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与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后心理与干预

新闻回放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3日7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万间。

震后正常的心理反应: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主要有三个阶段:

(1)惊吓期,这一阶段里,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此不能回忆。

(2)恢复期,在这个阶段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正常的恢复期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纳”五个阶段。

(3)康复期,康复期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处还能适时鼓励别的受灾人群,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1、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象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1)情绪反应

害怕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2)身体症状

‧疲倦‧发抖或抽筋

‧失眠‧呼吸困难

‧做恶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恶心

‧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

地震后易出现的心理障碍

1、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者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这是地震等严重自然灾难之后,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对于精神打击比较大的人群,比如失去孩子的母亲、失去双亲的幼儿、目睹亲人惨死画面的人等等。在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在头脑中反复经历那些创伤性的画面,对于和创伤有关的信息反应剧烈,睡眠、食欲、生活都会被挥之不去的灾难性画面和经历搅乱,痛苦、紧张、无助感的长期体验,这些都是PTSD的典型症状。

2、恐怖性神经症(phobia),是一种灾难过后,对于那些本不该恐怖的事物、场景、话语等外界信息表现出的恐怖反应,不仅内心有恐怖的体验,而且躯体上会有明显的紧张、出汗、颤抖等恐怖状态反应,甚至会因此发生一些退缩和逃避行为,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3、焦虑性神经症(anxiety

disorder),分为突发性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两种。症状都是表现出与现实处境不相符的紧张、焦虑不安、无所适从,突发性惊恐障碍表现的比较集中、急性和症状明显,而且在突发过程中,来访者有明显的濒死感,令其在经历一次发作之后,惶恐不安。

4、强迫性神经症(obsessive-compulsiver

disorder,OCD)包括强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突出表现为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造成自我内部分离、对立的精神痛苦。

面对地震如何消解心理恐慌

遭受震感的人,可能会产生两种心理:一是抱怨,地震了,为何事先没预报;二是恐慌,担心在下楼或乘电梯时发生意外,尤其对高层建筑避险心有余悸。这些都是正常心理。因为不确定性和应急性是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重要特征。心理医生关注的是,公众在恐慌后,如何调整心态,增强预防理性。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面对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突发事件,抱怨愤怒无济于事,也于事无补。这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反应,

就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伤亡和损失。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

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

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否则凶多吉少。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

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可见冷静和好心态就是逃生力和减灾力。

保持良好心态,往往能规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灾害。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同的人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心理素质较好者,也会感到紧张害怕,

但大脑清醒,肌肉有力,反应敏捷,行动有力;心理素质不好者,如平素胆

小怕事者,见灾难临头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知赶快逃离,最终遭致危险。尽管每一个人面对恐慌、灾难、死亡等危险,都会感到担心、害怕,这

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现的应有之义。但是,除了这些“应有之义”之外,人们更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害怕不是办法,担心无济于事,既来之,则

安之,坦然面对,设法解决,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显。

专家认为,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方式,既与个体特征有关,也与训练有关,平素加强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较差的

个体进行这种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如日本的抗震防震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每年的9月1日还是全国的防

灾日,都要组织大规模的防灾演习。而我们安全预防教育则相对匮乏,比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