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案例分析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 的角色,老师直接参加了游戏,扮演了角色,促进游 戏情节的发展,并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对 “船长”进行个别教育。在幼儿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 中,教师要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水平,抓住游戏过程 的主要环节,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组织和 开展游戏,以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为前提进行科学 指导。
案例2
幼儿园大班娃娃家,一个男孩(爸爸)独自在" 家”用橡皮泥搓长条条,娃娃放在一边的小床上, 门关着。教师敲门后问:"有人在家吗?”小孩:" 什么人?”(并未放下橡皮泥)教师:"我是你家 客人,快开门。”小孩:"我很忙,你等会儿再 来。”教师:"你这个爸爸怎么没礼貌,客人来了 不招待吗?”小孩(无奈,放下手中橡皮泥,过来 开门):"请进,你自己喝茶。”教师:"主人要给 客人到茶呀!”小孩(想去搓橡皮泥,又不得已来 到茶,刚想过去)教师:"妈妈不在家,娃娃也没 人管。”小孩:"我不想抱娃娃,我忙呢!”教师: "你一点也 不像一个好爸爸。”
答案:(1)改教师采用的是合作游戏策略,这是一种常用 的游戏指导策略。(4分) (2)合作游戏策略是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 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境的需要 对儿童的语言和动作做出应答性的反馈,也可以偶尔提出问 题,对于教师的建议,儿童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6分) (3)在游戏中,教师没有直接传授游戏的方法,而是以一 个与游戏情境相关的“乘客”的角色身份介入,引导幼儿合 理地展开游戏情节,使儿童在无意识中接受指导,充分发挥 了儿童在游戏的积极性,体现儿童是游戏的主人。(6分) (4)合作游戏策略的关键在于把握介入游戏契机,教师必 须严格按照所扮演的“角色”采取与“角色”一致的规范行 动。(4分)
案例5
结合所学的幼儿游戏现场指导方式或策略的理论,试分 析案例中该教师所采用的指导策略。 案例:某大班角色游戏区,一幼儿正在玩开“出租 车”(椅子)游戏。因为老是做转“方向盘”一个动作,一会 儿就有点烦了,东看西望的,没人搭理他。这时,老师走过 来:“唉,出租车师傅,我要到大观园商场,请开车把我送 去吧。”“好的,请坐好。”孩子来了精神。 “哎,还有 大的行李箱,能帮我搬上车吗?”“乘客”(教师)提出了要 求,于是“师傅”把 “行李箱”搬到了“车”(椅子)后头。 上车后,“乘客”又问:“我不知道怎么走,你知道 吗?”“知道,要经过文化东路,历山路„„”“师傅”果然 很是尽职尽责、热情服务。
案Biblioteka Baidu6
某幼儿园李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情境:老师扮演 “鸡妈妈”,小朋友们戴上头饰当“小鸡”,“鸡妈妈”领 着“小鸡”们到小猫家串门,小猫不在家,但在家里的地板 上留下一些写着数字的卡片,让“小鸡”们找出这些卡片, 并且根据这些数字在地板上绣花,卡片上写着几,就绣几朵 花。显然李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检查一下孩子们是否掌握 简单的数字概念。于是在此过程中李老师不断地按照预先设 定的游戏情节纠正孩子们的动作。老师带着幼儿们玩完以后, 很多幼儿却问:“李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刚才 不就在玩吗?”面对孩子们的要求,李老师感到很困惑。 问题:请你对照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 的认识,分析李老师游戏设计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解答李老 师的困惑。
答案:(1)主题的确立:游戏前具有明确的游戏动机和目 的,能独立确定主题,并能很快进入游戏情境; (2)材料的运用:能选择与自己游戏主题相关的玩具,能 根据游戏的需要选择游戏材料自制玩具; (3)角色表现形式:角色意识明确并有相应的动作,游戏 中大部分行为符合“警察”这一角色; (4)社会性水平:游戏中缺乏与同伴的交往,处于独自游 戏。 (5)游戏的动作:游戏动作带有重复性。 (6)游戏常规:基本遵守游戏的常规,行为有序。
学前游戏论案例分析专项训练
案例1
中班区角游戏中,一名幼儿扮演的是摄影师, 他不爱说话,背着"照相机”走来走去,很认真很投 入地"选景拍照”。他走到老师跟前(当时老师坐在 椅子上观看几位小朋友跳舞),幼儿:"老师,请看 这。”老师领悟了,假装做个动作看镜头,照完后 也没在意。不久,幼儿拿着张自画的递给老师"老师, 照片洗出来了。”教师拿着"照片”吃了一惊,随即 反映过来,"哇,你画的吗?”幼儿点点头。"你真 能干,可是有一个错误,你给我照相时我是坐着的, 可是你画的我是站着的,你看。”幼儿没说话,走 开了。
答案:(1)有计划的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教师在 对幼儿游戏进行干预之前,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幼儿对于 当前活动的兴趣,已有的经验或问题。教师只有观察幼儿的 游戏,才能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游戏的现 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游戏的材料;确定如何参与、介 入幼儿的游戏,做出有效的指导。 (2)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确定干预 的必要性。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认真的观察,判断 幼儿的行为意义。 (3)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没有充分观察儿童游戏行为意义 的情况下就急于对儿童的游戏加以干预,影响了儿童游戏的 进程。
案例7
在“航海”游戏分配角色时,大多数幼儿都想当“船 长”,这时王老师让幼儿回想自己曾看到或听说过的有关航 海的情况,告诉他们,除了船长之外,船上还有很多有趣的 职业,如船长助理、船员、无线电话报务员、领航员等,他 们肩负不同的任务。讨论后,大家觉得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吸 引力,在协商中完成了角色分配。游戏过程中,王老师发现 “船长”主意多,会支配别人做事,但态度生硬,就以航海 督察的身份提醒他说:“这个船长真能干,要是说话和气些, 大家干活就更有劲了。”游戏结束时,教师进行了简短的评 价,指出了游戏的不足之处,表扬了游戏中的高水平的表 现。 请结合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的理论,分析王 老师在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
案例4
综合所学的幼儿游戏现场指导方法的理论,试分析案例中该教 师所采用的指导方法。 案例:孝师让幼儿做头饰,做好了以后可以戴到头上玩。这 个班里有个小女孩,是全班最小的。她按照纸带上现成的印子 粘好头饰后,戴到头上,发现头饰太大了,一下子滑到脖子上。 这时,她看着别的孩子已戴着头饰玩起来了,显得很着急;她 用眼睛看着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但是老师没有走过来, 只是远远地看着她,对她笑着点点头。 老师的动作和表情使女孩明白老师不会过来帮她做,老师 希望她自己解决。女孩低下头继续摆弄头饰,她不时地抬头看 一眼老师,老师每次都报以微笑。老师的关注使女孩坚持探索。 她尝试着用各种办法来使头饰适合自己,摆弄了许久,还是没 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脸憋得通红。她求助般地看老师。 这时,老师在远处用手对她做了一个 “折叠”的动作,姑娘 马上明白了,她把头饰的带子折叠了一小段,弄短了,高兴地 把它戴在脖子上。老师在远处朝小女孩笑着点了点头。
答案: (1)教师对幼儿缺乏足够的尊重。幼儿是游戏的主 人,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 的,总习惯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 种水平,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有时还会轻 易打断幼儿的游戏,幼儿游戏的权利不同程度地被剥夺了。 (2)本案例中,教师注重的是幼儿的画画技能,以画的 对不对来评判幼儿的游戏成果,当幼儿的成果不符和事实时 教师则主观认为是错误的,却没考虑幼儿犯"错误”的原因。 教师注重的是技能的掌握、游戏的成果,没有发现幼儿在游 戏中的快乐体验,也没有对幼儿的"错误”分析原因,也许 该幼儿还没有学会怎么画坐着的姿势,他还没有达到那种水 平。教师以自己的标准进行评判无疑要伤害幼儿的积极性。
答: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包括: (一)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有二, 第一,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第二,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 (二)灵活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根据幼儿的需要变化游戏玩法、规则, 第二,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 (结合案例和教学 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幼儿再 做游戏的愿望。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是教 师组织指导角色游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 要掌握结束游戏的恰当时机,即在儿童的游 戏兴趣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
案例8
以“我的家真美丽”为主题的游戏中,教师先引 导小朋友们谈自己家附近的各种游乐场、商店、超市 等设施,同时在建筑区里投放了大家一同制作的各式 屋顶、招牌、数字牌、秋千、滑梯、果树、草坪等材 料,然后,教师在建筑区建了一幢孤零零的住宅楼, 引导小朋友美化这里的周围环境。.................. 小朋友们搭建的小区环境新颖漂亮、别具一格,充分 显示出小朋友们的独特创造力。 请结合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基本原则的有关理论, 分析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 别教育。观察儿童的游戏活动,了解儿童游 戏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等是教师的一项重 要工作,根据了解情况给儿童以帮助或指导。 (4)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扮演角色,促进 游戏情节的发展。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是 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任务之一。教师可直接 参加儿童的游戏,扮演其中的角色,即以游 戏者身份或角色身份进行指导,从而促进游 戏情节的发展。运用这种指导方法需注意针 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特点和水平灵活把握。
案例3
结合所学的幼儿角色游戏评价的有关理沧,试评价案例 中该幼儿的游戏行为水平。 观察对象:刘睿康 男 5周岁 观察记录:当老师宣布小朋友可以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 戏后,他跑到玩具柜那儿,伸 手从台面上取下一顶军帽 戴在自己的头上,并用双手握住帽檐在头上转动了几下。接 着 又走到放着一筐胶粒的玩具柜边,用几个两孔的胶粒 拼搭成了一个“手枪”形状的物体. :并插进了自己的裤 子腰带间,用右手拍了拍。当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老师问 他:“你今 天玩什么游戏?刚才插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他很得意地回答老师:“枪,我玩警察。我是 等察。” 回答完老师的提问,就开始在场地上走来走去,眼睛还不停 地扫视着。过了一会 儿,他走到肯德基柜台前,不说一句 话,自己拿起了“土豆泥”盒子,张开嘴假装吃了一下,又 放了回去.接着又拿另一盒,做了同样的动作,这样的动作 他重复做了五次,然后离开又开始在场地上走来走去,直至 游戏。结束。
答案:(1)该教师采用的是非语言的指导方法; (2)所谓非言语的指导方法,是指教师利用自己的表情、 眼神、手势、动作、身体运动的方向等非言语的手段,来支 持和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学习。 (3)在游戏中,教师没有直接传授“如何折叠”的方法, 没有说一个字、一句话,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通过“微笑” 的表情和“点头”,做“折叠”的动作鼓励、暗示孩子,使 儿童在无意识中接受指导,很好地帮助幼儿解决了问题,使 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发挥了儿童在游戏的积极性,体 现儿童是游戏的主人。 (4)可见“教”不一定要用“说”的办法,教师指导幼儿 游戏的关键在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把握介入游戏 的契机,灵活地综合的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法进行指导。 结合案例展开分析。
答案:(1)游戏最重要的一点, 即孩子们 在游戏中自主的、 欢愉的体验。 (2)本案例中老师成了游戏的设计者,游戏 成了老师导演下的“一台戏” ,成了外部强 加的活动,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3)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为, 本案例中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 游戏被 当成了工具。真正的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的 游戏。
(1)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 题。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反映了儿童对周围 生活的认识,主题应由儿童自己提出,不要 由教师硬性规定。 (2)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儿童 玩角色游戏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 并以扮演角色、模仿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但 在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儿童只是热衷于模 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所 担任的角色,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帮助儿童 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更好地 模仿这一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