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音乐课堂的导入教学
浅谈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
![浅谈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d200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6.png)
浅谈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紫竹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既有优美的旋律,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初中音乐课教学中,《紫竹调》常常被用作导入的素材,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本文将结合《紫竹调》的特点探讨如何浅谈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
一、《紫竹调》的特点《紫竹调》是京剧曲调之一,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独特的旋律:《紫竹调》曲调优美动听,旋律流畅、婉转悠扬,给人一种欣赏音乐的愉悦感。
2. 富有情感:《紫竹调》以独具魅力的旋律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 地方特色:《紫竹调》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与当地的文化和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当地人民心中的音乐瑰宝。
二、《紫竹调》导入设计在初中音乐课中,我们可以利用《紫竹调》的特点,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欣赏音乐片段:播放《紫竹调》的音乐片段,让学生静静聆听,感受旋律的美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旋律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 视听素材展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紫竹调》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同时播放与音乐相关的视频素材,如京剧演出、民间舞蹈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多方位感受《紫竹调》的魅力。
3. 区域文化探究:通过介绍《紫竹调》与中国北方地区的文化联系,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
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展示中国北方地区的风景和人文特色,加深学生对《紫竹调》的理解和认同。
4. 绘画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对《紫竹调》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来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要求学生在纸上表达自己对《紫竹调》旋律的喜爱之情,同时画出对应的画面,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象。
5. 曲调解读与表达:通过学习《紫竹调》的曲调结构和演唱技巧,要求学生参与口头表达,可以让学生模仿唱段,或者编写文字描述自己对于这首曲子的感受和独特认识。
初中模拟课堂音乐教案
![初中模拟课堂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f6c7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b.png)
初中模拟课堂音乐教案课程名称:初中音乐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民族乐器,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一首民族乐曲《梁祝》2. 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技巧3. 进行小组合作演奏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民族乐曲《梁祝》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对乐曲的感悟和欣赏心得。
二、学习民族乐曲《梁祝》(15分钟)1. 教师介绍《梁祝》的背景、创作特点及艺术价值。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梁祝》主题曲,注意掌握乐曲的节奏和音准。
3.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技巧(20分钟)1. 教师展示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如二胡、琵琶、笛子等。
2. 学生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演奏技巧。
3. 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奏,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小组合作演奏(15分钟)1. 学生自由组合,形成若干个小组。
2.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民族乐曲进行合作演奏。
3.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对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有所掌握。
3. 学生在小组合作演奏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教案万能导入模板
![初中音乐教案万能导入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fc309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式导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导入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认知。
2. 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音乐作品、教具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音乐知识,了解即将学习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请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音乐作品。
”2. 游戏互动,导入主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猜猜猜”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由教师播放一段音乐,代表需根据音乐特点猜测音乐名称或演唱者。
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3. 展示音乐知识,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乐元素、音乐风格等,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哪首歌曲呢?”(二)新课导入1. 教师介绍即将学习的音乐作品,包括歌曲背景、创作背景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3. 教师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等。
(三)课堂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包括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总结音乐知识。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知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音乐素养。
3. 教师推荐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导入环节是否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3. 教师对音乐知识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4.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六、板书设计1. 课题:音乐导入2. 音乐知识:音乐元素、音乐风格、音乐作品等3. 课堂活动:音乐猜猜猜、分组讨论、总结与拓展通过以上万能导入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论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05fa785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b.png)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论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基本技能和欣赏能力。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初中音乐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论。
一、教学模式1.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应时期的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2.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音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找到答案。
3.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授合唱曲目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讨论、练习,最后进行汇报演出。
二、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让学生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实践法: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歌手大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3.游戏法:将音乐教学融入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音乐问答、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
三、教学策略1.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对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对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加强基础训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通过定期举办音乐会、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的自我成就感。
初中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学策略(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学策略(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7b2a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0.png)
初中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学策略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不仅要传授音乐基础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为此,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学策略。
一、启发式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音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运用多媒体展示歌曲背景、图片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提问引导,发散思维。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情感教学策略1.以情促教,情感共鸣。
音乐教师应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2.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3.创设温馨课堂,营造良好氛围。
音乐教师应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亲近音乐,主动参与学习。
三、实践教学策略1.课堂实践,提高技能。
音乐教师应注重课堂实践,让学生在演唱、演奏等活动中提高音乐技能,增强音乐实践能力。
2.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音乐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3.结合地域文化,传承民族音乐。
音乐教师应充分挖掘本地区的音乐资源,将民族音乐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评价激励策略1.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潜能。
音乐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2.及时反馈,指导改进。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指导他们改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浅谈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
![浅谈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8edd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d.png)
浅谈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摘要】初中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其中《紫竹调》是一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经典曲目。
本文通过对《紫竹调》的历史背景和音乐元素分析,介绍了其独特魅力。
针对初中音乐课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导入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目的、内容和方式。
这些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紫竹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实施导入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其音乐素养。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的实施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音乐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紫竹调、导入设计、音乐元素、历史背景、目的、内容、方式、意义、学生接受程度、音乐素养、重要性、特点1. 引言1.1 初中音乐课的重要性初中音乐课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方式。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情感世界开始变得复杂,音乐课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调节情绪,塑造积极的性格特质。
音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在合唱、乐器演奏等活动中,学生需要互相合作,协调配合,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而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音乐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质。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将来更好地面对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紫竹调》的特点《紫竹调》是一首经典的二胡曲目,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音乐特点。
它的曲调清新婉转,富有古典韵味,给人一种恬静、安详的感觉。
曲调流畅优美,旋律简单易记,适合初学者学习演奏。
初中课堂导入音乐教案
![初中课堂导入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5d0b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e.png)
初中课堂导入音乐教案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1.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
2. 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音乐节奏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教材。
3. 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上课前,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高音部分。
2. 教师讲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 教师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演唱,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演唱水平。
四、课堂展示(10分钟)1.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拓展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提高音乐素养。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重要性和美感。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热爱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课堂练习和展示,拓展学习,最后进行总结。
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得到有效解决。
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导入设计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导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456964a45177232f60a279.png)
音乐作为情感的表达方式 ,其 与很 多艺 术是 一脉相承和 互通 的 , 舞蹈 、 喜剧 、 文学等 , 这些 都和音乐 有着密切 的关联 。 在初中音乐课 堂中 ,为 了使学生对于 即将学 习的内容 提前 做 到熟知 , 并且对其 有所认识 和见 解 , 就可借 助相似 的内容 , 将
爱有着积极 意义。与此同时 , 在科技的发展 与进步之下 , 学生所接触到的艺术形式愈加新 颖, 这就对初 中的音乐教 育 提 出了要 求。打破传 统的教 育模 式 , 坚持与 时俱进 的教 学方法 , 将 学生真正 引入 音 乐的深邃意境 中是新 时期音 乐教
育 的艰 巨任 务 。
关键词: 初 中音 乐; 课 堂教 学; 导入设 计
2 0 1 3 - 0 7
文艺 生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乐 舞 歌 赋
浅谈初 中音 乐课堂导入设计
叶 青
( 川音绵 阳艺术 学院 音 乐舞蹈 系, 四川 绵 阳 6 2 1 0 0 0 )
摘 要: 新课标 背景下的初 中音 乐教 育, 课堂导入是一个 重要 内容 , 对于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 热情 , 加 深其对音 乐的喜
( 二) 高效 性
较 之于枯燥 繁重的学业 ,游戏对于初 中生 的吸引力 明显
要大得 多。 在初 中音乐 课堂中 , 为 了帮助学生在放 松身心的同
将导人设计引入初 中音乐课堂 , 目的就是通过导人设计
时燃起对音乐课 堂的兴趣 , 可 以适 时进行游戏 导入 , 以做游戏
的方式将学生 的兴致集 中到游戏 中来 ,在无形 的游戏过程 中
学手段 ,在课堂开始 时利用 多媒体 构建一个与教学 内容相关 的情境 , 让学生提前感受 到即将 讲解的 内容 , 通过 身临其境的
例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例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62831b5ed1f34693dbef3e64.png)
例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导入作者:吕林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第20期吕林(珠海市梅华中学广东珠海 519000)【摘要】导入法:1.情境创设导入法,视听导入,引人入胜。
2.趣味游戏导入法,巧用多媒体,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3.复习导入法,温故知新,自然衔接。
4.对比导入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
5.时事导入法,联系实际,与时俱进。
导入环节要注意的问题:1.简洁明了,时间要安排合理,不宜过长。
2.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精彩登场。
【关键词】导入法设计兴趣注意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229-01一堂精彩成功的音乐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导入设计。
好的导入,犹如一盏照亮路途的明灯,明确巧妙地引出了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举例谈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几种导入设计的尝试:不同的导入法以及特点:1.情境创设导入法,视听导入,引人入胜。
情境创设从字面的含义理解,情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导入,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觉、视觉等多方位感受的教学环境氛围,有效导入新课学习。
它使学生先感受到音乐作品里特定的情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师结合自身特点作为情境导入式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我在导入《春江花月夜》这一课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有小桥、流水、花影的优美景色,屏幕下方出示乐曲的解说:它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组成了一首典雅、优美的乐曲。
这时,伴着诗意的画面和解说,我用琵琶演奏了一段《夕阳箫鼓》的古曲乐段,用音画、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
这样的导入,既符合课题的需要,也为下一步教学打好了铺垫,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趣味游戏导入法,巧用多媒体,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
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天性中都喜欢玩。
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合理运用他们喜欢的趣味游戏的形式导入,就能迅速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学习的兴趣。
初中音乐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4篇)
![初中音乐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c837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2.png)
初中音乐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4篇)第一篇:导入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测试或练习。
-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游戏等。
教学步骤1. 开场:与学生打招呼,问候他们的身体状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通过提问或练习进行巩固。
3. 引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小组讨论、游戏等,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篇:新课讲解教学目标1. 掌握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讲解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演示和分析。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4. 练习: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或表演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篇: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音乐创作或表演任务。
教学步骤1. 讲解练习要求:明确本次练习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了解练习的内容和重点。
2.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音乐创作或表演任务。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四篇: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教案音乐初中试讲
![教案音乐初中试讲](https://img.taocdn.com/s3/m/47c99bb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f.png)
教案音乐初中试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我国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曲目:民族乐曲《梁祝》、《茉莉花》等。
2. 音乐理论知识: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知识。
3. 音乐实践活动:合唱、民族舞蹈、音乐游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能够欣赏和表现民族音乐。
2. 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播放民族乐曲,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美。
2. 讲解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舞蹈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 创编法: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首民族乐曲《茉莉花》作为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2. 讲解:介绍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魅力,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旋律等。
3. 欣赏:播放《梁祝》等民族乐曲,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乐曲的结构、风格等。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民族舞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5. 创编: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的。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表现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能够欣赏和表现民族音乐。
3. 学生能够主动创作音乐作品,展现出音乐的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ea266bcd5fbfc77da269b1d6.png)
四、 湛的语 言艺 术 精 语言运 用 的好坏 直接关系 到教学 的效
能充分调动学 生视 听感官 ,使 学生耳 目一 开场 我就为 同学们讲述 了古老美 丽的 民间 果。 是教学成功 的重要 因素之一 。 音乐教师 新, 获得准确生动 的艺术 形象 。例 如 , 我在 传说故事 : 梁祝相识— —草桥结拜—— 同窗 是艺术教 师 , 其要讲究语言 艺术 , 尤 用精湛
一
47 —
情, 今天我们 同样学 习一首 流行歌 曲 , 达 表 炎黄子孙 对祖 国香港 的深沉眷恋 和亲切关 爱 。” 运用 卡拉 O K形式演 唱与 主题 密切相 连 的歌曲 内容开场 , 显得 自然 贴切 , 不仅 丰
教学过程 中 , 教师要 勇于创新 , 运用恰 当的 教学方法 , 适时牵 引 , 使学 生能够 自始 至终
21—8 000
观察 思考
浅 谈 初
中 音 乐 课 堂 教 学 的 导 入 艺 术
王爱 民
俗话说 : 良好的开端是 成功 的一半 ” 相对 具有独立性 时 , 可直接播放 光盘 、 家 》 因此 歌 属流 行歌 曲 , “ 。 也 录 , 多数 同学 较为 熟 在音乐课 堂教 学 中必须重 视“ 导人新课 ” 这 像 、 带 , 磁 只要能 起到 引情人 意 , 托气 氛 悉 , 十分 喜爱 , 烘 并 台上 同学 的演 唱牵动着 台
思维活跃 , 积极思考 , 人格 , 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 目标 。我们如何 生 的知识 和情感在愉悦 的教学氛 围中得到 样有趣 的历史情景中 ,
将情感教学渗透 于历史教学 中呢?近几年 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 我作 了一些尝试 , 愿和同仁们探讨。
一
有 的说该杀 , 的说不 能杀 , 有 我让他们竞 相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47cf8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d.png)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初中阶段,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以期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初中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在音乐方面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学会演唱、演奏、欣赏各类音乐作品。
3.了解音乐历史和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4.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促进个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基本技能训练(1)声乐:学习呼吸、发声、咬字等基本技巧,提高演唱能力。
(2)器乐:学习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3)节奏:掌握各种节奏形态,提高节奏感和协调性。
2.音乐欣赏与分析(1)欣赏各类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
(2)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情感等,提高审美能力。
(3)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丰富音乐文化知识。
3.音乐创作与实践(1)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如作曲、编曲等。
(2)进行音乐实践,如合唱、乐队表演等。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音乐与生活(1)探讨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将音乐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欣赏、表演等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组织音乐会、合唱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各类音乐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课教案5篇
![初中音乐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bf217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9.png)
初中音乐课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初中音乐课教案5篇通过一份教案,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学习进步,教案能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和练习,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中音乐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4e3562b84ae45c3b358c62.png)
【 关键词 】 初 中;音 乐; 教 学导入
俗话说: “ 良好 的 开端 是 成 功 的一 半 ” 。 好 的导课设计犹如一座桥梁,不仅连接着教 学 的各个阶段 ,而且还连接着新与旧的知识 , 好 的导 课 设 计 不 仅 吸 引 学 生 的 注意 力 ,将 学 生 的注 意 力 迅 速 集 中 到 教 学 内容 上 来 ,还 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促进思维的运转 , 使后面 的教学 内容顺利地开展 。新授课前五 分 钟 ,是 学 生 兴 致 高 昂 ,注意 力 最 佳 时 期 , 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 ,精心设计好 “ 开场 白” ,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关于 课前导入 的形式多样 ,下 面是本人对新课导 入环节几点经验之谈 。 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 ,已成为 当今现代音乐教师的标志。多媒体画面色彩 艳丽,形象逼真 。与音响浑然一体 ,能充分 调动学生视听感官 ,使学生耳 目一新 ,获得 准确生动 的艺术形象。例如,我在上 《 难忘 岁月》的第二课时 《 黄河魂》这一课上 ,我 用多媒体播放 《 黄河大合唱 》的第四乐章 《 黄 水谣 》的音乐 ,屏幕上展示黄河两岸秀丽旖 旎 的景色 ,当音乐进行到 “ 自从鬼子来 ,百 姓遭 了殃 ,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 ,媒 体展示 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 。同 学们看 的入神 ,听得仔 细,不时 的为画面上 的一些 的情景而怒号。谴责 日 本人在中国所 犯 下 的滔 天 罪 行 。 短 短 的 几分 钟 ,在 这 “ 视 界融合 ”的教学手法下 ,使学生达到情感上 的共 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音乐作品 营造 了氛 围 。 二、利用故事题材导入新课 中学生对叙述性 内容的艺术作品较为关 注,对剧 中人物情感变化也甚感兴趣。课前 精选一段与课题相关的故事题材作为开场 , 能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型艺术作品有 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作为顺利欣赏作品的 过渡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 奏曲 《 梁山伯与祝 英 台》 时 ,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 , 从粱 山伯与祝英台相爱 、抗婚到双双化作蝴 蝶 的情节 ,叙事性很强 ,所 以一开场我就为 同学们讲 述 了古老 美丽 的 民间传说故 事 : 梁 祝 相 识 — — 草 桥 结 拜 — — 同 窗 三 载 —— 十八里相送——抗婚——楼 台相会——化蝶 欣赏完整个 乐曲后 ,有的 同学为梁祝 美好纯真 的情感不禁黯然泪下 ,有的为两位 当时年轻 的曲作家能创作 如此动人的 民族交 响 音 乐 而 骄傲 。 三 、创设 问题情境导入 新课 现代教学中 ,启发式教育具有极 大的优 越性 ,启发式教学要运用好 ,关键在于创设 问题情境 ,在音乐课开始时 ,运用创设 问题 情境开场 ,能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调 动学生 主动参与的热情。在欣赏德沃夏克的 《 自 新 大陆》时 ,可提问: “ 新 大陆”指什么地方? 他给作者带来了什 么?是什么激起作者创作 的灵 感?为什 么作 者对 印第安英 雄情 有独 钟?启发学 生在聆 听音乐时通过作 品背景资 料 ,旋律分析 ,情感体验 ,去揭开心 中的迹 团。这样 ,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 有 利 于课 堂 上形 成 乐 于求 知 的氛 围 。
初中音乐教案:开学第一课教学策略
![初中音乐教案:开学第一课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2acac8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e.png)
初中音乐教案:开学第一课教学策略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教师们也迎来了新的教学任务。
对于初中音乐老师而言,开始的第一课教学极其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的整体印象。
一份好的开学第一课教学策略不仅需要有教师的经验和思维,也需要不断地实践和调整。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同时,可以顺便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定下教学目标。
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在开始教学前准备充分。
可以通过让教室充满音乐氛围或者通过制作一些音响道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们可以借用一些视频、图片和音频来给学生最直观的音乐体验。
三、注重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以清晰的语言给学生传递知识。
一个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鉴赏的技巧。
教师需要充分准备语言表述的方式,并讲解慢些,以便学生可以跟上。
四、以实例分析为主正如上面所说,语言表述不仅需要清晰,也需要具体。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来丰富语言表达,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为深入。
还可以通过提供跟音乐有关的经典名曲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五、积极互动和反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而在互动和反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也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课程中保持兴趣和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今的科技手段已经很成熟,为教师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现代科技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使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精神。
浅谈初中音乐中流行音乐的导入
![浅谈初中音乐中流行音乐的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dbeee1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f.png)
浅谈初中音乐中流行音乐的导入初中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阶段,其中流行音乐作为当代音乐的主流类型之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导入非常重要。
流行音乐是一种富有时代特色和普遍受欢迎的音乐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导入流行音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导入流行音乐的方法以及学生的收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审美情感培养的关键期,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往往会影响其学习效果。
而流行音乐作为当下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愉悦感,从而积极参与音乐课堂学习。
2. 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传统音乐教学往往侧重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而忽略了当代流行音乐的教学。
通过导入流行音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音乐形式,帮助他们建立更全面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流行音乐一直是年轻人的主要音乐类型,通过导入流行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流行音乐,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流行音乐的歌词和旋律都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力,通过导入流行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和传达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导入流行音乐的方法1.选择适合学生的流行音乐曲目在初中阶段,学生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感还在发展中,需要选择旋律简单、歌词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曲目,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爱。
2.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导入流行音乐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和生活经验,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流行音乐曲目,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流行音乐MV,向学生展示音乐视频中的情感表达和舞台表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bee7c038eefdc8d376ee32ca.png)
意 问 题
情感 作 比喻 , 如 同一 把 钥 匙 , 可 以打开联想之 门 , 通 向 体 验 通 向理 解 。
律 动 参 与 法 注
好 的开端 , 就 意 味 着 成 功 了一 半 。 因此 , 在 音 乐 课 堂 教 学 中必须重视“ 导入新课” 这 一 环 节 。 良好 , 形 成 一 种 积 极 参 与的精 神 状 态 .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性 。 教 师 该 如 何 在 音 乐 教 学 中 进 行 新 澡 的 导 入呢? 新授课前五分钟 , 是学生兴致高昂 、 注 意 力 最 佳 时期 , 音 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 , 精心设计好 “ 开 场 白” . 为上 好 整 节 课 奠 定 基 础 利用 多媒 体 音 像 画 面 导 入 运 用 多 媒 体 技 术 进 行 音 乐 教 学 , 已成 为 当 今 音 乐 教 师 的标 志 。 的确 , 多媒 体画 面色彩艳 丽 , 形象逼 真 , 与 音 响 浑 然 体 , 能 充分 刺激 学生 的视 听感 官 , 使 学 生 耳 目一 新 , 获 得 准确 生动 的艺术形 象 。 形 象 化 导 入 法 的 目的 在 于 , 首 先 培 养
■
问 渠 哪 得 清 如 许 ,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浅谈 初 中音 乐课 堂教 学 的导 入
夏 薇 薇
( 扬 州市 江都 区第 i 中学 体 艺组 , 江 苏 扬 州 2 2 5 2 0 0 )
初中课堂导入律动教案
![初中课堂导入律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b9e1b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c.png)
初中课堂导入律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律动活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 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律动动作。
2. 欣赏并学唱一首富有节奏感的歌曲。
3. 进行集体律动表演。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教师播放一首富有节奏感的歌曲,如《健康歌》,引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律动。
3. 学生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律动动作,如跳跃、旋转等。
二、教学新课(15分钟)1. 教师介绍律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教师示范一首简单的律动曲目,如《小星星》,并教授学生相应的律动动作。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律动的乐趣。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创作相应的律动动作。
2. 各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3.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
2. 教师强调律动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律动活动。
3. 学生填写课堂反馈表,教师收集反馈意见,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律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保证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f854b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1.png)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探索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质量,我们可以探索以下途径: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集视听、动作、思维、情感于一体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播放音乐片段、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听觉感受,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还可以通过展示乐曲的乐谱、演奏视频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谱的阅读和演奏技巧。
二、情感教育法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通过情感教育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在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合唱、欣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并通过表演、创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三、合作学习法音乐是一门集体性较强的学科,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启发性问题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堂中,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音乐中的规律和特点。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声乐训练、乐器演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还可以组织音乐会、比赛等活动,展示学生的音乐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情感教育法、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途径的探索,可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也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使音乐课堂更加有吸引力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刘淑玲.试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9):157-158.
[2]易丹丹.试论初中音乐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0):78.
3以典故轶事导入
教师在教课时应加强对课外知识的备课力度,注意对课外知识的收集。如:我在教《进行曲》这课时,在听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之前,我讲述了一则在《环球时报》上刊登的一篇童培幸的《我用指挥棒敲敲北约》的文章,内容大致是,作者赴慕尼黑考察,不时恰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一天傍晚,在慕尼黑皇家啤酒屋的施慰默大厅里,作者点了一首《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乐队指挥邀请了作者担任指挥。音乐响起,这种穿越国界的艺术语言向世界各国的人们传达了中国人的心声,它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使人们从音乐中看到强大的中国。故事讲完后,马上激起了学生爱国之情,唯有中国强大了,才能挤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急于想聆听这令中国人骄傲的歌。
总之,关于音乐课的新课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穿插进行,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只要用法得当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课的“开场白”犹如一块强大的磁铁,处处都能将学生引入神圣的艺术殿堂。音乐教师作为音乐课的总导演,首先要精心设计好“开场白”,“演”好“开场白”,使音乐课变得更加完美而具魅力。
1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现代音乐教师的标志。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例如:我在上《难忘岁月》的第二课时《黄河魂》这一课上,我用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的音乐,屏幕上展示黄河两岸秀丽旖旎的景色,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媒体展示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同学们看的入神,听得仔细,不时的为画面上的一些的情景而怒号。谴责日本人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短短的几分钟,在这“视界融合”的教学手法下,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音乐作品营造了氛围。
4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现代教学中,启发式教育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启发式教学要运用好,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在音乐课开始时,运用创设问题情境开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欣赏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时,可提问:“新大陆”指什么地方?他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是什么激起作者创作的灵感?为什么作者对印第安英雄情有独钟?启发学生在聆听音乐时通过作品背景资料,旋律分析,情感体验,去揭开心中的迹团。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上形成乐于求知的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音乐教学中,导入新课是第一个环节,它的任务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题材和意境中去,它的成功与否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后面的教学而且还连接着新与旧的知识,好的导课设计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思维的运转,使后面的教学内容顺利地开展。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演好“开场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关于课前开场的形式多样,下面是本人对新课导入环节几点经验之谈。
5副语言艺术――服装的导入
服装是增加形象的重要内容。教师上课时除了本身教学活动对学生发生影响外,教师的衣着样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因为服饰给人冲击力较强,它作为一个教师的外在形象,展示着教师的气质和修养,是课堂中的第一开场白,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服饰或过分张扬或过分邋遢,都对学生或教学产生不良的效果。服饰的搭配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服饰与教学内容巧妙的结合,将服饰作为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意境的催化剂,给学生带来提示,使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利用音乐姊妹艺术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一点也不假,不管是文学、美术、还是舞蹈、戏剧、甚至是摄影和建筑等等和音乐都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在音乐课上,借助姊妹艺术开场,既是同学们喜爱的形式,有能一语道破主题,为情绪情感推波助澜。在上歌曲《渴望春天》一课时,我选择了朱自清的散文《春》来作为导线。在一首轻柔活泼的小提琴谐谑曲的伴奏下.我充满感情地朗读起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学生在这样优美的音乐和经典的诗文的感染下,脸上仿佛吹拂着温暖的春风,眼前仿佛看到了嫩绿的小草和和煦的阳光,为学生渲染、营造了一个优美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个个翘首凝视,注意力高度集中。勿用多言,同学们随抒情的诗句,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出来。诗与音乐的结合,能使艺术形象更加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同时也满足了同学们多角度的审美。
试论初中音乐课堂的导入教学
摘要:本文着重对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进行导入设计进行阐述,并指出在导入设计过程中的若干原则,以期为活跃中学音乐的课堂氛围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