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古代文学家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2.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八个字?A. “通灵宝玉,妙不可言”B. “宝玉通灵,黛玉心伤”C. “通灵宝玉,大观园主”D. “宝玉通灵,人生如梦”3.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现代小说?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围城》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清照《如梦令》B. 李煜《虞美人》C.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D. 杜甫《春望》5.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A. 莫泊桑B. 福楼拜C. 雨果D. 马克·吐温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篇经典?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7.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商隐8. “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诗?A.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 李白《静夜思》C. 杜甫《月夜忆舍弟》D.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9.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阿Q正传》B. 《呐喊》C. 《彷徨》D. 《故事新编》10.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A. 王维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红楼梦》D. 《水浒传》E. 《红楼梦》2. 下列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体裁的有:A. 词B. 诗C. 散文D. 传奇E. 唱和3.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E. 韩非子4. 下列哪些是现代著名作家?A. 鲁迅B. 老舍C. 巴金D. 曹禺E. 张爱玲5. 下列哪些是文学流派?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自然主义D. 象征主义E. 抽象主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诗三百首”的编纂背景和意义。

南大网院补考试卷语文

南大网院补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炽热摇曳沆瀣一气B. 漫步狼藉遮天蔽日C. 瘦削振聋发聩毛骨悚然D. 漫无边际惊涛骇浪蜿蜒曲折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 他的书法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被许多收藏家争相购买。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 下列词语中,与“豁然开朗”意思相近的是()A. 一帆风顺B. 一马平川C. 一蹴而就D. 一挥而就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B. 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巍峨的城堡。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她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婉转动听。

5. 下列成语中,与“刻舟求剑”意思相反的是()A. 指日可待B. 随波逐流C. 亡羊补牢D. 画蛇添足二、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叫孔子。

他提倡“仁爱”、“礼治”,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简述孔子的主要思想。

(2分)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的理解。

(3分)3. 你认为孔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现实意义?(3分)三、作文(60分)题目:以“传承与创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鲜明,观点正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书写规范。

注意: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问答题(共10题,总分值100)1.请谈谈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及小说要表现的主题。

(10 分)答:一、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姚纳的苦恼是妻子、儿子都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孤苦无助,他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因此车夫姚纳的苦恼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社会给予他的孤独。

二、《苦恼》小说要表现的主题:小说描写一个老马夫姚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若,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

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姚纳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自私、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剪影。

《苦恼》的副标题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旧约全书》。

(一)、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契诃夫小说总体艺术特征是以小见大。

《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都是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反映整个社会或重大主题。

本篇小说车夫姚纳的故事本身极其简单,在常人看来,或者无可写之处,但是契诃夫却深刻挖掘其内涵,通过这件小事写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

这正是他小说总体风格的体现。

(二)、小说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三)、对比手法与对应的暗示手法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从而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作者先写了姚纳心中的苦闷三次与人倾诉都未成功,或者受人斥骂,或者受人嘲讽,或者根本不引人注意,三次与人倾诉,异中有同,总之是不被人理解和同情。

南大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南大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题号 :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内容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序说:“作此篇,兼怀子由。

弟苏辙。

《水调歌头》中最能体现“怀子由”的词句是()。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题分数 :2”“子由”是苏轼的弟正确答案 :D题号 :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 :《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 、“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正确答案 :B题号 :3题型 :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内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 、“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正确答案 :B题号 :4题型 :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内容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正确答案:A题号 :5题型 :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A 、韩愈B、柳宗元C、白居易D、元稹正确答案 :C题号 :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句中“当”的意思是()。

南京大学大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南京大学大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的是()。

∙A、求贤若渴的苦闷∙B、求贤不得的沉吟∙C、礼遇贤才的态度∙D、接纳贤才的虚心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白居易∙D、元稹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句中“当”的意思是()。

∙A、应当∙B、当作∙C、必定∙D、面对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句的作者是()。

∙A、李清照∙B、李白∙C、李煜∙D、李商隐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前赤壁赋》中“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指的是()。

∙A、项羽∙B、吕布∙C、曹操∙D、周瑜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杜甫《蜀相》一诗颈联出句的平仄类型和音步分别是()。

最新南大网院语文考试答案

最新南大网院语文考试答案

1、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的末尾评论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请把这段评论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分析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什么态度?(10分)答:《论语》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

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他那忠实的品格的确得到士大夫们的信赖么?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会被人踩成一条小路。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

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态度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端正行去影响别人,为给众人树立好榜样!2、周厉王压制民众的批评,最终的下场是什么?召公说:“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这些劝谏语有什么启发意义?(用250-350字回答问题)(10分)答:“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

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推荐文档)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推荐文档)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问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1.请谈谈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及小说要表现的主题。

(10 分)答:一、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姚纳的苦恼是妻子、儿子都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孤苦无助,他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因此车夫姚纳的苦恼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社会给予他的孤独。

二、《苦恼》小说要表现的主题:小说描写一个老马夫姚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若,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

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姚纳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自私、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剪影。

《苦恼》的副标题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旧约全书》。

(一)、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契诃夫小说总体艺术特征是以小见大。

《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都是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反映整个社会或重大主题。

本篇小说车夫姚纳的故事本身极其简单,在常人看来,或者无可写之处,但是契诃夫却深刻挖掘其内涵,通过这件小事写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

这正是他小说总体风格的体现。

(二)、小说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三)、对比手法与对应的暗示手法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从而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作者先写了姚纳心中的苦闷三次与人倾诉都未成功,或者受人斥骂,或者受人嘲讽,或者根本不引人注意,三次与人倾诉,异中有同,总之是不被人理解和同情。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B、小楼东风C、雕栏玉砌D、一江春水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3 题号:21 内容: 《前赤壁赋》中“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指的是()。

A、项羽 B、吕布 C、曹操 D、周瑜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22 内容: 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句中“彭泽”指的是曾任彭泽县令的诗人陶渊明;“临川”指的是曾任临川内史的诗人谢灵运。

1、错 2、对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3 内容: 在《选择与安排》中,朱光潜用“浮雕突出于石面”作比喻,是为了说明()。

A、选择材料要突出文章主旨 B、选择材料要抓住典型细节 C、安排材料要注意轻重分明 D、安排材料要做到层次清楚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3 题号:24 内容: 钱鍾书在《论快乐》里说:“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

”这句话正确地解释了“快乐” 一词的词义:“快乐”的“快”字,“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

1、错 2、对学员答案:1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本题得分:3 题号:25 内容: 《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A、灯光 B、梦 C、姐姐 D、家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3 题号:26 内容: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1、错 2、对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7 内容: 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散文B、散文诗 C、小说 D、戏剧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28 内容: 小说《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夸张描写 C、用外貌和言语表达 D、用行动和表情透视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3 题号:29 内容: 下列小说中,两种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的是()。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王安石认为仁宗朝“相坐之法”收到的效果是()。

•A、贵戚莫敢强横犯法•B、寇攘者辄得•C、收举才士•D、蛮夷遂无大变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杜拉斯的哪部小说曾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A、《抵挡太平洋的堤坝》•B、《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C、《广岛之恋》•D、《情人》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李煜《破阵子》词中的“沈腰”是指()。

•A、沈佺期•B、沈括•C、沈约•D、沈亚之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下属于军事领域的新法条目是()。

•A、保马法•B、三舍法•C、均输法•D、免役法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被杜拉斯称为“惟一的亲人”的是()。

•A、父亲•B、母亲•C、大哥•D、二哥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忠恕诚悫”中“悫”字的含义是()。

•A、呆板•B、谨慎•C、正直•D、坦荡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源于()。

•A、基督教•B、天主教•C、艺术•D、理性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杜拉斯小说最显著的特征是()。

•A、想象力•B、自传性书写•C、浪漫情调•D、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王安石卒于今天的()市。

•A、开封•B、南京•C、抚州•D、杭州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庄子曾担任()一职。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题目及标准答案2020年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题目及标准答案2020年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一问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1. 鲁迅《秋夜》中的象征体系是怎样的?其中的天空、星星、月亮、繁霜、恶鸟和枣树、小粉红花、煤油灯、小青虫等等分别象征什么?(用250-350字回答问题)(10 分)2. 阅读《论语·先进》“侍坐”章,然后回答问题:(10 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⑴《侍坐》章记录了孔子亲自主持的一次小型主题班会的情况。

请问这次主题班会的讨论题是什么?⑵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是怎么发言的?⑶四位学生的发言分别体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和志趣?3. 汉乐府《陌上桑》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罗敷的外貌美和内在美的?(10 分)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南京大学网络学院期末考试(大学语文)

南京大学网络学院期末考试(大学语文)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考试试卷一、依据《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的文本,具体说明司马光等历史家在刻画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鲁肃、黄盖等人物时采用了哪两种主要手法?二、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的末尾评论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请把这段评论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分析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什么态度?答:《论语》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

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他那忠实的品格的确得到士大夫们的信赖么?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会被人踩成一条小路。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

三、试结合文本分析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记》这篇优秀的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答:这篇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是:总说-分说(未渡者、方渡者、已渡者)-议论1、总说——凡十有(yòu)八人。

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yòu,通“又”,连词,连接整数和零数)半。

2、分说——(1)凡未渡者五人:……(2)方渡者九人:……(3)又一人已渡者……3、按:……(发表议论)四、《世说新语·政事》“陶公性检厉”一则:“陶公性检厉,勤於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

後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後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後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请用自己的话复述:作者是用了哪三个例子来刻画陶侃性格之细致严格的?答:作者用以下三个例子来刻画陶侃性格之细致严格的:1、陶侃命令监造船只的官员将锯木屑全都收集起来;正月初一集会下雪时,用锯木屑铺盖在台阶上;2、陶侃叫人把毛竹头收集起来,后来组装船只,这些竹头全都用来做竹钉;3、陶侃曾在当地征调竹篙,有一位主管把毛竹连根拔出,就用竹根代替铁足,陶侃便把他连升两级加以任用。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其中“尔”的意思是如此、这样。

2、“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其中“来”的意思是招来、招致。

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中“乃”的意思是你的、你。

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其中“过”的意思是拜访。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对偶、谐音、双关。

6、“弃甲曳兵而走。

”其中“兵”的意思是兵器。

7、“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其中“是处”的意思是到处。

8、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其中“属”的意思是告诉。

10、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姚纳。

11、使莫泊桑一鸣惊人的短篇小说是《羊脂球》。

12、《米龙老爹》是法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

13、建国后,老舍创作的话剧代表作除《龙须沟》外,还有《茶馆》。

1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5、鲁迅的《风波》这篇小说描述了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发的风波。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塗有饿莩而不知发”中解释全对的是:( D )A.检:检查;塗:通“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发:开仓济民B.检:约束;塗:通“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发:发展。

C.检:检查;塗:涂抹;莩:通“殍”,饿死的人;发:收尸。

D.检:约束;塗:通“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发:开仓济民。

2、下列句子中“为”字表示被动的是( B )。

A. 窃以为君市义。

B.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 不如早为之所。

3、“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

A. 夸张B. 比喻C. 借代D. 拟人4、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B )A.巴金 B.老舍 C.茅盾 D.鲁迅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 D )A.《论语·学而》B.《孟子·梁惠王上》C.《庄子·逍遥游》D.《荀子·劝学》6、《魂断枪》的作者是( C )。

大学语文(本科)

大学语文(本科)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问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1. 请谈谈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及小说要表现的主题。

(10 分)答:1、说明车夫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

姚纳的苦恼是妻子、儿子都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孤苦无助,他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

2、理解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这是一件发生在社会底层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作者借此提示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

3、说明小说是如何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的。

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4、把握小说将人与马相类比的表现方法,联系课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作者运用了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马的处境、神态和遭遇,使人联想到车夫姚纳,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的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 阅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首先概述诗歌大意,然后说明其主旨,最后阐明其写作思路。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0 分)答:诗歌大意:十五岁就去从军,到八十岁才得以返乡。

路上遇见老乡,赶紧打听家人的消息。

老乡不忍说破,让他自己远远的看。

他只看到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

到家后才知道家人都已经在战乱中死绝,房屋成了野兔、野鸡的巢穴,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庭院中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荒草丛生。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平生台提交1.请全面剖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的格律特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而后说明此诗是如何使“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的?(10.0分)答:此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

约束这样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

全诗措语自然流利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觉,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只得体,并且标新立异,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假如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持续写“古原草”而将要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

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

“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详细、生动。

芳曰“远”,古原上幽香洋溢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洗浴着阳光,秀色如见。

“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延伸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计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

固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长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作者并不是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其他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情景这样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难过,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

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其他愁情,仿佛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这是多么语重心长的结尾啊!2.联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好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说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简述豪迈派词的主要特点。

( 10.0分)答:《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苏轼,被选入《全宋词》。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提高学院公文写作第二次作业任务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提高学院公文写作第二次作业任务

作业答案作业名称: 公文写作第二次作业(2)作业总分: 100通过分数:60起止时间: 2014-10-24 至2014-12-9 23:59:00标准题总分:100详细信息:1473038 danx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内容: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A、会议报告B、条例C、工作总结D、请示正确答案:D1473037 danx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内容:正确答案:D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内容: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 、党、政、军各类机关C 、国务院及其各部门D 、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正确答案:C1473041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根据事由:“XX 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A 、通报B 、通知C 、通告B 、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C 、授予XXX 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的嘉奖D 、在太平洋X 地区试验运载火箭,使过往船只周知1473034danx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danxD、决定正确答案:C1473040 danx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XX广播局关于向XX市土地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主要的错误是()。

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规定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正确答案:C1473035 danx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A、通报B、通知C、函D、意见dd正确答案:C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公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B 、核稿T 用印T 缮印T 发岀C 、核稿T 会商T 用印T 缮印D 、拟稿T 注发T 签发T 发岀正确答案:A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内容:A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B 、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C 、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D 、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1473045danx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

南大网院2016.11市场调查第二次作业

南大网院2016.11市场调查第二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几种报刊上刊登同一附有优惠卡的广告,统计报刊上的优惠卡回收量,据此了解广告影响大的报刊,从而提高广告效果的方法是()。

•A、顾客观察•B、顾客流量观察•C、痕迹观察•D、营业状况观察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如果要研究较为隐秘的问题,如个人隐私问题,或者对一些复杂产品的使用效果评价,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A、访谈调查•B、观察与试验•C、座谈会•D、深入访问学员答案:d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以调查某一时期某种产品的销售量为何大幅度滑坡为目的的的市场调查是()。

•A、探测性•B、描述性•C、因果关系•D、预测性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观察员直接观察被观察者的行为、活动,并记录下来,这种观察方法称为()。

•A、直接观察•B、间接观察•C、结构性观察•D、非结构性观察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为验证某种商品或广告在当地市场销售前景,提供可靠资料,可采用()•A、市场实验调查•B、观察调查•C、询问调查•D、文案调查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用来呈现某一社会区域、社会集团的基本面貌与一般特征,最好使用()•A、概观描述•B、印象描述•C、类型描述•D、离散趋势描述学员答案:a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中,标准差比方差用的更多,因为()。

•A、标准差的计算比较简单•B、标准差比方差更为准确•C、标准差与变量值有相同的计量单位,实际意义更清楚•D、标准差没有计量单位学员答案:c说明:本题得分:2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是通过计算()来进行的。

南京网院大学语文Word版

南京网院大学语文Word版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一、阅读《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章,然后回答问题:(20分)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牆之内也。

”1.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哪三条?答: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第一,“求!无乃尔是过与”认为是祭祀东山的主人,不可伐;第二,“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认为是在国境之内,不必伐;第三,“是社稷之臣也”认为是社稷国家的臣子,不应伐。

2.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答:文中体现的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3.本文采用什么方式来展开议论的?答:本文中采用了“对话“的方式来展开讨论。

4.本文采取了哪种驳论方式?答:本文采用的驳论方式为“驳对方的论据”。

5.文中带下划线的一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作用:引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

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反诘:“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作用:强调对方身在其位,不能陈力尽职。

二、试以《滕王阁序》为例,简述骈文的几个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序说:“作此篇,兼怀子由。

”“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水调歌头》中最能体现“怀子由”的词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的是()。

•A、求贤若渴的苦闷•B、求贤不得的沉吟•C、礼遇贤才的态度•D、接纳贤才的虚心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诗句中“正气”是()之“气”。

•A、《论语》“血气方刚”•B、《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C、《左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D、《尔雅》“四气和谓之玉烛”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句中“忽”的意思是()。

•A、“灭亡、湮没”,同《诗经·大雅·皇矣》“是伐是肆,是绝是忽”中的“忽”•B、“迅速”,同《左传·庄公十一年》“其亡也忽焉”中的“忽”•C、“恍惚”,同《楚辞·九歌·国殇》“平原忽兮路超远”中的“忽”•D、“轻视”,同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的“忽”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白居易•D、元稹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句的作者是()。

•A、李清照•B、李白•C、李煜•D、李商隐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前赤壁赋》中“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指的是()。

•A、项羽•B、吕布•C、曹操•D、周瑜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杜甫《蜀相》一诗颈联出句的平仄类型和音步分别是()。

•A、甲种类型,二二一二•B、甲种类型,二二二一•C、丙种类型,二二一二•D、丙种类型,二二二一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杜甫《春夜喜雨》一诗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情况分别是()。

•A、颔联不对,颈联工对•B、颔联工对,颈联不对•C、颔联流水对,颈联反对•D、颔联流水对,颈联工对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屈原《国殇》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A、旌蔽日兮敌若云•B、天时坠兮威灵怒•C、平原忽兮路超远•D、带长剑兮挟秦弓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诗人()之口。

•A、卢照邻•B、王勃•C、陈子昂•D、张若虚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下列诗句中,“将”字意思为“将要”的是()。

•A、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D、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唐代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白居易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此诗的韵脚是“关、还、山”,押删韵。

•B、此诗没有失黏、失对的地方。

•C、此诗没有对仗。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E、“但使龙城飞将在”一句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

标准答案:abcde说明: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夸张•B、比喻•C、排比•D、对偶•E、借代标准答案:ad说明: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蒹葭》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 )•A、追寻对象的飘忽•B、追求时间的漫长•C、追寻空间的广大•D、追寻对象的变换•E、追求者的执著标准答案:be说明: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苏轼是宋代文学艺术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擅长的有()。

•A、诗词•B、散文•C、书法•D、绘画•E、戏曲标准答案:abcd说明: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所渲染的愁情有( )•A、行役奔波之苦•B、昔盛今衰之叹•C、孤苦无依之悲•D、身世变迁之哀•E、家破人亡之痛标准答案:bcde说明: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曹操《短歌行》(其一)中化用典故的诗句有()。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标准答案:de说明: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下列诗句中,抒发了六朝兴亡之感的有()。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南朝四面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标准答案:abcd说明: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有()。

•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标准答案:abcd说明: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属于()。

•A、古体诗•B、近体诗•C、七律•D、七绝标准答案:bd说明: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下列各项属于词牌的有()。

•A、《沁园春》•B、《念奴娇》•C、《水调歌头》•D、《短歌行》•E、《山坡羊》标准答案:abc说明:题号:2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在中国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骚”指的是《楚辞》。

《楚辞》的作者是屈原。

•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题号:2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句中“火”是指大火星。

•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28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中国古代的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诗体,全诗八句的叫律诗,四句的叫绝句。

•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题号:29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屈原。

•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题号:30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主张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31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中“穿”的意思是“穿戴”。

•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题号:32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诗经》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战国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1、错•2、对标准答案:1说明:题号:33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长恨歌》)耿耿:明明亮亮。

•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34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摸鱼儿》)危栏:高栏。

•1、错•2、对标准答案:2说明:题号:35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李白诗歌内容宏深博大,现实性强,风格沉郁顿挫。

•1、错•2、对标准答案: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序说:“作此篇,兼怀子由。

”“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水调歌头》中最能体现“怀子由”的词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