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物理化学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物理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19a14026c85ec3a87c2c5be.png)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物理试卷(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Ⅱ两部分。
试卷Ⅰ为选择题部分,必须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
试卷Ⅱ为非选择题部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相应预留的位置。
2.学生只需上交机读卡和答题纸。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关于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第一次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没有本质的区别C.爱因斯坦从理论上指出电磁波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他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D.麦克斯韦的电磁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设置单缝的目的是( )A.使得作为光源的双缝S1、S2都是由它形成的相干光源;B.控制光的强度;C.控制光的照射范围;D.使光先发生衍射.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A.只有红光和绿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光和绿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 .屏上无任何光亮.4. 下列关于动量和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的大小改变B.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的方向改变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D.以上说法均不对。
5. 放射性探伤是利用了( )A.α射线的电离本领;B.β射线的贯穿本领;C.γ射线的贯穿本领;D.放射性元素的示踪本领.6.如图所示,红光和紫光以不同的角度,沿半径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它们的出射光线沿OP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O是红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短B.AO是紫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短C.AO是红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D.AO是紫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1:4,若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相等,则它们动量大小之比p甲:p乙是( )A.1:1 B.1:2 C.1:4 D.2:18.在光滑水平直路上停着一辆较长的木板车,车的左端站立一个大人,车的右端站立一个小孩.如果大人向右走,小孩(质量比大人小)向左走.他们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他们走动过程中( )A.车可能向右运动B.车一定向左运动C.车可能保持静止D.无法确定9.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由于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10.甲、乙两铁球质量分别是m1=1 kg,m2=2 kg,在光滑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v1=6 m/s、v2=2 m/s.甲追上乙发生正碰后两物体的速度有可能是( )A.v1′=7 m/s,v2′=1.5 m/sB. v1′=2 m/s,v2′=4 m/sC. v1′=3.5 m/s,v2′=3 m/sD. v1′=4 m/s,v2′=3 m/s11.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的能量状态,则( )A.氢原子可能辐射3种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种子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12.具有天然放射性的90号元素钍的同位素钍232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稳定的82号元素铅208.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钍核比铅核多24个质子B.钍核比铅核多16个中子C.这一系列衰变过程中共释放出4个α粒子和6个β粒子D.这一系列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6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13.关于核能和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E=mC2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B.根据ΔE=ΔmC2,在核裂变过程中减少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C.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D.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就会发生链式反应,瞬时放出巨大能量1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其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若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15.如图所示,一个折射率为2的三棱镜,顶角是45°.有一束光以图示方向射到三棱镜上,入射角为i(0<i<90°)则下列有关这束光传播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 (不考虑两次反射)①两个界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②两个界面都可能发生折射现象③在界面I 不可能发生全反射④在界面Ⅱ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A .只有①②B .只有②③C .只有①②③D .只有①③④二、多选题(共20分。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1bacdfaa00b52acfc7cae9.png)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 年 级 物 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 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从而发现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
人们为了纪念它在电学中的成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 的单位。
2.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冷却效果好。
3.根据下左图所提供的信息,你知道被测电灯两端电压的测量范围为 ,若图中电压表连接正确的话,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填“b 到a ”或“a 到b ”)。
4.如上中图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图甲),记住测力计的读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图乙),测力计的读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 。
5.收音机上调节音量的旋钮(如上右图所示)实际上是一个旋钮型 。
若接线片A 、B 巳接入了电路,则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时,收音机的音量将变 。
6.熔丝是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可能的原因是: ;或者 。
7.根据导电性能可以把物体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人体、大地、塑料、金属、油、橡胶、玻璃、陶瓷等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有 ;..8.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
若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B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C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D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9.标有“220V 40W ”字样的电风扇、电视机、电烙铁、节能灯正常工作相同时间,产生热量最多是A .电风扇B .电视机C .电烙铁D .节能灯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欲使闭合开关后,两只灯泡能同时发光,应在图中甲、乙两处连入的元件是A .甲是电流表,乙是电池组B .甲是电池组,乙是电流表C .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池组D .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11.有两段导线A 和B ,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线A 的电流较大,通过导线B 的电流较小,则A .导线A 的电阻小于导线B 的电阻 B .导线A 的电阻等于导线B 的电阻C .导线A 的电阻大于导线B 的电阻D .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12.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试电笔,手不应触碰笔尾金属体 B .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人拉开 C .雷雨天气,不在大树下避雨 D .在家庭电路中,冰箱和电视是串联13.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电能表,从中可获取的正确信息是A .它测的是小明家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B .此时电能表的读数是15732kW ·hC .正常工作时,允许接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是4400WD .电路每消耗l 度电,电能表转盘转过3000转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9V 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泡L 1、L 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3V ,则灯泡L 1两端的电压为A .3VB .6VC .4.5VD .9V 15.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事例不属于...此方法的为 A .根据靠近带电体的轻小物体被吸引,推测轻小物体可能带电 B .根据小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流过 C .通过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推测分子之间有间隙 D .通过摩擦起电,知道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16.在下面表格中,画出指定电学元件的符号。
2014--2015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b37593a8956bec0875e319.png)
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1分)1.下列现象中,禾U 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2•在如图1所示的四种电路图中,电路连接正确且电流表测 L i 电流的图是(L i-®~®T■ +3•对一确定的导体,其电阻R = U/I 所表示的意思是()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4. A 、B 、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 A 带负电,A 和B 互相吸引,C 和A 互相排斥,则()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B• 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C. B 可能带正电,C 带正电 D • B 一定不带电,C 带正电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 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 随时间变化图 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得到两液 体的比热容()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 •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 .无法判断6•将标有“ 12V,3W 的甲灯和“6V, 3W 的乙灯,串联接在15V 的电源上,那么能正常发光的是( )7. 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表有示数,过一会后发现两只电表有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 小,另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可能是灯L 断路 B •一定是灯L 短路 C.可能是滑动变阻器 R 断路 D •一定是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向左滑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 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 ,这时发动机的效率——选填“升高”、“不A.甲灯 B •乙灯 C.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D.两灯都不正常发光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变”或“降低”)。
物化期末考试试卷A-2015
![物化期末考试试卷A-2015](https://img.taocdn.com/s3/m/bd168e0814791711cc791727.png)
中山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考试科目:《物理化学(上)》(A卷)学年学期:2014学年第三学期姓名:学院/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学号:考试方式:闭卷+A4纸双面小结年级专业:考试时长:120分钟班别:第八条:“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以下为试题区域,共3道大题,总分100分,考生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一、选择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1.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A) 3 种 (B) 2 种(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2.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图为下列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 B、C ) 答案为何无C?3. 液体B比液体A易于挥发,在一定温度下向纯A液体中加入少量纯B液体形成稀溶液,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必高于同温度下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B) 该液体的沸点必低于同样压力下纯液体A的沸点(C) 该液体的凝固点必低于同样压力下纯液体A的凝固点(溶液凝固时析出纯固态A)(D) 该溶液的渗透压为负值4. 在下列状态变化中,哪些可以应用公式d U = T d S-p d V ?O2(A) NO2气体缓慢膨胀,始终保持化学平衡NO2===NO+12(B) NO2气体以一定速度膨胀,解离出来的NO+1O2总是落后于平衡组成2O2的条件下膨胀(C) SO3气体在不解离为SO2+12(D) 水在-10℃时等温结冰5. 假定某原子的电子态有两个主要能级,即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级差为1.38⨯10-21J,其余能级可以忽略,基态是二重简并的。
则在100 K时,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上的原子数之比为:( )(A) 3 (B) 0.184 (C) 1 (D) 0.016. 下列条件哪一个错误? ( )理论上使公式ΔH p = Q p成立的条件是:(A) 封闭体系(B) 只做体积功(C) 恒压可逆(D) 等压不可逆7. 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________。
2014-2015秋冬物理化学(乙)试卷A及标准答案
![2014-2015秋冬物理化学(乙)试卷A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b5a64f04a1b0717ed5dd0e.png)
浙江大学2014–2015学年秋冬学期《物理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号:061B9030,开课学院:__理学院_考试试卷:√A卷、B卷(请在选定项上打√)考试形式:√闭、开卷(请在选定项上打√),允许带__计算器__入场考试日期:2015年 1 月 29 日,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诚信考试,沉着应考,杜绝违纪。
考生姓名:学号:所属院系: _1.1 mol of water vaporizes at 298 K and 100 kPa. Calculate Q, W, ΔU,ΔH, ΔS, ΔG and ΔA. The volume of water can be neglected. The vaporizing enthalpy change of water at 373 K Δvap H m= 40.668 kJ·mol-1.The isobaric heat capacities of water and vapor (perfect gas) are: C p,m (H2O,l) = 75.75 J·mol-1·K-1, and C p,m (H2O,g) = 33.76 J·mol-1·K-1 (15 scores).ΔH是重点!基尔霍夫定律!Q与ΔH关系要注意!计算W用了一长串近似公式要记忆2. When 2.00 mol of a perfect gas at 330 K and3.50 atm is subjected to isothermal compression, its entropy decreases by 25.0 J·K-1. Calculate (a) the final pressure of the gas and (b) ΔG for the compression (15 scores).(5.8a)注意:出现deabsorb,decrease之类的字眼要注意物理量的符号3. The vapor pressure of benzene is 400 Torr at 60.6 ℃, but it fell to 386 Torr when 19.0 g of an in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was dissolved in 500 g of benzene. Calculate the molar mass of the compound (10 scores).(7.9a)4. The following picture is the phase diagram for silver and tin.(a) State what substances exist in each region and label each substance as solid, liquid or gas .(b) Sketch the cooling curves for the given systems a, b and c.(c) Is there any compound in the diagram? Is it stable or unstable? If itexists, what is the chemical formula?(d) What is the composition for the last drop of liquid if solution c is cooled below the triple line? (15 scores).5. The standard potential for the cell reaction:H2(g) + 2AgCl(s) = 2Ag + 2HCl(aq)at 101.325 kPa from 0 ~ 90℃has a relation to temperature:E⊖= a + b ( T–T0) + c ( T–T0) 2 + d ( T–T0) 3where a = 0.2369V, b = – 4.8564×10– 4 V/K, c = – 3.4205×10– 6 V/K2,d =5.869×10– 9 V/K3, T0 =273.15 K. Calculate Δr G m⊖,Δr S m⊖, and Δr H m⊖of the cell reaction at 10℃and 101.325 kPa. Given that F = 96485.(15 scores) (来自中文书)6. Consider the following mechanism for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R2:(1) R2→R + R(2) R + R2→P B + R′(3) R′→ P A + R(4) R + R→P A + P Bwhere R2, P A, P B are stable hydrocarbons and R and R′ are radicals. Find the dependence of the rate of decomposition of R2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R2. (15 scores)(26.6 b)跟例题类似7. N2 adsorbed on SiO2 surface to the extent of 1.242 cm3 g-1 at 350 kPa and 180 K, but at 240 K the same amount of adsorption was achieved only when the pressure was increased to 1.02 Mpa. What is the enthalpy of adsorption of N2 on SiO2 surface? (15 scores)(28.17 b)习题为28.17a。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考试题及其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考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b24c1a1c7aa00b52acb16.png)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说明:本试卷一共六道大题,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本次考试命题范围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对应的字 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24分)1.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分别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甲 乙丙 丁A.甲图测的物体A 的长度为3.80cm 。
B.乙图测的物体A 的长度为1.45cm 。
C.丙图测的物体A 的长度为4.99cm 。
D.甲图测的物体A 的长度为1.50cm 。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B.9cm/sC.8cm/sD.7cm/s2题图 3题图3.小亮作发光点S 的像S '的光路图,如图。
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 1A 1、O 2A 2。
②作入射光线SO 1、SO 2,③作法线O 1N 1、O 2N 2,④将反射光线O 1A 1、O 2A 2反向延长交于S '。
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④①③②D .②①③④4.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色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5.下面四幅图展示的物理情景都与声学知识有关。
对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可以做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B.乙图可以做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C.丙图可以证实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D.丁图是不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6.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7.甲、乙、丙、丁四幅场景图能够分别反映出一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说明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使液体及其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B.乙图是小维同学在树挂下拍照,树挂是升华形成的自然景观;C.丙图展示了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丁图展示的是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花纹。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403ea0dd3383c4bb4cd234.png)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B.步行的人C.自行车D.汽车2.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4.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5.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B.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C.人的正常体温是47℃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6.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
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7.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8.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B.宇航员在地球上质量大,在太空中质量小C.把铁块加热,再锻压成片,质量变小了D.1kg棉花和1kg铁块的质量相同9.小刘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3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10.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1.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卷B答案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卷B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5b17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b.png)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系)2012 级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期末试卷B答案注意事项: 1。
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予得分,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2。
把考生信息填入信息栏指定位置;3。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个图中的两条曲线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A)A. B。
C。
D.2.速率分布函数f(ν)的物理意义为:(C)A。
具有速率ν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B. 具有速率ν的分子数C。
速率分布在ν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隙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D。
速率分布在ν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隙中的分子数3.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有一定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为,平均自由程为。
当气体温度为4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为,平均自由程为分别为: (B)A. =4,=4,=4 B。
=2,=2,=C. =2,=2,=4 D。
=4,=2,=4.下列对某物质临界点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D)A。
饱和液体和饱和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B。
临界参数T c,p c,V c皆有定值C. 气体不能液化D。
,5.假定某种分子的许可能级为0、ε、2ε和3ε,简并度为1、1、2、3。
四个分子构成的定位系统,其总能量为3ε时,系统的微观状态数Ω为:(A)A。
64 B. 60 C。
40 D. 286.某双原子分子AB取振动基态能级为零,在温度T时的振动配分函数q0v=为1。
1,则粒子分布在ν=0的基态上的分布数N0/N应为:(B)A。
1.1 B. 0。
91 C. 1 D。
0 7.已知CO(g)和N2(g)的分子质量相同,转动特征温度基本相同,若电子都处于非简并的基态,且振动对熵的贡献可忽略,则CO(g)和N2(g)的摩尔熵的大小关系是:(A)A。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7632a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e.png)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1.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A. 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 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 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Cl的结构示意图:B.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SiC.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I3.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A. 混合物:水玻璃、漂白粉、生石灰B. 化合物:石灰水、K2SO4、碳酸氢钠C. 单质:金刚石、臭氧、白银4. 下列操作中,不会发生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 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B. 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C.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5. 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①②③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较,正确的是()A. ③>②>①B. ①>②>③C. ①=②=③6. 关于NaHCO3与Na2CO3说法正确的是:① 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② 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置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③ Ca(HCO3)2溶解度都比其正盐的溶解度大,因此NaHCO3的溶解度也比Na2CO3大④ 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高温灼烧即可⑤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Ca(OH)2溶液和CaCl2溶液均可用A. ①③B. ③⑤C. ②④D. ②⑤1. 容积为250mL的0.1mol/L NaCl溶液。
以下哪种除去杂质的方法是错误的:A. 加足量铁粉后过滤CuSO4B. 用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CO(CO2)C. 加水溶解MnO2(KCl)后过滤、洗涤和烘干2. 下列化学反应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氧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OH+Al2O3=2AlO2+H2B. 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C.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Al3++SO42-+Ba2++4OH-=BaSO4↓+AlO2-+H2O3. 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aa0bcc0c22590102029dbf.png)
2014--2015学年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卷年级:初二姓名:考试日期:交卷日期:注意事项: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小题选对的给3分,不选、多选或选错的均给0分。
)1.在一百多年前,用图1所示的实验第一个发现电与磁联系的科学家是()A.托里拆利B.伽利略C.奥斯特D.法拉第图12.下列关于半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导体就是超导体B.常温下半导体的电阻为零C.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D.任何情况下半导体都是不导电的3.并联电路随着用电器的个数增加,其总电阻().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4.下列是对如图2所示电路的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灯L1、L2串联,电压表V测L2两端的电压B.灯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C.灯L1、L2并联,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D.灯L1、L2串联,电压表V测L1两端的电压5.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A,如果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0V 时,那么该导体的电阻是()A.0.9ΩB.10ΩC.0ΩD.0.01Ω6.车载GPS导航仪是通过与导航卫星互相传递信息,确定汽车的准确位置,并在汽车上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为汽车驾驶员导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航仪与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B.导航仪上的移动电话是通过电流传递信息C.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比光的传播速度慢7.如图3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丝,闭合开关后,当导线夹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灯亮度将().A.变亮B.变暗C.不变D.无法判断是否变化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如图4所示,若开关闭合其后果是()两表都会被烧坏B .两表都不会被烧坏C .电流表不会被烧坏,且示数正常D .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图4 9.如图5所示,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图510.甲、乙两个磁极之间有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6所示。
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期末化学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期末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47b015aa00b52acec7ca5f.png)
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期末化学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的左上角。
3.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Mg—24 Al—27Cu—64 S—32 N—14 Cl—35.5 Fe—56 Zn—65第I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每题1分,11-25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B.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C.陶瓷餐具所用材料为硅酸盐D.水晶镜片所用原料为硅酸盐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2B.CH4C.CO2D.SO24、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烧碱、液态氧、铁矿石B.硫磺、白磷、熟石灰C.干冰、铜、氯化氢D.空气、氮气、胆矾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溶液,以上混合溶液分离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6、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奥运会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B.NaC1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D.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7、判断下列概念及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同种元素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8、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相等的是A.25 mL 2 mol·L-1的KCl溶液B.75 mL 2 mol·L-1 KClO3溶液C.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D.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9、在反应3S + 6KOH === 2K2S + K2SO3 + 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物质的量的比是A、2:1B、1:2C、3:1D、1:310、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AlCl3D.FeCl311、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SO42- 、Al3+、NO3- B.Na+、K+、HCO3-、NO3-C.Na+、Ca2+、NO3- 、CO32-D.K+、Cu2+、NH4+、NO3-12、N 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B.14g氮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17 g NH3所含电子数目为9 N A13、下列关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是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2、Na2O都是可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与水反应时,1 mol Na2O2转移2 mol电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溶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同时通入装有湿润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15、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水中只含Cl2和H2O两种分子B.新制氯水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其pH将变小,酸性增强16、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两只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将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17、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③中均被氧化B、反应②中当有1mol Cl2被还原时,有2mol Br-被氧化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Fe3+>I2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 + 2H+== Ca2++ H2O + CO2↑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19、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OH)3②Al2O3③Al④NaHCO3⑤Mg(OH)2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④⑤20、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A.NaHSO4和Ba(OH)2 B.AlCl3和NaOHC.NaAlO2和H2SO 4 D.Na2CO3和盐酸21、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硫酸铜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C.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22、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B.除去HNO3溶液中混有少量H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再过滤C.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HCl和NaHCO3溶液D.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23、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离子浓度为0.1mol/L,Mg2+离子浓度为0.25 mol/L,Cl-离子浓度为0.2 mol/L,则SO42-离子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0.5 mol/L B.0.45 mol/L C.0.2 mol/L D.0.25 mol/L24、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某浓度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84d2ac0029bd64783e2c61.png)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min 满分 100分)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B ) A .地球 B .“火卫一”探测器 C .太阳 D .火星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
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B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3、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C )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4、如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 5.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 ,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 ,检查视力时 (C ) A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B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D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6.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4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B )A .10cm<f<15cmB .15cm<f<20cmC .20cm<f<30cmD .30cm<f<40cm7.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33670a6bd97f192279e949.png)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 学 试 卷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块融化B .纸张燃烧C .玻璃破碎D .汽油挥发 2.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A .单质B .元素C .分子D .原子 3.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4.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下列属于烟气中的有毒气体是A .O 2B .N 2C .COD .CO 2 5.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黑色固体的是 A .铁丝 B .硫 C .镁条 D .木炭 6.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 .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C .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溶剂D .硬水可用煮沸法使之软化 7.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8.“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环境。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节约用电B .大量砍伐森林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D尽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9.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某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 .7 B .9 C .10 D .19 10.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味精 C.蔗糖 D. 芝麻油11.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 B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C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硫原子核外共有16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12.我国科学家在CO 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即用四氧化三钴(Co 3O 4)纳米棒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 在较低温时与O 2反应生成CO 2A . B . C . D .A .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 .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 .反应前后Co 3O 4质量改变D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13.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并振荡后观察现象 B .碘和高锰酸钾:分别加入汽油中并振荡后观察现象 C .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14.X 、Y 、Z 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X+YSO 4=XSO 4+Y ②Y+2ZNO 3=Y(NO 3)2+2Z ③X+H 2SO 4=XSO 4+H 2↑ ④Z 与H 2SO 4不发生反应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A .X>Y>ZB .Z>Y>XC .Y>Z>XD .X>Z>Y 二、填空题15.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5)用字母填空:A .干冰B .硬铝C .氮气D .石墨E .硫酸铜溶液F .酒精 (1)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 可用于制铅笔芯(3) 可用于人工降雨 (4) 长时间敞口放置后可能会有晶体析出 (5) 可用于制造飞机 (6) 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 16.(6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 、C 、D 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6ec2798e9951e79b892729.png)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6分)1.第三能层含有的轨道数为()A.3 B.5 C.7 D.9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 键的是()A.N2 B.HClO C.CH4 D.C2H63.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A. 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小于y的电负性C. x 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D.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4.在下面的外层电子构型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A.2s22p3 B.3s23p5 C.3s23p4 D.3s23p65.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6.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A.碳和硅B.铍和铝C.铝和铁D.铜和金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Cl B.H2SC.-CH3 D.NH4I8.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 H2S B.C2H4 CH4 C.C60 C2H4 D.NH3 HCl 9.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形成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10.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1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 B.CH4 C.SiH4 D.NH4+12.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O B.SiO2 C.H2O D.Na2O2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轨道呈圆形,p轨道呈哑铃形B.Cu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ds区C.1.5g 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NAD.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14.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
物理化学 期末14-15年A卷
![物理化学 期末14-15年A卷](https://img.taocdn.com/s3/m/52ed6de26bec0975f565e222.png)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2学期2013级化学专业期末考试《物理化学》A 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合分人复核人得分1.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 )(A) T ,p ,V ,Q ; (B) P ,V m ,C p ,W ; (C) T ,p ,V ,H ; (D) T ,p ,U ,W 。
2. 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 如图,A →B 和A →C 均为理想气体变化过程,若B 、C 在同一条绝热线上,那么∆U AB 与∆U AC的关系是:( )(A) ∆U AB > ∆U AC ; (B) ∆U AB < U AC ; (C) ∆U AB = ∆U AC ; (D) 无法比较两者大小。
4.下列各式中,不能称为基尔霍夫定律公式的是: ( ) (A) p pC T H r m r ∆=⎪⎭⎫ ⎝⎛∂∆∂; (B) p p C T H =⎪⎭⎫ ⎝⎛∂∂ ;(C) ()()dT C T U T U V T T ⎰∆+∆=∆21r 1m r 2m r (D) ()()dT C T H T H p T T ⎰∆+∆=∆21r 1m r 2m r 。
5.THS ∆=∆ 适合于下列过程中的哪一个? ( )(A) 恒压过程 ; (B) 绝热过程 ; (C) 恒温过程; (D) 可逆相变过程 6. 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 )(A) 图⑴ ;(B) 图⑵ ;(C) 图⑶ ;(D) 图⑷ 。
7.恒压下,纯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其Gibbs 自由能:( ) (A) 增加 (B) 下降 (C) 不变 (D) 难以确定8.在383K 、p ө下,1mol 过热水蒸汽凝结成水,则体系、环境及总熵变为:( )(A) ∆S (体) < 0,∆S (环) < 0,∆S (总) < 0 (B) ∆S (体) < 0,∆S (环) > 0,∆S (总) > 0 (C) ∆S (体) > 0,∆S (环) > 0,∆S (总) > 0 (D) ∆S (体) < 0,∆S (环) > 0,∆S (总) < 09.下列各量中哪个是偏摩尔量:( )(A) ,,A n j ii T V n ≠⎛⎫∂ ⎪∂⎝⎭; (B) i j n p T i n S ≠⎪⎪⎭⎫ ⎝⎛∂∂,,; (C) i j n p T V H ≠⎪⎭⎫ ⎝⎛∂∂,,; (D) i j n p T i i n ≠⎪⎪⎭⎫ ⎝⎛∂∂,,μ10.已知水的六种状态:①100℃,p өH 2O(l);②99℃,2p өH 2O(g);③100℃,2p өH 2O(l);④100℃、2p өH 2O(g);⑤101℃、p өH 2O(l);⑥101℃、p өH 2O(g) 。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c78bf98349649b6648d74764.png)
化学化工院2014 ~2015 学年度《 物理化学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开卷考试)题 型 计算题简答题合 计得分阅卷人一、计算题(15*3 =45分)1、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 400K 、,经下列两途径到达相同的终态:(1) 恒温可逆膨胀到 10dm 3,再恒容升温至 610K ; (2) 绝热自由膨胀到 ,再恒压加热至 610K 。
分别求两途径的Q 、W 、∆U 及∆H 。
若只知始态和终态,能否求出两途径的∆U 及∆H (15分)2. 2mol 298K ,5dm 3 的 He(g),经过下列可逆变化: (1) 等温压缩到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2) 再等容冷却到初始的压力。
求此过程的Q 、W 、∆U 、∆ H 和∆S 。
已知C p ,m (He , g ) = •K -1•mol -1。
(15分)3 设计一个电池,使其进行如下反应:(1) 写出电池图式。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2)计算上述电池在25℃时,反应进度ξ =1mol 时的平衡常数K aθ。
(3)若将过量磨细的银粉加到浓度为⋅kg-1Fe(NO3 )3溶液中,求当反应达到平衡后Ag+的浓度为多少(设活度系数均等于1)。
二、简答题(15分)1. 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4 =8分)(1)Pt H 2 ( p H2 ) HCl(a) Cl 2 (p Cl2 ) Pt(2)Pt H 2 ( p H2 ) NaOH(a) HgO(s) Hg(l ) Pt(3)Ag(s) AgBr(s) Br − (a Br− ) Cl − (a Cl− ) AgCl(s) Ag(s)(4)Pt Fe 3+ (a 1 ),Fe 2+ ( a2 ) Ag + ( a Ag+ ) Ag(s)2. 液体A在某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为h,当把毛细管折断,使其高度h′< h,此时液体能否从毛细管的顶端冒出将一根上端向下弯曲的毛细管插入液体A,若毛细管的最高处距液面的高度h〞< h,液体能否从毛细管口滴下为什么(7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年物理化学A2期末试卷命题人:魏静文 刘燕利 张红萍 李彩霞 谢玉莉一.选择题(共40分,2分一个)1.强电解质CaCl 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A.)()()(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B.)()(5.0)(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C.)(2)()(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D.)]()([2)(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 2.强电解质CaCl 2的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α与电解质活度B α之间的关系为 ( )A. B αα=±B. 3B αα=±C. 2/1B αα=±D. 3/1B αα=±3.在不可逆电极过程中,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 ( )A.阴极电势变低,阳极电势变高B. 电池的电动势降低C.电解池耗电能增加D. 以上说法都对4.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B A →2,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 ( )A. 二级反应B. 基元反应C. 双分子反应D. 以上都无法确定 5.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活化能C.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平衡,提高了转化率D. 催化剂同时加快正向与逆向反应6.一定温度、压力下,将1克液体水分散成半径为10 -9米的小水滴,经过此变化后,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 )A. 总表面能B. 表面张力C. 比表面积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7.将少量的KI 溶液加入AgNO 3溶液中制得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 )A. NaClB. FeCl 3C. MgSO 4D. K 3PO 48.将大分子电解质NaR 的水溶液用半透膜和水隔开,达到Donnan 平衡时,膜外水的pH ( )。
(A) 大于7 (B) 等于7 (C) 小于7 (D) 不能确定9.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k =k 2(k 1/k 4)1/2,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活化能E i 间的关系为:( )。
(A) E a =E 2+2(E 1-E 4) (B) E a =E 2+(E 1-E 4)/2 (C) E a =E 2+(E 1-E 4)1/2 (D) E a =E 2(E 1/E 4)1/2 10.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在阴极上(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11. 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表面产生负吸附B. 能形成胶束C. 能在表面定向排列降低表面能D. 使溶液表面能力显著降低1 2. 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1 mol ·dm -3,1 小时后为 0.5 mol ·dm -3,2 小时后为0.25 mol ·dm -3。
则此反应级数为 ( )A. 0B. 1C. 2D. 3 13. 298 K 时,HCl 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5倍,这时溶液的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 ( )A. κ和Λm 都减小B. κ和Λm 都增加C. κ减小,Λm 增加D. κ增加,Λm 减小 14. 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 )A. 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B. 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C. 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D. 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Δr G m = 015. 对于浓差过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浓差过电势的产生在于电极反应速率大于离子迁移速率B. 可用升温或搅拌的方法减小或消除浓差过电势C. 浓差过电势的大小与电流密度无关D. 浓差过电势的大小是电极极化程度的量度16.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关系为 ( )A. 无关B. 成正比C. 成反比D. 平方成反比1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会发生( )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C. 大小水珠均不变D. 大小水珠变得一样大18. 实验活化能E a、临界能E c、能垒Eb 和0 K时的能量差E,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数值也不完全相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四者数值近似相等,其条件是( )A. E c很小B. Eb很小 C. 温度很低 D. 基态振动频率很高19. 在相同的温度和外压下,将一个玻璃毛细管(1) 和一个内壁涂有石蜡的同样半径的毛细管(2) 插入一个盛水的烧杯(3) 中,三个液面上的蒸气压依次用p1、p 2和p3表示,则( )A. p2> p3> p1B. p3> p2= p1C. p1> p3> p2D. p3> p1> p220. 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设浓度都为0.01mol⋅kg-1)A.ZnSO4 B.CaCl2C.KClCl3二.填空(共20分,一题一分)1.298K时,NH4Cl、NaOH、NaCl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499×10-2S·m2·mol-1、2.487×10-2S·m2·mol-1、1.265×10-2 S·m2·mol-1,则NH3·H2O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____________S·m2·mol-1。
2.某反应完成5/9的时间是完成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级反应。
3.一般来说,物理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化学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二氧化硅溶胶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反应SiO2+H2O→H2SiO3→SiO32-+2H+,可以确定其胶团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该反应级数为5.反应aA→ B进行完全时所需的时间为t = 2t1/2____________。
6.在电解时,阴极电势必须⎽⎽⎽⎽⎽⎽于阳离子的析出电势,阳离子才能在阴极析出;而阳极电位必须⎽⎽⎽⎽⎽⎽于金属的溶解电势,金属才能从阳极溶解。
7.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时,起作用的是与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的离子。
离子价数越高,其聚沉能力越⎽⎽⎽⎽⎽⎽⎽,聚沉值越⎽⎽⎽⎽⎽⎽⎽⎽⎽⎽⎽8.在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溶剂中,溶解度越⎽⎽⎽⎽⎽⎽⎽⎽⎽⎽⎽(填“大”或“小”)的溶质,越⎽⎽⎽⎽⎽⎽⎽⎽⎽(填“难”或“易”)被吸附剂所吸附。
9.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电势,通常采用加⎽⎽⎽⎽⎽⎽⎽的方法来消除。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左端水凹面处冷却时,毛细管中的水向⎽⎽⎽⎽⎽⎽⎽端移动。
11.纯水、盐水、乙醇相比,其表面张力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能斯特公式算得电池的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的方向是朝⎽⎽⎽⎽⎽⎽进行。
(选填正向,逆向)。
13.粒子的质量愈大,沉降平衡的体积粒子数随高度的降低愈⎽⎽⎽⎽⎽⎽⎽⎽⎽⎽⎽⎽。
14.链反应一般由①⎽⎽⎽⎽⎽⎽⎽⎽⎽⎽⎽⎽,②⎽⎽⎽⎽⎽⎽⎽⎽⎽⎽⎽⎽和链终止三个步骤构成。
15.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能或不能)。
16.电化学装置中用⎽⎽⎽⎽⎽⎽⎽⎽⎽⎽⎽⎽来降低液接电势,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阴极,不同阳离子析出的顺序是电极电势⎽⎽⎽⎽⎽的首先析出,几种阳离子同时析出的条件是⎽⎽⎽⎽⎽⎽⎽⎽⎽⎽⎽⎽;在阳极,不同金属溶解的顺序是电极电势⎽⎽⎽⎽⎽⎽⎽的最先溶解。
18.0.1mol·kg-1 LaCl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19.电解时,极化电极电势_____的反应优先在阳极进行,极化电极电势_____的反应优先在阴极进行。
20.紫外光_____引发光化学反应,红外光_____引发光化学反应(能或不能)。
三.简答题(共4分)为什么明矾能使浑浊的水很快澄清?四.证明题(共6分)11k k A A A *A -−−→++←−−2k A *D −−→试用稳态近似法导出反应的速率方程(用dC D /dt 表示)。
五.计算题(共三十分,每个十分)1.(10分)25℃时,将浓度为15.81mol·m -3的醋酸溶液注入电导池,测得电阻为655Ω ,已知电导池常数K Cell 是13.7 m -1,查得醋酸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0.0391 S ·m 2·mol -1,求给定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2.气相反应 AY + Z 其半衰期与A 的初始浓度无关。
在500 K 时将0.0122 molA 放入760 cm 3抽空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经1000 s 后测得容器内压力为120.0 kPa 。
在1000 K 时测得该反应的半衰期为0.43 s (1) 试确定此反应的级数;(2) 计算速率常数k p,A (500K)和k p,A (1000K); (3) 计算反应的E a 。
3.已知25℃时电池:Pt | H2 (1000Pa) | HCl (0.1) | AgCl(s) |Ag的电动势温度系数为2.40×10-3V·K-1,z =1时电池反应的Δr H m=40.0。
已知0.1HCl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为0.7340,E(Ag+|Ag)=0.8000 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25℃时Ag-AgCl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E {AgCl(s)︱Ag};(3)求25℃时AgCl的溶度积K sp。
标准答案一.选择题(40分)1-5 CDDDC 6-10 BDABB 11-15 ACDDC 16-20 BACAD二.填空题(20分)1.2.721×10-2 2. 一 3. 降低;先升高,后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