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_第二单元_摸球游戏_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摸球游戏—可能性

一、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设计思路

1、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1、知识目标:借助摸球游戏,充分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对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确定性描述

2、能力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形成判断、推理的能力,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3、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

兴趣,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国庆节快到了,各大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举行一次摸奖活动。提供摸奖的规则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一些球,凡是一次购物满100元的顾客,都有一次摸奖的机会。摸到红球有奖,摸到白球没有奖。创设问题: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你能想出几种放球的方案?

板书学生方案:全放红球、全放白球、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设计意图:更为贴近学生、更现实的摸奖的情境,为更好的引导学生将显示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小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摸球用的盒子、5个黄球、5个白球、实验结果记录单)依次进行摸球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

(2)、摸前搅和一下,摸时不能看,摸完把球放

回,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

(3)、每摸一次,就把结果记录下来;

(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能发现什么。

实验结果记录单:

1、第一次摸球:全放黄球

将事先准备好的五个摸奖箱分别交给五个小组,组织学生摸球,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摸球的结果。由小组内汇报人汇报实验结论,并说一说根据实验结果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全摸到黄球,猜测箱子里应该是全放红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黄球,就一定只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

2、第二次摸球,让学生闭上眼睛,偷偷放入5个白球

和第一次摸球规则一样,让学生第二次摸球,学生一次摸到红球后,猜到下一次可能会摸到白球,这时让学生亲自摸一摸,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如人所愿,感悟到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3、第三次摸球

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拿出,让第二个学生再猜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并摸一摸,记录下结果。以此类推。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可能性,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三)、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仅可以描述摸球实验的结论,还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想一想,这些事件发生的是“一定”、“不可能”还是可能?

组织汇报,说说判断的理由。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些现象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时不确定的。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四)、自主练习,深化对确定和可能性的认识

1、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2、根据结果设计放球方案,说一说怎么想的,并摸一摸。

五、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等方面全面总结。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课后反思】:

一、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设计方案时,教师多用鼓励性语言,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以学生身边的具体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