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FUSCC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更新版)

FUSCC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更新版)

二、子宫内膜癌2.1.诊断症状和体征B超或MRI确诊:分段诊刮或内膜活检外院病理:本院会诊2.2.术前病理需明确:•病理类型:a)单纯内膜样癌b)浆液性乳头状癌或透明细胞癌c) 癌肉瘤(也称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或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üllerian tumor,MMMT)分化程度:G1、G2、G32.3. 术前检查•外院切片会诊•常规实验室检查•CA125•宫颈脱落细胞检查•胸片•盆腹腔影像学检查:B超或MRI/CT•EKG可选•对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可考虑基因检查2.4. 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和既往病史,明确有否手术禁忌征。

如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或手术禁忌征者,可行根治性放疗,采用腔内后装和体外照射结合。

分期采用临床分期法,如表1。

表1 临床分期(FIGO,1971) Array2.5. 无手术禁忌征的病例,手术方式按病灶浸润范围分三大类进行处理,分别为病灶局限于宫体、疑有或已有宫颈转移和疑有子宫外转移,分期采用手术-病理分期,如表2。

表2 手术-病理分期 (FIGO 1988年)2.5.2.宫颈疑有或已有肿瘤2.5.3. 术前检查疑有子宫外病灶•腹腔内病灶:腹水、大网膜、淋巴结、卵巢、腹膜•行手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减瘤术±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盆腔内脏器转移:阴道、膀胱、肠道(直肠)、宫旁转移放疗±手术+后装±化疗•肝脏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姑息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化疗2.5.4. 病理类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UPSC),透明细胞癌或癌肉瘤(Carcinosarcoma)其手术方式与子宫内膜腺癌有所不同•腹水细胞学检查•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LN和腹主动脉旁LN切除•大网膜切除•腹膜活检(包括横膈在内的广泛腹膜活检)•晚期:肿瘤细胞减灭术2.6. 术后辅助治疗2.6.1. 术后辅助治疗必须依赖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和有否高危因素术后病理必须要明确下列结果:1)淋巴结受累水平(盆腔,髂总,或腹主动脉旁)2)腹水细胞学情况3)子宫内肿瘤情况1)浸润肌层深度,占整个肌层的比例2)宫颈间质受累or腺体受累3)肿瘤大小4)肿瘤的部位(宫底or子宫下段/宫颈)5)病理类型以及分化程度6)淋巴脉管浸润7)可考虑检测错配修复基因以发现基因改变2.6.2. 根据术后病理,给予不同的辅助治疗⏹Ia(G1-3)或Ib,G1-2 术后予观察⏹Ib,G2-3, 或Ic: 如有危险因素选择术后辅助盆腔外照射注:Ic,G3还可选用化疗(2B级证据)⏹IIa根据子宫内病理结果选择术后辅助治疗(见上述)⏹IIb,G1~2:盆腔外照射;IIb,G3:盆腔外照射±化疗(化疗为2B级证据);⏹IIIa期:▲仅腹水细胞学(+)G1~2 观察随访G3 观察随访,或盆腔外照射±化疗▲除仅腹水细胞学阳性外的其余IIIa期:化疗±放疗or 放疗(盆腔±腹主动脉旁放疗)±化疗or 盆腔外照射⏹IIIb~ IIIc期:化疗和/或放疗(盆腔±腹主动脉旁放疗±后装)⏹Iva~IVb期(术后无或仅有微小残留者):化疗±放疗注——盆腔±腹主动脉旁放疗必须根据术后病理2.6.3. UPSC、透明细胞癌以及癌肉瘤的术后辅助治疗Ia期,G1~:观察or 化疗or放疗Ib,Ic,II期化疗±放疗,或全腹盆腔照射±阴道后装III,IV期(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III,IV期(不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2.7.外院已行手术,但未完成手术分期者的处理2.8. 局部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2.9. 复发、转移及高危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强烈推荐临床试验)2.9.1.激素治疗:(仅适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①芳香化酶抑制剂②孕激素③它莫西芬2.9.2.化疗方案:(如患者可以耐受,推荐联合化疗)1.顺铂+阿霉素(1级证据)2.顺铂+阿霉素+紫杉醇(1级证据)3.异环磷+紫杉醇(针对癌肉瘤,1级证据)4.卡铂5.卡铂+紫杉醇6.顺铂7.阿霉素8.紫杉醇9.异环磷(针对癌肉瘤)10.异环磷+顺铂(针对癌肉瘤)(王华英执笔)。

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二、治疗选择
根据FIGO的《指南》,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 分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早期低风险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手术治疗,如全 子宫切除术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对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可能需要通过化 疗、放疗或激素治疗来控制病情。
在手术治疗中,FIGO推荐应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手术技术。这些技术 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诊断与分期
在《指南》中,FIGO提供了详细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流程。首先是通过全面的妇 科检查和超声检查进行初步评估。如果怀疑有子宫内膜癌,应进行组织活检和 病理学检查。此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等以 确定肿瘤的分期。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为后 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内容
近期,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发布了一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癌症报告—— 《国际妇产科联盟癌症报告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这份报告为子宫内膜癌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且全面的指引,对于全球的妇科医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 考价值。本次演示将对该报告进行解读,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这些指南。
放疗和化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早期患者,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 险;对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并控制肿瘤的扩散。
三、激素治疗
在《指南》中,激素治疗被推荐为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尤其是对 于晚期或复发患者,激素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或放化疗的辅助手段,有效控制病 情进展。
四、随访与监测
四、治疗指南解读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范围根据肿瘤的 分期、病理类型、患者年龄等因素而定。对于早期肿瘤,手术治疗可达到根治 效果;对于晚期肿瘤,手术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全文)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全文)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全文)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发达国家居首位。

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10.28/10万,死亡率为1.9/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持续雌激素暴露[如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无孕激素保护的雌激素替代治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如他莫昔芬等)]、代谢异常(如肥胖、糖尿病)、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携带子宫内膜癌遗传易感基因,如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以及高龄等。

近年来,由于高脂高热饮食和低运动量生活方式的影响,子宫内膜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约有70%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时肿瘤局限于子宫体,属临床早期,预后较好。

部分患者可能因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而失去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发病年龄、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有关,高龄、分期晚、低分化的患者预后更差。

临床上可将子宫内膜癌分为型和型(Bokhman分型),型为激素依赖型,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为主,预后较好;型为非激素依赖型,主要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预后较差。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和放化疗。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在子宫内膜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此外,基因检测的广泛应用,不仅为Lynch综合征等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更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和靶向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子宫内膜癌绝大部分为散发性,但约有5%的患者为遗传性子宫内膜癌。

1.1 子宫内膜癌患者Lynch综合征的筛查在条件允许时,建议对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行Lynch综合征筛查。

在条件有限时,至少对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Lynch综合征筛查:≤60岁时诊断为子宫内膜癌。

任何年龄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同时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危险因素:患者本人同时或先后患有Lynch综合征相关癌症;一位一级亲属在60岁或更年轻时患Lynch综合征相关癌症;病理学检查强烈提示Lynch综合征相关癌症。

子宫内膜癌NCCN指南解读PPT精品医学课件

子宫内膜癌NCCN指南解读PPT精品医学课件

II
VBT和/或盆腔放 VBT+盆腔放疗
VBT+盆腔放疗±化疗

VBT: vaginal brachytherapy, 阴道内近距放疗 *盆腔放疗:证据级别2B
I B期:必须有放疗±化疗 II 期: G1 无宫旁转移,切缘阴性:也可以观察,其他都需要放化疗
保留生育功能的处理共识
入组依据 ü较年轻, ü诊刮病理:内膜样, IA, G1,高分化 üMRI(推荐)或经阴道 超声提示:病灶局限于 子宫内膜(ie, Ia期病 变) ü影像学除外转移病灶 ü无药物治疗或怀孕禁 忌症 ü知情同意:保留生育 功能治疗并非子宫内膜 癌的标准治疗方式
辅助化疗
针对有高危因素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PFS( 证据级别:2B),但不能改善总生存期 需化疗的高危因素:病理高级别;深肌层浸润,LVSI,特殊病例类型(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 GOG249/PORTEC-3:现进行中,探讨辅助化疗对高级别、侵袭性早期内膜癌患者的 疗效
I、II期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2)
新时期所面临的挑战:
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规范化治疗、个体化治疗 循证医学证据
NCCN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是目前 较为权威的基于循证医学的规范解读
NCCN指南依据——子宫内膜癌 2010 FIGO分期
Ⅰ Ⅰa Ⅰb
Ⅱ Ⅲ
Ⅲa Ⅲb Ⅲc Ⅲc1 Ⅲc2 Ⅳ Ⅳa Ⅳb
子宫内膜癌2014年NCCN指南解读
xx
前言
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子宫
2013年美国新发病例:49560例,死亡:8190例。 肥胖人群增多,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较以往增加 新增死亡人数〉(原因:晚期、高危病理类型及年老患者的比例增加)

NCCN子宫内膜癌指南解读

NCCN子宫内膜癌指南解读
15
2. 子宫内膜癌完成 分期手术后的辅助
治疗
16
I期手术分期后的辅助治疗
Ⅰ Ⅰa Ⅰb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根据有无高危因素进行相应的处理 高危因素包括:
年龄>60岁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肿瘤较大 子宫下段或宫颈腺体浸润
17
I 期手术分期后的辅助治疗
2011 NCCN 子宫内膜癌治疗指南解读
1
NCCN简介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由21家 世界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 术联盟制订指南,是美国肿瘤领域临 床决策的标准,也已成为全球肿瘤临 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南。每年

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扩散
Ⅲa 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
Ⅲb 阴道和(或)宫旁受累
Ⅲc 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Ⅲc1 Ⅲc2 Ⅳ
盆腔淋巴结阳性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和(或)盆腔淋巴结阳性 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
Ⅳa 肿瘤侵及膀胱或直肠黏膜
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10
21
3. 子宫内膜样腺癌 不全手术分期后的处理
指没有进行全面的手术分期如 没有切除附件或淋巴结等
22
不全手术分期后的处理
Ⅰa期,无肌层浸润、G1~2级者,术后可观察。 Ⅰa期,肌层浸润<50%、G1~2级者,先行影像学检查:
阴性:观察或补充阴道近全面手术分期后的辅助治
8
子宫内膜癌09分期
IV期无变动

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 (或)远处转移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关于子宫内膜癌的最新诊断与治疗策略的全面指南。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将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医学进展,对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本指南还将强调多学科协作在子宫内膜癌诊疗中的重要性,以推动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通过本指南的学习和应用,期望医疗专业人士能够提升对子宫内膜癌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通常涉及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临床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及观察是否存在异常阴道出血、腹部肿块、疼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能包括全血计数、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

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刮宫术或宫腔镜检查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样本。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深度。

其他可能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MRI和PET-CT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肿瘤信息和评估疾病的分期。

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

通过显微镜检查子宫内膜组织样本,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化的证据。

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还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和预后。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正确的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关键。

三、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与评估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期系统,子宫内膜癌分为四期,即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国家卫健委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

国家卫健委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
• 长期危险因素评估中显示EAH发生癌变的概率为14倍,而EIN则为 45倍左右。
2.子宫内膜癌 (1)子宫内膜样癌 • 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约占子宫内膜癌的 60%~80%左右。 • 子宫内膜样癌伴鳞状分化:10%~25%的子宫内膜样癌可见到灶性鳞状
分化。 • 子宫内膜样癌伴分泌性改变:典型的伴有分泌改变的子宫内膜样癌几
• 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直接 相关,缺乏孕激素对抗,子宫内膜长期处于过度增生的状态, 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 Ⅱ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由于无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 抗,长期的单一雌激素作用致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癌变。
系统体征。 • 是否因长期失血导致贫血而出现贫血貌。 • 触诊锁骨上、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肿大。 • 妇科三合诊检查。可触及宫颈或子宫颈管质硬或增大、子宫主韧
带或子宫骶韧带增厚及弹性下降、附件肿物以及盆壁处肿大固定 的淋巴结。
(三)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子宫内膜癌可以出现血色素下降。因多数患者合 并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需重视血糖、血脂等方面结果。 还要进行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5)子宫内膜混合型腺癌
• 混合有 2 种或 2 种以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至少有 1 种是Ⅱ型 子宫内膜癌,任何比例的Ⅱ型子宫内膜癌 的混合存在即可诊断为 混合型癌。
• 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和 浆液性癌的混合型癌,其次是子宫内膜 癌和透明细胞癌的混 合型癌。
• 混合型癌的预后取决于混合成分中的高级别癌的成 分,即使小于 5%的浆液性癌混合在普通型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预后仍然较差。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引言: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发生于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经历阴道出血、盆腔疼痛以及不规则的月经。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 子宫切除术:手术中切除子宫以及附件(输卵管和卵巢)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仅需切除子宫;- 淋巴结清扫术:通过在手术中对盆腔淋巴结进行清扫,可确定癌细胞是否已经蔓延至淋巴结,并帮助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治疗后的辅助疗法。

它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阻止其进一步生长和扩散。

放射治疗通常分为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 外部放射治疗:通过机器从体外照射高能射线,瞄准肿瘤区域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非侵入性,对于早期癌症和手术后辅助治疗非常有效;- 内部放射治疗:也称为腔内放射治疗,通过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子宫内,使放射线直接照射癌细胞。

这种方法适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和复发子宫内膜癌。

3. 化疗:化疗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来治疗子宫内膜癌。

化疗可以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以缩小肿瘤的大小,使手术更容易进行。

它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化疗通常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药物的方式进行。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靶向子宫内膜癌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或酶,从而干扰癌细胞的正常功能。

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案,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单独或联合使用这些治疗方法。

此外,密切的随访也是重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任何复发或进展的迹象。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支持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科学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子宫内膜癌的常见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可通过切除病灶达到治愈的目的。

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 子宫全切术:适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将子宫、双附件和宫颈全部切除,术后可能需要进行辅助治疗。

2. 子宫切除保留附件术:适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仅切除子宫,保留双附件和宫颈。

此方法可以使患者保留生育功能,但需定期复查以确保肿瘤未复发。

3. 子宫腔镜手术:适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通过子宫腔镜进行,切除子宫内膜及可见的肿瘤,恢复快,创伤小。

二、放疗治疗方案放疗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主要包括外放射治疗和内放射治疗。

放疗可在手术前、手术后或作为单独治疗进行。

1. 外放射治疗:适用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照射病灶区域,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内放射治疗:适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后通过子宫腔镜将放射源放置在子宫内膜区域,局部释放放射线,起到杀灭残留癌细胞的作用。

三、化疗治疗方案化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将药物送入全身,杀灭癌细胞,控制癌症的进展。

化疗可作为手术前、手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治疗使用。

化疗的药物通常采用多种组合方案,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等,具体剂量和周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靶向治疗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

靶向药物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特定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

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作用来阻断癌细胞的生长,HER2靶向治疗则是针对HER2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2023版CSCO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营养支持
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运动康复
推荐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 ,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 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
03 手术治疗原则及技巧探讨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包括早期子宫内膜癌、部分晚期或复发性疾病患者,以及经过充分评估和术前准 备后适合手术的患者。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建议
不良反应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 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处理建议
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停药、减量、 对症治疗等。
耐药问题应对策略
耐药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耐药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 依据。
ABCD
疼痛管理
对于疼痛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多模 式镇痛措施,以缓解疼痛症状。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子宫内膜癌患者互助组织,与病友 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THANKS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 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 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 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胁。
病因及危险因素
雌激素过度刺激
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可能 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这些因素 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上 升,成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

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指南更新基于临床重要规范的修正,不能解决临床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替代好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约有70%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

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死率增速超过了发病率的增速。

增高的病死率可能与晚期病例的增加,高危型病理类型(如浆乳癌),诊断时处于高龄等相关。

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早期病例、低级别病变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

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理级别、浸润深度、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病变累及子宫下段等。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医师需要判断这些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筛查方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5%左右的患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特点是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10~20岁。

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者]应该在50岁以前进行。

对于小于50岁或者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林奇综合征患两种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或者卵巢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患者的亲属也是林奇综合征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根据子宫内膜癌患病年龄和家族患癌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的危害并发症非常多,所以一定发现患上此病就要积极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抗雌激素药物治疗、抗癌化学药物治疗等,患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Ⅰ期患者作筋膜外全子宫及双
侧附件切除术,Ⅱ期应作广泛性全子宫节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2.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Ⅰ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细胞或肌长层有癌浸润,淋巴结有转移,术后加用体外照射。

Ⅱ期或部分Ⅲ期患者卡前加用外照射或腔内照射,放疗结束后1~2周再进行
手术。

3.放射治疗: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可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

4.激素治疗:年轻早期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晚期癌不能手术或癌复发患者,可采用大剂量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治疗。

如醋酸甲孕酮400 mg,肌注,每周2~3次;已酸孕酮500 mg,肌注,每周2~3 次等。

至少12周才能评价疗效。

5.抗雌激素药:三苯氧胺,适应证与孕激素治疗相同,一般剂量为20~40 mg/d,口服,可长期应用或分疗程应用。

6.抗癌化学药物治疗:对晚期不能手术或放疗及治疗后复发病例,可用5-氟脲嘧啶(5-Fu)、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阿霉素(BDR)、顺铂(DDP)等联合化疗,有一定效果。

7.抗癌中药治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1.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对于可疑的子宫内膜癌病例,需要进行宫腔镜下活检以确定诊断。

组织学病理诊断是确诊的金标准。

-对于高危人群或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

2.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评估:
-对于已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完整的病史记录、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可以进行盆腔超声、MRI、CT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肿瘤的扩散情况。

3.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考虑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剥宫腔术。

保留双侧附件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和子宫内膜癌的分级等因素进行决策。

-对于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需要联合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及化疗或放疗进行综合治疗。

4.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
-对于高危因素存在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化疗或辅助放疗,以减少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化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病理类型进行个体化选择。

5.子宫内膜癌的随访:
-随访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生殖内分泌检查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随访包括对病情、瘤情和术后并发症的评估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随访方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规范且具体的治疗指导,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指南并非硬性规定,医生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决策和方案制定。

女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指南及治疗原则

女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指南及治疗原则

FIGO/AJCC 分期
肿瘤范围

肿瘤扩展到子宫以外,但未超出真骨盆腔
ⅢA
肿瘤浸润至浆膜、附件或腹膜
ⅢB
阴道转移
ⅢC
盆腔转移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肿瘤累及膀胱和肠粘膜或远处转移
ⅣA
肿瘤累及膀胱和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宫颈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病期诊断(3)
肿瘤分级
• 临床表子现宫内膜癌的诊断---临床诊断(1)
• ⒈异常子宫出血
– 绝经前可表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子宫出血 不能单纯认为是内分泌失调的良性疾病,要常规细胞 组织学检查。
– 绝经后子宫出血须明确是发生最后一次出血后至少一 年的子宫出血
• ⒉腹痛、腰痛、贫血 • ⒊子宫体增大:早期患者子宫体正常大小,子宫
• ⒉子宫内膜细胞吸取法(Endometrial Aspiration)对无症状 和体征的患者准确率是80%。
• ⒊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endometrial Sampling)刮宫 、吸取和宫腔镜钳取。
• ⒋阴道B超检查:对阴道异常出血患者检查以明确子宫内膜 是否增厚,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癌和激素替代治疗者子 宫内膜厚度>5mm分别为81%、60%和77%。
• 孕激素治疗(E) • 化疗(C)
什么生活习惯可能感染宫颈炎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治疗原则
分期
治疗方法
ⅠG1,G2 S1
ⅠG3 S1 R1 /R3 S1

S1 R1 /R3 S1

E R2

E /C
5年生存率(%) 80
R1
60
R1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

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指南更新基于临床重要规范的修正,不能解决临床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替代好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约有70%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

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死率增速超过了发病率的增速。

增高的病死率可能与晚期病例的增加,高危型病理类型(如浆乳癌),诊断时处于高龄等相关。

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早期病例、低级别病变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

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理级别、浸润深度、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病变累及子宫下段等。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医师需要判断这些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筛查方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5%左右的患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特点是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10~20岁。

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者]应该在50岁以前进行。

对于小于50岁或者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林奇综合征患两种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或者卵巢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患者的亲属也是林奇综合征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根据子宫内膜癌患病年龄和家族患癌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

应依据患者全身状况,癌变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选用和制订相宜的治疗方案。

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手术-病例分期的结果及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选择帮助治疗;晚期则采纳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为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案。

手术的目的一是进行手术-病理分期,确定病变的方位及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而是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

Ⅰ期患者应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应行全子宫或者广泛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Ⅲ和Ⅳ期的晚期患者手术范围也与卵巢癌相同,应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方法之一,分腔内照耀及体外照耀两种。

3、抗雌激素制剂治疗:适应证与孕激素相同。

他莫昔分(tamoxifen,TAM)为非甾类抗雌激素药物,亦有弱雌激素作用。

常用剂量为20-40mg/d,可先用他莫昔分2周使孕激素受体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疗,或与孕激素同时应用。

4、孕激素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其机制可能是孕激素作用于癌细胞并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延缓DNA和RNA复制,抑制癌细胞生长。

常用药物:口服甲羟孕酮200-400mg/d;己酸孕酮500mg,肌注每周2次。

5、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对于病灶局限在内膜、高分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坚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考虑不切除子宫和双附件,采纳大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

但这种治疗目前仍处在临床讨论阶段,不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6、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依托泊苷等。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主要针对于发病有关的危急因素:1、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殊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乐观赐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准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盼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二、 症状:
1、阴道出血: a、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后患内膜癌患者,流血时间↑,几率↑。 b、围绝经妇女月经紊乱。 c、40岁以下妇女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者,近年来患者年轻化,多
为肥胖,不孕,或。
2、阴道异常排液:浆液性或血性。
3、下腹疼痛或其他症状:下腹疼痛可由宫腔积脓或积液引起,晚 期癌肿扩散,至消瘦、下肢痛,贫血等。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
型:浆液性(乳 头状)腺癌 透明细胞癌 癌肉瘤
其他:混合细胞腺癌 鳞状细胞癌 移行细胞癌 小细胞癌及未分 化癌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1、术前评估:年龄,内外科合并症及肥胖程度,病理,等对患者进行评估,初步判断肿瘤累及范围,指导初次 治疗方案的选择。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2 术式选择——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存在争议。 (1)有深肌层浸润或影像学检查疑淋巴结转移的 患者——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2)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髂总淋巴结转移, 明显的附件受累, 明显的盆腔淋巴结转移, 全肌层浸润的高级别肿瘤,透明细胞癌,浆 液性乳头状癌或癌肉瘤——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取样或切除。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手术主要事项: 完整切除宫颈及子宫,不强调宫旁及阴道的切除
范围。 术中剖视子宫检查癌肿大小,部位,肌层,受浸
润深度,根据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深度决定是否术方式的选择
手术注意事项
患者肥胖,或年老有其他内科病,对手术耐受差 ,需综合判断是否切除淋巴结。
子宫内膜癌治疗指南
内容
诊断 分期 病理类型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诊治
诊断:
一、病史 发病高危因素:
1、肥胖、无排卵性不孕、不育、延迟绝经。 2、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 3、于雌激素增高有关疾病,如,卵巢颗粒细胞瘤,
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史,子宫肌瘤有不规则出 血 4、有外源性雌激素使用者,如,长期应用他莫昔芬。 5、有癌家族史、多发癌及重复癌倾向者(乳腺及卵巢癌 等 ) ,内膜癌发病率40-60%。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2)子宫内膜癌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及激素治疗。结合年龄,内科并发症及临床判断肿瘤累及范围 等,选择治疗方案。
a 肿瘤局限子宫体(I期),应用手术分期,无法手术者放疗。步骤见表。
手术分期 开腹、腹腔冲洗细胞学检查,全面探查盆腹腔,对子宫体外可疑播散处活检(冰冻切片)
筋膜外子宫全切及双附件切除术()
剖视宫腔,确定癌肿生长部位、累及范围、浸润深度(取癌组织带子宫肌层做冷冻切片了解浸润深度)
G1 子宫内膜样癌 浸润肌层小于50% 宫颈管间质无受累
G23 有肌层浸润 宫颈管间质受累 特殊病理类型
可不切除淋巴结
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手术病理分期
确定高危、中危、低危组,选择辅助治疗 表1.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步骤
⑷宫腔镜检查——早期诊断。可直接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多用于经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无明显增厚核病变或 呈内膜息肉样变者;或经诊刮活检阴性,仍有反复出血的患者。
诊断
⑸、、125等检查——病情需要时可选用。 、对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相同,对宫颈 受累及肌层浸润深度的预测优于。 125值明显升高者,应考虑可能有子宫外病灶存在,术后亦可用作监测指标。 对疑有宫外病灶的高危患者亦可选用检查,明确病变范围。
• 子宫内膜样腺癌分为高中低分化(:1、2、3)。

G1、G2病变多为来源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雌激素作用相关

G3则可能来源于萎缩内膜或为内膜样癌晚期事件,因基因突变而恶变——雌激素无关。
I型:子宫内膜样癌 1.腺癌 绒毛腺型 分泌型 纤毛细胞型 2.伴鳞状分化亚 型 腺棘癌 腺鳞癌 黏液型腺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G1无肌层或浅肌层浸润,淋巴可 不切除。或取样。
注意:1.宫颈腺体受累为I期 2.腹水阳性单独报告,不改变分期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1971年)
期别 I期
期 期 期
肿瘤范围 癌瘤局限于宫体 子宫腔长度≤8 子宫腔长度>8 癌瘤累及子宫颈 癌瘤播散于子宫体外,盆腔内(阴道宫旁组织可能受累,但为累及膀胱直肠) 癌瘤累及膀胱或直肠,或有盆腔以外的播散
病理类型
诊断
3、检查 全面查体:注意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及肺部疾病。 妇科检查 :排除阴道,宫颈病变出血及炎性感染引起的排液。早期盆腔检查多正常,晚期可有子宫增大、附 件肿物、贫血及远处转移的相应体征。
诊断
4、辅助检查 ⑴细胞学涂片检查:宫颈和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率低,可用宫腔刷片或宫腔冲洗液细胞学涂片,但均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3、治疗选择 (1)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注意年龄及程度.
a 年轻要求保留子宫采用激素治疗,轻度非典型 增生可选择醋酸甲羟孕酮经前10天周期性用药, 中度以上,非典型增生应用大剂量孕激素持续 治疗,定期诊刮或宫腔镜取组织学送检,根据 治疗效果决定后续方案。随访。
b 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如为中重度非典型增生, 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诊断 5、应根据诊刮或直接宫腔活检,或宫腔镜下活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等做出诊断。
分期
期别 I期
期 期
1 2 期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2009年) 肿瘤范围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无或<1/2肌层受累 ≥1/2肌层受累( ≥1/2肌层浸润) 癌瘤累及子宫颈间质,但未扩散至宫外 局部和(或)区域扩散 癌瘤累及子宫体浆膜层和(或)附件 阴道和(或)宫旁受累 癌瘤转移至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癌瘤转移至盆腔淋巴结 癌瘤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 癌瘤累计膀胱和(或)肠粘膜;或远处转移 癌瘤累计膀胱和(或)肠粘膜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转移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⑵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为首选无创辅助检 查方法。绝经后妇女内膜厚度<5时,其阴性预测值可达96%。
诊断
⑶诊刮或内膜活检——重要方法。对绝经后内膜厚>5或有宫腔赘生物者;年龄大于40岁阴道不规则流血怀疑内 膜癌者行诊刮术。40岁以下右内膜癌高危因素,应行诊刮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