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a61886ec3a87c24028c4aa.png)
中华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引进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中国经济也得以腾飞。
然而,沿续到21世纪的今天。
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已逐渐呈现出诸多问题,其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未来,中国经济的前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人们开始反思这种简单的照搬照抄的模式,探讨如何突破瓶颈。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
要开创中国现代化管理的美好未来,就必须把管理与中国实际相联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成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修己安人,以人为本”、“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中庸之道,以和为贵”,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家的“崇法尚术,唯法为治”都是我们深入总结、汲取和进行现代化的创造性升华的基础一、以人为本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
在一切事物中,人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甚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两者都是并列的。
儒家思想把管理的主体——人,推到管理的前沿。
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
管理的核心在于“人”。
本质是“治人”。
从管理的意义看,其就是一种对人的自我管理的文化。
管理者通过专注于人的积极修为、管理实现对事对物的管理;通过成己成物,以致管理天下。
这种管理思想和方式体现了只有管好人。
才能管好物、管好事的“人本管理,人为为人”的人性化管理。
因此,现代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员工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前,树立起“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民本观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放在首位。
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分析
![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6157ef33d4b14e84246823.png)
C目录 ONTENTS
01 传统企业理论要点 02 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03 现代企业理论小结 04 问题及解答
一、传统企业理论要点
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个方面论述传统企业理论要点
A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B 古典企业理
C 新古典企业理论
1、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要点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要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生产单位。
3、新古典企业理论要点
代表人物马歇尔
(1)新古典企业理论赋予企业以“经济 人”的含义,使得厂商在经济活动中具有 完全的理性;
(2)用生产函数和投入成本构造模型, 并且使厂商的实际行为以边际原理为准则, 追求利润最大化;
(3)把企业看作是一只“黑箱”,认为 企业是一个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集;
(1)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提出了企业的团队生产理论; (2)对团队生产理论的进一步拓展,集中在霍姆斯特姆1982年发表于
《贝尔经济学杂志》上的《团队中的道德风险》 (3)在企业这样的组织或团队中,“免费搭车”问题和竞争问题值得特
别关注 (4)提出了确定和不确定环境下团队激励和委托人的作用问题。
5、张五常的理论要点:企业契约理论
1
关于企业的起源理论;
2
关于企业的规模和变迁理论;
3
关于企业的职能和费用理论;
4
关于企业的契约本质和组
织结构理论。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对工 人的掠夺和剥削,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对人性的摧残;
但是,他没有揭示并预见资本主义企业以及以这 种理论为内核的生产体系、商业体系、消费体系可 能产生的一系列现代问题。
二、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0fe7bf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7.png)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交易成本理论 ❖ 产权理论 ❖ 代理理论
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 现代的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适合于现代机器工业大生产 和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
❖ 企业制度是一种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含的六个因素:产权组织 形式、经济运行机制、收入分配形式、经济决策结构、经济管理 组织、政府调控手段。
❖ 政企不分开不能使得经济体制运行有效。一方 面,企业运行好时,所有人干扰控制人的经济 行为;另一方面,在企业运行不好时,政府承 担着无尽的企业风险和企业责任。
管理科学
❖ 管理科学: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办 事,一定的行业、专业工艺技术规律, 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资源培植 手段,体现集约化,克服粗放性。既要 克服教条——本本主义,又要克服经验 主义。
微观经济学
Firm or business enterprises exist for many reasons?
❖ Efficient production requires specialized machinery and factories, assembly line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to many small operations.
Firm or business enterprises exist for many reasons?
❖ Firm or business enterprises exist for many reason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are to exploit economies of mass production, to raise funds, and to organiz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现代企业理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1d98200b4c2e3f5727631d.png)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14
科斯的主要观点
(3)市场与企业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 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管理协调成本之间的 平衡关系。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 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
----忽略了制度安排和交易费用; ----忽略了企业的制度结构,不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 能在企业内进行等问题; ----未能令人满意地解决企业的边界极其决定的问题。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13
科斯的主要观点
(2)在科斯看来,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
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
作用的结构方面,一直是十分有用的。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9
传统企业理论的要点
但是,传统企业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弱点,它不 能回答以下问题:
一是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 那么现实中为什么还存在着大量的企业。
二是为什么很多现实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 程的需要?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10
(二)现代企业理论
• 现代企业理论是在对新古典企业理论反思和
不满中发展而来的。
• 现代企业理论是从个人交易行为的角度理解 企业,将企业视作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
种合作(合作组织),既定的所有权安排下,企 业成员博弈的结果。
2013.12
2012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11
(二)现代企业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主要 沿着两个分支发展:
现代企业理论第一章 导论
![现代企业理论第一章 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ce72310c81c758f5f71f6788.png)
●有限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度的,人不 可能准确无误地预知未来、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二是人的语言表 达上的障碍,即不管人们多么努力,人们表达自己的知识或情感时 是有限制的。
整理课件
传统企业理论的基本假设 一 资源稀缺性
稀缺性假设是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基础。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 对稀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如果不稀缺,那么 大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那么也就不需要经 济学了。
■不确定性:构成经济问题的环境或各种因素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 各种预测数据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有误差。
■意义: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的约束,要完成要素交易和产品 交易的过程十分复杂,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从效率的角度上说,必须要 对各种完成交易的组织形式进行比较和选择。
2、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行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不仅追逐自利的目标,而且在 追逐自利目标的同时使用策略性行为,这些策略性行为包括隐瞒真 实信息、交易意图的不实陈述和欺诈等。
斯密生活的年月,正值欧洲各国相继完成了农业革命,进入殖民 地大扩张的时代。生产力迅速发展,财富不断增长,却没人提出适应 这个时代的新的经济观念。当时,人们对经济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以 为财富的增长意味着获得更多的金银;以为世界的财富总数是一个恒 量;以为一国财富的增多必然意味着另一国财富的减少,等等。
(一)现代企业理论的代表观点
1、科斯(1937年)企业性质理论
■科斯认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 是有成本的,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 场交易来协调的。在企业之内,市场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 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代替,企业家指挥生产。显然存在着协调生产 的替代方法。”
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
![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https://img.taocdn.com/s3/m/a4f30cd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e.png)
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一、企业理论的演进1、传统企业理论的发展传统企业理论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最早的企业理论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主要思想是通过精细的分工和工作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个理论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发展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重点关注了员工的激励和组织文化等问题。
2、现代企业理论的兴起现代企业理论的兴起主要是在20世纪后半叶,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系统理论等一系列新兴的管理理论逐渐兴起。
这些新兴的理论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倡导科技、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旨在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3、战略管理理论的兴起战略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
它强调企业需要确立长期的目标和计划,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
战略管理理论主要关注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和管理决策等问题,成为了当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论体系。
4、现代创新管理理论的兴起现代创新管理理论是在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它主要关注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力问题,提倡企业创造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加强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学习等方面的工作,来保持和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
5、复杂性理论的兴起复杂性理论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它强调了企业内部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认为企业管理需要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和多样性,采取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管理方式,不断调整和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二、企业理论的最新前沿1、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它主要关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这种理念的发展促进了企业在环保、安全、公益等方面的积极作为,成为了21世纪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2、人力资源创新的管理人力资源创新是新时期的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企业通过创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开展多元化、广泛化的人才培养和发展,促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升,并通过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推动企业的战略性转型。
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分析
![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ff8f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4.png)
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分析1.分工与层级:传统企业理论强调分工和层级结构。
由于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限制,企业内部的工作由不同的人员和部门分配和执行,这意味着每个员工只负责特定的任务,并且将工作进行逐级管理。
2.命令与控制:在传统企业理论中,上级通过命令和控制来指导和监督下属的工作。
管理者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并下达指令,下属必须遵守并执行。
3.嘉奖与惩罚:传统企业理论中认为奖励和惩罚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
员工通过获得奖励以及避免惩罚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规模经济:传统企业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企业通过批量采购、生产以及分销,可以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从而提高竞争力。
现代企业理论:1.知识与创新:现代企业理论认为知识和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2.声誉和社会责任:现代企业理论强调企业声誉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企业应秉持诚信、公平和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构建良好的声誉,并履行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弹性和快速反应: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应具备弹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企业内部需要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快速决策的要求。
4.协同与合作: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协同和合作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内部员工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紧密,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合作优势和互惠互利的效果。
总而言之,传统企业理论侧重于分工、层级控制和规模经济,强调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而现代企业理论更加关注知识和创新、声誉和社会责任、弹性和快速反应以及协同与合作。
随着科技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企业理论逐渐失去对现代企业的指导意义,而现代企业理论更加符合企业适应复杂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比分析传统企业管理和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
![对比分析传统企业管理和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81afc39f705cc1754270994.png)
对比分析传统企业管理和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摘要:传统管理理念在企业长久以来的管理实践中,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变化,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也发生着重大改变,以往的企业管理理论对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不再明显。
基于此,国内很多企业逐步引入了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而现代企业对于以上两种管理理论应当做如何选择,也已成为了当前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传统企业管理学习型企业管理管理特点对比前沿学习型的组织理论是一种起源于上世纪的管理理论,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成熟的管理理论。
目前这种管理理论已经在我国广泛的传播开来了。
这一管理理论能有效的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管理的水平,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寻找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传统企业管理传统企业管理是在学习型管理模式引入前,广泛应用于我国企业中的管理理论。
基于此种管理理论的管理模式可根据内部职能进行划分,具体可分成行政、决策及职能三个机构,而各个机构还可被细分成多个部门。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直接管理以上各部门,而部门中的管理人员,则主要管理部门下属的各个员工。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中层管理人员的决策需要先提交于高层管理者,构成一种垂直化的管理机制。
2学习型企业管理传统型企业管理虽然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当代知识经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所有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然悄悄发生了变化,知识将逐步取代原有的设备、原料、体力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了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型的企业管理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学习型企业管理理论逐渐得到发展和重视,并在企业实践中得到运用。
2.1学习型企业管理的含义学习型企业管理脱胎于西方的学习型组织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它的首要条件是,将原有的垂直管理体系下的传统企业改良为一个新的学习型组织。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及现代企业家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及现代企业家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177343469dc5022abea0014.png)
路漫漫其悠远
3.张五常的企业理论
• 进一步分析了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 张五常认为,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还应该包括信息 成本、度量成本、谈判成本。 • 信息成本是指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商品的每一个 零部件的信息 的成本。 • 度量成本是指直接度量商品中投入所有者的交易 活动的成本。 • 谈判成本是指在达成价格协议时,区分各种投入 所有者的贡献 的成本。
路漫漫其悠远
P D
S
E Pe
MC MR MC
P
d=MR=Pe e
S
D
O
Qe
Q
O
qe
(a)
(b)
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路漫漫其悠远
2.企业的规模决定
• 长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确定
–所谓长期是指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 规模的扩大再生产的时期,即厂商能够根据其准备 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花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 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
5.巴泽尔的企业理论
• 企业为什么会存在
– 延留义务交易问题
• 延留义务的交易是指非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交易。由于货物 出门概不退换的交易费用很高,所以利用范围很窄。大多数 交易特别是一些高价值的交易,在销售完成之后,卖方要提 供某种担保,其责任仍然继续。
• 是否存在延留义务问题并不是企业交易与市场交易之间的区 别,延留义务交易并不唯一地依赖组织,但组织的确是保障 其实施的有效机制。
• 传统企业模型中,对投入的单位没有具体说明,为使小时 能用于生产函数分析,事实上做出了实际小时与效率单位 之间成比例的假定,也是不恰当的。
传统企业与现代化企业的比较
![传统企业与现代化企业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ce737314b73f242336c5fb6.png)
传统企业与现代化企业的比较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模式的电子商业经营模式。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为基础对进行传统企业与现代管理企业差异进行比较分析,1.传统企业与现代化管理企业思想的比较传统企业: 一以人为重心注重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本管理的观念。
二注重整体计划协调的系统观念。
三突出择优决策观念,。
四是突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观念。
五是突出权变观念。
现代化企业:一、消除时间观念;二、注重全球化的标准化观念;三、技术是企业的生命力观念:四、竞合与共赢改变竞争规则的观念;五、人才比资本重要观念2.传统企业与现代企业管理行为的比较、传统企业管理:一.注重对物的分配和调度;二.重视制度的完善:三.以个人经验分析处理事物的直观单思维管理:四.注重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数量优先的管理特征。
五.企业竞争力注重企业占有的资源现代企业管理:一.注重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二.注重员工的综合能力素质。
三.利用互联网数据多思维的全面管理;四.注重技术优先管理特征;五.企业竞争力取注重企业可控制运用的资源。
3.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关系形态比较传统企业把经济看成封闭系统对于管理对象基本上是静态分析、个态分析、近态分析的认识。
现代管理对于管理对象的认识、处理基本上是动态的、系统的、前瞻的。
传统管理是“基础结构”现代管理属于“上层建筑”没有成熟的传统管理的实施,就不可能有效开展现代管理。
所以两者并不完全对立物,而是现代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提升和完善。
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适用对象不同。
传统管理适用与技术水平较低、规模程度较小的企业。
而现代管理与技术水平较高、规模程度较大的企业相适应。
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企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能奏效,它并不绝对取决于是否采用了完全的现代管理或曾经非常有效的传统管理。
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是管理能够4.电子商务与传统经营方式特点的比较:1. 交易虚拟化:现代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磋商、签订合同到支付等都是在虚拟化交易场景通过互联网上完成交易过程,相对传统企业的交易方式降低了缔约合同时间和空间成本。
企业与现代企业
![企业与现代企业](https://img.taocdn.com/s3/m/2d8709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企业的定义特征 现代企业 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安排 现代企业所有权结构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效率性
一 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企业定义
企业的特征
国 从事商品生产、商品流
内
通或服务性经济活动, 实行独立核算,以盈利
为目的,依法成立的经
济组织。
▲盈利性 ▲经济性 ▲独立性
▲竞争性 ▲社会性
▲企业是一个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其生产
▲企业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
二 企业的性质
企业是一个劳动分工的合作组织(亚当·斯密) 企业是在有既定生产函数以及市场约束条件下追求利润最 大化的经济组织;(巴泽尔) 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建立的以替代市场机制的一个 行政权威机制;(科斯) 企业的实质是一种“团队生产”。(阿尔钦和德姆塞茨) 企业是一种要素市场。(张五常) 企业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我国的观点)
● 产权的可分性,能使专门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人才管理企业, 由此带来的管理成本的节约大大高于代理成本,从而保证了公 司制企业经营的效率性。
思考题:
1、传统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是如何解释企业的性质? 2、我国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与西方经济学对企业的认识差异 的原因是什么?
3、企业是否存在一个合理的边界?如何确定合理的边界? 4、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效率性分析古典企业发展到现代 企业的必然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现代企业是法人企业
◆当企业在法律上发生纠纷时,企业是具有独立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
5、实行利益保护、激励与制衡相结合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产权分散化与多元化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形 成股东、经理、债权人、职工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有 一套能够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保护、对代理人进行激励 与制衡的治理结构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行。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ba211c866fb84ae45c8dde.png)
传统 的战 略管 理者关注 的焦点是: 目标 市场 中的对手 , 顾客 、 供应 商、 销商等他们 分 所熟悉 的环境 而对其视野之外 的其它环境
视 而 不 见 。或 者 说 们 对 熟 悉 环 境之 外 的 他 其 它 环 境要 素 漠 不 关 心 ( 图 1 示 ) 如 所 。
都多少 带有某种 历史 的局 限性 正如 著名 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兰 ・巴特所 言, 理论
要素 对 所 有 的 人 都 是 明 明 白 白。 因 为 市 场
的对手上 , 从而有利于企业在相对狭小 的市 场——聚焦 市场 中获得竞争的优势 , 赚取高
额 的利 润 。但 这 种 聚 焦 战 略 行 为 的 一 个 致 命 弱 点 是 :由于 聚 焦 ,它 缩 小 了战 略 管理 者 观 1 选 择 的 范 围 相 应 的 这 种 限 制 可 能 剜和 导 致 许 多 无形 的 威胁 譬 如 , 业 A进 入 市 企 场 时 , 就 有 可 能 直 接 选 择 B、 它 C等 自己熟 知
过所获 得的环 境事实, 经过 谨慎求证 , 认真 剖析 并应 用科学 的逻 辑推理 , 就一定能找到 解决 问题的方案,为企业制 定正确 的战 略, 从而使 企业致 胜。从这 种基本 的假设 出发 , 他 们极 为重视用来 进行 战略分 析的工 具与
技 术 。譬如 , 资 分 析 、 计 分 析 、 台 分 析 投 统 综
可 没 。但 我 们 也 不 能 就 此 断定 : 种 传 统 的 这
是不可忽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聚 焦 的 优 势 与 陷阱 2
分析 模式 , 就是包医百病 的灵 丹妙 药。其 实 它 也 不 可 避 免地 带 有 那 个 时 代 的 局 限 眭
薪酬的概念汇总
![薪酬的概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c25f43aaaea998fcd220e14.png)
六、处理好工资中固定和变动的比例关系
视自己企业情况确定工资中固定和变动的比例关系。一般企业中,后勤支持和管理部门, 比如人力资源、财务、行政部门人员薪酬中固定比例比较大,而生产、销售人员的变动比例 比较大。
薪酬
参与决策
内在的薪酬
外在的薪酬
较大的工 作自由度
基本薪酬
较大的 责任
较有兴趣 的工作
竞争性的货 币性薪酬
加班及假 日补贴
绩效资金
个人成 长机会
活动的 多元素
福 利
利润分享
保健计划
节日礼物
集体活动 工作午餐
舒适的办公
非财务性薪
较有兴趣 的工作
业务用 的名片
私人秘书
动听的 头衔
良好的 工作氛
主管的 微笑
所谓最佳的薪酬设计只是相对于传统的利用工资、金钱等外在的物质因素来促使员工完 成企业工作目标而言的,它更多地从尊重员工的“能力”、“愿望”、“个人决策”和“自主选 择”角度出发,从而能很好地创造员工个人与企业利益的“一体化”氛围。
最佳薪酬设计的三大要素
一、基于岗位的技能工资制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加强工资宏观调控为前提,以劳动技能、劳动 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按 员工实际劳动贡献(劳动质量和数量)确定劳动报酬的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它是企业内部分 配制度的主体和基础。 基于岗位的技能工资制是岗位工资体系上的创新,形成一种强调个人知识水平和技能,推动 员工通过个人素质的提高实现工资增长的一种工资体系。不同于岗位工资体系,单纯根据岗 位本身的特征,来决定岗位承担者的工资额,而是将岗位承担者所担任的工作内容和完成工 作时能力发挥的程度,作为工资多少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工资体系下,公司对知识水平高、 工作能力强的员工的吸引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减少了这类员工从公司流失的可能性;另一方 面,也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最终能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
科斯-现代企业理论
![科斯-现代企业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9182b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9.png)
➢在解释企业规模扩大时,企业 边际原理就会发挥作用
➢企业与企业家们可以有效地控 制企业内部的成本,维持成本 与效益之间的静态平衡
➢在动态状况下,企业内部交易 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经过比较, 决定企业规模是否扩大或缩小, 进而形成了滚动均衡理论
理论贡
1.
献
❖科斯1937年发表的 《企业的性质》开企业 理论之先河,在一定程 度上打开了新古典经济 理论下企业这个“黑匣 子”。
“不确定性”不 能用来说明企业 特征
b.在契约中明确个人的 权利和报酬
10/4/2023
Q:
企业成本曲线
理论
➢完全竞争条件下
•为什么企业的成 本曲线向上倾斜 不能解释企业规 模受到限制的事 实?
Q: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为什么企业规 模会受到限制?
A:
•因为企业不止生产 一种产品,组织一种 新产品的交易可能比 继续组织老产品的交 易成本要低,于是企 业规模受到限制。 (即范围经济能够带 来经济效益)
10/4/2023
a.生产要素配置过程中,不完 全依靠价格机制调节;
b.在企业中,生产要素配置依 靠企业家来完成;
两个假设和一个鸿沟(文章的目的)
假设1: 资源的配 置由价格 机制决定
实践
假设2: 资源的配 置依赖于 作为协调 者的企业
家
10/4/2023
企业产生的原因
指挥(支付报酬)与被指挥(多于价格机制下取得的报酬)的意愿 购买者的偏好(重要性可以忽略不计)
1
2
Knight的观点:市 场存在高度不确定 性,于是“冒险者” 以承担不确定风险 换取对他人行为的 控制;“胆小者” 以行为受到控制来 换取有保证的薪酬。 (不确定性)
传统规模经济理论的缺陷——兼论现代中小企业的规模经济性
![传统规模经济理论的缺陷——兼论现代中小企业的规模经济性](https://img.taocdn.com/s3/m/0e918c15fc4ffe473268ab01.png)
【 中图分类号】 20 F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4 26(082—05 0 10—78 20 )20 1— 3
一
、
传统规模 经济理论
传统规模经济是规模报酬中的一种 , 即规模报酬递增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模报酬是指 因生产规模变动而引起的产量或报酬 的变动。按规模报酬变动方向的不同 , 规模报酬又分为规模报酬不变 、 规模报酬递增 、 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形。 规模报酬不变 , 指各种要素的投入量增加 的比例和产量增加的比例相 同。 例如 , 所有生产要素增加一倍 , 产量也 增加一倍。 规模报酬递增 , 指产量增加的比例超过 了要素投入量增加 的比例。 例如 , 所有生产要素增加一倍 , 产 量增加大于一倍 。规模报酬递减 , 指产量增长 的比例小 于要素投入量增加 的比例 , 例如 , 所有生产要素增加一 倍 , 量增加 小 于一 倍 。 产 规模 报 酬 的上述 三 种情 况 可 以用公 式 来表 示 。假设 生 产 函数 Q fL K) n阶齐 次 生产 函数 , =( , 为 当全部 要 素 投人量变动 时 , 产量变动为 I l 生产 函数 的公式为: ・ =(L , K)如果 n l为规模报酬递增 ;< , Q 入“ f)L : , >, n l为 规模 报酬 递减 ;= , n l为规 模报 酬不 变 。 。 企业生产之所 以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 , 即规模经济特性 , 因为生产 规模扩大后 , 是 厂商可以提高机器设备 的利用率和采用更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 可以提高劳动的专业化和分工的程度 , 以相对地减少一般管理人员的 可 比重和生产 、 购销的一般性费用的支出等等, 从而降低 了单位成本 , 提高了生产效率 , 使产量增 长曲线陡峭地向 左上 方倾 斜 。 企业 生 产 之所 以会 出现 规模 报 酬 递减 , 即规 模 不 经 济 特 性 , 因 为企 业 的生 产 规模 太 大 , 是 会使 得 生 产 的各 个方面难 以协调 , 造成管理的困难 , 增加管理机构的层次和监督成本 , 破坏合理的分工 , 从而降低 了生产效率和 管理效率。
第三章 现代企业理论(一)
![第三章 现代企业理论(一)](https://img.taocdn.com/s3/m/b6bdb67401f69e31433294ba.png)
7
2.企业的规模决定
“企业的引入基本上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一个与此相关问题是(远 非奈特教授所提出的垄断问题) ,既然通过组织能消除一定的成本, 而且 事实上减少了生产成本,那么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呢?为什么所有生产 不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呢?” 奈特认为,由于垄断收益的激励,企业的规模有无限扩大的倾向,但随着企 业规模的扩大,存在着一些使企业效率下降的力量,前者会被后者抵消,所 以企业规模没有无限扩大。 科斯指出,企业组织也是有成本的,体现在: A.”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企业家的收益可能会减少“。
9
二、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 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用资产专用性解释企 业的形成以及企业的规模。 • 威廉姆森在他的两部专著《市场与等级结构》和《资本主义的经 济组织》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交易费用,分析了交易费用产生和增大
的原因,从而也说明了企业存在的根源。
1、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
他对企业出现原因的解释根本上是与科斯一致的,即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 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Williamson, 1975)。威廉姆森指出六项交易 成本来源:
上运作,从而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5
• 由此可见,企业生产的原因在于市场交易费用大于企业组织费用即企 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企业的产生取代了市场上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 调节,而代之以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也就是说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
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transaction cost
•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 德〃科斯提出。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 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 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 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 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 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 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 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 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从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 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 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 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斯的主要观点
4)无论是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交易 都会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 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 有成本。
对科斯理论的总结: ■科斯理论的精髓是企业是对市场价格机 制的取代,科斯的深入见解更多地指出了 市场并非无成本运行的事实,他依靠利用 市场订立合同的成本来解释企业的存在。 ■它最重要的理论意义就在于从现实和可 操作性出发,用规范化的契约关系界定企业 经济行为,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企业与市场、 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及企业内各成员之 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和基本思路。
企业理论的研究内容
(4) 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这种分离既是现实,又是公司法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 场和产品市场)如何制约经营者?经理行为 有何变化?不同类型的所有者的利益如何 协调?
(一)关于企业理论
NO3.三种企业理论: ■传统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后现代企业理论
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2)企业的本质功能是生产功能。从社会演化 的角度来看,分工是企业产生的必要条件, 社会分工造就了企业的最初形态——手工 工场的始作俑者——商人,而手工工场本 身也是一种分工的组织形式,但是企业的 生产是为满足别人需要而进行的专业化生 产。
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3)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在协调成本与收益的 权衡后,才涉及到组织与参与者之间的具 体契约,即企业的生产功能引致了契约的 安排。而且,随着后现代企业的兴起,企 业的治理体系也逐渐复杂。
• 由于估价某产品及获得某产品的有关信息 通常须支付成本,通过对某些投入品代替 物进行估价的方式,其成本通常小于对产 出物的直接定价,由此节约的交易费用能 否弥补由于信息不足造成的损失,成为两 种交易合约安排的取舍标准。
现代企业理论:张五常的观点
• 在生产要素(企业)契约中,私有要素的所 有者按合约将要素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 取得收入,他们要遵从代理人的指挥而不 再频频计算自己活动的市场价格,这就形 成了企业。
• 1937年科斯发表的著名的《企业的性质》, 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开山之作。其主 要观点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斯的主要观点
1)传统企业理论存在缺陷: ■忽略了制度安排和交易费用; ■忽略了企业的制度结构,不能解释生产活 动为什么能在企业内进行等问题; ■未能令人满意地解决企业的边界极其决定 的问题。
科斯的主要观点
现代企业理论:张五常的观点
• 20世纪80年代初,张五常对科斯的企业理 论提出了更为透彻的解释。
现代企业理论:张五常的观点
• 在《企业的契约性质》一文中,张五常认 为企业的本质在于,以劳动市场替代中间 产品市场能节约交易费用,并认为市场的 交易对象是产品或商品,而企业交易对象 是生产要素。
现代企业理论:张五常的观点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斯开创的现代企 业理论主要沿着两个分支发展:一是交易 成本理论,着眼点在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二是代理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 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 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 约性,故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又称为“企 业的契约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科斯的解释
2)在科斯看来,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 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 制,企业最显著地特征就是对市场机制的 替代。 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是非人格化的价 格来调节。 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 系来完成。
科斯的主要观点
3)市场与企业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 成本与企业内管理协调成本之间的平衡关 系。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 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 花费的成本要低。
但是,传统企业理论不能也存在着很大的 弱点,它不能回答一下问题: • 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 那么现实中为什么还存在着大量的企业。 • 为什么很多现实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 程的需要?
现代企业理论
• 现代企业理论是在对新古典企业理论反思 和不满中发展而来的。 • 现代企业理论是从个人交易行为的角度理 解企业,将企业视作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 的一种合,既定的所有权安排下,企业成 员博弈的结果。
传统企业理论
• 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 所谓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 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同产品或 劳务的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传统企业理论的要点有:
不把企业看作是一种组织,而是一种可行 的生产计划集。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
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 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 因素,这无疑是正确的。 在利润最大化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下,该理 论在分析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 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方面、在理解一个产 业(或企业)的整体行为方面、在研究企 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构方面,一直是 十分有用的。
谢
谢!
传统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一)关于企业理论 NO1.企业理论研究企业的本质、边界和企业 内部的激励制度。
(一)关于企业理论
NO2.企业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中的企 业。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
企业理论的研究内容
(1) 企业的本质和界线: 企业与市场的界线在哪里?决定两企业 合并的因素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不能无限 制地合并下去?企业的定义是什么?企业 所有权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在现代大公司 的经济中,这是极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一 般地说,分权与集权各有利弊。
三种企业理论要点总结
• 新古典厂商理论,主要探讨了企业如何在 既定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下实现利润最大 化的问题;现代企业理论,以科斯为代表 的新制度经济学家,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 业的存在和边界,从市场和企业关系的角 度探讨了企业的本质和规模;后现代企业 理论阶段,以量化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组 织特征、企业的资本结构和企业的激励、 约束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扩展研究。
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1)企业作为一种与国家、市场、家庭并列的 制度形式,其制度选择过程是一个历史的、 耗时的演进过程。企业的演进经历了从古 典企业(业主制企业与合伙制企业)到现 代企业(现代公司制企业)进而到新兴企 业——后现代企业(即现代公司制企业的 进一步演化,如网络型企业、虚拟企业、 联盟企业等)的历史过程。该理论认为企 业是以利润为导向,以生产、销售产品为 手段,满足日益增长需要的自我演化的经 济组织。
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4)企业是在管理协调下人力资源与其他非人 力资源的集合体,其增长与发展是基于知 识集聚的进化过程。这一过程表明企业在 本质上是以专业化生产为导向的一系列高 度专有的具有再生能力的知识聚合体。而 从经济当事人角度看,企业是由异质性能 力的当事人所组成的能力团队。在这一团 队中,企业当事人能力在企业生产与发展 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均质的,企业家的战略 作用与管理协调作用至关重要。
企业理论的研究内容
(2) 企业内部的等级制: 在一个企业内部,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 激发雇员的积极性?如何设计竞赛、晋升 规则?发放奖金?如何防止雇员合伙行为。 这是内部组织结构设计问题。
企业理论的研究内容
(3) 企业的资本结构: 在企业全部资本构成中,股票和债券的 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它对经营者有何影响? 特别地,破产的经济涵义是什么?为什么 破产有清算和重组的区别?最终地,为什 么要有破产?
现代企业理论:张五常的观点
• 张五常提出的关于企业性质的解释,改进 和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对现代企业理 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现代企业理论
• 时至今日,一种综合的企业理论正在涌现, 而这种企业理论必定是符合历史实际、又 具有理论预测功能的统一范式。我们把它 命名为后现代企业理论,因为人们习惯将 企业的契约理论称之为现代企业理论。该 范式的理论要点如下:
后现代企业理论要点 5)在快速变革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 与战略的“动态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 源泉。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发展与众不同的 能力,需要明确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这种因素对企业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a.如 何使现有资产进入新的或(和)相关的商 业活动; b.如何学习,如何组织和重新组织 资产以建立新的业务和进入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