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想北平导学案

合集下载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学习目标:1.反复研读,体会作者对北平母亲般的爱和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的手法。

3.学习评点手法,用评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独特的体验。

学习方法:1.诵读法,在朗读中注意语言的节奏和情感。

2..评点法,在书上用不同的符号圈点勾画是“点”,针对勾画的文字进行概括、写体会,写赏析,写出联想想象的内容或者是质疑是“评”。

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剧本、。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他所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浓浓的“京味”。

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授予称号。

2.基础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廿.什刹..海菜圃.粘.合(设计理念,让学生积累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温故知新1.回忆文人笔下的思乡诗词句。

举头望明月,。

(李白《静夜思》)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的瓜洲》)(设计理念。

根据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策略,帮助学生在已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导学过程1.文章题目是“想北平”,老舍所想的北平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作者通过哪种手法来表现北一特点的呢?。

请找出事例具体分析。

2.思考P52页对话栏的问题。

如果让你来写,会怎样写。

会和本文有什么不同,这给我们怎样的写作启示。

(设计前两个问题,是想让学生了解文本的主要写作手法,并能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应用)选材特点:写作启示:3.研读前三段,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老舍对北平情感的句子,在对话栏写下你的见解。

(评点是一种阅读学习的好方法。

我国古代许多评点范本,如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

通过这个环节教会学生用评点的方法来阅读,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个性解读)示例: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安吉职教中心马卫红【使用说明】1、认真研读课文,勾画重要字词并扎实记忆,对富有哲理的语言做好批注,以备交流展示。

2、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学案,规范书写;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2、反复品读,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初步体会作者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浓厚的眷恋思乡之情,初步领悟文章的人文精神。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自学检测】一、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骆驼样子》、《四世同堂》。

老舍名字的由来:老舍先生是满族人,出生于北京市一个贫民家庭。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由父亲所起。

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父母为图吉利,便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来到的意思。

上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

这个名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

这两个字又有两个意义,既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又有奉献自己的含义。

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个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他正式署名“老舍”是在192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上。

2、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北京在1928-1949年间称北平)。

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

二、基础积累: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七黏.合()什刹..海()()匀调.()翩翩.()菜圃.()便.宜()辜.()负三、预习思考:(1)标题《想北平》的“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能不能换成“写”或“忆”?(2)作者眼中的北平有什么特点?【我的疑问】【合作探究】1、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感情?请从课文1—3段中找出原句并简析。

想北平导学案答案

想北平导学案答案

《想北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

2、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念之情。

二、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七()粘.合()什刹..海()粘.贴()菜圃.()辜.负( ) 鲜嫩.()匀调.()愧.杀()悠.然()2、解释下列词语。

俊伟:均调:愧杀:清福:3、完成下列填空。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

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 _____族,北京人。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___》,短篇小说《___________》,剧本《_________》、《_________》等,老舍写________和_______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优秀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_________》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三、自主学习1、题目中作者为什么用了“想”,而不用“写”?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

“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想”表明作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

文章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我真爱北平。

”但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2、作者笔下的北平有什么特点?作者如何写出这些特点的?答:作者眼中的北平具有动中有静,布局合理,贴近自然的特点。

(1)用衬托手法来突出凸显。

巴黎的热闹衬托出北平的安静;巴黎布局“比上北平还差上点劲”——北平布局合理;美国的橘子——北平的玉李——北平的贴近自然。

想北平导学案(教师用)

想北平导学案(教师用)

《想北平》导学案(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关于老舍的文学常识,记忆重点生字词;2.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教学重、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渲染感情,导入本文课间播放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营造气氛。

PPT呈现歌词: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当年,这首歌曾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

作曲家谷建芬在谈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时说:“一个朋友去了国外,可一到异国,他就想家。

每次收到家乡亲友的信时,他都很激动,真的感到故土难离!在这种背景下,我创作了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情意。

”是的,故土难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总是深深扎在故土里。

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二课《想北平》的学习,看看我们的作家们是怎样表达对故土的感情的。

二、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想北平 导学案.doc

想北平 导学案.doc

课题《想北平》1、了解衬托手法,体会细节描写,学习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

学习目标2、借文章解读老舍的闲雅品性和平民意识。

3、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思乡之情。

学习重点同学习目标1学习难点同学习目标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反复阅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

课前预习:一、课文统览:1、本文体裁是散文,其特点是。

课文抒发了老舍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文眼是。

(引用原文回答)二、基础知识:1、•老舍,原名,字,族人。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等,话剧《》《》等。

曾因创作话剧《》而被授予“”的称号。

2、在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在横线上抄写所有词语:廿七()黏合()什刹海()菜圃()空旷()橘子()辜负()3、除了上面的词语,再写出一些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容易读错的词语:容易写错的词语:富有活力的词语:三、课前先学:1、请在课文中划出你认为能充分表现老舍想念故乡北平的语句,并在句子旁边作出评点。

(从词语、修辞、表达技巧等角度)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你意下若何呢?2、在老舍的笔下,北平具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语句,并有条理的回答)3、阅读中你有那些有价值的或者不懂的问题,请写下来。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一普列汉诺夫)★请各学习组在课前按照分工在上课前将相关内容展示在对应位置的黑板上:第1组展示基础知识题,第2、3组展示课前先学1,第4、5组展示课前先学2,第6组展示课前先学3。

课代表督促各小组课前在黑板上展示好。

课中探索:1、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明确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

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2、老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去描写、刻画自己心中的北平的“模样”,结合课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想北平导学案-1

想北平导学案-1

《想北平》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

2、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念之情。

二、当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七()粘.合()什刹
..海()粘.贴()
菜圃.()辜.负( ) 鲜嫩.()匀调.()
愧.杀()悠.然()
2、解释下列词语。

俊伟:
均调:
愧杀:
清福:
3、完成下列填空。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

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 _____族,北京人。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___》,短篇小说《___________》,剧本《_________》、《_________》等,曾因创作优秀话剧《_________》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三、自主学习
1、思考并回答一下问题。

(1)题目中作者为什么用了“想”,而不用“写”?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2)作者笔下的北平有什么特点?作者如何写出这些特点的?
(3)本文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假如住在巴黎会感到“寂苦”,而后面又说巴黎“太热闹”?
(4)第二、三段为什么连用四个“说不出”?
(5)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四、研究拓展
提到北京,你会想到什么?北京有那么多的名胜古迹,作者为什么不写,却只写了一些平凡的点滴事物和平民的日常生活呢?。

《想北平》导学案-教师版

《想北平》导学案-教师版

想北平(一)班级小组学号姓名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领悟散文情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用对比衬托表现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反复研读文本,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知识导引】1.了解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一位京味很浓的现代作家。

老舍一生写下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话剧著称于世。

以描写北平生活为基调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解放后,以话剧《龙须沟》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2.了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

1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作者忧心如焚,想念家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含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七()菜圃.()空旷.()辜.负()黏.合()匀调.()省.亲()粘.贴()扁.舟()调.遣()古刹.()泥.古()什.刹海()瓦窑堡.()便.宜行事()【整体把握】1.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文中哪几段直接写到了北平的特点?作者写出了北平的哪些特点呢?4~7段。

“我的北平”的特点:复杂而又有边际、动中有静——生活感受:安然闲适。

人为之中显自然、处处有空——建筑布局:布局匀调、使人自由。

花多菜多果子多——物质生活:舒适满足。

精神享受:接近自然。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分析。

主要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具体为:巴黎热闹——北平动中有静;巴黎的布置——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美国的橘子包着纸——北平的玉李带着霜;伦敦的工业污染——北平的接近自然。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一上期语文导学案适用班级:高一年级主备人:双林审核人:金锋云"想北平"导学案2.学习散文衬托手法和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发情感的写法。

3.体味文章通俗、纯洁、简洁、亲切的语言。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思乡之情,培养对故土的热爱。

2.学习散文衬托手法和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发情感的写法。

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春、鸿来、非我等。

满族,人。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1966年因受"四人帮〞残酷迫害,于8月24日投湖自杀。

老舍一生著述甚丰。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的哲学"、"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想北平》导学案(高质量)

《想北平》导学案(高质量)

《想北平》导学案天略外国语学校许和琴学习目标:1.初读文本,掌握“廿”、“黏”等重要字音、字形;2.认真研读文本,划出并体会北平的特点,体会老舍对北平的深深的眷恋之情;2、初步掌握类比、对比、衬托等散文常见手法,感受老舍散文中语言的地方色彩。

课前预习1.预习字词:廿.()七黏.合()什刹..海()()匀调.()翩翩.()菜圃.()便.宜()辜.()负2. 记易混字:脾()旷()稗()犷()裨()3.知人论世:老舍,原名,字。

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

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以描写北平生活为基调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他关注平民,关注底层,曾因创作话剧,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但他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还是。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4. 整体感知:第一部分(- 段)第二部分(- 段)第三部分(- 段)5.典故积累:搜集关于典故“杜鹃啼血”的材料。

课内探究一、文本研习1.读课文,思考:老舍想北平,他“想”了北平哪些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北京作为历朝古都,这里有宏伟的故宫,巍峨的长城,美丽的颐和园,温馨的四合院,为什么作者没有挑这些地方写?3.品味语句,体会老舍的故土情思。

①我所爱的北平……只有说不出而已。

②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③我将永远道不完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也图画所引起的爱。

④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座古城所赐予的。

⑤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4.熟读文本,感受老舍的语言特色。

二、反馈练习1.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个富有意蕴的句子。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歌,。

故乡的歌,。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练习:月光饼琦君①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

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一、导入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城市风貌也在不断变化。

许多人心中仍然存有对旧时光的留恋与向往。

电影《想北平》就是一部通过讲述故事来展现旧时代风貌的作品。

本导学案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想北平》这部电影,探寻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1. 电影背景介绍《想北平》是一部以北平为背景的文艺片,讲述了一个被命运改变的家庭。

片中展现了北平老城区的景象,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2. 影片主题分析本片主要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通过辛酸的家庭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引发观众对人生意义和家庭关系的思考。

3. 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饱满立体,通过不同性格和经历的人物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情感表达真挚动人,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4. 文化价值观的传承《想北平》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回顾和思考,传达了珍视传统、珍爱家庭的价值观。

影片以北平老城区的历史为背景,唤起了观众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思念和怀念。

5. 创作手法与艺术表现影片选取传统手法拍摄,通过细腻的人物情感刻画和场景描绘,展现了北平旧时代的生活画面,带领观众重温老时光,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情感温度。

三、启示与思考通过观摩《想北平》,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旧时光的情怀与美好,更可以汲取其中传达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我们应该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持对家庭的珍爱与敬重,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与升华。

四、作业布置1. 对《想北平》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影评,表达你对影片的观点和感受。

2. 尝试挖掘身边的文化资源,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分享给同学们。

以上为《想北平》导学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的意义和价值。

愿我们在传统与现代、家庭与社会之间找到平衡与力量,共同成长和进步。

祝愿大家学习进步,生活美满!。

《想北平》学案

《想北平》学案

《想北平》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人类情感世界里,有的可以说,可以画,但有的情感却无法诉说。

即便是柳永,尽管他才华横溢,词赋甲天下,在友人分别之际,也只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乡愁也是如此,有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

他也曾漂泊海外多年,回国后一段时间又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工作,对北平自然有着独特的感情。

这篇文章就是写在1936年他在青岛工作时,就让我们通过阅读《想北平》,领会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难以言说的浓浓的思乡之情的。

1、关于老舍的常识对于老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想请一些同学谈谈对老舍的认识;明确: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出身于一个贫民家庭。

1918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推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一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领会散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京味十足通俗易懂的语言。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思乡之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预习内容:一、生字、生词:廿.()七黏.()合什刹..( )海菜圃.( ) 二、走进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字()。

老舍是他的笔名。

他生于北京西城舒姓的贫寒家庭,满族。

老舍的写作中充满着“平民意识”。

1951年,曾因创作优秀话剧()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作品: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而且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

它们的“北京味儿”很浓。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这些都是写北京的。

三、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政府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

由于国家的动荡不安,许多国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老舍也无法幸免。

这时的他离开了生活二十几年的北平辗转于青岛、武汉、济南等地。

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老舍思念家乡,忧心如焚,此篇文章就是他在青岛所作。

三、解题:作者为什么不用“写”北平,而用了“想”北平?四、梳理课文内容:研读1-3节思考:1.他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从1-3节中找出相关语句)2.第二段一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我真爱北平。

”但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说不出”四次出现,为什么说不出?为什么反复写“说不出”?3.作者要表现对北平的爱,为何提到母亲?4.北平与“我”到底有一种什么关系?找出文中有关语句,仔细揣摩。

研读4----7段内容:1.采用什么写作手法写“我”对北平的爱?2.作者描写了北平的哪些景物?体现了北平的哪些特点呢?3.作者为什么不写北京的名胜古迹,却只写了一些平凡的点滴事物和平民的日常生活呢?4.最后一段为何要落泪?体会深层含义。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老舍的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品,结合文中重点词句,品味揣摩老舍的“京味”;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3.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字里行间表达中透露的主观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

【学习难点】学习散文中衬托的表现手法,结合生活体验和文学作品理解思乡之情,故土之眷念。

导入:有感情地朗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一、知识链接1.关于老舍老舍(l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

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

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

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

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

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

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

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2.文题及背景《想北平》是老舍先生1936年在山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片小品文。

想北平教学案

想北平教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关于老舍的文学常识,记忆重点生字词;2.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一、课文导入正像我们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离开了才会想念一样。

现在我们同学们大部分家在乡镇村上,从家到这学校三四十里路,甚至六十多里,一般都住校,一般十来天才回家一趟。

这些同学以前一直和父母居住在一块从来都不会想家,现在突然好多天才见父母实在是想念,星期五回家的时候对于家的想念可能比较迫切,想一下子回到家中。

问咱这些同学一声:你们想家都是想家的什么呢?你为什么会想念呢?二、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一生著作颇丰,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主要著作有:代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代表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老舍是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

有人曾问舒乙,如何用几句话来概括老舍区别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特点,舒乙用了五句话:第一句就是“他是北京人”;二是“他是一个满族人”;三是“他是一个穷人”;四是“他差不多有十年生活在国外”;五是“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去世”。

人们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是老舍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老城。

2、重点生字词,加点字注音浸.湿()黏.合()什刹.海()参.差.()菜谱.()空旷.()粗犷.()濒.临()道观.()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想北平》是一篇散文,散文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神”即“文眼”。

本文文眼是什么?(生快速浏览全文并讨论)明确:我真爱北平。

2、作者是怎样定义这种爱的?明确:想说而说不出(生找出文章几次提到“说不出”)3、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文中哪几节直接写到了北平的特点?(第4到7节)4、齐读第4、5节,思考:在这两段中作者写出了北平的哪些特点呢?(可用文中词句回答:动中有静,安静而温和,在人为中显出自然等)5、思考讨论:这些特点在文中又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对比手法:动中有静安适温和——巴黎太热闹布置匀调人为中显出自然——巴黎还差点儿物产丰富——美国的橘子更接近自然——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总之,北平是一个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导学案

学习目标:1、反复研读,深刻体会老舍对北平的深深的眷恋之情;2、了解散文的对比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以小见大手法抒写主观感情的方式。

课前预习1.预习字词:廿.()七黏.合()什刹..海()()匀调.()翩翩.()菜圃.()便.宜()辜.()负2. 记易混字:脾()旷()稗()犷()裨()3.知人论世:①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

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②舒乙说:一、他是北京人;二、他是一个满族人;三、他是一个穷人;四、他有十年生活在国外;五、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去世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

③老舍一生写下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话剧著称与世。

他的以描写北平生活为基调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他关注平民,关注底层,曾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但他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还是《茶馆》。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4.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北京在1928-1949年间称北平)。

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

5. 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7段)第三部分(第8段)6.典故积累:请同学们利用课外的时间,搜集关于典故“杜鹃啼血”的材料。

课内探究一、文本研习1.读课文,思考:老舍为什么想北平?可否将“想”换成“写”或者“忆”?2.老舍对北平有怎样的爱?在2-3段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加以概括。

爱的爱3.从2-3段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爱?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北平》导学案
编制人:王秀玲王海伟赵健审核人:刘常艳领导签字:
【使用说明】
1.先读书,注重勾画重要基础知识和喜欢的好句子,所谓的好句子就是语言优美,表意深刻的句子,重视自己的品读感悟。

5分钟
2.用心学习导学案的要求,第二次读书试着在学案的提示下勾画文本,概括信息。

7分钟
3.结合探究题目的要求,再次重点阅读文本,完成学案。

18分钟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圃”“刹”等基础知识,提高领悟散文情感的能力。

2.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学习作者写平凡事物、用对比衬托方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3.激情投入,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增强家国意识。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

老舍一生写下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话剧著称于世。

他的以描写北平生活为基调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解放后,以话剧《龙须沟》获得了“人民艺术家”
的光荣称号。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在种文字,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2.背景: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

1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此时,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二、诵读品味,稳扎稳打
本文浓缩了作者沉甸甸的的情感,请用心朗诵,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上自己的批注,同时每段标上序号,勾画重要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标点),认真巩固落实。

1.字音
讨教
..(tǎo jiào) 什.(shí)刹.(chà)海苇(wěi)叶辜.(gū)负菜圃(pǔ) 廿.(niàn) 粘.(nián)合粘.(zhān)贴湍.(tuān)流揣.(chuǎi)测揣.(chuāi)在怀里
2.字形
脾气稗官野史不无裨益空旷粗犷风景名胜以此类推摇篮僻静园林
3.辨析下列词语
①北平的好处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休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答案:空闲。

“空闲”强调“空”,指时间的充裕,空间的宽敞;“休闲”强调“休”,指身心的调节。

②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

(况且何况)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答案:况且。

“何况”表示意思进一层,带有前后对比的意味;“况且”也表示意思进一层,但只表示进一步说明,没有前后对比的意味。

1.老舍爱北平的情感是怎样的?为什么在题目中用“想”而不用“写”或“记”?
2.作者主要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了北平怎样的特点?试分析。

3.文章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收笔,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四、拓展提升,学以致用
请运用对比衬托手法,试着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与真情,写一处你生命中最难割舍的地方,字里行间体现自己的真挚感情。

点拨:可先确定两个你熟悉的地方,然后确定一个主要表述的对象,最后挖掘两个地方在你心中的不同感受。

可仿照文章第四、五自然段。

五、开拓视野,对比反思
说北平
林语堂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

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

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

他包容着新旧两派,但他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

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

在他的树阴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

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少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

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的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一个儿童戏剧学校的太太;或是一个人力车夫变成满洲国的高贵人;或是一个前朝的县太爷。

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

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

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先农坛”。

城内有九个公园,三个御湖,名为中南北“三海”,现在任人游览。

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

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

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手巾的光头堂馆,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人记账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

你可以流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

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

那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

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

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

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他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美。

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

他有圣贤、罪人、回教徒、除妖的藏人、算命、拳手、和尚、妓女、中国与俄国的职业舞女、日本和朝鲜的走私者、画家、哲学家、诗人、收藏家、青年大学生、影迷。

他有卑鄙的政客、年老息影的县官、新生活运动者、现充女佣的前清官吏的太太。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他有皇朝的色彩,古代历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

驼商自张家口与南口来到北平,走进古代的城门。

他有高大的城墙,城门顶上宽至四五十公尺。

他有城楼与旗楼,他有庙宇、古老花园、寺塔。

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以及每一座桥梁,都具有历史典故。

我的反思与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