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一)
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报告
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报告全球化趋热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民间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重庆市亦不例外。
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守护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元,重庆市根据文化部“中国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止在各地蓬勃地开展起来。
一、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根据2005年4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按照这一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宁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逃表现形式有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不同层面:物质的形态直接体现文化的个性、壮美和可以感叹的成就,非物质的形态则表达了制造这种物质形态的技术、工艺和观念。
它们互为因果,没有非物质的层面,不能达至物质的伟大,而没有这种物质文化层面的伟大,则无以体现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意义和价值。
重庆市地处我国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民族聚居是重庆的特点之一。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以口头传承和非物质形式传承为主要方式的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传统表现形式。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旨在保护和传承重庆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传播。
一、背景和意义重庆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巫山云雾、山城夜景、渝剧、磨芋笛、火锅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是重庆市人民独特的文化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和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人民文化认同感、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加强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 原则:(1) 保护为主,传承为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以传承为基础,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传承情况,加强保护工作,防止文化遗产的流失。
(2) 精品突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和创新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 社会参与,全民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全民参与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鼓励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三、实施措施1.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机构。
设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政策和规划,组织相关研究和培训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2.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组织开展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对具有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评估和认定,并予以保护。
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
重庆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家 民 族 危 难 时 刻 , 同 抵 抗 外 敌 的 决 心 和 勇 气 。 庆 共 重 的抗 战 陪 都 文 化 在 重 庆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中 最 富 有 价 值 和 代 表 性 , 重 庆 走 向 世 界 的 又 一 张 名 片 , 重 庆 都 是 是 市 文 化 旅 游 开 发 的 核 心 内容 之 一 。
囊l
》庆 战 化 保 对 重抗文遗的护策
口 葛雅 兰
2 0 重 庆 两 会 期 间 , 重 庆 市 台 湾 同 胞 投 资 企 01  ̄ 业 协 会 副 会 长 林 成 功 提 出 :重 庆 抗 战 文 物 要 加 强 保 护 并 作 一 些 创 意 创 新 ,以 促 进 两 岸 感 情 和 两 岸 交 流 观 光 , 引更 多 台 湾 同胞 到 重 庆 来 。 吸 林 成 功 代 表 所 关 注 的 正 是 重 庆 独 一 无 二 的 文 化 资 源—— 抗 战文 化 资源 。 何 开发重 庆抗 战 资源 , 如 吸 引更 多 台湾 及 海 外 游 客 , 者 谈 一 些 粗 浅 的 看 法 。 笔 重 庆 作 为 直 辖 市 还 很 年 轻 ,但 是 作 为 国 家 二 级
、
抗 战 文 化 的 形 成
重 庆在抗 战 期 间和解 放前 , 有 “ 都 ” 身份 。 具 双 的 从 1 3 年 l 月 中华 民 国 国 民 政 府 ( 称 “ 府 ” 97 1 简 国 )
发 布 《 民 政 府 移 驻 重 庆 宣 言 》 1 4 年 遗 址 的 损 坏 严 重 。 重 庆 大 量 抗 战
世 界 。 抗 战 爆 发 后 , 国 13以 上 的 高 等 院 校 ( 0 全 / 4余 所 ) 23以 上 的 军 事 工 业 ,0 的 专 家 学 者 如 郭 沫 ,/ 9% 若 、 盾 、 舍 、 禺 、 衍 、 克 家 、 心 等 文 艺 界 人 茅 老 曹 夏 臧 冰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0.18•【字号】渝办发[2005]223号•【施行日期】2005.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05]223号)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我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市非物质文化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严峻形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巴渝大地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是建设有重庆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和源流,是我市各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形象地体现了重庆各族人民的内在精神,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融民族性与大众性于一体,是重庆各族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利用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庆历史与文化
引言概述: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及交通枢纽,重庆长期以来扮演着连接西南与中原地区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重庆的历史与文化进行探讨,介绍这座城市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以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影响。
正文内容:1.多元的历史背景1.1古代重庆的起源1.1.1重庆的早期定居与聚落1.1.2重庆作为古代西南蜀国的首府1.2重庆在明清时期的发展1.2.1重庆作为商贸中心的崛起1.2.2重庆的军事重要性及边疆地位1.3重庆在现代的变革1.3.1重庆作为国民党时期的临时首都1.3.2重庆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地位2.独特的文化遗产2.1重庆的传统建筑风格2.1.1巴渝风格建筑的特点与代表性建筑2.1.2重庆老街区的保护与传承2.2重庆的民俗文化2.2.1重庆的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2.2.2重庆的民间艺术与手工艺品2.3重庆的饮食文化2.3.1重庆火锅的起源与发展2.3.2重庆小吃的特色与地方美食3.重庆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1重庆在古代的政治与经济影响3.1.1重庆作为古代西南蜀国的文化中心3.1.2重庆在明清时期对西南边疆的影响3.2重庆在现代的政治与经济影响3.2.1重庆作为中国共产党统战基地的重要地位3.2.2重庆经济特区的建设及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4.重庆对世界历史的影响4.1重庆作为世界战争史的见证者4.1.1重庆在二战时期的地位与重要性4.1.2重庆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4.2重庆作为世界贸易中心的角色4.2.1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4.2.2重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影响5.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5.1重庆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实践5.1.1重庆的文物保护法规与机构5.1.2重庆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5.2重庆的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5.2.1重庆的文化遗产教育与培训5.2.2重庆的文化遗产展示与推广总结: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拥有独特的文化。
重庆石柱西沱古镇“玩牛”习俗的历史仪式文化内涵传承现状及保护措施
重庆石柱西沱古镇“玩牛”习俗的历史仪式文化内涵传承现状及保护措施1. 引言1.1 介绍重庆石柱西沱古镇和“玩牛”习俗重庆石柱西沱古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古镇。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土家族文化和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玩牛”习俗。
“玩牛”是石柱西沱古镇的传统民俗活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土家族的牛耕文化。
据传说,在土家族的祖先听到黎明时分牛群的叫声后,便开始准备祭祀仪式,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玩牛”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成为石柱西沱古镇的一大特色景观。
在“玩牛”习俗中,人们会将布满花朵和彩带的精美布匹系在牛角上,然后放牛到田间去“玩”,象征着新年丰收和好运的到来。
这一仪式不仅体现了土家族对牛的崇拜和对丰收的期盼,也传承了土家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玩牛”习俗既是石柱西沱古镇的一种文化传统,也是重庆地区独有的民俗活动。
它不仅代表着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反映了土地与人民紧密相连的关系。
保护和传承这一习俗对于维护土家族文化的传统和推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重庆石柱西沱古镇“玩牛”习俗的历史传承重庆石柱西沱古镇“玩牛”习俗的历史传承始于古代,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起源于当地人对牛的崇拜和感恩,认为牛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通过“玩牛”活动来祈求牛神保佑农田丰收、牛群繁衍。
在古代,石柱西沱古镇的“玩牛”习俗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举行的盛大活动。
当天,村民们会将精心装扮的牛群带到集市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和比赛,如牛车拉力赛、牛群巡游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农民们的节日娱乐,更是体现了他们对牛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石柱西沱古镇的“玩牛”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尽管现在的“玩牛”活动已经不再是农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通过这一习俗,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农村社会的独特风貌和文化氛围。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困境及出路
D01:10.16565/ki.l006-7744.2021.03.20YANJIUTANSUO〉〉〉"究提索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困境及出路赵"摘要近年来,重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面临保护数量偏少、保护质量不高、保护手段传统单一、数字化保护水平低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强等困境。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转变保护观念,转换保护思路,创新保护手段,提升保护质量和效果,以此来传承和弘扬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困境路径中图分类号G273.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7-06★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8PY26)o★,重庆三峡学院人事处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与保护。
Plight and Outlet of Archives Protection of Chongq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Zhao Yan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hongqing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s,but it still faces such difficulties as little protection quantity,low protection quality,single traditional protection means,low digital protection level and weak ability to serv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e new era,we need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protection,change the thinking of protection,innovate protection means,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protection,so a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goo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hance cultural confidence.Keywor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rchives;plight;path重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产生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
命 的火花 , 就 没 有 欧 洲城 市 经 济 的复 兴 。 文 化 也 ” 是城 市经济 全 面振 兴 的 内在驱 动 力L 。经济 是 城 2 ] 市 的基础 , 文化是 城市 的灵 魂 , 济 与文 化互 为 条 经 件 , 辅相成 , 相 在城 市 的建设 与发 展 中发挥 着 不 可
・
9 ・ 6
( ) 市 文 化 是 推 动 城 市 经 济 发 展 的 二 城
重 要 力 量
恩格斯 在论 述欧 洲文 艺 复兴 时 指 出 : 没有 十 “
六世 纪文艺 复 兴 的 闪 电 , 没 有 欧 洲 城 市 工 业 革 就
遗 产便是 这一独 特性 的有 力 见证 。也 正 是有 了这 些 独特 的文化 遗 产 , 城市 具 有 了不 可 替 代 的 地 使 位, 同时 也体 现 了这 个 城 市 存 在 的 文 化 价值 。生
通条 件 , 快捷 的通 讯设 施 使 人 们 沉 浸 在 前 所 未有
的物质 享受 中。但 享 受 的 同 时 我 们 也 不 得 不 承 认, 当我们走在 钢筋混 凝铸 成 的“ 森林 ” 中时 , 头脑 的浑浊 、 心灵 的 空虚 使 我 们 缺 少 历史 认 同感 和城
市 归属感 。这是 因为 现在 的我 们 生活 在一 个 相对
缺乏 历史文 化底蕴 的“ 陌生 ” 市 , 城 在这 里 , 我们 看
到 的是世界 各 地 随 处 可见 的 高楼 , 再 也 找 不 到 却
自己 门口的“ 同” 胡 。
一
( ) 市 文化 是 城 市的 灵魂 一 城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困境及出路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 企业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
化遗产档案保护
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如设立专项基金、发行债
券等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 共享资源,共同推进非物 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
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保护水平
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非物质 文化遗产数据库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识别和分类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共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和技 术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制定针对非物质文化遗 产档案保护的专项法律 法规,明确保护范围、 责任主体和保护措施。
加强执法力度,对破坏、 盗窃非物质文化遗产档 案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力。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保护执法机构,配备专业 人员,负责日常监管和执
法工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 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
工作。
5重庆非物质文化遗
产档案保护的具体 措施
THEME TEMPLATE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和设备 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鉴定和销毁,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开展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扩大宣传范围 加强与学校、社区等合作,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增加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
缺乏有效的筹资机制:目前缺乏 有效的筹资机制,难以吸引更多 的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保护。
重庆古建筑与文化遗产
唐宋时期
• 建筑风格达到鼎盛, 以吊脚楼、巴渝民居 为代表 • 建筑工艺精湛,注 重装饰
明清时期
• 建筑风格逐渐成熟, 以洪崖洞、磁器口古 镇为代表 • 建筑风格更加简洁, 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重庆古建筑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与发展
• 重庆古建筑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角色与作用 • 重庆古建筑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 重庆古建筑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可以作为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 重庆古建筑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重庆园林建筑的类型与特色
重庆园林建筑的类型
• 私家园林:以庄园、花园为代表,具有鲜明的私家园林特色 • 公共园林:以公园、绿地为代表,具有鲜明的公共园林特色 • 风景区:以风景名胜区为代表,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重庆园林建筑的特色
• 注重景观的营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善于利用地形,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 • 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重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创新
• 创新重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的结合方式,提高城市建筑的吸引力 • 创新重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的体验方式,提高城市建筑的满意度 • 创新重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的营销手段,提高城市建筑的知名度
重庆古建筑在现代城市文化传承中的贡献与意义
重庆古建筑在现代城市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重庆古建筑旅游产品的创新
• 创新重庆古建筑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 创新重庆古建筑旅游产品的体验方式,提高旅游产品的满意度 • 创新重庆古建筑旅游产品的营销手段,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重庆古建筑旅游品牌的建设与推广
重庆古建筑旅游品牌的建设
• 树立重庆古建筑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提高品牌知名度 • 塑造重庆古建筑旅游品牌的美誉度,提高品牌影响力 • 培育重庆古建筑旅游品牌的忠诚度,提高品牌竞争力
重庆的历史文化的简介
重庆的历史文化的简介重庆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重庆的历史文化进行简要介绍。
历史方面,重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重庆地区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巴蜀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重庆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曾是商贸繁荣的交通枢纽。
在宋代,重庆成为了重要的商贸城市,这一时期的重庆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和移民。
明清时期,重庆成为了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文化方面,重庆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首先是巴渝文化,它是重庆地区独有的文化传统,融合了巴蜀文化、渝派文化和江津文化等多种元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巴渝文化以其独特的方言、民俗、音乐、舞蹈、美食等吸引了许多游客。
重庆还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遗址,如武隆仙女山石刻、南山石刻、武隆天生三桥等。
这些石刻和桥梁展示了古代巴蜀文化的艺术和工程技术水平。
此外,重庆还以其火锅文化而闻名,重庆火锅以其麻辣、鲜香的口味吸引了无数食客。
重庆的火锅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还有许多重要的文化节庆活动,如中国重庆国际嘉年华、重庆国际马拉松、重庆两江新年音乐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重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体来说,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巴渝文化、历史建筑和遗址、火锅文化以及各种文化节庆活动都是重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这座城市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重庆文化遗产
重庆文化遗产重庆文化遗产是指重庆文化由上古到现在逐渐形成的文化记忆,体现了这一地域独具文化特色的思想、艺术、道德、信仰和生活方式。
重庆文化遗产对探索历史脉络、了解古代文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抗战文化遗产1937年,经历抗日战争的重庆被声誉为“烽火台”和“国际要塞”,成为抗联南端的重要战略要塞,重庆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土的生死劫难下挺身而出、勇敢抗战,发挥出了非凡的豪迈精神和英勇战斗精神,现在保留下来的抗战文化遗产,如:众志成城抗战精神、武隆会议纪念馆、重庆西北前线博物馆、成都抗战活动历史馆等,都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二、重庆古代史文化遗产重庆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历史上曾有多个国家泛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遗产。
如:渡口文化发源于重庆,有集多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神武建窑、草地文字文化、古渡口文物、“渡口四匠”神技等;九江文化亦发源于重庆,有一千多年的作坊文化和九江文学文化;重庆宽窄巷子文化是独具魅力的古老小巷,其民居风格独特,可以看出历史发展的脉络;重庆火山文化是指以大熊猫分布的重庆全境内分布有大量古代火山,这些火山形成了独特的火山移民文化,其在当今仍反映着深刻的古老意义。
三、当今文化遗产当今重庆文化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充满朝气,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
重庆特有的文化遗产包括:风靡海内外的菊花舞,川剧的传承,客家菜的精彩,巴渝民系菜式的新鲜,歌舞剧及歌唱活动的兴盛,山歌谣登山夜郎节的热闹,重庆山歌的发挥,兰寿对竹竿舞蹈的精湛,充满童趣的三更灯笼游街,以及各种山水风光、节庆活动等。
四、文化保护重庆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民族复兴之路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为了维护重。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
重 庆 历 史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观 念 的 发 展
徐 煜辉
摘
李 方 容
要 : 回顾 重庆历史文 化遗产保护观念 的发展 历程开始 , 从 分析 了 当前对历史 文化遗 产保护观念 影响 的几 大主要 因
素 , 力 图制定 出相 关 的 解 决 措施 , 而 明 确 重庆 历 史 文 化 遗 产保 护观 念 的重 要 性 。 并 从 关 键 词 : 吏 文化 , 产 , 护观 念 , 展 历 遗 保 发 中 图分 类 号 : U一7 T 8 文 献 标识 码 : A
3 19 重 庆 历史 文 化 名 城 保 护 工作 会 议 的召 开 。 )93年
2 4 科 学技 术的发展 .
文 物保护技术 随着科技 的发展而发展 , 一面方既要 强调传统 工艺 ,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 科学技 术的作用 , 现传统技术 与现代 实
一
4 19 )98年《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的通过 。
第3 4卷 第 3 6期
・
1 ・ 2
2008年 1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 F URE
Vo . 4 No. 6 13 3 De . 2 0 c 0 8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8 3 +0 20 10 —8 52 0 )60 1-2
重庆是国家审批的第 二批历史 文化名城 , 的保护方式 、 它 保 2. 快 速 的城 市化 2 护 内 容也 随 着 各 个 时 期 保 护 观 念 的 改 进 而逐 渐 完 善 。 现 阶 段 随 19 重 庆 直辖 以来 , 庆 市 的 经 济 就 进 入 了 快 速 发 展 期 , 97年 重 着我 国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及 重 大 自然 灾 害 的发 城 市 化 速 度 迅 速 加 快 , 村人 口大 量 涌 人城 市 , 市 的 基 础 设 施 、 以 农 城 生 , 庆 历 史文 化 遗 产 的 保 护 观 念 也 受 到 不 同程 度 的 挑 战 , 样 商业用地 、 民住 房等 都 出现 了 日新 月异 的变化 和增 加。随着 重 怎 居
重庆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保护挑战:重庆大足石刻的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
• 自然因素:风化、侵蚀等自然因素对石刻造成损害
• 人为因素:游客踩踏、盗窃等人为因素对石刻造成损害
重庆大足石刻的保护措施与经验
保护措施:重庆大足石刻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 设立保护区,限制游客数量,减轻对石刻的压力
•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
•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高大足石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CREATE TOGETHER
DOCS
题材之一
题材之一
内容之一
• 造像包括佛、菩萨、
• 造像包括天尊、神仙、
• 造像包括孔子、孟子
• 造像包括历史人物、
罗汉、天王等
力士等
等儒家圣贤
神话故事等
• 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
• 反映了道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
发展和传播情况
发展和传播情况
发展和传播情况
俗习惯和审美趣味
重庆大足石刻的代表作品及其故事
• 采用了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雕刻技法
•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有表现力
造像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既有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题材,也有世俗题材
• 造像形式多样,包括石刻、石塔、石桥等
石窟布局独特,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 石窟内部空间复杂,造像层次丰富
• 石窟外部环境优美,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旅游体验:重庆大足石刻的旅游体验丰富多样
景点推荐:重庆大足石刻有以下几个重
要景点值得游客参观
• 可以欣赏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 宝顶山:大足石刻的主要景区之一,
重庆市巴南区抗战遗址的保护与思考
重庆市巴南区抗战遗址的保护与思考重庆市巴南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抗日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
在抗日战争期间,巴南区曾经发生过一系列激烈而血腥的战斗。
这些战斗的遗址是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遗产,它们见证了抗战胜利的艰辛付出与伟大胜利。
保护这些遗址,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历史、传承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许多抗战遗址已经被毁坏或遗失,这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
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遗址,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尽快进行抗战遗址的整理与调查,加强历史考察和保护。
可以通过勘察、调查和现场验证等方式,打造一张全面而精准的遗址保存地图,详细记录每个遗址的历史沿革、现状和保护状态。
在这些基础上,建立相关修缮和保护计划,合理开展遗址修缮工作,及时对遗址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防止遗址及其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流失。
其次,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向市民宣传抗战遗址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可以通过组织展览、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向社会传递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和理念。
同时,要积极引导市民重视周围的遗址保护,发扬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力量,充分保护史料和实物文物,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只有更多的人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最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管。
应该制定更为具体而严格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职能、管理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依法依规查处侵害文化遗产的行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和效果。
总之,保护抗战遗址是我们继承和传承革命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任务。
只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关心和传承巴南区的革命历史和文化遗产。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渝府发[2006]53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渝府发〔2006〕53号)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文化空间。
我市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下、地面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巴渝文化遗产蕴含着重庆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重庆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重庆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市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重庆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作者:洪兆旭来源:《卷宗》2014年第09期摘要:论述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严峻形式。
深刻剖析了形成问题的内在机理。
针对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经费问题以及生存环境改变问题,本文提出了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价值意义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重庆非物质文化;效益分析本论文为重庆市委党校2013年校级课题《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结题论文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而设立的一个项目,又称无形遗产,是依附个人存在的、身口相传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它包括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和建筑艺术等。
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活动。
近几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们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定义为:“人们学习的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被告知和自创的知识、技术和创造力,还有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的产品以及他们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空间和其他社会及自然构造;这些过程给现存的社区提供了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感觉,对文化认定很重要,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有意义、有价值、有目的性的文化产品和智慧结晶,是人们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互动的产物。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应用性、实用性、适用性正在逐步消失,但其历史上的某段时间内却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和文化价值;对于现代生活并非毫无意义。
正如克罗奇所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历史总是与现实相互关照,总会在迷茫的现实中起到指路灯塔的作用。
看一看古人在面对类似生存问题时是如何解决的,总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比如重庆的很多民间传说虽然采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但依然是对当时人们如何面对生存问题的鲜活刻画,至今读来依然受益。
重庆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重庆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1.问题的提出历史人文遗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脉的延续需要依靠历史人文作为载体来传递。
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有其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唯一性表现出历史人文具有独特的文化、科学、教育、美学价值,而不可再生性则表明今天的工业是不可代替作为历史人文的工艺的。
但是,一些大城市却在致力于加快现代化的同时没有足够重视本土传统历史人文的宣传,以至于其作为城市记忆,慢慢在市民心中淡去。
在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形势下,我很容易顺着建设新城市的发展潮流,把城市中的文化遗产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令作为“文物大国”的中国,成为历史沦为绝版的中国和传统成为绝响的中国。
重庆,其历史人文的构成源远流长,雄厚深广。
有以巫山古文化、铜粱文化和巫溪文化为代表的巴渝文化传统(或古文化);有以陪都遗址和抗战文学、艺术、绘画、戏剧等为代表的陪都(抗战)文化;还有以红岩革命遗址、歌乐山烈士陵园及其文艺作品为代表的红岩革命文化。
而在直辖的十余年时间里,重庆的现代化发展非常快,整个山城正朝着“高楼林立”的都市风貌发展。
但是,作为精神文明之一的重庆自身历史人文却没有得到政府和市民的足够重视。
在我的初步调查中发现,不少重庆本地人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人文知之甚少(尤其是年轻人),不少人都几乎不了解重庆许多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地点以及地名的来由,对一些具有民俗风情的手工艺活同样也了解甚少。
虽然现在政府部门和一些此方面的专家学者己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有关重庆本土居民对其历史人文的认知现状的调查几乎还处于空白,因而做这样的调研非常具有时代性与紧迫性。
而在雄厚深广的重庆历史人文中,此次我选择重庆城区中的经典老建筑作为调研内容,调查城市居民对重庆经典老建筑的了解程度来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土居民对其历史人文认知现状。
重庆作为一座历史人文名城,保留下了不少向征重庆历史人文的经典老建筑,选其作为具体调研内容不仅对重庆历史人文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显得较为实在和具体。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重庆市,位于中国中西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重庆独特的地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
首先,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些遗产包括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口头文学等,每种都蕴含了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重庆的川剧、变脸等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该地区人民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次,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文化传统的活态传承,它使各种文化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维护文化多样性对于防止文化单一化、保护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发展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者,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和谐与社区凝聚力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与特定的社区和群体相关联,反映了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和传统智慧。
通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社区成员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区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地方形象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通过开发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升重庆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
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也能为当地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记录了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展示了文化多样性,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社区凝聚力的构建,也为地方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因此,保护和传承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的多元性、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
重庆历史文化1
重庆历史文化重庆是充满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城市。
作为重要的山水之城,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多元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重庆一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探寻其中的魅力。
古代历史重庆早在上古时期就有人类的活动。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至春秋战国时期,重庆地区已经成为楚国与夷蛮交流的中心之一。
而秦朝统一中国后,重庆成为了巴蜀地区的一部分,秦始皇曾下令修建巴汉铁路,以便统一南北。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重庆更加繁荣。
当时的渝州(古重庆)作为巴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影响巨大。
著名的黄飞虎就是在这个时期为保卫唐朝而发起的反抗战争。
而随着唐宋文化的繁盛,重庆的雕刻、瓷器、茶文化等也逐渐兴盛起来。
明清时代明清时代,重庆作为川陕重镇,成为清朝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
同时,重庆在商业、手工业、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也达到了巅峰。
当时的朱熹曾在重庆留下了许多著述,推动了当地的学术发展。
此外,重庆的川剧、文学、绘画等艺术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近现代历史近现代,重庆成为了一战和二战时的战略要地,长江、嘉陵江等交通优势也使其成为了抗战时期的后方堡垒。
蒋中正、周恩来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领导人也在这里制定和领导着全国胜利反法西斯的战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成为了一座特别行政区,并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综上所述,重庆不仅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还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
从古至今,重庆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璀璨的文化之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
探寻重庆的历史文化,不仅可以了解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还可以体会到其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历吏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发展
论文摘要:从回顾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历程开始,分析了当前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影响的几大主要因素,并力图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明确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重要性。
重庆是国家审批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保护方式、保护内容也随着各个时期保护观念的改进而逐渐完善。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我们的保护观念应该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新课题。
1回顾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前,重庆市虽然没有明确的保护机构和保护文件,但从1952年~8O年代中期,全市开展了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文物调查,三峡地区洪水考古调查,四川盆地恐龙化石调查和占窑址调查等文物普查工作。
1)1990年重庆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文物委员会,是重庆市第一次在法律上得以认可的文物保护机构,有关部门参与协调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整个重庆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才得以开展。
2)1992年旧城改造应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传统。
3)1993年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
4)1998年《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通过。
5)2002年历史街区的划定对重庆的影响。
6)2005年《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颁布。
7)2006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2当前影响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发展的主要因素
2.1全球变暖引起的自然灾害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山丘地带,属于“川东伏旱区”,极易发生旱灾。
汛期的雨量充沛,也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是全国四大地质灾害多发地之一。
2.2快速的城市化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经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城市化速度迅速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人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商业用地、居民住房等都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增加。
随着200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重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以来,重庆市又计划主城面积l0年后将扩大一倍,城镇化率将接近80%,城市人口将新增800万以上,成为西部最大的城市群,这些目标不仅给重庆市主城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和旧城改造问题,而且也造成它们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保护矛盾和冲突等问题。
2.3过度的旅游开发
“遗产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有效形式之一,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但“旅游拥塞”所引起一系列对生态的破坏、商业过度的开发以及非物质遗产的错意等,都造成了历史文化遗迹的品质下降。
2.4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物保护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一面方既要强调传统工艺,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并用。
但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给人们带来了浮躁的一面,片面追求效率无疑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
3建议采取的措施
3.1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1.1应对机制
1)加强政府在山地灾害防治中的领导;2)把山地灾害防治纳入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
划中;3)加强山地灾害的科学研究,提高灾害预测、预报能力的研究;制定减灾规划,建设减灾示范工程;加强山地灾害的基础研究。
3.1.2解决措施
1)保护好文化遗产的环境,尽量避免干旱带来的岩石裂缝和地下水减少弓l起的地面沉降;
2)洪涝灾害要从泄洪处开始治理尽量让洪水多渠道排泄,地下管网系统也要扩容,并加高防洪堡坎;3)做好地质勘查,在容易滑坡处加固护坡;4)提高抗震设计的强度。
3.2改善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2.1改变城市发展模式
1)2007年9月出台的《重庆市主城区组团隔离带规划》明确了各组团隔离带的范围及用地,并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逐条提出r强制性和指导性的空问管制要求;2)避开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并赋予各个新城区以合适的职能,完善其相应的各种配套设施,尽量减少新城区对老城区机理的影响及其依赖;3)对老城区进行有机更新,维持老城区的城市机理,保护比较完好的老街区整治、改善旧街区的环境与内外设施条件,减少由于设施老化引起的生活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