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2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2 复习重点

大学物理2 复习重点

各章重点§8库仑定律F 12=k q 1q 2r 123r 12 k=9.0*109N.m 2/C 2ε0=8.85×10−12C 2/(N ∙m 2)真空中库仑定律F 21=−F 12=14πεq 1q 2r 213r 21电场强度E =Fq 0F =14πεqq 0r 3rE =q4πε0r 3rE = qi4πε0r i3r i n i =1§9静电场中的电介质D =E0ε真空中E rεε0介质中高斯定理⎰∑=∙Si q S d D电容电容器孤立导体uqC=电容器BA u u qC -=电场能量电容器Qu Cu C Q W 2121222===电场⎰=VwdV W 电场能量密度:221E w ε=求C 的方法定义法AB AB U C U E q q =→→→能量法W qC W w E q 22=→→→→§10&11 电流强度、电流密度dt dq I =n dS dI j⊥=l d E l d E kl k⋅=⋅=⎰⎰内ε(E K 为非静电场强)磁通量⎰⋅=Φs m S d B 磁场的计算34r rl Id B d⨯=πμ⎰⨯=34r r l Id Bπμ⎰=B d B∑⎰=⋅il I l d B0μ304rr q B⨯=υπμ磁场方程⎰=⋅S S d B 0 ⎰∑=⋅l i I l d B 0μ 载流线圈的磁矩n NIS P m=电磁相互作用B l Id f d ⨯=⎰⨯=lB l Id f B P M m ⨯=B q F⨯=υ⎰ΦΦΦ=21m m m Id A 霍耳电压b IB R U H H =霍耳系数)1(nqR H =直电流的磁场)cos (cos 4210ααπμ-=a I B 无限长载流直导线aIB πμ20=半无限长载流直导线a I B πμ40=直导线延长线上0=B 2. 圆电流轴线上某点的磁场大小232220)(2x R IR B +=μ右手螺旋法则载流圆环圆心处的B 圆心角R I B 20μ=载流圆弧圆心角R I R I B πθμπθμ42200=∙=长直载流螺线管⎩⎨⎧=外0内0nI B μ无限大载流导体薄板0nI B μ=环形载流螺线管⎪⎩⎪⎨⎧=外内20rNIB πμ2121、R R R R ->>12R Nn π=nI B 0μ≈ §13自感系数IL mψ=自感电动势dt dI Ll -=ε互感系数12121I M ψ=21212I M ψ=M M M ==1221互感电动势dt dI M 121-=εdtdI M 212-=ε动生电动势⎰⋅⨯=l d B v iε电磁感应定律dtd mi Φ-=ε 感生电动势S d tBl d Es l i⋅∂∂-=⋅=⎰⎰涡ε课本例题电流的功率PPT 例题※在截面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充满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 B 的方向沿圆柱形轴线 , B 的大小随时间按dB /dt = k 的规律均匀增加 , 有一长L =2R 的金属棒abc 位于图示位置,求金属棒中的感生电动势.解: 作辅助线oa 、oc 构== 成闭合回路oabco 。

大二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大全

大二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大全

大二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在大二物理学习中,掌握物理知识点和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您整理大二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力和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学1. 动量:p = m·v,动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

2. 冲量:J = F·Δt,冲量等于力乘以时间。

3. 动能:KE = 1/2·m·v^2,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除以2。

4. 功:W = F·s,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5. 功率:P = W/Δt,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受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三、振动与波动1. 振动周期:T,振动周期是一个完整振动所用的时间。

2. 频率:f,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倒数。

3. 简谐振动:受力方向与位移方向成正比的振动。

4. 波长:λ,波长是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5. 频率与波长的关系:v = f·λ,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

四、光学1. 光的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比例。

2. 焦距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3. 成像公式:1/v + 1/u = 1/f,根据成像公式可以求得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4.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通过两个或多个狭缝或物体时产生的干涉或衍射现象。

5. 光的颜色和频率:光的颜色与频率有关,红光的频率低,紫光的频率高。

五、电学1. 电流:I,电荷通过导体的速率。

2. 电压:V,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的势能。

3. 电阻:R,电流在电路中遇到的阻碍。

4. 欧姆定律:I = V/R,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大学物理II-2总结

大学物理II-2总结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叙: 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而 不产生任何其它影响。 不产生任何其它影响 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成 功热转换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叙: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或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 产生任何其它影响。 产生任何其它影响 热传导方向 两种表叙是等价的
kT 2 2π d p
第七章
热力学基础
p
p a b p a p T a T V T b V V V b T
准静态过程的曲线表示
(1) p-V图 图 •图中的一个点表示一个平衡 图中的一个点 图中的一个 态。 •图中的一条曲线表示一个准 图中的一条曲线表示一个准 图中的一条曲线 静态过程。 静态过程。 •过程方程为:p=p(V) 过程方程为 过程方程 (2) p-T图 图 (3) T-V图 图
六 、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m 32 f (v) = 4π ( ) ve 2πkT
理想气体三个特征速率
8kT 8 RT RT v= = = 1.60 πm πM mol M mol v2 = 3kT = m 3RT RT = 1.73 M mol M mol
mv 2 − 2 2 kT
pV = νRT
质点所受合外力为正比回复力,则质点的运动是 质点所受合外力为正比回复力, 简谐振动 谐振方程: 谐振方程
F = − kx x = A cos(ω t + ϕ )
k m
谐振动的角频率为: 谐振动的角频率为: ω =
固有角频率
固有周期: 固有周期: T = 2π = 2π m k ω 对刚体的转动, 对刚体的转动,若其受到的合外力矩为正比回复力 矩,则刚体的转动是简谐振动

大学物理2复习总结

大学物理2复习总结

大学物理2复习总结一、知识点回顾大学物理2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首先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场强度、电势、磁场、光的干涉和衍射、波动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我巩固了基础,为后续的解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解析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知识点是特别重要的,也是我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

比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电磁场的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和计算等。

对于这些重点难点,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理解,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解题方法总结大学物理2的解题方法非常重要,掌握了解题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如:牛顿运动定律的矢量表示、动量守恒定律的代数表示、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势的计算、磁场的计算、光的干涉和衍射的计算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我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四、错题总结与反思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一些问题上容易出错,比如: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电磁场的理解不够准确、对光的干涉和衍射的计算不够熟练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分析了出错的原因,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五、知识框架构建在复习结束后,我构建了大学物理2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在一起。

通过这个知识框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学物理2的知识点,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六、备考策略优化在备考过程中,我还优化了自己的备考策略。

我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将每个知识点都安排在合理的复习时间内。

我注重了课堂听讲和笔记整理的结合,确保自己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深入的理解。

我注重了练习和反思的结合,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通过这次复习总结,我对大学物理2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二物理知识点

大二物理知识点

大二物理知识点大二物理是物理学专业的重要学科阶段,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以下将介绍一些大二物理的核心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对该学科有更全面的理解。

1. 电磁场理论大二物理的核心知识点之一是电磁场理论。

电磁场理论研究了电荷和电流如何相互作用,并且形成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其中包括关于静电场、电流场和磁场的知识。

例如,库仑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感应等概念和定理都属于电磁场理论的范畴。

2. 光学光学是大二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本质是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相结合的结果。

大二物理中的光学知识点包括光的偏振、光的衍射和干涉、光的像差、光的传播速度等内容。

3.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热现象和热力现象的学科,是大二物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热力学涉及内能、热传导、热容等概念,也包括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等内容。

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规律。

4. 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大二物理中的原子物理学涉及到原子的结构、原子能级、原子核的稳定性、放射性衰变等内容。

了解原子物理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原子的微观性质和原子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5.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核心,是大二物理的基础。

它研究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力的作用。

大二物理中的牛顿力学主要涉及质点的运动、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力的合成等内容。

掌握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是理解物体运动规律和力学问题解决的基础。

以上是大二物理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涵盖了电磁场理论、光学、热力学、原子物理学和牛顿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对学生在大二物理的学习和研究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在物理必修二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物质的性质、能量的转换以及相关的实验技巧。

以下是物理必修二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电路理论电路是电流依照一定规律在导体中流动的路径。

在电路理论中,我们将学习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功率以及电阻的计算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高斯定理高斯定理是物理中的一项重要定理,它揭示了电场和电荷之间的关系。

定理的核心概念是电通量、高斯面和电荷的性质。

通过学习高斯定理,我们可以理解电场的产生与分布规律,进而解决与电场相关的问题。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是物理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带电粒子运动产生的。

我们将学习洛伦兹力、磁感应强度、安培力等概念,并了解磁场的作用和几个重要规律。

同时,物理必修二还会介绍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

4. 光学与光学仪器在光学方面,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波动性质。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图像的形成、光学仪器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等。

5. 核能的利用与放射性核能被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我们将学习核能的来源、核裂变与核聚变以及核能的利用。

此外,我们还将了解放射性的概念和放射性衰变的规律,并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和环境免受辐射伤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和能量的本质,掌握一些物理实验技巧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同时,物理学对于培养逻辑思维、科学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物理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理论知识,它还有着丰富的应用领域。

物理知识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用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通信技术、医药领域等各个方面。

总之,物理必修二是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物理的一门重要课程,掌握物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物理力学复习(二)

大学物理力学复习(二)

大学物理力学复习(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本文旨在对大学物理力学的复习进行总结,以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知识。

一、牛顿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a.物体的运动状态b.参考系的选择c.示例分析2.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a.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b.加速度和力的关系c.示例问题解析3.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b.力的合成与分解c.实例分析二、运动学1.直线运动a.位移与路程的区别b.速度与加速度的定义c.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a.弧长和弧度制b.速度和加速度的分解c.圆周运动的周期和频率3.二维运动a.平抛运动b.斜抛运动c.相对运动三、力学能量1.功与能量a.功的定义和计算b.功与能量的转换c.势能与动能2.机械能守恒a.机械能的概念b.弹性势能和引力势能c.应用实例3.动能定理a.动能定理的表达式b.动能定理的应用c.动能定理与保守力四、角动量和力矩1.角动量的概念a.角动量的定义b.角动量守恒定律c.角动量与力的关系2.力矩的概念a.力矩的定义b.力矩的计算c.力矩的性质3.角动量和力矩的应用a.刚体的转动b.矢量运算c.角动量守恒实例五、万有引力和运动学补充1.万有引力定律a.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b.质点系统的引力c.行星运动的描述2.运动学补充a.相对运动的概念b.相对速度的求解c.相对加速度的求解总结:通过本文对大学物理力学复习的总结,我们深入探讨了牛顿定律、运动学、力学能量、角动量和力矩以及万有引力等关键概念和理论。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物体运动规律以及解决相关问题十分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复习,读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物理力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大二下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万有引力等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至外力作用终止。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加速,其加速度大小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在同一直线上与外力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同时,竖直方向存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在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平抛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相关计算方法。

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包括圆周运动速度、圆周运动加速度以及向心力等相关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计算方法,以及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区别与计算方法。

万有引力是由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重要物理学定律。

在大二下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系统学习了万有引力的大小计算、万有引力与万有引力势能的关系,以及地球表面引力的计算等内容。

2. 动能与功率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运动速度有关。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动能的计算公式,以及与势能的转化关系等内容。

功率是描述单位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或能量转换速率的物理量。

我们学习了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功率与动能、动力的关系,掌握了功率的单位和量纲等内容。

3. 质点系与刚体运动在学习动力学的过程中,我们还系统学习了质点系与刚体运动的相关知识。

质点系的运动规律涉及到多个物体的运动相互影响,我们学习了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等内容。

在刚体运动方面,我们学习了刚体的平动运动和转动运动规律,掌握了刚体的绕定轴转动的运动方程、角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二、热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能转换的学科,我们在大二下学期的物理课程中系统学习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大二文科物理知识点

大二文科物理知识点

大二文科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文科生,在大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四个方面,介绍大二文科物理的相关知识点。

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动能=1/2mv²,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在圆轨道上运动,与直线运动不同,圆周运动需要考虑向心力的作用。

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状态的度量,常用摄氏度进行表示。

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2. 热传递: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和碰撞传递。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常见的有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推广,它描述了热量和功对物体能量的贡献。

三、电磁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体带有的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场是电荷周围的一种物理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

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3. 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描述了通过一条闭合曲线的电流的总和为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与变化率成正比。

四、光学1.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和某些介质中传播。

大学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大学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 1 )沿路径oac; (2)沿路径oc。 解: (1).A Aoa Aac 16( J ) 2 Aoa F dx i (2 yi 4 x j ) dx i
C(2,1)
O a
2 ydx 0 0 2 Aac F dyj (2 yi 4 x j ) dyj
a a
F 均匀
可以看出:功是力在空间的累积
X. J. Feng
说明:
1) 功是两矢量的点积,即功是标量,但有正负
当 180 “”

2) 合力的功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的功之和(对质点) b b b A合 F d r ( Fi ) d r ( Fi d r ) Ai
X. J. Feng
三个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角动量守恒定律
补充:
两矢量之间的夹角
X. J. Feng
(标量) a b a b cos
a
i i 1 j j 1 k k 1
i j 0

b
a b sin 大小: (矢量)a b a与b 组成的平面,指向满足右手螺旋 方向:垂直于
表述:作用在质点组上的所有力(内力和外力) 的功的代数和等于质点组动能增量(p59)
2 例2.1 : 作用在质点的力 F (2 yi 4 x j )(N),质点从X. J. Feng 原点运动到坐标为 x ( 2 m),y ( 1 m)的C点(如图所示), 计算力F分别沿下列路径所作的 功: y( j )
1. A对 与参考系选取无关。
AM 0
v12

大学物理知识点汇总二

大学物理知识点汇总二

4.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角量
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线量
位矢、速度、加速度
s R
v lim s lim R R d R
t0 t t0 t
dt
an
v2 R
(R)2
R
R 2
at
dv dt
R
d
dt
R
P(t t)
P(t) o
x
第二章 质点力学的运动定律
本章内容
——动力学
§2.1 质点力学的基本定律 力的瞬时作用效果
三 动量守恒定律
t F exdt t0x 0
n
n
pi pi0 p = 常矢量
i1
i1
动量守恒定律:在某时间内,如果质点组所受外力矢量和为始终为 零,则在该时间内质点组的总动量守恒.
➢ 单个质点 ➢ 两个质点系统 ➢ n个质点组系统
mv mv0
m1v1 m2v2 m1v10 m2v20
定义: Ek
i
1 2
mi vi 2
1 2
i
mi ri 2
2
1 2
J2
注意: 刚体是一个特殊的质点组,同样服从功能转换关系
质点组的功能原理
W
ex
W in 非保
Ek Ep
Ek 0 Ep0
刚体转动的功能关系
W in 非保
0
W ex
ex
M d
Ek Ep
Ek 0 Ep0
特点: 各质元在转动平面内作半径不同的圆周运动;
且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均相同。
一、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描述
角位置: (t) rad 角速度: d
dt
角加速度: d d2

大学物理2期末考试重点及复习

大学物理2期末考试重点及复习

s1 s2
r1 r2
*
2 1 2π
r2 r1
P
对空间不同的位置,都有恒定的,因而合强 度在空间形成稳定的分布,即有干涉现象。

定值
讨 论
A
A1 A2 2 A1 A2 cos
2 2
可看出A是与时间无关的稳定值 ,其大小取决于该 点处两分振动的相位差
上式代表x1 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以角频率w 作简谐运动。
x 2 1 2 2 t 一定。令t=t1,则质点位移y 仅是x 的函数。
x2 x1
2 x y A cos t1 即
同一波线上任意两点的振动位相差:
x A cos t u
由于 P 为波传播方向上任一点,因此上 述方程能描述波传播方向上任一点的振动, 具有一般意义,即为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 面简谐波的波函数,又称波动方程.
2π 2πν 和 uT 利用 T 可得波动方程的几种不同形式:
干涉的位相差条件 当 2kπ时k 0,1,2,3... 合振幅最大 当
2k 1π
Amax A1 A2
合振幅最小
Amin A1 A2
干涉的波程差条件 当 r1 r2 k 时(半波长偶数倍)
合振幅最大
Amax A1 A2
然后确定三个特征量:、A、 旋转矢量法确定: 先在X轴上找到相应x0,有 两个旋转矢量,由的正 负来确定其中的一个

A
O
x0 A
X
v 0 0, 上半圆, 0 v 0 0, 下半圆, 2或 0 v 0 0, x0 A, 0, x0 A,

大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

大二力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主要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重要知识点包括:(1)位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量。

(2)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3)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否恒定的情况。

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主要包括牛顿三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概念。

重要知识点包括:(1)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2)动量定理:物体受力作用时,动量的变化率等于所受合外力。

(3)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所受合外力做功。

(4)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3. 转动力学转动力学研究物体绕轴的旋转运动规律,主要包括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概念。

重要知识点包括:(1)角度:物体在圆周上所对的角。

(2)角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轴旋转的角度。

(3)角加速度:角速度的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角速度的变化量。

(4)转动惯量:物体对围绕着的轴的转动难易程度。

(5)角动量:物体绕轴旋转时的动量大小。

二、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的相互作用和电磁场的性质的学科。

大二电磁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 静电学静电学研究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场的性质,主要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等概念。

重要知识点包括:(1)库仑定律: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

(2)电场强度:在某一点的电场力与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

(3)电势: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

2. 电动力学电动力学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主要包括洛伦兹力、磁感应强度、磁场能量等概念。

大学物理2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2知识点总结
W 磁能: m



1 2
LI
2
1 B 2
2


1 2
H
2

1 2
BH

V
w m dV
Maxwell方程组和电磁辐射概要
D dS q
S
0
1、Maxwell方程组:

E dl
L
i


B dS 0
H d l

B t
dS
非稳恒
L

L
H d l Ic Id
(全电流定律)
4、铁磁质的特性: r;磁化饱和;剩磁;磁滞;居里点 μ
5、磁滞回线:
BS
0
BS ——饱和磁感应强度 Br ——剩余磁感应强度 Hc——矫顽力
磁滞损耗∝回线包围的面积
6、铁磁质的分类: 类别 软磁材料 特点 Hc小,回线“瘦”; 易磁化;“铁损”小 用途 铁芯
ˆ 夹角) n 、B
3、感生电动势: (1)导体回路: 一段导体:


L
E i dl

B
S
t
dS


L
E i dl
(2)圆柱形区域(均匀B∥柱轴且 B 空间分布均匀) t ① E i 线是以区域中心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
点电荷q在外电场中受力: F q E (2) Gauss定理: 电通量: Φ e d e E d
S
S

S
E d S
q
0
i
高斯面内所有 电荷的代数和
3、求场强 (1)利用场强叠加原理 点电荷

大学大学物理II2总结.ppt

大学大学物理II2总结.ppt

u
y(x,t) Acos[(t x) ]
u
O
y(x,t) Acos(t 2 x )
x

x
波沿x轴负向传播的波动方程:y( x, t )

A cos[t

2
x
]
波的能量
Wk
Wp

1 2
VA2 2
sin2 (t

x) u
结论:质元在参与波动的过程中,内部的动能和
22
多普勒效应
观察者运动
接收到的波的范围变化
波源运动
波长变化
R

u vR u vs
s
两者相向运动: vR > 0, vS 0 两者背离运动: vR < 0, vS 0
第十六章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波
1、电磁波的特点: •速度: u 1

真空中:c 1
2.998108 m / s
u
·····················u·T···x
u
T
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平面简谐波的特点: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振 幅相同。只有相位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依次落后。
设已知O(x=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y0 (t) Acos(t )
沿x正方向传播的波动方程
y
4( /d ) 8( /d )sin

d a

k k
时, 会出现缺级现象。
光栅衍射的特点:
(1)衍射角较大,光栅衍射条纹间距大,易于实现 精密测量。衍射的级次有限。
由于:
sink

k
ab
1
光栅衍射主极大的最高级次:k a b

大学物理2内容小结

大学物理2内容小结

1.磁通量:
2.磁场高斯定理:(无源场)
3.安培环路定理
载流长直螺线管内磁场
螺绕环内磁场
无限长载流圆柱面
无限长载流圆柱体
四.磁场对电流及运动电荷的作用
1.安培定律
2.均匀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
所受合力:,所受力矩:
磁矩的定义
3.洛伦兹力公式:
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
,圆周运动,半径,周期
1.电容器中的能量:
2.电介质中电场的能量密度:
,(真空)
静电场总能量:
第十一章 电流和恒磁场
一.电流及导电规律
1.电流
电流密度 关系
2.电流连续性方程:
恒定电流
3.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4.电动势:,为非静电性电场强度
二.毕奥——萨伐尔定律
无限长直电流磁场
载流圆环圆心磁场
匀速运动点电荷磁场
三.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不,螺旋运动,周期,螺距
4.霍耳效应
第十二章 电磁感应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动生电动势:
特例:
3. 感生电场和感生电动势
4.互感和自感
互感 互感电动势
自感 自感电动势
自感磁能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1.光程和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光程的定义: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把光源上同一点发出的光分成两部分,有分波前法
能与关系,(3)存在截止频率(即红限),当时,逸出光电子的初动
能随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4)光
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爱因斯坦的光子论
光波是由一个一个的光子组成,光子的能量为

大学物理2总结

大学物理2总结

旋转振幅矢量 —要能正确确定 φ 要能正确确定
2.简谐振动的能量
1 1 2 2 2 动能: 动能: Ek = m υ = kA sin (ω t +ϕ) 2 2 1 2 = 1 kA2cos2 (ω t +ϕ) 势能: 势能: Ep = k x 2 2
1 2 机械能: 机械能: E = kA 2
简谐振动的总机械能守恒! 简谐振动的总机械能守恒! 的总机械能守恒
ε动 = ∫ dε动 = ∫v× B⋅ d l
L L
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洛仑兹力 任意小段的导线: 任意小段的导线: d ε 动 = v × B ⋅ d l 感生电动势
ε感
∂B = E 涡 ⋅ dl = −∫∫ ⋅ dS ∂t L S

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涡旋电场力
2. 自感 互感
ψ =LI
λ
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表达式,波动方程)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表达式,波动方程) x y( x, t ) = Acos[ω(t ± ) +ϕo ] u 或
t x y( x, t ) = Acos[2π( ± ) +ϕo ] T λ
x0 点的简谐振动方程 t0 时刻的波形表达式
(1) 当 x= x0 (2) 当 t = t0
1 ms = ± 2
Lz = ml ℏ
Sz = msℏ
不同的量子态的数目: 不同的量子态的数目 一定时, 当 n、l、ml 一定时,为 2 ; 一定时, 当 n、l 一定时,为 2 (2l+1) ; 一定时, 当 n一定时,为 2n2 。 一定时
1 Ek = E p = E 2
3. 简谐振动的合成 同方向、同频率 同方向、同频率: 合振动 : x = A cos(ω t + φ )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篇1一、机械能1. 功:功是标量,其正负不表示方向,仅表示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2.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3. 动能:表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用Ep表示。

5.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用E表示。

二、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2. 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即速率不变,但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

3. 向心力: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力,方向指向圆心。

4. 向心加速度:描述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用an表示。

5.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用F表示。

6. 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描述卫星在太空中的运动状态。

三、能量守恒定律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 功和能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被转化。

3. 常见的能量转化:如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4.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系统在绝热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ΔU,即Q=ΔU。

5.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逆热力学过程中熵的增量总是大于零。

四、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在该面积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且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3. 自感现象:线圈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4. 自感系数:描述线圈自感现象的物理量,用L表示。

《大学物理II》知识点

《大学物理II》知识点

《大学物理II 》知识点1.热学(1)统计物理初步【掌握】热力学系统:热学研究的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

平衡态: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且系统的内部也不存在能量或质量的任何宏观流动。

一个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它的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

状态参量:平衡态的宏观性质的量称为状态参量(几何、力学、化学、电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νRT (普适气体恒量R=8.31 [ J.mol -1.K -1])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及其统计意义:221v m w = w n p 32= kT w 23= R=8.31[J·mol -1·K -1] k=1.38×10-23[J·K -1] N A = 6.02×1023[mol] R=k ·N A 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每一个可能的自由度都有相同的平均动能kT 21 分子的平均平动能kT 23 分子的平均总动能kT i 2i 自由度(刚性:单原子3、双原子5、多原子6)特殊CO 2理想气体的内能:N kT i 2 (1mol RT i 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公式,图像,物理意义 ()2223224v e kT m v f kT mv −⎟⎠⎞⎜⎝⎛=ππ 0d ()d N N f N ∞==∫∫v v v v v220()d f ∞=∫v v v v 三种常见的气体分子速率是:最概然速率 p ≈v平均速率 ≈v==[9章]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 和平均自由程λ:2Z d n =vZ λ===v [了解]玻耳兹曼分布律。

(2)热力学【掌握】准静态过程:一个过程,如果任意时刻的中间态都无限接近于一个平衡态,则此过程为准静态过程。

功:dA=p ·dV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Q=(E 2-E 1)+A用于三个过程:等体,吸热全部用于增加内能 C V ,m =R i 2 等温,吸热全部用于对外做功等压,吸热一部分用于增加内能,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C P,m =R+R i 2热容量: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PV γ=consTV γ-1=consp γ-1T -γ=cons绝热线与等温线的区别(p285)循环过程:经历一系列变化又回到初始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磁能: m



1 2
LI
2
1 B 2
2


1 2
H
2

1 2
BH

V
w m dV
Maxwell方程组和电磁辐射概要
D dS q
S
0
1、Maxwell方程组:

E dl
L
i


B dS 0
H d l

B t
dS
硬磁材料
Hc大,回线
难退磁
永久磁铁
电磁感应概要
1、基本定律: (1)楞次定律——效果反抗原因 (判断ε方向)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 dt
(多匝:Φ → Ψ )
ε的方向为结果取正值的回路绕向。 2、动生电动势: (1)一段导体平动: ( v B ) d l L 右手定则判断方向: ε的方向为结果取正值的积分方向。
kR / n 2 , k 0 ,1 暗
(此式适用于有半 波损失的情形!)
条纹分布特点: 7、迈克耳孙干涉仪(⊥入射) : 移动可动反射镜:
2d

2d N
插入透明薄介质:
二、光的衍射 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2、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θ很小) 处理方法:半波带法 结论:条纹的明暗取决于两条边缘光线的光程差。 (1)对⊥入射: a sin
E
2

1 2
ED
1 D 2
电场能量
W
dW wdV
V

磁学复习
磁力概要 : (1)定义: 利用洛仑兹力或磁力矩(或安培力) B (2) 线特点:闭合,与I套连,符合右螺关系。
1、磁感应强度 B
2、磁通量及磁场的Gauss定理:

m


d
S
m


B dS
Id C 0 S板
dt D
t
4、全电流定律:
L
B d l 0 ( Ic Id )
( B
2 )
全电流总连续。 Id 与Ic的区别: 5、 长直平行电流间单位长度上的相互作用力:
dF dl
0 I1I2
2 d
同向相吸反向相斥
直 电 流
圆 电 流
电流分布 一段导线
静电学复习
场强与电势——重点 导体与介质——非重点 电流——不单独考 注意叠加原理
注意典型场
真空中的静电场概要 1、物理模型: (1)点电荷 (2)试验电荷
(3)电偶极子:
p ql
M p E
2、定律、定理、概念: 1 (1)库仑定律:F 场强:
q1q 2
0
4
r
2
ˆ r
E F / q0
且绕向与
B t
B t
成左螺关系。
Ei
12
i2
L M
②沿半径方向: =0 4、互感与自感: (1)互感:M (2)自感:L


21

21
di 1 dt

12
di 2 dt
i1


i
L
di dt
(3)自感、互感关系: L1 L2 L 1 L 2 (无漏磁) M M= 0 (全漏磁) I I 反接 I 。 。 。顺接 。 5、线圈串联的顺接与反接: 1 2 3 4 L 1 L 2 2 M(顺接) L= L 1 L 2 2 M (反接) 6、磁能: (1)自感磁能:W m (2)磁能密度:w m
ˆ 夹角) n 、B
3、感生电动势: (1)导体回路: 一段导体:


L
E i dl

B
S
t
dS


L
E i dl
(2)圆柱形区域(均匀B∥柱轴且 B 空间分布均匀) t ① E i 线是以区域中心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
k (k 1,2 ) — 暗纹中心
a sin
(2 k 1)

(k 1,2 ) — 明纹中心
2 0 — 中央明纹中心(中央明
纹范围: a sin )
对斜入射:将asinθ改为a(sinθ-sini)即可。 (注:i、 θ符号规定) (2)中央明纹宽度: x 2 f a
点电荷q在外电场中受力: F q E (2) Gauss定理: 电通量: Φ e d e E d
S
S

S
E d S
q
0
i
高斯面内所有 电荷的代数和
3、求场强 (1)利用场强叠加原理 点电荷
E 1 4
0
q r
2
ˆ r
点电荷系

q
E
2、介质极化的微观机制 (1)有极分子电介质: 每个分子可等效为电偶极子 取向极化 (2)无极分子电介质: 位移极化
3、 的高斯定理 D
电位移矢量:D E
D dS
E E0 / r
0 r — 介质的介电常量
电位移通量: D


S

S
D d S
E外 E外
场强分布
E

2 0 a
E

2
0
E内

0
q 4 0 r q 4 0 r
2 2
ˆ r ,
E内 0
ˆ r ,
r E内 3 0
E内 0
无限长均匀 带电圆柱面
E外

2 0 r
ˆ r ,
电势概要 1、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L 2、求电势 (1)利用电势的定义 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0
其它明纹宽度: x
f

明纹宽度变化和衍射图样移动的讨论:
a
3、光栅衍射( |θ|</2) (1)对⊥入射: 主极大位置由多光束干涉决定: 光栅方程: d sin k ( k 0 ,1, 2 ) 主极大强度受单缝衍射调制 d 缺级:k k ( k 1 , 2 , 3 )
(r R ) (r R )
(φ∞ =0)
导体与介质概要 1、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 (1)场强与电势分布: (2)电荷分布: 净电荷只能分布在表面。
ˆ E表 n
E内 0
0
等势体
等 势 面
实心导体: 导体空腔(内无电荷) : 导体空腔(内有电荷):
孤立导体静电平衡时,表面曲率大处电荷 面密度也大。 处理导体静电平衡问题时常用到电荷守恒定律。
均匀 B 中,起、止点一样的任意导线平动,ε一样。
(2)一段导体转动(转轴∥

1 2
2
均匀 B

B L (轴位于端点且⊥导体)
若导体与轴不⊥,可将其等效为在⊥轴方向 的投影的转动。 (3)线圈转动 (转轴⊥均匀
NBS sin( t )
B ,位置随意)
(φ—— t=0时
θ
R mv

T
2 R v
q B
h v // T
7、Hall效应:
对Hall效应来说,负电荷的运动与等 量正电荷的反向运动并不等效!
磁场概要
1、求磁场: (1)利用B-S定律或运动电荷磁场公式
ˆ 0 Id l r dB 2 4 r
ˆ 0 qv r B 2 4 r
q
0
高斯面内自由 电荷的代数和
4、电容器及其电容 (1)定义: C = Q/U (2)平板电容器: 串联:
1 C
n
C
S
d
1 C
i
并联:C
1 Q 2 C
2


i1
n
C
i
W (4)电容器的能量 :

1 2
CU
2

2
1 2
UQ
5、电场能量密度: w

1 2
无限长 导线所在直线上 轴线上 圆心处
B
0I
磁场分布
(cos
1
4 a
cos
2
)
B
μ0 I
2πa
B 0
B
BO
BO
0 IR
2( R x 0I
2R 0I
2R
2
2 2
)
3/ 2
弧电流 圆心处 长直载流密绕螺线管 载流密绕细螺绕环 无限大平面电流

2
B 内 0 nI B 内 0 nI
B 0 j / 2
B外 0 B外 0
磁介质概要 1、 B 、 关系: 对各向同性磁介质: B H H 2、磁介质的分类: 1——µ 大,为变量,铁磁质 r B 1 2——µ 略>1,顺磁质 r 2 B=μ H 3——µ 略<1,抗磁质 0 r 3 B r 1 m H 0 B0 0 3、H 的环路定理: H d l I c
非稳恒
L

L
H d l Ic Id
(全电流定律)
4、铁磁质的特性: r;磁化饱和;剩磁;磁滞;居里点 μ
5、磁滞回线:
BS
0
BS ——饱和磁感应强度 Br ——剩余磁感应强度 Hc——矫顽力
磁滞损耗∝回线包围的面积
6、铁磁质的分类: 类别 软磁材料 特点 Hc小,回线“瘦”; 易磁化;“铁损”小 用途 铁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