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画山绣水》说课稿苏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山绣水》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

《画山绣水》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第四篇课文,也是一篇文质

兼美的写景散文。桂林山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风光,作者选取了从桂林到阳朔160里漓江过程所见到的“画山绣水”。但是,这如长幅画卷的景色也难一一描述,于是在面上介绍以后,着重地对几

个造型奇特有传说的山岩作详细的描述。作者从文章中探出头来,和读者交谈,拉我们进入作品,

要我们和他一起进行漓江水上游,交谈是平等的、商量着的,因而过渡转折显得相当自然。

文章组织比较严密,在对桂林山水作出总的评价以后,就引导我们一同顺着漓江而下,观赏两

岸风景,听船家讲有关山岩的故事,最后再要我们从中接受教育,点出写作意图。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攒聚、萧萧瑟瑟等词语的含义;学习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

(2)学习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杨朔的散文很讲究文采,本文写的又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文中诗一般的意境,要靠反复的诵读方能体会。

(2)复述。文中所写的桂林山水的传说故事性强。让学生适当的展开想像加以复述,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略桂林山水特有的神态,提升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①品词析句法从关键词句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

②采用了分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图表和音乐。

(二)学法

①自主研读法针对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

读。②品味想象法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将优美的文字在脑中形

成一幅

幅美丽的画卷,品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提高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时数

1. 重点: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 难点:作者在观赏优美风景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凄惨故事的用意。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标题探讨。

说说课题的意思。

点拨:画山绣水”,这个题目用的是互文手法,“画山绣水”的意思就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

和水,指桂林山水蕴涵诗意,令人心醉,使人迷恋。“画”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在中国传统文艺中是指其中蕴含的诗意;绣活是工细纤巧,用“绣”来形容诗文或景物,一般是指其工巧、有华

彩。题目揭示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由此导入课文。

2.走进桂林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星罗棋布的突兀石峰,瑰丽

的溶洞和碧澄的小湖,汇成了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美丽景色。桂林山奇水秀,风景

美丽,一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

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它的特点。

设计意图:在板书时可以故意将“绣”写成“秀”,从而让学生注意字词,理解题目的含义。

进而介绍桂林的概况,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导入课文。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学生积累词语

褒.贬(bāo)香醇.(chún)恍惚

..(lín xún)

..(huǎnɡ hū)精髓.(suǐ)嶙峋

黑黝黝

..(yōu yōu)瞭.望(liào)攒.聚(cuán)峭.拔(qiào)袅.袅(nio)褒贬:评论好坏。攒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恍惚: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萧萧瑟瑟: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

2.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学生通读文章后才会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悟,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自由朗读课

文,通过“读”来达到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目的。明确课文总分

总的结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段落整体赏析

(1)寻词觅句。

齐读课文1—2段,找出总写桂林山水特色的语句。

点拨:总写桂林山水特色的语句有:“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人间少有

的。”

(2)佳段赏析

指名读第三节,说说这段文字的作用。

点拨:这一段是过渡段,一方面,是由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转为自然风光背后所蕴含的劳

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另一方面,是由对桂林山水的一般描写转为这次漓江之游

的具体描写。

(3)课文复述

自由读课文4—15段,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传说,复述给大家听。

点拨:学生复述既要尊重课文,又可加入合理的想像。一位同学讲完后,其他同学可进

行评议。

设计意图:三个环节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用三种方式让学生再次感知课文,

同时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口

语能力以及对文本提取信息、概括文本的能力。

2.文本整体探究

(1)探究巧妙的构思

思考:初看课题,文章应着重写桂林的山水景色,可作者在观赏优美风景的过程中穿插一

些凄惨故事,这有什么作用呢?

四个传说

作用名称

思想内容情感教育文学艺术寡妇桥劳动人

民牺牲自

我、乐于助

人。

认识过去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①有利于作者想象山岩的形态;②增添文章的神话色彩,丰富文章的内容。

父子岩

劳动人民受苦受难,受阶级

压迫

望夫石

媳妇娘岩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也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2)理解写作意图

齐读最后一段,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情感。

(3)佳句欣赏

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此项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可从用词的准确生动,比喻、

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体会。

现举几例:比喻句:

(1)瞧瞧那漓江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

(2)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

(3)不管是谁,心胸里都有藏着无数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只要戳个小

洞,就要喷溅出来。

排比句:

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

(4)积累优美语句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或句子,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学生积累优美字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