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千年辉煌百年迷茫困局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理论千年辉煌百年迷茫困局求解
随着中医药科技在国人健康保障事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医药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认同度和公众依从度也不断提升,标志着中医药科技在应用领域如火如荼、蒸蒸日上。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医理论的研究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可以说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众所周知,虽然任何理论都来自于实践,但理论的成熟和进步对实践的指导与推进具有强大能动作用,当实践进入到一定状态和程度之后,就会对理论的发展产生依赖。换言之,任何一门科学的进步,必然是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推进,滞后的理论不仅难以指导生动的临床实践,甚至会严重制约和拖累临床实践。如何摆脱当下中医理论面临的困境,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一个严肃而急迫的课题。有鉴于此,系统回顾中医理论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中医理论千年不衰、欣欣向荣的内在原理,理性分析百余年来中医理论崎岖坎坷的主要成因,对于中医药理论走出困境实现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从上古到先秦,跃然显示独特方向
在中医药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最为漫长的应当是早期的探索、积累到理论成形的阶段,我们的祖先为之付出了成千上万年的努力。应当说,中医理论的基本优势和发展方向,早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前已初步形成,并一直影响着理论医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纵揽万物和人体,锁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法则中医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盲目到自觉的过程。中华民族在早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着观察人体、研究自然、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并通过反复的实践、思考、分析和相互间广泛而持续的交流,形成了早期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认识。特别是通过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绝对弱势的研判,不仅确立了敬畏自然的朴素情感,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内经》中所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暑衣厚则腠理开......天寒衣薄则为溺为气”等,都说明人类生存在天地自然之中,维护二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十分重要,不仅要善于利用自然,尤其要善于服从自然,必须充分掌握和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实现防灾御疾、繁衍生命的目的。应当说,有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认识属于古代哲学范畴,其产生相对早于中医理论,可贵的是,中医学不仅借鉴吸纳了其精髓并使其深化,更重要的是,在整体形成中医理论之时,将其完美地植入到医学科学中来,形成了哲学理论的医学化改造,并正确指导中医理论发展长达两千年之久。
(二)紧扣物质与现象,形成无限可分、无限可知的研究理念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认识自然、研究生命的立论之本,其实质是关于自然界客观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联系的理论,说到底,“阴阳”这个词汇,原本是对世间万物的分类学和辨证学概念。首先,阴阳的概念是指构成万物的初始物质,《内经》中“阴
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就明确了这一点。其次,物质世界的构成层级是无限的,是能够以阴阳为依据对其进行系统分类和深入分析的,即《内经》中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也),然其要一也”。第三,无限可分的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又是可以被人类所无限认识和掌握的,《内经》特别指出,“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这里的“数之可数”就指的即是可被人们所认知。值得指出的是,《内经》以降,中医界正是沿着“推之可万”、“数之可数”这一方向,对以“气”为代表的人体生命物质进行不断深入的认识和探讨,从而推动中医理论不断走向完善。
(三)掌握共性和特征,确立广泛联系、取象比类的分析路径受历史的局限,中华民族虽然早就认定了物质世界无限可分的特性,但却很难将“可分”无限进行下去。当此之时,古人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天人合一”原则指导下,创造性地把相同和相似物质之间的共同特征联系起来,观察现象、分析比较、提炼共性、推此及彼,从而使其在认识世界的深度难以直接取得突破的情况下,极大地拓展了认识世界的广度,并将在大视野研究中发现的规律用于对深度世界的认识,形成了广度与深度的同步进展。更重要的是,在将这一方法用于分析人体时,高度重视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表现,将这些表现与自然万物的相应表现联系起来,持续积累,不断汇总,发现规律,指导实践,正如《内
经》所言“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从而为中医四诊和病因病机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四)观察体表和器官,开始描述形态、认识结构的早期尝试中医理论形成之前,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也曾通过对在战争、狩猎、灾害、祭祀等活动中所形成的尸体及损伤进行观察,主动关注过器官学层面的形态、部位、结构等内容;同时由于早期的中医学包含有兽医学,对动物的观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在内经、难经中均有所体现。如《灵枢·经水》有言“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皆有大数”。具体而言,《难经·四十二难》曾对心、肝、脾、肺、肾、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重量、形态及容量作了大体的解剖测量,有过诸如心“中有七孔三毛”之类关于器官形态和结构的记载,《灵枢·营卫生会》中也有“营在脉中”类似关于器官部位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中医理论萌芽之初,是进行过器官学原始探索的,虽然由于手段的局限,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并没有发展起来,但恰恰是这一点,使《内经》之后中医脏腑理论的成功转型成为可能。
二、从《内经》到明清,赫然成就千年辉煌
《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进而也揭示了中医学由单纯的实践探索积累阶段进入了理论与实
践同步发展的新时期。此后,不仅中医早期确立的正确方向与方
法得到巩固和传承,而且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中医药科学实现了持续跨越和创新,历两千余年而不衰。
(一)以自觉扬弃与创新为切入,实现了脏腑理论研究的成功转型
毋庸讳言,《内经》之前的脏腑研究,主要是以人体器官形态、结构、部位的研究为主要靶向的。但是,《内经》成书前后,正值儒家文化上升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方法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与环境。因此,从《内经》开始,中医学便对脏腑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被迫中止脏腑领域的器官学研究,毅然将原有的器官学研究内容搁置起来,不再作为脏腑理论研究的主流,这也正是两千多年中医的器官学研究和手术学科没有发展的历史背景。即使后世偶有医书出现一些关于器官形态结构的描述,但基本停留于《内经》之前的水平,鲜有进步,而且在临床医学中基本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二是鉴于在《内经》之前已基本完成了对人体体表器官(五官、九窍、四肢等)和大体部位(内外、上下、表里等)的研究,且已能与转型后的脏腑理论相适应,于是,这方面的内容得以保留,并在医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三是天才地将脏腑概念与生命物质概念成功对接,使两者成为凝固性、融合性、一体化概念结构,实现了理论重心由器官层面向物质层面,或脏腑与物质一体化方向的转移,而原有的脏腑概念则上升为对相同或相近功能生命物质的聚类学概念。至此,每每论述到脏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