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

合集下载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方法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方法
方法二: (1-2)+(3-4)+(5-6)+……+[(2n-1)-2n] 方法三:
构造新的数列,可借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复合。 an=n(-1)^(n+1) 二、等差数列判定及性质 1、等差数列的判定 (1)a(n+1)--a(n)=d (d为常数、n ∈N*)[或a(n)--a(n-1)=d,n ∈N*,n ≥2,d是常数]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 (2)2a(n+1)=a(n)+a(n+2) [n∈N*] 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 (3)a(n)=kn+b [k、b为常数,n∈N*] 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 (4)S(n)=A(n)^2 +B(n) [A、B为常数,A不为0,n ∈N* ]等价于{a(n)}为等差数列。 2、特殊性质 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的,若项数为奇数,还等于中间项 的2倍, 即,a(1)+a(n)=a(2)+a(n-1)=a(3)+a(n-2)=···=2*a中 例:数列:1,3,5,7,9,11中a(1)+a(6)=12 ; a(2)+a(5)=12 ; a(3)+a(4)=12 ; 即,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 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数列:1,3,5,7,9中a(1)+a(5)=10 ; a(2)+a(4)=10 ; a(3)=5=[a(1)+a(5)]/2=[a(2)+a(4)]/2=10/2=5 ; 即,若项数为奇数,和 等于中间项的2倍,另见,等差中项。
证明: 当n=1时,有: 1×2×3×4 = 24 = 2×3×4×5/5 假设命题在n=k时成立,于是: 1×2x3×4 + 2×3×4×5 + 3×4×5×6 + .…… + k(k+1)(k+2)(k+3) = [k(k+1)(k+2)(k+3)(k+4)]/5 则当n=k+1时有: 1×2×3×4 + 2×3×4×5 + 3×4×5×6 + …… + (k+= 1×2×3×4 + 2×3×4*5 + 3×4×5×6 + …… + k(k+1)(k+2)(k+3) + (k+1)(k+2)(k+3)(k+4) = [k(k+1)(k+2)(k+3)(k+4)]/5 + (k+1)(k+2)(k+3)(k+4) = (k+1)(k+2)(k+3)(k+4)*(k/5 +1) = [(k+1)(k+2)(k+3)(k+4)(k+5)]/5 即n=k+1时原等式仍然成立,归纳得证 7、并项求和法 (常采用先试探后求和的方法) 例:1-2+3-4+5-6+……+(2n-1)-2n 方法一:(并项) 求出奇数项和偶数项的和,再相减。

等差数列求和技巧

等差数列求和技巧

等差数列求和技巧在数学中,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差值保持恒定的数列。

求解等差数列的和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等差数列求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等差数列,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计算其总和。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共有n项,则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n = (n/2)(2a + (n-1)d)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和。

二、等差数列求和通用步骤下面是一般情况下求解等差数列和的通用步骤:1. 确定数列的首项a、公差d以及项数n。

2. 使用求和公式Sn = (n/2)(2a + (n-1)d)计算出总和Sn。

三、等差数列求和技巧除了以上的通用步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简化等差数列求和的计算过程。

1. 利用对称性对于等差数列来说,如果其项数为奇数,那么数列的中间项与首项和末项的和是相等的。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性质来求和,而不需要使用求和公式。

例如:1 + 3 + 5 + 7 + 9 = (1 + 9) + (3 + 7) + 5 = 10 + 10 + 5 = 252. 利用求和公式的性质我们可以对等差数列进行逆序求和,并与原始的求和公式相加,从而得到每一项的和。

例如:1 +2 +3 + ... + n = n(n+1)/2n + (n-1) + (n-2) + ... + 1 = n(n+1)/2将两个等式相加,得到:2(1 + 2 + 3 + ... + n) = n(n+1)得出等差数列的和为:1 +2 +3 + ... + n = n(n+1)/23. 利用倍数关系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1,那么该等差数列的和可以简化为项数n的平方。

例如:1 +2 +3 + ... + n = n(n+1)/2 = n^2/2 + n/2 ≈ n^2/2 (当n足够大时)四、实例演算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求和技巧,下面我们以几个实例来进行演算。

最全面三角函数所有公式及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和对数特例2021

最全面三角函数所有公式及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和对数特例2021

成三角公式总表⒈L = R= nπR= n R弧长80 S 扇L R= R= 60⒉正弦定理: asin Ab=sin Bc=sin C= R(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⒊余弦定理:a =b +c -bc cos A b =a +c -ac cosBc =a +b -ab cosC cos A b c abc⒋S⊿= a ha=ab sinC = bc sin A= ac sin B = abc =R4Rsin A sin B sinCa sin Bsin C=b sin Asin C=c sin Asin B= =pr= p( p a)( p b)( p c)sin A s in B sinC积(其中p 极( a bc) ,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向⒌同角关系:上,探⑴商地关系:①tg = y =索x 自己y sincos= sin sec ②ctgx cosy sinrcos csc本③sin cos tg④sec tg csc 身r x价值x rcos,⑤cos sin ctg ⑥csc ctg sec 学业有⑵倒数关系:⑶平方关系:sinsinrcsccoscos secsectgtgctgcscyctgsin⑷a sin b cos a b sin( ) (其中辅助角与点(a,b)在同一象限,且tg b)a⒍函数y= A sin( x ) k 地图象及性质:(0, A 0 )振幅A ,周期T= , 频率f = , 相位x ,初相T2自 值 业⒎五点作图法: 令 x依次为 0,作图 ⒏诱导公试,,求出 x 与 y , 依点 x, ysincos tg ctg- - sin + cos - tg - c tg - +sin - cos - tg - ctg +- sin - cos + tg + ctg - - sin + cos - tg - ctg k++sin+ cos+ tg+ ctg积极向上,sin con tg ctg 探 索+ cos+sin + ctg + tg 己 本 + cos - sin - ctg - tg 身价 - cos - s in + ctg + tg , 学 - cos+sin- ctg- tg有 成⒐与差角公式三角函数值等于地同名 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看作锐角时,原 三角函数值地符号;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 象限三角函数值等于地异名 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看作锐角时,原 三角函数值地符号;即:函数名改变, 符号看象 限①sin( ) sin coscos sin②cos( )cos cossin sin③ tg()tg tg tg tg ④ tgtg tg( )( tg tg )⑤ tg() tg tgtg tgtg tg tgtgtg tg tgtg其中当 A+B+C= π时,有:i). tgA tgB tgC tgA tgB tgCii). tg A tgBtg A tg Ctg B tg C自⒑二倍角公式:(含万能公式)①sin sin cos tg1 tg②c os cos sin 2 cos sintgtg③tg tgtg④s intgtgcos⑤cos cos ⒒三倍角公式:①sin sin 4 s in 4 sin sin( 60 ) sin( 60 )②cos c os 4 cos 4 cos cos(60 ) cos(60 )tg tg积③tg tg tg (60) tg(60 ) 极tg向上⒓半角公式:(符号地选择由,探所在地象限确定)索①sin 己cos ②sincos ③cos cos本身④cos 价值1 cos⑤cos 2 sin ⑥cos cos,⑦学业sin (cos sin ) cos sin有成⑧tg coscos sincoscossin⒔积化与差公式:sin cos coscossin(cos() sin() cos()) sin sincos sincos(1sin() cos) sin( )⒕与差化积公式:,①sin③cossincoss in2coscoscos②sin④cossincoscossinsinsin⒖反三角函数:名称函数式定义域值域性质⒗反正弦函数y arcsin xy arccosx,arcsin(-x) -arcsinx 奇最简反余弦函数y arctgxarccos( x) arccosx单反正切函数,arctg(-x) - arctgx 奇地反余切函数积极向上方程探y arcctgxarcctg ( x) arcctgx 三角索方程方程地解集自己sin x a本身a x | x k arcsin a, k Z价值,cos x aa x | x k k arcsin a, k Z学业有成tgx a a x | x ka x | x karccos a, k Zarccos a, k Zctgx ax | x kx | x karctga , k Zarcctga , k Z 1,1 增R1,1 减增0,R 减0,3 4本等差数列求与公式地四个层次等差数列前 n 项与公式 S n( aa n )nnan(n1) d, 为数列部分最重要公式之一, 学习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可分如下四个层次 :1. 直接套用公式积 从公式 S n极 向 (aa n )n (a m a n m)nnan(n) d中, 我们可以看到公式上 中出现了五个量 , 包括 , 探 a , d , a n , n , S n , 这些量中已知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了 .索 从基本量地观点认识公式、理解公式、掌握公式这为最低层次要求.自 己 例 设等差数列 身 a n 地公差为 d, 如果它地前 n 项与 S n n , 那么价 ( ).(99年三南高考试题 )值 , 学 (A) a n 业 有 (C) a 成n , dn , d(B)(D)a nna nn, d,d解法由于 S nn且a S n S n 知, a n n(n )n,da n a nn[ ( n )], d, 选(C).解法S nnan(n ) dn, 对照系数易知 d ,此时由 nan( n )n 知a , 故a nn, 选(C).例 设S n 为等差数列 a n 地前 n项与, 已知 S 与S 地等比中项为41n n3 3 极 本 成S , S 与S 地等差中项为 , 求等差数列 a 地通项 a .(997年全国高考54nn54文科)解 设a n 地通项为 a na (n1) d , 前 n 项与为 S nnan(n) d.由题意知 S S 4 SS 4( S 5) 5 , (a 即 d) (4a 4 4 d) (5a55 4 d)(a d)(4a 4 4 d)化简可得ad 5d0 d , 解得 0 或 d 5 ada5a4积 由此可知 a 向 或a n4 (n )() 5n. 55上 经检验均适合题意 , 故所求等差数列地通项为 , 探 索 . 逆向活用公式自 a n 或a n n. 55己 在公式地学习中 , 不仅要从正向认识公式 , 而且要善于从反向分析弄清 身 价 公式地本来面目 . 重视逆向地认识公式 , 逆向运用公式 , 无疑将大大地提高公 值 , 学 式地解题功效 , 体现了思维地灵活性 .业 有 例设n N, 求证:n(n )n(n )n(n) .(985 年全国高考文科 )证明n(n )n ,又,,, n n(n ) ,n( n )n(n ) .又n(n )4 (n ),且 ,,4 4,, n(n ) n ,4 4 11 1 1 n,本成n(n )n(n ).例4 数列a n对于任意自然数n 均满足S n( aa n ) n , 求证:a n为等差数列. (994 年全国高考文科)证明欲证ana n为常数,由Sn( a a n )n 及S(a a n)( n1)可得na n a (n )a n推出( n ) a n 1 a na n ,作差可得na n na n na n 2 , 因此a n anana n.由递推性可知:证.积anananana a d (d 为常数), 所以命题得极这为九四年文科全国高考试题, 高考中得分率极低, 我们不得不承认此向上为公式教学与学习中地一个失误, 倘若能重视逆向地认识公式, 理解公式, 应探索用公式, 还“与”为“项”, 结局还能如此惨重吗?自己. 横向联系, 巧用公式身价在公式地学习过程中, 还要从运动、变化地观点来认识公式, 从函数及数值,学列结合地角度分析透彻理解公式, 公式S n 业nan(n )d表明为关于n 地二次有函数, 且常数项为0, 同时也可以看出点列(n, Sn) 均在同一条抛物线上, 且此抛物线过原点, 体现了思维地广阔性, 请再看例.解设Snan bn , 则可得( a b ) (a 44 b 4) [ (a 555b)](9a b) (6a4 4b)n 1, 成解得 a 0或 a b b6 5 , 所以 S n6 5n 或 S n6 n56 n, 5从而a n 或a nn. 55例 5设等差数列 a n 地前项与为 S n , 已 知 a, S 0, S0, 指出S, S ,S ,, S 中哪一个值最大 , 并说明理由 . (99年全国高考试题 )解 由于 S n nan(n) d表明点列y(n, S n )都 在 过 原 点 地 抛 物 线 上 , 再 由S0, S 0,易知此等差数列公差 d<0, 且 a积极 示,向 0, 图象x 0x如 图 所上 易知其对称轴为 x 探 x 0 , x 0 (6,6.5) , O索 于为a 6 自 0, a 7 0 , 故 S 6 最大.己 本 4. 恰当变形妙用公式身 价 对公式进行适当变形 , 然后再运用公式为公式应用地较高层次 , 从而丰值 , 学 富了公式本身地内涵 , 往往给解题带来捷径 , 体现了思维地深刻性 .业 有 对于公式 S( aa n )n , 变形可得(a m na n m) n(aa m )m (a ma n )( nm),对于公式 S n na n(n ) d, 变形可得 S n nn d, 它表明对于任意 n N , 点列( n , S n) 都在同一直线 nl : ydx (a d) 上.例 6 等差数列 a n 地前 m 项与为 0, 前 m 项与为 00, 则它地前 m 项与为( )(A)0(B)70(C)0(D)60(996年全国高n S a 11上 35考试题)解法S m( aa m )m 又由于 S m0 a m1 mm00 ,m(a m a m) 40 , m(a a m ) m( a m a m) 40 ,从而 S m 400, 选(C).解法由于点此(m , S m ) m (m,S m ) m (m, S m ) m在同一直线 ydx (a d) 上, 因S m m mS m m mS m m mS mm , 化简可得 : mS m (S mS m )0 , 选(C).积 在上文我们曾给出 97 年高考试题两个解法 , 这里我们再给出两个解法 . 极 向 解法 由于点列 , 探 索 而可得自 ( n , S n ) 均在同一直线上 , 说明数列n S n成等差数列 , 从n己 S S 5 本 5 身 S S2 S 44 S S S 45 8 价 值 , S 学 业 有 4 ( 5 ) 45 S 44, 解得 S 4 S 5a 4 或 S 45 5 S 5 46成从而可求得a 4a 5 或4 5 ,a 8 5故 等 差 数 列 a n 通 项 为 a n 或yn. Al55P解法 4 由于点列所示,(n , S n) 均在同一直线nOB上 如 图xPl1P 1a nS S S 1 S S S SS S 4 3 42 3及 3 4 5极 本由 S知 A 点坐标为 (.5,).4若直线 l 与 x 轴无交点 , 即平行于 x 轴, 则d=0, S nn , n N ,, 显然也满足条件4( S 5 ) 5, 从而 S n, a n , n N. 若直线 l 与 x 轴相交, 设其交点为 B(x,0), P (, S ), P ( 4, S 4 ), 4P (5, S 5 ), 由5 4 ( S 5 ) 4 4 5 4 知 S 0, S 4 0, 且 S 5 4 5 0. 若 不 然 S 0,S 4 0, S 5 4 5 0 . , 由单调性知不可能有4 4SS 5 ( S 5 ) 5 , 因此点 B 应 落在 (4,0),(5,0)之间. 由 SS(S ) 可得5 , 45S 5 S 4 54即有x5 x 5 x , 解得 x 4 x. 积由 A 、B 两点坐标可求 向 (n , S n) n 所在直线方程为 S nn6 ( n 5)6 n6 ,5 5上 S n , 6 n 5 6 n, a 5n. 5 5 探 索 综上所述所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 自 a n 或a nn.55己 从以上可以看出 , 对公式地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公式地表面 . 对公式深身 价 刻而丰富地内涵忽视或视而不见 , 而应充分挖掘出这些隐藏在内部地思想方 值 , 学 法为我所用 , 提高公式地解题功效 , 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公式地较高境界 .业有成含参变量地对数高考高考试题解法综述含参变量地对数问题常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 , 本文对这一类问题地解法作以总结 , 以揭示这类问题地一般解题规律 .1. 直接转换3n na 1直接转换 : 即把已知条件等价变形 , 而使问题获解 , 这里一定要注意等价变形. 例已知 a0, a, 试求使方程log a ( xak )log(xa ) 有解地 k 地取值范围.(989 年全国高考试题 )解: 原方程等价于 ( x ak )x a①x ak 0② xa③由①可得 xka④k显然④满足不等式③ , 将④代入②可得 k或 0k 即为所求 .积例 解不等式 极 loga () x.(996 年全国高考试题 )向 解( Ⅰ) 当a 上 时原不等式等价不等式组, 0探 x 索 自a己 x 本 a, 从而 x 0.xa身 ( Ⅱ) 当 0 a 价 时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值 0① , x学 业a ②有 x成x.a由①知x 由②得0或x0 xa综上所述 , 当a 时原不等式解集为 x |a x 0} ,当 0 a 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 |x} a2. 消参策略根据题目特征 , 消去参数可大大减少不必要地讨论 .例 设 0 x 且a0, a , 试比较 log a (x) 与 log a ( x) 地大小. (98 年业成全国高考试题)解: 0x , 0 x , x , 0 xx于为log a ( x)log a ( x)log (x) ( x) log (x) ( x) log( x) log (x)( x)因此loga( x) > log a ( x)3. 引参策略恰当地设立参数, 使问题得到简化, 计算量减少, 这为解题中常用技巧.例4 设对所有实数x, 不等式x log 4(a ) ax log (alog ) 0 恒成立,a a 4 a求a 地取值范围. (987 年全国高考试题)积极向上解: 令t ,探loga, 则原不等式可转化为a( t) x tx t 0 .索要使原不等式恒成立, 必须有自己t 0本身t 0 tt 0或t 0价t 0 值, a即log4t 8t ( t) 0 0, 解之0 a .学a有适当地引入参数, 另辟蹊径解题十分巧妙, 请再看例.解: 原方程等价于x ak x a ( x a)a 0, k x x a, x a.a设x acsc , ( ,0) (0, ), 则ksinctg当( ,0) 时k cossinctg又( ,0), k .4 1 xaa a aa a n 上 自 价 成当 (0, ) 时kcos sintg又(0, ), 0 4k . 综上所述可知 k 地范围为 k或 0k .4. 分类讨论分类讨论为解决含参变量问题地重要手段之一 , 值得注意地为在分类讨论中要准确地确定分类标准逐级分类讨论 .例 5 已知自然数 n, 实数 a>, 解关于 x 地不等式log a x( 4) log a xlog a xn( ) nlog x( ) nlog( x a ). (99 年全国高考试题 )积极 向 解: 原不等式等价于, 探( )nlog a x( )nlog a(xa ).索 ()n为奇数时 己本 log a x log ( xa ) 即 ax4 a身 ()n为偶数时 值 log a x log a ( xa ) 即 x4a, 学 例 6 设a 业 0, a , t 0 , 比较 1 log t 与 log t地大小, 并证明你地结论 .(988有 年全国高考试题 )解: 当 t>0 时, 由均值不等式有 tt , 当且仅当 t=时取“ =”号, 所以①t=时logt =log t② t 时 若0 a , 则logt >logt若a 则log t <log t分类讨论应注意 : ①对于多个参变量应分清主参变量与次参变量 , ②按先主后次顺序分层次讨论 , ③必须确定讨论地全集及分类标准, 各类必须互不a a a aaa本 业相容, 否则产生重复讨论各类子集地并集必须为全集 , 否则产生遗漏现象 .5. 数形结合数与形为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地两大柱石 , 数形结合为数学中十分重要地思想方法, 某些问题 , 不妨可借助于几何图形来考虑 , 因为几何图形直观、 形象, 易于求解 , 请再看例 . 解 :原 方程 等价 于ylog a ( x ak) log a( xa ) ,转化为考虑曲线 yx ak ( y 0) 与曲线yx a ( y0) , 要使原方程有解 , 只须积aax极 上半直 线 与 上 半双曲 线 有交 点, 由向 上 y x ak, 探 索 平行于双曲线一条渐近线 y 自 x , 如图, 0 ka a己 或ak 身 a 从而解得 ) k 或k时原方程有解 .价 对例 5 也可有如下解法 .值 , nn学 原不等式等价于 有 ( )log a x( )log ( xa ). ,成y在 同一 坐标 系 中 作 出y=x(y>0), y xa ( y 0) 地图象. 由图象知 x a , 由xx a 求得交点 P横坐标为 x4a , x4a ( 舍)aax( ) n当 n 为 奇 数 时 , 由0 知log a x log (xa )因 a> 由 图 象 知a a2a x4a .( ) n 当 n 为 偶 数 时 , 由0 知log a x log (xa )因 a>, 由 图 象 知4a x.仿上方法同理可求解例 , 这里从略 .步骤: ①把原不等式 ( 方程) 等价变形为f ( x)g ( x)( f( x)g(x)), ②作出 yf ( x)与 y g (x) 图象, ③由 f (x) g( x) 求交点 , ④由图象及函数性质确定范围 , 从而求解.积6. 分离参数 ( 主次转化 )极 向 更换问题中地参变量与变量位置 , 常常得到新颖简洁地解法 , 请再看例 4. 上 , 解: 将原不等式变形为 x( xx ) loga0,探a索 自 己 xx ( x )0, logax ,本 a身 价 x(x )a 值 又对于任意 x R , , (x )0 , 因此必须且只须 log0,a学 a 业 即,解之 0<a<.有 a成所求 a 地取值范围为 0<a<.例 7 设 f ( x)x xlg( n )xnn xa, 其中 a 为实数, nN ,n , 如果当x (,) 时, f (x) 有意义, 求 a 地取值范围 . (990年全国高考试题 )解: 由题设知 x (,) 时不等式 xx( n ) xn x a 0 恒成立,x xx a [( ) ( ) ( ) n nn( n )x] 恒成立. na 即1 ,令 ( x)x [( ) n x x ( ) ( ) nn ( n ) x] , x ( n ,) 时为增函数 . 因此 x= 时 ( x)max(n n nn ) na( x) 恒成立,an.仿上述解法可对例 再给出如下两个解法 : 解法以 k 为主参数考虑由 kxa (k) , 知k k, f ( x)ax 在(ak , ) 为a增函数, 故 f ( x)x k 即 ka kk , 解之 k或 0k .解法以 a 为主参数 , 由akx0 知 k 与 x 同号, 代入 x ak0 知 xkxkk积①当 x>0 时, 则 k>0, 故k0 k极k 向 上 , ②当 x<0 时, 则 k<0, 故kk探索 自 综上可知 k ( 己 本, )k(0,) .身 分离参数一般步骤为 : ①将含参数 t 地关于 x 地方程或不等式变形为 g(t) 与价 值 (x) 学 地等式或不等式 , ②根据方程或不等式地解(x) 地范围确定函数 ( x) 地取业 值范围 D,③由 D 以及 g(t) 与 有 成从而求出参数 t 地范围. 说明: 这里①为前提 , ②为关键(x) 地相等与不等关系确定为 g(t) 地取值范围 ,从以上数例可以看出 , 只要我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上去挖掘隐含条件, 从而获得问题地最佳解决方法 , 不断提高自己地解题能力 ..2x 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列类型,它的每个相邻项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在解决等差数列相关问题时,求和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如何推导得到,并给出相关例题进行说明。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个项之间的差值都是相等的。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1)d其中,aₙ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n表示项数。

二、等差数列的部分和公式在等差数列中,若要求前n项的和Sₙ,可以利用部分和公式进行计算。

设前n项和为Sₙ,则部分和公式为:Sₙ = (a₁ + aₙ) * n / 2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了得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首先,代入部分和公式中的n,得到:Sₙ = (a₁ + (a₁ + (n-1)d)) * n / 2化简得到:Sₙ = (2a₁ + (n-1)d) * n / 2继续化简得到:Sₙ = (n * (2a₁ + (n-1)d)) / 2最终,我们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ₙ = n * (a₁ + aₙ) / 2四、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现在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

例题:求等差数列5,8,11,14,17的前10项和。

解:根据题目可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₁为5,公差d为3,项数n 为10。

我们可以利用求和公式计算:Sₙ = n * (a₁ + aₙ) / 2代入已知条件得到:S₁₀ = 10 * (5 + (5 + (10-1) * 3)) / 2化简计算得到:S₁₀ = 10 * (5 + (5 + 27)) / 2S₁₀ = 10 * (5 + 32) / 2S₁₀ = 10 * 37 / 2S₁₀ = 185所以,等差数列5,8,11,14,17的前10项和为185。

五、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推导过程。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学方法总结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学方法总结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学方法总结等差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一个概念。

在学习等差数列时,求和公式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回顾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差值固定的数列。

通常用字母a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即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常数项),n表示项数。

等差数列的性质有:1. 首项:等差数列中的第一项为首项;2. 公差:等差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差值为公差;3.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第n项可表示为a + (n - 1)d;4. 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表示为Sn = (n/2)(2a + (n -1)d);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通过简单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原理。

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例,推导过程如下:1.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2. 第一项为a,第二项为a + d,第三项为a + 2d,以此类推,第n 项为a + (n - 1)d;3. 将这n项相加得到Sn = a + (a + d) + (a + 2d) + ... + [a + (n - 1)d];4. 观察n个数相加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即将第一项与倒数第一项相加、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相加,以此类推。

这样每组的和都是2a + (n - 1)d;5. 由于n个数相加一共有n/2组,所以Sn = (n/2)(2a + (n - 1)d)。

通过以上推导过程,可以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公式。

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举例在教学中,通过举例来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例如,给定一个等差数列:2, 5, 8, 11, ...,求前10项的和。

首先,确定等差数列的首项a=2,公差d=3,项数n=10。

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n/2)(2a + (n - 1)d),代入已知值计算:Sn = (10/2)(2×2 + (10 - 1)×3)= 5 × (4 + 27)= 5 × 31= 155因此,该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为155。

等差数列的求和教学备课

等差数列的求和教学备课

等差数列的求和教学备课一、引言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等差数列更是常见且基础的数列形式。

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备课中需要详细规划如何教授等差数列的求和。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讲述。

二、概述首先,让我们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是一种数列,其中每个数与其后面的数之差都相等。

等差数列可以用常数d来表示这个公差,例如{a,a+d,a+2d,a+3d,...}。

其中a是首项,d是公差。

三、求和公式的推导接下来,我们将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1. 推导一阶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设一阶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n,首项为a,公差为d。

首先,我们将等差数列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相加:a + (a+d) + ... + (a+(n-1)d)+ (a+(n-1)d) + ... + (a+d) + a将上述两个等差数列的和相加,得到:2Sn = n(a + (a+(n-1)d))= n(2a + (n-1)d)因此,一阶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n(2a + (n-1)d)/22. 推导通项公式接下来,我们将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设一阶等差数列的第n项为An。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An = a + (n-1)d四、具体教学步骤现在,让我们来规划一下教学步骤,以便有效地教授等差数列的求和。

1. 引入概念首先,我们需要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解释什么是等差数列,以及它的特点和应用。

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等速运动的位移。

2. 引导探索接下来,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等差数列的例子,让他们观察数列的规律,并尝试找出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模式。

3. 推导求和公式在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找到一阶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推导一般情况下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可以通过类似于推导一阶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方法来进行。

4. 练习巩固接下来,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求和公式来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等差数列(Arithmetic Progression,简称AP)是一个常见的数学概念,它指的是一个数列中的每个相邻的元素之间都有相同的差值。

通项公式是求解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公式,而求和公式则是用于计算等差数列中前n项和的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例子和推导过程。

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中的第n个数,A1是等差数列的首项,d 是等差数列中的公差,n表示数列中的项数。

利用这个通项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求解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

下面是一个例子:例子1:求解公差为3,首项为2的等差数列中的第7项。

根据通项公式,我们可以得到An = A1 + (n-1)d。

代入已知的值,即可求解:A7 = 2 + (7-1)3 = 2 + 18 = 20因此,公差为3,首项为2的等差数列中的第7项为20。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前n项和,A1是等差数列的首项,An是等差数列的第n项,n表示数列中的项数。

利用这个求和公式,我们可以迅速地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下面是一个例子:例子2:计算公差为4,首项为3的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

根据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得到Sn = (n/2)(A1 + An)。

代入已知的值,即可计算:S10 = (10/2)(3 + A10)为了求解A10,我们需要使用通项公式:A10 = A1 + (10-1)d。

代入公差d=4,首项A1=3,得到:A10 = 3 + (10-1)4 = 3 + 36 = 39将A10的值代入求和公式,即可计算出前10项的和:S10 = (10/2)(3 + 39) = 5(42) = 210因此,公差为4,首项为3的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为210。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方法详解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方法详解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方法详解高中数学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相关知识点,有些朋友还是不知道等差数列求和方法,今天就让来告诉大家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方法。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1,3,5,7,9……(2n-1)。

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

注意:以上整数。

等差数列求和:Sn=n*a1+n(n-1)d/2或Sn=n(a1+an)/2.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假如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基本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项:第一位数;项数:一共有几位数;和:求一共数的总和;在通项公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前n项和公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在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类似:p(1)+p(n)=p(2)+p(n-1)=p(3)+p(n-2)=...=p(k)+p(n-k+1)),k∈{1,2,…,n}.如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S(2n-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成等差数列,等等。

三角函数所有公式及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和对数特例

三角函数所有公式及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和对数特例

三角公式总表‎⒈L 弧长=αR=nπR 180 S 扇=21L R=21R 2α=3602R n ⋅π⒉正弦定理:A asin =B b sin =Cc sin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⒊余弦定理:a2=b2+c2-2bc Acos b2=a2+c2-2acB cosc 2=a 2+b2-2ab C cos bca cb A 2cos 222-+=⒋S ⊿=21a a h ⋅=21ab C sin =21bc A sin =21ac B sin =Rabc 4=2R 2A sin B sin C sin=A C B a sin 2sin sin 2=B C A b sin 2sin sin 2=CB A c sin 2sin sin 2=pr =))()((c p b p a p p ---(其中)(21c b a p ++=,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⒌同角关系:⑴商的关系:①θtg =xy =θθcos sin =θθsec sin ⋅ ②θθθθθcsc cos sin cos ⋅===y x ctg ③θθθtg ry⋅==cos sin ④θθθθcsc cos 1sec ⋅===tg x r ⑤θθθctg r x ⋅==sin cos ⑥θθθθsec sin 1csc ⋅===ctg y r ⑵倒数关系:1sec cos csc sin =⋅=⋅=⋅θθθθθθctg tg ⑶平方关系:1csc sec cos sin 222222=-=-=+θθθθθθctg tg ⑷)sin(cos sin 22ϕθθθ++=+b a b a(其中辅助角与‎ϕ点(a,b )在同一象限,且ab tg =ϕ)⒍函数y=++⋅)sin(ϕωx A k 的图象及性‎质:(0,0>>A ω) 振幅A ,周期T =ωπ2, 频率f =T1, 相位ϕω+⋅x ,初相ϕ⒎五点作图法:令ϕω+x 依次为ππππ2,23,,20 求出x 与y , 依点()y x ,作图 ⒏诱导公试 三角函数值等‎于的同名三角‎α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看作锐角时‎α,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三角函数值等‎于的异名三角‎α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看作锐角时‎α,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⒐和差角公式①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②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③βαβαβαtg tg tg tg tg ⋅±=± 1)( ④)1)((βαβαβαtg tg tg tg tg ⋅±=±⑤γβγαβαγβαγβαγβα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1)( 其中当A+B+C=π时,有:i).tgC tgB tgA tgC tgB tgA ⋅⋅=++ ii).1222222=++Ctg B tg C tg A tg B tgA tg⒑二倍角公式:(含万能公式) ①θθθθθ212cos sin 22sin tg tg +==②θθθθθθθ22222211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tg tg +-=-=-=-=③θθθ2122tg tg tg -= ④22cos 11sin 222θθθθ-=+=tg tg ⑤22cos 1cos 2θθ+=⒒三倍角公式:①)60sin()60sin(sin 4sin 4sin 33sin 3θθθθθθ+︒-︒=-= ②)60cos()60cos(cos 4cos 4cos 33cos 3θθθθθθ+︒-︒=+-=③)60()60(313323θθθθθθθ+⋅-⋅=--=tg tg tg tg tg tg tg ⒓半角公式:(符号的选择由‎2θ所在的象限确‎定) ①2cos 12sin θθ-±= ②2cos 12sin 2θθ-= ③2cos 12cos θθ+±=④2cos 12cos 2θθ+=⑤2sin 2cos 12θθ=- ⑥2cos 2cos 12θθ=+⑦2sin 2cos )2sin 2(cos sin 12θθθθθ±=±=±⑧θθθθθθθ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12-=+=+-±=tg⒔积化和差公式‎:[])sin()sin(21cos sin βαβαβα-++=[])sin()sin(21sin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cos cos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cos )cos(21sin sin ⒕和差化积公式‎:①2cos2sin2sin sin βαβαβα-+=+ ②2sin2cos2sin sin βαβαβα-+=- ③2cos2cos 2cos cos βαβαβα-+=+ ④2sin2sin2cos cos βαβαβα-+-=-⒖反三角函数: ⒗最简单的三角‎方程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d n n na n a a S n n 2)1(2)(11-+=+=,是数列部分最‎重要公式之一‎,学习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可‎分如下四个层‎次:1.直接套用公式‎ 从公式d n n na n a a n a a S m n m n n 2)1(2)(2)(111-+=+=+=+-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式中出现了‎五个量,包括这些量中‎,,,,,1n n S n a d a 已知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了.从基本量的观‎点认识公式、理解公式、掌握公式这是‎最低层次要求‎.例 1 设等差数列的‎{}n a 公差为d,如果它的前n ‎项和2n S n -=,那么( ).(1992年三‎南高考试题)(A)2,12-=-=d n a n (B)2,12=-=d n a n (C)2,12-=+=-d n a n (D)2,12=+-=d n a n 解法1 由于2n S n -=且1--=n n n S S a 知,,12)1(22+-=-+-=n n n a n],1)1(2[121+---+-=-=-n n a a d n n ,2-=d 选(C).解法2 ,2)1(21n d n n na S n -=-+= 对照系数易知‎,2-=d 此时由知故选‎21)1(n n n na -=--,11-=a ,12+-=n a n (C). 例 2 设是等差数列‎n S {}n a 的前n 项和,已知与的等比‎331S 441S 中项为551S ,331S 与的等差中项‎441S 为1,求等差数列的‎{}n a 通项n a .(1997年全‎国高考文科)解 设的通项为前‎{}n a ,)1(1d n a a n -+=n 项和为.2)1(1d n n na S n -+= 由题意知⎪⎩⎪⎨⎧=+=⋅24131)51(4131432543S S S S S , 即⎪⎩⎪⎨⎧=⨯++⨯+⨯+=⨯+⨯⨯+2)2344(41)2233(31)2455(251)2344(41)2233(31112111d a d a d a d a d a化简可得解得‎,2252053121⎪⎩⎪⎨⎧=+=+d a d d a ⎩⎨⎧==101a d 或⎪⎩⎪⎨⎧=-=45121a d 由此可知1=n a 或.512532)512)(1(4n n a n -=--+= 经检验均适合‎题意,故所求等差数‎列的通项为或‎1=n a .512532n a n -= 2.逆向活用公式‎在公式的学习‎中,不仅要从正向‎认识公式,而且要善于从‎反向分析弄清‎公式的本来面‎目.重视逆向地认‎识公式,逆向运用公式‎,无疑将大大地‎提高公式的解‎题功效,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例3 设,N n ∈求证:.2)3()1(32212)1(+<+++⋅+⋅<+n n n n n n (1985年全‎国高考文科)证明 ,3212)1(n n n ++++=+又,211⋅<,322⋅<,)1(,+<n n n.)1(32212)1(+++⋅+⋅<+∴n n n n 又),1(4322)3(+++++=+n n n且,221<⋅,332<⋅,443<⋅,1)1(,+<+n n n.2)3()1(3221+<+++⋅+⋅∴n n n n 例4 数列对于任意‎{}n a 自然数n 均满‎足2)(1na a S n n +=,求证: {}n a 是等差数列. (1994年全‎国高考文科)证明 欲证n n a a -+1为常数, 由2)(1n a a S n n +=及2)1)((111++=++n a a S n n 可得 11)1(+-+=n n a n a na 推出,)1(211+++=+n n na a a n作差可得因此‎,221+++=n n n na na na .112n n n n a a a a -=-+++由递推性可知‎: d d a a a a a a n n n n (12112=-==-=-+++ 为常数),所以命题得证‎.这是九四年文‎科全国高考试‎题,高考中得分率‎极低,我们不得不承‎认此为公式教‎学与学习中的‎一个失误,倘若能重视逆‎向地认识公式‎,理解公式,应用公式,还“和”为“项”,结局还能如此‎惨重吗?3.横向联系,巧用公式在公式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公式,从函数及数列‎结合的角度分‎析透彻理解公‎式,公式表明是关‎d n n na S n 2)1(1-+=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同时也可以看‎出点列均在同‎),(n S n 一条抛物线上‎,且此抛物线过‎原点,体现了思维的‎广阔性,请再看例2.解 设bn an S n +=2,则可得⎪⎩⎪⎨⎧=++++⨯=⨯+⨯⨯⨯+⨯2)416(41)39(31)]55(51[)44(41)33(312222b a b a b a b a b a解得⎩⎨⎧==10b a 或⎪⎩⎪⎨⎧=-=52656b a ,所以n S n=或,526562n n S n +-= 从而1=n a 或.512532n a n -=例5 设等差数列的‎{}n a 前项和为nS ,已知指出中哪‎,0,0,1213123<>=S S a 12321,,,,S S S S 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由于表明点列‎d n n na S n 2)1(1-+=),(n S n 都在过原点的‎抛物线上,再由,0,01312<>S S易知此等差数‎列公差d<0,且图象如图所‎,01>a 示,易知其对称轴‎为)5.6,6(,00∈=x x x , 于是0,076<>a a ,故6S 最大.4.恰当变形妙用‎公式对公式进行适‎当变形,然后再运用公‎式是公式应用‎的较高层次,从而丰富了公‎式本身的内涵‎,往往给解题带‎来捷径,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于公式2)(1na a S n n +=,变形可得 2))((2)(2)(111m n a a m a a n a a S n m m m n m n -+++=+=++-,对于公式d n n na S n 2)1(1-+=,变形可得,211d n a n S n -+= 它表明对于任‎意N n ∈,点列都在同一‎),(n S n n 直线)2(2:1da x d y l -+=上. 例6 等差数列的前‎{}n a 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Oy为( )(A)130 (B)170 (C)210 (D)260(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解法1 23)(313ma a S m m += 又由于100230212=⋅++=+m a a S mm m,140)(21=+∴+m m a a m ,=+∴)(31m a a m 140)(21=++m m a a m ,从而,210231403=⨯=m S 选(C). 解法2 由于点在同一‎),(m S m m )2,2(2m S m m )3,3(3m S m m 直线)2(21da x d y -+=上,因此mm m S m S m m m S m S mm m m --=--222323223,化简可得:210)(323=-=mm m S S S ,选(C).在上文我们曾‎给出97年高‎考试题两个解‎法, 这里我们再给‎出两个解法. 解法3 由于点列均在‎),(n S n n 同一直线上,说明数列成等‎⎭⎬⎫⎩⎨⎧n S n 差数列,从而可得⎪⎪⎪⎩⎪⎪⎪⎨⎧=+=⋅⋅=+ 243)5(434253432543453S S S S S S S S ,解得⎪⎩⎪⎨⎧=== 5S 43543S S 或⎪⎪⎪⎩⎪⎪⎪⎨⎧-===458524543S S S 从而可求得或‎⎩⎨⎧==1154a a ⎪⎩⎪⎨⎧-=-=52851654a a , 故等差数列通‎{}n a 项为1=n a 或.512532n a n -=解法4 由于点列均在‎),(nS n n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 由知A 点坐标‎2413143=+S S 为(3.5,1). 若直线l 与x ‎轴无交点,即平行于x 轴‎,则d=0,,,1N n n S n ∈=,显然也满足条‎件2543)51(4131S S S =⋅,从而.,1,N n a n S n n ∈== 若直线l 与x ‎轴相交,设其交点为B ‎(x,0),),3,3(31S P ),4,4(42SP ),5,5(53S P 由2543)51(4131S S S =⋅及2413143=+S S 知,033>S ,044>S 且.055<S 若不然,033>S ,044>S .055>S ,由单调性知不‎可能有2543)51(4131S S S =⋅,因此点B 应落‎在(4,0),(5,0)之间.由2543)51(4131S S S =⋅可得,45534553S S S S =即有,4553x x x x --=--解得313=x . 由A 、B 两点坐标可‎求所在直线方‎),(n S n n 程为,52656)313(56+-=--=n n n S n,526562n n S n +-=∴.512532n a n -=综上所述所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1=n a 或.512532n a n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公式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公式的表面‎.对公式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忽‎视或视而不见‎,而应充分挖掘‎出这些隐藏在‎内部的思想方‎法为我所用,提高公式的解‎题功效,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公式的较‎高境界.含参变量的对‎数高考高考试‎题解法综述含参变量的对‎数问题常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本文对这一类‎问题的解法作‎以总结,以揭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1.直接转换直接转换:即把已知条件‎等价变形,而使问题获解‎,这里一定要注‎意等价变形.例1 已知1,0≠>a a ,试求使方程有‎)(log )(log 222a x ak x a a -=-解的k 的取值‎范围.(1989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原方程等价于‎⎪⎩⎪⎨⎧>->--=-③a x ②ak x a x ak x 00① )(22222 由①可得a kk x 212+= ④显然④满足不等式③,将④代入②可得或即为所‎1-<k 10<<k 求. 例2 解不等式1)11(log >-xa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解(Ⅰ)当时原不等式‎1>a 等价不等式组‎⎪⎩⎪⎨⎧>->-axx 11011,11x a >-⇒从而.011<<-x a (Ⅱ)当时原不等式‎10<<a 等价于不等式‎组⎪⎩⎪⎨⎧-<<<-<>>-a x ②a xx x x 110 ② 1101① ①011得由或知由 .111ax -<<∴综上所述,当时原不等式‎1>a 解集为{}011|<<-x a x , 当时原不等式‎10<<a 解集为{}111|ax x -<< 2.消参策略根据题目特征‎,消去参数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讨论.例3 设10<<x 且1,0≠>a a ,试比较与的大‎)1(log x a -)1(log x a +小. (198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xx x x x -<+<∴<-<-<∴<<1110,11,110,102 于是1)1(log 1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1()1()1()1(=+>-=--=-=+-++++x xx x x x x x x x a a 因此)1(log x a ->)1(log x a + 3.引参策略恰当地设立参‎数,使问题得到简‎化,计算量减少,这是解题中常‎用技巧.例4 设对所有实数‎x ,不等式恒成立‎04)1(log 12log 2)1(4log 222222>+++++a a a a x a a x ,求a 的取值范‎围. (1987年全‎国高考试题)解:令aa t a21log +=,则原不等式可‎转化为022)3(2>+-+t tx x t . 要使原不等式‎恒成立,必须有φ⎪⎩⎪⎨⎧∈⇒>==+t t t t 020203或⎩⎨⎧>⇒<+-=∆>+00)3(84 032t t t t t 即,021log 2>+aa 解之.10<<a 适当地引入参‎数,另辟蹊径解题‎十分巧妙,请再看例1. 解:原方程等价于‎)(22a x a x ak x >-=-.,,022a x aa x x k a >--=∴≠设)2,0()0,2(,csc ππθθ -∈=a x ,则θθctg k -=sin 1当)0,2(πθ-∈时2sin cos 1θθθctg k =+=又.1),0,4(2-<∴-∈k πθ当)2,0(πθ∈时2sin cos 1θθθtg k =-=又.10),4,0(2<<∴∈k πθ 综上所述可知‎k 的范围为或‎1-<k .10<<k 4.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解‎决含参变量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类讨论中‎要准确地确定‎分类标准逐级‎分类讨论.例5 已知自然数n ‎,实数a>1,解关于x 的不‎等式).(log 3)2(1log )2(log 12log )4(log 2132a x x n x x x a na n a a a n --->-+++-+- (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原不等式等价‎于).(log 3)2(1log 3)2(12a x x a na n --->-- (1)n 为奇数时即‎)(log log 2a x x a a ->2141++<<a x a (2)n 为偶数时即‎)(log log 2a x x a a -<2141++>a x 例6 设0,1,0>≠>t a a ,比较与的大小‎t a log 2121log +t a ,并证明你的结‎论. (1988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当t>0时,由均值不等式‎有t t ≥+21,当且仅当t=1时取“=”号,所以①t=1时t a log 21=21log +t a②1≠t 时 若,10<<a 则t a log 21>21log +t a若1>a 则t a log 21<21log +t a分类讨论应注‎意: ①对于多个参变‎量应分清主参‎变量与次参变‎量, ②按先主后次顺‎序分层次讨论‎,③必须确定讨论‎的全集及分类‎标准,各类必须互不‎相容,否则产生重复‎讨论各类子集‎的并集必须是‎全集,否则产生遗漏‎现象. 5.数形结合数和形是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柱石‎,数形结合是数‎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某些问题,不妨可借助于‎几何图形来考‎虑,因为几何图形‎直观、形象,易于求解,请再看例1. 解:原方程等价于‎)(log )(log 22a x ak x aa -=-,转化为考虑曲‎线)0(>-=y ak x y 与曲线)0(22>-=y a x y ,要使原方程有‎解,只须上半直线和上‎半双曲线有交‎点,由ak x y -=平行于双曲线‎一条渐近线x y =,如图,a ka <<0 或从而解得或‎a ak -<1)<<k 1-<k 时原方程有解‎. 对例5也可有‎如下解法.原不等式等价‎于).(log 3)2(1log 3)2(12a x x a na n --->--,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y=x(y>0),)0(2>-=y a x y 的图象.由图象知a x >,由求得交点P ‎x x =2横坐标为2141++=a x ,2141+-=a x (舍)当n 为奇数时‎,由03)2(1>--n知)(log log 2a x x a a ->因a>1由图象知2141++<<a x a . 当n 为偶数时‎,由03)2(1<--n知)(log log 2a x x a a -<因a>1,由图象知2141++>a x . 仿上方法同理‎可求解例2,这里从略.步骤:①把原不等式(方程)等价变形为)),()()(()(x g x f x g x f =>②作出)(x f y =与)(x g y =图象,③由)()(x g x f =求交点,④由图象及函数‎性质确定范围‎,从而求解.6.分离参数(主次转化)更换问题中的‎参变量和变量‎位置,常常得到新颖‎简洁的解法,请再看例4.解:将原不等式变‎形为,021l og )22(3222>++-+aa x x x ,01)1(2222>+-=+-x x x 1)1(321log 222+-->+∴x x a a , 又对于任意R x ∈,01)1(322≤+--x x ,因此必须且只‎须,021log 2>+a a 即,121>+aa 解之0<a<1. ∴所求a 的取值‎范围为0<a<1. 例7 设其中a 是实‎,)1(321lg)(n an n x f x x x x +-++++= 数,2,≥∈n N n ,如果当)1,(-∞∈x 时,)(x f 有意义,求a 的取值范‎围. (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解:由题设知时不‎)1,(-∞∈x 等式0)1(321>+-++++a n n x x x x 恒成立,即])1()3()2()1[(xx x x nn nn n a -++++-> 恒成立. 令])1()3()2()1[()(xx x x nn n n n x -++++-= ϕ,)1,(-∞∈x 时为增函数.因此x=1时21)121()(max nn n n n x -=-+++-= ϕ. )(x a ϕ> 恒成立,21na ->∴. 仿上述解法可‎对例1再给出‎如下两个解法‎:解法1 以k 为主参数‎考虑由)1(22k a kx +=,知ax k k =+212,a x x f =)(在),(+∞ak 为增函数,故k a xx f >=)(即k kk >+212,解之1-<k 或.10<<k解法2 以a 为主参数‎,由知k 与x 同‎0122>+=k kxa 号,代入0>-ak x 知2212k x k x +>①当x>0时,则k>0,故1011222<<⇒<+k k k ②当x<0时,则k<0,故111222-<⇒>+k k k 综上可知)1,0()1,( --∞∈k .分离参数一般‎步骤为:①将含参数t 的‎关于x 的方程‎或不等式变形‎为g (t)与 )(x ϕ的等式或不等‎式,②根据方程或不‎等式的解(x)的范围确定函‎数的取值范围‎)(x ϕD,③由D 以及g(t)与的相等与不‎)(x ϕ等关系确定为‎g (t)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参数‎t 的范围. 说明:这里①是前提,②是关键从以上数例可‎以看出,只要我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上去挖‎掘隐含条件,从而获得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它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可以通过已知的数列项数、首项和公差,来确定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公式。

通项公式对于解决等差数列相关问题非常有用。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

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n-1)d其中,aₙ表示第n项的值,a₁表示首项的值,d表示公差。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一项的值,而无需逐项计算。

举例来说,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4,我们要求该数列的第10项的值。

根据通项公式,我们有:a₁ = 3d = 4n = 10代入通项公式得到:a₁₀ = 3 + (10-1)×4 = 3 + 9×4 = 3 + 36 = 39因此,该数列的第10项的值为39。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除了求解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外,我们还常常需要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前n项的和为Sₙ。

求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ₙ = n/2 × (a₁ + aₙ)其中,Sₙ表示前n项的和,n表示项数,a₁表示首项,aₙ表示第n 项。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并且无需逐项相加。

举例来说,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我们要求该数列的前6项的和。

根据求和公式,我们有:a₁ = 2d = 3n = 6代入求和公式得到:S₆ = 6/2 × (2 + a₆)根据通项公式,a₆ = 2 + (6-1)×3 = 2 + 5×3 = 2 + 15 = 17代入求和公式得到:S₆ = 6/2 × (2 + 17) = 3 × 19 = 57因此,该数列的前6项的和为57。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详细教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详细教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详细教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教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黄静课前系统部分:大纲分析: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教材分析:数列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范围很广,而且是培养学生发现、认识、分析、综合等能力的重要题材,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必备的基础知识。

学生分析:数列在整个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因为学生对于这部分仅有初中学的简单函数作为基础,所以新课的引入非常重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和。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应用数学公式的能力及渗透函数、方程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是重点。

获得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是难点。

教学策略:用游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用具:flash ,ppt课堂系统部分:整节课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探究发现阶段公式应用阶段问题呈现1:有10袋金币,在这10袋中有一袋金币是假的,已知,真金币的重量是2两/个, 而假币的重量是1两/个。

问:只给一个电子秤,而且只能秤一次,找出哪一袋金币是假的?S = 10 + 9 + + 2 + 12S =11+11+ +11+11问题1:1+2+ +8+9+10=? S =1+2+ +9+102S =11?10=110110S ==552动画演示:由刚刚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从10袋里面拿出的金币数共55个,如果这10袋都是真币,那么电子秤显示的数据应该是:两 55?2=110而实际显示的的数字是:102(两)可见比全是真币时少了8两又因为,每个假币比真币轻1两所以,可知在电子秤上有8个假币那么,第8袋全是假币。

设计说明:这道题的设计新颖之处在于摆脱了以往以高斯算法引出的模式,用一道智力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中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小学数学中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小学数学中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学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学习。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序列形式,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中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组数字按照相等的差值逐次增加(或递减)的数列。

其中,首项为a,公差为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n-1)d。

在小学阶段,对于等差数列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概念理解首先,学生需要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即一组数字按照相等的差值逐次增加(或递减)。

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列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2,5,8,11,14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差值为3。

2. 判断等差数列学生需要学会判断给定的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可以通过观察相邻两项的差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如果相等则为等差数列。

同时,学生需要注意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差值是保持不变的。

3. 求和公式学生需要了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Sn=n/2(a+l),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表示首项,l表示末项。

通过掌握求和公式,可以简化对等差数列求和的计算。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组数字按照相等的比值逐次增加(或递减)的数列。

其中,首项为a,公比为r。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r^(n-1)。

在小学阶段,对于等比数列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概念理解同样,学生需要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即一组数字按照相等的比值逐次增加(或递减)。

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列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2,4,8,16,32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比值为2。

2. 判断等比数列学生需要学会判断给定的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可以通过观察相邻两项的比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如果相等则为等比数列。

同时,学生需要注意等比数列的公比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比值是保持不变的。

3. 求和公式学生需要了解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Sn=a(1-r^n)/(1-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三角函数所有公式及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和对数特例

三角函数所有公式及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和对数特例
1 3 1 4
1 1 1 S 5 , S 3 与 S 4 的等差中项为 1,求等差数列 an 的通项 an .(1997 年全国高考 5 3 4
文科)

设 an 的通项为 an a1 (n 1)d , 前 n 项和为 S n na1
n(n 1) d. 2
1 1 1 2 3 S3 4 S 4 ( 5 S5 ) 由题意知 , 1 1 S3 S 4 2 4 3 3 2 1 43 1 5 4 2 1 ( 3 a d ) ( 4 a d ) ( 5 a d) 1 1 1 3 2 4 2 25 2 即 1 3 2 1 43 (3a1 d ) (4a1 d) 2 2 4 2 3
r 1 tg csc x cos
y cos tg r
x sin ctg r
r 1 ctg sec y sin
⑵倒数关系: sin csc cos sec tg ctg 1 ⑶平方关系: sin 2 cos2 sec2 tg 2 csc2 ctg 2 1 ⑷ a sin b cos
+ cos + sin + ctg + tg + cos - sin - cos - cos - sin - ctg - tg

2 3 2 3 2
+ ctg + tg - tg
+ sin - ctg
⒐和差角公式
① sin( ) sin cos cos sin ③ tg ( )
12 3a1d 5d 2 0 d 0 d , 化简可得 解得 或 5 5 2a1 d 2 a1 1 a 4 1 2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总结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总结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总结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为常数的数列。

数列为:a₁,a₂,a₃,...,an,...若存在常数d,使得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ₙ - aₙ₋₁ = d 其中,aₙ表示数列的第n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公式1. 第n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公式表示为:aₙ = a₁ + (n - 1)d其中,aₙ表示数列的第n项,a₁为数列的首项,d为公差。

2. 前n项和公式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表示为:Sₙ = n/2(a₁ + aₙ)其中,Sₙ表示数列的前n项和,n为正整数,a₁为数列的首项,aₙ为数列的第n项。

3. 公差公式数列的公差公式表示为:d = aₙ - aₙ₋₁其中,d为公差,aₙ表示数列的第n项,aₙ₋₁表示数列的第n-1项。

求和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加快计算速度,提高效率。

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被广泛应用。

例如,某次实验中测量了一系列温度值,温度值与时间的关系是等差数列。

为了得到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趋势,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出温度的平均值或总和,从而更好地分析实验结果。

除了应用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还用于算术和几何等数学领域的问题求解。

总结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数学中的基本工具之一,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求和公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文档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等差数列的定义、第n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以及公差公式,并总结了求和公式的应用领域。

希望本文档能对读者理解和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提供帮助。

等差数列求和教案

等差数列求和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了等差数列求和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能够熟练运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等差数列求和的概念;2. 掌握等差数列求和公式;3. 学会运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求和的概念;2.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3. 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及步骤;4. 等差数列求和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记忆与运用;2. 理解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及步骤;3. 解决实际问题时,找出等差数列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等差数列求和的过程;3. 设置丰富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一、等差数列求和的概念等差数列求和是指将一个等差数列的所有项相加,得到一个数值。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2, 5, 8, 11, 14,其求和为2 + 5 + 8 + 11 + 14 = 40。

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公差为d,项数为n,则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S = n/2 (a1 + an)或S = n/2 (2a1 + (n 1)d)三、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及步骤1. 确定等差数列的首项a1、末项an、公差d和项数n;2. 运用求和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和S;3. 检查计算结果,确保无误。

四、等差数列求和的应用1. 计算等差数列的和;2. 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找出等差数列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为您提供支持。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2. 讲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详细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4. 应用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问题;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等差数列三个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三个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三个求和公式等差数列在数学学习中可是个很重要的家伙呢!它的求和公式就像是打开数学宝藏的三把钥匙。

咱们先来说说第一个求和公式:Sn=n(a1 + an)/2 。

这个公式的意思呢,就是把首项 a1 和末项 an 加起来,然后乘以项数 n 的一半。

比如说,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 1 ,末项是 10 ,一共 5 项,那咱们就可以用这个公式来算算总和。

(1 + 10)× 5 ÷ 2 = 27.5 ,是不是很神奇?再看看第二个求和公式:Sn=na1 + n(n - 1)d/2 。

这里面多了个公差d ,这个公差啊,就是相邻两项的差值。

举个例子,有个等差数列,首项是 2 ,公差是 3 ,一共 6 项。

那先算 6×2 = 12 ,再算 6×(6 - 1)×3÷2 = 45 ,最后一加,12 + 45 = 57 ,总和就出来啦!还有第三个求和公式:Sn = n²×(a1 + d(n - 1)/2) 。

这个公式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也不难理解。

比如说有个等差数列,首项是 3 ,公差是 2 ,一共 4 项。

那先算 4² = 16 ,再算 3 + 2×(4 - 1)/2 = 6 ,最后 16×6 = 96 。

我记得之前给学生们讲这些公式的时候,有个小同学特别可爱。

那是一节数学课,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三个求和公式,然后开始讲解。

这个小同学一直皱着眉头,一脸困惑。

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小声说:“老师,这些公式我感觉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怎么都抓不住它们。

”我笑着跟他说:“别着急,咱们一个一个来驯服这些小怪兽。

”我先从最简单的例子开始,带着大家一起算,一步一步地,让大家感受每个数字的变化和作用。

那个小同学慢慢地跟上了节奏,眼睛里开始有了亮光。

当他自己算出一道题的答案时,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大声说:“老师,我抓住小怪兽啦!”全班同学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与应用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与应用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与应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恒定的数列。

对于等差数列的求和,有一种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求解。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其应用。

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项数为n。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如下:Sn = (n/2) * (2a + (n-1)d)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 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了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先将等差数列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相加,可以得到以下结果:S = a + (a+d) + (a+2d) + ... + [a+(n-2)d] + [a+(n-1)d] (式1)S = [a+(n-1)d] + [a+(n-2)d] + ... + (a+2d) + (a+d) + a (式2)将式1和式2相加,每一对括号内的数和相加后,得到:2S = (n * a + n * (n-1) * d)化简后得到:S = (n/2) * (2a + (n-1)d)3.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等差数列的项数求解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和前n项和,我们可以利用求和公式来求解等差数列的项数n。

将已知的值代入求和公式,解方程即可得到项数n的值。

3.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求解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和项数,我们可以利用求和公式来求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将已知的值代入求和公式,利用代数运算求得前n项和的值。

3.3 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等差数列的求和方程,我们可以利用已知条件来求解未知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例如,求某个等差数列中的特定项数,或者求等差数列的某几项和等于某个给定值等等。

4.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示例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应用,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例:求等差数列3, 6, 9, 12, 15的前4项和。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2015人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2015人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2015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定义等差数列并识别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2. 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3. 应用等差数列求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等差数列的定义:介绍等差数列的概念,包括首项、公差等基本要素。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理解并记忆公式。

3.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介绍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解释公式的含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4. 应用实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特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理解和记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等差数列吗?能举一个例子吗?第二阶段:新知识学习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特征,展示等差数列的例子。

引导学生观察等差数列的特点,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介绍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释公式的含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如何将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问题,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疑惑。

板书设计1. 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特征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4. 应用实例作业设计1. 习题:计算给定等差数列的和。

2. 实践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等差数列的特点,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介绍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求解等差数列的和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它有一个简洁的求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一、等差数列定义及性质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a+d,a+2d,a+3d,...,a+nd,...其中,a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等差数列具有以下性质:1. 通项公式:第n项an = a + (n-1)d;2. 前n项和Sn = (a + an) * n / 2。

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了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先来考虑一个等差数列的和S1和S2的关系。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则有:S1 = a + (a+d) + (a+2d) + ... + (a+(n-1)d),(1)S2 = (a+(n-1)d) + (a+(n-2)d) + ... + a。

(2)将式子(2)的每一项与式子(1)的对应项相加,可得:S1 + S2 = (2a + (n-1)d) + (2a + (n-1)d) + ... + (2a + (n-1)d)。

(3)上式中一共有n项,每一项的和都是2a + (n-1)d,因此:S1 + S2 = n * (2a + (n-1)d)。

(4)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 + (n-1)d,可以将式子(4)进一步化简为:S1 + S2 = n * (a + an)。

(5)另一方面,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可以得到:Sn = a + (a+d) + (a+2d) + ... + (a+(n-1)d。

将式子(1)乘以2,再与式子(1)相加,可以得到:2S1 = (2a + (n-1)d) + (2a + (n-1)d) + ... + (2a + (n-1)d)。

上式中一共有n项,每一项的和都是2a + (n-1)d,因此:2S1 = n * (2a + (n-1)d)。

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

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

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63311)毕明黎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d n n na n a a S n n2)1(2)(11-+=+=,是数列部分最重要公式之一,学习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可分如下四个层次:1.直接套用公式从公式d n n na n a a n a a S m n m n n 2)1(2)(2)(111-+=+=+=+-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式中出现了五个量,包括,,,,,1n n S n a d a 这些量中已知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了.从基本量的观点认识公式、理解公式、掌握公式这是最低层次要求.例1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如果它的前n 项和2n S n -=,那么( ).(1992年三南高考试题)(A)2,12-=-=d n a n (B)2,12=-=d n a n (C)2,12-=+=-d n a n (D)2,12=+-=d n a n解法1 由于2n S n -=且1--=n n n S S a 知,,12)1(22+-=-+-=n n n a n],1)1(2[121+---+-=-=-n n a a d n n ,2-=d 选(C).解法2 ,2)1(21n d n n na S n -=-+= 对照系数易知,2-=d 此时由21)1(n n n na -=--知,11-=a 故,12+-=n a n 选(C). 例2 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331S 与441S 的等比中项为551S ,331S 与441S 的等差中项为1,求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n a .(1997年全国高考文科)解 设{}n a 的通项为,)1(1d n a a n -+=前n 项和为.2)1(1d n n na S n -+= 由题意知⎪⎩⎪⎨⎧=+=⋅24131)51(4131432543S S S S S ,即⎪⎩⎪⎨⎧=⨯++⨯+⨯+=⨯+⨯⨯+2)2344(41)2233(31)2455(251)2344(41)2233(31112111d a d a d a d a d a化简可得,2252053121⎪⎩⎪⎨⎧=+=+d a d d a 解得⎩⎨⎧==101a d 或⎪⎩⎪⎨⎧=-=45121a d由此可知1=n a 或.512532)512)(1(4n n a n -=--+= 经检验均适合题意,故所求等差数列的通项为1=n a 或.512532n a n -=2.逆向活用公式在公式的学习中,不仅要从正向认识公式,而且要善于从反向分析弄清公式的本来面目.重视逆向地认识公式,逆向运用公式,无疑将大大地提高公式的解题功效,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例3 设,N n ∈求证:.2)3()1(32212)1(+<+++⋅+⋅<+n n n n n n (1985年全国高考文科)证明 ,3212)1(n n n ++++=+又,211⋅<,322⋅<,)1(,+<n n n.)1(32212)1(+++⋅+⋅<+∴n n n n 又),1(4322)3(+++++=+n n n且,221<⋅,332<⋅,443<⋅,1)1(,+<+n n n.2)3()1(3221+<+++⋅+⋅∴n n n n 例4 数列{}n a 对于任意自然数n 均满足2)(1na a S n n +=,求证: {}n a 是等差数列. (1994年全国高考文科)证明 欲证n n a a -+1为常数, 由2)(1n a a S n n +=及2)1)((111++=++n a a S n n 可得 11)1(+-+=n n a n a na 推出,)1(211+++=+n n na a a n作差可得,221+++=n n n na na na 因此.112n n n n a a a a -=-+++由递推性可知: d d a a a a a a n n n n (12112=-==-=-+++ 为常数),所以命题得证.这是九四年文科全国高考试题,高考中得分率极低,我们不得不承认此为公式教学与学习中的一个失误,倘若能重视逆向地认识公式,理解公式,应用公式,还“和”为“项”,结局还能如此惨重吗?3.横向联系,巧用公式在公式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公式,从函数及数列结合的角度分析透彻理解公式,公式d n n na S n 2)1(1-+=表明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同时也可以看出点列),(n S n 均在同一条抛物线上,且此抛物线过原点,体现了思维的广阔性,请再看例2.解 设bn an S n +=2,则可得⎪⎩⎪⎨⎧=++++⨯=⨯+⨯⨯⨯+⨯2)416(41)39(31)]55(51[)44(41)33(312222b a b a b a b a b a 解得⎩⎨⎧==10b a 或⎪⎩⎪⎨⎧=-=52656b a ,所以n S n=或,526562n n S n +-= 从而1=n a 或.512532n a n -= 例5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项和为n S ,已知,0,0,1213123<>=S S a 指出12321,,,,S S S S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 由于d n n na S n 2)1(1-+=表明点列),(n S n 都在过原点的抛物线上,再由,0,01312<>S S 易知此等差数列公差d<0,且,01>a 图象如图所示, 易知其对称轴为)5.6,6(,00∈=x x x , 于是0,076<>a a ,故6S 最大.4.恰当变形妙用公式对公式进行适当变形,然后再运用公式是公式应用的较高层次,从而丰富了公式本身的内涵,往往给解题带来捷径,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于公式2)(1na a S n n +=,变形可得 2))((2)(2)(111m n a a m a a n a a S n m m m n m n -+++=+=++-,对于公式d n n na S n 2)1(1-+=,变形可得,211d n a n S n -+= 它表明对于任意N n ∈,点列),(n S n n 都在同一直线)2(2:1da x d y l -+=上.例6 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解法1 23)(313ma a S m m +=又由于100230212=⋅++=+m a a S mm m,140)(21=+∴+m m a a m ,=+∴)(31m a a m 140)(21=++m m a a m ,从而,210231403=⨯=m S 选(C). 解法2 由于点),(m S m m )2,2(2m S m m )3,3(3m S m m 在同一直线)2(21da x d y -+=上,因此mm m S m S m m m S m S mm m m --=--222323223,化简可得:210)(323=-=mm m S S S ,选(C).在上文我们曾给出97年高考试题两个解法, 这里我们再给出两个解法. 解法3 由于点列),(n S n n 均在同一直线上,说明数列⎭⎬⎫⎩⎨⎧n S n 成等差数列,从而可得 ⎪⎪⎪⎩⎪⎪⎪⎨⎧=+=⋅⋅=+243)5(434253432543453S S S S S S S S ,解得⎪⎩⎪⎨⎧=== 5S 43543S S 或⎪⎪⎪⎩⎪⎪⎪⎨⎧-===458524543S S S 从而可求得⎩⎨⎧==1154a a 或⎪⎩⎪⎨⎧-=-=52851654a a , 故等差数列{}n a 通项为1=n a 或.512532n a n -= 解法4 由于点列),(nSn n 均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由2413143=+S S 知A 点坐标为(3.5,1). 若直线l 与x 轴无交点,即平行于x 轴,则 d=0,,,1N n n S n∈=,显然也满足条件2543)51(4131S S S =⋅,从而.,1,N n a n S n n ∈== 若直线l 与x 轴相交,设其交点为B(x,0),),3,3(31S P ),4,4(42SP ),5,5(53S P 由2543)51(4131S S S =⋅及2413143=+S S 知,033>S ,044>S 且.055<S 若不然,033>S ,044>S .055>S ,由单调性知不可能有2543)51(4131S S S =⋅,因此点B 应落在(4,0),(5,0)之间.由2543)51(4131S S S =⋅可得,45534553S S S S =即有,4553x x x x --=--解得313=x . 由A 、B 两点坐标可求),(n S n n 所在直线方程为,52656)313(56+-=--=n n n S n ,526562n n S n +-=∴.512532n a n -=综上所述所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1=n a 或.512532n a n -=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公式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公式的表面.对公式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忽视或视而不见,而应充分挖掘出这些隐藏在内部的思想方法为我所用,提高公式的解题功效,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公式的较高境界.含参变量的对数高考高考试题解法综述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63311)毕明黎含参变量的对数问题常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本文对这一类问题的解法作以总结,以揭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1.直接转换直接转换:即把已知条件等价变形,而使问题获解,这里一定要注意等价变形.例1 已知1,0≠>a a ,试求使方程)(log )(log 222a x ak x a a -=-有解的k 的取值范围.(1989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原方程等价于⎪⎩⎪⎨⎧>->--=-③a x ②ak x a x ak x 00① )(22222 由①可得a kk x 212+= ④ 显然④满足不等式③,将④代入②可得1-<k 或10<<k 即为所求. 例2 解不等式1)11(log >-xa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解(Ⅰ)当1>a 时原不等式等价不等式组⎪⎩⎪⎨⎧>->-axx 11011,11x a >-⇒从而.011<<-x a (Ⅱ)当10<<a 时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 ⎪⎩⎪⎨⎧-<<<-<>>-a x ②a xx x x 110 ② 1101① ①011得由或知由 .111ax -<<∴综上所述,当1>a 时原不等式解集为{}011|<<-x a x , 当10<<a 时原不等式解集为{}111|ax x -<< 2.消参策略根据题目特征,消去参数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讨论.例 3 设10<<x 且1,0≠>a a ,试比较)1(log x a -与)1(log x a +的大小. (198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xx x x x -<+<∴<-<-<∴<<1110,11,110,102于是1)1(log 1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1()1()1()1(=+>-=--=-=+-++++x xx x x x x x x x a a 因此)1(log x a ->)1(log x a +3.引参策略恰当地设立参数,使问题得到简化,计算量减少,这是解题中常用技巧.例4 设对所有实数x,不等式04)1(log 12log 2)1(4log 222222>+++++a a a a x a a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1987年全国高考试题)解:令aa t a21log +=,则原不等式可转化为022)3(2>+-+t tx x t . 要使原不等式恒成立,必须有φ⎪⎩⎪⎨⎧∈⇒>==+t t t t 020203或⎩⎨⎧>⇒<+-=∆>+00)3(84 032t t t t t 即,021log 2>+aa 解之.10<<a 适当地引入参数,另辟蹊径解题十分巧妙,请再看例1. 解:原方程等价于)(22a x a x ak x >-=-.,,022a x aa x x k a >--=∴≠设)2,0()0,2(,csc ππθθ -∈=a x ,则θθctg k -=sin 1当)0,2(πθ-∈时2sin cos 1θθθctg k =+=又.1),0,4(2-<∴-∈k πθ当)2,0(πθ∈时2sin cos 1θθθtg k =-=又.10),4,0(2<<∴∈k πθ综上所述可知k 的范围为1-<k 或.10<<k4.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解决含参变量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类讨论中要准确地确定分类标准逐级分类讨论.例5 已知自然数n,实数a>1,解关于x 的不等式).(log 3)2(1log )2(log 12log )4(log 2132a x x n x x x a na n a a a n --->-+++-+- (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原不等式等价于).(log 3)2(1log 3)2(12a x x a na n --->-- (1)n 为奇数时)(log log 2a x x a a ->即2141++<<a x a (2)n 为偶数时)(log log 2a x x a a -<即2141++>a x 例6 设0,1,0>≠>t a a ,比较t a log 21与21log +t a 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1988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当t>0时,由均值不等式有t t ≥+21,当且仅当t=1时取“=”号,所以 ①t=1时t a log 21=21log +t a ②1≠t 时 若,10<<a 则t a log 21>21log +t a若1>a 则t a log 21<21log +t a分类讨论应注意: ①对于多个参变量应分清主参变量与次参变量, ②按先主后次顺序分层次讨论,③必须确定讨论的全集及分类标准,各类必须互不相容,否则产生重复讨论各类子集的并集必须是全集,否则产生遗漏现象. 5.数形结合数和形是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柱石,数形结合是数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某些问题,不妨可借助于几何图形来考虑,因为几何图形直观、形象,易于求解,请再看例1. 解:原方程等价于)(log )(log 22a x ak x aa -=-转化为考虑曲线)0(>-=y ak x y 与曲线)0(22>-=y a x y ,要使原方程有解,只须上半直线和上半双曲线有交点,由ak x y -=平行于双曲线一条渐近线x y =,如图,a ka <<0 或a ak -<从而解得1)<<k 或1-<k 时原方程有解. 对例5也可有如下解法.原不等式等价于).(log 3)2(1log 3)2(12a x x a na n --->--,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y=x(y>0),)0(2>-=y a x y 的 图象.由图象知a x >,由a x x -=2求得交点P 横坐标为2141++=a x ,2141+-=a x (舍) 当n 为奇数时,由03)2(1>--n知(log log 2a x x a a ->a>1由图象知2141++<<a x a . 当n 为偶数时,由03)2(1<--n 知)(log log 2a x x a a -<因a>1,由图象知2141++>a x . 仿上方法同理可求解例2,这里从略.步骤:①把原不等式(方程)等价变形为)),()()(()(x g x f x g x f =>②作出)(x f y =与)(x g y =图象,③由)()(x g x f =求交点,④由图象及函数性质确定范围,从而求解. 6.分离参数(主次转化)更换问题中的参变量和变量位置,常常得到新颖简洁的解法,请再看例4. 解:将原不等式变形为,021log )22(3222>++-+aa x x x ,01)1(2222>+-=+-x x x 1)1(321log 222+-->+∴x x a a , 又对于任意R x ∈,01)1(322≤+--x x ,因此必须且只须,021log 2>+a a 即,121>+aa 解之0<a<1. ∴所求a 的取值范围为0<a<1.例7 设,)1(321lg)(nan n x f x x x x +-++++= 其中a 是实数,2,≥∈n N n ,如果当)1,(-∞∈x 时,)(x f 有意义,求a 的取值范围. (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解:由题设知)1,(-∞∈x 时不等式0)1(321>+-++++a n n xxxx恒成立,即])1()3()2()1[(xxxxnn nn n a -++++-> 恒成立. 令])1()3()2()1[()(xx x x nn n n n x -++++-= ϕ,)1,(-∞∈x 时为增函数. 因此x=1时21)121()(max nn n n n x -=-+++-= ϕ.)(x a ϕ> 恒成立,21na ->∴. 仿上述解法可对例1再给出如下两个解法:解法1 以k 为主参数考虑由)1(22k a kx +=,知axk k =+212,a x x f =)(在),(+∞ak 为增函数,故k a x x f >=)(即k kk >+212,解之1-<k 或.10<<k解法2 以a 为主参数,由0122>+=k kx a 知k 与x 同号,代入0>-ak x 知2212k xk x +>①当x>0时,则k>0,故1011222<<⇒<+k k k ②当x<0时,则k<0,故111222-<⇒>+k k k 综上可知)1,0()1,( --∞∈k .分离参数一般步骤为:①将含参数t 的关于x 的方程或不等式变形为g(t)与 )(x ϕ的等式或不等式,②根据方程或不等式的解(x)的范围确定函数)(x ϕ的取值范围D,③由D 以及g(t)与)(x ϕ的相等与不等关系确定为g(t)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参数t 的范围. 说明:这里①是前提,②是关键从以上数例可以看出,只要我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上去挖掘隐含条件,从而获得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四个层次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63311)毕明黎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d n n na na a Sn n2)1(2)(11-+=+=,是数列部分最重要公式之一,学习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可分如下四个层次: 1.直接套用公式从公式d n n na na a na a S m n m n n 2)1(2)(2)(111-+=+=+=+-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式中出现了五个量,包括,,,,,1n n S n a d a 这些量中已知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了.从基本量的观点认识公式、理解公式、掌握公式这是最低层次要求.例1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如果它的前n 项和2n S n -=,那么( ).(1992年三南高考试题)(A)2,12-=-=d n a n (B)2,12=-=d n a n (C)2,12-=+=-d n a n (D)2,12=+-=d n a n解法1 由于2n S n -=且1--=n n n S S a 知,,12)1(22+-=-+-=n n n a n],1)1(2[121+---+-=-=-n n a a d n n ,2-=d 选(C).解法2 ,2)1(21n d n n na S n -=-+= 对照系数易知,2-=d此时由21)1(n n n na -=--知,11-=a 故,12+-=n a n 选(C).例2 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331S 与441S 的等比中项为551S ,331S 与441S 的等差中项为1,求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n a .(1997年全国高考文科)解 设{}n a 的通项为,)1(1d n a a n -+=前n 项和为.2)1(1d n n na S n -+=由题意知⎪⎩⎪⎨⎧=+=⋅24131)51(4131432543S S S S S ,即⎪⎩⎪⎨⎧=⨯++⨯+⨯+=⨯+⨯⨯+2)2344(41)2233(31)2455(251)2344(41)2233(31112111d a d a d a d a d a化简可得,2252053121⎪⎩⎪⎨⎧=+=+d a d d a 解得⎩⎨⎧==101a d 或⎪⎩⎪⎨⎧=-=45121a d由此可知1=n a 或.512532)512)(1(4n n a n -=--+=经检验均适合题意,故所求等差数列的通项为1=n a 或.512532n a n -=2.逆向活用公式在公式的学习中,不仅要从正向认识公式,而且要善于从反向分析弄清公式的本来面目.重视逆向地认识公式,逆向运用公式,无疑将大大地提高公式的解题功效,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例3 设,N n ∈求证:.2)3()1(32212)1(+<+++⋅+⋅<+n n n n n n(1985年全国高考文科)证明 ,3212)1(n n n ++++=+ 又,211⋅<,322⋅<,)1(,+<n n n.)1(32212)1(+++⋅+⋅<+∴n n n n又),1(4322)3(+++++=+n n n且,221<⋅,332<⋅,443<⋅,1)1(,+<+n n n.2)3()1(3221+<+++⋅+⋅∴n n n n例4 数列{}n a 对于任意自然数n 均满足2)(1na a S n n +=,求证: {}n a 是等差数列. (1994年全国高考文科)证明 欲证n n a a -+1为常数, 由2)(1na a S n n +=及2)1)((111++=++n a a S n n 可得11)1(+-+=n n a n a na 推出,)1(211+++=+n n na a a n作差可得,221+++=n n n na na na 因此.112n n n n a a a a -=-+++由递推性可知: d d a a a a a a n n n n (12112=-==-=-+++ 为常数),所以命题得证.这是九四年文科全国高考试题,高考中得分率极低,我们不得不承认此为公式教学与学习中的一个失误,倘若能重视逆向地认识公式,理解公式,应用公式,还“和”为“项”,结局还能如此惨重吗?3.横向联系,巧用公式在公式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公式,从函数及数列结合的角度分析透彻理解公式,公式d n n na S n 2)1(1-+=表明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同时也可以看出点列),(n S n 均在同一条抛物线上,且此抛物线过原点,体现了思维的广阔性,请再看例2.解 设bn an S n +=2,则可得⎪⎩⎪⎨⎧=++++⨯=⨯+⨯⨯⨯+⨯2)416(41)39(31)]55(51[)44(41)33(312222b a b a b a b a b a 解得⎩⎨⎧==10b a 或⎪⎩⎪⎨⎧=-=52656b a ,所以n S n=或,526562n n S n +-= 从而1=n a 或.512532n a n -= 例5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项和为n S ,已知,0,0,1213123<>=S S a 指出12321,,,,S S S S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 由于d n n na S n 2)1(1-+=表明点列),(n S n都在过原点的抛物线上,再由,0,01312<>S S 易知此等差数列公差d<0,且,01>a 图象如图所示, 易知其对称轴为)5.6,6(,00∈=x x x , 于是0,076<>a a ,故6S 最大.4.恰当变形妙用公式对公式进行适当变形,然后再运用公式是公式应用的较高层次,从而丰富了公式本身的内涵,往往给解题带来捷径,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于公式2)(1na a S n n +=,变形可得2))((2)(2)(111m n a a ma a na a S n m m m n m n -+++=+=++-,对于公式d n n na S n 2)1(1-+=,变形可得,211d n a n S n -+= 它表明对于任意N n ∈,点列),(nS n n 都在同一直线)2(2:1d a x d y l -+=上.例6 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解法1 23)(313m a a S m m +=又由于100230212=⋅++=+m a a S m m m ,140)(21=+∴+m m a a m ,=+∴)(31m a a m 140)(21=++m m a a m ,从而,210231403=⨯=m S 选(C). 解法2 由于点),(m S m m )2,2(2mS m m )3,3(3mS m m 在同一直线)2(21d a x d y -+=上,因此mm m S m S m m m S m S mmmm--=--222323223,化简可得:210)(323=-=mm m S S S ,选(C).在上文我们曾给出97年高考试题两个解法, 这里我们再给出两个解法. 解法3 由于点列),(n S n n均在同一直线上,说明数列⎭⎬⎫⎩⎨⎧n S n 成等差数列,从而可得 ⎪⎪⎪⎩⎪⎪⎪⎨⎧=+=⋅⋅=+ 243)5(434253432543453S S S S S S S S ,解得⎪⎩⎪⎨⎧=== 5S 43543S S 或⎪⎪⎪⎩⎪⎪⎪⎨⎧-===458524543S S S 从而可求得⎩⎨⎧==1154a a 或⎪⎩⎪⎨⎧-=-=52851654a a , 故等差数列{}n a 通项为1=n a 或.512532n a n -=解法4 由于点列),(nS n n 均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由2413143=+S S 知A 点坐标为(3.5,1).若直线l 与x 轴无交点,即平行于x 轴,则 d=0,,,1N n nS n ∈=,显然也满足条件2543)51(4131S S S =⋅,从而.,1,N n a n S n n ∈==若直线l 与x 轴相交,设其交点为B(x,0),),3,3(31S P ),4,4(42S P ),5,5(53S P 由2543)51(4131S S S =⋅及2413143=+S S 知,033>S ,044>S 且.055<S 若不然,033>S,044>S .055>S ,由单调性知不可能有2543)51(4131S S S =⋅,因此点B 应落在(4,0),(5,0)之间.由2543)51(4131S S S =⋅可得,45534553S S S S =即有,4553xx xx --=--解得313=x .由A 、B 两点坐标可求),(nS n n 所在直线方程为,52656)313(56+-=--=n n n S n,526562n n S n +-=∴.512532n a n -=综上所述所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1=n a 或.512532n a n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公式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公式的表面.对公式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忽视或视而不见,而应充分挖掘出这些隐藏在内部的思想方法为我所用,提高公式的解题功效,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公式的较高境界.含参变量的对数高考高考试题解法综述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63311)毕明黎含参变量的对数问题常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本文对这一类问题的解法作以总结,以揭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1.直接转换直接转换:即把已知条件等价变形,而使问题获解,这里一定要注意等价变形. 例1 已知1,0≠>a a ,试求使方程)(log )(log 222a x ak x aa -=-有解的k 的取值范围.(1989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原方程等价于⎪⎩⎪⎨⎧>->--=-③a x ②ak x a x ak x 0 0① )(22222由①可得a kkx 212+=④显然④满足不等式③,将④代入②可得1-<k 或10<<k 即为所求. 例2 解不等式1)11(log >-xa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解(Ⅰ)当1>a 时原不等式等价不等式组 ⎪⎩⎪⎨⎧>->-ax x 11011,11xa >-⇒从而.011<<-x a(Ⅱ)当10<<a 时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ax ②a x x x x 110 ② 1101① ① 011得由或知由.111ax -<<∴综上所述,当1>a 时原不等式解集为{}011|<<-x a x , 当10<<a 时原不等式解集为{}111|ax x -<<2.消参策略根据题目特征,消去参数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讨论.例 3 设10<<x 且1,0≠>a a ,试比较)1(log x a -与)1(log x a +的大小. (198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xx x x x -<+<∴<-<-<∴<<1110,11,110,102于是1)1(log11log )1(log )1(log)1(log )1(log )1()1()1()1(=+>-=--=-=+-++++x xx x x x x x x x a a因此)1(log x a ->)1(log x a + 3.引参策略恰当地设立参数,使问题得到简化,计算量减少,这是解题中常用技巧. 例4 设对所有实数x,不等式04)1(log12log2)1(4log 222222>+++++aa a ax aa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1987年全国高考试题)解:令aa t a21log+=,则原不等式可转化为022)3(2>+-+t tx x t .要使原不等式恒成立,必须有φ⎪⎩⎪⎨⎧∈⇒>==+t t t t 020203或⎩⎨⎧>⇒<+-=∆>+00)3(84 032t t t t t 即,021log2>+aa 解之.10<<a适当地引入参数,另辟蹊径解题十分巧妙,请再看例1. 解:原方程等价于)(22a x a x ak x >-=-.,,022a x aa x x k a >--=∴≠设)2,0()0,2(,csc ππθθ -∈=a x ,则θθctg k -=sin 1当)0,2(πθ-∈时2sin cos 1θθθctgk =+=又.1),0,4(2-<∴-∈k πθ当)2,0(πθ∈时2sin cos 1θθθtgk =-=又.10),4,0(2<<∴∈k πθ综上所述可知k 的范围为1-<k 或.10<<k 4.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解决含参变量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类讨论中要准确地确定分类标准逐级分类讨论.例5 已知自然数n,实数a>1,解关于x 的不等式).(log 3)2(1log)2(log12log)4(log2132a x x n x x x a nan aaan--->-+++-+- (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原不等式等价于).(log 3)2(1log3)2(12a x x a nan--->--(1)n 为奇数时)(log log2a x x a a->即2141++<<a x a(2)n 为偶数时)(log log 2a x x a a -<即2141++>a x例 6 设0,1,0>≠>t a a ,比较t alog21与21log+t a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1988年全国高考试题)解:当t>0时,由均值不等式有t t ≥+21,当且仅当t=1时取“=”号,所以①t=1时t alog21=21log+t a②1≠t 时 若,10<<a 则t alog21>21log+t a若1>a 则t alog21<21log+t a分类讨论应注意: ①对于多个参变量应分清主参变量与次参变量, ②按先主后次顺序分层次讨论,③必须确定讨论的全集及分类标准,各类必须互不相容,否则产生重复讨论各类子集的并集必须是全集,否则产生遗漏现象. 5.数形结合数和形是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柱石,数形结合是数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某些问题,不妨可借助于几何图形来考虑,因为几何图形直观、形象,易于求解,请再看例1. 解:原方程等价于)(log)(log 22a x ak x aa -=-转化为考虑曲线)0(>-=y ak x y 与曲线 )0(22>-=y a x y ,要使原方程有解,只须上半直线和上半双曲线有交点,由ak x y -=平行于双曲线一条渐近线x y =,如图,a ka <<0 或a ak -<从而解得1)<<k 或1-<k 时原方程有解. 对例5也可有如下解法.原不等式等价于).(log 3)2(1log3)2(12a x x a nan--->--,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y=x(y>0),)0(2>-=y a x y 的 图象.由图象知a x >,由a x x -=2求得交点P 横坐标为2141++=a x ,2141+-=a x (舍)当n 为奇数时,由03)2(1>--n知(log log2a x x a a->a>1由图象知2141++<<a x a .当n 为偶数时,由03)2(1<--n知)(log log2a x x a a-<因a>1,由图象知2141++>a x .仿上方法同理可求解例2,这里从略.步骤:①把原不等式(方程)等价变形为)),()()(()(x g x f x g x f =>②作出)(x f y =与)(x g y =图象,③由)()(x g x f =求交点,④由图象及函数性质确定范围,从而求解. 6.分离参数(主次转化)更换问题中的参变量和变量位置,常常得到新颖简洁的解法,请再看例4. 解:将原不等式变形为,021log)22(3222>++-+aa x x x,01)1(2222>+-=+-x x x 1)1(321log222+-->+∴x xaa ,又对于任意R x ∈,01)1(322≤+--x x,因此必须且只须,021log2>+aa即,121>+aa 解之0<a<1.∴所求a 的取值范围为0<a<1.例7 设,)1(321lg)(nan n x f xx x x +-++++= 其中a 是实数,2,≥∈n N n ,如果当)1,(-∞∈x 时,)(x f 有意义,求a 的取值范围. (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解:由题设知)1,(-∞∈x 时不等式0)1(321>+-++++a n n xxxx恒成立,即])1()3()2()1[(xx x x nn nnna -++++-> 恒成立.令])1()3()2()1[()(xx x x n n nnnx -++++-= ϕ,)1,(-∞∈x 时为增函数. 因此x=1时21)121()(max n nn n nx -=-+++-= ϕ.)(x a ϕ> 恒成立,21n a ->∴.仿上述解法可对例1再给出如下两个解法: 解法1 以k 为主参数考虑由)1(22k a kx +=,知ax kk =+212,ax x f =)(在),(+∞ak 为增函数,故k ax x f >=)(即k kk >+212,解之1-<k 或.10<<k解法2 以a 为主参数,由0122>+=kkx a 知k 与x 同号,代入0>-ak x 知2212kx k x +>①当x>0时,则k>0,故1011222<<⇒<+k k k②当x<0时,则k<0,故111222-<⇒>+k kk综上可知)1,0()1,( --∞∈k .分离参数一般步骤为:①将含参数t 的关于x 的方程或不等式变形为g(t)与 )(x ϕ的等式或不等式,②根据方程或不等式的解(x)的范围确定函数)(x ϕ的取值范围D,③由D 以及g(t)与)(x ϕ的相等与不等关系确定为g(t)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参数t 的范围.说明:这里①是前提,②是关键从以上数例可以看出,只要我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上去挖掘隐含条件,从而获得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