1.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办报理念的萌生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的开展,西方新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1)最早接受西方新闻思想的人——林则徐和魏源①1838年底,林则徐受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广东禁烟,提出“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

他派人到澳门搜集各种外文报刊,并组织翻译班子,将其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译成中文,以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材料。

②在形式上,这些参考材料是零散的,并无名称,但后来被汇集成册,取名“澳门新闻纸”。

此外,林则徐还将其中一些重要材料亲自加工、润色,另编为“澳门月报”。

③1841年8月,林则徐将其主持编译的《四洲志》译稿及其他中外文资料托付其好友魏源整理出版。

魏源依据这些材料和其他一些文献资料,整理编著成《海国图志》,并最终将其扩至100卷。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对西方新闻事业作了不少如实介绍。

④从上述活动中,可见林则徐、魏源对报刊沟通信息的这一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译报活动,不仅在当时受到一些外报的赞赏,而且对后世也有巨大影响,开梁启超、严复等人“广译五洲近事”之先河。

(2)洪仁玕的办报思想1859年,太平天国后期将领洪仁玕在其向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即报纸)”等新闻主张。

他的主要新闻观点,可归纳为四条:①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报纸“禁朋党之弊”,以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②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沟通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之间的公议。

③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④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

但是,太平天国在洪仁玕提出上述主张后不久即覆灭,因而洪仁玕的办报主张在当时并未有实施的机会。

考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9:新闻事业的职业化

考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9:新闻事业的职业化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9:新闻事业的职业化第四章自由新闻体制与新闻事业的职业化第二节新闻事业的职业化【本节提要】政党报刊的衰落 /新闻事业职业化的形成背景:在中国,新闻事业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关头诞生,一直成为各种政治势力讨论社会问题的论坛,使政党报刊成为中国新闻事业主流。

新闻事业的内容与形式历来以政论为主,形成中国新闻事业的传统与特色。

中华民国成立后,最有影响的是:同盟会-国民党(1912同盟会联合一些小党派改组成国民党,成为全国最大的政党,反袁)和共和党-进步党(拥袁)。

两党相互对立。

同时其他政党也积极办报(如自由党的民权报)。

北洋政府时期,自由新闻体制被扭曲,中国新闻事业重视政论的传统中断,政党报刊盛行的时代结束。

而中国新闻事业的职业化进程得到加快。

新闻事业职业化的表现一、政党报刊的衰落,和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

第一批善于采写新闻的新闻记者涌现。

二、报纸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

(如此时期的申、新)原因:1北洋新闻专制;2一战列强无暇东顾;3上海金融中心租界环境。

意义:商业性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方针,突出以赢利为目的。

但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意的借鉴。

三、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与广播事业的诞生。

是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现象。

“横三民”报同在上海出版,都拥护共和制,被称为“横三民报”。

《中华民报》:1912邓家彦创刊于上海,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是同盟会系统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报纸。

《民国新闻》:同盟会国民党系统报纸。

1912创刊于上海,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

《民权报》:自由党在上海创办,戴季陶等主编。

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曾提出“以暴易暴,惨无人道,欲真共和,重在改造”和“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等激进口号。

(牛!!)黄远生中国新闻通讯奠基人,被戈公振誉为报界之奇才。

早年中进士,辛亥革命后全身心从事新闻工作。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圣才出品】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圣才出品】

第二章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外国传教士与近代中文报刊的诞生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问世(1)1807年,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来到中国,成为基督教在近代来华传教的第一人。

1813年,年轻传教士威廉·米怜被派到中国协助马礼逊工作。

(2)1815年,米怜带上中国刻工梁发等人在马六甲办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其传教的主要工具,即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的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纯粹是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米怜作为该刊的创办人始终担任该刊的主编,梁发是米怜办报的主要助手,1816年正式加入基督教,后成为最早的中国籍传教士。

(4)在宣传策略上,为了不与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形态发生直接的冲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宣传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

1821年12月,因主编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共出7卷70多期,累计574页。

(5)《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终刊一年后,英国伦敦布道会还先后出版过《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天下新闻》两份宗教性报刊。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中国境内的创刊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为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1)创办人郭士立,一译郭实腊,普鲁士籍传教士,1824年受荷兰布道会派遣到暹罗传教,多次游历中国沿海各地,后脱离荷兰布道会,与英国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建立了联系,1831年来到中国。

郭士立对侵华有浓厚的兴趣,不仅能讲中国北方官话及闽粤方言,还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曾3次乘船到中国沿海口岸探听军事情报,收集政治、经济方面的信息,也曾参与走私鸦片等活动。

(2)内容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发展
14.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事业的超前发展与全面调整
1.新闻事业的超前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新闻事业发展的步子日益加快,并出现了超前发展的态势。

(1)报刊事业的发展
①建国初期建成的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体的报刊网在1957年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报刊及其发行量大增。

②报刊品种开始增多与趋于合理。

面向基层、补日报之不足的晚报,经过建国初期报业
的整顿与改造,只剩下了一南一北两家,即上海的《新民报晚刊》和天津的《新晚报》。

这一时期,又出现了两份新办的晚报,即1957年在广州创刊的《羊城晚报》和1958年在北京创刊的《北京晚报》。

③时政、理论期刊的纷纷创刊,是这一时期报刊发展的一个新现象。

(2)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①电视事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是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一大成就。

②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中国上空首次出现电视节目的信号,9月2日正式开播。

1958年后,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也先后试播并获得成功。

从1959年到1961年,又先后有19座省市级电视台建成开播。

③自1957年后实行中央和地方并举的方针后,地方广播事业获得大发展,一批中等城市的人民广播电台纷纷创建。

(3)通讯社的发展
①1957年,新华通讯社明确提出了要使自己成为“消息总汇”、成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的发展方向。

②1957年10月,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就两单位加强合作的问题给中央写了报告,并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③自1957年3月起,新华社编印的一份内部刊物《参考消息》改版,阅读范围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应级别的党内外干部。

后又进一步扩大到机关团体、企业的干部和高等院校的学生。

④为适应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需要,新华社还有计划地更新和改进技术设备,建立和完善国内和国际电讯网络。

(4)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1958年后,新闻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出现了一批新的新闻教育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北京广播学院成立,是培养广播电视各类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

2.新闻事业的全面调整
(1)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陷入了深重的困难之境地,不得不进行全面调整。

与之相应,新闻事业也从超前发展转为全面调整。

(2)由于纸张紧缺,中央指示压缩报纸用纸,报纸不得不大量停办、合并,数量一时锐减。

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被迫停办。

(3)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结束后,随着经济形势的日趋好转,新闻事业也由收缩再次转入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二、新闻工作方针在挫折中改进
1.“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与“政治家办报”的提出
(1)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在会议期间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进行谈话,一再说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长期的、基本的方针,只能放,不能收,同时也提出了要批判现代修正主义。

(2)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新闻舆论界十分活跃,各种不同的意见在《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均有所反映。

(3)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人民日报》不仅在5月1日全文刊载《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2日还发表社论《为什么要整风》。

之后,整风与“鸣放”的内容成为《人民日报》等所有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心。

(4)在整风和“鸣放”期间,新闻界发生了一起被称为“左叶事件”的工作风波。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发起了反右派运动。

(5)反右派运动兴起后,《人民日报》等党的机关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宣传与组织作用。

《文汇报》和《光明日报》被点名批评。

(6)为了解决新闻界内部的右派问题,6月24日,第二次新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揭发与批判新闻界的右派言行。

在反右派运动中,一大批新闻工作者被划定为右派分子。

(7)反右派运动兴起后,为了保证新闻事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主张。

1957年6月,毛泽东指出: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

这叫做政治家办报。

(8)《人民日报》等各级党报还注意新闻报道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在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9)但是,反右派运动后有关新闻工作方针的重新探索和思考,特别是把1956年由《人民日报》发起的第一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成果几乎全部抛弃,带有严重的“左”的色彩。

2.“大跃进"宣传与调查研究之风的兴起
(1)1958年5月,“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报刊、电台和通讯社无不以满腔热情地宣传“大跃进”运动,甚至大唱高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2)1958年8月,毛泽东视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发出“办人民公社好”的指示,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

《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期间整个中国社会的狂热局面以及由此出现的狂飙般的宣传报道,已经危机人民群众对党报的信任度。

(3)1960年12月至1961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工作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4)调查研究之风的兴起,反映在新闻宣传上,来自第一线的新闻报道增多了,“第一手材料”受到普遍重视,并出现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人物的典型报道。

3.从知识性、娱乐性的加强到文化批判活动的开展
(1)至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党和政府要求报刊、广播、电视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使党报等新闻媒体开始发挥其传承文化、传递知识和提供娱乐等多种功能。

(2)但是,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后,党报等新闻媒体重视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举措受到质疑。

自1962年后,文化批判运动成为党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党报等各类新闻媒体则是文化革命的主要阵地。

三、“文化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大劫难
1.“文革”爆发与新闻事业横遭摧残
(1)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遭到了空前浩劫。

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操纵下,红卫兵、造反派以造反、夺权为名,肆意冲击国家法律允许出版的报纸、期刊,使绝大多数的报刊处于瘫痪状态,少数报刊成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御用工具。

(2)1967年元旦,《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经毛泽东审定的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后,新闻界出现了“夺权”活动。

(3)对于广播电台,中共中央于1967年1月11日发出《关于广播电台问题的通知》,宣布各地广播电台一律由当地人民解放军实行军事管制,停止编辑和播送本地节目,只能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4)高等学校的新闻学系或专业自1966年秋季起与高等学校所有系科一样停止招生,在校师生“停课闹革命”。

(5)在党、政、军、文化机关出版的大批合法报刊纷纷停刊之时,随着各种“红卫兵”组织和“造反”组织的出现,一大批既没有固定的编辑机构,也没有向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非法小报纷纷出版。

(6)“文革”爆发后,林彪、“四人帮”肆意扭曲、践踏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与作风,用他们的反动新闻宣传思想和方针取代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方针,建国后17年的新闻工作经验被彻底否定。

(7)在宣传报道上,自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