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用刮痧治疗的中医方法
高血压刮痧疗法
高血压刮痧疗法1.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症见头晕,头痛,头胀,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多动不安,寐少多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有力。
【主穴】大杼、大椎、太阳、印堂、曲池。
【配穴】风池、外关、合谷、太冲、足三里、行间、神门、肩井。
(1)先刮主穴①取大杼、大椎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②取太阳、印堂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③取曲池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2)再刮配穴:每次选取配穴中的3~4个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说明】采用泻法,采用稍强刺激手法。
2.痰浊阻滞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蒙,胸脘痞闷、倦怠嗜卧,肢体沉重,食少多寐,恶心呕吐,时吐痰涎,大便溏,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滑或缓。
【主穴】中脘、脾俞、胃俞、章门。
【配穴】大横、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解溪。
(1)先刮主穴①取中脘采用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②取脾俞、胃俞采用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③取章门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2)再刮配穴:每次选取配穴中的3~4个穴位,交替使用,大横采用间接刮法,其他穴位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说明】采用平补平泻法。
3.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头痛,或头胀,耳鸣,眼花,两目干涩,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干,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足跟痛,遗精,夜尿频,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尺弱明显。
【主穴】心俞、肝俞、肾俞、气海。
【配穴】太溪、三阴交、太冲、风池、涌泉、血压点。
(1)先刮主穴①取心俞、肝俞、肾俞采用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②取气海采用间接刮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2)再刮配穴:每次选取配穴中的3~4个穴位,交替使用,涌泉、血压点采用间接刮法,其他穴位采用直接刮法,刮至出现筋痕为止。
各种病症特征与刮痧疗法(系列五)
中医刮痧文化·品牌知识系列之三十九【妙手养生刮痧治疗—伯金森】 【妙手养生刮痧治疗 伯金森】 伯金森 症状:伯金森病是以肌张力和震颤为特征的椎体外系统病变。临床表现 为肢体或头部震颤,颜面、咽喉部肌肉动作减少,始动困难,肌肉强直, 筋脉拘紧,动作迟缓,姿势不稳。多伴有表情呆板,头胸前倾,言语賽涩, 口张流延,自汗、盗汗,粪便秘结,甚至忧郁呆傻,僵卧不起等,严重 者可伴有意识混乱,定向障碍,抑郁,幻视等。紧张、情绪激动时震颤 加重。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5岁以上,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多慢性 起病,进行性加重。 【中华好轻松刮痧疗法】 中华好轻松刮痧疗法】 中华好轻松刮痧疗法 取穴部位:风池、完骨、天柱、大椎、神堂、肺俞、膏盲、手三里、 大陵、委中、承山、足三里; 操作步骤:1、头部:刮风池、完骨、天柱穴; 2、背部:刮大椎、神堂、肺俞、膏盲穴,至出现痧痕为 止; 3、上肢部:刮手三里、大陵穴; 4、下肢部:委中、承山、足三里穴。
广州市好轻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中医刮痧文化·品牌知识系列之三十五【妙手养生刮痧治疗—癫痫】 【妙手养生刮痧治疗 癫痫】 癫痫 症状:癫痫是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发作性脑功能失调,而出现 以猝然昏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或仅两目瞪视、移时自醒、醒如常 人或头不下垂、肢软无力为特征的反复发作疾病。部分性发作表现可多 种多样,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或幻视,或呕吐、多汗,或言语障 碍,或肢体麻木刺痛,或作无意识的动作等。本病发病急骤醒后如常人, 常反复发作。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其等诱发。发作 前常有眩晕、胸闷、郁烦、乏力等。脑电图、CT、MRI等检查可帮助诊 断。 【中华好轻松刮痧疗法】 中华好轻松刮痧疗法】 中华好轻松刮痧疗法 取穴部位:百会、赞竹、水沟、翳风、心俞、膈俞、神门、支沟、 间使、内关、足三里、丰隆、太冲; 操作步骤:1、头面部:百会、赞竹、水沟、翳风穴,以皮肤潮红为 度; 2、背部:心俞、膈俞穴,至出现痧痕为止; 3、上肢部:神门、支沟、间使、内关穴; 4、下肢部:足三里、丰隆、大冲穴。
张利兵:20多年的眩晕,用这个思路和处方治愈了。
张利兵:20多年的眩晕,用这个思路和处方治愈了。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行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则晕倒等症状。
眩晕不外乎虚实。
虚者气、血、精不足,髓海失养;实者风、火、痰、瘀上扰,清窍失灵。
病位在于脑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肝乃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敛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或风格阳夹痰,上扰清空,也可发为眩晕。
肾主骨生髓,脑为膸海,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也可发为眩晕。
这是一个本人很久以前的病案,因为患者的弟媳是我的病人,由于她的乳腺增生是我给治疗好的,所以她介绍自己的嫂子给我治疗。
肖某,女,45岁,2009年10月9日初诊。
患者自述,母亲怀自己属于高龄产妇,家里兄弟姐妹众多,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常年头晕头痛,月经量少。
成年后育有一子,当时生小孩由于医疗有限,当时大出血,总算捡回一条命,至此,身体越发虚弱。
之后也找过中医调理,但效果不佳。
这些年在家,基本只做些简单家务,不可操劳,常年以阿胶粉冲服。
近一年来,头晕越发严重,发病时头晕目眩,如坐车行船,感觉周身环境转动,呕吐,血压低,更甚者会胸闷心慌,眼前发黑,晕倒不醒人事,小便失禁,清醒后当时记忆空白。
以前也会出现头晕目眩,但近段时间自觉发病频率增加,病情加重。
查体得知: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吃饭不香,小便多,劳累后则头痛头晕加重,伴有心悸腹胀。
舌淡苔白腻,边有齿痕,脉细滑。
诊断:眩晕症证型:气血亏虚治法:益气补血处方:人参10g,黄芪2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20g,川芎10g,天麻10g,五味子10g,龙骨20g,牡蛎20g,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砂仁10g(后下),旋覆花10(包煎),姜半夏10g,法半夏10g,陈皮15g,白芍10g,竹茹10g,熟地20g,大枣5颗,7付,水煎服。
眩晕病《伤寒杂病论》的六种治法
眩晕病《伤寒杂病论》的六种治法眩晕病《伤寒杂病论》的六种治法2022-1-25 22:48转载自铁扫把草药店眩晕是“头晕”和“目眩”的总称,眩的本义是:眼花,看不清、视物不清、昏暗发黑为主要表现;晕的本义是:日月气也(说文解字)原指:日月周围的光圈、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在生理医学上是指:头发眩晕,头脑不清醒,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不能站立,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我们先了解产生“眩晕”的原因:很多人认为眩晕就是气血虚弱,这是片面的!气血虚眩晕在现代比较少见,因为现代生活物质条件好了,很少有气血虚的,除非脾胃功能长期特别差的能见到,但都很少见,大部分眩晕都是水饮造成的,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眩晕的原因,眩晕与水饮息息相关,所谓水饮就是由于阳气不足导致体内的水无法及时转化为气形成水饮之邪。
尤在泾曰: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晕眩,晕者昏冒而神不清,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眩黑也。
所以头晕目眩及眼前发黑均为水饮之邪导致也。
平时这些水饮之邪在体内非常“老实”,只有在我们大量消耗阳气时才会发作,什么情况下能大量消耗阳气?比如剧烈运动、大量出汗、长期熬夜、情绪不稳定、旅途中乘坐车、船时等等,均能引发水饮之邪导致头晕目眩。
所以,这就不难解释有的人为什么运动后反而头晕现象频繁了。
………………………………………………………………………………………………………………………伤寒杂病论中列出了眩晕的几种情况及治疗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种情况:【躺着、坐着、站着】都天旋地转的《泽泻汤》证眩晕伴有头重,不管是【躺着、坐着、站着】都天旋地转的,非常严重,泽泻汤主之,治法重在利水祛饮。
这个是心下有支饮,也就是血管里代谢不掉的死水多了,这个血液里面有很多死水,流到头。
你的头脑里边的血液稀薄,头脑从稀薄的血液里吸不到足够的氧气。
所以这种是脑部的血液缺氧型,坐着站着都天旋地转。
要把脑部里边的血管的那些死水,抽掉。
那么个方子是《泽泻汤》。
眩晕中医护理指南
眩晕中医护理指南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给人带来头晕、眼花、恶心、晕倒等不适感。
中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来处理眩晕问题。
下面是一些中医护理指南,可以帮助缓解眩晕症状并促进康复。
中医诊断中医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来判断眩晕的类型和病因。
常见的眩晕类型包括顶后眩晕、脊颈型眩晕、内耳病性眩晕等。
中医会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中药在眩晕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典的中药方剂如天麻钩藤饮、四逆汤等能够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起到缓解眩晕症状的作用。
中医会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
食疗调理食疗在眩晕的护理中也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调理脾胃功能,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一些适宜的食物如山药、陈皮、枸杞等具有养阴清热、调理气血的作用。
穴位按摩中医经络理论指出,人体有许多穴位与眩晕症状相关联。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经络的流通,调节气血的运行,缓解眩晕不适。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足三里等。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 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中医护理指南,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决定。
请在接受治疗前咨询专业中医医生。
以上是眩晕中医护理指南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进一步疑问或需要个性化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眩晕症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
眩晕是高血压病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证的常见症状。
一、方案处方刺络平肝方(适宜技术:放血疗法+穴位贴敷)【循经/取穴】:1)放血疗法:主穴:耳尖穴配穴:耳廓后脉络迂曲处。
2)穴位贴敷:双侧涌泉穴。
【功效工活血通络、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引起的高血压病眩晕症。
主要以血压升高、 眩晕为主症。
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指用三 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通过放出少量血液,使里蕴热毒随血外 泄,具有泻火解毒、活血通络、平肝降压等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 种方法。
《素问•血气形志》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泻有余,补不足J 主穴耳尖穴:中医认为少阳主风,太阳主表。
由于膀胱经上至头顶再从头 两侧至耳上,少阳经循行耳廓。
耳部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耳尖穴在耳廓微经 络中为肝经所主,又是经外奇穴,点刺耳尖穴放出少量血液,具有泻火解毒、 活血通络、平肝降压之功。
穴位贴敷技术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贴敷到人体穴 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达到相应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涌泉 穴(足心)属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也是肾经之首穴,是肾水的源泉。
《黄帝内 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它连通肾经体内体表的经脉,有滋 水涵木、潜阳熄风的作用。
吴茱萸性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止痛、引火下行等功 效,《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引起肝气下降,气降 火亦降,火随气降与肾水相交,阴阳协调而平衡,从而清火熄风,收降压之 效。
吴茱萸有引心火下行至涌泉,使火归元。
醋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可增加药 物中生物碱的溶解度,吴茱萸加醋调制可以醋酸之收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 防药力耗散而提高疗效。
眩晕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本方案用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眩晕症患者。
首先行耳尖放血疗法可泻肝胆实热、平肝降压;其次再应用吴茱萸加醋调制贴敷涌泉穴疗法则可以补阳助阴,引火下行,二者联合应用,则达到活血通络、平肝潜阳的目的。
常见病症的刮痧操作
常见病症的刮痧操作
1、头部刮痧
刮拭顺序:先刮百会及四神聪,再刮头维至风池,重刮头维、风池,然后点按太阳穴。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方义:“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刮痧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2、颈肩部刮痧
刮拭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刮拭。
刮拭方法:补泻兼施。
方义:长期坚持刮拭上述穴位可清除机体代谢产物,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之功能,使之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缓解疲劳的目的。
3、四肢部刮痧
刮拭顺序:经脉循行方向。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方义:刮拭四肢经络可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疾病,并能清除体内毒素,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名中医治眩晕七个秘方
名中医治眩晕七个秘方治眩晕秘方(7首)23.1气虚眩晕煎【来源】施治全,《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炙黄芪20克,别直参10克,老鹿角15克(先煎),桂枝、川芎、柴胡(酒炒)各10 克,炙甘草5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浸过药面,浸泡15分钟后进行煎煮,待沸后改用微火,再煎15分钟,滤取药汁;药渣再加少量冷水,如上法煎煮,沸后15分钟滤取药汁倾入前药汁中,分3次服(一日量)。
每日1剂。
【功用】益气壮阳。
【方解】眩晕之症,显于头目,患者如坐舟车而旋转也。
甚则卒倒而不能坐立。
盖头为诸阳之首,清阳出上窍,而目在其中。
清阳者,气也。
气不足则血不能上奏于脑,以致头目空虚而眩晕作矣。
其脉多沉、弱、微,口不渴、舌淡、苔白润,以益气升阳为治,方中黄芪味甘气温,为补气助阳主药;伍以别直参则补气助阳之力益强,协以川芎辛香走窜,上行头目,通达气血;鹿角益气补虚、散瘀活血,且血肉有情之品,生于头角,用于巅顶之族,其效弥彰;桂枝、甘草辛甘而气温,补助心阳;酒炒柴胡,味薄气升,鼓动胃气,以达清阳上行。
全方配伍,具益气升阳、诱导气血上达头目之功。
力专效宏,效果颇佳。
【主治】气虚眩晕。
【加减】伴肢冷畏寒者,加制附片20克,干姜10克,以扶阳祛寒;伴呕吐者,加姜半夏、生姜各10克,茯苓15克,以和胃降逆;伴大便不实者,加苍术10克,茯苓15克,腹毛10克,以振奋脾阳;伴脘痞者,加炒炽壳15克,桔梗10克,以升降气机而除痞。
【疗效】余20年来,创用此方治气虚眩晕,屡收治效。
23.2定眩汤【来源】张笑平,《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姜竹茹、姜半夏、广陈皮、云茯苓、炙甘草各10克,炒枳实5克,干葛根、紫丹参、双钩藤、生磁石(打碎、先煎)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豁痰泄火,平肝和络,升清降浊,开壅和中。
【方解】本方实即加味温胆汤,从各种反复发作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来看,其病机总不越风、火、痰、瘀、虚五字,本虚标实,虚实挟杂,而其发作期又多为本缓标急之证,故借温胆汤豁痰泄火、开壅宣痹、降逆和中;配干葛根,以升清,协紫丹参以和络;佐钩藤扩张血管,增加脑及内耳血液灌注量,从而迅速收取晕止呕除之效。
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
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
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
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脱发的现象。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头皮部的刮痧的常用手法:头部刮痧板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多条阳经都循行头部,在刮痧是常常用到的是头部中央位置的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三条经络。
头部刮痧的方法类似于我们日常的梳头,头部刮痧有专门的刮痧板,在力度、方向、时间等方面都有要求。
头部两侧刮痧1•刮拭头部两侧:应从头两侧开始至头后侧,以耳朵为中心,用刮痧板的齿面从鬓角开始刮至风池穴部位,整个手法像是在划一个问号,一气呵成,然后再从鬓角开始向风池处刮拭,始终单向刮痧,力度由轻到重再到轻,一般刮拭20-30次即可,左右刮拭方法一致。
头部两侧的刮痧对于治疗偏头痛有很明显的效果头部前侧刮痧2•刮拭前头部:应该从前发际开始至头顶正中,由于这个部位比较宽,刮痧板不能够一次性刮拭完毕,所以常常将这个部位分三条进行刮拭,力度同上,刮拭次数由自身症状来定,保健刮拭25次左右,实证多刮、重刮;虚证少刮、轻刮。
\\]\后头部刮痧3•刮拭后头部:从头顶正中开始到后发际,后头部的刮拭力度、次数和前头部一致。
全头部刮痧4•刮拭全头部:以头顶正中为中心,呈放射状进行全头部刮拭。
次数不限,力度以被刮拭者能接受为宜,刮拭过程中如果遇到有疼痛感比较明显的"结节"说明本部位循行经络运行不畅,可以采用重手法多次刮拭,疏通经络。
头部刮痧的方法,几乎适用于大多数的头部疾患。
刮痧的时间为早上最好,因为此时头为诸阳之会,此时自然界的阳气上升的最快,最利于保健、头部疾患的治疗。
晚上一般最忌讳刮痧头部,当然对于一些熬夜加班的人来说,如果此时刮痧是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左右的。
头部刮痧注意事项:1•头部刮痧时不需涂抹刮痧油,以宽齿按摩梳为佳。
眩晕穴治眩晕症【草根一生】
眩晕穴治眩晕症【草根一生】
眩晕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恶心欲吐等为主症。
西医将眩晕分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和耳源性3种。
中医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痰浊中阻等4型。
取穴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我常选用以下三穴。
而其中尤以
眩晕穴(笔者经验穴)多用,效果好。
眩晕
穴,适于气血亏虚型、肾气不足型。
阳陵泉穴,适于肝阳偏亢型。
丰隆穴,适于痰浊中阻型。
操作方法
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内斜下1寸凹陷内,用28号2寸毫针直刺,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证用平补平泻法捻转。
每次捻转间隔10分钟左右,共捻转3次。
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眩晕穴:为经验穴,在上发际正中与印堂穴连线之中点处,用28号2寸毫针,平刺额中穴约1.5寸,得气后,手法同前。
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
横指处。
用28号2寸毫针,直刺丰隆穴约1.5寸,得气后,手法同前。
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
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
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
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脱发的现象。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头皮部的刮痧的常用手法:头部刮痧板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多条阳经都循行头部,在刮痧是常常用到的是头部中央位置的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三条经络。
头部刮痧的方法类似于我们日常的梳头,头部刮痧有专门的刮痧板,在力度、方向、时间等方面都有要求。
头部两侧刮痧1.刮拭头部两侧:应从头两侧开始至头后侧,以耳朵为中心,用刮痧板的齿面从鬓角开始刮至风池穴部位,整个手法像是在划一个问号,一气呵成,然后再从鬓角开始向风池处刮拭,始终单向刮痧,力度由轻到重再到轻,一般刮拭20-次3即0可,左右刮拭方法一致。
头部两侧的刮痧对于治疗偏头痛有很明显的效果。
头部前侧刮痧2.刮拭前头部:应该从前发际开始至头顶正中,由于这个部位比较宽,刮痧板不能够一次性刮拭完毕,所以常常将这个部位分三条进行刮拭,力度同上,刮拭次数由自身症状来定,保健刮拭25次左右,实证多刮、重刮;虚证少刮、轻刮。
1后头部刮痧3.刮拭后头部:从头顶正中开始到后发际,后头部的刮拭力度、次数和前头部一致。
全头部刮痧4.刮拭全头部:以头顶正中为中心,呈放射状进行全头部刮拭。
次数不限,力度以被刮拭者能接受为宜,刮拭过程中如果遇到有疼痛感比较明显的"结节"说明本部位循行经络运行不畅,可以采用重手法多次刮拭,疏通经络。
头部刮痧的方法,几乎适用于大多数的头部疾患。
刮痧的时间为早上最好,因为此时头为诸阳之会,此时自然界的阳气上升的最快,最利于保健、头部疾患的治疗。
晚上一般最忌讳刮痧头部,当然对于一些熬夜加班的人来说,如果此时刮痧是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左右的。
头部刮痧注意事项:1.头部刮痧时不需涂抹刮痧油,以宽齿按摩梳为佳。
耳部刮痧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颈项部疼痛、眩晕证的临床观察
耳部刮痧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颈项部疼痛、眩晕证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院内颈项部疼痛、眩晕证患者中实施耳部刮痧联合头部穴位按摩的作用。
方法: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将该时间段院内颈项部疼痛、眩晕证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6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实施耳部刮痧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
结果:由统计学系统对治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症状改善率方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等各项数据信息更佳。
结论:实施耳部刮痧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有助于颈项部疼痛、眩晕证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耳部刮痧;头部穴位按摩;颈项部疼痛;眩晕证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且患者还会因为疾病导致大脑供血与供养不足情况出现,引起眩晕证,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以往主要会采取西药治疗方式控制患者症状,但是不能有效提高治疗水平。
随着中医在临床中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发现采取耳部刮痧与头部穴位按摩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取得较为理想治疗效果,这为颈项部疼痛、眩晕证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方向[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将该时间段院内颈项部疼痛、眩晕证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6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包括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59岁为最小患者年龄,79岁为最大患者年龄,平均值为(69.03±2.09)岁;而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59岁为最小患者年龄,79岁为最大患者年龄,平均值为(69.07±2.13)岁。
选择要求:各项检查结果均满足眩晕症诊断要求,同时存在颈项部疼痛;认知达到常规标准,意识正常;患者均自愿参与。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刮痧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刮痧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作者:徐志梅马次欣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12期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刮痧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4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
对照组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刮痧治疗;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Vm、PI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
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刮痧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好。
关键词:颈性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刮痧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12-0051-04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由于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神经丛受激惹,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痉挛,导致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经X线或CT、磁共振等检查可发现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等病变。
以眩晕、视物旋转、不能站立、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以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1]。
目前西医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该病,但效果不甚理想。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颈性眩晕上了疗效越来越显著。
本研究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刮痧治疗颈性眩晕,治疗效果可观,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嵩明县中医医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7~56岁,平均(46.25±6.26)岁;病程1~5个月,平均(3.03±1.31)个月。
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36~58岁,平均(45.22±7.59)岁;病程2~5个月,平均(3.41±1.31)个月。
头晕撮痧疗法
头晕撮痧疗法
撮痧疗法又叫挟痧疗法和抓痧疗法,是在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拧起一个橄榄状的充血点,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撮痧疗法是刮痧疗法之一,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是通过撮痧,刺激体表、穴位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
中暑头晕
取百会、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委中撮痧。
低血压头晕
取百会、厥阴俞、脾俞、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撮痧。
贫血头晕
取膏肓、肺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涌泉撮痧。
颈椎病头晕
取天井、肩井、天宗、缺盆、中府、肩髃、肩贞撮痧。
梅尼埃病
取百会、太阳、风池、印堂、人中撮痧。
注意
1.应用本法时,手法的轻重、抓撮穴位的多少、每穴抓撮的次数,要视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而定,不要千篇一律。
2.儿童与年老体弱者,手法宜轻,撮穴宜少;体质壮实者,手法宜重,撮穴宜多。
3.局部痈肿、疮疡或损伤,不要抓撮。
头部刮痧操作方法
头部刮痧操作方法头部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刮痧手法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疼痛,改善头晕目眩等症状。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头部刮痧的操作方法。
1. 材料准备:头部刮痧需要准备一块刮痧板,常见的刮痧板可以选择玉石刮痧板、角质刮痧板或者牛角刮痧板。
此外,还需准备一些刮痧油,刮痧油可以提高刮痧的效果,使刮痧板在头部皮肤上滑动更顺畅,同时也可以保护皮肤。
2. 准备工作:患者需要躺在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保持舒适的姿势。
头部刮痧前需要将头发梳理整齐,避免头发缠住刮痧板。
3. 刮痧技法:(1) 熟悉头部穴位:头部有很多穴位,例如百会穴、印堂穴、太阳穴等。
在刮痧前,熟悉头部穴位的位置,有助于准确刮痧。
(2) 按摩颈部:先用双手轻轻按摩颈部,从下向上反复揉动,松弛颈部肌肉。
(3) 涂抹刮痧油:将适量的刮痧油涂抹在头部皮肤上,可以让刮痧板更顺畅地滑动,并且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4) 刮痧手法:用手握住刮痧板,以适度的力道,在头部皮肤上刮动。
刮痧的力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不宜过重,避免引起疼痛或刺激皮肤。
刮痧时,可以选择单向刮动或者交叉刮动,刮痧的频率和速度可以根据患者感受来调整。
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些穴位进行重点刮痧,如头顶部的百会穴。
(5) 刮痧范围:头部刮痧的范围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一般包括头顶部、颈部以及脑后部。
可以从颈部开始刮痧,逐渐向头顶部方向移动,刮痧时可以顺着毛发生长方向进行,避免伤害皮肤。
(6) 刮痧时间:一般刮痧的时间不宜过长,约为10到15分钟为宜。
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感受,适当调整刮痧的时间。
4. 刮痧后的护理:刮痧后,面部皮肤容易产生一些红痧或瘀斑,这是正常的反应。
可以用温水洗脸,或敷一些消肿止痛的精油,如迷迭香精油。
此外,刮痧后要避免受凉和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刮痧效果的提升。
总之,头部刮痧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头部穴位,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疼痛,改善头晕目眩等症状。
黄帝内经中如何治疗头晕
一、辨证论治《黄帝内经》强调辨证论治,治疗头晕应根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
常见的证型有:1. 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等。
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菊花等。
2. 气血亏虚:表现为头晕动则加重,劳累易发乏力、心悸、眠差等。
治疗以补气养血为主,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白芍等。
3. 肾精不足:表现为眩晕、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健忘等。
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常用药物有鹿角胶、龟板胶、枸杞子、菟丝子等。
4. 痰湿中阻:表现为头晕、头昏沉感、胸闷恶心、睡多等。
治疗以健脾化痰为主,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天麻等。
5. 瘀血阻窍: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耳聋、面唇紫暗等。
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药物有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等。
二、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头晕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穴位有: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具有调和阴阳、清热降火、开窍醒神的作用。
2.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具有疏肝解郁、清热降火的作用。
3. 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当耳垂后下方凹陷处,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
4. 督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补肾壮腰、调和阴阳的作用。
三、按摩疗法按摩疗法通过手法作用于身体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头晕的目的。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1. 擦法: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头部进行往返摩擦,具有疏通经络、缓解头晕的作用。
2. 按法: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头部穴位,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
3. 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头部进行环形按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晕的作用。
4. 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头部进行揉捏,具有活血化瘀、缓解头晕的作用。
总之,《黄帝内经》中治疗头晕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辨证论治、针灸治疗、按摩疗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眩晕特色疗法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特色疗法一、中药足浴1、夏枯草30g、钩藤20g、桑叶15g、菊花20g。
上药制成煎剂,用时加温至50"C左右,浸泡双足,两足相互搓动,每次浴足20~30分钟,每日2次,10~15天为1个疗程。
2、钩藤20g、吴茱萸10卧桑寄生30g、夏枯草30g,水煎取药液1500ml,加入食醋lOOml,每天足浴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3)钩藤15g、野菊花lOg、稀莶草30g、夏枯草20g、川牛膝20g、赤芍20g、川芎15 g、葛根20 g、花椒10 g,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后下钩藤,连水带药倒入盆中,水温40。
C--45。
C,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二、耳穴压豆1、常用穴:耳背沟、肝、心、交感、肾上腺;备用穴:耳神门、耳尖、肾。
常用穴每次取3~4穴,酌加备用穴,以7mm~7m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所选之穴,贴紧后并稍加压力,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每隔2天换贴1次,每次一耳,双耳交替,15次为一疗程。
2、肾气亏虚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选用肾、枕、皮质下;痰浊壅盛证选用脾、枕、皮质下。
耳穴定位:肾:在对耳轮下脚下缘;枕:在对耳屏后上方;皮质下:在对耳屏的内侧面;脾点:耳甲腔后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的中点。
3、操作流程:①、将胶布剪成0.5cmx0.5cm的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分钟,局部微热微痛为宜。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下次轮换对侧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贴。
三、穴位敷贴1、肾气亏虚证:吴茱萸散(吴茱萸1份,清醋l份)涌泉、太溪、太冲穴贴敷。
痰湿壅盛证:吴茱萸散内关、丰隆、解溪穴贴敷。
精进玉衡砭法头部刮痧
精进玉衡砭法头部刮痧2020-01-02精进玉衡玉衡中医马强2020.01.06 17:04:49伴随着玉衡中医2019年年会的举行,本周的精进玉衡也是格外的热闹。
玉衡总部、番禺分馆、深圳分馆全体员工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砭法技术,努力精进!大师兄宗柏知道师弟师妹们头部、肩颈部刮法头部刮法一.头部刮痧有什么好处?1.提升阳气2.提神醒脑3.预防、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脑梗塞、斑秃、白发、脱发、记忆力减退等。
二.头部有哪几条经络?督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三.头部刮痧注意事项1.患者坐位,刮痧师站在患者背后,执砭45度角。
刮左侧,左手执砭,刮右侧,右手执砭,先左后右。
2.脉线段,小步快跑。
结节多的地方可反复刮,尽量刮松。
3.刮头部一般不用放油,有头发保护。
重点穴位需反复刮、重刮时,可放少许油,避免刮破头皮。
4.颅底骨缝一圈,风池风府耳后安眠穴翳风穴,要切进去刮。
四.头部基础刮1.督脉(发际线至风府穴)2.膀胱经(发际线至天柱穴)3.胆经(发际线至风池穴)4.三焦经(沿耳周发际线)5.颅底骨缝一圈(左耳后高骨到右耳后高骨)五.相关疾病的头部取穴1.偏头痛头维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百会四神聪(加脚上足临泣点穴)2.耳疾耳朵一周耳门听宫听会头部:胆经、三焦经翳风天容颅底骨缝一圈3.脑梗百会四神聪头维率谷脑户风池风府天柱翳风天容(可每天做醒神通脑功)4.鼻咽问题百会四神聪脑户玉枕颅底骨缝一圈风池风府天柱哑门天容(可每天做醒神通脑功)5.眼疾眼睛对应脑后位置,经验穴天柱风池风府6.痔疮百会(配长强孔最承山)六,头痛的辩证头痛,是前额痛,还是后脑勺痛,是两边都痛,还是偏头痛,都要问清楚,因为中医认为头痛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中医里是按经脉来划分各部分的头痛。
1.后头痛属于太阳膀胱经头痛。
这包括脑后边的头痛,还有整个的颈项痛,会出现发热、恶寒、恶风这些现象。
2.前额头痛属于阳明胃经头痛。
像前额痛、眉棱骨疼、眼眶发胀等症状,都是胃经头痛。
刮痧疗法治疗眩晕的体会
刮痧疗法治疗眩晕的体会
倪慧君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7(000)022
【摘要】眩晕症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猝倒昏厥等情况,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相关文献证实,国内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率高达18%左右,其中伴随眩晕症状者占50%的比例.截止到目前位置,临床尚未寻找到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近年来,刮痧疗法的应用与发展,为临床治疗眩晕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广大颈椎病眩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总页数】1页(P25)
【作者】倪慧君
【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中医院门急诊治疗室 43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刮痧疗法治疗痛症70例的体会
2.刮痧疗法治疗小儿疾病体会
3.刮痧疗法治疗月经后期体会
4.全息刮痧疗法配合耳尖穴点刺放血联合中医特护理治疗眩晕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意义研究
5.全息刮痧疗法联合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疗眩晕痰瘀互结证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首先是饮食,你可能想不到,摄入过多油腻的食物会导致头晕。
这是因为,过食膏粱厚味,易伤脾胃。
说到脾胃功能,按中医所说,本应是清气上行,浊气下降,如果吃得太油腻,就会损伤脾胃这种正常的运化功能。
而且膏粱厚味还容易导致化湿生痰,这些都是导致头晕的因素。
其次,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习惯长时间熬夜,这也是造成白天头晕的原因之一。
所谓“肝阳上扰”,就是指由于夜间不能正常休息后导致阴阳失衡形成头晕。
此外,本身阴虚的人加上熬夜,在身体应该休息的时候,大脑还很活跃,也容易头晕。
中医认为,肝的主要功能是调畅气机,和气、血、阴阳的关系密切,如果肝的状态失常就会出现头晕的现象。
说到肝,中医还有一种说法———肝阳上亢,这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方面。
如果一个人情绪不佳、发怒生气,便会肝阳上亢、状态失常,头晕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忧郁低沉的情绪同样会造成气机升降失常,令人头晕目眩。
所以说,为了避免困扰你的头晕状况,就应从摈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良好的情绪状态开始。
其实头晕只是指一种症状,且分为实症和虚症。
上述所提到的肝阳上亢、气机淤滞就属于实症,这些容易“动肝火”的人平日里不妨多喝菊花茶和绿豆汤。
水果方面可以有针对地选食西瓜、梨等,都有助于降火。
蔬菜应多吃苦瓜、芹菜等。
而因气虚、血虚等造成头晕的虚症人群,这类人群以女性朋友较多,则应多吃些花生、枸杞、人参和乌鸡等。
针对经常患头晕的人,食疗处方有:山药萸肉粥:取山药60克,生地30克,山萸肉15克,大米100克共煮食。
乌鸡薏米粥:取乌鸡1只加薏米50克清炖。
此外,也可取鸡肉500克,首乌50克清炖,常食。
红枣糯米粥:取红枣10枚,枸杞子30克加糯米适量,红糖少许,共煮粥,常服用。
中医对头晕现象有何看法?在都市紧张的生活中,人们经常有头晕的现象,有者长年不愈,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李郁珍医师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头晕可分实症和虚症两种状况。
在她的病人中,因眩晕病情到来求医者不少,其中女性病人多因虚症造成,男性病人则因实症引起“晕头转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症用刮痧治疗的中医方法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或脑髓不充,脑窍失养所致,临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眩晕症属中医学“眩运”或“眩冒”范畴,眩晕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等病因论述。
眩晕的临床表现,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严重时可突然仆倒。
临床一骰分为气血亏虚与痰浊阻滞2型。
一、气血亏虚(一)症状以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神疲乏力为主症。
(二)治法(1)选穴百会、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2)定位: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刮拭顺序先按揉头顶百会,其次刮背部膈俞,然后刮腹部气海穴,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
先按揉头顶百会穴,约3分钟,用力不宜过猛。
背部膈俞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
刮拭腹部正中线气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
刮拭下肢内侧部血海至三阴交穴,由上向下刮,在膝关节处可作停顿,或分段刮至三阴交穴,在三阴交穴处重刮,刮30次,出痧为度。
最后重刮足三里,各30次,不出痧。
二、痰浊阻滞(一)症状。
头重如裹,视物眩转,胸闷作呕,呕吐痰涎。
(二)治法(1)选穴阴陵泉、丰隆、中脘、内关、头维、百会。
(2)定位: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
中脘:仰卧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O.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3)刮拭顺序先按揉头顶百会穴,再按揉头两侧头维穴,然后刮腹部中脘穴,再刮前臂内关穴,刮下肢内侧阴陵泉,最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
先按揉头顶百会穴和头维穴,各约3分钟,用力不宜过猛。
刮拭腹部正中线中脘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
刮拭上肢内侧部内关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出痧为度。
最后重刮下肢内侧阴陵泉和外侧丰隆穴,各30次,可不出痧。
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求医问药专题眩晕症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原因,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或精亏血少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古方中医介绍: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通称为眩晕。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症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方法如下:1.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头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取穴:肝俞、行间、风池、侠溪等,针用泻法。
2.肝火上炎: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取穴:肝俞、胆俞、太冲、太阳、三阴交等,针用泻法。
3.痰浊上蒙: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取穴:内关、中脘、丰隆、阴陵泉、头维等,针用平补平泻法。
4.瘀血阻窍: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脉弦涩。
取穴;合谷、太冲、百会、膈俞、膻中、太阳等,针用泻法。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食少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取穴:百会、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针用补法,加灸。
6.肝肾阴虚: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薄,脉弦细。
取穴:肝俞、肾俞、太溪、太冲、照海、神门等。
针用补法。
古方中医提醒:治疗时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求满意疗效。
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求医问药专题夏季眩晕症食疗方吃什么好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湿、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这便是中医说的虚证,具体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失眠、四肢乏力,面色萎黄、苔白脉微等,中医诊为气虚、血虚或气血双虚,只有这种眩晕,补以民间常规的滋补品,如桂圆、人参、莲心、蜂蜜、银耳、阿胶和黄芪等,才是对症下药。
夏季眩晕症食疗方吃什么好?古方中医食疗介绍:对其它多种眩晕,进补“补气血”的补品是无效的,有时反会贻误和加重病情。
夏季眩晕症食疗推荐如下:痰浊型:由湿痰雍滞而引起,症状为眩晕、头重、胸闷、恶心呕吐和苔白脉滑,治疗宜选用燥湿祛疾的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和生姜等。
药膳制法很多,如黄芪莲心粥,茯苓白术膏等。
肝阳上亢型:由肝风上窜而引起,症状为眩晕、头胀头痛、心烦意乱,易怒口干,舌红脉弦。
治疗宜平肝息风,可用下几方:1、生石决明30克,天麻15克、钩藤25克,水煎服;2、珍珠母20克,夏枯草、菊花各10克,水煎服。
成药有天麻丸、珍珠长寿膏等。
药膳芹菜荷叶粥,也很有疗效。
痰郁化炎型:由痰湿上移而引起,症状为眩晕、头目胀痛、口苦耳鸣、舌苔黄腻等,宜选用清热化痰、理气解郁的药物,如竹茹、陈皮、半夏、黄芩和天麻等。
药膳有苡米白术粥。
肾虚型:由肾精不足而引起。
表现为眩晕稍劳即发、健忘耳鸣、腰膝酸软、脱发肤干,尺脉沉细等、治疗宜补精养肾,肾阳不足的宜温补肾阳。
可用以下几方:1、枸杞15克、菟丝子15克、天麻12克,水煎服,用于肾精不足眩晕。
2、黑芝麻、胡桃肉、鸡蛋、枸杞各等份,水煎服,也可熬制成胡桃膏,用于肾精虚的眩晕。
成药有杞菊地黄丸、右归丸、河车大造丸、金匮肾气丸和强阳保肾丸等。
药膳有猪腰枸杞粥。
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求医问药专题眩晕症常用药酒方有哪些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高血压、低血压、贫血、脑血管病以及美尼尔氏症等病的过程中。
眩晕即头晕眼花,眩者目昏眩,晕者头旋转。
眩晕发作时,轻者闭目可止,片刻即过;重者不能站立,并常伴恶心、呕吐、汗出,以致昏仆等症。
眩晕症其病因或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致使阴阳气血失和而发作。
对那些久病内伤,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选用药酒治疗,尤其是对于血压高、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又嗜酒的患者,最为适合。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有哪些?治疗眩晕症的药酒常选用菊花、枸杞、熟地、生地、当归、杜仲、黄芩、山萸肉、山药、天麻、石菖蒲、桑椹子、五味子、丹参、防风等。
具体如下:眩晕症常用药酒方一:桑乐酒配方:桑叶250克,糯米3斤,酒曲适量。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二:松花酒配方:松花粉100克,白酒2斤。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三:万年青酒配方:万年青150克,熟地100克,山药200克,桑椹子120克,黑芝麻60克,花椒30克,南烛子30克,白果15克,白酒2000毫升。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四:菊花地黄酒配方:菊花30克,干地黄15克,当归10克,枸杞20克,白酒500毫升。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五:天麻川芎酒配方:天麻80克,川芎30克,白酒2千克。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六:菊花白芷酒配方:当归30克,生地30克,菊花30克,白芷30克,白酒2千克。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七:叶酸桑椹酒配方:三叶酸250克,黑桑椹250克,米酒3斤。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八:菊花枸杞酒配方:白菊花60克,枸杞子60克,黄酒2斤。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九:薯蓣酒配方:薯蓣50克,山茱萸30克,五味子30克,人参30克,白酒3斤。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十:枸杞桂圆酒配方:枸杞子、龙眼肉各60克,好白酒500克。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十一:菊花醪配方:甘菊花10克,酒酿适量。
眩晕症常用药酒方十二:菊花酒配方:甘菊花500克,地黄、当归、枸杞各200克,粳米1000克,酒曲适量。
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求医问药专题眩晕症者养生常识应注意什么眩晕症属中医学“眩运”或“眩冒”范畴,眩晕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等病因论述。
眩晕症者养生常识应注意什么?眩晕是内科疾病的先兆,老人应定期作血压、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规、血脂、血黏度、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线等检查,防患于未然。
具体如下:1.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医生应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顾虑。
2.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
3.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
4. 保持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
5.食疗预防:芝麻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润五脏。
《本经》中说它:“补五内,益气力,填脑髓。
”《食疗本草》亦载:“润五脏,填骨髓,补虚气。
”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黑芝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
”对眩晕属虚者,无论是肝肾不足的眩晕,还是气血亏损的眩晕,皆宜食用芝麻。
桑椹既能补肝肾,又能益气血,虚证眩晕者宜常食之。
尤其是对用脑过度、神经衰弱的眩晕症患者,更为适宜。
历代医家对桑椹补肝肾之功,颇多赞誉。
《滇南本草》中说:“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桑椹滋肝肾,充血液,熄虚风,清虚火。
”这里所说“熄虚风”,正是指肾精亏损和气血不足的眩晕症。
胡桃对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的慢性眩晕症患者,宜常吃胡桃肉。
《本草纲目》记载:“胡桃补气养血。
”《医林纂要》说它“补肾固精。
”所以,肾虚眩晕者更为适宜。
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求医问药专题中老年女性眩晕症中医治疗方法老年人眩晕多由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引起血管痉挛、血管壁狭窄等,脑后循环缺血而导致眩晕症状的。
发病以中老年女性为多,所以,中老年女性出现眩晕症状应立即就诊。
眩晕症属中医学“眩运”或“眩冒”范畴,眩晕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等病因论述。
古方中医提醒:很多中老年女性把头晕和眩晕混为一谈,以为躺一躺休息休息就会好,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不会来看病。
其实眩晕症并不是头晕,贫血、脑肿瘤、脑梗塞、颈椎病、脑缺血等都可能引起眩晕,一部分人是因为血管病变引起的,如血管痉挛、粥样化、管腔狭窄等,这种血管性眩晕共同特点是有颅脑的供血不足和缺氧存在。
多见于中年妇女以及老人。
眩晕是内科疾病的先兆,老人应定期作血压、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规、血脂、血黏度、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线等检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