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2节-内能(拔高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第2节《内能》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第2节《内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2.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感知分子动能与势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难点: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究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足球、弹簧、冰块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
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1.分子的动能、温度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由于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率大小不同,因此,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
由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所以研究个别分子运动的动能是没有意义的。
而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需要将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求出来,这个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学习扩散现象时,我们知道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扩散也加快。
依照分子动理论,这说明温度升高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用上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来说明,就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如果温度降低,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
因此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标志”的含义是指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表示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或减小。
温度不变,就表示了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
其他宏观物理量如时间、质量、物质种类都不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但是,温度不是直接等于分子的平均动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11 、千万人的失败, 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 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9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1 、你接受比抱怨还要好, 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 你除了接受以外,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9 、若能像看别人的缺点一样, 如此准确的发现自己的缺点, 你的生命将会变的不平凡。 10 、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 没有岛屿与暗礁, 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17 、忍耐力较诸脑力, 尤胜一筹。 8 、为我们的未来而奋斗;为我们的目标而斗争。 2 、一个人的出路, 是在工作当中寻找的, 而不是坐在那里想出来的。 18 、重新自己的生活, 即使是一个人。 20 、我要你静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 也要你一定保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 11 、自立亦自强, 点燃热情的心灯, 用诚恳的工作态度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8 、一旦立下目标, 不达目标绝不罢手, 方可成功。 15 、有人感激过你的善良吗, 貌似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9 、全心付出过, 生命才会精彩。 1 、人最大的阻力是自己, 好多想法在实施前往往被自己枪毙了。 2 、太阳升起的瞬间, 对于昨天已成永远! 8 、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若都像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去对待, 人生定会更精彩。
热传递改变内能
太阳能热水器
凸透镜点燃木柴
炉子烧水
三、热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的多少叫做热量(heat),单位是焦耳,即焦(J).
四、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物体向外传递热量,物 体的内能会减小;外界向物体传 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做功:外界向物体做功,物体 的内能会增大;物体向外界做功, 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1,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一定增大 √
北大绿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秀教学案例:第13章第2节内能
(一)导入新为什么冬季要穿保暖衣?为什么汽车需要制冷系统?”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内能吗?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内能的概念,讲解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实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引入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冬季保暖、夏季制冷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内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直观地观察内能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内能的理解。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冬季保暖、夏季制冷等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内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以及改变内能的方式。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北大绿卡”为辅助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二节 内能的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
热传递从高温的鸡蛋向水传递。
学生讨论,举例。
冬天利用热水袋取暖、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夏天把食物放入冰箱冷藏等。
学生讨论,进行交流。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是增加的;液态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不变,但要放热,内能减少。
内能
展示具有动能的物体的图片和视频。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动能。分子具有动能吗?
展示具有势能的物体的图片和视频。
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力,还具有弹性势能。分子间有分子势能吗?
我们把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和机械能是同种能量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异同点吗?
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空气压缩引火仪、烧瓶、打气筒、自行车车胎、橡皮管、玻璃管、水、暖水瓶。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
新课内容
新课内容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播放视频:神舟九号火箭载着国人的梦想飞向太空。
设疑;神舟九号发射时,为什么要携带大量的燃料?火箭利用哪种能量做升空的动力呢?
小结:内能是与机械能不同的一种能量。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
猜想:内能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说说你的猜想依据。
小结:
1.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2.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等有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 内能【全章】》精品PPT优质课件
3.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
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 是( C )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 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 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 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内能与机械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情况有关。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连接中考
例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物
微观特征
宏观特征
态
分子间距 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 状
有无固定体 积
固 体
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 体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 体
很大 很小(几乎为零)
无
无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物理方法总结
转换法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 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 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 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 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4.【多选】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 做功实现的是(CD )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 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
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的水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2节+内能+优秀教学案例
3.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内能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冬天要穿保暖衣、夏天要戴太阳帽等。( Nhomakorabea)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如温度、质量、状态等。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内能的计算方法和转移途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探讨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提高思维能力。
3.采用模型建构、合作交流等方法,深入理解内能的转移和转化,提升创新能力。
4.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内能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自信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2节+内能+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2节“内能”,内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内能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实例来具体感受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比较冬天和夏天感觉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内能的存在和变化;通过比较冰块和热水的温度差异,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及转移转化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 精品课件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的事例。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回顾旧知
的转化,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
内能
热量
概念
宏观上:表示物体的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
冷热程度。 微观上:反映物体中
子,其热运动的动
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 能与分子势能的总
的剧烈程度。
和。
在热传递过程中, 物体间内能转移 的多少称为热量。
实验现象及分析1
硝化棉
实验现象: 压缩空气 实验分析: 向下压活塞
硝化棉燃烧 筒壁发热
压缩气体 做功
气体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
气体温度达到硝化棉的 燃点,点燃硝化棉
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物体内能的改变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题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将一壶水由20℃加热到50℃,水的内能增加了 B.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2)发生条件: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温度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课件 (共30张PPT)
•
D.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
典题剖析
•
例3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
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
•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
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典题剖析
• 例4 根据右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
列问题。
• (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
么继续向前运动?
一、内能
被压缩的弹簧的 各部分互相排斥
而具有势能
互相排斥的分 子也具有势能
一、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般来说,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物体的内能就越多;反之,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就越少。
物体是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一、内能
典题剖析
典题剖析
•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
C.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典题剖析
•
例2 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钻木取火
•
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
•
C.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0 ℃以下的物体有内能吗?
温度再低
无规则运动存 在
分子间作用力 存在
内能存在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二、物体内能做功.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从而使 其温度升高到硝化棉的燃点。这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3章第2节 内能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内能概念
自主阅读教材P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分子动能?什么是分子势能?
构成物质的分子由于在不
停地做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
分子动能;
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
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 也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和足球是否 有相似之处?
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那 么它的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 关?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热__传__递___和_做__功____,这两种 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4.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__递__能__量__的__多__少_ 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__焦__耳__.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 _放__出__热量,内能__减__少__;低温物体__吸__收__热量,内能_增__加___.
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进行冷 敷。冷敷时,热从_病__人__传给_湿__毛__巾_。 传热的结果,__病__人__的温度降低, 湿__毛__巾__的温度升高。
7.“热”字有着多种意义,有时表示温度,有时 表示内能,有时表示热量,请说明以下例子中 “热”所表示的物理量。
(1)天气真热___温__度___ (2)摩擦生热 __内__能____ (3)物体放热___热__量___
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 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
性形变时具有势能
之间具有势能——分子势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
机械能
能
大小可以为0
物体任何温度及状态下都具有内能
单位:J
单位:J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1:机械能与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机械能与 整__个__物__体__运动及形变有关,内能与__分__子__运动有关; 机械运动与温度无关,内能与温度__有__关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13章第2节-内能-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13章第2节-内能-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拓展练习】1.写出下列物理现象说明的物理原理:①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______________-③墙角的煤堆长了后墙角会变黑_________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3.试着和同学讨论扩散现象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煮饭时,米粒翻滚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炒菜时,满屋飘香E.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 F.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G.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H.甲型H1 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I.细雨濛濛 U.桂花飘香 P.雪花飞舞 Y.树叶凋落5.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6.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7.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8.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尘土飞扬 B.烟雾缭绕 C.花香扑鼻 D.余音绕梁9.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屋里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方式失去水分的。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19张ppt)
定义:
改变 物体 内能 的方 式
热 发生条件: 传 热量传递方向: 递 结果:
实质:
做 规律
功 实质:
练一练
1.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是( C D )
A.在炎热的夏 天,在啤酒中 放入一些冰块, 啤酒变凉
B.太阳能热 水器水箱中 的水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 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 火柴燃烧
3.老师在做“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不
断的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
能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升高 (填“升高” 或“降低”)。 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 白雾 , 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 做功 ,内能 减少 (填“增加”或 “较少”)。温度 降低 (填“升高”或“降低”)。 水蒸气 而液化 成小液滴。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 瓶内打气,则会看到 白雾马上消失 。
练一练
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练一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含有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吸收了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
注: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练习二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做功 和_热__传__递__
2.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__热__传__递__的方法增 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 转移 ;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 做功 的方法增加手 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
第13章-第2节-内能
课堂小结
内能的 概念
是什么因 素决定了 内能的大 小?
改变内能 的两种方 式是什么? 怎么区别?
练一练
2.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 功实现的是( C D )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 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 水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练一练
3.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认为在美国东海岸 出现的“天空火球”现象是由于小行星窜入了地球 大气层。请同学们尝试解释这个罕见的现象。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 减少。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热传递的本质: 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2、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结论: 两个实验中,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玻璃容器内 1、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空气的内能? 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用火烧
2.太阳晒 使铁丝 温度升 高
用温度更高
的物体使铁
热
传
4.用手焐
3.用手搓 5.在地上摩擦 6.用锤敲
丝温度升高
递
温度升高的
过程,往往
伴随着运动
做 功
7.反复弯折
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 能增加。(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2.物体的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 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影响内能的大小因素: 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种类。 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 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第2节《内能》课件 (共24张PPT)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5.在冬天我们感觉到冷的时候,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自己的手暖和起来?
答案 烤火、放到热水中或搓手。
6.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 减少 ,低温物体内能 增加 。在热传递的过 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 热量 。我们不能说某物体热量多或某物体有 多少热量,可以说某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详细情况见知识链接部分。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 内 能。
(2)请说出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
现象①:塞子被弹起。
原因: 筒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
。
现象②:筒口出现白雾。
原因: 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酒精气体液化成小液滴。
❖精讲点拔
1.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温度 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 度降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温度增加。
答案 空气。
(2)实验中,为什么放入棉花? 答案 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
(3)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案 看到棉球燃烧起来。说明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10.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增大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 降低 ,内 能 减小 。
1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哪几种?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了,我们能不能知道是 用什么方法改变的呢?为什么?
❖即时练习
完成课后习题2、3、4题。
答案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不能知道。由于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所以一个物体内能的改变可能 是做功也可以是热传递,当我们没有看到过程的时候我们不能确定是用什 么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 学习内容一
内能
❖学习指导
• 阅读课本P7-P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 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第2节,内能,优质课,课件
C
• A、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 了;
• B、把一杯热水放在冷水中冷却; • C、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变热;
•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齐河县第四中学
23
• 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C
)
齐河县第四中学
24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是否正确?
•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所以“物体的内能”、“物体 • 具有的内能”、“物体含有的内能” 的说法正确 •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 所以“物体的热量”、“物体具有的热量”、“物体 • 含有的热量” 的说法不正确
齐河县第四中学
B)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温度升高
齐河县第四中学
17
课堂巩固
1、物体内部 分子的动能
和 分子的势能 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物 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 大 。
2、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 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 哪一个的内能大?
物体的内能多少还与它的质量的大小有关。
齐河县第四中学 18
25
齐河县第四中学
张 泉
齐河县第四中学 3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内能。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 内能。
3、知道做功要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齐河县第四中学
4
内能
观察对比:
我在动,也 有动能噢!
想一想?
①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呢? 结论:运动着的 分子也有动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热和能》第2节《内能》课件ppt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热和能》第2节《内能》课件ppt将下述几种说法中的热字与相应的物理知识用线连接起来:今天天气真热热量物体吸热膨胀内能摩擦生热物体吸热升温温度练习关于内能,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大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练习一滴沸水落在冰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山吸收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小B:沸水放出热量,因为沸水的温度高C:沸水吸收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大D:冰山放出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小练习(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练习(2011常德)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C.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对物体做功A练习(2013日照)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A(2012?安徽省)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B练习(2012?宁夏)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C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C.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C练习(2012?达州)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练习①冰粒内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第2节 内能
第2节内能学习目标:①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②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
③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
④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学习重点: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难点:对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内能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分子具有___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__,它们的动能越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能。
3、物质内部____分子热运动的____能与分子____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___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
4、铁水具有____,冰块也具有____,一切物体,不论____都具有内能。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和分子间的____有关,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一种形式的能。
自学指导二:内能的改变1、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使____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____物体温度升高,____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作热传递。
物体间存在____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一直进行到物体的温度____为止。
3、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____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即是____的转移。
4、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____,因此,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____。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____,这是因为________,使______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_______,使棉花燃烧。
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初中物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微课教案 第13章第2节《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式微课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内能的概念相对抽象,但如何改变内能,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如何可以实现内能的改变。
有了学生的亲身参与,则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具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小实验,通过体验实验的设计过程,从实验中学习分析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实验:半杯热水、半杯冷水,另备一较大烧杯,两者混合,可得一杯温水。
(二)新授部分教师:你能说出在混合的过程中热水和冷水的内能变化吗?学生:热水的内能减少,冷水的内能增加。
教师:对,在混合的过程中,热水将一部分内能传递给了冷水。
像这种,内能由一个物体传递另一个物体的现象,叫做热传递。
教师:热传递发生是有条件的,内能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
教师: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形式是没有改变的。
因而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教师: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介绍符号、单位)教师:请同学们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热传递的现象?学生:用热水袋取暖、烤火、炒菜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同桌两同学互相握手,比比谁的手更热?握住一段时间后,两个人手有什么感觉(温度)?并说出是谁将内能传给了谁?两只手的内能改变了吗?学生:后来两个人的手会几乎一样热。
学生:两只手的内能都改变了,一只手的内能增加了,另一只手的内能减少了。
教师:对,以上现象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师:热传递的过程中一般伴随着温度的变化,但也有发生了热传递温度不变的情况。
具体情况我们后面再讨论。
【优秀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探究新知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2 内能
互相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探究新知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2 内能
内能: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焦耳(J)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探究新知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2 内能
炙热的熔岩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然很低,
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用火加热铁丝
来回弯折铁丝
放在太阳下晒 放在热水中烫
热 传 递
与其他物体来回摩擦
做 功
用力钻木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
探究新知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2 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炽热的工件投入冷水中, 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 热;热由工件传递到水中, 这一过程叫做热传递。
其中的水分子仍然做着热运动,所以也具有内能。
炽热的熔岩
冰冷的雨雪
探究新知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2 内能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微观 分子数量 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分子间距大小变化
宏观 质量大小 温度变化 体积大小变化
特别说明: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反 过来,物体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水结冰时,放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10℃的冰既没有机械能,也没有内能 B.静止的汽车一定没有机械能,但有内能 C.在空中飘动的白云只有机械能,没有内能 D.静止的汽车可能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2 内能
物体内能的改变
探究: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想一想】取一根粗铁丝,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粗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4.如图1所示,在铜管内放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1
A.拉动绳子时克服摩擦做功使管壁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B.管内酒精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C.酒精吸热后内能增大,不断汽化,在管内形成大量酒精蒸气
D.管口出现的白雾是从管中溢出的酒精蒸气和水蒸气
5.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不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C.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D.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多
6.下列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运动速度小的物体内能大
C.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
D.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7.一杯水变凉了,则()
A.水的内能不变
B.水的温度不变
C.水含有的热量减少
D.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减小
8.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内能增大,温度急剧升高,图2所示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图2
9.如图3所示,烧瓶内盛有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3
A.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C.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D.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10.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一般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均
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11.桂林出产的柿饼是有名的地方特产。
如图4所示是将柿子晾晒成柿饼的场景,晾晒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使柿子的内能________,温度升高,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
图4
12.如图5所示,这个物件叫火镰,它是一种取火器物。
使用时,反复让火镰与火石摩擦使之发热,然后用力向下猛击火石,产生的火花点燃垫在火石下面的艾绒。
这种取火方式是通过________改变火石的内能,使火石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产生了火星,从而点燃艾绒的。
图5
13.如图6所示,将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当火柴在酒精灯上引燃时,也很快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
图6
14.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能够减小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15.如图7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物体在t2时刻的内能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3时刻的内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
16.蜥蜴是冷血动物,需要通过晒太阳使自己的身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才能活动,如图8甲所示,蜥蜴晒太阳是通过__________来改变自身的内能的。
如图乙所示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汽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推动活塞运动,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动能。
图8
17.上课时,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水也能使某些液体沸腾”的实验:将适量的乙醚倒入试管中,塞上木塞,然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9所示。
过了一会儿,观察到试管中的乙醚沸腾起来,接着听到“砰”的一声,木塞冲出了试管口。
【家庭作业】
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上瓶中装有空气,下瓶中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如果抽去中间的玻璃板后看到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2、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填“引力”或“斥力”)
3、________和________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二者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__的。
4、温度________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
5、冬天,搓手能“取暖”,说明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6、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将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其混合液体的密度是()
A、等于0.9×103kg/m3
B、大于0.9×103kg/m3
C、小于0.9×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
B.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C.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度数会降低
D.在海拔6km的高原,水的沸点低于100⑴
8、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以下对泉城美景的描绘,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千佛山,山林云遮雾罩B.趵突泉,泉水腾空跳跃
C.植物园,园内花香浓郁D.大明湖,湖面波光粼粼
9、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B.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12、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3、物体的温度升高了,那么物体()
A.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14、下列事例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
C.电熨斗的金属外壳
D.热水瓶的玻璃瓶胆
15、(多选)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m高处,这两冰块()
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
22、如图所示,将一个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面上,筒里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将筒口塞紧。
拿一根绳子在筒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将会看到塞子跳离筒口。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白糖放入水中变没有了,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糖放入后水没有溢出,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1、取两只等大的烧杯,分别放入等质量热水、冷水。
分别向两只烧杯中滴入墨水,发现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方法:转换法。
22、(1)内(2)塞子跳离筒口乙醚蒸汽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本实验前者是对物体(金属筒和乙醚)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后者则是高压的乙醚蒸汽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