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共线性考试考试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多重共线性习题与答案
1、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克服方法?
3、考虑一下模型:
Y t =β1+β2X t +β3X 1-t +4βX 2-t +5βX 3-t +6βX 4-t +u t
其中Y =消费,X =收入,t =时间。上述模型假定了时间t 的消费支出不仅是时间t 的收入,而且是以前多期的收入的函数。例如,1976年第一季度的消费支出是同季度收入合1975年的四个季度收入的函数。这类模型叫做分布滞后模型(distributed lag models )。我们将在以后的一掌中加以讨论。
(1) 你预期在这类模型中有多重共线性吗?为什么?
(2)如果预期有多重共线性,你会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4、已知回归模型μβα++=N E ,式中E 为某类公司一名新员工的起始薪金(元),N 为所受教育水平(年)。随机扰动项μ的分布未知,其他所有假设都满足。
(1)从直观及经济角度解释α和β。
(2)OLS 估计量α
ˆ和βˆ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吗?简单陈述理由。 (3)对参数的假设检验还能进行吗?简单陈述理由。
5、根据1899—1922年在美国制造业部门的年度数据,多尔蒂(Dougherty )获得如下回归结果:
LogY=2.81 - 0.53logK+ 0.91logL + 0.047t
Se =(1.38)(0.34) (0.14) (0.021)
R 2=0.97 F=189.8
其中Y =实际产生指数,K=实际资本投入指数,L=实际劳力投入指数,t =时间或趋势。利用同样数据,他又获得一下回归:
(1)回归中有没有多重共线性?你怎么知道?
(2)在回归(1)中,logK 的先验符号是什么?结果是否与预期的一致?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3)你怎样替回归的函数形式(1)做辩护:(提示:柯柏—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4)解释回归(1)在此回归中趋势变量的作用为何?
(5)估计回归(2)的道理何在?
(6)如果原先的回归(1)有多重共线性,是否已被回归(2)减弱?你怎样知道?
(7)如果回归(2)被别看作回归(1)的一个受约束形式,作者施加的约束是什么呢?(提示:规模报酬)你怎样知道这个约束是否正确?你在哪一种检验?说明你的计算。
两个回归的R 2值是可比的么?为什么或为什么不?如果它们现在的形式不可比,你会怎样使得它们可比?
答案:1、(1)样本的原因,比如样本中的解释变量个数大于观测次数。(2)经济变量变化的相同趋向。(3)模型中引入滞后变量。(4)经济变量的本质特征。
2、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思路:用统计上求相关系数的原理,如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则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主要有: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差分法,减少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利用先验信息改变参数的约束形式,增加样本容量,岭回归法等。
3、(1) 不能。因为变量X i 2与成线性关系X i 3,X i 3=X i
2+1
(2)X i 3=X i 2+1带入模型,Y i =β1+(β2+2β3) X i 2+u i 我们发现模型中有三个参数,不能估计出β2,β3的值。
4、(1)N βα+为接受过N 年教育的员工的总体平均起始薪金。当N 为零时,平均薪金为α,因此α表示没有接受过教育员工的平均起始薪金。β是每单位N 变化所引起的E 的变化,即表示每多接受一年学校教育所对应的薪金增加值。(2)
OLS 估计量α
ˆ和仍βˆ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因为这些性质的的成立无需随机扰动项μ的正态分布假设。(3)如果t μ的分布未知,则所有的假设检验都是无效的。因为t 检验与F 检验是建立在μ的正态分布假设之上的。
5、(1)由于2
R 很高,F 显著,可以知道可能有多重共线性的存在。
(2)logK 的先验符号应该为正,但是却不是,可能与共线性有关。
(3)方程1的模型是:
3241t Y K L e ββββ=;因此,函数的形式应该就像所述的一样。 (4)平均来说,真实劳动的1%的增长会带来真实产出的0.91%的增长。产出每年增长0.047,模型揭示了真实产出的97%的变异。
(5)方程2就是方程1的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假设有一个固定的回报比例,(231ββ+=)。模型应该是212411()t
Y K L e L L βββββ+-=。
(6)题目给出资本-劳动比率是统计上不显著,这表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6)题意假设固定的回报比例,由(c )可知。可以用8.7.10F 来检验这个约束。尽管如此,因变量不同,必须首先使2R 相一致。读者需要一列数据来完成检验。
(7)不是.给出数据,读者可以用7.8和8.7所提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