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压轴题专题复习
2020-2021九年级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附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A.Ba2+、K+、NO3-、CO32-、H+B.K+、Cl-、Mg2+、NO3-、H+C.Fe3+、SO42-、OH-、Cu2+、H+D.Ag+、Ba2+、Cl-、NO3-、K+【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B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五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OH-、Cu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故选项错误。
D、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2.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苯甲酸溶液属于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B、铜排在了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B错;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D、防腐剂要放入适量,不能大量使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故D错,故选C。
考点:考查酸的化学性质3.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对应物质属于盐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答案】B【解析】A. ★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2,。
初三化学新题压轴题(化学反应)
初三化学新题压轴题(化学反应)
题目描述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在实验室中,一名学生进行了以下实验:
1. 取一小块锌片放入稀盐酸中。
2. 放入实验室洗净后的铁片。
3. 观察反应过程。
学生观察到以下现象:
1. 实验开始时,锌片表面出现了气泡,并下降速度较快。
2. 随后气泡逐渐减少,最终停止。
3. 锌片变薄,逐渐消失。
问题:
1. 描述发生的反应过程以及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
2. 要想使实验观察的现象更加明显,你会对实验条件做怎样的改变?
3. 实验中锌片变薄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1. 反应过程:
- 锌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化学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
- 铁片与氯化锌反应生成亚铁氯化物和铁。
化学方程式:Fe + ZnCl2 → FeCl2 + Zn。
- 化学反应类型:
- 锌和盐酸的反应属于酸与金属的反应。
- 铁和氯化锌的反应属于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
2. 改变实验条件的方法:
- 增大盐酸的浓度。
- 增加锌片和铁片的表面积。
- 增加反应温度。
3. 锌片变薄的原因是锌愿意失去电子,成为离子状态(Zn2+),并溶于溶液中。
这是因为锌的标准电极电位较低,它更容易被氯化
氢的氢气将其电子带走而被氧化。
九年级化学中考压轴题专题复习
Na CO 九年级化学中考压轴题专题复习[例1] 托盘天平两端分别放有足量等质量盛有稀HCl 的烧杯,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放入2.65g Na2 CO3 ,使托盘天平仍保持平衡,应向另一只烧杯中放入铁片多少克?解析:此题给出的条件是首先天平平衡,向一端加入2.65g 碳酸钠时,放出二氧化碳,当向另一端加入铁片时,放出氢气。
很明显放出的二氧化碳和氢气质量不相等。
若保持天平平衡,只能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之差等于铁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之差才能使天平两端各自溶液的增重量相等,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用两种方法解题。
方法1:设放入2.65g 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2 CO3+ 2HCl = 2NaCl +H2O +CO2↑106 44 2.65g x 106 : 44 = 2.65g xx =44 ⨯ 2.65x= 1.1g 106设:铁片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则参加反应的铁应当是加入(2.65g-1.1g),但铁反应生成氢气,故应实际加入铁为(2.65g - 1.1g +y)才能使溶液增重相等。
Fe + 2HCl =FeCl2 +H2↑56 2(2.65g - 1.1g +y) y56 : 2 = (2.65g - 1.1g +y) : y解得y = 0.06g加入铁片为2.65g - 1.1g + 0.06g = 1.61g 答:应向另一只烧杯放入铁片1.61g 。
方法2:Na2 CO3+ 2HCl = 2NaCl +H2O +CO2↑∆m106 ⨯ 54 44Fe + 2HCl =FeCl2 +H2↑∆m106 - 44 = 62 ⨯ 5456 ⨯ 62 2 56 - 2 = 54 ⨯ 62将差值变等量同时扩大反应物的倍数,求碳酸钠和铁在溶液增重相等条件下的质量比。
m : m2 3 Fe= 106 ⨯ 54 : 56 ⨯ 62= 1.65 :1设:放入铁片的质量为x。
Na2 CO31.65 12.65g x~ Fe1.65 :1 =2.65g : x x = 1.61g答:应向另一只烧杯中放入铁片1.61g 。
2020-2021中考化学—计算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取25g 石灰石样品与一定质量的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所得混合物蒸干得到固体27.2 g (不含结晶水,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
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___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______。
【答案】100g 80% 【解析】 【分析】 【详解】设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x ,反应消耗盐酸的为y3222CaCO +2HCl =CaCl +CO +H O1007311125g-x14.6%y 27.2g-x↑⨯ 10073111==25g-x 14.6%y 27.2g-x ⨯ x=5g y=10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g-5g100%=80%25g⨯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为80%,反应消耗盐酸的为100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取某碳酸钠样品(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15g ,加入80g 水,固体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76g 氯化钙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161g 滤液。
请计算:(1)产生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 ;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10g 10% 【解析】 【分析】(1)根据氯化钠、碳酸钠的性质,氯化钠不能与加入的氯化钙发生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计算碳酸钙沉淀的质量;(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由原固体中的氯化钠和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两部分构成。
【详解】(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5g+80g+76g-161g=10g ; (2)设Na 2CO 3的质量为x ,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2323Na CO+CaCl=CaCO+2NaCl 106100117x10g y106100117==x10g yx=10.6g,y=11.7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5g-10.6g+11.7g=16.1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6.1g161g×100%=10%答:(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0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点睛】本道题比较难,难点有两个:一是滤液中的溶质氯化钠包括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二是所得滤液的质量比较难算,不是用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而是将所加入的物质的质量全部加起来,再减去生成沉淀的质量。
初中化学四大压轴题答题技巧(选择、推断、实验、计算题)
初中化学四大压轴题答题技巧(选择、推断、实验、计算题)压轴题,一般来讲是试卷每道大题的最后几题。
压轴题不一定是最难的,但一定是学生容易丢分的,所以学生在做好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重难点突破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平时老师强调的一些“中考经典错误答案”,避免一些不应该的丢分。
下面我们分题型简单介绍一下压轴题的复习注意事项。
01选择题常见题型有图像题、图表题、技巧型计算及信息给予题。
图像题解题关键在于图像的横纵坐标、三点(起点、拐点、终点)、斜率。
极有可能考金属与酸的反应,需要学生分清楚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问题和效率问题,理解记忆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分别对应的4幅图。
例如:图表题一般考察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要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透彻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重点是原子守恒和质量守恒。
解题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三个公式:1、密闭容器中,M前=M后;2、M参加=M生成;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分子个数比。
技巧型计算常用的是守恒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差量法。
守恒法和差量法主要用于求解质量、质量分数等具体数值的题目,平均值法和极值法由于可以确定数值的范围,因此常用于求某种物质可能是什么的问题,找出这几种方法对应的典型例题做一下,一道就可以。
理解不同方法的思路,知道什么样的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就能搞定这1分了。
信息给予题就需要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了,这个需要学生平时多多培养。
另外平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比如把有用的信息、数据用横线划下来,这样可以避免二次审题的时候再浪费时间找已知条件。
02推断题常见题型有文字推断、实验推断、框图推断。
文字推断题解题方法类似于选择题中的信息给予题,从题干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是重点。
实验推断题要想做出来,需要掌握好物质的性质、变化和重点的几个基础实验。
框图推断题作为最难的一种推断,学生要么满分,要么0分,差距比较大。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铁、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
【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pH只会接近7,故A不正确;B、活泼金属和酸接触就会放出氢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起点应该从零开始,故B不正确;C、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溶液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向足量的镁和铁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C.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B【解析】【详解】A、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pH应该是由小于7逐渐升高,直至等于或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足量的镁和铁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由于镁比铁活泼,反应需要时间短,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中考化学必做的30道压轴题
1.将一定质量的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 和b 是反应物B.x=3.2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d 一定是催化剂【解答】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a 质量增加了10﹣6.4g=3.6 克,是生成物;b 质量减少了14g﹣7.2g=6.8 克,是反应物;d 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生成物还少3.2 克,所以c 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物质c 的质量为3.2g+3.2g=6.4g,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A、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错误;B、反应后物质c 的质量为3.2g+3.2g=6.4g,x=6.4,错误;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d 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错误.故选 C2.已知、、分别表示X、Y、Z 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中考化学必做的30 道压轴题第 1 页共24 页【解答】根据参加反应的分子数和生成的分子数可知该反应的图示可表示为A、由图示看出,反应前X、Y 分子变成了Z 分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了变化,此说法正确;B、从分子的性质和图示看出,分子之间有间隔,此说法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及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可以看出.该反应的表达式应该为:3X+Y=2Z,故此项说法错误;D、由分子模型看出,Z 是由四个原子构成的,故此说法正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 14.0 3.2 1.0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确.故选C.3.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药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已知某种配比的火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2KNO3+3C K2S+N2↑+3X↑,则X 的化学式为.(3)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钾在现代农业上有重要用途,它能给农作物提供和两种营养元素.(4)硫磺的主要成分为硫,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其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形成的主要物质(填“酸雨”或“臭氧空洞”).(5)木炭是我国古代炼铁的重要原料(作燃料和还原性物质),试写出其与氧化铁高温反应制铁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 K2S+N2+3X,反应物中钾、氮、氧、碳、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2、6、3、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氮、氧、碳、中考化学必做的30 道压轴题第 2 页共24 页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2、0、0、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 中含有3 个碳原子和6 个氧原子,则每个X 分子由1 个碳原子和2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CO2;(3)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4)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其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5)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 4Fe+3CO2↑.。
决胜(压轴题)中考化学 专题10 酸碱盐性质的探究(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专题10 酸碱盐性质的探究1.(2013某某某某)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D.清洗铁丝表面的锈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熟石灰可以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盐酸来除去熟石灰中的碳酸钙,故A实验中不适宜使用稀盐酸;B、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而铁能和稀盐酸反应,所以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故B实验中适宜使用稀盐酸;C、碳酸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而氯化钠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C实验中适宜使用稀盐酸;D、铁锈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故可以用用盐酸来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但是要注意浸泡的时间,否则将会腐蚀铁丝,故D实验中适宜使用稀盐酸,因此选A。
考点:考查酸的化学性质2.(2013某某八地)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②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左移动,故不可能,因此选B。
考点:考查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3.(2013某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 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B 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C 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D 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将一定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存在着如下情况: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硫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和硫酸,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溶质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认识酒精灯中的酒精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为酒精,某同学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整理了下列有关酒精的信息:①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②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⑥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点燃酒精灯,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各种“酒”中均含酒精(乙醇),假酒中因含少量甲醇(CH3OH),饮用后使人中毒,轻者失明,重者死亡,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酒精易挥发,因此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酒精挥发发生的是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
a.酒精分子的运动速率 b.酒精分子的构成 c.酒精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 d.酒精的化学性质e.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 f.酒精分子的能量 g.酒精分子的质量(4)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_____。
(6)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
A 燃烧匙B 试管C 量筒D 蒸发皿(7)用分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在小玻璃药瓶中注入约一半体积的水,再向瓶中加入滴有蓝墨水的酒精,塞上瓶塞,液体液面处于a处,用手指堵住塑料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瓶,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后,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_____。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07 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测试)(解析版)
专题07 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除杂所选试剂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A O2H2O 浓硫酸B CO2CO 灼热铜粉C HCl H2SO4BaCl2溶液D CaCO3CaCl2水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B、灼热铜粉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剂错误。
C、H2SO4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故选:B。
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Na2SO4能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白酒和白醋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室里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水和蔗糖水,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3.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方法A 鉴别氯化钾和硝酸铵取样,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B 鉴别纯棉纤维和羊毛线分别抽丝灼烧,闻气味C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用磁铁吸引D 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加适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答案】D【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钾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操作方法正确。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附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只能组成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种单质B.碳纳米管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C.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D.构成碳纳米管的原子不再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详解】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选项A不正确;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选项B不正确;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选项C正确;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吸附异味B.氯化钠:常见的调味品C.烧碱:改良酸性土壤D.硫酸铜:可用于配农药波尔多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般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烧碱为氢氧化钠,碱性过强,同时因为价格较贵,故不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C。
初三化学压轴题典型例题
初三化学压轴题典型例题初三化学压轴题典型例题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成绩,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初三化学压轴题例题。
1. 某物质经过加热分解,产生氧气和钠元素。
试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解释为什么该反应是一种分解反应。
解答: 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O3 -> 2NaCl + 3O2。
这是一种分解反应,因为某物质被加热后分解为两种或更多种物质。
2. 一瓶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当加入蓝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为红色。
请问该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并给出解释。
解答: 该溶液是酸性溶液。
蓝色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3.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化合物?铁、氧气、氯气、纯净水。
解答: 纯净水是一种化合物,由氢和氧元素组成。
4. 某实验室用物质A和物质B进行反应,产生物质C和物质D。
物质C和物质D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同于物质A和物质B。
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反应?解答: 这是一种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5.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来调节pH值。
请解释什么是pH值,并说明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pH值范围。
解答: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pH值的范围是0-14,数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数值越大表示溶液越碱。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
这些典型的初三化学压轴题例题涵盖了化学反应、溶液性质和pH值等重要概念,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复习和考试前,多做类似的题目,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相信能够取得更好的化学成绩。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计算题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 ,加入到盛有50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 。
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_______;(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4.4g 96.4%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1g+50g-56.6g=4.4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2322Na CO 2HCl 2Na +=++106444.4C CO Ogl H x106x =444.4gx=10.6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11g×100%≈96.4% 答:(1)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为4.4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6.4%.2.将Na 2CO 3和NaCl 固体混合物32.9g 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 ,加入326.9g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 .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CO 2的溶解忽略不计). 【答案】10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先求出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Cl ,但NaCl 来自两部分,一是反应生成的,二是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生成的NaCl 可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求解,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NaCl 可通过混合物32.9g 减去Na 2CO 3的质量 【详解】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 2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设Na 2CO 3的质量为x ,生成的NaCl 的质量为y 。
2023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压轴题专练06 推断题(解析版)
压轴题06 推断题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题型,是每年中考必考题型。
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中寻找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从而完成全部未知的推断,题目形式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题眼1 物质的特征颜色黑色固体——炭粉、Fe3O4、MnO2、铁粉、CuO红色固体——KMnO4(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碱)——Mg(OH)2、Al(OH)3白色沉淀(难溶于酸的盐)——BaSO4、AgCl白色沉淀(溶于酸放出气体的盐)——CaCO3、BaCO3题眼2 元素或物质之最1.元素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H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2.物质之最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H2O最常用的溶剂: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最理想的清洁燃料: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最轻(或密度最小)的气体:H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Cu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使用最广泛的金属:Fe最简单的有机物:CH4题眼3 物质的用途常用于灭火、人工降雨(固态)的气体:CO2加剧温室效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CO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O2常用于冶炼金属的还原性气体:CO、H2常用于冶炼金属的还原性固体:炭胃液中能帮助人体消化的物质:盐酸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碱:Ca(OH)2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盐:CaCO3常用于金属除锈:稀硫酸、稀盐酸常用作干燥剂:CaO(作食品干燥剂)、浓硫酸(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氢氧化钠固体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用于焙制糕点: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有的碱:Mg(OH)2、Al(OH)3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有的盐:NaHCO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a(OH)2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NaOH常用作复合肥的盐:KNO3常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盐:CuSO4常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碱:Ca(OH)2实验室常用的燃料:C2H5OH(乙醇、酒精)常用的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的物质:NaCl题眼4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气态氧化物:CO和CO2液态氧化物:H2O和H2O2固态氧化物:Fe2O3和Fe3O4盐:FeCl2和FeCl3、FeSO4和Fe2(SO4)3碱:Fe(OH)2和Fe(OH)3题眼5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为18的氧化物: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0且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的氧化物:MgO相对分子质量为56的氧化物:CaO相对分子质量为80且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的氧化物:CuO相对分子质量为160且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的氧化物:Fe2O3相对分子质量为84的盐:NaH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且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的盐:CaC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0且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的盐:CuSO4相对分子质量为16且的有机物:CH4题眼6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相互转化的物质(1)单质与氧化物O2与H2O(或CO2)H2与H2O Cu与CuO Fe与Fe3O4(2)化合物与化合物CO与CO2 CO2与H2CO3(或CaCO3或Na2CO3)CaCl2与CaCO3 NaOH与Na2CO32.物质间的三角转化(CO)CCO2碳三角O2H2O2(H2O)氧三角H2HCl(H2O)氢三角1.(2023·山东潍坊·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每一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223 Fe Fe O O Fe Fe 点燃点燃B .223CO NaOH HCl NaCl Na COC .2444H SO Fe CuO FeSO CuSOD .233223Na CO SO Ca(OH)NaOH Na SO【答案】C【详解】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故铁和氧气点燃要生成氧化铁,无法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B 、二氧化碳和氯化钠不能反应,故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无法生成碳酸钠,不符合题意;C 、氧化铜加入稀盐酸能生成硫酸铜,再加入铁,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均能一步实现,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三氧化硫,生成的是硫酸钠而不是亚硫酸钠,故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无法一步生成亚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图中的六个圆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为氧化物,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E 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
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试写出一个有B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CuSO4 Na2CO3 Ba (OH)2 + H2SO4 =BaSO4↓+ 2H2O H2 + CuO ΔCu + H2O【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那么E是碳酸钠;A是蓝色溶液,说明溶液A中含有铜离子;根据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可知其中一种沉淀是氢氧化铜沉淀,故C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根据转化关系,C能与F发生化学反应,故D一定是氢氧化钠,F是硫酸。
碳酸钠能与C反应,C含有氢氧根离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C 可能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又由于含有铜离子的A与C反应会生成两种沉淀,故C只能是氢氧化钡,那么A是硫酸铜;B为氧化物,且氢氧化钡能转化为B,故B是水。
考点:物质的推断2.现有A、B、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金属单质,B、C、D、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双向箭头“←→”表示可以相互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1)图中有一条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转化的双向箭头没有画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并使其转化关系成立____;(2)写出化学式:A___:F___;(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足量B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18道化学反应相关的压轴题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18道化学反应相关的压轴题1. 氧化还原反应问题:铁青石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什么颜色的物质?回答:铁青石被氧气氧化后会变成红棕色的铁(III)氧化物。
2. 酸碱中和反应问题: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回答: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
3. 气体生成反应问题:碳酸氢铵分解的产物有哪些?回答:碳酸氢铵分解的产物有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 氧化反应问题: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什么物质?回答: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
5. 还原反应问题: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什么气体?回答: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盐酸气体。
6. 酸碱反应问题:硫酸反应生成什么气体?回答: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7. 双替换反应问题:氯化银和氯化钠发生双替换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回答:氯化银和氯化钠发生双替换反应生成氯化银和氯化钠。
8. 分解反应问题: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有哪些?回答: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有氧气和水。
9. 同素异形体问题: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吗?回答:是的,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
10. 合成反应问题:硫酸和钙氢氧化物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回答:硫酸和钙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11. 单替换反应问题:铜和盐酸发生单替换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回答:铜和盐酸发生单替换反应生成铜(II)氯化物和氢气。
12. 高温下的分解反应问题: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什么物质?回答: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无水碳酸钙。
13. 含氧物质的燃烧反应问题:甲烷燃烧生成什么物质?回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 物质颜色的变化反应问题:溴水与碘酸钾溶液反应会发生什么颜色的变化?回答:溴水与碘酸钾溶液反应会发生从棕色到深红色的颜色变化。
15. 不可逆反应问题: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回答: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会生成水。
16. 溶液浓度变化的反应问题:碱和酸反应会导致溶液的什么性质发生变化?回答:碱和酸反应会导致溶液酸碱性质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中考压轴题专题复习[例1] 托盘天平两端分别放有足量等质量盛有稀HCl 的烧杯,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放入2.65g 32CO Na ,使托盘天平仍保持平衡,应向另一只烧杯中放入铁片多少克?解析:此题给出的条件是首先天平平衡,向一端加入2.65g 碳酸钠时,放出二氧化碳,当向另一端加入铁片时,放出氢气。
很明显放出的二氧化碳和氢气质量不相等。
若保持天平平衡,只能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之差等于铁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之差才能使天平两端各自溶液的增重量相等,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用两种方法解题。
方法1:设放入2.65g 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223222CO O H NaCl HCl CO Na106 442.65g xx g :65.244:106=g x x 1.110665.244=⨯= 设:铁片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则参加反应的铁应当是加入(2.65g -1.1g ),但铁反应生成氢气,故应实际加入铁为)1.165.2(y g g +-才能使溶液增重相等。
↑+=+222H FeCl HCl Fe562 )1.165.2(y g g +-yy y g g :)1.165.2(2:56+-=解得g y 06.0=加入铁片为g g g g 61.106.01.165.2=+-答:应向另一只烧杯放入铁片g 61.1。
方法2: 5462441064454106222232⨯=-⨯∆↑++=+mCO O H NaCl HCl CO Na 625425626256222⨯=-⨯∆↑+=+mH FeCl HCl Fe 将差值变等量同时扩大反应物的倍数,求碳酸钠和铁在溶液增重相等条件下的质量比。
1:65.16256:54106:32=⨯⨯=F e m m CO Na 设:放入铁片的质量为x 。
32CO Na ~ Fe1.65 12.65g xg x xg 61.1:65.21:65.1==答:应向另一只烧杯中放入铁片g 61.1。
[例2] 氢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放在空气中加热至全部变为黑色粉末为止,发现加热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铜和铜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
解析:首先明确此题是一个无数据计算题,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的质量不变是它的突破口。
O H CuO OH Cu 22)(+∆===CuO O Cu 222∆===+ 即CuO OH Cu →2)(失去O H 2的质量等于CuO Cu →得O 的质量。
答案一:设:混合物中2)(OH Cu 为a 克,Cu 为b 克,失去O H 2的质量为x ,得O 的质量为y 。
O H CuO OH Cu 22)(+∆===9818 a 克x x a :18:98= 9818a x = CuO O Cu 222∆===+128 32b 克 yy b :32:128= 12832b y = 因为x = y ,所以3649128189832128329818=⨯⨯==b a b a 答案二:CuO OH Cu →2)(减重 CuO Cu →增重9818 64 16 a 9818a b 6416b 36491864981664169818=⨯⨯==b a b a 氢氧化铜和铜的最简质量比为36:49。
[例3]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的烧杯,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然后在一个烧杯中加入a 克铁粉,另一烧杯中加入b 克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
若已知每个烧杯中都含有m 克纯硫酸,请用代数式表示下式各种情况下a 与b 的关系。
(1)当m a 9856>,m b 9824>时,______________。
(2)当m a 9856<,9824<b 时,______________。
(3)当9824,9856><b m a 时,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应用差量法进行讨论的计算题,应周密地审题和析题,找出问题的实质,找出有关数据的内在联系。
本题所述是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等体积、等浓度(都含有m 克纯42SO H )的烧杯,并调节天平使其平衡,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 克铁粉和b 克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要求平衡,分3种情况讨论a 与b 的关系。
(1)m b m a 9824,9856>>时,根据反应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可知:Fe ——42SO H Mg ——42SO H56 98 24 98m 9856克 m 克 m 9824克 m 克 m 克42SO H 恰好与Fe 、Mg 反应时,所需的Fe 、Mg 质量分别为m 9856和m 9824。
在第(1)种情况下,说明所加金属是过量的,生成2H 的量由酸的量决定,因天平两端的烧杯中都含有m 克42SO H ,所生成的2H 的质量相等,要使天平保持平衡,所加金属质量应相同。
(2)当m b m a 9824,9856<<时, 第(2)种情况说明金属不足量,而酸过量,当加入金属后,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天平两边的增加量应相等。
a 与b 的关系可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出。
↑+=+2442H FeSO SO H Fe增加量 562 54克 a 克 a 5654克 ↑+=+2442H MgSO SO H Mg 增加量242 22克 b 克b 2422克 ∴ b a b a 1211282724225654==或 第(3)种情况说明,Fe 是不足量的,而Mg 是过量的,加入Fe 的烧杯反应后的增量仍为a 5654,而加入b 克镁的烧杯产生2H 的量应按42SO H 的量去进行计算(因镁过量)。
↑+=+2442H MgSO SO H Mg98 2 m 克 982m 克 增加的量为(982m b -)克。
要使天平平衡,两边增量应相等。
答案:(1)a = b(2)b a b a 1211282724225654==或 (3)4928279825654m b a m b a -=-=或【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1. 6.2克氧化钠溶于43.8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 6.2%B. 8%C. 12.4%D. 16%2. 将若干克铁粉投入到200克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得到溶液210.8克,则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是( )A. 13.2克B. 11.2克C. 10.8克D. 5.6克3. 6.5克不纯的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生成0.19克氢气,则锌粒中含的杂质可能是( )A. FeB. CC. MgD. Cu4. 欲制得0.9克氢气,电解5.4克水后,因故改用锌与足量硫酸反应继续制取,需锌粒质量为( )A. 6.5克B. 9.75克C. 1.3克D. 19.5克5. 13克金属A 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2ACl 化合物并生成0.4克氢气,则A 的原子量是( )A. 13B. 26C. 52D. 656. 下列物质分别跟98克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3MgCOB. 2)(OH MgC. MgOD. Mg7. A%的硫酸溶液和等质量B%的氢氧化钾溶液完全中和,A 与B 之比是( )A. 4:3B. 4:7C. 8:7D. 7:88. 20克锌与适量稀盐酸反应制取H 2,反应后得到含2ZnCl 54.4%的溶液50克,则反应后剩余的锌质量为( )A. 3.5克B. 7克C. 6.5克D. 13克9. 在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直到反应完全,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24%B. 30%C. 36%D. 42%10. 10克10%苛性钠溶液和10克10%盐酸充分混合,反应后溶液的PH 值为( )A. 大于7B. 小于7C. 等于7D. 无法确定11. 完全中和a 克42SO H 需b 克NaOH ,若改用含b 克KOH 的溶液中和a 克42SO H 时,反应后溶液的PH 值是( )A. 大于7B. 等于7C. 小于7D. 无法确定12. 一定质量10%2CaCl 溶液与一定质量10%32CO Na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沉淀10克,将滤液蒸发掉90克水,所剩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A. 8.5%B. 9.2%C. 10%D. 13.2%13. 当投入锌粒会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 硫酸铜B. 硝酸银C. 稀硫酸D. 氯化亚铁14. 托盘天平两盘分别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杯内各盛放98克10%的稀硫酸,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哪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 )A. 1克Mg 1克ZnB. 2克Cu 2克FeC. 3克Mg 3克AlD. 2.4克Mg 5.6克Fe15. 有不纯的氯化亚铁12.7克与足量3AgNO 溶液反应生成28.9克白色沉淀,该氯化亚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 2BaClB. 2MgClC. NaClD. 23)(NO Fe16. 在天平两边各放一烧杯,调节至平衡。
左烧杯注入100克9.8%稀硫酸,右烧杯注入100克7.3%盐酸,然后再向左烧杯加入a 克铝粉,右烧杯加入b 克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平衡,则a 与b 的关系是( )A. 4.2≥=b a 克B. 8.1≥=b a 克C. 若65.1=a 克,则6.1=b 克D. 若8.1=a 克,则4.2=b17. 往5%的2BaCl 溶液中滴加5%42SO Na 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为止,过滤得到5克4BaSO 沉淀,从滤液中蒸发掉95克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 5%B. 5.85%C. 10%D. 18%18. 将20克不纯的铁粉(杂质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恰好生成0.5克氢气,则铁粉中杂质质量分数为( )A. 70%B. 2.5%C. 30%D. 14%19. 在42SO Na 、NaCl 、NaOH 的混合溶液中,+Na 、-24SO 、-OH 的个数比为2:1:8,则溶液中42SO Na 、NaCl 、NaOH 的个数比为( )A. 1:1:1B. 4:2:1C. 2:4:1D. 2:3:120. 甲、乙两只小烧杯内各盛有10克9.8%稀硫酸。
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镁,乙中加入足量氧化镁,充分反应后,两只试管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 甲>乙B. 乙>甲C. 甲=乙D. 无法判断21. 有15克不纯的锌与50克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4克氢气,则此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 19.6%B. 21.4%C. 25%D. 39.2%二. 填空:1. 碳酸钠晶体化学式 ,其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是 。
2.86克碳酸钠晶体含无水碳酸钠质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