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占所有脂肪肉瘤的30%,类似脂肪瘤,脂肪组织> 75% 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有局部复发和发生去分化的 倾向,几乎从不转移 肿瘤巨大,部位较深, 常位于腹膜后和四肢深部,境 界清楚。肿瘤几乎全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并由纤维组 织分成大小不等的叶,酷似脂肪瘤。瘤细胞轻度多形, 在某些纤维组织区可见空泡性细胞,胞核大而深染多形。 如纤维组织增多,可称为硬化性脂肪肉瘤。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又包括脂肪瘤样脂肪肉瘤、硬化性脂 肪肉瘤
毛发或者钙化。
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可见强化。
畸胎瘤
例1
例2
鉴别诊断
平滑肌肉瘤
占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第2位,女性多见
腹膜后类圆形或分叶状巨大肿块。
起源于腹膜后平滑肌、下腔静脉壁平滑肌,可侵犯血管腔内。
特征:实行肿块,信号/密度欠均匀,其内可见多发不规则坏死与
囊变。不含脂肪。
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也可呈不规则环形强化。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 大体病理上肿瘤呈分叶状,可有假包膜,切面黄色,质 软。镜下瘤细胞分化好,绝大部分由分化近乎成熟的脂 肪细胞组成
硬化性脂肪肉瘤(SLS)
硬化性脂肪肉瘤以含有大量胶原纤维组织为主,细胞成 分少,所以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CT 见肿瘤内大部分成分呈脂肪密度,肿块巨大,边界清楚,瘤 内可见云絮状、条纹状边缘模糊的略高密度影及粗细不一间隔 , 假包膜,血供多不丰富,增强扫描有强化 CT图像上,分隔及不均质是其特点, CT所示的云絮状、条纹状 略高密度影及分隔与脂肪母细胞、梭形细胞、胶原和纤维组织等 成分有关 MRI T1WI、T2WI上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信号明显下降,常含 有纤维分隔和局灶性的其他非脂肪结构, 在Gd-DTPA增强后轻 微强化。

胃肠道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胃肠道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医 学影 像 学 杂 志 2 0 1 3 年第 2 3卷第 9 期 J Me d I ma g i n g Vo 1 . 2 3 No . 9 2 0 1 3
胃肠 道 脂 肪 瘤 的影像 学 诊 断
李仁峰 , 周 国兴 , 吴颖 为 , 陈 波 , 王 中秋
( 同 济 大 学 附 属 东 方 医 院 医学 影 像 科 上海 2 0 0 1 2 0 )
wi t h c onf i r me d pa t ho l o gi c a l r es ul t s . I ma g i n g e x a mi n a t i o ns i n c l u de d 4 c a s e s of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a 1 ba r i um c o nt r a s t pe r f or m— a nc e,8 c a s e s of CT a nd 3 c a s e s of M RI .Ma s s l o c a t i on, s i z e, m or p hol og y, d e ns i t y, l um i n al c on di t i o ns a n d s ur r o und i ng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胃肠 道 脂 肪瘤 的 影 像 学 特 征 及 诊 断价 值 。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8例 ( 男 性 3例 , 女 性 5 例) 胃肠 道 脂 肪瘤 的 影 像 学 表 现 , 其 中 x线 胃肠 道 造 影 4 例、 C T 检 查 8例 、 MRI 检 查 3例 , 分 别 观 察 肿 块 的位 置 、 大
性低密度 ; MR I 肿块在 T wI 、 Tz wI 呈高信号 , T z抑 脂 像 为 低 信 号 。 结 论 胃肠 道 脂 肪 瘤 的 影 像 学 表 现 典 型 , 肿 块 柔

颅内多发性脂肪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

颅内多发性脂肪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

颅内多发性脂肪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颅内脂肪瘤是极少见的胚胎发育性良性肿瘤,多位于胼胝体、三脑室底部、小脑、丘脑及颅低池等处,青少年多见,但多发性极为罕见[1]。

现将1997年1月~2011年7月8例颅内多发性脂肪瘤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27~68岁,平均49岁。

入院就诊原因:颅脑外伤1例,偏瘫1例,癫痫2例,头痛头晕3例,智能下降1例。

影像检查方法:CT采用GE8800CT机、GEprospeedAI单排螺旋CT机及飞利浦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层厚6~10mm。

MRI使用沈阳中基公司AG3500型0.35TMR扫描仪,使用头线圈,先行常规SE序列轴位T1WI、FSE轴位T2WI 扫描及T1或T2STIR序列轴位扫描,视情况辅以冠状位、矢状位SE T1WI、FSE T2WI、扫描。

层厚5~8mm,间距1mm。

由2名本科高年资医师共同评价病灶的数目、大小、边界、伴发病变等。

结果8例患者全部瘤灶界清,边缘光滑,无分叶,数目3~11个,平均5个,长径1mm~38cm,平均12cm,CT及MRI均表现为脂肪密度影,CT值-75~-130Hu,平均-119Hu,MRI表现为与皮下脂肪信号一致,即T1高、T2中高信号,STIR为低信号。

胼胝体区14个(压部11个,体部3个),脑池区13个(分布于环池、四叠体池、脉络丛、大脑大静脉池、桥小脑脚池等),丘脑4个,松果体区3个,脑干2个,大脑半球凸面3个,侧脑室三角区脉络膜丛1个。

CT发现伴环线状钙化2个,MR未显示钙化信号。

CT及MR发现的伴发病:脑梗塞3例,胼胝体发育不良3例,鼻窦炎3例,透明隔间腔2例。

讨论现一般认为颅内脂肪瘤是原始神经管闭合异常等所致,因而中线区域好发,易伴胼胝体等各种先天畸形[1]。

病理上肉眼质软无包膜的黄色组织,镜下见成熟的脂肪细胞,部分可含钙化。

小的脂肪瘤及伴发的胼胝体轻微异常常不引起临床症状,较大的肿瘤可有症状,胼胝体区可有抽搐,灰结节有下丘脑损害症状,近脑室者可引起脑积水症状,破裂可类似脑出血的表现,中脑被盖可伴睡眠性窒息综合征表现[1,2]。

脂肪肉瘤与滑膜肉瘤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与滑膜肉瘤影像表现

粘液性脂肪肉瘤
多形性脂肪肉瘤
➢CT:质地不均的软组织肿块, 呈骨骼肌密度, 增强中 等强化,其内见坏死灶
➢MRI:T1与肌肉信号相似,T2表现为略高、等混杂 信号,增强可见强化
多形性脂肪肉瘤
去分化脂肪肉瘤
➢CT:混杂密度肿块(脂肪灶、实性肿块及钙化 影等),增强实性肿块明显强化。病灶可侵犯 临近组织器官,发生钙化或骨化代表肿瘤异源 性分化或化生,预后更差
➢MRI:脂肪信号为主,脂肪成分与软组织肿瘤 成分间分界清楚,分界处呈突然中断征象
去分化脂肪肉瘤
2017-06-12Leabharlann 去分化脂肪肉瘤鉴别诊断
➢ 畸胎瘤:腹膜后畸胎瘤较少见,成分复杂, CT/MRI可见脂肪、液体成分,脂液平,及线 状或块状钙化
➢ 脂肪瘤: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几乎完全由脂 肪组成,常有明显包膜,可见纤细、均匀的间 隔(<2mm),增强间隔明显强化
易位,并融合形成SS18-SSX融合基因(金标准) ➢温和无痛,缓慢生长,中至高度恶性,局部复发和
远处转移常见
滑膜肉瘤
X线:软组织肿块,局部骨质 破坏,可见钙化或骨化,呈 斑点状或斑片状,有的形成 不连续骨壳
滑膜肉瘤
CT:等或稍低密度,可坏死囊变/出血,可 见边缘性钙化,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
滑膜肉瘤
脂肪瘤样 硬化型
分化性脂肪肉瘤
脂肪瘤样 硬化型
粘液性脂肪肉瘤
➢ CT:水样低密度肿块,内见点状、地图分布状 脂肪密度影及粗细不均分隔,增强呈网状、云絮 状或片状强化,囊性及脂肪成分无强化,内见小 分叉血管走行
➢ MRI:T1低信号,T2显著高信号,内见短T2的 纤维间隔,T2压脂呈高信号,增强不均匀渐近性 强化
➢ 骨外骨肉瘤:成分复杂,可见钙化、瘤骨,无 脂肪组织,延迟期密度明显减低、发病率很低, 易复发

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

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
S o 1 1 g T ,S h e n J 。L i a n g B
L.e t a 1.R e t r o D e r i t o n e a 1 1 i p os ar co l n o . : M R c h ara ct eri st i c s
2 6 6 . 1 0 . t t e n ri c k s W H. C h u YC . G o1 d b1 u m JR .et a1 . De di ff e r e nt i at ed
列 紧 密 ,多 形 性 脂 肪 肉瘤 主 要 由
~ L n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 m 一 一 ¨ ~ = 2 一 _ 三 一 ~ ~ 叭 ~ 一 ~
Di a g n P a t h o 1 , 2 0 0 1 , 1 8( 5): 2 6 3 —
呈 低 信 号 。 静 脉 注 射 钆 喷 替 酸 葡 者 5 年 生 存 率 远 远 高 于 位 于 腹 膜
甲胺 ( G d - D T P A ) 增 强 后 ,病 变 的 脂 后 的 ,这 是 由于 四 肢 肿 瘤 易 于 早 肪 性 成 分 或 分 化 良好 成 分 只有 轻 期 发 现 和 完 全 切 除 的 缘 故 。肿 瘤
微 强 化 ,非 脂 肪 性 成 分 则 有 显 著 内 的 脂 肪 含 量 越 高 , 预 后 相 对 越
i n t h e h i s t o l o g i c s u b t y p e s 【 J ] .
R a di o 1 o g y , 1 9 9 3 ,1 8 6( 2): 4 5 5 —
a n d D at h o1 o gi c a1 c or r el a t i v e

骨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骨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卫生出版社, 2005. 460 461. [ 6] 叶任高, 陆再英, 谢毅, 等. 内科学[ M ] .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1984. 793 794. ( 收稿日期: 2010 11 04 修回日期: 2011 02 20) ( 本文编辑: 任德印)
骨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lipoma of bone
8 例均行 CT、M RI 检查, 其中 2 例行 X 线检 查。采 用 Siemens 16 排 螺旋 CT 机 ( 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 层
2. 1 影像表现 骨内脂肪瘤 5 例, 发生部位分别为跟骨 2 例, 股骨下端 1
例, 髋骨 2 例 ; 骨内脂肪瘤 X 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卵圆形、类 圆形透亮区, 周边硬化, 内可伴有斑块 状、结 节状、粗大条( 索 状 钙化。病灶局限于骨轮 廓内, 无膨 胀生长, 皮质完整, 无骨
骨 旁脂肪瘤 3 例, 分别 发生于 颈椎椎 板、坐 骨、股骨 干。 CT 所 见 骨 旁 可 见 脂 质 肿 块, 边 界 清 楚, CT 值 约 55 ~ 110H U, 肿块内可见较多珊瑚状、树枝状骨化 影, 基底 与母骨 相连。MRI 呈短 T1 长 T2 信号, 抑 脂序列 呈低信 号, 内 部珊 瑚状、树枝状骨化影呈低信号改变, 病灶周围 髓腔骨质信 号。 未见异常邻近软组织弧形受压( 图 2) 。 2. 2 病 理所见
骨内脂肪瘤 X 线表现为透亮低密度影, CT 、MRI 表现为 病灶内含脂质密度 和信 号, 边界清 晰, 周边 可见因 反应 性增 生而成的硬化边, 内可见斑块状、小 结节状钙化, 瘤周 无骨膜 反应和软组织 肿块。国外有文献报 道, 50% 长骨 骨内脂肪瘤 造成骨膨胀性改 变。本组 5 例 骨内脂 肪瘤 均局限 于骨 轮廓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影像诊断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影像诊断

谢谢
肾上腺腺瘤,一般以软组织成分为主,有的功能性肿瘤密度较 低,但 CT 值一般不低于 – 10Hu;且直径多小于 2 cm,并有 相应的临床症状及其生化指标异常。
腹膜后含脂肪的肿瘤,脂肪肉瘤为恶性肿瘤,主要为不成熟的 脂肪组织,增强扫描有不规则且不均匀强化和不同程度的侵袭 征象。脂肪瘤以成熟脂肪成份为主,密度均匀,肿块内无分隔 ;大部分畸胎瘤含有高密度骨组织、牙齿或不规则斑片钙化, 呈球状的毛发飘浮在脂肪表面。
AML分为4型:
Ⅰ型,单纯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最多 见;
Ⅱ型, 髓样脂肪瘤合并出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常体 积较大;
Ⅲ型,肾上腺髓外髓样脂肪瘤,多见 于后腹膜;
Ⅳ型,髓样脂肪瘤发生于肾上腺其他 病灶内, 瘤体脂肪成分较少, 钙化多 。
CT表现
CT 征象表现为肾上腺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 分叶状肿块,以脂肪密度为主 ( CT 值多在 – 120~- 20 Hu 之间);肿块内多有分隔( CT 值 多在 15~40Hu 之间),增强可伴有轻度强化。 如合并出血感染,可出现包膜增厚强化。
以脂肪成分为主型:T1WI均匀高信号, T2WI中等信号。
脂肪和髓样成分混合型:T2WI和T1WI增强 上脂肪信号混杂高信号区域。
髓样成分为主型:相对于肝脏,T1WI低信 号,T2WI高信号,增强有强化;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主要与下列肿瘤鉴别:
位于肾上极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二者 CT 表现基本一致,主 要是与肾脏的关系不同,如病灶位于肾上腺区且与肾脏界面清 楚,则为肾上腺髓样脂肪,如病灶在多个层面上与肾脏关系密 切,且肾上腺结构显示清楚完整、 受压移位时,应考虑肾脏血 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层螺旋 CT 多平面重建( MPR)、 容积 再现( VR)或 MRI 冠状位、 矢状位可以明确肿瘤与肾脏的关 系。

跟骨脂肪瘤的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8例分析)

跟骨脂肪瘤的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8例分析)

资料 : 两院于 2 0 0 3年 1 月至 2 0 0 8年 l 共收治 8例 跟 2月 瘤病例 ,男 6例 ,女 2例;年龄 2 ~5 5 7岁 ,平均 3 7 症状 7例 ,因外伤 而就 诊;1 因足跟部胀痛 ,运动 例 I 。8例均有 X 线资料 , 就诊 6例有 CT 资料 。 2 4 诊断 . 宿灶 的分布

图4 a
图4 b
跟骨脂肪瘤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脂肪性透亮【
边界清 ,边缘 可硬化 ;其 内可见钙化灶 。但 多因前后 8 例共9 个病 灶 ,均发病于跟骨 颈基底 重叠和组织密度 分辨率低 ,常 不能估测 出透 亮区成分i 以定性 。C T检 查时 ,根据 病灶 内( 尤其 是CT值的测 显示的脂肪成分 & 可对跟骨脂 肪瘤作 出定性诊 断。 以i 口 为病 理是诊断跟骨 脂肪瘤 的金标 准 ,目前 国际上认 为 侧6 ,右N3 。X线 检查单侧 7 ,双 侧 1 。 个 个 例 例
生病理性 骨折 ,形成 所谓的 “ 片陷落征 ”,不侵及邻近 骨
组织 ;③内无钙化或骨化斑点 ;④CT 值一般为0 0 ~l HU, 病 理骨折后混入血性液体后CT 可升高达3 值 0~5 HU,增 0
3 3 跟骨脂肪 瘤鉴别诊断 .
典型 的跟骨脂肪瘤单凭 C T检
强检查 囊 内容物 无强化 。 3 3 3 骨 巨细胞瘤 .. 多见于2 ~4 岁的青壮年 ,好发于 0 0
骨脂肪 瘤是起源于骨 内脂肪组 织的 良性肿 瘤 ,患病


般 为单 发[。患者 通常无 明显 临床症 状 ,仅少 】 1
为 跟骨部位肿 痛 ,活动 后加剧 ,多在 外伤或体 检时 本文通过 回顾性 阅读病理 证实的 8例跟骨脂肪 瘤的
料 ,结 合文 献复习 ,重点进行 影像诊 断分析 ,报道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附3例报道)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附3例报道)

8 ~ 一2 O 0HU( 均 一 5 平 0 HU) 增 强 后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强 化 , 见 强 化 血 管 影 。术 中见 均 为 外 生 性 包 块 。免 疫 组 ; 可 HA ML是 一 种 少见 的 良性 肿
化 染 色 HMB 4 ( 、— MA( ) S I 0 + , 合 血 管平 滑 肌 脂 肪 瘤 的 诊 断 。结 论 - 5 +) S + 、-O ( ) 符
Chn s t l ih a ie st ia Hopi ,S c u n Unv riy,Ch n du6 0 1,C ia;3 De a t n f P to o y,Sih a a e a e g 1 4 0 hn . p rme to a h lg c u nAc d my o dia ce c n ih a o ica o l sHo p tl f Me c lS in ea d S c u n Prv n ilPe p e’ s i ,Ch n u6 0 7 a egd 1 0 2,Ch n ia
He ai go oio p tcAn imy l ma:C a i sain n ii p t oo i o rlt n ( p r f3Cae) LUT o p T M nf tt sa dCl e ah lgcC reai e o n o o Re o t ss o a ,ZHOU
te t e e r t0s e tv l o lc e in sw r e r p c ie y c le td, a d t e m a i nd ign tc f a ur s w e e a l e n h i gng a da osi e t e r nayz d. Re u t A l a e s ls l css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含脂肪少/无的肿块:T1WI和T2WI呈较低或中等信号。T2WI 病灶内见与肌肉相仿的稍低信号(病理基础可能是含平滑肌)。 DWI呈高信号、ADC值较低。
鉴别诊断-肾细胞癌
• 男性多见。 • 临床表现典型,有血尿,腰痛和包块。 •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以内。 • 由于坏死囊变比例较高,因此平扫密度稍低,常欠均匀,T2WI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影像诊断与鉴
别诊断
概述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又称为错构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 性肿瘤,女性较多见。
• 病理上是间叶性肿瘤,由多种成分构成,如异常血管、脂肪细 胞和平滑肌组织。
• 多数以脂肪成分为主,易于诊断。 • 肾外AML多见于肝脏,而发生于腹膜后者极罕见。
分型
• AML可分为两种类型:伴有或不伴有结节性硬化。 ➢伴结节性硬化型:常见于青少年,系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遗传的家族性疾病,多为双侧发病,多发病灶,瘤体大 小不等。 ➢不伴有结节性硬化型:一般多见于中年女性,单侧发病, 常在影像学查体时偶然发现。
影像表现-CT
• 典型AML:单侧或双侧肾脏局部突出的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肿 块,内有斑片状或多房状低密度脂肪灶和软组织密度(病变内 血管和平滑肌组织)。增强扫描:肿块内脂肪无明显强化,软 组织成分明显均匀强化。强化方式随三种成分比例不同而表现 各异。
• 乏脂/无脂型AML:圆形,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晰,密度较肾实 质略高,密度均匀。大者可出血,很少钙化、囊变及坏死。增 强呈明显均匀性强化;部分可见粗大扭曲的血管。
影像表现பைடு நூலகம்MRI
• 含脂肪多的肿块:脂肪呈T1WI高、T2WI高,压脂低信号;T1 反相位可见勾边效应;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周耀;崔传伟;吴光耀【摘要】目的:总结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AML) CT和MRI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手术后病理证实AML病例,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及MRI平扫。

分析病变CT平扫和增强表现及MRI平扫征象。

结果5例均为单发,术前均诊断正确。

其中左侧3例,右侧2例;病变大小3~18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CT值-90~40Hu;其中1例病变内见斑点状钙化;3例增强病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MRI平扫T1WI见高低混杂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低高混杂信号。

结论CT和MR平扫对AML诊断特异性高,增强扫描更有诊断价值。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2页(P522-523)【关键词】肾上腺髓样脂肪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诊断【作者】周耀;崔传伟;吴光耀【作者单位】赤壁市蒲纺医院放射科,湖北赤壁437321;赤壁市蒲纺医院放射科,湖北赤壁43732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肾上腺髓样脂肪瘤(adrenal myelolipoma,AML)是发生在肾上腺来源于间叶化生组织的少见良性肿瘤,又称为骨髓脂肪瘤、髓性脂肪瘤。

随着CT和MRI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被发现的AML日益增多,但多限于单一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个案报道。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3年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AML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AML患者5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42~63岁。

3例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肾上腺区肿块而就诊,2例因腹部不适就诊,5例均行外科手术肿瘤切除并对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1.2 检查设备和方法 CT检查采用GE1800plus及东芝 Aquilion16层多排螺旋CT。

GE机型采取层厚层距10mm连续扫描,120KV/160mAs。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一、病历资料
主诉:发现右大腿包块4年余。 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大腿包块,当时约黄豆大 小,未予特殊重视。后患者感包块逐渐增大,3年前患者至外院 就诊后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不详)。2年前患者发现右 大腿包块复发并逐渐增大,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 诊,门诊拟“右大腿包块”收住入院。 专科情况:右大腿内侧见一大小约20cm*10cm大小肿块,边界 尚清,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血管无怒张,右膝关节活动可, 右足背动脉搏动可,末梢血运及感觉可。 门诊资料:我院门诊X线提示右大腿中下段软组织肿块。 诊断:右大腿包块
五、鉴别诊断
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征性,影像 学检查以MRI为最佳。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脂肪瘤:多发生于皮下软组织内,边界 清楚,平片、CT、MRI上与人体脂肪组织等 密度、等信号。
(2)其他类型软组织肿瘤:如纤维肉瘤、神 经源性肿瘤等,与脂肪含量少的脂肪肉瘤鉴别 困难,薄层CT及MRI上发现有脂肪密度或信 号灶时,有助于脂肪肉瘤的诊断。
影像学表现:
MRI:肿瘤呈大小不一、形态不整、边界不清、信
号强度不均的软组织肿块。根据肿瘤成分不同,其 MRI信号有所不同。圆细胞型含脂肪量少,多为等 T1等T2信号;黏液性以含液体囊性成分为主,多表 现为长T1长T2信号,此型最常见;分化良好、含脂 肪成分较多的脂肪肉瘤,则表现为不均匀的短T1中 长T2信号。瘤内纤维间隔呈低信号。
四、讨论
影像学表现:
CT: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以脂肪成分为主,表现 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影,与良性脂肪瘤表现类似; 而恶性程度较高的脂肪肉瘤,所含脂肪成分较少, 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呈侵润性 生长,边界多不清楚。肿瘤内通常无钙化。增强扫 描肿瘤非脂肪性的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分析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分析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分析【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和MRI诊断的17例颅内脂肪瘤的影像表现。

结果颅内脂肪瘤CT表现为脂肪密度影,CT值约为-20~-120 HU,平均为-56.3 HU,MRI表现为T1WI和T2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与皮下脂肪类似。

脂肪瘤主要分布在中线及附近,其中11例位于胼胝体区;6例合并有其他颅脑发育异常,其中4例为胼胝体发育异常。

结论颅内脂肪瘤好发于中线及附近,CT和MRI表现典型,多可正确诊断。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ognostic value of CT and MRI in intracranial lipomas,and making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Methods The CT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17 intracranial lipoma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CT findings were the fatty density lesions.The CT value was -20~-120 HU,and the mean was -56.3 HU.MRI findings were high signal on T1WI and T2WI.Their signal was isointensity with subcutaneous fat.The intracranial lipomas were distributed inthe midline and paramidline region,11 cases in the callosal area.6 cases were associated with other cranial anomalies,4 cases with callosal anomalies.Conclusion The intracranial lipomas were distributed inthe midline and paramidline region.The lesions had characteristic appearance on CT and MRI,and could make a correct dinagnosis.【Key words】Intracranial lipomas; CT; MRI基金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329)颅内脂肪瘤临床罕见,而且常常无任何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其活体检出率明显增加[1-3]。

脂肪瘤、血管瘤、神经源性肿瘤影像诊断

脂肪瘤、血管瘤、神经源性肿瘤影像诊断

➢软组织是由胚胎时期中胚层衍化而来,在体内分布广泛,除上皮、内脏及其结缔组织支架、淋巴网状系统、脑膜和脑胶质以及体内骨骼外的所有组织均属于软组织。

外周神经和副神经节在胚胎上虽是来源于外胚层,但因其部位在软组织内且相互交织生长,所发生的肿瘤亦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且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与软组织肿瘤相似,故也将其归于软组织范畴。

➢软组织的病变种类繁多,包括先天性病变、炎症、外伤、肿瘤等。

➢着重阐述软组织肿瘤。

➢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为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

➢可发生于含有脂肪组织的全身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颈、肩、背、臀及肢体的皮下组织和腹膜后,亦可见于肠系膜、肾周、肌肉和筋膜下等。

➢常有薄层纤维包膜,质软,边缘清楚。

➢镜下见成熟的脂肪细胞堆积,其间有不规则纤维组织分隔。

➢内可含有其他的间叶成分,如纤维结缔组织、黏液、软骨和平滑肌组织等,分别称为纤维脂肪瘤、黏液脂肪瘤、软骨脂肪瘤和肌肉脂肪瘤,其中以纤维脂肪瘤最常见。

➢脂肪瘤多为单发,偶多发,称为多发性脂肪瘤。

➢本病好发于50到70岁,多见于肥胖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

➢典型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但可产生压迫症状。

➢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肿瘤形态有关。

平片➢显示病变不敏感。

➢边缘规整、清楚的低密度区,圆或卵圆形,随肌肉收缩其形态可发生改变。

➢大小不等,肿瘤越大,透光度相对越强。

CT➢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整的极低密度区,ct值-120~ -80 hu,密度均匀。

➢多呈分叶状,有包膜,内部可有分隔。

➢周围组织受压,肿瘤的密度与周围正常脂肪组织难以区分。

➢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

MRI➢脂肪瘤信号具有特征性➢T1WI呈高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边缘清楚。

➢在所有序列中均与皮下脂肪信号相同,可含等信号的纤维间隔。

➢在脂肪抑制序列上,T1WI的高信号、T2WI的中高信号可被抑制。

➢增强扫描无强化。

❖前臂可见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

❖T1WI高信号。

❖T2 WI高信号,内部可见纤维分隔。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2002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将脂肪肉瘤分为5型:高分化型、粘液型、多形性型、去分化型、混合型。不同病理亚型的脂肪肉瘤临床预后不同,准确的病理诊断有赖于广泛、多处取材。而影像学诊断的意义在于:除了提示肿瘤数量、部位、大小、周围组织结构受累情况等信息以外,还可术前预判肿瘤性质,尤其是提示可能存在的高度恶性成分及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由于术中、术后病理取材不当而导致的误诊。国外学者[9-10]的研究证实在CT、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脂肪肉瘤,可预测脂肪肉瘤亚型及可能的复发。
1.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对肿瘤病例的筛查、定位诊断有帮助,但超声检查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翻阅以往文献仍以个案报道为主且常有误诊或难于定性诊断[3-4]。
普通平片检查有时可见肿瘤对周围组织结构的压迫推移或肿瘤对临近骨组织的侵蚀破坏,但这些征象缺乏特异性,且普通平片检查难以观察肿瘤内的细微结构。
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曾经是一个独立的亚型,但由于该型脂肪肉瘤与粘液型脂肪肉瘤都可见特征性的两个染色体异位,即t(12:16)(q13:p11),形成重组的CHOP基因[13]。目前通常认为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是分化较差的粘液型脂肪肉瘤。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内可见粘液基质与圆形细胞区并存并逐渐移行[14],但圆形细胞含量更多。圆形细胞区的血供相对丰富[15],故肿瘤强化程度较一般粘液型脂肪肉瘤明显,而富含“液性”成分的影像特征则不一定显现。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Liposarcoma)在软组织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前三[1-2],好发于40~60岁,发病部位以下肢深部软组织与腹膜后最常见。发生于四肢,尤其是肢体浅表者,更容易被患者自行早期发现而通常体积相对较小。发生于腹膜后者起病初期难有临床症状,患者就诊时肿瘤体积常已十分巨大。肿瘤较大者可压迫、侵犯周围组织结构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如: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引起肾积水,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压迫静脉引起组织水肿。但上述症状缺乏特异性,脂肪肉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现对其影像表现综述如下。

结肠脂肪瘤影像学诊断(附9例分析)

结肠脂肪瘤影像学诊断(附9例分析)

i n p o  ̄ n e my e l i n o l y s i s [ J ] . C l i n N
[ 3 ] S h i n t ni e M ,Y a m a s h i t a M, N a k a n o A e t a 1 . C e n t r a l p o n i f n e a n d e . x -
3 讨 论
结肠脂 肪瘤 很少见 , 仅 占肠道 良性肿瘤 的 4 %。 其中2 / 3
发 生 于 结 肠 … 。 上海 华 东 医 院 采用 纤 维 结 肠 镜 检 查 发 现 5 7 2
瘤与肠套叠所致 ) 。肿瘤 并发肠 套叠可 自行 复位 或整 复 , 但 易反复发生。如本组 中 1 例肠套叠在钡灌肠 时被整 复 , 但在
或 桥脑 萎 缩 。影像 上 的异 常遗 留与有 无后 遗症 没有

应用及影像学不断发展 , 都有利于 C P M同其他疾病
相鉴 别 。
参考文献 :
[ 1 ] A d a m s R D , V i c t o r M , M a n c a l l E L . C e n t r a l p o a t i n e m y e l i n o l y a i s [ J ] .
t r a p o n t i n e my e l i n o l y s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t y p e 2 d i a b e i t c p a i t e n t s wi t h h y -
p o k a l e m i a [ J ] . D i a b e t e s R e s e a r c h&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i t c e , 2 0 0 5 , 6 8 : 7 5 —

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H ann o l s ia , h a g 3 4 0 P R. hn iigPe peSHo ptlZ  ̄in 1 4 0, . C ia [ sr c] 0be t e Toiv siae t eciia n ma ig ma iet t n fita s e u io . t o s Cl ia Abta t jci : n etg t h l c la d i gn nfsa i so n ro so sl ma Meh d : i c l v n o p n
a m a i g f a ur sof11c s sw ih nta s ou i o a ( e 4w omen; e g 5. y a s w e e r tos e tve ya — nd i g n e t e a e t i r os e s lp m 7 m n, m an a e 6 4 e r ) r e r p c i l na l z d.Al te s ha r di r p nd CT xa i ton 2 c e a RIa iina l Re u t A l oft e i s s ow e s ye lpa int d a og a hy a e m na i s, as s h d M dd to ly. s ls: l he lson h da a w e lde i d,r e ulr r di uc nta e t ce otc rm r y fl . v r e ars pe dios t e ua e r a l— fne ir g a a ol e r a wih a s lr i i on X- a im O al ir gul ha d a p ea t n t d a e or ( CT al 一 5 v ue: 5~ 一 1 0H U ) wih t n or t c ce otc rm a h 2 t hi hik s lr i i w s s owe d on CT i a e i t ae i m g s, n r lsona c cfc ton i he l aliia i n t c nt roft oc s w a e e n 5 e ins e e he f u spr s nti lso .M R Ii a ng de o ta e i i a nt n iy o Ia 2 Ia l a m gi m ns r t d hgh sgn li e st n Tl nd T s we l s W W hy oi e s t a up e son s q nc ( p nt n iy on f ts pr s i e ue e STI R).Fi ous s pt d fud fle y tc a e ihi he l so ho e on br e a an l i i d c s i r a w t n t e in s w d l g l T l n h tTza d o l l g T2sgna e p c i l Co l i a d s or n l ng T ,on i lr s e tvey. nc m on: The a e ofpa int l c ton oflson, lnia d i a g te ,o a i e i c i c lan m — gi a ie t tons p ovie m po t n n or a i n f he dig s sofi r o s ou i ng m n fs a i r d s i r a ti f m to ort a no i nta s e s l poma, ne e s r o y a olo un c s a y bips nd f l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病检结果
四、讨论
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为 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于含有脂肪组织的全身 任何部位。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30~50岁年龄段, 20岁以下患者少见。病理上,脂肪瘤常有一薄层纤维包 膜,质软,边界清楚。脂肪瘤在病理切片下切面多为淡 黄色,肿瘤由薄层纤维膜包裹成熟脂肪小叶而成,包膜 菲薄、完整,脂肪细胞大小、形态一致,内有小梁分隔 的脂肪小叶,小叶间具有分支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组 织中血管不多,毛细血管分布不均,可混杂有少量散在 泡沫细胞,有时亦可见灶性黏液变性、钙化、骨化、出 血、坏死、液化或黄色瘤样变。纤维组织一般不多,若 较多,则称为纤维脂肪瘤。较大脂肪瘤蒂扭转时,可因 局部血流障碍,引起液化改变而呈囊肿样。
五、鉴别诊断
脂肪瘤影像学表现特殊,尤其在CT和MRI 表现具有特征性,一般无需与其他病变鉴别。
四、讨论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典型,肿瘤呈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整的极 低密度区, CT值-120—-80Hu,密度均匀,多呈分 叶状,有包膜,内部可有分隔。周围组织受压,肿 瘤的密度与周围正常脂肪组织难以区分。增强扫描 无强化。
MRI:脂肪瘤信号具有特征性,呈短T1中长T2信 号,边界清楚,在所有序列中均与皮下脂肪组织信 号相同,可含有等信号的纤维间隔,在脂肪抑制序 列上其短T1中长T2信号可被抑制。
二、MRI资料 T2 T1
二、MRI资料
二、MRI资料
三、MRI诊断 影像所见:右侧三角肌内见片絮状短T1长T2 信号影,大小约38*47*22mm,边界模糊,抑 脂序列为低信号。右肩关节腔见少量液体信号 聚集,关节诸骨未见明显异常。肩关节间隙无 明显狭窄,余未见异常。 诊断:右侧三角肌异常信号,考虑脂肪瘤,请 结合临床。右肩关节少量积液。
肩关节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一、病历资料
姓名:肖志芬 性别:女 年龄:47岁 职业:居民 主因发现右上臂包块1年,加重伴疼痛3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1年来偶然发现右上臂三角区有一包块,未在 意,不伴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肩关节活动尚可,3天前,包块区域出现疼痛不适 ,不伴畏寒盗汗,胸闷气促等不适,入住我科,以三角肌包块收治 入院,病程中,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下 降。 专科情况:右肩部周围无明显突起及畸形,皮肤无淤血,静脉无曲 张,肩关节三角肌区域压痛,可扪及包块,边界不清晰,移动不明 显,肩关节屈伸活动可,末梢血循及感觉可,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 门诊资料:2016.02.27肩关节B超示:右侧三角肌纤维瘤。 诊断:右侧三角肌纤维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