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分析(3篇)

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队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监测报告是我国政府了解农民工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情况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农民工群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概况1. 数据来源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主要包括农民工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居住等方面。

2. 数据范围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农民工总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行业、收入水平等。

3. 数据时间本文所分析的数据为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

三、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分析1. 农民工总量及分布根据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其中男性农民工19171万人,占66.2%;女性农民工9645万人,占33.8%。

从地区分布来看,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农民工数量最多,达到11733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0.7%。

2. 农民工年龄及性别结构农民工群体以青壮年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

2019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8岁,其中男性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0.3岁,女性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2岁。

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农民工占比明显高于女性农民工。

3. 农民工文化程度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最高,达到62.9%。

高中文化程度占比为1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为17.4%。

4. 农民工就业行业农民工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

其中,制造业农民工数量最多,达到6070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21.1%;建筑业农民工数量为4310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14.9%。

5. 农民工收入水平农民工收入水平整体较低,2019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为4175元。

2019农民工工资现状调查报告

2019农民工工资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工资现状调查报告
通过现场走访和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问题大部分方面得到较为理想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文。

1、每个月的工资在何水平?(800元以下)10%在、(800-1500元)85%、(1500-3000元)5%,
2、每个月的消费多少?(300元以下)40%、(300-500元)40%、(500-800元)20%、(800元)以上0%,
4、有无劳动保险?(有)30%、(无)70%,
5、有没有被拖欠过工资?(有)60%、(无)40%,
7、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有)50%、(无)50%,
8法定假日是否有休息?(有)45%、(无)55%,
9、是否有加班?(有)10%、(无)90%,
10、对现在生活状况的看法,(很好)0%、(一般)50%、(差)5%、(很差)45%。

结果显示大部分工资在800元到1500元之间,这相对过去已经有很大的改善。

仍有部分工资在800元以下,在这个物价上涨,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时代这800元是否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更何况大部分农民工担负着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这800元又能否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
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高消费的地方仍要省吃俭用,尽量节省,把大部分工资留给家庭其他开支。

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
- 1 -。

2019年农民工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2019年农民工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2019年农民工调研报告4篇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奋斗在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各条战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工业园区企业中,农民工这只庞大的职工队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实现状况,进一步分析研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农民工的愿望和要求,更好地履行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们对工业园区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了解、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实现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我县工业园区农民工基本状况我县工业园区职工总数3.76万人,其中农民工2.56万人,约占工业园区企业职工人数总和的68%,农民工已成为我县工业园区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其基本情况有以下特点:1、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农民工小学学历以下占7%;初中学历占40%、高中、中专学历占49%;大专以上学历占4%。

2、年龄在17-45岁的居多,男性从事建筑水泥行业居多,女性从事针织、制衣、餐饮行业居多。

3、多数农民工从事一线艰苦工作,少部分是技术、管理工作。

“脏、累、苦、险”岗位工作90%是农民工。

二、工业园区农民工生产生活概况近年来,我县工业园区企业迅速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为此,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维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帮助农民工解决了工资拖欠、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等问题,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工资上保证。

从调研情况看,无论是月工资,还是加班工资,农民工都能按月领取。

工资能按时足额支付。

二是生活上照顾,为了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体育活动,园区企业加大了文化娱乐设施的经费投入,免费为农民工开放桌球、乒乓球、健身、影视等活动室和图书室。

如:正旭运动用品公司每月为职工举办庆祝生日晚会,每年十月开展一次职工体育运动会。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调查报告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于XX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XX 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①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与上年相比,农民工总量增加436万人,增长1.9%。

调查还表明,XX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889万人,由于季节因素,比第三季度末减少309万人,但仍比第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

本文将重点报告农民工年度情况,详细结果如下:一、农民工总体规模(一)外出农民工增加,本地农民工减少据调查结果推算,XX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

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3.4%;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增加107万人,增长3.7%。

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减少56万,下降0.7%。

表1:农民工数量单位:万人、%XX年XX年增减增长农民工总量22978225424361.91.外出农民工14533140414923.5(1)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111823853.4(2)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28591073.72.本地农民工84458501-56-0.7(二)东部地区②农民工数量及增幅高于中西部地区从输出地看,XX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表2:XX年各地区农民工占全国比重及增幅单位:%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农民工所占比重农民工43.631.125.31.外出农民工31.936.531.62.本地农民工63.721.914.4XX年比XX年农民工增幅农民工3.10.91.21.外出农民工7.12.01.22.本地农民工-0.5-2.31.2二、外出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③(一)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从输入地④看,XX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中国农名工调研报告

中国农名工调研报告

中国农名工调研报告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一、前言中国农民工是指在农村户籍的劳动力,在农村基本没有就业机会时,选择外出城市打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突出特点是劳动力较为廉价,灵活度高,适应城市的低技术劳动需求。

本报告将对中国农民工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二、农民工数量与年龄结构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民工的总数量达到了约2.9亿人。

其中,男性农民工占绝大多数,女性农民工比例较低。

农民工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去中西部省份。

关于农民工的年龄结构,80后和90后农民工占据主要比例,占总数的70%以上。

这些年龄段的农民工通常在20岁到45岁之间,正值劳动高峰期。

但近年来,随着乡村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农民工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三、农民工收入情况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农民工,他们的工资主要依靠小时工、日工或计件计酬工作,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社保保障。

因此,他们的工资待遇通常较低,收入不稳定,生活压力较大。

调研显示,农民工平均月收入约2500元左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水平。

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农村相对较低的收入,农民工的收入在家庭中通常占据较大比重,是改善家庭财务状况的主要来源。

四、农民工生活条件农民工普遍存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城市房价上涨,农民工通常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宿舍、窖洞或租低档房屋。

而城市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民工相隔甚远,给他们的子女教育和健康带来了较大困扰。

此外,农民工在就业中还普遍存在职业安全问题。

他们在一些低端职业中,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机器设备不规范等,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而一旦发生工伤,农民工却面临着保障和赔偿困难。

五、农民工的心理困扰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与家人分隔两地,面临着孤独和思乡的问题。

一些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歧视,缺乏归属感,容易产生心理困扰。

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农民工的社交网络相对较弱,缺乏社会支持。

2019农民工调查报告

2019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调查报告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

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

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

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

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

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4、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

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

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

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5、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
- 1 -。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工作环境
工作时长
农民工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但也有部分人存在超时工 作的情况。过长的工作时间会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 活质量造成影响。
工作条件
大部分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尚可,但仍有部分人面临恶劣 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 工作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社会保障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率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人缺乏 必要的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 的生活质量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4
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专业技能不足
许多农民工缺乏城市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寻找 工作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有限,往往无法及时了解到适合他们 的招聘信息。
竞争压力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寻找工作,这使得 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低收入的原因分析
行业特点
许多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往往报酬较低,例如建筑 、服务等行业。
技能水平
由于技能水平有限,许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技能 、低收入的工作。
城市生活成本高
城市的生活成本往往高于农村,而农民工的收入 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工作环境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安全问题
一些农民工从事的工作 存在安全风险,如高空 作业、地下工程等,这 些工作的危险性对他们 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样本分布
02
根据农民工的地区和行业分布情况,确定样本的分布情况,确
保样本的多样性。
样本特征
03
根据调查需要,确定样本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
、职业等,确保样本的针对性。
03
调查结果概述

2019年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社会调查三严三实报告-范文资料

2019年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社会调查三严三实报告-范文资料

2019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社会调查三严三实报告寒假期间我专门走访了村子里在外打工的一些叔叔阿姨,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不易与艰辛!在文中我将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阐述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

在建筑攻打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差。

而建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

这个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工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卖苦力,挣的是血汗钱和活命钱,拖欠民工工资,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讲,都是极其恶劣的行为。

(二)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有些民工怕上当受骗不敢外出务工,有些为了讨要工钱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用绑架,暴力,跳楼,自杀等非正常手段解决,有些看别人靠非法手段聚敛财富相安无事,就放纵自己偷盗,抢劫,绑架,坑蒙拐骗等非法手段寻求生存生活,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是什么原因造成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我对着方面的查询与调查,总结出以下四点主要原因。

一,现有法律对侵权者处罚太轻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怪现象,企业用人单位老板有意和民工不签合同,以便侵害民工权益在发生伤残赔偿是推脱责任逃避法律制裁,有些用人单位即便签了合同,大都是一企业老板自身利益为重,不考虑民工权益的霸权合同,民工一旦提出签订合同按法律享受权益时,往往遭到解雇开除。

在我国人多岗少就业严峻的情况下,民工为了生存生活只能忍辱负重,任人宰割。

二,摆不正民工权益保障的位置前段时间新闻媒体对北京某执法部门落实每月按时不足额给民工发工资时,出台这样条款用人单位每月保证300元工资,如有困难的单位可逐步落实。

我们不明白,出台这样的单位领导为何对用人单位那么地暧昧,处处考虑周到,就连每月足额发工资的法规于不顾大打其折扣,还是有困难可逐步落实。

相反,对民工却是冷漠,苛刻。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0-04-30 15:00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一)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省内流动继续增加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

其中,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

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50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图 1农民工规模及增速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9917万人,比上年增加245万人,增长2.5%;跨省流动农民工7508万人,比上年减少86万人,下降1.1%。

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56.9%,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除东北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以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1、1.4和1.2个百分点。

表 12019年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二)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人数增加最多,增量占到新增量一半以上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10416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增长0.1%,占农民工总量的35.8%;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9619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8%,占农民工总量的33.1%;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51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27.7%;东北地区输出农民工991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增长2.2%,占农民工总量的3.4%。

表 2农民工地区分布注:其他地区指港、澳、台及国外。

(三)东部、东北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减少,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700万人,比上年减少108万人,下降0.7%,占农民工总量的54%。

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208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增长0.9%;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391万人,比上年减少61万人,下降1.1%;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418万人,比上年减少118万人,下降2.6%。

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07
政策建议和展望
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
加大培训力度
政府和企业应增加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他 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鼓励企业参与
政府应激励企业参与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培训 质量和就业效果。
建立信息平台
政府应建立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平台,为 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
支出情况
主要支出用于生活消费和子女教育,其中生活消费支出占45%,子女教育支出 占20%。此外,还有一部分支出用于医疗保健和住房。
04
不同地区农民工监测情况
东部地区农民工监测情况
01
东部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的农民工人数众多,他们通常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
域工作。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月收入水平较高,但工作条件和保障相
结构
男性农民工占67.1%,女性占32.9%;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40岁及以下占比 超过50%,其中16-20岁占比为12.3%,50岁以上占比为18.7%。
农民工就业情况
1 2
行业分布
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是吸纳农民工的主要行 业,其中制造业占比最大,占38.2%,建筑业和 服务业分别占23.5%和16.6%。
调查内容概述
农民工人口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
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福利
包括社会保险参与情况、福利待遇、休息时 间等。
农民工就业情况
包括就业单位类型、行业分布、工资收入、 劳动合同签订等。
农民工城市融入和发展
包括城市适应情况、子女教育、职业培训等 。
样本信息及代表性
样本来源
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采用分 层随机抽样方法,在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县(市、

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4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XX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XX年,我国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但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中西部地区和第三产业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有所增强。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

不过,自XX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XX年、XX年、XX年和XX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个、个、个和个百分点。

分年龄段看,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民工的主力群体。

数据显示,21岁至40岁的农民工占53%,41岁至50岁占%,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

不过,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由XX年的%下降到XX年的%,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岁上升到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分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在持续减少,老龄化程度在加重。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少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大规模地向沿海地区流动。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4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的下降。

“未来40岁以下农民工比重可能会继续下降,对于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尽量避免对廉价劳动力形成依赖。

”李佐军说。

从农民工的流向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吸纳能力继续增强。

“西部地区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佐军分析说,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大批产业企业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将使中西部地区增加就业岗位,也会吸引一部分农民工流向西部,这有利于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对城镇化的发展形成支撑。

报告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吸纳农民工的能力增强,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表现。

”李佐军表示,当前,三产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4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XX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显示,XX年,我国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但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中西部地区和第三产业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有所增强。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

不过,自XX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XX年、XX年、XX年和XX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个、0.5个、1.5个和0.5个百分点。

分年龄段看,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民工的主力群体。

数据显示,21岁至40岁的农民工占53%,41岁至50岁占26.4%,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7.1%。

不过,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由XX年的65.9%下降到XX年的56.5%,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5.5岁上升到38.3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分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在持续减少,老龄化程度在加重。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少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大规模地向沿海地区流动。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4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的下降。

“未来40岁以下农民工比重可能会继续下降,对于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尽量避免对廉价劳动力形成依赖。

”李佐军说。

从农民工的流向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吸纳能力继续增强。

“西部地区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佐军分析说,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大批产业企业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将使中西部地区增加就业岗位,也会吸引一部分农民工流向西部,这有利于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对城镇化的发展形成支撑。

报告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为56.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调查报告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于XX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XX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①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与上年相比,农民工总量增加436万人,增长1.9%。

调查还表明,XX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889万人,由于季节因素,比第三季度末减少309万人,但仍比第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

本文将重点报告农民工年度情况,详细结果如下:一、农民工总体规模(一)外出农民工增加,本地农民工减少据调查结果推算,XX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

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3.4%;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增加107万人,增长3.7%。

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减少56万,下降0.7%。

表1:农民工数量单位:万人、%XX年XX年增减增长农民工总量22978225424361.91.外出农民工14533140414923.5(1)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111823853.4(2)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28591072.本地农民工84458501-56-0.7(二)东部地区②农民工数量及增幅高于中西部地区从输出地看,XX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表2:XX年各地区农民工占全国比重及增幅单位:%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农民工所占比重农民工43.631.11.外出农民工31.936.531.62.本地农民工63.721.914.4XX年比XX年农民工增幅农民工3.10.91.21.外出农民工7.12.01.22.本地农民工-2.31.2二、外出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③(一)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从输入地④看,XX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于XX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XX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①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与上年相比,农民工总量增加436万人,增长1.9%。

调查还表明,XX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889万人,由于季节因素,比第三季度末减少309万人,但仍比第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

本文将重点报告农民工年度情况,详细结果如下:一、农民工总体规模(一)外出农民工增加,本地农民工减少据调查结果推算,XX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

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3.4%;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增加107万人,增长3.7%。

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减少56万,下降0.7%。

表1:农民工数量单位:万人、%XX年XX年增减增长农民工总量22978225424361.91.外出农民工14533140414923.5(1)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111823853.4(2)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28591073.72.本地农民工84458501-56-0.7(二)东部地区②农民工数量及增幅高于中西部地区从输出地看,XX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表2:XX年各地区农民工占全国比重及增幅单位:%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农民工所占比重农民工43.631.125.31.外出农民工31.936.531.62.本地农民工63.721.914.4XX年比XX年农民工增幅农民工3.10.91.21.外出农民工7.12.01.22.本地农民工-0.5-2.31.2二、外出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③(一)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从输入地④看,XX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尽管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但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大 部分农民工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被纳入社会保 障体系,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相关建议和措施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 能力和收入水平,建议加强对 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 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包括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行业分布、城市融入、收 入水平等。
生产生活
包括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家庭人口、健康状况、子 女教育等。
权益保护
包括劳动合同签订、社会 保险参保、围
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
年龄在16岁以上,户籍在农村,但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
03
供决策参考。
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03
该部门针对农民工的就业、社保等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和政策制
定,其数据也被广泛引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社会保障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 险等社会保险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仍存在 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同时,由于农民工流 动性较大,社保转移接续也存在一定困难 。
05
调查结论和建议
主要结论概述
农民工收入持续增长
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的稳 步增长和政府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措施。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 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
保障水平。
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工的就业 问题,建议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 机会,帮助农民工找到适合自

2019年经典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经典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经典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5篇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那农民工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民工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经典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一)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土木工程系的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很关注。

正好借着这次在寒假往返的列车上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接触了很多民工,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不易与艰辛!一、农民工主要问题(— )拖欠民工工资问题:许多民工一年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家里的生活没了着落。

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

在建筑攻打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差。

而建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

这个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工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卖苦力,挣的是“血汗钱“和”活命钱“,拖欠民工工资,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讲,都是极其恶劣的行为。

广大农民工对建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他们的付出,取得今天的建设成果是不可想象的,我想,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尤其是一些包工头恶意拖欠,行为特别恶劣,令人气愤。

是什么原因造成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屡见不鲜呢?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筑市场不规范。

有的建筑队为了揽工程垫姿施工;而垫姿款也有可能是贷款来的,一旦发生资金短缺,很容易拖欠劳动者工资,损害民工权益。

有的工程层层转包,加上监管不利,很容易发生“包工头“卷款逃逸,让辛辛苦苦一年的民工们血本无归。

我认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标本兼治“,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综合治理,一是布置各地认真清查,对查出或被投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要责令其及时补发。

对据不补发的,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帮助农民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是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姿的施工企业,依法给予制裁和惩处,作为不良记入企业信用挡案;性质恶劣的资质年检时按不合格处理,按低一级资质认定,三是因建筑单位拖欠企业工程款导致拖欠工资的,要会同有关部门追究建设单位责任。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一)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省内流动继续增加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

其中,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

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50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图1农民工规模及增速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9917万人,比上年增加245万人,增长2.5%;跨省流动农民工7508万人,比上年减少86万人,下降1.1%。

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56.9%,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除东北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以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1、1.4和1.2个百分点。

表12019年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二)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人数增加最多,增量占到新增量一半以上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10416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增长0.1%,占农民工总量的35.8%;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9619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8%,占农民工总量的33.1%;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51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27.7%;东北地区输出农民工991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增长2.2%,占农民工总量的3.4%。

表2农民工地区分布注:其他地区指港、澳、台及国外。

(三)东部、东北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减少,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700万人,比上年减少108万人,下降0.7%,占农民工总量的54%。

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208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增长0.9%;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391万人,比上年减少61万人,下降1.1%;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418万人,比上年减少118万人,下降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14
来源:调查报告
4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XX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XX年,我国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但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中西部地区和第三产业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有所增强。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

不过,自XX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XX年、XX 年、XX年和XX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个、0.5个、1.5个和0.5个百分点。

分年龄段看,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民工的主力群体。

数据显示,21岁至40岁的农民工占53%,41岁至50岁占26.4%,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7.1%。

不过,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由XX年的65.9%下降到XX年的56.5%,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5.5岁上升到38.3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分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在持续减少,老龄化程度在加重。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少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大规模地向沿海地区流动。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4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的下降。

未来40岁以下农民工比重可能会继续下降,对于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尽量避免对廉价劳动力形成依赖。

李佐军说。

从农民工的流向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吸纳能力继续增强。

西部地区吸纳
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佐军分析说,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大批产业企业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将使中西部地区增加就业岗位,也会吸引一部分农民工流向西部,这有利于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对城镇化的发展形成支撑。

报告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为56.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吸纳农民工的能力增强,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表现。

李佐军表示,当前,三产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强于二产,这也导致了更多农民工流向第三产。

报告还显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9.8%。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行业农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长,但农民工工资拖欠额上升较多,五险一金参保率仍然有待提高。

XX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9511元,比上年增加1392元,增长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