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 内能 热传递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内能热传递教学案教案
内能热传递教学案教案教案标题:内能热传递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能概念,认识内能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
2.了解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
3.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导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
二、教学内容:1.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
2.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
3.导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1.内能概念的理解及其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的认识。
2.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1.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温度计、铝杯、热水槽、砂浆、铜板、蜡烛等。
教具:PPT、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次课上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在冬天会觉得冷吗?夏天又会觉得热吗?”2.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PPT介绍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温度和物质性质来解释人们在冬天感到冷,夏天感到热的现象。
3.实验演示(20分钟)将一杯温水放在铝杯中,让学生用温度计分别测量铝杯内外的温度,并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下来。
然后用热水槽加热铝杯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铝杯内外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
4.计算练习(20分钟)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在实验记录表中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练习,巩固学生对导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5.小结归纳(10分钟)总结内能热传递的主要内容,强调内能与温度、物质性质的关系,导热现象及其传热方式,以及导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七、课堂作业:1.给出一个具体的导热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2.阅读相关课外资料,进一步探究内能热传递的应用实例。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计算练习,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感受内能热传递的现象,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但是,另外一种思维提问方法如观察图片提问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内能热传递(共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12.2节,即内能和热传递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
3. 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 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让学生掌握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难点: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比热容计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讨论冬天烤火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讲解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例题讲解: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能、热传递、热量和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5. 板书设计:内能、温度、质量、状态;热传递、方式、影响因素;热量、比热容、计算方法。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运用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 教案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个案调整(3)、00C时,物体的内能为零吗?知识点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1)、物体的内能有大小吗?(2)、不同物体之间的内能的大小如何比较?(3)、同一个物体的内能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2.(探究)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试一试: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看一看,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2)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慢),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它的动能就越,所以,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物体的内能就。
(3)比较下列各杯水内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a)(b)(c)(4)由此我们得到:内能的大小与和有关。
越高,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知识点3 热传递1、提出问题:看课本39页图12—17回答下面问题(1)、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勺的温度,内能。
(2)、食品放入电冰箱,食品温度,内能。
猜一猜: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快?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讨论总结:质量,状态等。
观察,思考,讨论。
说明:1、温度反映的是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2、质量反映的是物体内部分子的数目或单个分子的平均质量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个案调整(3)、在太阳的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它的内能。
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2.思考:热传递是在温度(相同/不相同)的物体之间进行的,且能量从温度的转移向温度的。
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4 热量:1、定义:.热量用符号表示2.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相同,也是3.由热量的定义可知:热量只有在过程中有意义.我们只能说物体多少热量,而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三、师生总结:通过本节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生阅读自学后回答。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内能 热传递》教学教案
二、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背景和教学任务】本节教材是沪科版九年级的第十三章第一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在理性认识中还存在一定困难。
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设计理念】以我国在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认识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能简单的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知道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以便日后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
本节先通过“想想议议”引导学生思考推动汽车的能量是什么,引出内能、在通过对课本P40内容分析,让学生联想分子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在初步建立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再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叫做物体内能,在这里注意提醒学生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跟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
然后,通过“想想议议”和“探究”活动,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热传递。
2021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 内能 热传递(第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内能热传递(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二、教学重难点1.内能、热量的概念2.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与交流1.汽油所产生的能量,与煤、天然气燃烧放热和物体摩擦一样,都是一种与____有关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_____。
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_______做______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____的总和。
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和____,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
3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____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
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______从____物体转移到____物体的过程。
8.100克的水温度升高50℃,要吸收_____焦的热量。
四、典型例题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10.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一定和0℃的水内能一样大B. 0℃的水一定比5℃的水内能小C. 0℃的水一定比5℃的水热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A. 质量B. 温度C. 比热容D. 能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五、达标检测1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 ℃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 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 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16.一块质量为500克的水的温度为15℃,放出8.4×103焦的热量后,水的温度为多少?17.质量为500克的铁锅中放有3千克的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90℃,水需要多少热量?18.把一个质量为500克的金属块,从80℃降低到30℃,放出的热量为3.5×103焦,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7.为了探索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提出如下猜想:8.猜想一: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猜想三:物体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1)上述猜想中错误的猜想是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说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实验应如何设计,写出设计思路(3)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法,举三例.38715 973B 霻f34250 85CA 藊d36398 8E2E 踮'39608 9AB8 骸25405 633D 挽285306F72 潲RJ:\40055 9C77 鱷29423 72EF 狯。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 热传递教案 (新版)苏科版
二、内能热传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地关系。
(2)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会用公式Q = cm△t计算热量。
2.方法与过程:(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2)根据比热的定义推导出计算热量的公式Q = cm△t,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体验用类比的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物体内能的转移——热传递以及热量的概念。
首先,联系八年级所学的分子热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采用类比的方法介绍内能的概念,通过一个小实验说明温度与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关系,进而分析说明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然后,结合实例说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并进一步引申建立热量的概念。
教学重点: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热量公式:Q = cm△t教学难点:认识内能及相关定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教学器材:弹簧、冷、热水、两个烧杯、墨水、滴管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势能,我们是如何判断的?结论:机械能的存在可以凭肉眼判断,即它是一种外部形式的能量。
2、一杯开水可以烫伤人体,说明它具有能量,就像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热一样,这种能量的存在,你可以凭肉眼看到吗?结论:一般凭肉眼是不能判断的,但可以通过其他感官发现,即是一种内部形式的能量。
二、新课学习:1、探究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的关系。
(1)阅读课文并讨论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之间的联系。
(2)归纳统一结论并完成填表:2、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3、探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1)完成演示实验P41图12-20“墨水扩散”并分析内能的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内能热传递教学案1(无答案)(新
版)苏科版
【学习目标】:
理解内能的相关概念;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重点难点】
内能的概念;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学习过程】
复习提问: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力玩具汽车的运动,其动能是从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下面的学习
一、自主先学
学习内容P40—42
1、叫做热运动。
2、叫做内能。
物体具有内能。
3、猜想:内能的大小与有关?
4、实验方法?
5、叫热传递。
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法。
6、叫做热量。
二、合作助学
1、我的收获:组内展示自学成果
2、组内质疑
三、点拨拓展
1、学生质疑。
老师点拨。
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区别:
0 0C时,物体的内能为零吗?
原因:
2、演示实验:观察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
温度高→扩散→分子运动得→分子动能→物体的内能
3、解释开始提出的问题。
4、结论:物体内所有分子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有关。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能是指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B、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C、物体的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内能越少,降到0℃时物体没有内能了
D、物体的内能仅跟温度有关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两个物体温度相等,他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4.质量相同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汽中,它们的内能()
A、一样大
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
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5.如图所示,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6.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
..而不发生能的转化
..的过程是()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C、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物体
8.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可能发生热传递现象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C、热传递过程就是温度的传递过程
D、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参与热传递的物体的内能相等
【作业】:课课练
教后反思:19994 4E1A 业
\`25352 6308 挈24375 5F37 強35175 8967 襧y30710 77F6 矶36346 8DFA 跺39025 9871 顱36068 8CE4 賤27416 6B18 欘30541 774D 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