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课件
令、侍中等职,共议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其
中尚书令权力日重。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演化为一般的 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2)实行察举制,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加
强皇帝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实行刺史制度,分全国为13州, 每一州作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3)逐步削弱王国权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使王国问题得以
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历史 时期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汉
重 大 儒 家创立和发 展、百家争 鸣、司南
小篆、隶书、楷书; “焚书坑儒”;造 纸术;董仲舒新儒 学;独尊儒术,儒 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赋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奠基的
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
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
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上,《诗经》和楚
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科技 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1.政治方面 (1)改革官制,加强皇权。任用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
(2015· 高考江苏卷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 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 (东台阶) 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 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 A.分封制 C.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 D.郡国并行制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大意为:
天子与不同爵位的贵族在朝会时处在不同的位置。由此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课件
-2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2)经济
①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
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②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丝国”
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商业:“市”的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
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1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解题思路:①找题眼:“推行分封制”。 ②核选项,辨正误:西周通过分封扩大了势力范围,并加强了对新 占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周文化得到认同,故选A项; 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西周分封制还没有实现君 主专制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B、C两项均错误; 贵族世袭特权于周朝分封前就已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A
考点重组 高频突破
对点演练2 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
观点。这位思想家属于( D )
齐桓公致力于联系诸侯,设法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 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 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 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墨家
B.法家
③核选项,辨正误:汉朝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论语》却 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汉朝儒学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 从材料看,《尚书》等在孔子创立儒学之前就已存在,A项错误;汉 朝儒学是对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并没 有断绝儒学传统,D项错误。
答案:C
-18-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文化
①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专题一 先秦、秦汉时期
专题一先秦、秦汉时期考纲明示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政治制度的演变;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见PPT)考情分析《赢在高考》P1-2,真题重练自主学习1、对应课本内容:必修一第1、2课;必修二第1、2、3、4课;必修三第1、8、9、10课;2、参考资料:《赢在高考》、个性资料;合作探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通史方式形成知识框架。
(写在学案上)深化认识《赢在高考》一、从有限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的过程二、先秦时期的华夷观念及其演变三、战国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四、汉代儒家思想对先秦思想的发展通史提升(一)经济上——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2.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中,“物勒工名”制度已较为普遍。
另据《考工记》记载,当时分工细致,仅“攻木之工”就有七种;铸造不同器类有不同的合金配方,所谓“金有六齐”。
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A.适应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B.商家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C.商家制定严格的生产责任管理制度D.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解析:选A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材料还反映出分工细致,“金有六齐”,这些都适应了当时官营手工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故A项正确;题中的手工业生产指的是官营手工业,并不是指民营手工业,故B、C两项错误;题中所述的是官营手工业的严格管理和生产方式,并不能体现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故D项错误。
3.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
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
上述措施()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B.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C.旨在限制商业发展D.消除了各地经济差异解析:选A根据“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和“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可知这些措施可以增加政府收入,故A项正确。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深化8大核心要点——激活思维潜能
要点一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 (1)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 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 (2)此后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 的趋势,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2.兼容并蓄: (1)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彼此吸收各自长处,加 速了各地区文明化的进程。 (2)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这种开放 性吸收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要点七 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要点
阐释
仁爱思想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
强调整体精神和 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
群体意识 益都占有重要地位
(1)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提倡人伦价值 (2)孟子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
清单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走向统一、集权趋势 (1)列国纷争: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郡 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 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2)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等族逐渐融入,华夏族更加 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3)变法运动 ①各国通过变法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②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建立县制 等,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时空定位·通史概览
关键能力·精准特训
命题探究·多维讲练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课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
(公元前
进行商鞅变法;(2)手工业:官营、民营 筹计数法
770年~
秦灭六国,统 和家庭手工业并存,以 (3)文艺:《诗经》《离
前221年)
一全国
官营手工业为主导
骚》等文学杰作,帛画
(3)商业:官营局面被打 《人物龙凤图》等艺术
破,抑商政策出现
珍品
(1)公元前221年,秦灭
(1)焚书坑儒,使
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
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抓题眼 题干说明周初分封将周的统治范围从关中一带扩张到河南、山东、
北京一带,文化制度随之而至。
找错点 “君主专制”始于秦;分封制非“直接控制”;“贵族世袭”确
(1)农业:井田制破坏, (1)思想:儒家、法家和
土地私有制形成;铁犁 道家等思想,在“百家
争霸与兼并战 牛耕推广;自给自足的 争鸣”中各露峥嵘
春秋战
争不断;分封 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 (2)科技:战国时期出现
国时期
制、宗法制走 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 了司南和《石氏星表》,
(东周)
向崩溃;秦国 农政策开始出现
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 王位世袭制 至约公元前1600年) 取代禅让制
——
制定《夏小正》
开始出现原始瓷器;
神权与王权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 甲骨文是比较成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 相结合,初
时期,著名的青铜 熟的文字,汉字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 秦汉部分 演示文稿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牛耕普及全国,农具改进(犁壁)和一牛挽犁 的犁耕法,出现曲柄锄和大镰 (2)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灌溉方法;王景治理黄河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东汉时出现青瓷 (2)商业:实行盐铁官营,全面控制工商业 (3)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丝绸远销。获 “丝路”称号
如何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过重大贡献的封建皇帝: 功:
1、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 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 定和社会发展,符合各族人民愿望。 2、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 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3、通过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朝的犁和犁壁
要点探究
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三)两汉时期的文化
1.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居支配地位 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背景: ①黄老之学(旧思想)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儒家学说整合出适应统治需要的新的理论体系 ③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 (2)理论: ①形成:汉代儒学家董仲舒以《天人三策》为基础,融合 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 ②基础:“天人感应”学说。 (3)作用: ①新儒学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意义。 ②“天人感应”思想限制了君主权力过分膨胀的目的 (4)影响:有利于巩固„;从此确立了儒学„地位。
皇帝制度的确立
有什么特点?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制”或“诏”,印
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 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二轮第一课先秦史复习
统一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民族大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
5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元时期(907--1368) 6明清时期
(1368—1840--1912)
内容
特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代中国早期奴隶制国家兴衰时期
国家更替
政治 政治制度 社会变革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 社会生产
二.封建化:春秋战国的变法浪潮 时代 国家 春秋 齐 鲁 魏 名称 管仲改革 初税亩 内容(本质) “相地而衰征”,实质上 承认私人对土地所有权 “履亩而税”,公开承 认土地私有 说明 重在改革经 济(税制), 没有触及政 治制度
战国
楚
秦
⑴尽地力之教;⑵平籴法; 魏率先 李悝变法 ⑶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强盛 涉及 经济. ⑴改变世袭分封制; 政治 ⑵变相没收贵族土地; 战争连胜, 军事 吴起变法 ⑶削减官吏俸禄; 成为强国 等 ⑷整顿吏治 领域 / / 11 商鞅变法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垄作法、都江堰、郑国渠、重农抑商 手工业:原始瓷器、青铜业、冶铁业、丝织业 商业:商潮----春秋战国活跃(城市、货币、商品、商人)
文化
思想 文艺 教育 自然科学
A 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 B“百家争鸣”: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C 文艺:《诗经》、“楚辞”《离骚》、诸子散文/《人物龙凤图》《》 D 私学及教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早期天文记录(日食、月食、黑子、哈雷彗星)、夏小正(夏历) 司南、《石氏星表》、九九乘法表、《墨经》、扁鹊“四诊法”
中国通史(古代、近代、现代) 世界通史(古代、近代、现代)
历史1
历史2
历史3
二轮复习先秦秦汉史
战国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 节俭
道家
老子
春秋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 治”
庄子 战国 乐天安命;顺从自然
规律性认识2:从春秋战国大变革 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政治的
互相联系分析思想文化繁荣的原 因。
(1)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 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 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文 化的繁荣。 (3)社会的动荡使得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这 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种政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民主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评价(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潮流,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在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 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及科技文化的发展, 禁锢了思想,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秦 汉
秦建央代朝立集加:专权强完制制中成主度央统义;集一中汉权,封 犁 用 东建壁煤汉经、冶青济二铁瓷进牛,一一“步人丝发犁国展耕”,法,,秦汉治天汉朝朝地文赋::位学;“儒;造印书学医纸宗同确学术秦文立数发汉”统学展,;
规律性认识
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中国古代制度的不断创新促进 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有什 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 展,就会引发社会变革或改革,进行相应的生产关系的调整。 中国古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成熟,是小农经济长期稳定的主要原 因,也是封建统治延续数千年的关键。 3.生产力的发展是农耕文明高度繁荣的终极动力。生产工具的 改进、劳动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土 地资源的开发和人口的繁衍、政府的政策,都是推动农耕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 4.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思想界的变动 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而社会思想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前 进。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讲 先秦时期 讲义--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讲先秦时期讲义–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先秦时期简介先秦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的历史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先秦时期的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和贡献。
二、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周天子失去了大部分的统治权,导致诸侯分裂,为了争夺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而发生大量的战争。
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就是《左传》的记载,使得春秋时期得以成为历史的第一个时期。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一个战争不断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争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优势,史称“诸子百家争鸣”时期。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成就,如墨子、庄子、荀子、孙子、韩非子等人的成就都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三、思想家及其思想1. 儒家儒家以孔子为代表,讲求仁、礼、义、诚、孝、悌等美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其主要思想包括“仁爱、中庸、教化、礼仪、忠诚”等。
2. 道家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强调道、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和“无为而治、隐遁自保、修身养性、保持自然”等主张。
3. 墨家墨家以墨子为代表,讲求“爱人如己、坚持《兼爱》、排斥战争、主张实用主义的工程实践”等主张。
4. 法家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以法治社会,讲树立法律的权威和效力。
推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民族主义思想。
四、经济发展先秦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夺和竞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城市、铁器、青铜器、玉器、丝绸等各种产品的制造和使用也大幅度提升,取得显著的发展成就。
五、政治制度1. 封建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度为主,共治体系也普遍出现。
各个诸侯国之间通过互相封赏彼此来达到势力的扩大和地盘的扩张。
2. 分封制度“诸侯并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通过分封制度来进行分权,达到各自掌握政治、军事的权力以便于进行统治。
(2017年)二轮复习 第1讲中华民族的奠基、形成时期——先秦、秦汉时期
(二)具体史实
1、政治
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 “家天下” (生产力的发展产物)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二)具体史实 分封制
1、概念: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 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 3、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6、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 4、权利: 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5、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7、作用: 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 族融合;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瓦解: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名 存实亡,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 4 )伦理观念: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导致“重男轻 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 孝道、重视邻里关系和家庭和睦的观念。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2)科技: 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出现了现存最早星表——《石氏星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3)文学:《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 分别开创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4)教育: 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平民阶 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 (5)汉字: 篆书、隶书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1)在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 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4)从总的方面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 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1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解析)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步骤一通史概览一目了然[阶段特征]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整体感知]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考点整合一一突破[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整合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一、夏、商、西周时期(5)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3.文化(1)思想:老子“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仁”“礼”儒家思想体系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3)文学和艺术:《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楚辞体《离骚》;帛画《人物龙凤图》等。
·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1)多元一体的格局①新石器时代:格局初步奠定。
其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
②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
③从秦代开始,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发展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并进一步巩固。
(2)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超过200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文明遗存);五千年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通史体系建构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地位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并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一、回归基础主干知识再回顾一、夏、商、西周时期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1)王位世袭制: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3.西周:(1)分封制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内容:①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影响:①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疆,稳定秩序;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族权和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讲先秦与秦汉
A.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B.孕育了中央集权观念 C.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王朝
D.初步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
10
解析
分封制下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从形式
上讲,这反映出土地和人民都是属于周王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整体观 念的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君主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 高度集中,而分封制下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C项。夏朝时已形成 了家天下的局面,故排除D项。 答案 A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7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材料,从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的角度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 解题关键是:从唯物史观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战国时期生产效率的 提高,促使“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成为可能,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
1
2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
逐渐形成。
2.经济上:由原始农业向小农经济演变,农耕经济成为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 济形成并成为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农 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文学艺
的强劲力量,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地方政权的职能。
(3)家国同构,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国”与“家”彼此沟通。 (4) 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的以家族为中心、以明等级为目的的伦理文化观念。
二轮专题第一讲先秦、秦汉史
先秦、秦汉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 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 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 精神。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 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 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 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 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空坐标知识结构先秦秦汉最新考纲考点分布考纲20182017201620152014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分封制的影响秦汉时期政治制度西汉中央集权加强汉代的地方治理古代中国的经济铁农具的使用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汉代土地兼并自耕农衰退春秋战国商贸发展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小农经济的形成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科技先秦字形变化的条件儒学的历史根基儒学的理想化诉求孟子的法制观念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的发展1基础知识特征总结时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新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国家农业刀耕火种手工业丝织彩陶技术夏代约公元前2070前1600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商业出现早期商业交换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农业井田制手工业青铜器铸造工艺高超商业职业商人和贝币出现基础知识特征总结时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西周1046前771分封制宗法制世卿国同构贵族政治农业井田制礼乐文化诗经中的大部分学在官府手工业纺织业地位非常重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商业商贸频繁贝铜贝等出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商鞅变法出现郡县制军功爵制农业垄作法铁犁牛耕都江堰初税亩土地私有制确立等思想百家争鸣学在民间手工业人工冶铁淬火工艺科技司南商业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文艺楚辞三者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造成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先秦秦汉时期一、全国卷考情分析式多样化(文、表、图),问题具有创新性。
与前几年历史试题相比,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比较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就考查形式来说,文字性材料居大多数,文字性材料可分为表述性文字材料和原始性文字材料,选择题以表述性材料为主,非选择题以原始性材料为主。
3.就设问形式来说,选择题主要考查了背景类、原因类、说明类、比较类、影响类,非选择题以概括类、影响类、原因类为主。
4.就考查范围来说,全国卷比较注重中国史的考查;政治、经济和思想试题。
二、主干知识深度理解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
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
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2.分封制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
被封的诸侯在本国内同样对其属下进行分封,是为“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分封,是为“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衰落。
秦朝建立后,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封制被废除。
但是秦之后的王朝,仍有少数实行过分封制,但这主要是分封制的残余了。
3.宗法制所谓宗法制,就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
宗法制源自父系家长制。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是一种等级隶属关系。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每一等级的大小宗关系,都是政治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
因此,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从而也成为政治上的共主。
周代宗法制的完善,使宗统与君统结合起来,也使王权较商代有所强化,这是周人统治上的一大成功。
从此以后,周代的分封制具备了推行的理论依据,世卿世禄选官任职制度也有了实施的组织条件,从而为周代社会政治新格局的出现提供了基本前提。
另一方面,宗法制度本身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当社会生产资料基本分割完毕后,它就无法应付不断滋生的新贵。
同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也是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宗法制一直在中国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皇位世袭,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宗法制的核心。
中国人重亲缘、重嫡传、尊祖敬宗等风俗皆与宗法制有关系。
在漫长的中世纪社会,宗法与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相结合,牢固维系着社会秩序。
4.井田制在井田制下,土地公有,是不能随便买卖、转让的。
然而,这种状况从西周中后期开始有了变化,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已经出现。
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一些铜器如卫盉、五礼卫鼎、九年卫鼎等铭文上有所反映。
这种现象的出现,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以土地买卖为标志的土地私有制,但却意味着传统“田里不粥(鬻)”的局面开始动摇,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各级贵族、平民。
5.春秋时期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
从此,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了诸侯的附庸。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
周王室失去了贡赋收入,经济无来源,不得不向诸侯国“求膊”“求金”“求车”,这使诸侯国更加轻视周王室。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与郑国兵戎相见,在繻葛之战中大败,周王被郑国军队射中肩部。
从此,周天子的威信进一步降低,仅存共主的虚名而已。
然而,传统的宗法观念此时仍然深入人心,周天子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纷纷打出“尊王”的旗号。
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6.诸侯国国内的“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和“陪臣执国命”春秋中后期政治的主要特征是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
当时的各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
公室要征收私田赋税,私家要不断扩大经济政治地位,必然引起公私间的斗争,即大夫兼并。
斗争的结果,一些卿大夫代替了公室而掌权,最典型的是“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
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这在客观上使国家政权逐渐由分散趋于集中,血缘关系的纽带进一步松弛,从而为战国社会政治新局面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7.春秋时期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1)选官制春秋时代,职官制度经历了从世卿制到任官制的发展过程。
春秋初年,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世卿制,后来慢慢扩展为推荐制,到春秋末年,选官与任官之风大开并渐成制度,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是“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新的官职虽然大多数仍由氏族贵族的后裔担任,但不再凭借世袭贵族身份上台,而是以才能受到国君的任用,职官的待遇也由封土赐田转变为俸禄。
这些新因素与社会政治文明演进的总趋势是相适应的。
(2)官僚制度战国时期,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各国国王是国家的主宰,国王以下建立了以丞相和将军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为了保障中央集权制的贯彻,各国又进行了一些配套制度的建设,包括俸禄制度的推行、官吏选拔制度的健全、赏金办法的实施、“玺”“符”制度的建立、年终考绩的“上计”制度的确立、视察和监察地方的制度的实行、爵制的颁行,等等。
(3)郡县制的出现春秋时期,个别国家如晋、楚等开始出现郡县制。
至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
郡、县长官均由国君直接委任,并按时接受考核,郡、县的行政和军事权力都掌握在国君手中,从而为君主的中央专制集权提供了行政组织上的保障。
郡、县制度的确立为自上而下贯彻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扫清了道路,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8.学在官府与百家争鸣春秋以前,只有贵族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在官府”是西周学校教育的最突出特征,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则是“官守其业,而有官族”,贵族世代垄断着知识学问,秘不外传。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败也导致了学术的下移,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
在这一过程中,士阶层兴起并壮大起来。
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
昔日的官学之士离开官府,流落民间,促成了春秋战国多元性的文化格局,从而为私学创造了成熟的文化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存在以下几个特征:其一,自由讲学,各具特色;其二,为诸家学派的基地;其三,是参议时政的论坛;其四,以教士、养士为职能;其五,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台。
诸子的理论虽然各成一家,但在其学说的立足点及关注对象方面又有趋同之处,如在其学说中体现出来的人世精神及对于基本伦理、哲学问题的关注,等等。
9.铁器时代的到来和各国的变法改革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上,铁制农具的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考古资料来看,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木、石、骨、蚌及青铜制品仍在大量使用。
战国时期,冶铁业发展迅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相辅相成的。
春秋以后,翻耕工具由木制的耒耜发展为铁制的犁,犁与畜力结合,就产生了牛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
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
这种井田以外开垦的私田,性质不同于井田制的所谓“私田”,它们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
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
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各国不得不在赋税制度上进行改革,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
新的租税制度的实行更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
公元前594年,鲁国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屡亩而税”。
这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从此,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是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的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战国时期,各国进一步变法。
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依军功的大小占有土地,即使是宗室,没有军功也不能作为贵族。
军功贵族土地所有制代替了氏族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
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惯例。
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制的残存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
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了巩固,也就为他们有权出卖土地扫清了道路,同时也为军功贵族、商人和货币持有者通过买卖取得土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占有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
至此,乡村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
10.秦汉皇权与中央官僚体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权的基本特征,其标志就是皇权至上。
为了显示自己的崇高地位,秦始皇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制定出一套体现“尊君抑臣”精神的礼仪。
汉高祖刘邦命儒士叔孙通制定了新朝仪,借以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进一步突出了皇帝的至尊地位。
为了使皇权的行使畅通无阻,必须建立和健全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奏事制度、朝议制度和监察制度。
秦汉时期,皇权还是受到一些制约的,如廷议制度,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
这种制度是氏族社会民主制和周代内外朝的遗留,对皇帝权力起到了一些限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
在皇权至高无上的背景下,皇帝个人的素质往往对一代政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