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
鱼类增殖站管理规章制度
鱼类增殖站管理规章制度《鱼类增殖站管理规章制度》一、增殖站的基本任务1. 为了保护和促进鱼类资源的增殖,增殖站的基本任务是对各类鱼类进行繁殖、孵化、放流和管理工作。
2. 增殖站应根据当地具体的鱼类资源情况,确定增殖对象种类和数量,制定相应的增殖计划,保证鱼类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增殖。
二、增殖站的管理及人员要求1. 增殖站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鱼类资源管理和增殖技术知识,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并经过相关业务培训。
2. 增殖站的管理人员应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增殖计划,保证鱼类资源的增殖工作按时、按质进行。
三、鱼类资源增殖的基本要求1. 增殖站应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增殖鱼类的种类和数量。
2. 增殖站应加强对增殖鱼类的养护管理,保证其生长健康,并确保放流的鱼类品质符合相关标准。
3. 增殖站应及时收集鱼类资源的增殖和放流情况,并对其进行定期统计和汇总,提供给上级管理部门。
四、增殖站的风险防范措施1. 增殖站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增殖工作的安全进行。
2. 增殖站应做好常见疾病和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确保鱼类资源的增殖工作不受影响。
3. 增殖站应建立灵活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五、增殖站的卫生要求1. 增殖站应建立卫生保洁制度,保持增殖场所的整洁和环境卫生。
2. 增殖站应整治增殖设施,保证设施的安全和卫生。
3. 增殖站应加强饲料和鱼类产品的卫生管理,确保放流的鱼类健康。
综上所述,《鱼类增殖站管理规章制度》主要从基本任务、人员要求、增殖要求、风险防范和卫生要求等方面,规范了增殖站的管理工作,保证鱼类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增殖。
增殖站应根据本规定建立自身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增殖工作,确保鱼类资源的良性增殖。
7 第七章 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
第七章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第一节我国自然水域与鱼类资源§第二节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三节鱼类资源增殖第一节我国自然水域鱼类资源一、自然水域鱼类资源状况1、我国淡水水系与鱼类资源特征七大水系: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中国水系图§我国最北的一条大河,全长4,485km,在我国境内和国界上的流程为2,965km。
§主要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呼玛河等§主要附属水体:呼伦池、松花湖、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
§主要鱼类约100种:四大家鱼、鲤、鲫、翘嘴红鲌、青梢红鲌、七鳃鳗、哲罗鱼、细鳞鱼、白鲑、狗鱼、江鳕、施氏鲟、鳇、银鲫、大麻哈鱼。
松花江、辽河水系图§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流经河北、内蒙、吉林和辽宁,注入渤海,全长1,430km。
§主要支流:浑河、太子河§主要附属水体:大伙房水库(112m2)。
§主要鱼类有90种:鲤、鲫、雅罗鱼、鲇鱼、黄颡鱼、红鲌属、鳊、鲂、赤眼鳟、马口鱼、乌鳢。
§全长1090km。
§主要支流:白河、永定河、大青河等。
§主要水库湖泊:白洋淀(366km2)、官厅水库(144km2)、密云水库(186km2)等。
§主要鱼类约100种:鲤、鲫、鲇鱼、黄颡鱼、赤眼鳟、红鲌属、鲂、乌鳢、鳜鱼,没有冷水性鱼类。
黄河水系图§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5万km2。
§主要附属水体:三门峡水库、刘家峡水库、青铜峡水库等。
§主要鱼类:约140种。
上游种类较少,仅10余种,主要是高原特有鱼类,如裂腹鱼等;中下游主要种类有鲤、鲫、赤眼鳟、东北雅罗鱼、鲇、刺鮈、黄河鮈、平鳍鳅鮀、多鳞铲颌鱼等;特有鱼类有北方铜鱼。
长江水系图§中国最大的河流,河源海拔6,621m,从沱沱河至青海的巴塘河口,称为通天河;从巴塘河至重庆宜宾市,称为金沙江;从重庆宜宾至宜昌,称为川江;从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城陵矶,称为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附近及以下江段,称为扬子江。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或幼鱼放入水体中,以增加野生鱼类资源的数量和增殖,以维护和改善渔业资源的结构和数量。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意义和主要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通过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
随着人类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野生渔业资源的数量和品质持续下降,这对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则可以通过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改善渔业资源的生长环境,提高资源的种群密度,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
2.促进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水产业是我国一大重要的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利益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通过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和增殖,从而提高水产业的产出量和质量,促进水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3.改善水域环境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改善水域环境。
由于水域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很多水域的渔业资源数量和品质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适量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水域的生态平衡,提高水域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主要措施1.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放流技术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放流技术是保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关键。
科学研究可以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指导,提高放流的技术水平和效果。
科学研究也可以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放流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和效果。
2.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放流效果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放流效果是保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重要措施。
只有对放流工作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为下一步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全国九省二市,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
流域的淡水资源量占中国的40%;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然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严重地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全面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尤为重要,鱼类增殖放养便是其中重要一环,但长江流域鱼类增殖放养困难重重。
一、鱼类资源基本情况长江流域鱼类物种多达416种,其中特有种177种,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鱼类有7种,约占我国淡水鱼类种类数的40%。
从鱼类资源变化看,目前特有鱼类、重要经济鱼类数量下降。
长江流域年捕捞产量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40×104t以上降至2021年的10×104t,鱼类资源数量下降,且鱼类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种群数量下降明显,受威胁鱼类数占鱼类总数的27.6%;四大家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另外,白鱀豚、白鲟、鲥鱼已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中华鲟成为极危物种。
根据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从干流来看,除了长江口等级为“好”以外,其他地区均属于“一般”等级;重要支流及湖泊区中,除了汉江以外,其他均为“一般”等级。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的污染、水利工程建设、江湖连通受阻、航运活动及酷渔滥捕等影响,“人鱼争江”问题凸显,鱼类栖息生境受到威胁。
未来随着长江水电梯级开发的陆续完成、长江黄金水道的建成、干支流相关涉水工程的实施以及新型污染物的出现等,对鱼类的影响将进一步凸显。
二、存在问题(一)“化工围江”现象明显。
目前,长江经济带分布有化工企业14813家,主要集中在158家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和上千家市级园区。
化工园区遍布全流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云贵、川渝、湖北和江浙沪等地区,其排放量占全国化工行业排放总量的比例高达37.7%。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渔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资源之一,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因素,全球渔业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增加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一、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1. 保护和增加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或鱼种放入自然水域,通过增加外来种群的方式来保护和增加渔业资源。
通过增殖放流,可以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帮助保护濒临灭绝的鱼类,提高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率,从而保证人类的渔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2. 实现生态平衡增殖放流可以帮助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自然水域中,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原有的鱼类数量可能会出现下降,甚至灭绝的情况。
通过增殖放流,可以增加外来鱼类的数量,帮助原有鱼类种群得以恢复,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促进渔业发展增殖放流可以提高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从而促进渔业的发展。
通过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可以帮助渔民提高渔业收入,促进渔业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 科学繁殖科学的繁殖是增殖放流的基础。
在实施增殖放流之前,需要对目标鱼种进行科学的繁殖,培育健康的鱼苗或鱼种。
通过科学的繁殖,可以保证放流的鱼苗或鱼种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强,从而提高放流的成功率。
2. 选择适宜的放流地点选择适宜的放流地点是确保放流效果的关键。
在选择放流地点时,需要考虑水域的水质、水温、流速等因素,确保放流的鱼苗或鱼种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
还需要考虑放流地点的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状况,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3. 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对增殖放流的监测和管理是确保放流效果的重要措施。
在放流之后,需要对放流的鱼类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生长状况和数量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对放流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放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章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增殖
2、亲鱼和产卵场的保护
一是限额捕捞,即在每个捕捞季节开始,以相应的科 学建议为基础,确定捕捞限额。然后,通过给渔民发 放捕捞许可证,限制捕捞船只、网具和捕捞量来分配 这些限额。
二是规定禁鱼区和禁鱼期,规定正常生产使用的渔具 和渔法,即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水域严禁一切捕捞活 动,使鱼群不受干扰地生长和繁殖,以恢复资源。
鳓 鲱 鲳 鲐 马鲛鱼 鳎 鲨
体长31cm以上 体长22cm以上 体长20cm以上 体长22cm以上 体长45cm以上 体长20cm以上 体长30cm以上
三、繁殖条件改良
一)人工产卵场 ➢人工鱼巢 ➢草上人工产卵场 ➢人工模拟产卵场
二)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是为了增加和聚集鱼类及其他动植物 的种群,达到提高渔获量或保护水生生物的目 的,在水深100m内沿岸海底设置的有一定形状 的礁状物。 ➢渔获鱼礁 ➢增殖鱼礁 ➢游钓鱼礁
人工礁体设计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1)结构具有安定性,能适应不同潮流、波浪、 底质状况,而礁体不致发生滑动、倾覆、埋没、潜居 等现象。
(2)礁体结构强度能承受搬运、沉没、堆叠等需 求而不破损。
(3)符合拟聚集或培育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的 生态习性需要。
(4)使用的材质除能充分发挥预期功能外,应经 济可行,而且不会造成海域的污染。
1、非生物环境
• 水温 • 水文条件 • 产卵基质 • 水化学因子:溶氧、盐度
2、生物环境
• 饵料基础 • 病源生物 • 竞争与捕食 • 敌害生物
五、移植与驯化的工作步骤
移植对象选择
生物特性:生长、食性、繁殖、适应性、经济价值
水域环境调查
水环境条件:水域形态、水文、水质/水利建设规划/水域 周边的经济状况。
水域生物条件:鱼类区系结构/饵料生物/敌害及病原生物。 水域渔业状况:水产品市场/渔具渔法/作业季节等。
长江渔业资源现状与增殖保护对策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鱼类资源极为丰富。
历来盛产青龟、草鱼、鲢、鳙、铜龟、圆r]铜鱼、长吻能、鲥、刀鲚、风鲚、鳗鲡等多种经济鱼类,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中华绒蝥蟹、鲥鱼繁殖产卵场,其品质是我国所宵水系中晟优的,作为种质特性是其它任何圭煎i金堑童!±塑塑自墨…一——水系或人工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长江又是我国淡水茼种的重要生产基地,如“四大家鱼”、日本鳗鲡鱼苗,历史年产量曾高达300亿和2亿尾,长江渔业资源的盛衰变化对我国的淡水渔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l、长江渔业资源现状l虫盛豳芒llQQ§簋签§船!!kmz,约占五十年代湖泊面积的47.2%。
素有千湖之称的湖北省,原有lkmz以上的湖泊1066个,目前仅存300个。
湖南省洞庭湖,在清朝道光年问水面达6000km2,解放初期湖卣为4350km2,目前仅2623km2。
江西省都阳湖,解放初期湖面为5340km2.目前仪:{900km。
围星不仅引起湖泊调蓄洪水能力降低,还减少r鱼类活动空间,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导致鱼类天然资源量锐减。
(3)水域污染。
长江沿岸工矿企、『k和城市排放的J.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据不完全统计选l42多亿吨,占全国的42%以上.沿江21个城市形成长56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m]。
水质污染不仅影响鱼类洞游,导致大批鱼类死亡,直接影响江河鱼类资源,还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多种鱼类饵料生物造成危害,破坏鱼类食物链,间接影响江河鱼类资源,导致鱼类天然资源量减少。
例如,2000年3月,K江大渡河上游金u河区廖河坝的金光化工厂违法、集中排放循环池内严禁外排的对水牛牛物剧毒的泥磷和含黄磷废水,造成大渡河、岷汀乐山市境内220公里江段水质污染,鱼类资源直接损失481吨,经济价值达962万元。
其_是长江渔业过度捕捞。
长江渔业生产大量使用有害渔具、渔法,酷渔滥捕、过度地捕捞产卵亲鱼和幼鱼,对鱼类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海洋牧场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
海洋牧场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域⽣态环境的重要⼿海洋牧场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域⽣态环境的重要⼿段。
根据《中国⽔⽣⽣物资源养护⾏动纲要》提出的“建⽴海洋牧场⽰范区”的部署安排,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对海洋牧场建设项⽬开始予以专项⽀持。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积极响应,社会各界⼴泛参与,⽬前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已形成⼀定规模,经济效益、⽣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益显著。
但同时,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也存在引导投⼊不⾜、整体规模偏⼩、基础研究薄弱、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国外先进⽔平相⽐,还存在很⼤差距。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意见》明确要求“发展海洋牧场,加强⼈⼯鱼礁投放”。
为贯彻国家关于海洋牧场的部署安排,进⼀步加强海洋牧场建设,我部决定组织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范区创建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指导思想和建设⽬标(⼀)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加强⽣态⽂明建设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件要求,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明确定位、理顺机制”的总体思路,在现有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上,⾼起点、⾼标准地创建⼀批国家级海洋牧场⽰范区,推进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渔业资源与⽣态环境养护以及渔业综合开发,使之成为现代渔业的强有⼒⽀撑和重要推动⼒量。
(⼆)建设⽬标。
以修复渔业⽔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转型增效为⽬标,以⼈⼯鱼礁建设为重点,配套增殖放流、底播、移植等措施,⼤⼒发展海洋牧场。
从2015年开始,通过5年左右时间,在全国沿海创建⼀批区域代表性强、公益性功能突出的国家级海洋牧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范和辐射带动作⽤,不断提升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平,积极养护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域⽣态环境,带动增养殖业、休闲渔业及其他产业发展,促进渔业提质、增效、调结构,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民增收。
⼆、基本条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范区。
(⼀)选址科学合理。
所在海域是重要渔业⽔域,对渔业⽣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养护具有重要作⽤,具有区域特⾊和较强代表性;有明确的建设规划和发展⽬标;符合国家和地⽅海洋功能区划及渔业发展规划,与⽔利、海上开采、航道、港区、锚地、通航密集区、倾废区、海底管线及其他海洋⼯程设施和国防⽤海等不相冲突。
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方案(五)
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不合理的渔业开发和过度捕捞导致了渔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的增殖与保护工作。
二、工作原理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合理的资源增殖和保护措施,提高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淡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通过建设人工鱼类繁殖基地,加强对淡水鱼类的保护和增殖工作。
同时,加强对淡水水域的监测和管理,减少污染和破坏,保护淡水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
2. 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通过建设人工鱼礁和人工湿地,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增加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同时,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限制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渔业行为。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资源调查和评估:对淡水和海水渔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数量、分布和状况,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建设人工繁殖基地:根据资源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淡水鱼类繁殖基地和海洋生物繁殖基地,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和养殖设施。
3. 引进和培育优质种苗:引进和培育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质种苗,提高渔业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4. 加强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淡水和海水渔业资源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四、适用范围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方案适用于各类淡水和海水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工作,包括淡水鱼类、海洋生物等。
五、创新要点1. 建设人工繁殖基地:通过建设人工繁殖基地,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和养殖设施,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工作。
2. 引进和培育优质种苗:通过引进和培育优质种苗,提高渔业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要解决水产养殖食品质量与安 主要原因如下:
全问题,必须从源头开始,从亲本—
#< 修堤建闸
苗 种 — 成 鱼 — 捕 捞 — 加 工 流通各个
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沿长江湖泊
环节,实现从 “水域到餐桌”全过程的 为节制水位至少修建了七千余涵闸和近五
监控与管理。以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标 千条堤坝,这些工程对鱼类资源的保护极
·4·
坏,即使能恢复,也需大量的资金、复 域泥沙大增,如长
杂的技术及旷日持久的努力,有时还 江 流 域 的 某 一 大
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可持续发展 型敞水湖泊 !" 年 观念的建立有赖于全民族素质的提 间 泥 沙 沉 积 量 即
高,任重道远。
增加了 # C 4 强。
$%&’()&*&% +&,- +./0&(1 !""! 2 #! 3
准为重点,建立一套采用国际标准和 为不利。如沿江 5" 个 #" 万亩以上的建闸
国际先进技术、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 筑堤湖泊,鱼产量骤减了 7"? @ B"? ;国
情的产品标准体系。89::; 体系的原 外亦认为兴建水利工程通常要损失鱼产量
则和方法不仅适用于水产加工品质量 的 6A? @ 75? 。
从d年代算科学养鱼世代期间一个被人们忽视的现象无意识地被动地人工放流一直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因为无论是湖泊水库河沟还是池塘和网箱养殖凡是放养家鱼的设施和水域其中养殖鱼类都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逃逸入长江常年可能数量不多一遇到洪水年份或其他人力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不啻于直接向长江内大量进行人工放流
科学养鱼 !""! 年 第 #! 期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或幼鱼释放到自然水域中,以增加当地鱼类资源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人类对水产资源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许多水域的鱼类资源已经大幅减少,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成为了维护水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推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放流的种类包括淡水鱼类、海水鱼类、虾蟹类等,通过增加种群数量、改善遗传结构、提高渔业资源的自然补充能力,有效地保护了大量珍稀、濒危水生动植物资源,维护了水域生态平衡。
放流以提高水域资源量和质量为目标,促进了水产资源保护和水产品供应的平衡发展。
放流工作也为当地渔民提供了更多的捕捞机会,促进了渔民和水产品市场的繁荣。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工作愈发显得迫在眉睫。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放流措施和监测评估机制,才能确保放流的效果最大化,保护水产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2. 正文2.1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或鱼种放入水域,以增加或维持水域中的渔业资源量。
这一举措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生产、改善渔业资源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水域生态环境。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水域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水域中的渔业资源面临着枯竭和减少的危险。
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水域中的渔业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对于促进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渔业生产压力日益加大。
而通过增殖放流,可以增加渔业资源量,提高渔业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还可以改善渔业资源结构,调整各种鱼类的数量比例,避免过度捕捞和资源枯竭的问题,保障水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鱼类自然增殖方案
鱼类自然增殖方案
鱼类自然增殖方案是指通过自然繁殖方式提高鱼类的数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鱼类自然增殖方案:
1. 保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持水质清洁,减少水污染与底泥沉积,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2. 改善鱼类生存条件:增加河流湖泊的栖息地,恢复湿地与河道的连通性,增加鱼类的栖息与繁殖空间。
3. 禁渔和合理的捕捞管理:设立合理的渔业保护区,禁止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保护鱼类的繁殖期和生长期。
4. 引种与放流:对于某些濒危或数量稀少的鱼类,可以进行人工繁殖并引种放流,增加其种群数量。
5. 增加鱼类的食物资源:适时补充鱼类适宜于食用的饵料,保证鱼类有足够的食物供给,促进其生长与繁殖。
6.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严密监测并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避免对原生鱼类的影响。
7. 科学研究与管理:加强对鱼类生态学和繁殖机制的研究,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与措施,确保鱼类自然增殖的有效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鱼类自然增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生态环境、生物学、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各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与相关政策的支持,以确保鱼类自然增殖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一、背景众所周知,渔业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开发和利用涉及到广大渔业工作者和亿万民众的利益。
目前全球的渔业资源已经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损失趋势,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也不例外。
为了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增殖放流工作已成为当前渔业行业必须采取的措施。
二、目的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工作,达到以下目的:1.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2. 改善渔业资源的数量和种群结构,提高渔业资源的产出力。
3. 增加渔业产品供应,促进渔业产业发展。
4. 提高广大渔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渔业社会经济发展。
三、商定方案1. 择时增殖放流:选择适宜的时间,在有利于鱼苗生长的时候进行放流。
根据不同鱼类的生态、排卵期和孵化期、渔场气候等因素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放流时间。
例如,江苏省宜兴市采用“春放秋收”策略,每年春季2~4月份和秋季8~10月份在对虾和青蟹养殖区进行放流。
2. 种苗质量控制:选用种苗时,要先进行检测,排除不合格品种的放流;在运输过程中,要进行防病净化,确保无病毒、无细菌。
同时,进行养殖、生长、健康管理,提高种苗的存活率和良种率。
3. 放流密度的合理安排:根据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需要和海域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安排放流密度。
同时,要根据不同渔业资源的养殖特点和生长周期等因素,确定放养数量。
例如,海南省三亚市通过养殖大尾鲈提高养殖密度(1.6万尾/公顷),从而增加养殖量和产值。
4. 监测管理和评估:制定科学的监测方案,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和监督,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乱捕乱放,保护渔业资源。
5. 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广大渔民积极参加增殖放流工作。
建立普及科学渔业养殖知识的制度,提升广大渔民的掌握渔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四、资源筹措同时,需要成立公募基金会、组建招募队伍、寻求国内外资金政策等方式筹措增殖放流所需的资源和资金。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摘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对于保护渔业资源、推动渔业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背景和重要性,接着从保护渔业资源和推动渔业业务两个方面探讨了其意义。
然后详细介绍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主要措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对影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在总结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性,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强调了加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意义和重要性,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保护、推动、措施、效果、影响因素、重要性、发展前景、加强工作。
1. 引言1.1 介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由于工业污染、过度捕捞和生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水域的渔业资源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手段。
通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有效地补充自然资源的不足,提高当地的渔业资源量,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还可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这对于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概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一种通过人为增加种群数量或增加种群密度来增加自然种群数量的生物增殖方法。
它是一种对渔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有效保护和促进珍稀物种的繁殖和增殖。
许多珍稀物种由于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濒危的境地。
通过增加放流量,可以帮助这些珍稀物种恢复种群数量和保护生态平衡。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对渔民的渔业业务发展和经济增长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渔业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渔业资源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黑龙江省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有关问题的规定》
《黑龙江省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有关问题的规定》为加强对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二十四条及国家的其他有规定,现对我省经济价值较高的渔业资源品种及其最低采捕标准、禁渔期和禁渔区、最小网目尺寸和禁止使用的渔具渔法以及其他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做如下规定:一、应予保护的渔业资源品种及其最低采捕标准是:(一)主要水生动物:达氏鳇、史氏鲟以体长或者体重测量,其他鱼类从吻端至尾柄末端测量。
达氏鳇2米或者体重65公斤;史氏鲟1米或者体重4公斤;红翘咀鱼白、哲罗鱼、细鳞鱼、狗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怀头鲶、鲶鱼、黑鱼、鱼感鱼均为33厘米;鳜鱼、鲤鱼、蒙古红鱼白鱼、红鳍鱼白鱼、唇鱼骨、细鳞斜颌鲴鱼均为19厘米;鲫鱼、花鱼骨鱼、东北雅罗鱼均为15厘米;大麻哈鱼50厘米;马苏大麻哈鱼45厘米;驼背大麻哈鱼43厘米;滩头雅罗鱼25厘米;甲鱼(以背甲最长部分测量)16.5厘米;中华绒螯蟹(以蟹壳最长部分测量)5厘米;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以蚌壳最长部分测量)均为13.2厘米。
其它经济幼鱼,每网次(箔、梁子、冰槽子以每水次)重量不超过5%。
禁止捕捞甲鱼卵,捕捞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达氏鳇、史氏鲟、中华绒螯蟹、甲鱼、蚌以及其它经济幼鱼必须立即放回水中,不得损伤。
(二)主要水生植物:芡实、菱角、莲藕成熟后方可采收,并应留种、留株,合理轮采。
二、自然水域的禁渔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水域为55天,分别为6月11日至7月15日,10月1日至10月20日;兴凯湖水域禁渔期为15天,自7月6日至7月20日;绥芬河的新立船口至瑚布河的下水磨水域为52天,自5月10日至6月30日;绥芬河的其它水域为37天,自5月25日至6月30日;其它自然水域为47天,自5月25日至7月10日。
三、下列自然水域为常年禁渔区:铁路桥梁、跨江公路桥梁,从桥梁中心线起,上下游各500米干流水域;呼玛河、逊毕拉河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自然水域;松花江下游,从女儿姑小河下口(红江口)左岸起至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口范围内的主、支流水域,从汇合口左右岸起(按松花江下游航道693.6公里处,水位高程49米时计算),向黑龙江干流上下游各延伸2.5公里的我国水域;挠力河的东安梁子箔口至挠力河与乌苏里江汇合口,从汇合口左右岸起,向乌苏里江干流上下游各延伸一公里的我国水域;黑龙江干流萝北县境内大岗网滩,从抽水站至肇兴码头的我国水域;其它自然水域的禁渔区由省水产局另行划定。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将人工放养或者原有的鱼种放回水体中,以增加渔业资源丰度和渔业产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导致了许多水域的渔业资源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害和威胁。
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有效提升渔业资源的丰度和产量。
当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通过人工放养来增加其数量,可以有效恢复水域的渔业资源丰度。
随着鱼类数量的增加,渔业生产的产量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渔民提供更多的渔业收益。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水域中的鱼类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如果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减少,将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到水域中众多生物的生存。
增加渔业资源通过放流来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对于保护珍稀濒危鱼类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一些珍稀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
通过人工繁殖和放流,可以有效增加这些珍稀鱼类的数量,保护它们不受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的影响,为珍稀濒危鱼种的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主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放流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下面将从水域管理、鱼类培育、监测评估和宣传教育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水域管理是保障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
需要建立起健全的水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水域的使用和开发,确保水域的环境质量良好,为鱼类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严格限制水域的过度捕捞和污染行为,保障水域的渔业资源丰度和多样性。
鱼类培育是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关键环节。
需要加强鱼类的种质改良和培育工作,培养出适应当地水域环境的优良鱼种。
加强对人工放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放养鱼种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浅谈龙窝湖野生鱼类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这段 河道 的河 床原 先 裸露 的 瓦砾 已 被覆盖 , 使野 致 生鱼类 产卵 场 的环境 面 目全非 。
33 捕捞 强度加 大 .
窝湖湖 泊 生态 系统 中主要 的生 产 者 ,应 严 禁捞 取 。 在 每年 4 6月 鱼类 繁 殖季 节 ,禁 止周 边群 众 在龙 —
窝 湖大规 模 放 牧水 禽 , 以免 附 着在 水 草上 的鱼 卵遭
瞧 木 南 缠 鲶
《 水产养殖}0 1 2 1 年第 0 5期
从 以上 渔获 物统 计情 况 来看 , 窝 湖 自然增 殖 龙 的野生鱼 类产量 约 占总产量 的 1%左 右,产值 约 占 5 总产 值 的 3 %左 右 。 窝湖 自然增殖 的野 生鱼类 总 0 龙 体呈 现逐 步衰减 的趋 势 。根据 胡菊英 等发 表在安 徽
的增殖 造成 一定影 响 。
当汛期 龙 窝湖 排涝 站 向长 江排 水 时 , 下 游 河 在
道增 设~ 道密 眼拦 网 , 防止 自然增 殖 的幼鱼 逃逸 。
( 收稿 日期 :01 — 2 1 2 1 0 — 7)
4 龙 窝湖野生鱼类资源 的增殖和保护措施
41 治理污 染 , . 改善龙 窝湖水 环境 从 源 头 抓起 ,清 理 龙 窝 湖 上 游 1 m 的三 山 0k
到破 坏 。
使用 了较小 网 目的 网具 ,没有 注重 资 源保 护 ,
也 对野 生鱼类 资源造 成 了一定 的影 响 。
34 龙 窝湖汛期 泄洪 .
46 控 制捕 捞强 度 .
需 要从 通往 长 江 的控制 闸放 水 , 由于套 张 网 网 目不 能过 小 , 则 巨大 的水 流 将会 撕 破 网体 , 而 否 从 导 致 大量 的野 生鱼 类 幼 苗 流 入 长江 ,造 成 资 源 损
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实施方案
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渔业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为的方式,将人工繁育的鱼苗或鱼种放入自然水域,以增加鱼类资源量和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措施。
该工作对于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渔业增殖放流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增加水域内鱼类资源量,提高水域渔业产量。
2.保护和恢复水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水域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3.提高渔业从业者的收入水平,改善渔民的生活质量。
三、具体措施1.科学选址:根据水域的水质、水流和底质等情况,选择适宜鱼类增殖放流的水域。
重点选择水生态环境稳定、水质良好、水流适宜的地点。
2.鱼种选择:根据放流前对水域鱼类资源现状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选择适宜的鱼种进行增殖放流。
考虑到水域生态平衡,应着重选择当地优势的本土鱼种,避免引入外来鱼种。
3.孵化和养殖工作:建立鱼苗孵化和养殖基地,进行合理的养殖管理工作,确保鱼苗的质量和数量。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饲料的合理搭配,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防止疾病传播和饲料污染。
4.放流方式:根据水域的特点和放流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放流方式,包括集中放流和分散放流。
集中放流适用于小范围水域,可以提高放流效果;分散放流适用于大范围水域,可以保证放流的均匀性。
5.放流数量控制:根据水域的承载能力和放流前的调查数据,确定合理的放流数量,避免过度放流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放流数量应根据水域的生态需求和渔业资源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整和监测。
6.放流监测:建立放流后的监测系统,对放流后的鱼类进行跟踪观察,了解鱼类的存活情况和生长状况,掌握放流效果。
对于放流效果不好的地区可以适当调整放流计划,保证增殖放流的效果。
7.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普及渔业增殖放流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醒公众保护水域环境,不在禁渔期捕捞,并呼吁公众积极参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放流活动。
四、资源保障1.资金支持:由于渔业增殖放流涉及到繁育、养殖、放流以及后续的监测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关于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认 真贯彻 《中华人 民共和国渔业法 》
和 《 苏省渔业管理条 例 》 江 加大渔业 资源的
人 工 增 殖 放 流 力 度
益。农 民的小农 意识还较浓厚 ,大部分
农 户 都 是沿 河居住 , 以界址为分界 线 . 场 市
化、 组织化 、 专业化程度低 , 生产规模小 , 规模 养殖 、 规模效益难 以形成。
特优新 品种少 ; 二是投饵不足. 过分依赖天然 饵料 ;三 j是有 的河段网箱置放密度 过高 , 过 超
水体承受能力 , 成鱼规格较 小, 在夏季高温 闷
热天气易死鱼 。
效管理 机制 , 实行“ ( 养( ) 护 管) 殖 一体” 与河 道护管 ( 养)人一并落实水面养殖承包责任
制, 逐步取 消轮 养 、 散养 、 合伙养鱼 的粗放 式 经营模 式。不 断扩大养殖规模 , 提高市场化 、 产业化 、 专业化水平 , 提升河道养殖效益 。 4以法兴渔 依法治渔 。 . 要加大渔业法律 法规的宣传力 度 . 进一步增强 ( ) 民的法 渔 农 律意识 。 同时要加强执法管理 。 加大渔业水域
五、 加大 渔 业 科 技 的投 入 力 度
要 严厉打击 电、 、 毒 炸鱼等违法行为 ,
整顿渔业生产秩序。 认真执行渔业法律 、 法 规规定的禁渔期 、 禁渔区制度 , 严格执行最
小网 目尺寸 的规定 .认真落实渔获物中幼
渔业 的可持续发展还 与渔业科技的发 展密切相关 , 要加大渔业科技 的创新力度 ,
鱼 比率不得超标的规定 。 淘汰落后渔具 、 渔
法 ,对 于法律法规禁用 的渔具渔法要坚定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加大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关于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的几点思考李金贵渔业信息农民的小农意识还较浓厚大部分农户都是沿河居住以界址为分界线市场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规模养殖规模效益难以形成
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2)精选全文
我国渔业资源的种类及其基本特征
海洋渔业资源
பைடு நூலகம்
明显的地方性和独立性
种类多、数量少,地方差异性大 海域生产力和生物量处于世界主 要渔业海域的中偏下水平
淡水渔业资源
鱼类种类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 鱼类种类中,鲤科比例最高 过河口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大多是名贵种类
我国周边海域生物资源种类众多,约有鱼类 2000多种,海洋哺乳动物40种,头足类近80种,虾 类300多种,蟹类800多种,贝类3000多种,海藻类 1000种。其中很多种类的数量很少,或没有开发利 用价值。在渔业统计和市场销售上的渔业资源种类 大约只有200种左右。
108°
12° 越 南
110°
秋岛
湄
10°
公 河
口
8°
112°
114°
116°
118°
120°E 12°
南 沙
巴 拉
望 岛
苏禄 海
10° 8°
群
6°
4°
亚 南 巴 斯 群 岛
2°N 印
纳 土 纳 群 岛
岛 亚
曾母暗沙
莱 文
西
来
度 108°
马
尼 110° 112°
西 114°
亚 116°
6°
4° 苏拉威西海
剩余群体的数量变动
剩余群体的数量变动既取决于世代数量的丰 厚程度,更受捕捞的影响。
捕捞是引起剩余群体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捕捞的强度。
剩余群体的数量变动
剩余群体的数量变动还取决于作为补充群体为渔 业所利用的那一个世代的数量,该世代的数量越丰厚, 其被渔业所利用的时间就越长。也就是说,渔业上一 个世代一生中所得到的渔获量与该世代成为补充群体 时的数量成正比。如果对补充群体的捕捞强度过大, 又采用无选择性渔具进行作业,必然直接影响剩余群 体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鱼类人工模拟产卵场
繁殖条件是鱼类自然种群兴衰最重要因素之一,改造
和改善鱼类的繁殖条件,或在繁殖条件遭到破坏时, 采取补救措施,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是鱼类资源增 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自然繁殖条件遭到破坏的水域 ,模拟天然繁殖的某些条件,建立半人工或全人工的 鱼类产卵场,是补偿自然繁殖条件不足的一种有效方 法。
1 、人工鱼巢
为草上产卵鱼类辅设人工鱼巢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
用。通常,在繁殖季节只要把产卵附着物,有规则地 布置在产卵场上,就形成了人工产卵场。人工鱼巢的 材料有塑料制品、棕榈皮、杨树根、水草(苦草、聚 草、马来眼子菜、金鱼藻),扎结成一定形状,如带 状、梅花状、三角形和圆形等,然后固定在产卵场上。 固定方式大致上分成浮式和沉式两类。
第一节 我国自然水域鱼类资源
一、自然水域鱼类资源状况 (一)内陆水域鱼类资源 1
、我国淡水鱼类在起源上的组成 鱼类区系复合体:指具有共同的地理起源、发育同一 地带内并与该带的生物条件和非生物条件相适应的, 在一特定时间发生的一群鱼类。 ( 1 )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特点产漂流性卵,如四 大家鱼、鳡鱼、赤眼鳟等,或产粘性不强的卵,如鳅 亚科鱼类、鳊亚科鱼类等。 ( 2 )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鱼体有保护色和辅助呼 吸器官,鮠科、黄鳝、青鳉、胡子鲶。
淮河水系: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两省,在江苏 注入洪泽湖,最后由三河通过高宝湖进入长江,全长 900km ,淮河水系的湖泊很多,主要有洪泽湖( 1,960km2 ) 、高宝湖等。水库有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有 81 种,与 长江、黄河相通,鱼类组成与之相似。 钱塘江水系:钱塘江是浙江省的最大河流,全长 500km 。河 流各段叫常山港、兰江、富春江、钱塘江,其河口有我国著名 的钱塘江涌潮。新安江水库(现叫千岛湖)就建在该水系。鱼 类 100 余种,富春江历史上盛产鲥鱼。 闽江水系:闽江是东南沿海的一条大河,全长 577km 。发源于 武夷山,在福州以东分两支注入东海。鱼类 100 左右,鲃亚科 和平鳍鳅科种类较多,胭脂鱼和热带攀鲈尝有分布。主要经济 鱼类鲤、倒刺鲃和鲇等,花鳗是当地名产。
珠江水系: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河网组 成。以西江为主干流,全长 2,210km 。西江上源分为南盘江 (源于云南)和北盘江(源于贵州);北江源于江西信丰县西 溪湾,全长 468km ;东江源于江西的浔邬县大竹岭,全长 523km 。鱼类 294 种,主要经济鱼类鲤、鲫、鲢、鳙、草鱼 、鲮、鳊、鲂、赤眼鳟、卷口鱼、倒刺鲃等。特有种类很多, 须鲫,似鳡、叶结鱼、斑鳠等。赤魟本为海产鱼类,在珠江水 系的淡水中能生存和繁殖。中华鲟和鲥鱼也可见。 澜沧江、怒江水系:澜沧江发源青海南部,经西藏东部和云南 西北部,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流出国境,进入老挝、泰 国、柬埔寨和越南。出国境后称湄公河,全长 4,500km ,我 国境内的澜沧江长 1,612km 。怒江发源西藏的唐古拉山,经 云南进入缅甸,全长 3,200km ,我国境内占总长的 2/3 。澜 沧江、怒江的鱼类种类较少,主要是裂腹鱼类,条鳅等。 雅鲁藏布江水系:雅鲁藏布江是我国西藏的一条大河,全长 2,0057km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区,最后流入印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渔业水质标准》
一、设置禁渔区和禁渔期
设置禁渔区和禁渔期就是针对重要鱼类的产卵场、索
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栖息繁衍场所及繁殖 期和幼鱼生长期等关键生长阶段,设立禁渔区和禁渔 期,即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水域严禁一切捕捞活动, 对其产卵群体和补充群体实行重点保护,以恢复资源。 因为,多数鱼类在繁殖季节都集群活动,且行动迟钝 ,容易捕捉,以往鱼类繁殖季节是淡水捕捞的旺季。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使鱼群不受干扰地生长和繁殖, 必须实行渔业控制,限制捕捞努力量,减少捕捞死亡 率,以保证有一定规模的繁殖群体参与繁殖活动,保 障种群的补充和繁荣。目前捕捞许可证制度和禁渔区 、禁渔期、禁渔具等实施在我国沿海各海域、长江和 大型湖泊已普遍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海洋伏季 休渔、长江禁渔期等。
(二)海洋鱼类资源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高达 20278 种,其中鱼类 3032 种、螺贝类 1923 种,蟹类 734 种、虾类 546 种,藻类 790 种。其中,作 为经济捕捞对象,在渔业统计和市场上列名的有 200 多种,这 些足以表明我国海洋水产生物的资源丰富和物种丰富度高。我 国的海洋渔场是世界上重要的渔场之一,如果在保持生态平衡 的条件下,年可捕鱼量可保持 500 万 t 以上,是发展浅海养殖 业和海上牧场,形成具有战略意义食品供应基地的重要资源。 另外,远洋渔业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海域总面积达 354 万 km2 ,其中水深 200m 的大陆架 148 万 km2 ,中国诸海区的生物生产量为 2.67t/km2 (加权平均 值),总生物生产量为 1261.53 万 t 。我国可供捕捞生产的渔 场面积约 281 万 km2 ,合 42 亿亩。我国 15m 等深线以内的浅 海和滩涂 2.1 亿亩, 50 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约 20 亿亩。随着 海洋农牧化技术日趋成熟,“耕海牧鱼”不再是幻想,许多近 海将逐渐成为蓝色田野、牧场和粮仓,大幅度提高天然海洋生 物资源的生产水平。
台湾和海南:台湾最长的河流为浊水河,长 186km ,淡水鱼 类约 70 种,主要是鲤、鲫、青鱼、草鱼、鲢、鳙以及鲃亚科 鱼类。海南的河流均发源于五指山。较大的河为南渡江,其次 是昌化江,万泉河。淡水鱼类约 85 种,鲃亚科、鲌亚科和鮈 亚科的种类占一半以上。 塔里木河水系: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 2,137km ,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地,环流于塔里木盆 地,注入罗布泊和台特马湖。鱼类种类很少,主要是裂腹鱼亚 科,条鳅亚科的种类。博斯腾湖,面积 988 平方公里,年产 2,500 吨。 额尔齐斯河水系:额尔齐斯河是新疆北部的外流河,属北冰洋 水系。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在我国境内长 546km ,流入俄 罗斯。鱼类 20 余种,鲤、白斑狗鱼、北极茴鱼、细鳞鱼、哲 罗鱼、河鲈等。此外还有黑鲫、小体鲟、西伯利亚鲟、江鳕等。
二、鱼类资源所面临的问题
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域污染的影响 过度捕捞的影响 围垦的影响 河湖之间水工建筑物造成生境片断化的影响 濒危物种增多,生物多样性下降 盲目引种,使当地土著种类受到抑制或灭绝 影响鱼类资源的主要因子
第二节 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颁布法律法规
休渔
我国自 1995 年开始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目前,休渔海域 已覆盖了中国管辖的东海、渤海、黄海、南海四大海域。伏季 休渔的时间集中在每年的 6 月到 9 月。东海海域为 6 月 16 日 ~ 9 月 16 日,南海海域为 6 月 1 日~ 8 月 1 日,渤海海域为 6 月 16 日~ 9 月 1 日。 2002 年长江流域首次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范围包括:上海 、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等 10 个省(市)的长江江段。 2002 年 3 月 20 日至 6 月 20 日,鄱阳湖首次实施春季禁渔。开 捕 2 个月表明,渔获物中鱼类种群数量增多,个体变大。鲫、 鲢、鳙、鲤等四大家鱼明显多于往年,鳡鱼、黄颡鱼、鳜鱼、 鳊鱼等以前不多见的鱼类品种大量出现。 2003 年黄河宁夏、内蒙古段开始实行为期 3 个月(每年 5 月 1 日至 7 月 31 日)的休渔期。这将对保持黄河水生生物多样性 ,尤其是对黄河鲤、黄河鲶等黄河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保护和 休养生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2 、我国各水系的主要经济鱼类
黑龙江水系: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一条大河,全长 4,485km ,在我国境内和国界上的流程为 2,965km 。主要支 流有松花江,乌苏里江和呼玛河等,主要湖泊水库有呼伦池、 松花湖、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等。有鱼类约 100 种,主 要种类为青、草、鲢鱼、鲤、鲫、翘嘴红鲌、青梢红鲌、鲂、 鳡、鳜鱼;冷水性鱼类较多,七鳃鳗、哲罗鱼、细鳞鱼、白鲑 、狗鱼、江鳕;以及特有种类施氏鲟、鳇、银鲫,还有著名的 回游性鱼类大麻哈鱼。 辽河水系:辽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流经河北、内蒙、 吉林和辽宁,注入渤海,全长 1,430km 。上游为东、西辽河两 大支流。大伙房水库,面积 112m2 就建在辽河的支流浑河上。 有 90 种鱼类,冷水性鱼类明显减少,只有七鳃鳗和杂色杜父 鱼;南方常见的种类黄鳝、沙塘鳢和刺鳅在辽河有分布,而黑 龙江水系所未见。主要经济鱼类鲤、鲫、雅罗鱼、鲇鱼;常见 的鱼类黄颡鱼、红鲌属、鳊、鲂、赤眼鳟、马口鱼、乌鳢。
第七章 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
第一节 我国自然水域鱼类资源 一、自然水域鱼类资源状况 二、鱼类资源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设置禁渔区和禁渔期 二、鱼类人工模拟产卵场 三、海洋人工鱼礁 四、水库鱼类繁殖条件的改良 五、负责任捕捞 第三节 鱼类资源增殖 一、鱼类的人工放流 二、鱼类的移植驯化
长江水系: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河源海拔 6,621m ,从沱 沱河至青海的巴塘河口,海拔 4,500m 以上,全长 813km ,称 为通天河。从巴塘河至重庆宜宾市,全长 2,308km ,称为金沙 江,整个金沙江的落差达 3,000 米。从重庆宜宾至宜昌,全长 1,030km ,称为川江,接纳了岷江、沱江、嘉陵江河乌江 4 条 大支流。著名的三峡是指重庆的奉节到宜昌的南津关之间的 204km 的一段川江。从宜昌至江西的湖口流程 938km ,为长 江的中游,有湘江、汉江和赣江等大支流汇入,沿岸湖泊星罗 棋布,主要有洞庭湖、洪湖和鄱阳湖等,湖口以下为下游,有 巢湖、太湖等。江阴以下至海滨,称为长江的河口段,在南通 附近江面宽 18km ,上海以东则宽达 91km ,形成一个纵深 200 余公里的喇叭形巨口。长江在入海口附近接纳最后一条支 流黄浦江,绕过崇明、长兴和横沙等岛屿,注入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