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教学案例
19 天火之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烘托的写法,通过富兰克林解开谜团的过程,感受他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勇气,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教学重点:课文的2---5节,富兰克林巧用“风筝实验”揭开天火之谜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究、敢于实验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相机指导谜字。
2、多媒体投影仪出示
铜山县何桥镇段庄村遭受强雷电袭击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讯(欣文)8月10日上午10时50分,位于铜山县西北部苏皖交界的何桥镇段庄村遭受突发性自然灾害——强雷
电袭击,21名村民瞬间被强大的电流击晕倒地,其中5名村民在镇卫生院和徐州市第六医院抢救时因伤势过重身亡。灾情发生后,徐鸣、曹新平、李荣启指示有关部门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伤员,做好善后工作。
据目击者黄诗永介绍,10日上午他参加段庄村一位王姓亲戚家的丧事,10时50分天气突变,一道闪电将参加葬礼的亲朋们击晕倒地,他也当场昏迷。醒来后,他迅速组织亲朋及村民们抢救重伤员,并拨打1 20急救电话,同时向县政府值班室汇报情况。
11时15分,县急救医疗站及分站的10辆救护车、30名医务人员赶到现场,30分钟内将所有伤员全部转至何桥镇卫生院。虽经全力抢救,但有3人不治身亡。由于当地卫生院条件有限,县突发公共事件医
疗救援应急指挥中心当即决定,将所有伤员转至徐州市第六医院进行抢救。在抢救中又有2名重伤者身亡。
灾情发生后,出差在外的市委书记徐鸣、市长曹新平、常务副市长李荣启多次打电话询问情况,指示医疗部门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伤员,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善后工作。副市长李坚、刘兆勤也赶往医院看望伤员、慰问死者家属。铜山县领导及县卫生局、民政局、公安局、安监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即赶往现场和何
桥镇卫生院、徐州市六院,组织抢救和看望伤员。
到当日下午2时30分,16名伤员仍在市六院住院治疗,伤情稳定。
学生从这起事件中感受雷电的可怕程度,从而感悟到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且产生置疑:这些人为什么会被雷击?怎样才能避免惨剧的发生?
二、具体探究,感悟人物精神。
1、教师复述课文的第1-2节。
在18世纪前,地球上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危害都要比这次大,西方人把它看作“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那么天火到底是什么呢?又是谁解开了这一谜团呢?(富兰克林)
2、引导探究3-5节。
(1)学生默读3-5节,思考每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归纳板书:决定实验—风筝实验—实验之后
(3)读悟第三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那几方面的内容?
②同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③了解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的情况,归纳总结板书:
A富兰克林善于观察,学生画出关键词:早就、相似之处。说明富兰克林观察时善于联想、善于比较、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事物的特征。
B富兰克林敢于推测。比较富兰克林和其他人的不同态度,抓住不仅……就连……这个句式,让学生充分感知富兰克林面临的压力之大及巨大的勇气。板书:不相信冷嘲热讽
④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
⑤思考为什么要写其他人的看法,让学生明确烘托写法的作用。
(4)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富兰克林面对人们的取笑是怎样做的呢?(做实验)是的,事实胜于雄辩。
①学生自主思考,这一自然段怎样把实验的过程写具体的?
②学生四人一组,自主交流。
③师生归纳,教师适时点拨:A时间:1752年7月B特殊天气要求:乌云密布、雷电交加。C实验材料:风筝、麻绳、丝带、铜钥匙。D实验原理:麻绳成为导体,铜钥匙接收天电。E实验的危险性:纂、颠簸、摇晃、怒发冲冠、炸雷、蓝色的火花、一阵发麻。F实验后的心情:欣喜若狂。
④读悟第四自然段,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献身精神。
⑤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5)读悟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补白:那些取笑过富兰克林的人现在会怎样说?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
(2)思考:富兰克林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3)体会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首尾呼应的作用。
综合实验活动设计:
为避免铜山县何桥镇的悲剧,自己设计防雷小贴士。
板书设计:19 天火之谜
决定实验:冷嘲热讽取笑
风筝实验:手臂发麻欣喜若狂
实验之后: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