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汇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汉字结构六书的内容(1)象形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

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甲骨文:日月金文:日月小篆:日月* 象形字举例:斤:甲骨文:斤;金文:斤;小篆:斤。

《说文》:“斫木也。

”《庄子·徐无鬼》:“运斤成见。

”。

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行:甲骨文:行;金文:行;小篆:行。

《说文》:“人之步趋也。

”按:据甲文字形,“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

《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本义: :道路。

文:金文:文;小篆:文。

《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本义:花纹;纹理。

而:金文:而;小篆:而。

《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干:金文:干;小篆:干。

《说文》:“犯也。

从反入,从一。

” 按:据甲文字形,干象盾牌。

本义:盾牌。

(2)指事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上下二字。

上下二字甲骨文作上下。

弧线表示标准线,“—”表示在上方或下方。

篆文将弧线变成了直线,将弧线上下的“—”变成了竖线“ |”。

指事字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a、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例如:一: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

《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凡一之属皆从一。

”二:金文:二;小篆:二。

《说文》:“地之数也。

从偶一。

”三:金文:三;小篆:三。

《说文》:“天地人之道也。

从三数。

”四:金文:四;小篆:四。

《说文》:“阴数也。

象四分之形。

”b、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刃:金文:刃;小篆:刃。

《说文》:“刀坚也。

象刀有刃之形。

”本:金文:本;小篆:本。

《说文》:“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末:金文:末;小篆:末。

《说文》:“木上曰末。

从木,一在其上。

”亦:金文:亦;小篆:亦。

“亦”是“腋”的古字。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膢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打瞌睡——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古代汉语词汇

古代汉语词汇

古代汉语词汇一、古今词汇的继承与发展古今汉语词汇之间的关系既有集成又有发展。

继承使汉语相对稳定,发展又使古今词义有不同的特点。

在汉语的发展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显著的。

了解汉语词汇的继承和发展状况,既有助于了解古代词汇,又帮助我们了解现代词汇。

(一)古今词汇的消亡和沿用1、古语词的消亡词汇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有些旧的社会制度、习俗的变更,这样与其相对应的词语就相对地在历史的发展中消亡了。

如,犙、牭、魖(使人耗财的一种鬼。

)、轺(一种小型马车。

)、刵(古代一种个耳朵的刑罚。

)、卣(一种圆形肚大口小,有盖,提梁的酒器。

)2、后代新词的产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思维的深化,新观念,新思想大量产生。

这些变化都要求语言来适应,于是产生了大量的新词。

如,春秋时期:冶炼:鍼、铸、锻。

伦理:孝、悌、德、勇。

汉唐时期:由于与一些少数民族的往来,一些佛语大量的引进,以及一些植物的名称,丰富了汉语的语汇。

葡萄苜蓿圆满世界明清时期:由于西方科学技术的渗透,许多科学术语出现在汉语中。

地球测量推论透视几何3、古今词的沿用从古语词发展到今语词,有一些基础语词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些基础词也是构词的基础。

自然:日月雨水山火人体:目眉手足动物:牛羊马豕社会关系:父母子孙双音词:窈窕参差4、词汇的发展趋势①词汇量又少变多甲骨文:4500多个。

《说文解字》9353个。

《康熙字典》47035个。

《现代汉语词典》76000个。

②表意由粗疏变得精密相:审视互相衣:襟、袖、袂③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多音节发展但我们不可忽视,在古语词中也有大量的双音节词,主要表现几种形式:叠音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孔子燕居,申申如也。

联绵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古代汉语词汇学

古代汉语词汇学
宗教文化词汇的特点
这些词汇通常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宗教内涵,反映了古代社会的 宗教观念和价值取向。
宗教文化词汇的意义
通过研究这些词汇,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 和价值观念。
古代汉语词汇中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词汇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汇与政治文化相关,如“皇帝”、“臣子”、“官职”等,这些词 汇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
01
文化词汇是反映古代社会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
方面的词汇,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特点
02 文化词汇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
化词汇也有所不同,是语言中文化信息的载体。
举例
03
如“礼”、“乐”、“仁”、“义”、“忠”、“孝
”等。
行业词汇
定义
行业词汇是古代各行各业使用的专门术语和词 汇,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军事等领域。
代词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如“之”、“何”、“若”等 。
词的搭配与组合
动词与名词搭配
如“吃苹果”、“骑马”等。
形容词与名词搭配
如“大房子”、“美丽的花朵”等。
副词与动词搭配
如“快速地跑”、“慢慢地走”等。
代词与动词、名词搭配
如“他来了”、“这是什么”等。
词序与句法结构
主语+谓语:如“我爱吃 苹果”。
同义词与反义词
要点一
同义词
意义相近的词,如“高”和“上”,都表示位置较高的意思。
要点二
反义词
意义相反的词,如“大”和“小”,表示大小相对的概念。
词义的演变与转移
词义的演变
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词义可能会发生变 化,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代 仅指妻子。

古代汉语练习——词汇

古代汉语练习——词汇

词汇练习[练习一]一、说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的意义:1.运斤.成风——2.不刊.之论——3.口诛.笔伐——4.家给.人足——5.苟且偷.安——6.不足为训.——7.洞.若观火——8.尾大不掉.——9.日薄.西山——10.比.肩继踵——二、说明下列双音词中加点的词素的意义1.楷.模——2.逗.留——3.讽.诵——4.树艺.——5.功伐.——6.劝.勉——7.字.孕——8.法则.——9.容止.——10、丰登.——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根据同义联合的构词方式另造一个含有其字的双音词。

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孟子·公孙丑上》)2.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3.以防.止水,以沟荡水。

(《周礼·地官·稻人》)4.文繁而义诡,意局.而辞野。

(《晋书·潘岳传》)5.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

(韩非子·内储说下))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贾谊《过秦论》)7.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史记·淮阴侯列传》)8.、郭林宗至汝南造.奉高。

(《世说新语·德行》)9.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论语·雍也》)10.马逸.不能止。

(《左传·成公二年》)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梁惠王上》)2、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孟子·梁惠王上》)3、假令韩信学道廉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史记·淮阴侯列传》)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蔺列传》)5、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史记魏公子列传》)6、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柳宗元《捕蛇者说》)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孟子·梁惠王上》)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9、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古代汉语整理完整

古代汉语整理完整

古代汉语字词意思整理1.汉语的分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2.《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通行本是晋郭璞的注本3.有鸟焉,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是”4.《淮南子》注本有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今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5.四极发,发:倒塌6.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兼:同时具备若干方便,广泛地。

周:普遍7.炎:火花。

浩洋:水势浩大的样子8.淫水:洪水9.日思高其位,高:使动,提高大其禄,大:用作使动,加大10.《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前1716年),共收入47035个。

古代收录汉子最多的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

这部字典按部首排列,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体例: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引古书为证。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11.王引之曾作《字典考证》。

王力先生著有《康熙字典读订误》12.《汉语大字典》在字形方面,它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在字音方面,首先是用拼音字母尽可能注出所收字的现代读音,然后收列它的中谷反切,并标注它的音韵地位和上古所属的韵部。

13.《助字辨略》请刘淇著。

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资料比较丰富。

14.《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共收字一百六十个。

15.《词诠》近人杨树达编。

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附有部首目录。

近人张相著《诗词曲语词汇释》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6.汉字字符有三种:表意字符、表音字符、记号。

汉字是表意字符。

17.六书: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的称名,班固的次第背诵:六书:一曰指事。

第五讲 古代汉语的词汇

第五讲  古代汉语的词汇

1、基本词汇保持不变。

如 “人”、“手”等。这类词数量不多,
却是汉语的基本词汇
2、新词产生旧词消亡。
①任何新事物、新思潮的出现,都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新 词来表达,就会产生很多新词;
②同时反映旧有事物或概念的词的改换、更新,也会产 生新词。而新词产生后,往往导致旧词的消亡。如:
“舟——船”、“梁——桥”、“足——脚”、
有缓急非有益也。
词义辨析练习一:请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词义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3、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4、超即斩其首以送广德,因辞让之。 5、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6、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7、安贫乐潜,味道守真。 8、其游戏,好种树麻菽。 9、凡克邑不用师徒曰“取”。 10、动静有常,大小殊异。 11、非常之事,常人所骇。
为词义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
显著的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
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1、词义轻重变化
例如: 古义
今义
恨 遗憾、不满
痛恨、怨恨
怨 怨恨、痛恨
埋怨
诛 责备
杀戮
感激 愤激
感谢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


谣言
中性 贬义
下流
中性 贬义
吹嘘
如:信誓旦旦 斤斤计较 落落大方
伐木丁丁 关关雎鸠
杨柳依依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咄咄逼人
在古汉语中,此类叠音词应用较广,但是,叠 音词的两个字只表示音节,只有重叠起来才表示特 定的意义,与分开后的单字意义无关。
(2)联绵词:一般是由两个音节组成,这两个音 节在语音上大多有联系,表示一个不可分割的意义。 类型:①双声联绵词:参差、仓促、琵琶、伶俐

《通论:古汉语词汇》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

《通论:古汉语词汇》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

(池,水池;塘,堤岸。《庄子达生》;“被发行 水池; 堤岸。 庄子达生》 思考: 而游于塘下。 防坊堤隄塘唐坟坋” 思考:,而游于塘下。“防坊堤隄塘唐坟坋”在堤坝这 歌 个意义上同义。) 个意义上同义。)
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生春草 秋水》 ②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 秋水 盈虚
知道 艰—艰难 恐—恐惧 知—知道 将—将军 艰难 恐惧 知道 将军 洪—洪水 减—减少 道、路—道路 朋、友—朋友 洪水 减少 道路 朋友
⑶、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
途—道路 伐—攻打 好—漂亮 师—军队 道路 攻打 漂亮 军队 息—呼吸 御—抵挡 呼吸 抵挡 丢失、 池—护城河 护城河 亡—丢失、逃跑 丢失
4、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一个 、 双音词
学记》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知道。 礼记 学记 ②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 合散消息兮 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 消息 ?(贾谊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 味不同。 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 内篇杂下》 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霍光传》 ④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汉书 霍光传 结婚相亲 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沧海难为水 。(元稹 城市, 。(张俞 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 ⑦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痛恨于桓灵也 性行淑均, 于昔日, ⑧将军向宠,性行淑均,长晓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长晓军事,试用于昔日 之曰能。(同上) 之曰能。(同上) 。(同上

有趣的古代汉语词汇知识

有趣的古代汉语词汇知识

有趣的古代汉语词汇知识
一、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

1. 单音节词。

- “走”
- 发音:zǒu。

- “兵”
- 发音:bīng。

2. 双音节词(连绵词)
- “参差”
- 发音:cēn cī。

- “踟蹰”
- 发音:chí chú。

二、古今异义词。

1. “妻子”
- 发音:qī zǐ。

2. “卑鄙”
- 发音:bēi bǐ。

三、一词多义。

1. “绝”
- 发音:jué。

- 词性:动词、形容词等多种词性。

2. “数”
- 发音:shù、shǔ、shuò等(根据不同意义发音不同)
- 词性:名词、动词等。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沛公军霸上”中的“军”
- 发音:jūn。

- 原本词性为名词,军队的意思。

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驻军、驻扎”的意思。

2. 形容词作名词。

- “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
- 发音:jiān、ruì。

- 原本“坚”是形容词,坚硬的;“锐”是形容词,锐利的。

在这里活用为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

古代汉语词汇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词汇基础知识
“驱,马驰也。”“驰,大驱也。” 《说文》:“国,邦也。”段注:“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
4
第二单元 古汉语词汇常识(电子教案)
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 《说文》:“宫,室也。”段注:“宫言其外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
统言不别也。” 《说文》:“牙,壮齿也。”段注:“统言之,皆称牙称齿。析言之,则前
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庄公 29 年) 于囊于橐。(诗经·大雅·公刘)——毛传:“小曰橐,大曰囊。”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教化。(屈原·离骚)——王逸注:“近曰 离,远曰别。” 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诗经·大雅·生民)——毛传:“直言曰言,论难 曰语。”孔疏:“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 在字典词典中对同义词的辨析就更多了。如: 《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 琢,石谓之磨。” 《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邢疏:“此对文尔,散则草亦 名华。” 《说文》:“观,谛视也。”“觇,窥视也。”
第二、以字典、词典或注释汇编的形式体现 秦汉之际,出现了《毛诗故训传》、《尔雅》;汉代有《说文解字》、《方言》、 《释名》等。我们今天研究古汉语词汇应该以以上字典、词典为基础。 第三、表现在前人对古书的注疏中 如《十三经注疏》(按:十三经指《诗经》、《尚书》、《周易》、《周礼》、《仪 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 《尔雅》和《孟子》),以及清代学者对《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等 字典和词典等作的注释,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把传统语言学中词汇研究成果概括为下面几点: 第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研究 古汉语词以单音节为主,通常一个字就等于一个词,因此字义大致和词义相 当。《说文》就是通过字形的分析探求字的本义。后来学者对它的研究,值得我 们借鉴。如:

古汉语的词类

古汉语的词类

第一章古汉语的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即根据词和词之间的结合能力而划分的类。

如根据是否能受数量词修饰并不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划分出普通名词这一类。

在划分词类的过程中,词义也可作为一种虽不严密,但却迅速的判定依据。

如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等。

关于词类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传统的词类的划分方法,将古代汉语的词类比照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的语言,它有它的独特特点,而作为承接着主要语法功能的词,必然会带有这种特点(词无定类)。

但是现阶段的词类的讲解,主要简单套用西方已有的现成的语法体系,使我们现阶段的研究陷入了很多矛盾的地方。

所以一部分专家主张重写汉语语法。

但是事实上,在汉语中,不但一词多义,而且一义也有不同用法。

因为词义不同,用法不同,便影响它的词类。

所以前人称之词无定类。

在古代汉语中,虽然有不少词类活用现象,但是能活用的也就是少数词,并且活用的范围十分有限。

所以词是可以划分为固定的类型的。

古汉语的词类首先根据能否单独充当结构成分而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凡是能够单独充当结构成分的是实词,反之是虚词。

从词义的角度看,实词主要是用来表示词汇意义(实际意义,概念),虚词主要用来表示语法意义(表示概念之间的各种语法关系和句子的语气等)。

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又可把实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后两者有的归为虚词)。

虚词的分类一般有(副词、代词)连词、介词、语气词、助词、叹词。

因为在古汉语中的虚词地位特别重要,我们将重点介绍,对于实词我们只作简单的介绍,名词名词包含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四个小类。

从语法功能看,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要活跃些。

动词动词包含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能愿动词三类。

形容词包含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

在古汉语中,性质形容词以单音节为主(也不部分双音节词),状态形容词以双音节为主(也有部分单音节词)。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二、连词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出师表》)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古文常用词汇

古文常用词汇

古文常用词汇古文是指古代汉语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言文字。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文有其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古文词汇,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遗产。

一、时间词汇1. 晨:早晨、清晨2. 暮:傍晚、黄昏3. 晦:日暮、月亏4. 霎时:极短的时间二、地点词汇1. 囿:边界、范围2. 曩:从前、以前3. 漠:远、遥远之地4. 华胄:指中原地区三、感情词汇1. 惆怅:忧愁、伤感2. 恬淡:安逸、宁静3. 悠然:闲适、悠闲4. 惘然:失望、迷茫四、描述词汇1. 隽永:优美、持久2. 纤尘不染:洁白无瑕3. 凄凉:孤寂、萧条4. 骈拇:成双成对五、动词词汇1. 翩翩:轻盈地飞舞2. 踌躇:犹豫不决3. 昏聩:愚昧、无知4. 陶醉:沉浸、忘我六、文学词汇1. 玄言:深奥的言辞2. 奇文:独特的文辞3. 凄婉:悲伤而感人4. 咏史:歌颂历史七、自然景观词汇1. 鸿鹄:形容气度高贵的鸟类2. 瑶池: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3. 渺茫:模糊不清、遥远4. 翠竹:绿色的竹子八、人物词汇1. 羽士:指以文学为职业的人2.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3. 佳人:美貌的女子4. 志士:有远大抱负志向的人九、社会词汇1. 仆从:随从、仆人2. 纳降:接受投降3. 心腹:亲信的人4. 士人:指读书人、知识分子以上只是一部分古文常用词汇的介绍,读者在阅读古文时还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古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丰富了汉语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促使更多人热爱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特点词义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特点词义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特点词 义的发展演变

古义专指蔬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礼 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谓芹藻之属。” 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 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 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这里“菜”与“肉”分别画然。到 了吴敬梓《儒林外史》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 了。如该书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 碗一碗的端上来。”这里的“菜”显然指前面的“鸭子、鸡、鱼” 等。
1、古用今废词:
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 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牲畜种类词:羜,五月生羔;羳,黄肚羊;犙,三 岁牛;牭,四岁牛。 古代官职等级:君、臣、仆、吏、奴、婢、大夫、 尚书、丞相、宰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禅,祭天;社,祭地。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特点词 义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特点词 义的发展演变
响唱
响:古专指回声。《水经注·江 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今泛指声音。洛宾王《在狱鸣 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宜 沈。”
唱:古义指领唱。《诗经·郑风·萚 兮》:“叔兮伯兮,唱予和女。”
雌雄原本只用来
今“泛渔指舟唱 唱晚歌,。响王穷勃彭《蠡腾之王滨阁。序”》区 在:别 却鸟也类用、来禽指类兽,类现、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特点词 义的发展演变
古代对动物的总称。《尔雅·释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
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
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
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套車 ← 捆縛(本義) → 約束 → 約定、訂約 →簽訂的盟約


簡約← 節省、節約 邀約

節儉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4、詞的基本義和附加義 詞的基本義是事物本質屬性的概括。 附加意義指附加於基本意義之上的各種意義,
包括: 文化意義 情感意義 搭配意義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1)鳥學習飛翔時不停地拍打翅膀。 《禮記·月令》:‚鷹乃學習。‛
(2)反復練習。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學習。 《韓非子·五蠹》:‚莫如修仁義而習文學。‛
(4)瞭解、熟悉。 晁錯《言守邊備塞疏》:‚習地形,知民心。‛
(5)習慣。 《商君書·戰法》:‚民習以力攻難,故輕死。‛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3)情感意義 情感意義指詞的褒貶義、尊重輕蔑義等。 殺—誅—弑 《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
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 傳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賊 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 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 君也。‛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5)既不雙聲也不疊韻。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 者九萬里。(《莊子·逍遙游》) 仁義陵遲,《鹿鳴》刺焉。(《史記·十二 諸侯年表》) 妯娌、瑪瑙、芙蓉、蝴蝶、狼狽 狼藉、牡丹、蝙蝠、蟋蟀、疙瘩
18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聯綿詞不僅在語音上有特點,在書寫形式上 也有特點。聯綿詞大多都是假借別的字來表 示,所以在書寫形式上往往不止一種寫法。 ‚望洋‛也寫作‚望羊‛或‚盳洋‛, ‚委蛇‛也寫作‚逶迤‛‚委迆‛或‚逶 移‛,‚陵遲‛也寫作‚嶺夷‛‚陵替‛。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5)邀約。 《史記·韓長孺列傳》:‚約單於入馬邑而漢兵縱發。‛
(6)簽訂的盟約。 《鹽鐵論·和親》:‚匈奴數和親,而常先犯約。
(7)節省,節約。 《史記·李將軍列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8)簡約。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文約,其辭微。‛
(9)節儉。 《荀子·榮辱》:‚約者有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 馬。‛
14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疊韻聯綿詞 逍遙、叮嚀、洶湧、從容、窈窕 望洋、爛漫、哆嗦、駱駝、妖嬈 霹靂、彷徨、咆哮、燦爛、蜻蜓
15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3)既雙聲又疊韻,前後兩個音節的聲母相同, 韻母相同或相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詩經·周南·關雎》) 無縱詭隨,以謹繾綣。(《詩經·大雅·民 勞》) 綿蠻黃鳥,止於丘阿。(《詩經·小雅·綿 蠻》)
陽 陽光。
《詩經·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山南水北。
《尚書·禹貢》:‚岷山之陽,至於衡山。‛ 《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溫暖。 《詩經·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明亮。 《詩經·豳風·七月》:‚載玄載黃,我朱孔陽。‛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2、存在雙音節單純詞 古代漢語裏有不少雙音節單純詞,傳統稱之
為“聯綿詞”或“聯綿字”。 聯綿詞是兩個音節表示一個語素,所以不能
拆開來講,拆開來則每一個音節都沒有意義。 雙聲;疊韻;雙聲又疊韻;疊音;既不雙聲
也不疊韻。
11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1)雙聲,前後兩個音節聲母相同。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詩經·周南·關雎》) 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史 記·淮陰侯列傳》)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 形容枯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5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知道 《禮記·學記》:‚人不學,不知道。‛
身體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墨子者,顯學 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
地方 《孟子·告子下》:‚天子之地方千里。不 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 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
6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古代漢語詞彙單音節詞佔優勢,但古代漢語的 節奏音步是雙音節的,兩個音節構成一個節奏 音步,《詩經》裏的詩句絕大多數都是四字句, 原因就在於此。由於這個緣故,古代漢語裏有 不少雙音節的韻律詞。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3、詞義的引申方式 人類通過類比、象徵、隱喻等手段來認識世
界反映世界,其結果造成了詞的意義的引申 和發展。 詞義引申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本義 引申出直接引申義,直接引申義再引申出新 的引申義(間接引申義)。這種方式叫做 “鏈條式”引申。 習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另一種是若干個引申義都是從本義直接引申出來的, 叫做“輻射式”引申。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放在一起使用的兩個同義詞儘管有相當一部 分後來發展爲一個詞彙和語法的詞,但在古 代漢語裏它們祇是一個韻律詞,在詞彙語法 上是一個短語,與現代漢語裏的並列結構雙 音詞是不同的。
從意義表達的角度來說,同義連用是一種疊 床架屋現象,不符合語言表達的經濟原則。 把它們放在一起使用,純粹是爲了適應雙音 節節奏音步的需要。
古代將顏色分爲正色和間色,赤、黃、青、白、黑 五種顏色是正色,紅、紫、綠等顏色是間色。正色 和間色的文化評價是不一樣的,正色受到尊重,而 間色受到貶低。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3)情感意義 情感意義指詞的褒貶義、尊重輕蔑義等。 殺—誅—弑 《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
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弑其君 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 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偏義複詞是將兩個意義相反或相關的詞放在一起使用, 在表達上祇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 上》)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孟子·梁惠王 下》) 大夫不得造車馬。(《禮記·玉藻》) 今公常從數騎,一旦有緩急,寧足恃乎!(《史 記·袁盎晁錯列傳》) 安世應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執事,何 長短而自言乎?‛(《漢書·張湯傳》)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約 (1)捆縛。
《說文·糸部》:‚約,纏束也。‛ (2)套車。
《戰國策·趙策四》:‚於是爲長安君約車百乘,質 於 齊。‛
(3)約束。 《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
(4)訂約,約定。 《史記·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 入咸陽者王之。‛
3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日:太陽
月:月亮
晝:白天
夜:晚上/夜裏
江:長江
河:黃河
市:市場
石:石頭
輪:輪子
虎:老虎
鼠:老鼠
夫:丈夫
妻:妻子
父:父親
母:母親
子:兒子/女兒
目:眼睛
耳:耳朵
喜:高興
戚:悲傷
4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現代漢語的一些雙音節詞在古代漢語裏也有 同形對應形式,但在古代漢語裏一般不是詞, 而是一個短語。 男子/女子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 寢之床……乃生女子,載寢之地。‛ 指示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 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1)基本意義 基本意義也叫理性意義、概念意義。 詞典中給詞下的定義就是詞的基本意義。
弑:古代臣殺死君主或子女殺死父母。 儒:春秋時用詩書禮樂進行禮儀教育的知識
分子。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基本意義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事物的本質 屬性不止一種,因此,詞在使用過程中有時 會祇體現其一種屬性。 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體現無味屬性) 碧天如水夜雲輕。(體現透明清澈屬性) 舊恩如水滿身流。(體現流動屬性)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體現柔軟屬性)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2)文化意義 文化意義是反映民族價值取向、審美取向、
時代觀念等文化心理和時代文化特點的一種 意義。

《詩經·豳風·七月》:‚猗彼女桑。‛唐 孔穎達疏:‚女是人之弱者,故知‘女桑' 柔桑。‛
《釋名·釋宮室》:‚城上垣曰睥睨……亦 曰女牆。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 丈夫也。‛
詞彙
邱冰
1
一、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二、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三、典故性詞語 四、學習古代漢語詞彙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方

2
一、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1、單音節詞佔優勢 古代漢語詞彙與現代漢語詞彙相比較,最顯
著的一個不同點是,古代漢語詞彙是單音節 詞佔優勢,現代漢語詞彙是雙音節詞佔優勢。 有很多詞在古代漢語裏是單音節的,在現代 漢語口語裏都是雙音節的,沒有相應的單音 節的說法。
所謂韻律詞,即在韻律上是一個單位,而在詞 彙和語法上不是一個詞。
古代漢語裏的韻律詞常見的有兩種:其一是同 義連用,其二是偏義複詞。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同義連用,即將兩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放在一起 使用。
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時,下盡地財,中用人力, 是以群生遂長,五穀蕃殖。教民養育六畜,以時 種樹,務脩田疇,滋植桑麻。肥墝高下,各因其 宜。丘陵阪險不生五穀者,以樹竹木,春伐枯槁, 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爲民資。是 故生無乏用,死無轉屍。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羣, 不取麛夭,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豺未祭獸, 罝罦不得布於野。獺未祭魚,網罟不得入於水。 鷹隼未摯,羅網不得張於谿谷。草木未落,斤斧 不得入山林。昆蟲未蟄,不得以火燒田。孕育不 得殺,鷇卵不得探……。(《淮南子·主術訓》)
(2)動物名 ‚魚鮪‛(《禮記·禮運》)‚蟲蝗‛ (《呂氏春秋·孟夏紀》)‚蟲螟‛(《呂 氏春秋·仲春紀》)
21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3)植物名 ‚樹檀‛(《詩經·小雅·鶴鳴》) ‚草茅‛(《儀禮·士相見禮》)
(4)方位名 ‚中林‛‚中谷‛‚中田‛‚中河‛ (均 見《詩經》) ‚中野‛(《周易》) ‚中庭‛(《孟子》)‚中廷‛(頌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