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观察工具:疼痛评分表、肿 胀评分表、皮肤颜色评估表、
皮肤温度计
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
后的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缓解:疼痛、 肿胀、皮肤颜色
等改善
影像学检查:超 声、CT等检查结
果改善
功能恢复:静脉 功能恢复,血流
通畅
实验室检查:血 液检查、生化检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评估患者静 脉炎的疼痛程度
肿胀程度:观察患者静 脉炎的肿胀程度
皮肤颜色:观察患者静 脉炎的皮肤颜色变化
皮肤温度:测量患者静 脉炎的皮肤温度变化
功能恢复:评估患者静 脉炎的功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观察患者静脉 炎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方法
观察指标:疼痛程度、肿胀 程度、皮肤颜色、皮肤温度
适用于不同严 重程度的静脉
炎
适用于不同部 位的静脉炎
使用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根据病 情和患者体质选择
合适的药物
敷药方法:按照正 确的操作方法进行
敷药
敷药时间:根据药 物性质和病情确定
敷药时间
观察病情:密切观 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发展前景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中药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研究历史
中药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临床应用
中药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治疗静 脉炎的研究挑战 与展望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发展趋势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应用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评价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安全性评估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未来发展方向
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护理研究及效果评价_钟小玲
219第13卷 第7期 2011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7 Jul . ,2011静脉炎是临床静脉用药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病人及静脉内化疗病人均要接受静脉留置针或PICC 管,肿瘤化疗病人还要接受多个疗程的静脉内化疗,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病机会;我们对2009年2月—2010年7月收住入本科的因接受静脉内用药、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内化疗而致输液性静脉炎的16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中药组方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方法采用33%的硫酸镁湿敷来治疗,分别评价两组病例静脉炎的治疗情况,观察发现使用中药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传统的使用硫酸镁的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对2009年1月—2010年7月在本科住院的全部患者中因静脉用药、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内化疗而致静脉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本研究病例共161例,随机分成两组,住院号尾数为双数者进实验组共81例,其中男47例,女34例,接受静脉留置针70例,化疗病人38例,留置PICC 管6例,平均年龄(47±3.8)岁;住院号尾数为单数者进对照组共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接受静脉留置针69例,化疗病人37例,留置PICC 管6例,平均年龄(47±2.5)岁;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均为BD 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所有病人在接受静脉炎治疗的同时不影响原治疗方案的继续进行。
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的比较[例(%)]组别例数年龄(岁,x —±s )化疗病人数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PICC管实验组81 47±3.8▲38(46.91)▲ 70(86.42)▲ 6(7.41)▲对照组80 47±2.537(46.25) 69(86.25) 6(7.5)注:▲与对照组对比,P >0.05。
中药涂擦在外科静脉治疗中发生静脉炎的应用
中药涂擦在外科静脉治疗中发生静脉炎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金黄散涂擦对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将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引起静脉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患者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进行常规的护理,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对照组患者在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给予中药金黄散涂擦治疗。
中药名为金黄散,其成分为: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组成的膏剂。
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康复时间,根据疼痛评分表,观察疼痛减轻程度。
结果: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对照组比观察组效果显著,对照组比观察组的静脉炎康复的快,疗效好,病人满意度高,(P<0.05)。
结论:中药金黄散涂擦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能减轻病人的疼痛,使病人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中药涂擦留置针静脉炎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golden powder rubbing on the treatment of phlebitis.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in 60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puncture intravenous treatment as study subjects, randomly pided the patients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during intravenous treatment for routine care, give 50% magnesium sulfate wet compress, control patients caused by needle puncture intravenous treatment with gold powder rubbing trea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called golden scattered, its ingredients are: rhubarb, yellow cypress, curmeric, angelica dahurica composed of paste.The recovery time of phlebiti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groups, and the pain reduction was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painscore table.Results: The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during intravenous treatment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recovered faster than theobservation group, had good efficacy and had high patient satisfaction,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hlebitis, which can reduce thepain of patients, better cooperate with treatment, and recover from hospital.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mear indwelling needle phlebitis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型输液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导管材料韧性高,可于任何部位穿刺,且对血管刺激性小,不仅可减轻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湿敷过程中 ,要关心患者的感受,做好心理疏导 工作,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总结与建议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是一 种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减轻患 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在护理过程 中,要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与干 燥、观察皮肤反应、调整药物浓 度与温度以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 理等工作。同时,建议在临床实 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措 施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生活质量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和危害:向患者介绍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和危 害,提高患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指导患者如何预防药物性静脉炎:向患者介绍预防药物性静脉炎的方法和措施,如合 理安排输液顺序、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输液等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提醒患者注意观 察身体状况:提 醒患者注意观察 身体状况,如出 现疼痛、红肿等 情况应及时就医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总结与展望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与干燥、观察皮肤反应、调整药物浓度与温度以 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工作 同时,预防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也非常重要,需要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做好输液前的准备 工作、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以及加强巡视和观察等工作 此外,家庭护理指导和随访评估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会更加显 著,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中药湿敷治疗药 物性静脉炎的护
理
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中药湿敷的原理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总结 随访与评估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内蒙古 中 医药
挛, 临床 上 常 用 尼 莫地 平 注 射 液 持 续 微 量 泵 泵 入 。 尼 莫 地 平 注 射 液 是 一 种 高度 选 择 性 作 用 于脑 组 织 的 钙 离 子 拮 抗 剂 , 既 能 它 直接 扩 张 脑 血 管 , 加 脑 血 流 量 又 可 作 用 于 神 经 元 细 胞 , 强 增 增 其抗 缺 血 、 氧 的 能力 , 速 其 正 常 生 理 活 动 恢 复 _ 。 在 应 用 缺 加 5 J 尼莫 地 平 注射 液 时 应 注 意避 光 并 使 用 聚 乙 烯 ( E 输 液 管 输 注 P) 以防 降低 药 效 。 同 时应 严 密 监 测 率 、 压 变 化 , 出 现 头 晕 、 t 7 血 如 血 压下 降 、 色潮 红 、 , 等 反 应 , 及 时 减 慢 滴 速 或 停 药 。 同 面 悸 t l 应 时 给予 补 液 、 容 与 支 持 治 疗 。另 外 , 输 注 过 程 中 注 意 观 察 扩 在 局 部 皮肤 有 无 红 肿 疼 痛 情 况 , 输 注 时 尽 量 使 用 三 通 阀 , 防 在 以 静 脉 炎 的发 生 。c穿 刺 部 位 血 肿 : 肿 易 发 生 在 术 后 6 血 h内 , 原 因是 动脉 血 管 弹 性 差 , 刺 操 作 造 成 血 管 损 伤 、 中 肝 素 过 量 穿 术 或 凝 血机 制 障碍 , 后 穿 刺 侧 肢 体 活 动 频 繁 , 部 压 迫 度 不 当 术 局 等 . 要 表现 为 局 部 渗 血 、 胀 、 紫 及 有 无 腹 痛 情 况 。 病 人 主 肿 瘀 手 术 毕 安 全 回病 房 后 , 定 嘱病 人平 卧 2 h 同 时穿 刺 部 位 袋 的 压 力 , 证 导 管 内 生 理 盐 水 的 持 续 经 保 输入 , 防止 血 栓 形 成 的有 效 方 法 。 术 中 应 随 时 观 察 生 理 盐 水 是 否 在 畅 滴 中 , 时加 压 , 止血 栓 形 成 。④ 血 管 穿 刺 点 的 处 理 : 随 防 术 毕 协 助 医 生 使 用 优 力舒 弹性 绷 带 加压 包 扎 穿 刺 部 位 , 鞘管 带 回病 房 的患 者 应 妥 善 固 定 好 , 防止 打折 、 脱 、 位 。嘱 患 者 卧 滑 移 床 2 h术 侧 肢 体 伸 平 制 动 6 。并 严 密 观察 有 无 血 肿 、 血 。 观 4, h 渗 察 术 侧 足 背 动 脉 搏 动 及 皮 肤 色 泽情 况 。 33 术 后 护 理 : 生 命 体 征 观 察 : 后 严 密 观 察 患 者 的 意 识 、 . ① 术 瞳孔 变 化 , 意 有无 头 痛 、 吐 及语 言 、 动 、 觉 功 能 障碍 , 注 呕 运 感 并 详 细 记 录血 压 脉 搏 呼 吸 体 温 变 化 。尤 其 应 使 血 压 维 持 在 一 个 稳 定 的水 平 。弹簧 圈栓 塞 治 疗 常 会导 致 弹 簧 圈 突人 载瘤 动 脉 而 造 成 载 瘤 动 脉 闭 塞 或 因 弹 簧 圈 占位 效 应 而 影 响 毗 邻 血 管 的 血 流L , I 占位 效应 可 引 起 反 应 性 头 痛 , 其 在 前 后 交 通 动 脉 等 神 J 尤 经 分 布 广泛 的 部 位 。② 一 般 护 理 : 持 病 室 安 静 , 造 一 个 安 保 创 静舒 适 的环 境 。 予 平 卧 位 , 高 床 头 1 抬 5—3。 以减 轻 脑 水 肿 , O, 降 低 颅 内压 ; 后 绝 对 卧 床 休 息 , 肢 制 动 穿 刺 处 予 沙 袋 压 迫 , 术 术 并 注 意 观察 病 人 足 背 动 脉 搏 动 及 皮 温 情 况 和 穿 刺 部 位 有 无 血 肿 及 渗 血 。饮 食 上宜 易 消 化 饮 食 , 饮 水 , 录 2h出人 量 , 多 记 4 由 于 术 中 应 用 大量 造 影 剂 , 肾 脏 排 泄 , 发 现 出 入 量 不 平 衡 应 经 若 汇 报 医 生 及 时处 理 。保 持 大 便 通 畅 , 要 时 使 用 缓 泻 剂 。③ 并 必 发 症 观 察 与 护理 : 动 脉 瘤 再 破 裂 : 动 脉 瘤 栓 塞 术 的严 重 并 A 是 发症 , 因血 压 及 颅 内压 急 剧 波 动 , 中机 械 刺 激 , 后 抗 凝 治 疗 术 术 凝 血 机 制改 变 引 起 的瘤 体 的 破 裂 与 死 亡 率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加 而 上 升 J 2。病 人 可 突 然 出现 精 神 紧 张 , 苦 表 情 , 躁 不 安 , 烈 痛 烦 剧 头 痛 , 吸 困难 、 同 程 度 的 意识 障 碍 , 力 减 退 或 丧 失 、 便 呼 不 肌 小
中药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中药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温晓英【摘要】目的:观察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输入高渗性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静脉输入高渗性药物时,沿静脉走向距离穿刺点5厘米处外敷芪柏塌渍膏,至静脉输液结束后1小时.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记录两组静脉炎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显著.结论:采用芪柏塌渍膏外敷静脉穿刺以上部位(沿静脉走向),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1页(P73)【关键词】中药外敷;高渗性药物;静脉炎;预防效果【作者】温晓英【作者单位】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0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高渗性药物是指渗透压>450mOsm/L的药物,正常人体的血浆渗透压为240~40mOsm/L,是等渗标准线。
高渗性药物可分为脱水药、电解质、高渗糖、扩容剂、造影剂等,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20%甘露醇,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10%氯化钾,50%葡萄糖,10%葡萄糖等,此类药物对局部血管损伤比较大,当快速,高浓度输入时,可致静脉炎,主要表现为输液部位疼痛难忍,且伴有肢体胀痛,额外增加患者痛苦,甚至有的患者因此而拒绝治疗。
我们采用我院自制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临床常用药物20%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注射液为例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门诊输入高渗性药物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76岁,其中输入20%甘露醇39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41例,对照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8~71岁,其中输入20%甘露醇42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38例,患者输液天数为5~8天,患者均知情同意。
温经活血散外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w i t h t h e t h e t o p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u s i n g t h e s e l f —m a d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We n j i n g H u o x u e P u l v i s ) .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t w o g r o u p s a f t e r t h e t r e a t —
・
l 0 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l 5期( 上半月版
温 经活 血散 外敷 治 疗 留 置针 致 静脉 炎
的疗效观察
郝 景平
摘 要 目的 : 探讨 自 制中药温 经活血散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的疗效 。方法 : 选择 静脉 留置针所致静脉 炎患 者 1 2 0例 , 将其 随机分
o f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e c t s b e we t e n t h e wo t g r o u p s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 0 . 叭 ).C o n c l u s i o n s : T h e t h e ap r e u t i c e f e c t o f t h e s e l f —ma d e t r a d i t i o n l a
关键词 中药外敷 ; 静脉炎 ; 静脉留置针 ; 硫 酸镁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9 6 7 6 . 2 0 1 3 . 1 5 . 0 6 7
中药青黛外敷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
中药青黛外敷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5-12-14T10:55:06.90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5月第5期供稿作者:刘江玲[导读]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采用青黛外敷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江油 6217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青黛外敷在预防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
方法:对我科2015年1 月1 日~2015 年8 月31 日共60 例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相同化疗药物的患者分组,实验组 30 例,对照组 30 例。
实验组沿着穿刺血管走向使用青黛外敷,对照组血管不采取任何措施。
结果:实验组共计 16 例患者输注血管发生静脉炎,对照组共计25 例患者输注血管发生静脉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青黛外敷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青黛;外敷;静脉炎【中图分类号】R714.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276-01化学性静脉炎是由于化学药物对血管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无菌性炎性反应。
化疗药物无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一定损伤,可引起静脉血管壁纤维细胞增生、内皮细胞损坏、血管内淤血、引起静脉炎,并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静脉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升高,严重者可影响化疗计划的进行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1]。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护患者的静脉,保证后期的治疗能顺利的进行。
对我科共60 例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相同化疗药物的患者分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15 年1 月1 日~2015 年8 月31 日共有60 例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采用留置针输注TP 方案(紫杉醇加顺铂)化疗药物。
中药止痛消炎膏外用对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止痛消炎膏外用对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叶迈蕴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6(015)023
【摘要】静脉炎是长期、大量和反复输液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继续输液带来困难。
传统的疗法是采用50%硫酸镁湿敷,但效果不甚理想。
止痛消炎膏由麝香、冰片、独活、生天南星、滑石粉、生草乌、水杨酸甲酯等组成,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散瘀消肿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其中诸药能改变细胞表面的通透性,煎剂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法造成的动物疼痛反应时间,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有抗菌消炎作用(见止痛消炎软膏说明书,上海上锦制药厂),故在临床上对诸多痈肿和疼痛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本院采用止痛消炎膏外用治疗输液导致的静脉炎,经过2a的临床使用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3209-3210)
【作者】叶迈蕴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325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6
【相关文献】
1.中药外用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50例 [J], 曹苏玲
2.自制外敷中药包预防输液所致静脉炎和疼痛的疗效观察 [J], 东文霞;李俊红
3.湿润烧伤膏外用在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分析 [J], 冯霞;臧红平
4.外用正红花油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J], 田文英
5.止痛消炎膏对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孔祥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黄水蜜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
文 章编 号 :0 6 0 7 (0 2 1 — 0 0 0 10 — 9 9 2 1 )6 0 3 — 1
静 脉炎 是 临床静 脉 输 液 治疗 中最 常见 的并 发 症 【表 现 为注 1 】 , 射 部位 的静 脉及 其 相应 区域皮 肤 发 红 、 胀 、 肿 灼热 、 痛 、 管变 疼 血 硬 , 者可 导致局 部组 织 坏死 。为 了寻找 治疗 静 脉炎 的更 好 的 严重 方法 , 通过临床观察 , 5 例静脉炎患者采用龙血竭加 5%医用 对 0 0 酒 精湿 敷 , 得较好 的疗 效 。 取
2 结 果
l 一般 资料 :选择 从 2 0~ 00年 因静 脉输 液 引起 的静 脉炎 患 _ 1 0721 者 10例 , 刺部位 为上 肢 、 0 穿 下肢 。观察 组 5 例 , O 年龄 2 5岁 , l8 平均 年龄 5 . 6 5岁 ; 照组 5 , 龄 1 5岁 , 均年 龄 5. 7 对 0例 年 97 平 42 4 岁 。两组病 因 、 龄 、 别等 一般 资 料 比较 , 统计 学 处理 差 异无 年 性 经 显著 性意义 。 1 方 法 : 次研究 10例患 者 , 随 机数 字 表示 法分 为观 察 组与 - 2 本 0 按 对照组, 单数为观察组, 双数为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 5 O例, 对照组 5 例 。两组 患者各 型静 脉炎 所 占比例相 似 , 统计 学处 理差 异无 0 经 显著 性 。静 脉炎 症状 发 生到 用药 均在 1 时 以内 。 小 1 .治 疗 方 法 : 察 组 : 龙 血 竭 4 6粒加 5%医 用 酒精 调成 .1 2 观 将 — 0 糊 状 , 匀涂 在 病 变部 位 上 , 后 用 无 菌 纱 布 覆 盖 , 用 一 层 塑 均 然 外 料 薄 膜 包裹 , 以减 少酒 精 挥 发 , 日更 换 一 次 。对 照 组 : 3 4 每 用 - 层 浸 透 5%硫 酸 镁 的纱 布 湿 敷 于 病 变部 位 ,每 日换 药 一次 , 0 同 时 配合 其 它 治 疗 护 理 措 施 , : 部 热 敷 、 土 豆 片 、 敷 喜 疗 如 局 贴 外 妥软 膏 。 1 .静 脉 炎的 判断标 准 [ I : 刺点 疼 痛 、 和 ( ) ;I : .2 2 2 级 穿 1 : 红 或 肿 I级
中药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潘月英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13(025)00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以自制中药外敷治疗,
对照组30例采用温热毛巾外敷,根据静脉炎的临床症状(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按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中药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副作用,方便又简单,易于推广治疗.
【总页数】2页(P168-169)
【作者】潘月英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中医院绍兴3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J], 吴锦慧
2.奇正青鹏软膏外用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J], 王春萍;石义华
3.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预防前列地尔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胡命
4.化瘀粉湿敷治疗儿童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杨乃群;林成凤;
郑瑞真;吴玉瑜;郑英智;陈金虹
5.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付雪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黄散中药湿敷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四黄散中药湿敷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7-04-13T10:30:01.98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作者:甘萍萍刘文静姜秀蓉[导读] 探讨四黄散湿敷预防使用外周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疗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004【摘要】目的:探讨四黄散湿敷预防使用外周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疗效。
方法: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在输液的同时即采取预防措施:四黄散中药湿敷于穿刺处上方3-5 cm处,敷6 h,1次/日,直至留置针拔出;对照组患者不做干预。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的概率。
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的概率为17.5%,而对照组发生的概率达到4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四黄散中药湿敷对使用留置针而引起的静脉炎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四黄散;中药湿敷;静脉留置针;静脉炎;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是操作较简单、导管的柔软性及弹性好、可留置的时间长。
为满足临床静脉治疗的需要,减轻及降低患者因多次穿刺而造成的疼痛,减少临床护士工作量,在临床中已广泛使用了外周静脉留置针,但是易引起静脉炎[1]。
一旦发生了静脉炎,除了加重患者疼痛感,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患者的静脉用药。
为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对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局部四黄散中药湿敷,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科室住院的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20-70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进行分配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主要输注药物、穿刺部位、血管弹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能准确回答问题,没有心、脑、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1.2 方法留置针选择BD Intima24GA0.75IN0.7*19 mm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留置针穿刺部位均选择手背静脉。
三花膏在静脉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静脉炎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静脉炎的病因
静脉炎的主要病因包括静脉注射和插管等医疗操作,以及长期卧床、肥胖、糖尿病、吸烟等高危因素 。
病理生理机制
静脉炎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和血管损伤等。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 加,白细胞浸润,进一步引发血栓形成和血管损伤,最终导致静脉闭塞和组织坏死。
评估方法
在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
临床效果观察结果与分析
结果
经过治疗,共有90%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 缓解,其中显效占60%,有效占30%。
分析
三花膏在治疗静脉炎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 果,其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 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此外,三花膏的使用 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三花膏通过多种中药成分的协同作用,能够 针对静脉炎的多个病理环节进行调节,达到 综合治疗的效果。
适用范围广
简便易行
三花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静脉炎治疗,无论 是浅静脉炎还是深静脉炎,都能够取得较好 的疗效。
三花膏使用方法简便易行,只需涂抹于患处 即可,无需复杂的操作流程。
03
静脉炎的概述
静脉炎的定义与分类
治愈率
显效率
总有效率
分析
三花膏治疗静脉炎的治愈率为 30%。
三花膏治疗静脉炎的显效率为 40%。
三花膏治疗静脉炎的总有效率为 80%。
三花膏治疗静脉炎具有较好的临 床效果,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 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 ,三花膏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 廉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06
三花膏在静脉炎治疗中的 安全性评价
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应用中药湿敷治疗静脉炎论文
应用中药湿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应用中药湿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方法:针对120例因静脉输液所导致浅静脉类患者采用中草药湿敷治疗,并对疗效进行了观察和测定。
结果:120例致静脉炎患者用中药能明显缩短疗程。
结论:使用中药湿敷静脉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静脉炎;中草药;浓煎;湿热敷【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97-02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炎是指静脉及其周边组织的炎性反应。
静脉炎是由于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太长、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而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1-2],因此,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痛苦,也引发了新的医患矛盾。
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而静脉炎在中医属“恶脉”、“蹁病”等范畴,《肘后备急方》曰:“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起如蚓状”、“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蹁”。
中医学认为,输液过程中的穿剌伤致局部脉络血行不畅,血瘀滞阻,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局部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瘀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
其病机在于气滞血瘀,毒结凝滞[5]。
一般形成静脉炎的原因包括:1)外伤:导致静脉壁的损伤,刺激静脉内膜,致使血流滞缓,诱发静脉血栓和静脉炎开成。
2)久蹲:可致血流不畅、局部缺血、缺氧,使血管爱损,内膜损伤,静脉内压力增高,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3)寒冷潮湿:使体内温热之气凝结在静脉中,受寒后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量缓慢、血液黏度增高、凝固性增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2006-2011年间,我科采用静脉输液的住院病例。
这些患者均是由静脉滴注青霉素、氨节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氯化钾注射液等刺激性药物, 或长期静脉输液引起局部静脉炎。
中药外敷治疗妇科化疗药物引发静脉炎的观察
压痛,条索状红线或硬结缩小 1 , 3以: 症状无改善或有进展 。
2 结 果
中药 外 敷 治疗 效 果 见 表 1 。
表 1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
中药外敷 治疗妇科化 疗药物 引发静脉炎 的观察
毛亚平 王建辉 任 淑 霞
静 脉输 注化疗 药物是治疗妇 科恶性肿 瘤的主要 手段 之
一
条索状红线或硬结消失 , 血管 弹性恢复正常 ; 显效 : 局部红肿 消失 , 疼痛减轻 , 有轻微压痛 , 条索状红线或硬结缩小 23以 /
上 , 管 弹 性 未 完全 恢 复 ; 效 : 部 红 肿 消 失 , 痛 减 轻 , 血 有 局 疼 有
・
58 ・ 6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1 年 5 00 月第 l 卷第 5 C i s R m d s l i Ma 01 , 11 。 . O 期 h ee e ei &Ci c n e n s y 2 0 v0. 0 No5
.
食 欲差 、 食少 , 至 出现 恶 心 、 吐 。导 致 水 、 进 甚 呕 电解 质平 衡 失
铂、 长春新碱 、 丝裂霉素 、 紫杉醇等 。
1 方法 . 2
1 . 静脉炎分型标准 : .1 2 根据l 临床表现分为 4型 : 红肿型 : 沿
静脉走行皮 肤红肿 、 疼痛 、 触痛 ; 硬结型 : 给药静脉局部疼痛 、
触痛 、 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感 ; 坏死型 : 沿血管周 围有较 大范 围肿胀 疼痛 . 形成皮肤层瘀斑 ; 闭锁型 : 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
2 8: 7 9 5 1 8 .
2 任艳萍 , 蔡焯 基 , 马辛 , 老年性谵妄临床特征 及相关因素分 等. 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0 0 2 ( )2 8 2 1 2 0 .6 5 :6 — 7 .
中药外敷疗法防治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中药外敷疗法防治静脉炎的研究进展[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静脉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炎的防治是临床工作的一大难题,中药外敷在临床应用中体现出了独有的优势。
本综述将临床常用的静脉炎外敷药物进行整理,以供护理人员在临床参考应用。
[关键词]静脉炎;中药外敷1.静脉炎的定义现代医学观点:认为静脉炎是血管内皮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输液处静脉出现炎性症状,静脉可触及条索和硬结,患者有明显疼痛感,严重者局部有脓液流出和体温升高[1]。
中医学观点:认为静脉炎的主要病机为血瘀气滞。
湿热、寒湿等外邪入内导致局部脉络损害、血流不畅、血液瘀滞,不通则痛;邪毒聚急,津液输入散布受阻,血溢肌肤或瘀血在里化热则局部呈现红肿不散[2]。
2.中药外敷制剂防治静脉炎2.1 如意金黄散如意金黄散最早记载于由明朝陈实功编写的《外科正宗》中,其处方的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3]。
临床上常将如意金黄散配合蜂蜜调和使用,研究发现,如意金黄散与蜂蜜调和,有利于血管扩张及血液循环,可减轻水肿和炎性渗出,加快组织修复[4]。
使用如意金黄散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常规处理要低。
王美春等[5]将78例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外敷蜂蜜加如意金黄散,另一组患者则外敷25%硫酸镁,结果显示蜂蜜加如意金黄散组的治愈率为97.7%,25%硫酸镁组的治愈率为82.9%(P<0.05)。
另有研究表明新鲜芦荟调和如意金黄散也是治疗方法之一,新鲜芦荟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抗炎特性[6-7]。
陈艳梅等[8]将新鲜芦荟与如意金黄散合用治疗静脉炎,结果显示二者合用的效果比使用50%硫酸镁外敷的效果要好。
3.2 双柏散双柏散是临床常用于治疗静脉炎的外敷药物之一。
其组方为黄柏、侧柏叶、大黄和薄荷。
在外敷使用时,常用温热开水或蜂蜜调和双柏散敷于患处,效果较好。
王琳[9]将65例静脉炎患者应用双柏散加蜂蜜敷于患处作为观察组,再将同期的57例静脉炎患者用25%硫酸镁湿敷患处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92%和64.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4.21%和32.31%(P<0.05)。
中药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明显改变 ( 0 0 ) 表明通心络胶囊 在治疗冠 心病心绞 痛方 P< .5 , 面能有效解除血管痉挛 , 改善心肌供血 , 缓解 心绞痛 , 并能减 轻 心 电图 s — TT缺血性改变 的程度 , 且未见 明显不 良反应 。因此 ,
表 1 2组 治疗 效果 比较
[ ( ] 例 %)
1 1 一 般 资料 .
化疗 性静 脉炎 患者 7 2例 , 中恶 性淋 巴瘤 其
注: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 < . 5 0 0
3 0例 、 肺癌 2 例 、 8 肠癌 1 。采用 随机 抽样法 分为治疗 组 和 4例
【 关键词 】 静脉炎 , 化疗性 ; 中药治疗 ; 外敷 【 中图分类号 】 R536 【 4.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39 (00 2 — 07 0 64— 26 2 1)0 06 — 1
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 的主要 方法 , 静脉炎是化疗 常见 的并 发症之一 , 主要表现为静脉受化疗药物刺激 后出现穿刺点 以上 沿静脉走 向血管 出现 条索红 线 , 局部组织 肿胀 、 灼热 、 痛 , 疼 甚 至局 部破 溃 等反 应 , 重 时肢 体持 续 疼痛 , 严 造成 肢体 功 能 障 碍… 。造 成化疗性 静 脉炎 的原 因很 多 , 使患 者生 活质 量下 致 降 。笔者 自 20 0 8年 3月 一20 0 9年 1 采用 中药 酊剂治疗 化 2月 疗性静脉炎 , 取得 了较满 意的效果 , 现报道 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计数 资料 以率 ( ) % 表示 , 间 比较采用 x 组
四黄膏外敷治疗输液引起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四黄膏外敷治疗输液引起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任冬英【摘要】[目的]观察四黄膏外敷治疗输液引起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住院期间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病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外敷四黄膏,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黄膏外敷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且制备、使用简便.【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8(016)016【总页数】2页(P1971-1972)【关键词】静脉炎;四黄膏;外敷;中药;硫酸镁【作者】任冬英【作者单位】030024,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不同因素刺激后发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的红线。
西医认为,多种因素刺激和损伤局部组织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使细胞溶解,溶媒体破裂,释放化学介质,使血管痉挛,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静脉炎[1]。
静脉炎是一种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局部会有红、肿胀、灼热、疼痛等不适感,发生该类静脉炎的部位可能会因为治疗不当而出现慢性硬结等症状,它的发生可能会延误病人的治疗,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还会给护士再次为病人静脉穿刺增加难度。
因此,在临床上输液引起的静脉炎一旦发生,输液部位要立即停止药物的继续输入,并给予及时的处置。
2015年5月—2016年3月我院对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病人采用外敷四黄膏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全院范围内随机选取住院期间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病人79例,男41例,女38例;年龄37岁~72岁,平均51岁;发生静脉炎的原因:31例由于输注化疗类药物引起,18例由于输注高糖等高渗性药物引起,30例由于应用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Ⅰ度27例,Ⅱ度39例,Ⅲ度13例。
把一些出现相同静脉炎分度的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中药湿热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注 : 对 照 组 比 较 P <0 0 与 .5
参考 文 献
采 用 检 验 。
[] 1 李树珍. 现代护理学. 北京 : 民军医出版社 , 0 :6 2 9 人 2 0 28— 6 . 0
[ ] 丽 清 , 曙 东. 生输 液 性 静 脉 炎 的 危 险 因素 及 护 理 干 预 . 2桑 朱 产
1 资 料 与 方 法
行不畅, 津液输布受阻 导致胀痛 , 血 内蕴 , 瘀 蕴久化 热 , 则局 部发
20 07年 6月 ~ 0 9年 1 于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住 20 2月
1 1 一般 资料 .
热; 脉络损 伤 , 血溢肌肤或血热 内蕴则局部发红 , 可沿输 液静脉走
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 局部组织红肿灼痛 , 时伴有畏寒 、 有 发热 等全 身症状 , 若伴有血栓形成 , 则患处压痛 明显 , 继之血管呈条索状变
血管平滑肌 , 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痛 、 去肿的 目的。
பைடு நூலகம்
静脉炎属于中医血痹 、 脉痹 、 肿胀 、 血瘀的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 J ,
穿刺 过 程 中伤 及 局 部 , 行 不 畅 导 致 血瘀 滞 阻 , 血 不通 则 痛 , 血 运 气
中药湿热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患者 , 疗效显著 , 现介绍如下 。
轻 患者 的疼 痛 和 静 脉 炎 的 发 生 , 及 时 正 确 给 于 治 疗 护 理 , 免 应 以 造 成 患 者 静 脉 炎 和增 加 患者 的痛 苦 。
【 关键词】 输 液性静脉 炎; 中药; 外敷 ; 护理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 静脉
炎 是 由 于许 多 药 物 因浓 度 高 、 激 性 强 或 留置 针 在静 脉 内 放 置 时 刺 间过 长 而 引 起 的局 部 静 脉 壁 的 化学 炎症 反 应 , 可 由 于输 液 过 程 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8-10-09T14:16:45.0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杨瑞曦
[导读]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卫生院山东济宁 2732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发生的3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硫酸镁湿敷,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药湿敷,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结论: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关键词】中药外敷;静脉炎;疗效;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174-02 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采用50%硫酸镁湿敷、理疗与热敷等方式对静脉炎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其治疗效果还有待提高[1]。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中药外敷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发生的30例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平均年龄(42.21±10.26)岁,包括9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
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42.52±10.39)岁,包括10例男患者,5例女患者。
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硫酸镁湿敷):采用10~20ml25%的硫酸镁将2~3层无菌纱布浸湿,将其敷贴在静脉炎处,敷贴面积以超过静脉炎范围最合适,并且在纱布外采用保鲜膜包裹,采用纱布将其固定好,4~6小时之后对其进行撤换,每天对其进行1~2次治疗。
观察组(中药外敷):中药基础药方为:附片30g,葛根30g,红花20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牛膝40g,黄芪40g,忍冬花40g,丹参40g。
将以上所有药物加水煎煮20~30分钟,取药汁将敷布浸湿,在局部进行湿敷,将温度控制在38~40摄氏度之间,每隔3~5分钟对纱布进行一次更换,将每次湿敷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每天对其进行4次治疗。
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2天治疗,然后再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
两组患者均要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1)静脉输液时,不合理处理药物外渗,便很容易引发局部疼痛、肿胀现象出现,如果没有及时将其发现,还会容易引发周围组织坏死,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清创、植皮操作,将患者的痛苦显著增加,促使各种医疗纠纷纷至沓来。
为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认真、细致,最大程度上将护理操作的技术水平提高,将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认真倾听,对病室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工作,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出现,便要及时对其进行妥善处理,最大程度上将患者的痛苦减轻。
(2)对静脉炎进行处理时,医护人员要想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湿敷的方法与有效性,并且要告知其预期效果,最大程度上获取其配合;在敷贴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局部皮肤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4~6小时将敷料撤除之后,要采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冲洗,了解局部是否有水疱、皮疹等异常现象出现,如果发现有异常现象出现,便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对其进行合理处理;对管道进行妥善固定,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痛、热、红、肿、渗血以及渗液等现象出现,一旦发现敷贴破损或者潮湿,便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静脉炎相关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更加严重为无效;红、肿、痛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消退,血管变软,有轻微压痛感出现为有效;红、肿、痛等症状完全消退,血管变软,弹性恢复,没有压痛感出现为显效。
显效、有效率之和为临床总有效率。
(2)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包括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生理功能八个维度。
采用李克累加法对八个维度的转换分数进行计算,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和分数高低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显著(P<0.05)。
具体见表1。
3.讨论
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静脉炎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热、红、肿,并且沿着静脉走向,还会有条索状硬结出现,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患者的痛苦增加,并且还对其治疗造成严重影响[2]。
临床上采用50%硫酸镁湿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原理在于对硫酸镁的高渗作用进行利用,以此来消退局部组织水肿,将血管痉挛解除,但是这种治疗方式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
采用中药外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中药方中附片补火助阳、回阳救逆,葛根除烦止渴、透疹止泻,红花散瘀止痛、活血通经,透骨草解毒止痛、祛风除湿,伸筋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牛膝活血祛痕,黄芪利尿托毒、补气固表,忍冬花清解血毒、宣散风热,丹参凉血消肿,方中诸药合用不仅具有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而且还能够营养肌肤,对皮肤颜色恢复与弹性恢复进行有效促进[3]。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以上结论,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综上所述,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郎冉冉,冯莺,俞琦等.中药外敷防治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5(11):35-38.
[2]邓海燕,刘丹,赵娉婷等.中药外敷治疗肿瘤患者药物性静脉炎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28(4):90-91,94.
[3]吉美红,祁小婷,仲爱华等.通脉散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化疗药物引起静脉炎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