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糖尿病指南版ppt课件

2024版年度糖尿病指南版ppt课件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运动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目录•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总结与展望01糖尿病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诊断标准02糖尿病饮食治疗010204饮食原则与营养需求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精细加工食品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03食物选择与搭配01020304餐次安排与食谱制定010*******03糖尿病运动治疗运动益处与适应症运动益处适应症适用于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型患者。

同时,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进行运动。

运动方式与强度选择运动方式强度选择运动注意事项及安全评估运动前评估在运动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运动。

运动中注意事项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同时,要随时监测血糖和心率,确保运动安全。

运动后调整在运动后,应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和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运动方案。

如出现不适或血糖异常,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04糖尿病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治疗原理及使用方法01020304胰岛素治疗原理胰岛素种类及选择胰岛素注射技术胰岛素泵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副作用胰岛素治疗副作用药物调整策略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药物副作用及调整策略05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急性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措施高渗性非酮症昏迷酮症酸中毒识别症状包括多饮、多尿、脱水、意识障碍等,处理措施包括积极补液、纠正高渗状态、控制血糖等。

低血糖微血管病变评估风险因素如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等,干预手段包括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药物应用等。

大血管病变评估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干预手段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ppt课件

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ppt课件
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均衡膳食
建议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同时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 入。
控制总热量
通过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 糖食物的摄入,控制总热量摄 入,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规律进餐
遵循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避 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建议
运动评估
有氧运动
手术治疗
对于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可采用玻 璃体切割术等手术治疗,以恢复视 力。
足部护理及溃疡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足部检查
每天检查双足,注意皮肤颜色 、温度、感觉等变化,及时发
现潜在问题。
合适鞋袜
选择宽松、透气、合脚的鞋袜 ,避免穿着过紧的鞋子和袜子

保持清洁干燥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 间泡脚和使用热水袋等取暖设
02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方式、经济能力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联合用药与序贯治疗
对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用药或序贯治疗,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03 非药物治疗策略与实践
饮食调整与控制方法
个体化营养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 、体重、体力活动等因素,制
应对低血糖反应
向患者普及低血糖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教育他们如何在出现低血糖反 应时及时采取施缓解症状。
加强家庭支持和社区资源整合
家庭成员参与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教育和 管理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 照顾,共同促进患者的健康生活 方式形成。
社区资源整合
整合社区内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服 务资源,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 咨询、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服 务项目。

最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教学讲义PPT课件
• 糖尿病发病年龄及病程与多种糖尿病慢性并 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而且危险 系数较高。发病年龄越低,病程越长,慢性 并发症的患病率越高
代谢控制与慢性并发症(1)
• 在危险因素中,体质指数、高血压和血脂异 常出现的频率较高
• 体重大的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这可能是引 起体质指数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原因, 同时提示减肥有可能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的防治
26日有网友爆料称,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 场镇南丰小学一31岁教师性侵10余名女学生,于5 天前被当地公安机关抓捕。被性侵的女学生中年龄 最大的12岁,最小的仅8岁。随后东方早报报道称, 七星关区宣传部外宣办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名黎 姓教师因性侵女学生已被捕,但具体有多少学生受 到伤害并不清楚。目前,受伤害的女学生情绪稳定。
T2DM患病率特点
• 患病率急剧增加 • 发病年龄年轻化 • 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大量存在 • 各地发病状况差异巨大 • 农村城市化,糖尿病患病率增加
患病率急剧增高
• T2DM患病率:1979:1.00% 1996:3.21% 2002:4.37%
年增 0.1%以上,全国约4000万
1996年资料
DM 4.58 3.37 3.29 2.65 2.83 1.71
IGT 5.78 4.29 5.74 5.02 4.11 3.14
年龄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
年岁 20~ 30~ 40~ 50~ 60~
r
1996年资料
DM 0.56
1.36 3.02 7.04 11.34 0.959
IGT 1.98
T2DM发病年龄的年轻化
• 逐代年轻现象:子代发病年龄低于父母 • 近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124u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
磺脲类药物
☺ 主要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 能不全者
体重增加
! 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 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
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 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四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
年龄>60岁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 的患者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4)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 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
•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 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 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 标
2型糖尿病治疗程序图
• ——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
超 重
/ 肥 胖 患 者
BMI≧24
第一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5)表型特点

《糖尿病指南版》课件

《糖尿病指南版》课件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
了解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机制和对人体的影响。
诊断和监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糖尿病的各项标准和检验 方法。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 检查
常见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和用于 诊断的检查方法。
糖尿病的监测方法
如何监测血糖水平和其他与糖 尿病相关的生理指标。

管理和治疗
1
糖尿病的管理措施和策略
《糖尿病指南版》PPT课 件
欢迎来到本次关于糖尿病的PPT课件。通过本课件,将带您了解糖尿病的基础 知识、诊断和监测、管理和治疗、并发症和预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概述
糖尿病基础知识
糖尿病的定义、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以及病因等基础知识。
糖尿病的危害和分类
糖尿病对人体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及其区别。
糖尿病的生活和心理支持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结语
1 总结和回顾
回顾本课程所学的重点内容和主要观点。
2 展望未来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
介绍当前糖尿病治疗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3 讨论和交流
为学员提供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回答他们可能有的问题。
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其他管理策略来控制糖尿病。
2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糖尿病药物介绍及其作用机制。
3
如何进行膳食和运动治疗
饮食和运动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一些实用的建议。
并发症和预防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力问题和神经病变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生活方式改变预防或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

× × × ×
预混胰岛素治疗的SMBG监测方案
早餐 后 午餐 前 午餐 后 晚餐 前 晚餐 后
空腹 未达标 每周3天 复诊前1天
睡前
× × × × × × × ×
× × × × × × ×
已达标
每周3次 复诊前1天
多次胰岛素/泵治疗的SMBG监测方案
空腹 未达标 已达标 × ×
早餐 后 ×
午餐 前
•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
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 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4
二. 一级预防的策略
• 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主要取决于不可改变 危险因素和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 程度 • 采取分级干预和高危人群优先干预的策略
5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因素
年龄 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疾病的自然进程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急慢性并发症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及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测定结果 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自我血糖监测、尿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等具体操作技巧 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具体技巧 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的应对措施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
制定初诊治疗方案
• 确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的最初目标 • 帮助患者制定饮食和运动的方案,肥胖者确定减 轻体重的目标 •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 • 处方合理的降糖药物并指导药物的使用 • 教育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 告诉患者下次随诊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28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修订版)及其临床应用ppt课件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修订版)及其临床应用ppt课件
多加西洋参、乌梅、桑叶。
19
完整版课件
3.2.3热毒炽盛证 症状:口渴引饮,心胸烦热,体生疥疮、痈、疽、
或皮肤瘙痒,便干溲黄。 方药:三黄汤(《千金翼》)合五味消毒饮(《医
宗今鉴》)。 加减:心中懊恼而烦,卧寐不安者,加栀子;皮肤
瘙痒甚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痈疽疮疖焮热红 肿甚加丹皮、赤芍、公英。
;腹胀甚,大便秘结者加槟榔、二丑、莱菔子。
16
完整版课件
3.1.2肝郁气滞证 症状:情绪抑郁,喜太息,胁肋胀满,脉弦。 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纳呆加焦三仙;抑郁易怒加丹皮、赤芍;眠
差加炒枣仁、五味子。
17
完整版课件
3.2热 偏于内热者: 3.2.1肝胃郁热证 症状: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心烦易怒,口
胃肠实热

脾虚胃实 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

脾肾阳虚
土壅木郁
肝胃郁热
上热下寒
偏于内热者,病在肝胃:
15
完整版课件
3.辨证论治
3.1郁 3.1.1中土(脾胃)壅滞证 症状:腹型肥胖,脘腹胀满,嗳气、矢气频频,苔
白厚,脉滑。 方药: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加减:胸闷脘痞,痰涎量多者加半夏、陈皮、橘红
29
完整版课件
3.4.2 阴阳两虚证 症状: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腰膝
酸软无力,畏寒肢凉,脉沉细无力。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加减:偏肾阳虚选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偏肾阴虚选左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30
完整版课件
3.4.3脾肾阳虚证 症状:腰膝酸冷,夜尿频,大便稀溏,脉沉细。 方药:附子理中丸(《伤寒论》)加减。 加减:偏于肾阳虚倍用肉桂;偏于肾阴虚重用知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 PPT课件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 PPT课件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01
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通过制定和更新指南,推动中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
统化,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02
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
通过推广和实施指南中的防治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
亡率,减轻社会负担。
03
促进多学科协作
强调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
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
03
新版指南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经过多轮专家讨论和修改,最
终定稿并发布。
指南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新版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医务 人员提供糖尿病防治的指导和建议。
面向全科医生及专科医生
新版指南面向全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心血管科医生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 防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01
简化知情同意书内 容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患者 能够理解治疗目的、风险和预期 效果。
02
强化医护人员沟通 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沟通技巧,确保患 者充分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
03
提供多种签署方式
如电子签名、远程视频签署等, 方便患者随时随地完成签署流程 。
心理干预方法在患者管理中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内科与眼科协作
内科医生关注患者视网膜病变风险,眼科医 生定期检查眼底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内科与肾内科协作
内科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注患者肾功能,肾内科医生处理 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内科与营养科协作
内科医生制定饮食控制方案,营养科医生提 供营养咨询和指导。
06

医学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培训课件

医学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培训课件

医学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1. 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2.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3.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5.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预防6. 糖尿病的基层管理策略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病机制,提高对其临床表现与诊断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掌握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基层管理策略,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基层管理策略。

难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的预防及基层管理策略的具体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糖尿病相关模型、图表等。

学具:笔记本、笔、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糖尿病患者的病例,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在我国的发病情况。

2. 章节讲解:(1) 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2)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改变。

(3)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分析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介绍诊断标准及方法。

(4)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阐述糖尿病的治疗目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

(5)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预防:讲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

(6) 糖尿病的基层管理策略:介绍糖尿病基层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模式及具体措施。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糖尿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4. 随堂练习:设置有关糖尿病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糖尿病的基层管理策略,分享各自的经验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并发症及基层管理策略。

通过板书,使学生对糖尿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糖尿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阐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全篇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全篇
低血糖风险
单独服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联合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其他作用
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降低TG,升高HDL-C和LDL-C
不良反应
常见:生殖泌尿道感染 罕见:酮症酸中毒(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肾损伤,骨折
胰岛素常规治疗路径
2017年版
2013年版
胰岛素起始剂量
指南修改要点
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调脂治疗
推荐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非-HDL-C作为次要目标 (A) 起始宜应用低、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 (B) 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所需目标值,则可考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 (B) 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LDL-C从基线值降低30%左右 (A)
口服降糖药分类
SGLT2抑制剂
DPP-4抑制剂
减少体内GLP-1 的分解
α-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
TZDs
改善胰岛素抵抗
磺脲类 格列奈类
促进胰岛素分泌
双胍类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抑制尿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
SGLT2抑制剂
作用机制
抑制尿液葡萄糖重吸收,促进肾脏葡萄糖排泄
降糖效力
HbA1c下降0.5%~1.0%
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合并高血糖状态
2017年版
2013年版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治疗建议
患者临床特点/ 健康状况
评估
合理的HbA1c(%) 目标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
02
根据病因学证据,糖尿病可分为1 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 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全球及我国糖尿病现状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防控形势 严峻。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肥 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03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推荐采用低糖、低脂、高 纤维的饮食,控制总热量 摄入,保持合理的膳食结 构。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 运动,如步行、游泳、骑 自行车等,以改善血糖过合理饮食和锻 炼,使体重逐渐减轻并保 持在健康范围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识别症状如深快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等,及时采取补液、胰岛 素治疗等措施。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状态
识别症状如多饮、多尿、脱水等,给予补液、降糖等治疗。
乳酸酸中毒
识别症状如深大呼吸、低血压、休克等,迅速纠正酸中毒,改善组 织灌注。
慢性并发症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大血管病变
评估患者心血管风险,控制血糖 、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采取

预防策略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合 理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

针对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阳性者 、肥胖者等,应定期进行血糖监
测和筛查。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及初步筛查
典型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
并发症表现
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感染易发等 。
高危人群筛查
年龄≥40岁、超重或肥胖、糖尿病 家族史等。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更好 地应对糖尿病带来的心理 压力和负面情绪。

糖尿病预防控制及防治方案培训课件

糖尿病预防控制及防治方案培训课件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
针对基层糖尿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患者经济负担过重 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过低 我们能做什么?
2009年,新医改政策出台: 基本药物制度:筛选经济有效、治疗必须的药物,重新编制基本药物目录,提高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以保证基层患者的基本用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更多的基层患者受惠。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静脉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 随机血糖≥1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 临床症状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糖尿病的分型
1型糖尿病:9% 2型糖尿病:90% 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 妊娠糖尿病
大城市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唐玲、陈兴宝等,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中国卫生经济
并发症严重的原因:三低
认知率低 治疗率低 达标率低
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代价
美国用于糖尿病的花费是980亿美元,其中441亿为直接的医疗消费;540亿为间接的花费。糖尿病病人占到美国整个人口的3.8%,直接的医疗花费则占到整个医疗支出的5.8%
权威机构对遏制糖尿病流行的共识 WHO、WDF、ADA等认为: 只有预防和干预才有可能减缓,并逐步从根本上遏制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具成本效益的防治策略 2.以维持健康体重、促进身体活动为重点,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 提高大众DM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 措施 形成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专业队伍支撑、多部门和多学科协作 启动行动和干预项目: 如: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行动计划 社区健康促进行动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 “全民体育锻炼”、“肥胖有害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版指南重要变更
1. 纳入最新的中国人群研究证据 2. 按照中华医学会指南制定规则,每章节前增加要点提
示和证据级别 3. 糖尿病综合控制标准与国内相关学术机构保持一致,
并由心血管专科医师撰写相应章节 4. 更新高血糖治疗流程图,改为单药、二联、三联、胰
岛素治疗;突出二甲双胍的地位;二联治疗区分口服 药和注射类药物,方便基层医生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药物及手术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与中医药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7
指南修改要点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药物及手术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与中医药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8
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新诊断糖尿病患病中率:国成人1糖0.尿9%病患病既率往已知糖尿病患病率:
男性 女性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主动有氧运动(分钟/周)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2
目标值 4.4-7.0 <10.0 <7.0 <130/80 <4.5 >1.0 >1.3 <1.7 <2.6 <1.8 <24.0
<2.5 (22.0mg/g) <3.5 (31.0mg/g) <20 μg/min(30.0mg/d)
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与2010年相比,2013年糖尿病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 治疗控制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Wang1L0, Gao P, Zhang M, et al. JAMA, 2017.
指南修改要点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药物及手术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与中医药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5
2017版指南重要变更
5. 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糖状态的表述更准确 6. 糖尿病流行病学继续用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暂未使用
HbA1c诊断标准 7. 将国内新上市的降糖药治疗证据写入指南 8. 重视传统医学的价值,增加《糖尿病与中医药》一章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6
指南修改要点
•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三级预防提出明确目标和措施
•强调早期达标的重要性,血糖控制目标更为严格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3
本次指南修订历程
指南修订专家会
• 独立的指南编写委员会 • 由内分泌、心血管、精神心理、中医、
文献管理等多个领域专家组成 • 从2016年9月至今,经过五次专家会讨论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4
≥150
2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3
口服降糖药分类
双胍类
磺脲类
格列奈 类
TZDs
α-糖苷 酶抑制

DPP-4 抑制剂
SGLT2 抑制剂
• 减少肝脏 葡萄糖的 输出
• 促进胰岛 素分泌
• 改善胰岛 素抵抗
• 延缓碳水 化合物在 肠道的消 化吸收
• 减少体内 • GLP-1 的分解
常见:生殖泌尿道感染 罕见:酮症酸中毒(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 者),急性肾损伤,骨折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5
胰岛素常规治疗路径
2013年版
2017年版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6
胰岛素起始剂量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7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路径
2013年版
2017年版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8
2型糖尿病的代谢手术适应证
暂不推荐
BMI 25.0~28 kg/m2,合并2型 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且 至少有高甘油三酯、低 HDL-C、高血压中的两项
25≤BMI<27.5 kg/m2 ,合并2型 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且 至少有高甘油三酯、低HDL-C 水平、高血压中的两项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9
代谢手术的管理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我国指南的发展历程
2003年版
2007年版
2010年版
2013年版
本届分委会于2016年9月启动新版指南修订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2
2017年版:中国指南,中国证据,中国实践 • 尽可能采用国内最新研究资料,流行病学反映民族差异 • 将国内新上市药物纳入指南 • 高血糖治疗流程与国际接轨
抑制尿 液中葡 萄糖的 重吸收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4
SGLT2抑制剂
作用机制 降糖效力 低血糖风险 其他作用
不良反应
抑制尿液葡萄糖重吸收,促进肾脏葡萄糖排泄
HbA1c下降0.5%~1.0%
单独服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联合胰岛素或磺 脲类药物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降低TG,升高HDL-C 和LDL-C
6.9%
男性:11.7% 4.0%
❖ 男性:7.7%
女性:10.2%
❖ 男性:3.9%
❖ 女性:6.1%
❖ 女性:4.1%
发病年轻化:40岁以下患病率高达5.9%
横断面研究,全国抽样170287例 采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9
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JAMA, 2017.
术前筛选及评估 • 内科医生进行筛选和术前评估
代谢手术治疗 术后管理
• 在二级及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疗单位开展 • 术者应是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的胃肠外科
医师
• 限制总热量,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每天至 少60 ~ 120 g
2013年版 • 初步收集中国人群临床证据
• 使指进展和中国人群资料 •修改血糖控制目标,强调综合治疗和心血管病变的防治 •制定新的诊治流程图,反映治疗新进展
2003和2007年版 •以“九五纲要”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重点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早发现和监护
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11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2013年版
2017年版
检测指标
血糖*(mmol/L)
空腹
非空腹
HbA1c(%) 血压(mmHg)
TC(mmol/L) HDL-C (mmol/L)
男性 女性
TG(mmol/L) LDL-C (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合并冠心病 体重指数(BMI,kg/m2)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
2013年版
2017年版
可选适应证 BMI≥32 kg/m2,有或无合并
症的2型糖尿病
BMI≥32.5 kg/m2,有或无合并 症的2型糖尿病
BMI 28~32 kg/m2且有2型糖
慎选适应证
尿病,尤其存在其他心血管风 险因素时,慎选
27.5≤BMI<32.5 kg/m2且有2型 糖尿病,尤其存在其他心血管 风险因素时,慎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