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分提
棕榈油干法分提条件研究
2 2
粮 食 与 油 脂
2 0 1 3年第 2 6卷第 1 2期
棕 榈 油 干 法 分 提 条 件 研 究
宋海 东 , 魏安池 , 赵 凯艳 , 郑彦 芳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郑州 4 5 0 0 0 1 )
摘 要 : 以碘 价 为 5 4棕 榈 油为原 料 , 采 用干 法分提 制备 棕榈 油 中间熔点 物( P OMF o在 单 因素 试
t h e me l t i ng po i n t r a n g e wa s be t we e n 3 2℃ a nd 3 6℃ . Th e e x p e ime r n t r e s u l t s we r e a s f ol l o ws:t h e y i e l d
a s r a w ma t e r i a 1 . By r e s p on s e s u r f a c e me t h o do l o g y o n t he b a s i s o f s i n gl e f a c t o r e x pe r i me nt s ,we s t ud i e d
we r e a s f o l l o ws :c r ys t a l l i z a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1 6 . 8 3℃ 。c o o l i n g r a t e o f 1 . 3 1℃ / h,a n d c ys r t a l l i z a t i o n
棕榈油精炼和分提
棕榈油精炼与分提毛棕榈油精炼应该关注的一个值叫DOBI,DOBI值作为一个质量参数评价棕榈毛油精炼能力的好坏,DOBI>3,精炼能力好;DOBI 2.4~2.9,精炼能力中等;DOBI<2.3,精炼能力差。
DOBI值是指446nm对269nm吸收峰比率。
如果DOBI〈2,就需要消耗2.5%以上的白土。
毛棕榈油脱胶毛棕榈油一般都不单独进行脱胶处理,尽管含磷比较低(一般小于20PPM),但在脱色之前最好先加入0.05%的磷酸脱胶,这样有助于提高成品油的稳定性和耐煎炸性.具体的做法是,在毛油进入脱色塔之前,加一个混合器,按照进油的流量混入一定比例的磷酸或者是柠檬酸,充分搅拌后进入脱色塔,如果单靠白土的吸附来脱胶是不够的.棕榈油有如下特点:1.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2.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
3.棕榈油的存在无法用颜色反应来测定。
氢化油中混有棕榈油很难用简单的方法测出来。
棕榈油或氢化棕榈油经适度氧化后散发轻微类似紫罗兰的气味,在测定稳定性或加速氧化试验中如果闻到这种气味就定性地表示有棕榈油存在。
根据实际的生产经验,毛棕榈油的脱臭温度一般在256-265度之间,如果过低,不利于脱出FFA和分解色泽,过高则会增加成本和反式脂肪酸.分提在棕榈油分提中,为了加快结晶的速度,我们通常在原料中加入晶种的方法来帮助结晶,加入的晶种比原料的熔点要高,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比例直接在分提原料的大罐里加,混合均匀后再泵入结晶罐冷却结晶;二是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另一种结晶好的晶体.一般都会缩短100-300分钟的结晶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液油的得率.加晶种的关键在于加入晶种占所有原料的比例和晶种的品质(主要是熔点)吸附脱色原理(1)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吸附作用主要由吸附剂超微凸凹表面的表面自由能所引起。
在油和吸附剂充分接触后,色素被吸附,并最终达到吸附平衡。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棕榈种植成本低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
棕榈种植成本低,棕榈油价格低,因此在世界食用油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我国人口众多,对于植物油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植物油需求将保持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达2 800万t。
(一)油脂精炼工艺油脂精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杂质,达到成品食用油的标准。
工艺主要流程为:毛油—脱胶—中和—脱色—脱臭—分提。
加水水化脱胶,加碱中和或蒸气蒸馏脱酸,加吸附剂活性白土或活性炭脱色,高温负压脱臭同时脱除产生油烟的低沸点挥发物。
一、毛油过滤收购回来的毛油需经过过滤,滤去悬浮颗粒杂质以及其他杂质才能进行下面的生产。
二、脱胶胶质即磷脂、糖、蛋白质混合物、微量金属及其他杂质。
脱胶即是对这些杂质的去除工艺,原料油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原料油脂中胶质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杂质使油脂与催化剂不相接触,从而降低了裂解速度,不脱胶就直接中和会因乳化而难以操作和增加油损,胶质也是油脂翻泡的原因,对产品的稳定性和色泽产生不利影响。
该公司采用顶级脱胶法,采用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公司设备。
主要工艺流程:毛油→换热器→(加酸)混合器→中间罐→(加碱)混合器→离心机→(加水)混合器→中间→离心机→精炼油该法在加热到90~105 ℃的毛油中加磷酸激烈搅拌混合约3min 后,用稀碱将部分磷酸中和, 将全部油脂用离心机分离后加热水静置, 用特别高的重力加速度进行离心分离。
最后脱胶油中磷脂的含量可在5×10 - 6以下。
顶级脱胶法是由比利时的范德莫特尔公司和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共同研究出的新型脱胶方法,期间需经过两次离心机分离,离心分离效果越好,脱胶效果越好,得到的精炼油品质越高。
三、中和中和脱酸是对产品质量和价格有很大影响的一道工序,如果中和工序有问题,会给脱色以后的各工序带来困难,并使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
中和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物理和化学方法,原则上物理精炼法即气提蒸馏脱酸方法应作为油脂精炼的首选工艺,化学中和方法即用氢氧化钠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脱酸会产生皂脚和废水。
(完整版)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棕榈油精华与分提毛棕榈油精华应当关注的一个值叫DOBI,DOBI值作为一个质量参数议论棕榈毛油精华能力的利害, DOBI> 3,精华能力好; DOBI 2 . 4~ 2. 9,精华能力中等; DOBI< 2. 3,精华能力差。
DOBI 值是指 446nm对 269nm汲取峰比率。
假如DOBI〈2,就需要耗费2.5%以上的白土。
毛棕榈油脱胶毛棕榈油一般都不独自进行脱胶办理,只管含磷比较低(一般小于20PPM),但在脱色以前最好先加入0.05%的磷酸脱胶,这样有助于提升成品油的坚固性和耐煎炸性.详细的做法是,在毛油进入脱色塔以前,加一个混淆器,依据进油的流量混入必然比率的磷酸或许是柠檬酸,充足搅拌后进入脱色塔,假如单靠白土的吸附来脱胶是不够的.棕榈油有以下特色:1.含饱和脂肪酸比好多,坚固性好,不简单发生氧化变质。
2.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 原( 500- 700ppm)和维生素 E ( 500-800ppm)。
3.棕榈油的存在没法用颜色反响来测定。
氢化油中混有棕榈油很难用简单的方法测出来。
棕榈油或氢化棕榈油经合适氧化后发散稍微近似紫罗兰的气味,在测定坚固性或加速氧化试验中假如闻到这种气味就定性地表示有棕榈油存在。
依据实质的生产经验,毛棕榈油的脱臭温度一般在256-265度之间,假如过低,不利于脱出FFA和分解色彩,过高则会增添成本和反式脂肪酸.分提在棕榈油分提中,为了加速结晶的速度,我们平常在原猜中加入晶种的方法来帮助结晶,加入的晶种比原料的熔点要高,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据比率直接在分提原料的大罐里加,混淆平均后再泵入结晶罐冷却结晶;二是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另一种结晶好的晶体.一般都会缩短100-300分钟的结晶时间,同时还可以提升液油的得率.加晶种的重点在于加入晶种占全部原料的比率和晶种的质量(主假如熔点)吸附脱色原理( 1)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吸附作用主要由吸附剂超微凸凹表面的表面自由能所惹起。
G 油脂加工-分提
食工07级
lz0633
26
正己烷分提工艺
第一次结晶(n=10r/min;t=4h)
棕榈油
(正己烷∶油) (2-2.5∶1)
50℃
结晶塔Ⅰ
30℃
结晶塔Ⅱ
20℃
结晶塔Ⅲ
10℃
真空吸滤
液态油
结晶塔Ⅳ
18℃ 第 二 次 结 晶
(n=10r/min;t=4h)
固体脂A
(得率15%-20%;熔点50℃)
结晶塔Ⅴ
各种油脂形成最稳定的晶型与其固体脂的甘三酯结 构有关:
分子结构整齐,对称性强→稳定型为β型 [如:极度氢化大豆油,可可脂,SOP/SOS/POS型脂] 分子结构不太整齐,对称性较差→稳定型为β′型 [如:棉籽油(FA碳链长度、饱和程度不同),OPP型脂]
各种极度氢化油脂的最稳定结晶型
结晶型 β′型 β型 棉籽油、棕榈油、 大豆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芝麻 油 品 菜籽油、鲸鱼油、 油、玉米胚芽油、橄榄油、花生油、 牛脂、奶油 椰子油、棕榈仁油、猪脂、可可脂
0 冷却时间(h)
食工07级 lz0633 11
三、影响分提的因素
分提过程中力求获得稳定性高、易过滤的 脂晶。由于结晶发生在固体脂和液态油的共熔 体系中,组分的复杂性以及操作条件诸因素都 直接影响着脂晶的大小和工艺特性。
食工07级
lz0633
12
(一)冷却温度和冷却速率
冷却温度 ① 过冷、过饱和现象: 甘三酯分子中的三个烃基碳链都较长,往往使得其结 晶温度远低于固脂的凝固点。 过冷度↑→晶核形成↑→系统粘度↑→晶体成长↓ ② 结晶顺序: GS3→GS2U→GSU2→其它易熔组分 ③ 结晶温度: 结晶温度↓→液态油浊点↓→固体脂↑→液态油↓ 初始结晶温度很重要:先熔融(破晶20-30min)再结晶。 ④ 结晶温度与分提工艺有关: 溶剂分提工艺<常规分提工艺(见后表)
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棕榈油精炼与分提毛棕榈油精炼应该关注的一个值叫DOBI,DOBI值作为一个质量参数评价棕榈毛油精炼能力的好坏,DOBI>3,精炼能力好;DOBI2.4~2.9,精炼能力中等;DOBI<2.3,精炼能力差。
DOBI值是指446nm对269nm吸收峰比率。
如果DOBI〈2,就需要消耗2.5%以上的白土。
毛棕榈油脱胶毛棕榈油一般都不单独进行脱胶处理,尽管含磷比较低(一般小于20PPM),但在脱色之前最好先加入0.05%的磷酸脱胶,这样有助于提高成品油的稳定性和耐煎炸性.具体的做法是,在毛油进入脱色塔之前,加一个混合器,按照进油的流量混入一定比例的磷酸或者是柠檬酸,充分搅拌后进入脱色塔,如果单靠白土的吸附来脱胶是不够的.棕榈油有如下特点:1.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2.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500-700ppm)和维生素E(5 00-800ppm)。
3.棕榈油的存在无法用颜色反应来测定。
氢化油中混有棕榈油很难用简单的方法测出来。
棕榈油或氢化棕榈油经适度氧化后散发轻微类似紫罗兰的气味,在测定稳定性或加速氧化试验中如果闻到这种气味就定性地表示有棕榈油存在。
根据实际的生产经验,毛棕榈油的脱臭温度一般在256-265度之间,如果过低,不利于脱出FFA和分解色泽,过高则会增加成本和反式脂肪酸.分提在棕榈油分提中,为了加快结晶的速度,我们通常在原料中加入晶种的方法来帮助结晶,加入的晶种比原料的熔点要高,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比例直接在分提原料的大罐里加,混合均匀后再泵入结晶罐冷却结晶;二是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另一种结晶好的晶体.一般都会缩短100-300分钟的结晶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液油的得率.加晶种的关键在于加入晶种占所有原料的比例和晶种的品质(主要是熔点)吸附脱色原理(1)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吸附作用主要由吸附剂超微凸凹表面的表面自由能所引起。
关于棕榈油分提及精炼讨论
( 4 0 ~5 2 ) , 在 2 0℃~2 5℃下为半 液体 , 氧 化 稳
榈油碘值一般大于 5 6 , 酸价 ( KO H) / J x 于0 . 1 5 mg / g 。
用2 4℃棕 榈 油分 提 出 的 1 0 ℃、 1 2℃液 油 , 得 到 的液 油量 为 5 0 左右 , 这些 低 熔 点 的棕 榈 油直 接 出售 , 或 做调 和 油 , 或 者进 一步 深加工 。另 一种 产 品 油2 8℃棕榈 油作 为食 品专 用油 , 稍微 进行 精炼处 理 后, 直 接灌装 成调 和 油 , 也 可 以进 行 再 次分 提 3 8℃
粮 油 工 程
关 于 棕 榈 油 分 提 及 精 炼 讨 论
左 青 , 左 晖
1 .江 苏牧 羊 集 团有 限公 司 ( 扬州 2 2 5 1 2 7 )
2 .广 州星坤 机械 有 限公 司 ( 广州 5 1 0 0 0 0 )
摘 要 : 介 绍 了棕 榈 油分提 工 艺的规模 、 简要 工 艺流程 , 关键 设备 结 晶罐 和 隔膜 式过 滤 器的技 术和操 作要 求 , 总结影 响 分提 效果的 因素 和 菜单 的制 定 , 如 何 进行 过 程 质 量控 制 , 提 高得 率和 硬 脂
油和 2 4℃油 , 2 4。 C油 回原 料 油 , 3 8℃油 作 为 方 便
棕榈油提取工艺简介
棕榈油提取工艺简介
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以上所有的这些产品,均被有效的应用于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
可以说棕榈是一种很好的经济类植物。
经过上述初级阶段的榨取之后,毛棕榈油和毛棕榈仁油被送到精炼厂精炼,经过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成为色拉级的油脂-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油色拉油(RBD PKO)。
经过精炼的棕榈油在液态下接近于无色透明,在固态下近白色。
此外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棕榈油还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分馏、处理,形成棕榈油酸(PFAD)、棕榈液油(简称OLEAN)、棕榈硬脂(简称STEARINE或ST)。
油棕果实里含有较多的解脂酶,所以对收获的果实必须及时进行加工或杀酵处理,棕榈毛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较多的游离脂肪酸,酸值增长很快,因此要及时精炼或分提。
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除去,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一般浅黄色。
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榈油也会逐渐脱色。
棕榈油略带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罗兰香味。
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国际市场上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棕榈油干法分提的工艺实践与研究
实践表明 ,原料的甘三酯组成 、结晶过程 、压滤 的压力 、时间 、压滤材料等都影响软脂得率和软脂品 质及操作的稳定性 。通常压滤的压力交替上升 ,最 大压力控制在 0. 6~0. 9 MPa ,压滤压力的确定以滤 饼的品质为标准 ,滤饼要坚实 ,不含液体油 ,不粘连 ,
有一定塑性 。压滤时间通常由结晶状况和过滤压力 和挤压压力的设定所决定 ,过滤和挤压时间大约为 13~15 min 。压滤机在每连续过滤 24 h 后清洗滤布 一次 。滤布在滤板之间不能折叠 ,以防损伤滤布 ,影 响过滤效果 。 3 结 论
关键词 :棕榈油 ;干法分提 ;工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棕榈油的提取和深加工得 到了迅猛的发展 。棕榈油作为重要的煎炸用油及人 造奶油和起酥油的基料用油 ,其氧化稳定性 、营养性 及使用范围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棕榈油的分提或 二次分提能得到熔点和碘值不同的油脂产品 ,使棕 榈油的应用价值更为突出 。棕榈油分提工艺始终以 干法分提占主要地位 ,其简便性 、安全性 、实用性得 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结合棕榈油干法分提的工艺 实践 ,对分提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期与同行们共 同探讨 。 1 棕榈油干法分提 111 干法分提工艺
棕榈油中间分提物(PMF)在冰淇淋中应用研究
fa t n t n(P F) r e in da de au td。a d te eo t m o muain wa ee ie . rci ai o o M weed sg e n v lae n nt p i h h mu fr lt sd tr n d om
Tha S,t mo to F i ti he a un fPM S6% ,t mo to ki mik po he a un fs m l wde s 8 .t mou tofs ga S ri % he a n u r i 1 3% ,hea un fe t mo to muli e S0. % , nd t e sa l e s0 2 . st ri 5 i a h t bi z ri . % i
(1S h o o C e sr n h e c l g er g He a . c o l f h mitya dC mi En i e i , n nUnv ri f e h oo y Zh n z o 5 0 1 Chn a n n iest T c n lg 。 e g h u4 0 0 。 ia; yo
3 Lu h o ain l eh oo yColg , u h 6 0 2 C ia) . o e c t a c n lg l e L o e4 2 0 。 hn V o T e
Ab ta t I h sP p r h h mia n h sc l r p riso am dfa t n t n( MF) r sr c : n t i a e ,tec e c l d p y ia o et f l mi ci ai a p e p o o P wee a ay e . h s l h we a ep y i— h mia h rceit so am dfa t n t n( MF ) n l z d T er u t s o dt t h h sc c e c l a a tr i f l mi ci ai e s h t c sc p r o o P
(完整版)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棕榈油精炼与分提毛棕榈油精炼应该关注的一个值叫DOBI,DOBI值作为一个质量参数评价棕榈毛油精炼能力的好坏,DOBI>3,精炼能力好;DOBI 2.4~2.9,精炼能力中等;DOBI<2.3,精炼能力差。
DOBI值是指446nm对269nm吸收峰比率。
如果DOBI〈2,就需要消耗2.5%以上的白土。
毛棕榈油脱胶毛棕榈油一般都不单独进行脱胶处理,尽管含磷比较低(一般小于20PPM),但在脱色之前最好先加入0.05%的磷酸脱胶,这样有助于提高成品油的稳定性和耐煎炸性.具体的做法是,在毛油进入脱色塔之前,加一个混合器,按照进油的流量混入一定比例的磷酸或者是柠檬酸,充分搅拌后进入脱色塔,如果单靠白土的吸附来脱胶是不够的.棕榈油有如下特点:1.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2.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原(500-700ppm)和维生素 E(500-800ppm)。
3.棕榈油的存在无法用颜色反应来测定。
氢化油中混有棕榈油很难用简单的方法测出来。
棕榈油或氢化棕榈油经适度氧化后散发轻微类似紫罗兰的气味,在测定稳定性或加速氧化试验中如果闻到这种气味就定性地表示有棕榈油存在。
根据实际的生产经验,毛棕榈油的脱臭温度一般在256-265度之间,如果过低,不利于脱出FFA和分解色泽,过高则会增加成本和反式脂肪酸.分提在棕榈油分提中,为了加快结晶的速度,我们通常在原料中加入晶种的方法来帮助结晶,加入的晶种比原料的熔点要高,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比例直接在分提原料的大罐里加,混合均匀后再泵入结晶罐冷却结晶;二是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另一种结晶好的晶体.一般都会缩短100-300分钟的结晶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液油的得率.加晶种的关键在于加入晶种占所有原料的比例和晶种的品质(主要是熔点)吸附脱色原理(1)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吸附作用主要由吸附剂超微凸凹表面的表面自由能所引起。
在油和吸附剂充分接触后,色素被吸附,并最终达到吸附平衡。
分提棕榈油性质及其等温结晶过程研究
收稿日期:2011-06-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976061);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9ZM0326)作者简介:谢贺(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糖类物质及其药物制备与生物利用。
E-mail :xiehe1986@ *通信作者:李冰(1972—),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糖类物质及其药物制备与生物利用。
E-mail :bli@分提棕榈油性质及其等温结晶过程研究谢 贺,李 琳,张 霞,梁志理,谢思龙,刘国琴,李 冰*(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对比分析熔点为44℃(A)、24℃(B)两种分提棕榈油甘三酯组成、固脂含量、等温结晶特性及等温结晶动力学规律。
结果表明:甘三酯的组成对于两者的结晶性能具有很大影响。
在等温结晶过程中,样品A 能够较快速达到结晶终点。
在各等温条件下,A 的Avrami 指数n 与B 相差不大,说明两者基于过冷状态下的结晶机理相同。
关键词:棕榈油;分提;甘三酯;固脂含量;等温结晶;结晶机理Properties and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Fractionated Palm OilXIE He ,LI Lin ,ZHANG Xia ,LIANG Zhi-li ,XIE Si-long ,LIU Guo-qin ,LI Bing*(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Abstract :Triacylglycerol (TAG) composition, solid fat content,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and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alm oils A and B with respective melting points of 44 ℃ and 24 ℃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AG composition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ir crystallization. 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of sample A reached equilibrium faster. The Avrami index of sample A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sample B under the same isothermal conditions, indicating that both samples experienced the same mechanism of crystallization induced by super cooling.Key words :palm oil ;fractionation ;triacylglycerol ;solid fat content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中图分类号:S8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21-0001-05我国多年来用于制造塑性油脂的基料油主要为氢化油,氢化油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取决于氢化油中所含有的反式脂肪酸。
棕榈油干式分提工艺结晶回温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Rea son and coun term ea sure of crysta lliza tion tem pera ture
return ing in pa lm o il dry fractiona tion process GUO Shao2hai1 , WAN G Xing2guo1 , L IAO Shao2hua2 , LU X in3 , L IU Guo2quan3
31Yellow Sea Grains and O ils Industries ( Shandong) Co1, L td. , 276808 Shandong R izhao, China ) Abstract: The harm of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returning in palm oil dry fractionation was intro2
图 2 RBD棕榈油熔点偏低和结晶菜单 不合适造成的回温
从图 2可以看出 ,结晶回温曲线为 ACDBE段 , DB 段为回温段 。
31111 回温原因 3111111 RBD 棕榈油熔点偏低 对于一个正常的 结晶菜单来说 ,当正常生产所使用的 RBD 棕榈油熔 点偏低时 ,相对来说结晶菜单主结晶段温度就显得 偏高 。这样 ,当大量结晶应该出现时 ,实际上却没有 出现 。当结晶菜单主结晶段结束 ,随着温度降低进 入养晶段时 ,这时大量结晶开始产生 ,图 2 AB 段 。 此时结晶产生的热量不仅被及时带走 ,而且冷却量 还有富余 ,因此油温开始下降 。当油温降到一定程 度时 ,结晶放热与冷却吸热达到平衡 ,图 2 CD 段 ,油 温不再下降 。随着结晶量的继续增加 ,结晶放热大 于冷却吸热 ,从而造成油温上升 ,图 2 DB 段 。当油 温上升到与最初油温下降点相当时 ,结晶放热和冷 却吸热达到平衡 ,图 2 BE段 ,此时结晶曲线为一条 水平直线 。达到一定时间后 ,由于结晶量下降 ,冷却 吸热大于结晶放热 ,故油温开始下降 。 3111112 结晶段温度设置偏高 由于结晶段温度设 置比实际应结晶的温度偏高 ,因此开始产生结晶的时 间就会延长 ,这样 ,当结晶程序开始进入养晶段时 ,主 结晶段才刚刚开始 。具体原因如 3111111所述 。 3111113 主结晶段时间设置偏短 主结晶段时间 设置太短 ,就会造成结晶步骤提前进入养晶段 ,从而 造成回温 。此时 ,由于冷却温度下降 ,造成结晶放热 小于冷却吸热 ,因而油温下降 。当油温降到一定程 度时 ,结晶放热与冷却吸热达到平衡 ,油温不再下 降 。随着结晶量的继续增加 ,结晶放热大于冷却吸 热 ,从而造成油温上升 。当油温上升到与最后一个 主结晶段油温相当时 ,结晶放热和冷却吸热达到平 衡 ,此时 ,结晶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达到一定时间 后 ,由于结晶量下降 ,冷却吸热大于结晶放热 ,因而 油温开始下降 。 31112 回温的预防和解决办法 3111211 回温的预防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时刻观 察结晶罐的结晶情况和结晶曲线 ,当结晶曲线出现 图 2中曲线 CD 段时 ,应加大冷却水用量 ,这时结晶 曲线如图 3所示 。
棕榈油硬脂和棕榈油中间分提物性能及相容性研究
摘 要: 为 改善 油脂 可 塑性 和 口溶 性 , 及 为 开发 以棕榈 油产 品 为主要 原 料 专 用 油脂产 品提 供 理 论 依据 , 研 究棕 桐 油硬 脂( P S t ) 、 棕榈 油 中间分 提 物( P MF) 两者 间相容 性 。测定 二元 混合 体 系固体 脂 肪含 量( S F C) 值, 并 通过 计 算其理 论值 与 实测 值之 间差值 AS F C, 结合 T - AS F C 曲线 、 二 元等 温 曲 线 等 直 观 分析 , 结 果表 明 : P S t 与P MF混合 物 在 2 5 o C、 P S t 含量为 3 0 % ̄ 5 0 % 时, 二者 间偏 晶现 象严 重 ; 而在 3 5℃ ~ 5 0℃ 时 , 二 者 间共 晶现 象较 为严重 ; 在 0℃ ~ 1 0 c I C 和3 0℃ ~ 3 5℃ 范 围 内, 二 者 间具有较 好 相容性 。 关键 词 : 棕 榈 油硬 脂 ; 棕榈 油 中间分提 物 ;油脂相 容性 ; 棕榈 油
Ab s t r a c t : Co mp a t i b i l i t y s t u d y f o r p a l m s t e a r i n( P S t )a n d p a l m mi d f r a c t i o n( P M F) t o i mp r o v e t h e
棕榈油分提结晶过程机理研究X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抑晶剂
结晶抑制剂要求亲水性-亲油性 平衡值为1-16
大豆卵磷脂
(美专利2393744) 卵灵脂的存在,在油脂煎炸时, 油脂易变黑,且产生黑色沉淀物, 影响棕榈油本身的优势
甘油二酯
(美专利2097720) 甘二酯含量超过6.5%阻碍晶作用加强 通过对原料及产品的液相分析:原料中甘油 二酯的含量为9%左右,而产品中的甘油二 酯则高达15%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200℃产生油烟
色泽深,表面挂油
豆
油
油
棕 榈
200℃无油烟 色泽金黄,无油腻感
炸薯条对比试验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富含维生素E 抗氧化性(耐炸性)
B
不含胆固醇 它可增加HDL的 含量、降低LDL 的含量
A
C
可以进行 “分级”加工
优势
E
价格便宜
D
用它制作的人造奶油 和起酥油不含 反式脂肪酸
澄清透明至混浊 澄清透明至混浊
14~15h 3min
三、课题研究目标、进展
表三 原料液油和目标液油中部分TAG的熔点
TAG OOO POO β’ -1.8 14.2 β 5.1 19.2
SOO
PLP POS SOS
8.8
18.6 33.2 36.7
23.7
N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8.2 41.2
三、课题研究目标、进展
浊点(Cloud point,CP):油类在标准状 态下冷却至开始出现混浊的温度为其浊点。 浊点的范围跟产品的纯度有一定关系,质量 好、纯度高的产品浊点明显,质量差的不明 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油脂熔点即油脂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温度,即固态和液态的蒸汽压相等的温度。 油脂主要是不同甘油三酯的混合物,由于各种甘油三酯的熔点高低不同,所以 油脂没有确定的熔点,而仅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范围。 油脂的熔点可以定义为固态脂肪含量为0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油分提
棕榈油分提技术是一项新的油脂加工技术,应用棕榈油分提工艺可得到8度、10度、14度、18度、24度、33度、44度、55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产品,同时也可以用来加工棉籽油、鱼油和猪油等动物油脂,大大提高了油脂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棕榈油分提技术开发的棕榈油分提生产工艺,技术先进,全电脑自动化操作,投资成本较低,液体油得率高,固体脂肪纯度高等优点,经济效益高。
棕榈油分提技术拓展应用:
通过对结晶速率、结晶温度、养晶时间等工艺参数地控制,远洋分提技术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棕榈油分提技术1、鱼油、猪油、鸡油等动物油脂的分提
采用分提法将动物油中色白、透明有浓郁肉香的液态动物油脂分提出来,得到的油品比原动物油脂中胆固醇含量低50%,极大的提升了动物油脂营养价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棕榈油分提技术2、棕榈油分提技术棉籽油分提
棉籽油是大宗油脂之一,其脂肪酸组成中棕榈酸占20%~22%,油酸30%~35%,亚油酸40%~45%;棉籽油熔点为10~15.6℃。
作为高级食用油脂,棉籽油熔点偏高容易浑浊,在冬季使用受到限制,价格低廉。
通过分提,得到液油和固油,可提高油脂的附加价值和食用性。
棕榈油分提技术3、海藻油、亚麻油等特种油脂的分提
海藻油、亚麻油等特种油脂因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些特殊油脂中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使其极易氧化,为得到富含营养成分、质量稳定、色泽透明的液态油需对其进行分提。
棕榈油分提技术4、混合脂肪酸的分离
根据脂肪酸碳链长度,减压蒸馏分离出短碳链(C12)、中碳链(C14)和长碳链(C16,C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