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物圈ppt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PPT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D)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3.下列影响小麦生长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D)
A.光照
B.土壤湿度
C.温度 D.杂草
4.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
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 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想一想,议一议 环境、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蝙蝠

猫头鹰






向日葵朝向太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
阔叶林
针叶林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淡水鱼
海水鱼
在河流中生活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
8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思考:生物因素有哪些?
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B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10.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C )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想一想,议一议
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阳光、温度、水和二氧化碳等。
2.这些生态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部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部ppt课件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 所有变量都不同
D. 所有变量都相同
精选版课件ppt
58
10、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 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
11、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 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 (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环境
时间(分钟)
精选版课件ppt
50
• 实施计划
•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 察,如实记录。
• 得出结论
• 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你们的结论 是什么?
• 表达与交流
• 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计 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 值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你小组的结论一致吗 ?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精选版课件ppt
27
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 在炎热缺水 的荒漠中生 活的骆驼, 尿液非常少 ,当体温升 高到46℃ 时才会出汗 。
• 生活在寒冷 海域中的海 豹,皮下脂 肪很厚。
• 蚯蚓在土壤 中活动,可 以使土壤疏 松。
荒漠中的 植物—— 骆驼刺, 根系非常 发达
精选版课件ppt
28
• 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了沙漠中植物种类少,
植株矮小?
精选版课件ppt
14
干旱使粮食减产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它们的耳朵大小主 要与生活环境的哪种 因素有关?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pt课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pt课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 CONTENTS -
01.复习巩固
02.新知讲解
03.课堂检测
04.课堂小结
第壹部分
复习巩固
新课导入
“鱼儿离不开水”是指鱼必须生活在__水__中。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影响植物的生活和分布:
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往往 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 海拔较高的地方;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影响植物的生活和分布:
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 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营群居生活的蜜蜂、蚂 蚁等组成一个“大家 庭”,成员分工合作 杂草和水稻争夺养料、 阳光等
蛔虫寄生在人体内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也是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也会为了领地或者食物等资源展开斗争。
同种生物也会为境影响生物 ②生物适应环境
③生物影响环境
第叁部分
课堂检测
判断题
1.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 2.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水(× ) 3.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 4.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
单选题
c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物种关系 捕食 合作 竞争 寄生

生物学基础(第一章生物圈)

生物学基础(第一章生物圈)
生物学基础(第一章 生物圈)
目录
• 生物圈的构成 • 生物圈中的生物种类 • 生物圈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圈的演化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01
生物圈的构成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
概念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生态系 统,是地球生命的摇篮,对地球 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 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生物圈的层次结构
01
02
03
大气圈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 氧层等层次,是生物呼吸 的主要场所。
水圈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 地下水等水体,是生物生 存的重要环境。
岩石圈
包括土壤、岩石、矿产等, 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营养 物质。
生物圈的动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
生物圈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种类和基 因,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 衡。
05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生态破坏
森林砍伐
过度伐木和开垦导致森林 面积减少,破坏了生态平 衡,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 生存环境。
物种灭绝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丧失 和过度捕猎等行为,使得 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生物 多样性降低,影响了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环境污染
生物圈的未来演化趋势
1 2
气候变化的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生物圈的未来演 化将受到一定影响,许多物种的生存将面临威胁。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将进一步增强,这将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3
生物技术的未来
生物技术作为新兴领域,有望在解决全球性问题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部 1.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2.以海平面为基准,上、下各达 10千米,总厚度为20千米左右。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 是:A.生物圈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 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能够到达的范 围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
检测对象 A B
DDT浓度/ 0.00 2.0
×10-6
5
CD E 0.5 75.5 0.04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 0.00 2.0 0.5 75.5 0.04
×10-6
5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1)5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
是A E C B D 。
(2)从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体中 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食物链 这条
3.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 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 色 水5.库淡”水及生“态地系球统之肺”的美称。
6.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
种 类 7.相城对市较生少态,系统结构简单, 易退 人化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 种类和数量少。
练习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 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 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 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共39张PPT)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共39张PPT)

分布:包括河流、湖泊、 池塘等生态系统。 特点:代表动物有 “四大家鱼” 作用:供饮水、灌溉及 工业用水主要来源。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 由农民来管理农作物,因此,需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 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活所需。
特点:生物部分主要是人,其他生物种类和数 量都很少,调节能力弱,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生 态 系 统 的 类 型
森林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 角色扮演:
四人小组任意选其中两个生态系统, 讨论本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写在中卡上,然后介绍交流,其他组 补充。
分布: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 特点:动植物种类较丰富,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缺 乏高大的植物。 作用:1.畜牧业发达,为人们提供大量的 肉、奶和 毛皮。 2.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 人类能不能模拟“生物圈”呢? 观看视频生物圈2号
“生物圈2号” 实验的失败更确切的告诉了人们---迄今 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 惜它,爱护它。
知识拓展: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思考、抢答:
• 1.你、你的朋友、你的家庭所做的许多事, 有哪些是危害了生物圈的? • 2.本地有哪些导致生态系统遭破坏的人类活 动事例?这给本地带来了什么危害?
A.人 B.绿色植物 C.高楼大厦 D.动物 2.下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C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课堂练习
D.淡水生态系统 3.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D ) 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 ) A.水圈 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PT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PT精品教学课件

01
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对小麦的生活会产生哪 些影响?其他植物是否同样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是不是也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
你能举出哪些光照对生物的影响的例子呢?
ractice in class
ractice in class
ractice in class
5.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 菌的关系是 ( )
ractice in class
A. 互利共生 C. 竞争关系
B. 种内关系 D. 寄生关系
ractice in class
6. 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 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ractice in class
ractice in class
ractice in class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还影响生物的分布。
ractice in class
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施肥?这说明农作物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 素的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 由于年年耕种,人们在收获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也将土壤中的这些营 养物质带走了许多,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因此,为保证农产持续生 产,必须给农作物施肥。
ractice in class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
你能举出哪些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的例子呢?
生活在热带沙漠的大耳狐
ractice in class
生活在北极冰原的北极狐

2021年中考复习 :专题二 了解生物圈 课件ppt

2021年中考复习 :专题二 了解生物圈 课件ppt

食物链
生态系统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非生物部分
典题讲解
5.右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
(1)你能数出图中含有几条食物链吗?1条
(2)所含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⑤→①→②→③
×
D.①→②


食虫鸟
书写技巧: 1.起点是生产者,其它都是消费者。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草、树叶等产生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的生物主要是

(使3)能从量能更量多流地动的流角向度对看人,类把有蚕益粪作的为部分
养殖鱼类的饵料,其目的是: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在生态农
业中的应用。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8.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网,假设由于人类的乱捕
滥杀,导致蛇灭绝,则田鼠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D )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 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9.为了消灭蚊子,人们向其生活的湖里喷洒杀虫剂。只要杀虫剂含量在 950ppm以下,都不会对脊椎动物有毒害作用。然而第二年人们发现大量 食鱼鸟死在湖中。根据下表(第二年测得的湖中生物体内杀虫剂含量)
考点三 生物圈
资料分析
20 世纪50—70年代,在许多国家,人们经常施用一种叫做DDT的农药杀 灭农林害虫,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从20世纪70年代开 始,研究人员发现,在南极海洋中的鱼、磷虾和企鹅等动物体内竟然也 有DDT。 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的动物体内呢?
5.小芳某天的生物作业是自制生态瓶,她准备了小鱼、石头、容

高中地理《生物圈与植被》PPT课件

高中地理《生物圈与植被》PPT课件
分布:南北纬10°~20° 的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
特点:湿季郁郁葱葱,干季一片枯萎
温带草原
组成:结构简单,仅有草本层
分布:温带半湿润、半干 旱地区
温带草原
特点:植物耐旱,“一岁一枯荣”
荒漠
定义:植物覆盖稀疏、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 类型:热带荒漠、温带荒漠
荒漠
分布:热带、亚热带以 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
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
学习 目标
1、了解生物圈的范围。 2、理解生物圈与地表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植被类型。 4、识别主要的植被。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东西 横跨经度约28°。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边缘的大兴安岭山地森林茂盛, 中部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 草原,西部则是一望 无际的荒漠。
小。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种特殊的储水室,一棵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
猴面包树、纺锤树为什么都长有粗大的树干?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 化碳转换为氧气,同时将二氧化 碳中的碳固定到植物体内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植被恢复,截留水源,土壤肥沃
第二、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作为一名学生,一定 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 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 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 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 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查漏补缺。 课上的一时打小差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 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 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七年级生物上册-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__PPT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__PPT课件

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干旱地区 植物:草本植物为主,少量灌木丛和乔 木 动物:具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作用: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调节气 候,防止土地沙化.
海洋生态系统
植物:浮游植物 动物:能在水中游动
作用:海洋可调节全球气候
淡水生态系统
分布:河流,湖泊,池塘等地
植物:芦苇,睡莲等,单细胞的藻类 在春季 大量繁殖,使湖水呈绿色. 动物:鱼类和其他浮游动物
4.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羊 B.禾本科植物
C.狼 D.鼠
湿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湿润地区,生物种类较多 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 淡水和淡水生物组成 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 消费者主要是人,生物种类较少
湿地生态系统 典型代表:沼泽 作用;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农田生态系统
属于人工的生态系统
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 就会很快退化
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植物种类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我们都生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那么我们的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 生态系统有哪些联系?
22, 2021
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落叶林 D.热带草原
2.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3.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课本 P14) (1)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会(或不会)对鼠妇的生活有 影响。 (3)实验过程(参看课本) (4)实验记录:下面是一组同学的实验记录(时 间:min):
(5)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实验结论是:光对鼠妇 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处 (6)这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 是:光 (7)实验中,统计全班各组平均值原因: 减少误差 (8)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原因:
6.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 活的影响”的实验中要 控 控制的变量是 ( D ) A.鼠妇的数量 B.土壤的干湿度 C.温度的高低 D.光线的明暗
返回
考点 2 生态系统 1.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 生物与作出假设所形 成的统一的整体。例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 2.组成:生态系统由 实施计划 和 得出结论 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如下表: 成分 功能 举例 非 生 为生态系统中生物 温度、湿度、阳光、 物 部 的生存提供基本的 空气和水 分 生活条件。
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章了解生物圈
考点突破
考点1
考点2
课堂检测
考点3
考点1
考点2
课后巩固
考点3
★考点突破★
考点 1 生物与环境 1.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 可以分为 非生物因素 和 生物因素 1.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作 用 实例:阳光对海洋植物的垂直分布影响 2.温度对植物的分布,动物的形态、 生活习性有影响 实例:温度对高山植被垂直分布影响 3.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实例:水分对庄稼生长影响 4.空气、土壤、气候等不同程度地影 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考点 3 生物圈 1. 生物圈 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 生物及他们的生存环境的统称。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 、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如以海平面来划 分,向上可达 10 千米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深度。 3.大气圈生活的生物主要是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生物大多数生存在距海平面 150 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 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作用: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等, “ 绿色水库 ” 、 “地球之肺” 。
母题训练 B C
中考预测
1.(2011 广东)下列关于生物与 1. 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最合理 ) 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 是( A.影响植物生活的生态因素是指 是( ) A. 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 阳光、温度、水分和空气等 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环境的适应 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B. 生物因素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 C. “沙地植物能防风固沙”说明 相互作用 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常绿植物比落叶植物更适应环 而且能影响环境 境 D.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 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竞争 寄生 共生
间 的不 同 种 关 系) 生物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 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的 形态结构 和生活 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实例: 荒漠中骆驼刺根系极发达适应干旱环境。 【点拨】 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 如绿色的蝗虫在草地是适应的, 但在黄土地 上就不适应了。 (2)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 环境,例子:蚯蚓能疏松土壤、沙地植物能 防风固沙等。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 于蚁穴也是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b. 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 “ 地球之肾 ”之称,如广东湛江的红树林。 c. 草原 生态系统:降雨少,植物较矮小,动 物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d.海洋生态系统: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 动物种 类繁多,多能游水。 e.河流生态系统:据纵向成带现象,浮游生物 较少,自净能力强,受干扰后恢复速度较快。 (2)人工生态系统: 主要有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种类 单一)、城市生态系统(人类是主要消费者)。 5.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是互相联系的, 共同 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若 外界干扰超过此限度,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并 难以恢复原状。 c.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动植物种类越多,自 动调节能力越强 。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荒漠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要强得多。一般来说,热带 雨林调节能力 最强 ,农田生态系统 最弱 。 (2)破坏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 a.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洪灾等 b.人为因素:草原的过度放牧、对森林的乱砍 滥伐等 c.引种不合理:生物入侵等
B )

D )
B.土壤 D.温度
A、橘具有变异性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橘具有遗传性 D、环境能影响生物
A.阳光 C.空气
4.(2013 广东)俗话说“大 4.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 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 树底下好乘凉” ,下列与此相 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 似 的 生 物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是 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 的是( D ) ( B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 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风固沙 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 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 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2.(2012 广东)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鼠妇生 2.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 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表所示: 响”实验的初步设想,其中存在不合理之 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 组别 土壤 光线 温度 鼠 数量 甲 干燥 阴暗 20°C 10 只 土壤潮湿 位置 数量 光线 乙 湿润 阴暗 20°C 10 只 度 该同学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 纸盒左 10 只 明亮 干燥 A、光照 B、温度 半部 C、土壤成分 D、土壤湿度 纸盒右 10 只 阴暗 湿润 半部 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 1 只鼠妇即可 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 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 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
4. (2012广东)广东 沿海每年都实行休渔期 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这是因为( C ) A.海洋渔业资源不可再 生 B.渔业资源枯竭是自然 规律 C.海洋的自动调节能力 有限 D.海洋渔业不适宜进行 开发
4. 下列哪种生态系统 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 A )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3.(2012广东)若人吃 的牛肉来自以玉米为饲 料的牛,人和牛分别扮 演的角色是( D )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消费者、分解者 D.消费者、消费者
3.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 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 机物的是( C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 生 物 因 素
生 物 因 素 (指 生物 与生 物之
类别 关系 同种 生物 种内斗争
实例 鲈鱼的成鱼经常以本种幼 鱼为食 关系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蛇捕鼠(生物间最常见的 关系 关系) 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草 关系 地中的牛和羊 关系 蛔虫与人,菟丝子和豆科 植物 关系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合作
捕食
C.
D.
A.獴、植物 B.獴、鼠 C.植物、鼠 D.鼠、植物
2.(2012广东)下列 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 是( D ) A.鼠→蛇→鹰 B.阳光→草→鼠→蛇 →鹰 C.草←鼠←蛇←鹰 D.草→鼠→蛇→鹰
2. “螳螂捕蝉,黄雀 在后”.下列能体现 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 物链是( D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 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 雀
母题训练 1.(2011 广东)在天然的草原 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 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 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D )
中考预测 1.有一条食物链:植物→鼠→ 蛇→獴.如果蛇全部被杀,其 它三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如图所 示,则曲线 a 和 b 分别表示哪 两种生物( A )
A.
B.
C.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没有分 解者及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 正确格式:草→兔→狼 (3)物质和能量沿 食物链 和 食物网 流 动,而且是单向的,越来越 少 的,有毒 物质沿食物链富集,越积越 多 。如“草→ 兔→狼”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狼,数量 和能量以及有机物总量最多的都是草。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稳定性 a.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生 物 部 分
制造的有机物, 不仅养活 生产者 了自己, 还为动物等其它 植物 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直 动物 消费者 接或间接以植物 为食。 将有机物 分解成简单的 细菌、 真菌、 分解者 物质,供植物重新利用。蚯蚓
【点拨】 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 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例如:一个池塘里面所有 的生物就不构成生态系统。
5. (2014广东)构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应包括( C ) A.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 分 D.阳光、空气、水分等
5. 下列可称为生态系 统的是( B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 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一条小溪中所有的 生物和无机环境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 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 金鱼和水草
6. (2015 广东,7)图为 6.分析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 ( 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C)
B

A.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A.图中共有 5 条食物链 B .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 关系 C .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 的数量 D .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还缺少分解者
返回
B. 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 C. 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部分 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 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