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管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幼儿园班级管理第三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原则

幼儿园班级管理
(三)、巧用环境资源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幼儿园 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 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同伴 交往。”
幼儿园班级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
4.科学领域: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 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 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它的核心 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 初步的探究能力。 5.艺术领域: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幼 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 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园班级管理
二、外在目的——形成办园特色,打 造
幼儿园班级管理
从五个领域分析: 1.健康领域: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 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 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2.语言领域: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可见它 的重要性,同时它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 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3.社会领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 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 的基本途径。
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深人了解不同班级 幼儿的年龄特征,掌握其身心发展的一 般特点;同时要注意同一班级中不同幼 儿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幼儿的个性特 点,有针对性地施以不同的管理。性格 直率者可以单刀直入地教育,性格内向 者则需要和风细雨式的教育。
幼儿园班级管理
三、保教结合的原则
保教结合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是保育 与教育的合称。“保”和“教”是幼儿 园整体教育的不同方面,二者对幼儿全 面发展均会产生重要影响。“保”就是 保护幼儿的健康,包括身体方面、心理 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健康。“教”即幼儿 园的教育教学,是按照体、智、德、美 、劳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 进行全面的教育。
教育管理原理

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管理原理是指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它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教育管理原理的正确应用对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管理原理要注重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的对象是人,而教育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育管理中,要注重尊重和关爱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情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教育管理原理要注重科学决策。
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决策来指导和支持。
教育管理者应当善于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决策模型,充分调研和了解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做出符合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决策。
再次,教育管理原理要注重团队合作。
教育管理是一个集体活动,需要各个教育工作者之间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
教育管理者应当重视团队建设,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最后,教育管理原理要注重持续创新。
教育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领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教育管理者应当勇于尝试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鼓励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教育管理原理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它对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管理者应当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团队合作和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自考00449教育管理原理知识考点复习资料

重点难点重点重点难点重点重点课程知识框架教育管理原理第一编总论1、教育管理学概述2、教育管理的原理与职能3、教育管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第二编宏观教育管理论4、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5、教育预测与教育规划6、教育体制7、教育人事行政8、教育财务行政9、教育行政信息及其管理10、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第三编微观教育管理论11、学校管理目标12、学校管理内容13、学校管理过程第四编教育领导与效能论14、教育领导15、教育领导效能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概述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管理与教育管理知识点1管理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知识点1管理2、管理的属性: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管理的非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正面背面知识点1管理3知识点2教育管理1、教育管理的含义: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教育管理活动一般分为宏观的教育管理—教育行政和微观的教育管理——学校管理两方面。
知识点2教育管理2、教育管理的产生:学校管理的产生早于教育行政,自从产生了学校教育就有了学校管理。
如明代国子监“监规”对学生的要求有明文规定,言行越轨者要“杖一百”,并充军;如古希腊的斯巴达学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规定以体育和军事在“教练所”与“青年军训团”中训练统治阶级的子弟。
知识点2教育管理2、教育管理的产生:教育行政并非与国家同时产生,而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为标志的。
进入19世纪,各国纷纷设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了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
(产生原因详见P46)知识点2教育管理知识点2教育管理3知识点2教育管理4知识点2教育管理4(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的()ABCD.【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44)谢谢第二节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知识点1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1第二节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知识点1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机构与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3、 教育艺术的概念: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方面的教育个性和特点。(pint [pa?nt]:品脱)(105)
4、 教育艺术特点:情感性;双边性;创造性;审美性
5、 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区别:(107)
认识教育规律: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向实践学习;向创造条件使一定教育规律得以实现;注重多种教育规律协同发生作用服务一定的教育目的;利用教育规律加速或延缓教育系统某方面发展的进程;把教育规律理论转化为行动指南。
第二节、教育原则(95)
1、 概念: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育的根本性准则。
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第一节、教育规律
1、 概念:教育系统在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81)
2、 分类:教育结构规律、教育功能规律、教育发展规律(87)
3、 教育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89)
4、 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意味着教育主体在教育规律面前无能为力,而是要求教育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科学地认识和利用教育规律。(91)
幼儿园班级管理第三章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原则

幼儿园班级管理第三章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原则目的:任务:1.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通过班级管理,营造积极、和谐、温馨的教育氛围,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2.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学习社会交往技能: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互助,培养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借助班级管理,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塑造阳光健康的人格。
5.促进师幼亲密关系:减少幼儿园与家庭的分离感,提高师幼之间的亲近感和互动,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
原则:1.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
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兴趣和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活动,注重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2.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班级管理,注重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全面促进幼儿的成长。
3.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
创设舒适、安全、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以便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4.重视教师引导和监控。
教师是班级管理的关键人物,重要任务是引导幼儿行为规范,监控幼儿学习进程。
教师要具备倾听、观察、引导的能力,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指导。
5.强调与家庭的合作。
积极与家长沟通,与家庭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互通家庭和班级的信息,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负责。
6.注意正面激励。
通过对幼儿的积极行为给予关注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7.强调交流互动。
班级管理应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集体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
通过以上的目的、任务和原则,实施幼儿园班级管理,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社会适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教育管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综合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必须科学地组织和 调动教育系统内外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从而更 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教育本身是一个有组织,有层次的复杂结构,它 们彼此间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与制约的。教育 系统又处在社会这个总系统之中,要受到其他系 统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不 仅要注意教育内部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对教育事业 发展的影响,还要注意教育系统外部因素对教育 事业发展的影响,使各种力量相互配合,达世界已由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进代进 入了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是主要依靠 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 的经济的时代。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教育 观念、教育机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方法及 人才培养的规格等都必须进行改革。现代微电子 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全球化网络技 术将成为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各学科教育的必修 课。重视信息科学与技术将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 个重要特征。
经济的方法是从经济的角度或方面指导、调节和 影响教育教育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 教育经费政策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1)办教育需要经费,巧妇维为无米之炊。近年 来,我国也开始重视运用经济的方法来发燕尾服 教育,并已初步获得了一些成效。为了更好地运 用经济的方法来发展教育,要认真总结这几年的 经验,制定更合理的教育经费政策,以便更快地 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权变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 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 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教育事业的发展, 必须认识与适应这种差别,区别不同情况来制定不 同方略,实行动态管理。贯彻这个原则要求做到:
我国幅员广大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教育的要 求和内容应该因地制宜。《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 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实行义务教育方面, 全国可以大致划分为3类地区:一是约占全国人 口1/4的城市、沿海各省中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内 地少数发达地区。这类地区在1990年左右抓紧按 质按量完成普及初中。二是约占全国人口一半的 中等发展程度的镇和农村。这类地区在1995年完 成普及初中。三是约占全国人口的经济落后地区。 这类地区要在国家的支持下采取各种形式积极进 行不同程度的普及基础教育工作。
贵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基本要求

贵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基本要求【贵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基本要求】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节目的和基本原则1.贵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旨在保障学生的权益,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学校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照顾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
第二节学校分类与管理体制1.学校按学制划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由地方和中央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2.根据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学校可分为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
第二章学校组织和设置第一节学校领导和管理机构1.每所学校设立校长,校长承担学校行政管理的全面责任。
2.学校应设立教务处、德育处、学生处等管理机构,负责教务、德育和学生管理。
第二节教师队伍建设1.学校应根据需求和教学任务,按照国家规定合理设置教师编制。
2.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教育背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第三节学生管理1.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学校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教育教学活动第一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1.学校应编制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各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2.重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要兼顾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的培养。
第二节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节学科评价和考试制度1.学校应建立科学客观的学科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2.考试应合理设置,不能过分强调应试能力,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第四章学校安全与保卫第一节学校安全管理1.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2.学校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校园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二节校园环境和设施1.学校要关注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条件。
2.校园设施要定期修缮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大全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大全第一章:教育学概论1.1 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教育的本质、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答案: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1.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探讨教育的本质、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教育的改进和发展。
答案: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探讨教育的本质、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3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意识地引导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使其适应社会生活和实现个人发展的过程。
答案: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意识地引导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使其适应社会生活和实现个人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原理2.1 人的发展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人的基本特征和潜能,而环境因素则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人的发展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2.2 什么是适应教育?适应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提供个性化教育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发展潜能的教育方式。
答案:适应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提供个性化教育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发展潜能的教育方式。
2.3 什么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
答案:终身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
第三章:教育的基本原则3.1 教育的个别差异原则是什么?教育的个别差异原则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第三章2 原则与方法

突型的讨论,如谁对谁错等;二是多种
求解可能型的,如我们如何帮助班上有 听力障碍的小朋友。
情境案例: 艾伦正在水箱旁边用各种容器玩水,
但很快地水溅得满地都是。
面对此情境,你会怎么做?
• 通过观察分析行为的原因,针对原因
有效地进行指导。
• 用假如的形式设想在某种原因下处罚 儿童将会如何影响儿童自身的成长。
内容导航
• 幼儿社会教育的原则 • 幼儿社会教育的常用方法 一般方法 特殊方法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原则 (一)情感支持原则 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 立教师与幼儿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幼
儿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投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 围; 2.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
• 有一个可讨论的论题,这个论题要么是 存在价值冲突,要么是有潜在的众多可 能性。 • 讨论中,教师的首要作用是引导,而不 是指导。 • 讨论的主题应当是幼儿熟悉、理解的。
(4)行为评价法
• 行为评价法是指教师对幼儿的社会行为表现给予肯 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增强和巩固其好的行为,削弱 、消除其不好的行为的方法。 • 行为评价法分为积极的行为评价和消极的行为评价 两种。
• 运用移情训练法需要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 ①提供的情境是幼儿熟悉或能理解的。 ②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已有体验,以唤起情感共鸣 ③情感的共鸣要与良好的行为练习和习惯培养结合起来。 ④教师应与学前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 。
2、角色扮演法
• 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幼儿 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幼儿体验角色的情绪情
(3)行为练习法
• 指教师在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让幼儿按照正确 的社会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并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 进行实践,以形成幼儿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方法。 • 注意事项: ①行为练习要有明确目的;
00449《教育管理原理》自考必过笔记

教育管理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二.简答题:1.管理的属性和特点有那些?答: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政治性和非政治性的统一①管理的非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②管理的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特点:①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的②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③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④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与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简述教育管理的产生?①在教育管理中,学校管理的产生比教育行政的产生要早。
有学校教育就有了学校管理②教育行政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
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多处于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进入19世纪,,各国纷纷设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了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
1817年,普鲁士的教育部脱离内政部而独立;1828年法国也设立了教育部;中国于1905年设立学部,后改称教育部3.简述教育管理的特点?①教育管理总是为一定国家占统治地位阶级政治路线和阶级政策服务的,具有一定的阶级性②教育管理是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产生和制约这些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相互依存的。
③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管理活动4.简述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①民主化②相对集权化③科学化④效率化5.简述教育管理现象的种类?(四类)①教育管理的活动:从层次上说有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教育管理活动②教育管理的体制: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③教育管理的机制:教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④教育管理的观念: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6.简述教育管理规律的主要内容?答:教育管理的规律主要包括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①基本规律:从总体上把握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角度而提出,是指在现象中,上述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此构成教育管理的整体②特殊规律:从现象四个层面的每一个层面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角度提出的,因此,其特殊的规律也称教育管理的具体规律。
幼儿园教育管理制度

幼儿园教育管理制度一、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1.1 科学性教育管理应当立足科学,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2 民主性教育管理应当体现民主原则,尊重教职工和家长的意见建议,进行广泛的民主讨论和决策,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1.3 法律性教育管理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法律和政策法规,保障幼儿合法权益,维护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1.4 公平性教育管理应当体现公平原则,保障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促进幼儿平等发展,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
1.5 创新性教育管理应当倡导创新理念,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和进步。
二、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2.1 确定教育目标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幼儿园实际情况,确定幼儿园教育的总体目标,明确幼儿成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2 制定教育计划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特点,制定周密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内容,保证教育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3 确保教育质量加强教育评估和监督,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4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教职工和家长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5 培养管理人才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动教育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三、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3.1 教职工管理教育管理应当注重培训教职工,提高教职工的素质和能力,激励教职工发挥创造性和参与性。
3.2 家长管理教育管理应当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教育管理,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学校和家庭的良好合作。
3.3 幼儿管理教育管理应当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4 资源管理教育管理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3.5 教育评估教育管理应当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办法范本(5篇)

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办法范本《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教育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生产教育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按照安全生产法规要求,组织进行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的工作,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四条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应当遵循科学性、及时性、全面性、实用性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企事业单位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章安全生产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教育管理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工作。
第六条安全生产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应当由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织委员会的主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教育管理人员。
第七条安全生产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制度、规章和标准,监督和指导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二)组织和协调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安全生产培训、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工作;(三)制定并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员工按计划参加培训活动;(四)监督和检查安全生产培训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五)收集、整理和分析安全生产教育相关数据,定期报告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管理情况;(六)配合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教育检查和评估工作;(七)接受员工对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回应和改进措施。
第八条安全生产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责任,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和周期。
第十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的培训;(三)事故案例分析和教训总结;(四)工作场所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的培训;(五)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六)其他与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第三章幼儿园管理原则与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二、确立幼儿园管理原则的依据
❖(一)依据教育与管理的基本规律 ❖1.教育的基本规律 P47 ❖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要适应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需
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2.管理的基本规律
❖整体优化原理 ❖合理组合原理 ❖开放与闭合统一原理 ❖动态平衡原理 ❖人本原理 ❖效益原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运用经济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认识经济方法的局限性 ❖2.奖惩结合 ❖(1)论功行赏 赏罚分明(2)慎重
对待 不可滥施 ❖3.全面兼顾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教
职工间的利益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幼儿园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 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质是 通过提高或改变教职工的精神面 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促 进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P65
•
一、行政方法 P61
行政方法是指幼儿园管理者依 靠各级组织机构及其赋予的权力, 通过发布行政指令的方式,直接对 教职员工产生影响的管理手段。
核心:各级组织和管理者要有职、有责 、有权、有能力。
行政方法对任何一种管理都是有必要的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1.权威性 ❖2.强制性 ❖3.单向性(垂直性) ❖4.无偿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行政方法
❖ •优点 有利于信息迅速的纵向传递,使 管:理措施较快发挥作用;有利于集中统 一地调动各种资源;有利于保证上下行 动一致,加强有效控制。P62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A.柏拉图的《理想国》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概述一、概念1.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可看成教育的职能。
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和首要功能。
二、填空题1.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__ __教育______和___学习_ ____的形式进行的。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德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三)严格管理,严守学校纪律,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四)注重科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第四条学校应当根据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机构。
第五条学校应当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质量,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六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修订和废止,应当经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的审议,并报学校领导班子研究通过。
第七条学校领导班子应当组织各级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八条各级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应当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九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制定。
第二章教学工作第十条学校应当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为主”的原则,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注重课程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重视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规范学生行为,保障校园安全。
第三章教师队伍建设第十六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育管理原理

教育管理原理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概述1.管理的属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管理的非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2.管理的特点:1)目标性。
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
2)对象性。
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
3)过程性。
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
4)主客体相会作用性。
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指管理主体作用的对象,包括被管理者人、财、物、信息、时空等。
3.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4.中国在1905年设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美国在1979年设立。
5.教育管理的特点:1)阶级性。
教育管理,归根结底总是为一定国家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路线和阶级政策服务。
2)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性。
教育管理是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产生和制约这些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相互依存的。
3)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管理活动。
6.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1)民主化2)相对集权化3)科学化4)效率化7.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8.教育管理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
9.施泰因的著作《行政学》、《行政》,他被誉为“现代行政学的创始人”。
10.美国学者佩恩的著作《学校行政》。
11.我国教育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2.现代教育管理学有两大源流,一是德国的行政学,二是美国的行政学。
13.德国的行政学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的科学。
施泰因是第一次研究了教育与教育行政、教育学与教育行政学之间的关系。
14.美国的行政学研究行政工作的合理性和效率性的问题。
美国的教育行政学的发展大体上受到了如下集中理论的影响。
1)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行政学的影响。
中小学教育管理

第一篇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章导论一、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教育管理的概念: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三、教育管理分类: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宏观管理)和学校内部的管理(学校管理、微观管理)。
四、教育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社会.。
同一社会。
P4 第二章教育管理的特点一、管理包含的三层意思:1、管理要有正确的目标2、管理要有合理的组织措施3、管理要讲效率二、教育管理的特点:1、管理内容的教育性2、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3、管理过程的复杂性(人的成长周期长,过程非常复杂)三、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1、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的主要矛盾2、教育管理的矛盾是教育主要矛盾的反映3、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四、教育管理的基本范畴:1、主体与客体(教师是教育、管理的主体,学生既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也是教育管理的主体)2、共性与个性3、质量与数量(质量和数量的关系,表现为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的关系)4、有效和无效(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的效益,即在相同的时间里以同样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学生,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更多更好的产品. 无效管理的概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付出辛勤劳动而达不到预期管理效果的管理)5、集权与分权6、权威与服从(教育权威是指教育管理过程中使全体教育人员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服从指教育管理过程中遵照和听从教育权威意见的行为。
教育权威来源于:1、管理者所拥有的职位和职务2、教育管理者本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实绩第三章教育管理的目标一、教育管理目标的作用:1、导向聚合作用2、激励作用3、控制作用二、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依据:1、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3、教育科学理论4、教育发展得客观实际三、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2、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3、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4、有利于改进管理作风,提高管理能力.第四章教育管理的过程第五章教育管理的质量一、教育管理质量的特点:1、教育管理质量标准的综合性2、教育管理质量控制的复杂性3、教育管理质量评价的模糊性4、教育管理质量形成过程的长期性第六章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一、唯物辩证法对教育管理研究的指导作用可以从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中体现出来:1、实事求是的观点2、普遍联系的论点3、动态发展的观点4、矛盾统一的观点5、质量结合的观点二、教育管理研究的具体方法:1、调查法(通过调查,可以收集大量的教育管理方面的客观资料,经过科学分析,能发现问题,揭示规律,形成科学认识,指导决策,反馈效果)2、实验法3、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由研究人员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和改正行动过程中的研究发法)4、其他【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个案分析发(以一个人或几个人,或以一个群体为一个单位做样本对某种教育现象或某种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第二篇中小学教育行政第七章教育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一、教育行政机关的概念:教育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担任教育行政管理专门的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行政机关。
第三章学前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合理组合原理 组合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各个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整体。 相对稳定的组合也称结构。 系统内部由于排列方式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不 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结构——效应不同。 合理的组合使组织具有有序性、聚合性,并对外界环 境变化具有适应性,才能带来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总和 的效应。
(3)开放与闭合统一原理 开放:系统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进行物资、能量、信息等的交流方式。 ——系统在开放过程中才能得到必要的补充、修正 和提高。因此,只有开放才有发展,组织在开放过程中才 能不断进步、提高,而不能闭关自守、故步自封。 闭合: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 相互作用,构成一个连续的闭合回路。 ——可以使其自身具有自我调控与自我完善的功能, 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处于社会之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同时,每一个组织又作为相对独立的实体,管理者要处理 好组织与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关系以及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 的关系,将开放与闭合统一,在开放中求发展,在闭合中 求成效。
第一节 学前教育管理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一、学前教育管理原则的含义 二、确立学前教育管理原则的依据
一、学前教育管理原则的含义 一般说,“原则”就是指本质、基础,或基本的行动 准则、规则,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等。 管理原则是为了达到管理目标,制订指导管理工作的 指导思想和行动要求。是指导管理工作的行动准则。 学前教育管理原则主要是指托幼机构管理原则,即为 实现园所的工作目标,正确处理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矛盾、 关系或问题的指导原则,是对托幼机构管理系统提出的基 本要求,是园所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学前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三、民主管理原则
第三章 教育管理活动概述

第一节
教育管理概说
二、什么是教育管理 (四)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2.教育管理民主化 从各国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民主化的主要趋势一 是以法律为基础,依法实行教育管理,二是建立健 全审议制度。 3.教育管理科学化 教育管理科学化不仅指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现代科学 技术手段,而且更主要的是重视计划及研究发展。
第三节 教育管理活动概说
一、关于活动 (二)活动的特性 1.属性范畴
2.关系范畴
第三节 教育管理活动概说
一、关于活动 (三)活动与动作、运动和实践的关系 活动范畴与动作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活动主 要是由人和动物的动作来完成的。 只有哪些指向了对象的动作,而对象又有了反馈的 动作才能称得上活动。
第三节 教育管理活动概说
二、关于教育管理活动 (二)教育管理活动的要素 2.教育管理活动价值层面的要素 教育管理活动价值层面的要素是指人们以自己的价 值观对教育管理活动进行认识,并对这些认识进行 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那些管理理念性的要素。教育管 理活动价值层面的要素主要是由教育管理活动的本 质、教育管理活动的职能、教育管理活动的效能、 教育管理活动的原理和教育管理活动的原则这些范 畴所组成。此外,还有贯穿在这些要素之中的对教 育管理活动和人自身发展关系的认识所产生的管理 理念这一价值因素。
第三节 教育管理活动概说
二、关于教育管理活动 (三)教育管理活动与人的发展 教育管理活动与人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教育管理活动与从事教育管理活动的人的发展 关系; 二是教育管理活动与在教育活动中被教育管理活动 保障的人的发展关系。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人怎样 生存和发展就看你怎样从事教育管理活动和从事什 么样的教育管理活动。
二、什么是教育管理 (二)教育管理的产生 在教育管理中,学校管理的产生较之于教育行政的 产生来说要旱。 教育行政虽然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但不是一有国 家就有了教育行政,它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它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 的。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多处于 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进入19世纪,各国纷纷设 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了国家一级 的教育行政机构。
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制度一、制度介绍教育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有效管理和规范教育系统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
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管理制度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目标与原则教育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优质、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管理制度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则,如公正公平原则、科学决策原则、法制化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教育管理制度能够在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主要内容1. 教育规划与政策制定:教育管理制度应当包括教育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评估和调整。
通过制订明确的教育规划和政策,可以引导教育发展方向,落实各项教育改革任务。
2. 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教育管理制度需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高效利用。
包括教师配备、教育设施建设、教材教辅物资的供给等方面。
同时,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
3. 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教育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通过对学生学业水平、教师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过程和教育成果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持续改进,提高教育质量。
4. 学校管理与评价:教育管理制度需要对学校管理与评价进行规范和指导。
包括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整体素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四、实施方法1. 法制建设:教育管理制度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和完善法制化的管理机制。
通过法制建设,可以规范教育管理行为,加强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制度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
通过信息化支撑,能够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参与共建:教育管理制度应该倡导广泛参与和多元共建。
通过建立教育管理参与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人的主观选择
B.客观存在的
C.国家意志的反映
D.教育管理的政策依据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我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育
方针、政策为依据,使教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
教育管理活动贯彻方向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进行教育管理活动的基本政治 依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六)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中要合理地组织和利用
人、财、物和时间等资源,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较好的效 益。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1.提高用人的效益。 2.提高对财物的利用率。 3.提高时间利用率。
LOGO
---
教育管理原理
2017.09.28
LOGO
第二章 教育管理的原理与职能
1
教育管理原则
2
教育管理方法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一、教育管理原则概述 ❖ (一)教育管理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教育管理原则是管理教育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基本 要求。
在进行教育管理活动时,要想实现教育的目标,提高管 理效率,就必须把教育管理活动置于正确的原则指导之下; 否则,就不能保证教育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教育管理工作 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育系统内外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 向前发展。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从整体出发,认真研究学前教育与小学、小学与初 中、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关系,不能只把注意力 局限于某一阶段的教育。 2.不能把教育看成足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系统。现代教育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开放性。 3.在教育系统内部,也要协调好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各 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LOGO来自---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二)教育管理原则与教育管理原理的关系
教育管理原则与教育管理原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教育管理原则应以教育管理原理为基础,它是教 育管理原理的体现。 区别:教育管理原理是客观的,而教育管理原则是人的 一种主观选择。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理
❖ 真题训练(单项选择题) 1.和教育管理原理相比,教育管理原则是( D)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五)权变性原则 权变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
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 针对性和适应性。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根据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管理。 2.要看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并按照这些变化来确定对策。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注
意采用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使教育管理活动建立在科 学的基础之上。
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
基本的规律:一是教育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 应。二是教育必须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相适应。
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重视和加强教育立法。 2.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制观念,逐步做到依法 治教。 3.要建立健全教育法规实施的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保证 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四)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必须科学地组织和调动教
2.要采用新的管理理论,特别是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要树立整体最优化的观点;其次,教育管理活动 要有合理的结构;再次,应用系统论要讲究教育管理活动的 层次性。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三)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要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法
律、法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管理行为,从而使教育管理活 动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理
❖ 真题训练(单项选择题) 1.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 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这 是指教育管理原则中的(A )
A.权变性原则
B.有效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2.教育管理活动即受教育规律的制约,也受管理规律的制约, 各种教育管理活动都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做指导,这是说教 育管理应该遵循(D)
A.综合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理
❖ 真题训练(案例分析题)
某校决定采取“满勤奖”的制度加强管理,出满勤者当月 有奖,缺勤一次则全部取消。这一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 很好,无人缺勤、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王老师因病请假两天, 病未痊愈就来上班,却被扣发了奖金。李老师经常小病大养, 实行“满勤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教学效果差,奖金 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迟到两次,在他看来这月奖金已经没 有了,又何必一定准时来上班呢?
LOGO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2.要进行教育改革 只有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教
育改革,才能完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行政体系 的任务。
3.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 教育为社会上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归根结底,足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问题:
1.该校“满勤奖”的激励方式有效吗,是否符合教师工作 的特点?
2.结合权变理论分析该怎么样保证该校教师出勤的积极性。
LOGO
---
第二节 教育管理方法
LOGO
---
第二节 教育管理方法
❖ 一、教育管理方法概述
❖ (一)教育管理方法的含义 教育管理方法是指教育管理者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和
实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教育管理的方法, 在整个教育管理活动的运行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