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经典案例分析》word版
法律经典刑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三,男,30岁,无业人员。
2021年5月,张三因与他人发生纠纷,持刀将对方刺伤,致对方重伤二级。
案发后,张三潜逃至外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二、案件事实1. 2021年5月某日,张三与邻居李四因琐事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张三持刀将李四刺伤。
2. 李四被送往医院抢救,经鉴定为重伤二级。
3. 案发后,张三潜逃至外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三、法律分析1. 犯罪主体:张三作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具备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资格。
2. 犯罪客体:张三的行为侵犯了李四的生命健康权,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3. 犯罪主观方面:张三在争执过程中,持刀将李四刺伤,其主观上具有伤害的故意。
4. 犯罪客观方面:张三持刀将李四刺伤,致其重伤二级,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四、案例分析1.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张三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2. 加重情节:张三的行为致李四重伤二级,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自首情节:案发后,张三潜逃至外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张三虽不属于自动投案,但其被抓获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视为自首。
4. 量刑建议:根据张三的犯罪事实、情节及自首情节,建议对其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判决结果经审理,法院认为,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七年。
六、案例启示1.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 公民应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在遇到纠纷时,应保持理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避免采取暴力行为。
刑法法律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某,男,28岁,某市某区居民。
因与他人发生争执,于2019年5月15日持刀将对方刺伤,致对方重伤二级。
案发后,张某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案件事实2019年5月15日,张某某因与邻居李某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某情绪激动,持刀将李某某刺伤。
李某某被刺后,张某某立即逃离现场。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张某某于当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三、法律分析1. 故意伤害罪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本案定性本案中,张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3. 犯罪情节分析(1)张某某在争执过程中持刀伤人,其行为具有明显的故意。
(2)张某某在作案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属于自首。
(3)张某某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重伤,严重侵犯了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
4. 量刑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本案的犯罪情节,建议对张某某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案例分析1. 自首情节的认定本案中,张某某在作案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符合自首的认定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 邻里纠纷的预防本案源于邻里纠纷,反映出邻里关系的不和谐。
为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应加强邻里关系的调解和沟通,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促进邻里和谐。
3. 犯罪心理的剖析张某某在争执过程中持刀伤人,反映出其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控制能力不足。
法律经典案例剖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00年5月,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涌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判处刘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刘涌不服,提出上诉。
2001年1月,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刘涌案进行了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0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裁定核准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判处刘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
二、案件概述刘涌,辽宁省沈阳市人,原沈阳中院副院长。
1999年5月,刘涌因涉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被依法逮捕。
案件审理过程中,刘涌涉嫌犯罪的事实被一一查证属实。
经审理,法院认为,刘涌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极坏,依法应予严惩。
三、案例分析1. 故意杀人罪刘涌在1999年5月,因个人恩怨,指使他人杀害一名无辜男子。
此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故意伤害罪刘涌在1999年至2000年间,多次指使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重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 聚众斗殴罪刘涌在1999年至2000年间,多次组织、策划、指挥他人聚众斗殴,情节恶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之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纠集他人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严重后果的。
法律典型案例分析模板(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1. 案件名称:2. 案件时间:3. 案件地点:4. 案件当事人:(1)原告:-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2)被告:-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5. 案件起因及经过:(1)起因:(2)经过:(3)结果:二、法律问题1. 案件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2. 相关法律规定:(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民法及民法相关法:(3)刑法及刑法相关法:(4)行政法及行政法相关法:(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三、案例分析1. 案件事实分析:(1)原告主张的事实:(2)被告辩称的事实:(3)法院认定的基本事实:2. 法律适用分析:(1)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2)法律适用的具体分析:a. 民法领域:b. 刑法领域:c. 行政法领域:d.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3. 案件判决分析:(1)法院判决的依据:(2)判决结果:a. 原告胜诉:b. 被告胜诉:c. 双方部分胜诉:四、案例分析结论1. 案件评析:(1)案件特点:(2)案件影响:(3)法律适用争议点:2. 案例启示:(1)对立法的启示:(2)对司法实践的启示:(3)对公民法治观念的启示:五、案例资料1. 案件判决书:2. 相关法律法规:3. 学术文章及评论:4. 新闻报道:5. 其他相关资料:六、案例分析步骤1. 收集案例资料:(1)查阅案件判决书、相关法律法规;(2)收集学术文章及评论;(3)搜集新闻报道及案例资料库。
2. 分析案件事实:(1)梳理案件起因、经过及结果;(2)明确原告、被告及法院的立场;(3)判断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
3. 法律适用分析:(1)梳理相关法律规定;(2)分析法律适用的具体问题;(3)探讨法律适用争议点。
4. 案件判决分析:(1)分析法院判决的依据;(2)评估判决结果的合理性;(3)总结案件判决的启示。
5.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1)按照案例分析模板撰写报告;(2)确保案例分析报告的逻辑清晰、论证充分;(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法律案例实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张某某因与邻居王某某发生争执,张某某持刀将王某某刺伤。
经鉴定,王某某的伤情构成重伤二级。
案发后,张某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本案经审理,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五年。
二、案件分析1. 案件事实分析本案中,张某某与王某某发生争执,双方矛盾激化。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某持刀将王某某刺伤,导致王某某重伤二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法律适用分析(1)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①客观要件:行为人实施了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②主体要件: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③主观要件:行为人有伤害他人的故意。
本案中,张某某与王某某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某持刀将王某某刺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要件。
张某某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要件。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某持刀将王某某刺伤,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
(2)从轻处罚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案中,张某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符合从轻处罚情节。
(3)加重处罚情节本案中,张某某的行为没有加重处罚情节。
三、判决结果分析法院根据张某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张某某的悔罪表现,综合考虑其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最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五年。
四、案例启示1. 提高法律意识,遵纪守法。
本案中,张某某因法律意识淡薄,导致自己陷入犯罪深渊。
广大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避免因一时冲动而犯罪。
2. 妥善处理邻里关系。
本案中,张某某与王某某因邻里纠纷而引发犯罪。
法律案件案例分析经典(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6月15日,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被害人王某(化名)在下班途中被嫌疑人张某某(化名)持刀袭击,导致王某重伤。
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最终将嫌疑人张某某抓获。
二、案件事实经侦查,案件事实如下:2018年6月15日17时许,被害人王某下班途中经过某市某路段,嫌疑人张某某因与王某有过节,心生报复之意。
当王某路过张某某身边时,张某某突然持刀向王某刺去,王某躲闪不及,左胸部被刺伤,经鉴定为重伤。
作案后,张某某逃离现场。
三、法律适用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故意伤害罪的认定及量刑。
1.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本案中,嫌疑人张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被害人王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2. 量刑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故意伤害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应根据犯罪情节、被害人谅解程度、被告人的悔罪表现等因素进行量刑。
在本案中,张某某犯罪情节严重,被害人王某伤势较重,社会影响恶劣。
同时,张某某在作案后逃离现场,未能主动投案,悔罪表现不足。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张某某应从重处罚。
四、案例分析1.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本案中,张某某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即主观上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权。
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因素。
2. 量刑分析在故意伤害罪的量刑中,应根据犯罪情节、被害人谅解程度、被告人的悔罪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公选课法律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的是一起典型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
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于2019年3月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某某将位于某市某区的一套房屋出租给李某某居住,租赁期限为一年。
合同中约定租金为每月3000元,押金为一个月租金,共计3000元。
合同还约定了房屋的维修责任、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等内容。
在租赁期间,双方关系和谐,李某某按时支付租金。
然而,在2020年4月,李某某发现房屋出现严重漏水问题,经检查发现是房屋本身的防水层老化导致。
李某某多次与张某某协商维修事宜,但张某某以房屋已过保修期为由拒绝承担维修责任。
李某某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某承担维修责任并赔偿损失。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房屋漏水问题是否属于房屋本身的瑕疵,应由出租人张某某承担维修责任?2. 房屋是否已过保修期,张某某是否可以免除维修责任?3. 李某某的损失如何计算?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租赁物不符合租赁合同约定的,出租人应当承担维修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二条:“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租赁物应当符合约定的用途。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三条:“租赁物需要维修的,出租人应当及时维修。
出租人未及时维修,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五条:“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
”四、案例分析1. 关于房屋漏水问题是否属于房屋本身的瑕疵,应由出租人张某某承担维修责任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二条的规定,租赁物应当符合约定的用途。
在本案中,房屋漏水严重影响了李某某的正常居住,属于房屋本身的瑕疵。
因此,张某某作为出租人,应当承担维修义务。
法律经典案例解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00年5月20日,被告人刘涌因与赵某发生纠纷,指使他人持刀将赵某杀死。
2001年4月24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刘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3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
二、案例争议焦点1. 关于刘涌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2. 关于刘涌的量刑是否适当。
三、案例分析1. 关于刘涌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1)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①客观要件: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②主体要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③主观要件:故意。
(2)刘涌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中,刘涌指使他人持刀将赵某杀死,其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刘涌的行为具有非法性,其指使他人持刀杀人,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利;其次,刘涌的行为具有故意性,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赵某死亡,仍故意实施;再次,刘涌的行为具有主体要件,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 关于刘涌的量刑是否适当(1)关于刘涌的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如下:①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②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③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刘涌的量刑是否适当本案中,刘涌故意杀人,致人死亡,其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严重情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刘涌应当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刘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符合刑法规定。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还需考虑以下因素:①犯罪动机:刘涌的犯罪动机是否恶劣;②犯罪手段:刘涌的犯罪手段是否残忍;③犯罪后果:刘涌的犯罪行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④犯罪情节:刘涌的犯罪情节是否恶劣。
法律经典案例的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0年5月,辽宁省铁岭市铁法矿区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刘涌纠集手下打手,将被害人李某杀害。
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舆论呼吁依法严惩凶手。
经过侦查,刘涌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
2001年,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刘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刘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2003年,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刘涌被执行死刑。
二、案件分析1.案件性质刘涌案是一起典型的暴力犯罪案件。
刘涌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头目,利用组织势力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残害无辜群众,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此案充分暴露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危害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2.法律适用(1)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刘涌在犯罪过程中,故意杀害李某,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2)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组织。
刘涌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头目,组织手下打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其行为已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3.案件处理(1)一审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刘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充分考虑了刘涌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作出了判决。
(2)二审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刘涌被执行死刑。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案例分析结论1.刘涌案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严格依法办案,确保了案件处理的公正、公平。
2.刘涌案警示我们,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必须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法律经典民法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涉及王某某(原告)与李某某(被告)之间的财产分割纠纷。
王某某与李某某于200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婚后,双方共同购买了位于某市的房产一套,登记在李某某名下。
2015年,王某某发现李某某有外遇,并携带家中贵重物品离家出走。
2018年,王某某起诉至法院,要求与李某某离婚,并分割共同财产。
二、案件争议焦点1. 王某某与李某某的婚姻关系是否应当解除?2. 共同购买的房产如何进行分割?三、案件事实1. 王某某与李某某于2000年登记结婚,婚后感情一般。
2015年,王某某发现李某某有外遇,并携带家中贵重物品离家出走。
2. 王某某与李某某共同购买了位于某市的房产一套,登记在李某某名下。
购房时,王某某支付了部分首付款,并承担了大部分贷款。
3. 王某某与李某某育有一子一女,子女均由王某某抚养。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夫妻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另一方可以请求离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法院判决1. 关于婚姻关系的解除:法院认为,李某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反了夫妻忠诚义务,王某某有权请求离婚。
因此,法院判决准予王某某与李某某离婚。
2. 关于共同财产的分割:法院认为,王某某与李某某共同购买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进行分割。
考虑到王某某在购房时支付了部分首付款,并承担了大部分贷款,法院判决房产归李某某所有,王某某可获得相应的补偿。
六、案例分析1. 本案中,法院判决准予王某某与李某某离婚,是基于李某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反了夫妻忠诚义务。
这体现了婚姻法对于夫妻忠诚义务的重视,以及对婚姻家庭稳定的维护。
法律经典案例例子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王某某与被告张某某于2010年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某某将其位于某市某区的房屋出租给王某某,租赁期限为三年。
合同签订后,王某某向张某某支付了三个月的租金作为定金。
2011年6月,张某某因个人原因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王某某不同意,双方发生纠纷。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张某某是否有权提前解除租赁合同?2. 王某某能否要求张某某赔偿损失?3. 双方应如何处理房屋租赁合同中的违约责任?三、案例分析1. 张某某是否有权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某提出的解除合同的理由是个人原因,不属于不可抗力范畴。
因此,张某某无权提前解除租赁合同。
2. 王某某能否要求张某某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某未按合同约定履行租赁合同,提前解除合同,已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王某某有权要求张某某承担违约责任。
3. 双方应如何处理房屋租赁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在本案中,王某某在得知张某某违约后,未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
因此,王某某在要求张某某承担违约责任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具体到本案,以下为处理房屋租赁合同违约责任的建议:(1)张某某应向王某某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可根据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确定。
(2)张某某应退还王某某已支付的租金和定金。
(3)张某某应赔偿王某某因违约造成的其他损失,如房屋装修费用、搬迁费用等。
法律经典民法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与李某于2010年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某将其名下位于某市的房屋出租给李某,租赁期限为三年。
合同中约定租金为每月5000元,李某需在每月的5日前支付当月租金。
合同签订后,李某按照约定支付了前两个月的租金,但从第三个月起,李某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支付租金。
张某多次催讨未果,遂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支付拖欠的租金及逾期付款违约金。
二、争议焦点1. 李某是否应支付拖欠的租金?2. 李某是否应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支付违约金。
四、案例分析1. 李某是否应支付拖欠的租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明确约定了租金支付的时间和金额。
李某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租金。
李某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支付租金,违反了合同约定,因此李某应支付拖欠的租金。
2. 李某是否应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支付违约金。
在本案中,李某拖欠租金的行为已经构成违约,张某有权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
至于违约金的数额,可以参照合同约定或者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五、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李某拖欠租金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因此,法院判决李某支付拖欠的租金及逾期付款违约金。
六、案例启示1.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约束,当事人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法律经典案例分析文章(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王某某与李某系邻居,双方因相邻土地的使用权发生纠纷。
王某某认为李某在其土地上建造的建筑物侵占了其土地的使用权,遂将李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李某拆除建筑物,恢复原状。
李某辩称,其建造的建筑物并未侵占王某某的土地使用权,且建筑物已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李某的建筑物是否侵犯了王某某的土地使用权。
二、案件事实1. 王某某与李某系邻居,两家土地相邻。
王某某的土地面积较大,李某的土地面积较小。
2. 李某在其土地上建造了一座两层楼高的建筑物,建筑面积约为200平方米。
3. 王某某认为,李某的建筑物侵占了其土地的使用权,故将李某诉至法院。
4. 李某辩称,其建造的建筑物已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未侵犯王某某的土地使用权。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的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未与王某某协商,且建筑物面积较大,已严重影响了王某某的土地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李某的建筑物侵犯了王某某的土地使用权,应予以拆除。
据此,法院判决李某拆除建筑物,恢复原状。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相邻关系和土地使用权问题。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关键点:1. 相邻关系:相邻关系是指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因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本案中,王某某与李某的土地相邻,双方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 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本案中,王某某与李某的土地相邻,李某在未经王某某同意的情况下,在其土地上建造建筑物,侵犯了王某某的土地使用权。
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本案中,李某的建筑物侵犯了王某某的土地使用权,法院依据该条规定,判决李某拆除建筑物,恢复原状。
法律典型案例分析的(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张三以100万元的价格购买李四位于某市的房产。
合同签订后,张三依约支付了定金10万元。
然而,在交付房屋的过程中,李四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交付房屋。
张三认为李四的行为构成违约,遂将李四诉至法院。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1. 李四是否构成违约?2. 张三的损失如何计算?三、案例分析(一)李四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李四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交付房屋,显然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交付义务,构成违约。
(二)张三的损失如何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张三的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金损失:张三已支付定金1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因此,张三可要求李四返还20万元定金。
2. 房屋租金损失:由于李四未按合同约定交付房屋,导致张三无法入住,张三因此遭受的房屋租金损失也应由李四承担。
3. 诉讼费用:张三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产生了诉讼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综上所述,张三的损失共计20万元(定金损失)+ 房屋租金损失 + 诉讼费用。
四、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李四的行为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上述分析,法院判决:1. 李四返还张三20万元定金;2. 李四赔偿张三房屋租金损失及诉讼费用。
五、案例启示本案启示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2.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3. 如发生违约行为,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实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三(化名),男,30岁,某市一家企业员工。
2018年与李四(化名)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不久,张三发现李四存在家庭暴力行为,且多次出轨。
张三对此深感痛苦,遂于2020年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争议焦点1. 张三是否有权要求离婚?2. 婚后财产如何分割?3. 子女抚养权归谁?三、案件分析1. 张三是否有权要求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本案中,李四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多次出轨,符合上述第二种情形。
因此,张三有权要求离婚。
2. 婚后财产如何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本案中,张三与李四婚后共同财产包括房屋、汽车、存款等。
在分割财产时,应遵循公平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具体分割方式如下:(1)房屋:房屋归张三所有,李四享有该房屋一半的份额。
(2)汽车:汽车归张三所有,李四享有该汽车一半的份额。
(3)存款:存款归张三所有,李四享有该存款一半的份额。
3. 子女抚养权归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本案中,张三与李四的儿子尚未满两周岁,属于哺乳期内的子女。
根据法律规定,应优先考虑由母亲抚养。
但考虑到张三经济条件较好,且对儿子关爱有加,法院最终判决儿子由张三抚养,李四支付抚养费。
四、判决结果1. 准予张三与李四离婚。
2. 房屋、汽车、存款等共同财产按上述分析进行分割。
3. 儿子由张三抚养,李四支付抚养费。
法律经典案例分析内容(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张三与被告李四于2010年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李四将其位于某市某区的房屋出租给张三,租赁期限为三年。
合同约定租金为每月5000元,每年递增5%。
合同签订后,张三按照约定支付了首期租金,并搬入房屋居住。
然而,在租赁期间,双方因房屋质量问题、租金支付等问题产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1. 房屋质量问题是否属于租赁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2. 张三是否应继续支付租金;3. 双方应如何处理房屋租赁合同。
三、案例分析1. 房屋质量问题是否属于租赁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交付的租赁物应当符合约定的用途。
租赁物不符合约定或者不符合使用目的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但双方在合同中并未明确约定房屋质量问题的责任承担。
因此,从合同约定来看,房屋质量问题不属于租赁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
2. 张三是否应继续支付租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时间和数额支付租金。
”在本案中,尽管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但并未影响张三正常使用房屋。
根据合同约定,张三应继续支付租金。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租赁物,不得擅自改变租赁物的性质、用途。
”张三在使用房屋过程中,未擅自改变房屋性质和用途,故其应继续支付租金。
3. 双方应如何处理房屋租赁合同针对房屋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时间和数额维修租赁物。
租赁物需要维修的,出租人应当及时维修。
”在本案中,李四作为出租人,应承担房屋维修的责任。
对于房屋质量问题,李四应立即进行维修,以保障张三的居住权益。
对于租金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租赁物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应当将租赁物返还出租人。
中国法律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王某某,男,汉族,35岁,某市某区居民。
2010年,王某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王某某购买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一套房产,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开发商应在2011年12月31日前将房屋交付给王某某。
然而,开发商未能按期交房,直至2012年6月才完成交房。
王某某认为开发商违约,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违约金及赔偿损失。
二、争议焦点1. 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2. 违约金的计算标准及数额如何确定?3. 王某某的损失如何确定?三、法院判决1. 开发商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
2. 违约金的计算标准及数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本案中,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计算标准,即按每日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据此,法院判决开发商应支付王某某违约金共计4.7万元。
3. 王某某的损失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本案中,王某某因开发商延期交房,导致其无法按时入住,给其生活带来不便。
法院根据王某某提供的证据,判决开发商赔偿王某某经济损失1万元。
四、案例分析1. 合同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违约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判决开发商支付违约金,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法律经典案例分析
一、案件背景2010年,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张三将其名下的房屋出售给李四,价格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双方按照约定履行了相关手续,李四支付了首付款30万元,张三将房屋过户至李四名下。
然而,在房屋交付过程中,双方发生了纠纷。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张三是否构成违约?2. 李四是否可以解除合同?3. 案件的责任承担及赔偿问题。
三、案件事实1. 2010年,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张三将其名下的房屋出售给李四,价格为100万元。
2. 合同签订后,双方按照约定履行了相关手续,李四支付了首付款30万元,张三将房屋过户至李四名下。
3. 在房屋交付过程中,张三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交付房屋,导致李四无法入住。
4. 李四要求张三承担违约责任,但张三拒绝。
四、案件分析1. 张三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张三在房屋交付过程中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交付房屋,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2. 李四是否可以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张三明确表示不履行交付房屋的义务,李四有权解除合同。
3. 案件的责任承担及赔偿问题(1)张三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李四因房屋交付问题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房屋租赁费、物业费等。
(2)李四有权要求张三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3)双方因房屋买卖合同产生的纠纷,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判决结果经法院审理,判决如下:1. 张三构成违约,应赔偿李四因房屋交付问题造成的损失。
2. 李四有权解除合同,张三应返还李四已支付的购房款及相应利息。
3. 双方因房屋买卖合同产生的纠纷,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案件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三(原告)与李四(被告)于2015年1月1日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张三购买李四名下位于某市的房屋一套,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张三支付定金20万元,剩余款项在房屋过户后支付。
2015年2月1日,张三向李四支付了20万元定金。
然而,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过程中,李四以房屋存在产权纠纷为由,拒绝办理过户手续。
张三遂诉至法院,要求李四返还定金并承担违约责任。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李四是否存在产权纠纷,是否构成违约?2. 张三是否可以要求李四返还定金?3. 李四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三、法院判决1. 关于李四是否存在产权纠纷,是否构成违约的问题。
法院经审理查明,李四名下房屋确实存在产权纠纷,该纠纷源于其与前妻的离婚诉讼。
由于该纠纷尚未解决,李四无法将房屋过户给张三。
因此,法院认定李四构成违约。
2. 关于张三是否可以要求李四返还定金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李四因房屋产权纠纷导致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5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返还定金。
因此,法院判决李四返还张三定金20万元。
3. 关于李四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李四因房屋产权纠纷导致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法院判决李四承担违约责任,即支付张三违约金。
四、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房屋买卖纠纷案件,具有以下特点:1.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较为常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买卖市场日益繁荣,由此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2. 产权纠纷是房屋买卖纠纷的主要原因。
在房屋买卖过程中,产权纠纷是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刑事法律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三,男,25岁,某市某区人。
2018年6月,张三与邻居李四因琐事发生争执,张三持刀将李四刺伤。
经鉴定,李四的伤势构成重伤二级。
案发后,张三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争议焦点1. 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张三是否具有自首情节?3. 对张三如何量刑?三、案例分析(一)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本案中,张三持刀将李四刺伤,致其重伤二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张三是否具有自首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张三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符合自首情节。
根据刑法规定,对张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对张三如何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和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张三的量刑应考虑以下因素:1. 张三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应依法从重处罚;2. 张三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 张三的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因素。
综合以上因素,对张三的量刑建议如下:1. 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 考虑到张三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 根据张三的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因素,建议对其从轻处罚,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四、结论在本案中,张三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但考虑到其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建议对张三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此案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纪守法,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经典案例分析1、【案情】1987年7月,王某因实施暴力强奸而被人民法院依法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后其服刑表现不错,1999年7月被假释。
2001年3月的一天,王某盗窃一辆汽车(价值8万元多元)而未被发现。
200 3年4月,王某因参与以传播“非典”相威胁敲诈某市多所高校钱财的行为而被逮捕,其后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问题】(1)对王某适用假释是否合法?为什么?(2)对王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3)对王某上述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4)对王某上述敲诈高校钱财的行为应如何处理?(5)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6)假设王某在假释考验期间并没有实施新的犯罪行为,而表现正常。
现2003年4月,其因参与以传播“非典”相威胁敲诈某市多所高校钱财行为而被逮捕,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王某其实真实姓名为“汪某”,因为在1981年的元月份曾经实施了一起重大恶性爆炸案件,公安机关在全省发布通缉令而成为被通缉重大嫌疑犯,为了逃避侦查而改名为“王某”。
请问在此种情形下对其依法如何处理?为什么?1、【参考答案】(1)对王某适用是合法的。
因为对王某暴力强奸行为定罪量刑的活动发生97年刑法实施之前,根据刑法时间效力(“从旧兼从轻”原则),对该暴力犯是可以适用假释的。
(根据9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法时间效力问题的若干规定》第8条);(2)需要撤销假释。
因为其在假释期间又犯了新罪,根据刑法第86条第1款的规定,应当撤销假释(犯新罪的时间有限定即假释考验期间内,但发现该新罪的时间原则上并无时间限定)。
(3)该盗窃罪发现的时候并没有超过追诉时效,故应当定罪处罚,但同时要考虑王某对该盗窃罪由自首表现,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王某利用传播“非典”敲诈高校钱财构成敲诈勒索罪,而且是在假释期满后不久,构成累犯,依法从重处罚。
(5)撤销假释后,将强奸罪剩余的3年有期徒刑同盗窃罪、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其中,对盗窃罪要考虑因自首而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对敲诈勒索要考虑属于累犯而依法从重处罚。
(6)在此情形下依然应当追究其爆炸罪的刑事责任。
因为该犯罪行为已经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而犯罪嫌疑人王某逃避侦查的,依法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此时,应以爆炸罪同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
(因为爆炸罪属于漏罪且不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故假释不能撤销)。
2、【案情】被告人熊某,男,1963年10月27日出生,汉族,工人,因涉嫌绑架罪被羁押。
2001年1月27日下午,熊某跟踪其妻子马某至本市某宾馆,直入6 07房间。
熊某在服务台查询得知该房间登记入住者是张某(男)后,立即打电话约其好友某甲,并让甲又邀约某乙、某丙等三人赶往该宾馆门口会合,五人会面后,即一起闯入607房间,发现其妻马正和张某躺在一起,即对张某一通拳打脚踢(后经鉴定,张某的损伤程度维轻微伤甲级)。
之后,熊某责问张某如何解决此事,张某表示不知马某已婚,并提出给熊某2万元了解此事。
熊某则表示要了解此事,至少得拿出10万元,威胁张某立即打电话去筹钱,并强迫张某当场写下10万元的欠条。
张某只得打电话给朋友黄某,以自己急需用钱为由,让黄某送5万到朋友程某处再转交给熊某。
随后,在熊某的安排下,将张某带到甲租住的一房间内看押,由乙前往程某处取走送来的5万元。
由于张某的朋友报案,熊某被抓获,张某被放回,其他同案人潜逃。
【问题】请分析熊某的行为性质。
【参考答案】被告人熊某的行为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首先,敲诈勒索罪和以胁迫为手段的抢劫罪之区别关键在于二者所采取的威胁方式、内容和占有财物的时空性。
熊某勒取张某的钱财,既非当场取得,所采用的手段也非暴力威胁(熊某的暴力伤害也是一时激愤的单纯的伤害行为,而非出于抢劫故意的暴力)。
即本案中熊某虽有暴力相威胁,但其获取钱财的手段并不是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是抓住被害人的“短”进行敲诈,所获钱财也非当场取得,故不符合抢劫罪特征。
其次,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实现勒索目的方式不同。
(勒索型)绑架罪是向被绑架人的亲友或者其他相关第三人索要财物,所采用的威胁手段主要是以杀伤被绑架人为内容,属于暴力威胁范畴。
而敲诈勒索则不以绑架行为为前提,其威胁或者要挟以及索财命令的直接对象基本上为同一人,即被勒索人。
本案中,熊某以张某与其妻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为由相要挟,迫使张某写下借据,勒索张某钱财10万元,但熊某并没有杀伤张某为威胁,其勒索行为是发生并完成在控制张某人身自由之前的。
尽管勒索既遂的5万元是由张向其朋友借的,但仍是张某以自己急需要用钱为由向朋友借来的。
熊某要挟和勒索的直接对象都是张某本人,而没有以控制张某的人身自由或伤害、杀害张某为内容直接向他人发出勒索指令。
总之,熊某勒索成功所凭借的手段仍是张某的“把柄”,勒索的对象也仅是张本人。
故不构成绑架罪。
3、【案情】某县酒店承包人章某(男,1964年12月生),因经营不善而严重亏损,遂产生了绑架勒索财物的主意。
经考察,章某选定了本县个体户吴甲之子吴乙(7岁)为绑架对象,并对吴乙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跟踪了解。
2003年9月14日上午,章某对本酒店的服务员王某(女,19 85年12月生)说:有人欠债不还,咱们去把他孩子带来扣押,逼其还债。
王某同意。
当日中午,章某将王某用车带到吴乙的学校并将吴乙指认给王某。
随后,王某将吴乙骗出。
章某与王某一起将吴乙带回酒店,将吴乙关押于贮藏室内。
16时许,章某打电话给李某(女,1 986年5月生,系章某外甥女),告诉她自己绑架了一个小孩,要求她帮助自己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并告知李某吴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勒索50万元人民币,并表示事成之后必有好处。
李某同意。
随后一个多小时内,李某共3次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
次日,章某赶到李某住处,再次要求李某继续打电话向吴家勒索,李某予以拒绝。
9月17日,因被害人家属报案,三被告人被抓获。
【问题】(1)分析上述有关人员的构成何罪以及共同犯罪情形。
(2)分析本案中的犯罪停止形态及刑事责任。
(3)如果本案中章某见勒索未成杀死吴乙,则章某构成何罪,如何处罚?【参考答案】(1)章某构成绑架罪,王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李某构成绑架罪。
对于绑架吴乙的行为,章某与李某属于共同犯罪情形,其中章某作为该绑架罪的主犯,李某属于绑架罪的从犯。
(2)章某与李某的绑架罪均属于既遂。
李某虽然后来拒绝了章某的要求,但一方面由于绑架罪是行为犯,一旦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实施了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并将被害人实力控制起来,就构成既遂,是否实现了勒索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既遂;另一方面,作为共犯中的帮助犯,李某的自动放弃犯罪行为并不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也不能成立中止。
在刑事责任方面,王某与李某犯罪时候均不满1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李某属于绑架罪共犯中的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则此时章某仍构成绑架罪,依法适用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4、【案情】姜某于10月21日商场闲逛时,正好遇到在门市部任售货员的高中同学金某,姜某看货架上摆满了高档电器,遂起盗窃之心。
姜某对金某说:“没想到这儿东西还挺多!”金某漫不经心地说:“还行!”当晚,姜某到金家,密谋盗窃某商场门市的电器一事。
金某开始不太同意,后来在姜某的鼓动下终于同意了,并让姜某上心点,准备充分点。
第四天晚12点多,姜某、金某撬开商场后,偷得电器数十件,价值3万余元。
在逃离现场时,金某为破坏现场,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子。
在逃跑的路上,金某说:“我把电炉插上了。
”姜未吱声,事后才知道电炉是为了放火。
当夜,该市场被火烧毁。
【问题】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1)姜某构成什么罪?金某构成什么罪?两人之间有无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2)如果当时姜某看金某将电炉插上,并问金某:“干吗?”金某回答:“破坏现场呀!”姜某夸道:“还是你老兄厉害。
”接着两人离开现场,大火烧毁了该门市部,此时,姜某与金某的行为如何定性?(3)如果金某在插电炉时,姜某并不知道,只是站在商场大门处等姜某出来。
此时,正巧该门市部主任到市场有事,看见姜某站在该市场门口身边一大堆电器且商场的后门半开着,便查问姜某:“你在这儿干什么?”姜某很害怕,操起事先准备好的铁棍朝商场主任头上砸去,主任当即倒地。
后经查验,主任为重度脑震荡。
金某放火后与姜某匆匆带着赃物逃离了现场。
综观全案,姜某、金某各构成什么罪?【参考答案】(1)姜某行为构成盗窃罪。
金某构成盗窃罪和放火罪。
姜某和金某和盗窃的共同故意,并共同实施了盗窃电器的行为,因而是共同犯盗窃罪。
而金某在放火时,并没有与姜某商量,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放火犯罪故意,而且姜某也没有实施放火行为,所以姜某不能构成放火罪的共犯。
(2)姜某、金某应构成共同犯罪,构成共同放火罪和共同盗窃罪。
因为二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并且有协同一致的犯罪行为。
(3)姜某构成抢劫罪,金某构成盗窃罪和放火罪。
刑法经典案例分析和参考答案[案情]2被告人:童某,男,36岁,原系某国有工厂采购员。
被告人:林某,女,34,同厂工人。
童某因贪污罪于1999年1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2003年5月,童又起意强*厂里的女青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林某商量,由林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林某家中。
晚饭时,童、林二人设法用酒将平某灌醉,林某故意离家去别处睡觉。
童某正欲行*时,平某惊醒,大喊救命。
童某惟恐被邻居发觉,用手扣住平某的嘴,被平某狠咬一口。
童某又生恶念,用双手猛扼平某的颈部,致平某窒息死亡。
林某次日回家,发现平某已死,惊恐之余,答应为童某掩盖罪行。
当晚,童、林二人将平的尸体装入麻袋运送到郊外,投进了江里。
[问题](1)童某的行为构成何罪?(2)林某的行为构成何罪?(3)对童某与林某依法应当如何处罚?[参考答案](1)童某的行为分别构成强*罪(未遂)、故意杀人罪。
(2)林某的行为构成强*罪(未遂)、帮助毁灭证据罪。
(3)童某与林某构成强*的共同犯罪,其中童某应为主犯,林某为从犯(帮助犯),所以,对于林某的强*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童某,因其强*罪与故意杀人罪发生在贪污罪缓刑的考验期内,故应撤销缓刑,把贪污罪3年有期徒刑与强*罪(未遂)、故意杀人罪三罪实行数罪并罚;对林某则应以强*罪(未遂)、帮助毁灭证据罪两罪进行并罚。
[案情]5董某在某纺织公司做工期间,因违反公司纪律被开除。
某年12月12日下午,公司总经理发现董某被开除后仍滞留公司并住公司宿舍,于是训斥和驱赶董某,董某便怀恨在心,欲行报复。
12月13日凌晨约3点40分,董某拿了一盒火柴离开留宿的宿舍,走到四楼仓库的货梯边,乘四周无人之际,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纱料,结果酿成大火,烧毁四楼仓库内所有的货物和仓库北部用木板违章隔成的女工宿舍,仓库货物燃烧时放出大量毒气,通过气窗进入仓库外侧的女工宿舍,致使61名公司员工被大火毒死、熏死,15名女工受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