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1课本大纲
必修一教学大纲数学(精选)
必修一教学大纲数学(精选)必修一教学大纲数学必修一教学大纲数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集合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5.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图像和性质。
6.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7.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您了解高中数学必修一教学大纲内容有所帮助。
数学必修1教学大纲数学必修1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集合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的含义、表示方法、性质以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介绍映射的概念,研究函数的主要要素,包括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3.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以及函数的最值。
4.函数的表示法及其优缺点:包括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并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5.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分别介绍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单调性等性质,并研究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分别介绍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单调性等性质,并研究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函数的应用举例:通过实例,介绍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8.函数与方程的关系:介绍如何利用函数的性质来寻找方程的解。
9.数学建模——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通过实例,介绍如何利用函数的性质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内容是数学必修1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学必修1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必修一教学大纲数学下册数学必修一教学大纲(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表示:介绍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性质和运算,以及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性质和基本初等函数。
第二章函数的应用:介绍函数模型的应用,包括指数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幂函数模型、一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等,以及函数的实际应用。
高一数学课程纲要
高一数学课程纲要(数学必修1)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B版课时:37课时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设计者:威海四中高一数学组一背景分析(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概念与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代数学的基础。
本章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学生在初中对符号表示有一定的理解,对集合的符号能够接受,但由于本章包含较多的符号与相应的新概念,有些概念、符号对于初学者容易混淆,这些因素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并且处理这一部分教材时,要注意体现逻辑思考的方法(如概括、类比等)。
学生初中阶段学习了简单的常用逻辑用语,有一定的基础,但本模块中涉及的量词,充分必要条件,命题的四种形式对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难度。
(二)等式与不等式不等式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不等式的概念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对不等式有了感性的认识,学会了解决最简单的关于不等式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均值定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三)函数函数是整个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是基础的数学语言,这一章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学好高中数学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从初中已学习函数概念说起,在学习集合的基础上理解函数概念。
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学科。
学生由初中变化的观点理解函数到高中集合的观点理解函数,需要学生认知结构上发生变化。
二课程目标(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C U A)与维恩图,会用它们表示集合之间1.掌握有关符号(如∈∉⊆∅关系与运算.2.掌握有关概念如子集、真子集、相等、交集、并集、全集、补集、并理解相关性质.3.会求给定集合的子集,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4.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解集和基本图形的集合,会用区间表示数集.5.学生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能正确地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对象、进行逻辑推理,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数学对象和论证数学结论中的作用,能利用逻辑用语准确的表达数学内容,提高交流的严谨性与准确性.(二)等式与不等式梳理等式的性质和方程及方程组的解,学生能够从数和形两个方面来认识不等式,通过类比,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能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和比较大小;能利用做差比较法收获均值定理,并能运用均值定理求解简单的最值问题.(三)函数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会用集合语言与对应关系来刻画函数,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了解取整函数.2.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初步掌握换元法的简单应用,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掌握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会运用图象理解与研究函数性质.3.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学会运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实际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四课程实施(一) 课程资源1. 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2.学案:设计《导学案》,并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微课》和课后习题;3.设备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具,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高考资源网、中华资源网等网站筛选习题和测试题。
高一数学课程大纲
高一数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数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一数学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大纲将详细说明高一数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4.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数的性质与运算1.1 整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1.2 有理数的概念与四则运算1.3 实数的概念与运算2. 代数式与方程2.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2.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3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 几何3.1 点、线和面的基本概念3.2 平面图形的性质与构造3.3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与计算4. 函数与图像4.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4.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4.3 直线与平面图像的认识和绘制5. 概率与统计5.1 随机事件与概率5.2 数据统计与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
2.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探索性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应用:将数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实际应用能力。
4.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评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单元测试: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中考试: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和评价。
4.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复习。
六、课外拓展1. 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学社团:建立数学学习小组或社团,组织数学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和合作能力。
高中 数学教材大纲
高中高一(一)第一章集合和命题1 集合1.1 集合及其表示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1.3 集合的运算2 四种命题的形式1.4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6 子集与推出关系第二章不等式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3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2.4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2.5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章函数的基本性质3.1 函数的概念3.2 函数关系的建立3.3 函数的运算3.4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上) 1 幂函数4.1 幂函数的性质图像与性质2 指函数4.2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3 借助计数器观察函数递增的快慢高一(二)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3 对数4.4 对数概念及其运算4 反函数4.5 反函数的概念5 对数函数4.6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4.7 简单的指数方程4.8 简单的对数方程第五章三角比1 任意角的三角比5.1 任意角及其度量5.2 任意角的三角比2 三角恒等比5.3 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5.4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和正切3 解斜三角形5.6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第六章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1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性质6.2 正切函数的图像性质6.3 函数y=Asin(wx+ψ)的图像、性质2 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6.4 反三角函数6.5 最简三角方程高二(一)第七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7.1 数列7.1 等差数列7.3 等比数列2 数学归纳法7.4 数学归纳法7.5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7.6 归纳——猜想——论证3 数列的极限7.7 数列的极限7.8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第八章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8.1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8.2 向量的数量积8.3 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8.4向量的应用第九章矩形和行列式初步1 矩形9.1 矩形的概念9.2 矩形的运算2 行列式9.3 二阶行列式9.4 三阶行列式第十章算法初步10.1 算法的概念10.2 程序框图*10.3 计算机话语和算法程序高二(二)第11章坐标平面上的直线11.1 直线的方程11.2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1.4 点到直线的距离第12章圆锥曲线12.1曲线和方程12.2 圆的方程12.3椭圆的标准方程12.4 椭圆的性质12.5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2.6 双曲线的性质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2.8 抛物线的性质第13章复数13.1 复数的概念13.2 复数的坐标表示13.3 复数的加法和减法13.4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13.5 复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13.6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高三(一)第14章空间直线与平面14.1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4.2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4.3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4.4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15章1 多面体15.1 多面体的概念15.2 多面体的直观图2 旋转体15.3 旋转体的概念3 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和球面距离15.4 几何体的表面积15.5 几何体的体积15.5 球面的距离第16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6.1 计数定理1——乘法定理16.2 排列16.3 计数定理2——加法定理16.4 组合16.5 二项式定理高三(二)第17章概率论初步17.1 古典概率17.2 频率概率第18章基本统计方法18.1 总体和样本18.2 抽样技术18.3 统计估计18.4 实例分析18.5 概率统计实验高三(拓展&理科)专题一三角恒等变换1.1 半角公式的应用1.2 三角比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专题二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1 参数方程2.1 曲线的参数方程2.2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2 极坐标方程2.3 极坐标系专题三空间向量及其与3.1 空间向量3.2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3.3 空间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3.4 空间向量在度量问题中的应用专题四概率论初步(续)4.1 事件和概率4.2 独立事件积的概率4.3 随机变量和数学期望4.4 正态分布*专题五线性回归5.1 直接观察法5.2 最小二乘法高三(拓展&文科、技艺)专题一线性规划1.1线性规划问题1.2线性规划的可行域1.3线性规划的解专题二优选与统筹1 实验设计的若干方法2.1 二分法2.2 0.618法2 统筹规划2.3 统筹规划专题三投影与画图3.1 空间图形的平面图3.2 轴测图3.3 三视图专题四统计案例4.1 抽样调查案例4.2 假设检查案例*4.3 列联表独立性检查案例专题五数学与文化艺术5.1 数学与音乐5.2 数学与美术*5.3 数学与文学。
必修一教学大纲数学人教版(最新完整版)
必修一教学大纲数学人教版(最新完整版)必修一教学大纲数学人教版数学必修一教学大纲人教版主要是以下内容:1.集合与函数概念、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基本知识。
2.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三角函数的性质,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等。
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证明方法及应用。
6.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7.算法基础,包括算法、基本逻辑结构、条件结构等。
8.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概率计算方法。
9.导数的概念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0.推理和证明,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等。
11.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1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性质。
13.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解决,如迭代、递归等。
14.计数原理,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组合等基础知识。
15.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
16.数学期望和方差,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新教学大纲数学必修1新教学大纲数学必修1主要是包含了集合以及函数的相关知识。
集合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以及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求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判断和性质应用等。
此外,必修1还包含了简易逻辑的相关知识,包括命题的概念、充分必要条件、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等。
在学习必修1时,学生需要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函数部分需要重点掌握,因为它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多加练习和思考。
同时,必修1中的简易逻辑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它在高考中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之一。
新版数学必修1教学大纲高中数学必修一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包括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法,集合的性质,集合的运算,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三角恒等式,解三角形,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综合应用,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直线方程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的直线,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直线方程的简单应用,圆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一般方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参数方程,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夹角,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空间向量的向量积和空间向量的向量积,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算法的含义,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及作用。
高一数学必修课本目录
【高中数学课本】高中数学必修1~5目录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四章. 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 空间直角坐标系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 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第二章. 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 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 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 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级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 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1.3. 实习作业第二章. 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 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 基本不等式。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大纲
1.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论体系。
-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
2. 教学内容
- 线性函数及其图象
-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 三角函数及其图象
- 平面向量
- 解直角三角形
- 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和投影
3. 教学重点
- 理解线性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和向量的基本概念。
- 掌握线性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和向量的图象特点和性质。
- 学会利用线性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和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 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相关定理。
- 学会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方法
-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利用示例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
-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5. 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进行定期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解决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6. 参考教材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7. 教学资源
- 数学教学工具:直尺、量角器、计算器等。
- 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课件、视频教学等。
高一数学必修1目录
高一数学必修1目录
高一数学必修1目录
第一章初识集合
1.1 集合及其表示
1.2 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1.3 常用集合的表示法
1.4 集合运算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数与式
2.1 实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2.2 实数间的大小比较
2.3 实数的绝对值
2.4 单项式与多项式
2.5 多项式的加减运算
2.6 多项式乘法及其应用
第三章一次函数
3.1 函数的概念与函数的表示
3.2 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
3.3 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3.4 函数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第四章二次函数
4.1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
4.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3 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4.4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比较
第五章指数与对数
5.1 指数及其运算
5.2 指数方程与不等式
5.3 对数及其运算
5.4 对数方程与不等式
第六章三角函数初步
6.1 角的概念及其度量
6.2 同弦等角及其应用
6.3 正弦、余弦、正切及其应用
6.4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七章平面向量
7.1 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
7.2 向量的数量积
7.3 向量的应用
第八章解析几何初步
8.1 平面直角坐标系
8.2 点、直线、圆的方程
8.3 图形的对称
8.4 距离、中点的坐标公式
以上是高一数学必修1的全部目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为高中后继的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电子课本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
1.1.1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1.1.2集合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 常用逻辑用语
1.2.1命题与量词
1.2.2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2.1等式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
2.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
2.1.3方程组的解集
2.2不2.2.2不等式的解集
2.2.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4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三章 函数
3.1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3.1.1 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3.1.2 函数的单调性
3.1.3 函数的奇偶性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3.3函数的应用(一)
3.4数学建模活动:决定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点
高中数学必修一目录
高中数学必修一目录第一章:集合论与函数1.1 集合的概念• 1.1.1 集合的定义• 1.1.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1.3 子集与真子集1.2 集合的运算• 1.2.1 并集与交集• 1.2.2 补集与差集• 1.2.3 集合的运算法则1.3 函数的概念• 1.3.1 函数的定义• 1.3.2 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1.3.3 二元函数和多元函数第二章:代数式与方程式2.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2.1.1 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 2.1.2 简单代数式与多项式2.2 方程式与解的概念• 2.2.1 方程式的定义和分类• 2.2.2 方程的解的概念• 2.2.3 代入法与消元法2.3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2.3.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3.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4 二次根式方程和二次根式不等式• 2.4.1 二次根式方程的解法• 2.4.2 二次根式不等式的解法第三章:直线与圆3.1 直线的基本概念• 3.1.1 直线的定义• 3.1.2 直线的表示方法• 3.1.3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2 直线的性质与判定• 3.2.1 平行直线与垂直直线• 3.2.2 直线的位置关系• 3.2.3 直线与斜率的关系3.3 圆的基本概念• 3.3.1 圆的定义和性质• 3.3.2 圆的公式• 3.3.3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第四章:三角函数4.1 角的概念与常用角• 4.1.1 角的定义和性质• 4.1.2 角的度量与弧度制• 4.1.3 常用角的度数和弧度表4.2 三角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关系• 4.2.1 三角函数的定义• 4.2.2 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4.2.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4.3 三角函数的计算• 4.3.1 三角函数的大小关系• 4.3.2 三角函数的正负判别• 4.3.3 三角函数的值域和周期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的目录,包括集合论与函数、代数式与方程式、直线与圆、三角函数等内容。
高中数学课本目录
高一数学上(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2函数及其表示1.3函数的基本性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指数函数2.2对数函数2.3幂函数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函数与方程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高一下(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直线的方程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小结复习参考题第四章圆与方程4.1圆的方程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空间直角坐标系小结复习参考题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必修3扉页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2基本算法语句1.3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统计2.1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概率3.1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3.3几何概型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小结复习参考题后记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任意角和弧度制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函数y=Asin(ωx+ψ)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平面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小结复习参考题后记高三上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1.2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1.3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阅读与思考估计根号下2的值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前n项和阅读与思考九连环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信息技术应用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3.4基本不等式小结复习参考题后记高三下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实习作业走进微积分小结复习参考题后记。
高一数学必修1目录
高一数学必修1目录高一数学必修1目录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2函数及其表示——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开展历程1.3函数的根本性质——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形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根本初等函数〔1〕2.1指数函数——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2.2对数函数——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创造探究与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2.3幂函数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函数与方程——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求方程的近似解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关于数学:课本上讲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试着自己去推理。
这样不但提高自己的证明能力,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还有就是大量练习题目。
根本上每课之后都要做课余练习的题目(不包括老师的作业)。
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分不开的,因此。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听讲、阅读、探究、作业。
听讲: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听讲时尽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必要时做好笔记。
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
阅读:阅读时应仔细推敲,弄懂弄通每一个概念、定理和法那么,对于例题应与同类参考书联系起来一同学习,博采众长,增长知识,开展思维。
探究:要学会思考,在问题解决之后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改变条件或结论去发现新问题,经过一段学习,应当将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维规律。
作业:要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再动笔,做会一类题领会一大片,作业要认真、书写要标准,只有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学好数学。
总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小的细节注意起,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把数学学好。
高中数学必修一内容提纲
高中数学必修一内容提纲高中数学必修一内容提纲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1)两个平面相互平行的定义:空间两平面没有公共点(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a、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假如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假如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交线平行。
b、相交二面角(1)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动身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3)二面角的棱:这一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esp.两平面垂直两平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假如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记为⊥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假如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假如两个平面相互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学好数学的〔方法〕有哪些第一,爱好。
高等数学一大纲教材
高等数学一大纲教材高等数学一是大部分理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数学体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高等数学一大纲教材为题,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教材概述高等数学一大纲教材作为高等教育教材中的一员,其编写目的是为了满足大多数高校理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该教材内容的难度适中,结构合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内容高等数学一大纲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数列与极限数列与极限是高等数学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收敛性的判定方法。
此外,还对数列的极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极限的性质、极限存在性的判定以及一些常见函数的极限计算方法等。
2. 函数与图像函数与图像是高等数学一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教材中系统性地介绍了函数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一些常见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征。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函数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函数概念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 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微分学是高等数学一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导数的定义、求导法则以及一些基本函数的导数和微分计算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一元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以及曲线的凹凸性等概念与判定方法。
4. 一元函数积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是高等数学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中系统地介绍了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以及一些基本积分计算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定积分与不定积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变上限积分等概念。
5.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作为高等数学一中的扩展内容,教材中对常微分方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重点介绍了一阶常微分方程和二阶常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应用示例。
三、教学优势高等数学一大纲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教学优势:1.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中既涵盖了高等数学一的基础理论知识,又通过大量的习题和实例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数学必修一大纲
高中数学必修Ⅰ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与元素①元素②集合③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④特定集合的表示⑤集合相等⑥集合的分类2)集合的表示方法①自然语言法②列举法③描述法④Venn图⑤区间3)集合中元素的特点①确定性②无序性③互异性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基本概念①子集②集合相等③真子集④空集2)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3)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4)子集的概念和性质①子集的概念由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引出②子集的性质③包含的定义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5)数形集合的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1.1.3集合的基本运算1)并集、交集的定义2)全集、补集的定义3)集合的运算性质4)补集思想5)集合中的元素个数1.2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2)函数的定义域①求函数定义域的原则②抽象函数的定义域③定义域的逆向思维问题3)函数的对应法则4)函数的值域①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②求值域的常用方法:观察法、配方法、反比例函数法③换元法求值域5)区间的概念(R)1.2.2函数的表示法1)函数的表示方法①解析法②列表法③图象法2)分段函数3)映射①概念②象、原象4)求函数的解析式①换元法②配凑法③待定系数法④消去法⑤抽象函数的解析式求法⑥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分段求5)函数的图象的作法①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光滑的曲线)②变换作图法——平移、对称6)函数图象的应用1.3函数的基本性质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增函数和减函数2)单调性与单调区间3)函数的最大(小)值4)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及判断方法①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②函数单调性的判断③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④常用结论(复合函数....)5)函数单调性的应用①比较大小②求参数的范围③求最值(基本初等函数的最值)6)抽象函数的单调性1.3.2奇偶性1)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①偶函数②奇函数③奇偶性2)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①奇函数②偶函数3)判断奇偶性①定义法、图象法、性质法②判断分段函数的奇偶性4)函数奇偶性的应用①求函数值②求解析式③解抽象函数不等式5)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综合问题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①n次方根的定义②开方和乘方2)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①nma的意义②0的指数幂③指数概念的扩充④有理数幂的运算性质⑤根式运算3)常用公式及其推广①平方差公式②完全平方公式③立方差公式4)幂的综合问题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定义2)y=a 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定义域、值域、定点、单调性、最值)3)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4)指数函数的单调性①比较幂的大小②求函数的值域、最值③解不等式④求单调区间5)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应用①平移规律②对称规律6)指数函数的实际应用2.2对数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概念2)对数的运算法则3)换底公式4)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及相互转化5)对数运算的实际应用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对数函数的概念2)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3)反函数①反函数的定义②反函数的求法③反函数的性质4)对数函数的定义域5)对数函数的值域6)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应用7)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①求单调区间②比较大小③求参数范围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1)几种常见函数模型①一次函数模型②二次函数模型③指数函数模型④对数函数模型⑤幂函数模型2)比较函数模型增长趋势的方法①不等式法比较函数模型增长趋势②根据函数图象分析函数模型的增长趋势3)函数模型的性质及选取方法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已知函数模型求解2)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拟合函数模型(近似函数模型)的方法及步骤。
高一数学课程大纲
高一数学课程大纲1. 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高一数学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高一数学相关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中数学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课程时间:一学年,共计几十个课时。
2. 课程大纲概述2.1 单元一:函数与方程2.1.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1.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2.1.3 指数与对数函数2.1.4 三角函数2.1.5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2.2 单元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2.2.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2.2 通项公式与数列的前n项和2.2.3 递归数列与递归公式2.3 单元三:平面向量与坐标系2.3.1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运算2.3.2 平面坐标系与直线方程2.3.3 空间向量与直线方程2.4 单元四:几何证明与图形的性质2.4.1 利用向量证明几何命题2.4.2 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2.4.3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关系2.5 单元五:概率与统计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2 概率计算方法与概率分布2.5.3 统计数据与统计图表的分析3. 课程教学目标3.1 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建模和证明的能力。
3.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4. 课程教学内容4.1 函数与方程的学习:- 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定义与运算- 三角函数的性质、图像和应用-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4.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学习:-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应用 - 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计算- 递归数列和递归公式的掌握与应用 4.3 平面向量与坐标系的学习:- 平面向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 平面坐标系与直线方程的表示和应用 - 空间向量与直线方程的表示和应用 4.4 几何证明与图形的性质的学习:- 利用向量证明几何命题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 研究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关系与性质4.5 概率与统计的学习:- 研究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分析概率分布与统计图表的应用- 掌握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5. 课程评估方式5.1 课堂小测验:每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高中数学必修1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必修1教学大纲1.集合(约4课时)(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约32课时)(1)函数①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⑤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参见例1)。
(2)指数函数①(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C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参见例2)。
(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产生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②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高一苏教版数学必修一课本
高一苏教版数学必修一课本
高一苏教版数学必修一课本
本课本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教材。
内容涵盖了数列、函数、三角函数、导数等多个方面,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教材。
下面我们将对本课本
的主要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一、数列
数列是由一堆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本章主要介绍了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并分别介绍了求通项公式、前n 项和、判定等差、等比数列的方法。
二、函数
函数是一种将一个数域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数域的元素的关系。
本章
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函数图像、函数的分类、函数的性质等内容,并通过实例对不同类型的函数进行了详细讲解。
三、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指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
本章主要介绍了三角函数的
概念、基本关系式、三角函数的图像、单调性及周期等内容,并通过实例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函数进行了详细讲解。
四、导数
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也是曲线在这一点处的切线斜率。
本章主要介绍了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基本公式、导数的几何意义等内容,并通过实例讲解了求导的方法、极值问题和曲线的几何性质。
以上便是《高一苏教版数学必修一课本》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高中数学的精髓,掌握数学基本功,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必修1目录_高一数学必修1课本大纲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练习。
数学:课本上讲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试着自己去推理。
这样不但提高自己的证明能力,也加深对公式
的理解。
还有就是大量练习题目。
基本上每课之后都要做课余练习
的题目(不包括老师的作业)。
总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小的细节注意起,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把数学学好。
到了高中,数学跟初中数学是有很多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要
求高了,对数学思维的要求也高了,凭以前的方法是不行了。
高中
数学学习方法一般来讲还是以上课认真听讲为主,抓住课本典型例
题理解透了掌握透了才是王道,千万别只顾着看参考书了,那是本
末倒置的方法;另外与老师交朋友经常与老师沟通,问问题、请教学
习方法都很重要。
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是杀手锏的一招。
总之,是
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
己的方法。
基础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基本概念的精炼早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印度内的古代数
学文本内便可观见。
从那时开始,其发展便持续不断地有小幅度的
进展。
但当时的代数学和几何学长久以来仍处于独立的状态。
代数
学可以说是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数学"。
可以说每一个人从小时候开始学数数起,最先接触到的数学就是代数学。
而数学作为一个研究"数"的学科,代数学也是数学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之一。
几何学则是最早开始被人们研究的数学分支。
直
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将当时完全分
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
从那以后,我们终于可以用计算
证明几何学的定理;同时也可以用图形来形象的表示抽象的代数方程。
而其后更发展出更加精微的微积分。
西方最原始math(数学)应用之一,奇普现时数学已包括多个分支。
创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则认为:数学,
至少纯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结构,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
理出发的演绎系统。
他们认为,数学有三种基本的母结构:代数结构(群,环,域,格……)、序结构(偏序,全序……)、拓扑结构(邻域,极限,连通性,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