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本知识
地质基本知识
地质基本知识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球表面形态以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岩石、矿物、地壳、地震、火山、地貌、构造等。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对地质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现象。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包括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和地貌等。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会导致地壳的震动。
火山是地球表面岩浆喷发的结果,形成火山口和火山喷发物。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形和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壳漂移。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野外地质调查、实验室分析和数值模拟等。
实地考察是地质学家亲自到地质现象发生的地方进行观察和记录。
野外地质调查是对地质现象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收集样品和数据。
实验室分析是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化学、物理和显微镜等方面的分析。
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地质过程和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地质学问题。
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质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预测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寻找矿产资源,保护环境等。
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涉及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现象。
通过实地考察、野外地质调查、实验室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地质学家可以揭示地球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地质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地质学基础知识
地质学基础知识地质学基础知识1.1地球及地质作⽤1、地质作⽤:由于⾃然动⼒所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购造和地壳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称为地质作⽤。
2、地质作⽤分为:内⼒地质作⽤、外⼒地质作⽤。
3、内⼒地质作⽤:作⽤于整个地壳和岩⽯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的称为内⼒地质作⽤。
4、外⼒地质作⽤:作⽤于地球表⾯,能源来⾃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地质作⽤。
5、内⼒地质作⽤⼜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岩浆作⽤、变质作⽤。
6、外⼒地质作⽤⼜分为:风化作⽤、剥蚀作⽤、搬运作⽤、沉积作⽤固结成岩作⽤。
7、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引起地壳(或岩⽯圈)组成物质发⽣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
8、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长期性。
9、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造陆、沿半径)⽔平运动(造⼭、沿球体平⾯沿切线⽅向)10、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种表现。
11、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
12、震源:地壳内部发⽣地震的地⽅称为震源。
13、震中:震源在地⾯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14、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地震、陷落地震。
15、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范围(0㎞~70km)中源地震,范围(70㎞~300㎞)深源地震,范围(300㎞~700㎞)。
1.2岩浆作⽤和⽕成岩1、岩浆成份分类:⼆氧化硅、⾦属氧化物、少量⾦属元素和稀有元素、挥发性物质。
2、岩浆作⽤:岩浆从发育到往上运移再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
3、岩浆作⽤分为:喷出作⽤、侵⼊作⽤。
4、⽕成岩分为:喷出岩、侵⼊岩。
5、⽕⼭分为:活⽕⼭、死⽕⼭、休眠⽕⼭。
6、程度分⽕⼭按喷发剧烈为:猛烈式、宁静式。
7、喷发形式:中⼼式、裂隙式、熔透式。
8、喷出物质:以固态、⽓态、液态的形式存在。
1.3岩⽯1、喷出岩的产状分为:⽕⼭锥、岩钟、岩熔流。
2、三⼤岩类:⽕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第⼆部分》倾⼊作⽤与倾⼊岩1、倾⼊作⽤: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倾⼊周围岩⽯,⽽未达到地表。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地貌发育和地球历史演变的一门学科。
地质学基础是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质学基础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含了陆壳和海壳。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一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此外,地球的大气由氮、氧、水蒸气等组成,水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循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的内部构造分为地球的层次结构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地球内部是由球状结构的圈层构成的,其中地幔是最厚的一层,占地球体积的84%。
三、地质时间与地质年代地质时间是指地质历史发展上的时间尺度。
地质年代是区分地质历史的基本单位,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时代,分别对应地球历史上的不同阶段。
四、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形态,这些地貌特征是地球内部地质活动和外部侵蚀作用的结果。
五、地球的地质变动和地质地球历史演变地球的地质变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现象,这些变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地壳板块运动所引起的。
地球的地球历史演变是指地球从形成到发展演化的过程,包括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六、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壳中的主要成分,主要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物质,如石英、长石、黑云母等。
七、地球的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学科,包括地下水形成、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
八、地震与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表现。
火山是地球内部岩浆喷发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
九、地球的矿产资源地球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地质学知识点
地质学知识点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物质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地质学的知识点。
I. 地球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五层,分别为地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
其中,地核是由铁和镍组成,外核是由液态铁和镍组成,下地幔和上地幔主要由硅、氧、镁、铁等元素组成,地壳则是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II. 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其两种常见的运动方式。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4天。
此外,地球还有章动和岁差等运动方式。
III. 地球历史地球的形成始于46亿年前,经历了原始地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四个时期。
其中,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期,中生代是恐龙繁盛的时期,新生代是哺乳动物逐渐兴起的时期。
同时,地球还经历了多次冰川时期和大灭绝事件。
IV. 岩石的分类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基本物质,可分为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类。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可分为火山岩和深成岩。
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下发生变化形成的。
沉积岩是由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形成的。
V.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内部、表层及其相互作用引起的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地表塌陷等。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因能量释放而引起的地面振动,是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VI. 矿产资源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探索和开发矿产资源。
常见的矿产资源包括铁、铜、铝、锡、金、银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
同时,稀土、钨、钼等特种金属也逐渐受到重视。
综上所述,地质学是一门与地球有关的复杂而又丰富的学科。
通过学习地质学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规律,了解其演化历程,并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风险。
地质学入门基础知识学习
序言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二、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地球概况第二节地球的结构第三节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第二章矿物第一节矿物的基本特性第二节重要矿物简述第三章火成岩第一节岩浆、岩浆作用和火山岩的概念第二节喷出作用(火山作用)第三节侵入作用第四节火成岩的成分第五节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第六节火成岩的分类第七节最主要的火成岩第四章沉积岩第一节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第二节沉积岩的特征第三节沉积岩的分类和主要沉积岩第五章变质岩第一节变质作用的因素第二节变质岩的特征第三节变质作用的类型及有关的变质岩第四节有关变质岩的几个问题第六章矿床第一节矿床的概念第二节内生矿床第三节外生矿床第四节变质矿床和多成矿床第七章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第一节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构造运动的证据第三节岩层的产状和岩石变形第四节褶皱构造第五节断裂构造(一)——节理第六节断裂构造(二)——断层第七节韧性断层与区域性大断裂第八节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第八章地震第一节关于地震的一些概念第二节地震的成因和成因类型第三节地震波和地震仪第四节地震强度第五节地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第六节地震预报第九章大地构造学说第一节地槽——地台说第二节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和地洼学说第三节地质力学(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说)第四节板块构造学说第十章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地史的研究方法第二节地层系统第十一章前寒武纪——太古宙和元古宙第一节太古宙第二节元古宙元古宙第三节震旦纪第十二章早古生代第一节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第二节加里东构造阶段古地理轮廓及地史特征第三节早士生代中国地史概况第十三章晚古生代第一节晚古生代生物界的飞跃发展第二节海西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格局变化及地史特征第三节晚古生代中国地史概况第十四章中生代第一节中生代生物界的新发展第二节中生代全球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演化第三节中生代中国地史概况第十五章新生代第一节早第三纪第二节晚第三纪第三节第四纪参考文献及指导读物第一版后记第二版后记第三版后记附表地质年代表[1]。
地质学知识点
地质学知识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及演化过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子学科,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古生物学等。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的基本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对地质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矿物学矿物学是研究地球上的矿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组成的学科。
矿物是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人类利用矿物进行建筑、工艺和能源开发。
常见的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
二、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地球上的岩石以及它们的形成、分类和变质等方面的学科。
岩石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物质,形成于地球的不同部分和不同过程。
根据岩石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壳表面或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火成岩中的矿物颗粒由于冷却速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晶体大小和岩石的质地。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风、水、冰等力量将碎屑物质沉积在地表或水底形成的岩石。
例如砂岩、页岩和石灰岩都是常见的沉积岩。
沉积岩中保存了动植物的化石,对研究过去的地质环境和生物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等环境条件下经历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形成与地壳的运动和变形有关,它们常常出现在构造带和大规模地壳运动的地区。
例如片麻岩、千枚岩和云母片岩等都是常见的变质岩。
三、地貌学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以及地表过程的演化规律。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为的特征和地形,包括山地、平原、河谷和盆地等。
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地质、气候、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四、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等方面的学科。
它研究地壳的形成和演化,了解板块构造、地震断层和山脉的形成等地质现象。
构造地质学对于理解地球的动力学过程和预测地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学基本知识
地质学基本知识地质学基本知识(一)——地质学简要介绍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人类对地质的认识,首先是从被视为静止物体的矿物和岩石的研究开始的。
通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提出了古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于划分地层,把历史的观念引入了地质学。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比法,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和推理。
人们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并归纳出了一套还远不完善的地质学基础理论。
至20世纪80年代,地质学已发展成为包含有多项分支学科的理论体系。
这些分支学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基本事实和原理的基础学科;一类是这些基础学科与生产或其他学科结合而形成的学科。
其中包括:矿物学——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形态、性质、成因、产状,共生组合、变化条件、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岩石学——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成因、成矿关系以及岩石的演变历史和演变规律;矿床地质学——研究矿床的特征、成固、分布及其工业意义;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各圈层和各种地质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探讨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分布、存在形式、共生组合、集中分散及迁移循环的规律;动力地质学——研究各种地质作用,包括引起这些作用的动力在地球各圈层活动的规律。
其中包括火山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冰川地质学等;构造地质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地质体的构造在时间上及空间上的发展规律及成固和动力来源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变形,包括断裂、褶皱等各种构造形迹及不同类型构造单元的分布、形成、演化和发展;地貌学——又称地形学,是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地球物理学——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的物理性质、结构、形态及其中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地质力学——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起因。
地质学基础知识词汇
地质学基础知识词汇一、岩石相关。
1. igneous rock [ˈɪɡniəs rɒk](名词短语)- 释义: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例如花岗岩(granite)就是一种常见的侵入型火成岩。
2. sedimentary rock [ˌsedɪˈmentri rɒk](名词短语)- 释义: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如砂岩(sandstone)、页岩(shale)等。
3. metamorphic rock [ˌmetəˈmɔːfɪk rɒk](名词短语)- 释义: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
大理岩(marble)是由石灰岩(limestone,一种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二、地质构造相关。
1. fold [fəʊld](名词/动词)- 名词释义:褶皱,是岩石受力发生的弯曲变形。
褶皱有背斜(anticline)和向斜(syncline)两种基本类型。
- 动词释义:使弯曲,例如:The layers of rock were folded by the tectonic forces.(这些岩层被构造力弯曲了。
)2. fault [fɔːlt](名词/动词)- 名词释义:断层,是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
- 动词释义:挑剔,例如:You can't fault his work.(你不能挑剔他的工作。
)在地质学语境中主要用名词意义。
3. stratum [ˈstrɑːtəm](名词,复数strata)- 释义: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例如:The different strata tell the story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periods.(不同的地层讲述着不同地质时期的故事。
地质学知识点
地质学知识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运动以及地球历史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地球的结构、岩石的分类、地质时间尺度和地质灾害等。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分为两种类型: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厚度约为30-70公里,而海洋地壳厚度约为5-10公里。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地球的中间层。
地幔由固体岩石组成,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的上部和下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上部是软流圈,下部是固体流圈。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地核的直径约为3480公里。
二、岩石的分类岩石是地球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和成分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下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的成分和结晶方式,火成岩又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
酸性岩的成分富含二氧化硅,如花岗岩;中性岩的成分介于酸性岩和基性岩之间,如安山岩;基性岩的成分富含镁、铁等金属元素,如玄武岩。
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等在水或风的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岩石。
根据沉积物的粒度和成分,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有机沉积岩。
碎屑岩由碎石、砂和泥等颗粒物质堆积而成,如砂岩、泥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溶解的矿物质沉积形成,如石膏、石灰岩;有机沉积岩是由有机物质沉积形成,如煤、页岩。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由原有岩石经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可以分为片麻岩、云母片岩和石英岩等。
三、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根据地球上岩石和化石的年代顺序,以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划分的时间尺度。
地质时间尺度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单位:宙、代、纪和期。
宙是最大的时间单位,代表了地球的整个历史。
地质历史上被划分为四个宙:前寒武纪宙、寒武纪宙、古生代宙和现生代宙。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
《地质学基础》重要知识点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2.地球圈层结构:一、外三圈:(1)大气圈<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21%、其他是二氧化碳、水汽、惰性气体、尘埃等占1%>、(2)水圈(3)生物圈二、内三圈:(1)地壳(2)地幔(3)地核3.莫霍面或莫氏面: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一级不连续面。
4.地壳(A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地壳(A'层),和花岗岩的成分相似,叫花岗质层,又称硅铝层;下层地壳(A''),和玄武岩的成分相似,叫玄武质层,又称硅镁层。
5.地质作用: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7.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8.矿物的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即同质多像.9.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观察矿物在其上划出的痕迹的颜色)10.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画、压入、研磨的程度。
11.摩氏硬度计:[标准矿物名称/硬度级别] 滑石~1 石膏~2 方解石~3 萤石~4 磷灰石~5 正长石~6 石英~7 黄玉~8 刚玉~9 金刚石~1012.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
13.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
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善程度互相消长的。
14.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15.岩浆作用:把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地质学主要知识点
地质学主要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涉及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和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2、地质学的特点是什么?①研究对象涉及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②地质学具有多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性。
③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
④地质学在地理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①野外调查——岩石、沉积物等类型、产状、分布情况、剖面描述、样品采集等。
②室内试验和模拟实验——岩石矿物的坚定、化石的坚定、同位素年龄测定、各种理化指标测试和现代地表过程或地理环境的室内模拟。
③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采用“议古论今”、“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的原理,同时考虑到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可逆性,要根据具体情况,历史地、辩证地和综合地来研究地球的历史。
4、灾变论和均变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答:⑴灾变论。
代表人物: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
主要观点:①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变化是突然、迅速和灾难性地发生的。
②每当经过一次巨大的灾难性变化,就会使几乎所有的生物灭绝,之后被保存在相应的地层成化石。
③居维叶推断,地球已发生过4次灾害性的变化,最近的一次是大约5000多年前的摩西洪水泛滥(诺亚方舟故事)。
⑵均变论。
代表人物:英国著名地质学家、“现代地质学之父”莱伊尔。
代表作:《地质学原理》主要观点:①地球上的一切记录(如巨厚的断层、高大的山脉等)并不是什么剧烈的动力造成的。
各种缓慢的为人所不擦觉得地质作用,只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就可产生惊人的结果。
②强调“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以今论古”。
5、地质学发展史各个时期的若干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⑴萌芽时期(远古——公元1450年)。
代表人物:①希腊的亚里斯多德。
②我国的沈括——《梦溪笔谈》。
⑵奠定时期(公元1450——1750年)代表人物:①丹麦的斯泰诺——地层层序律(1669)②李时珍——《本草纲目》⑶形成时期(公元1750——1840年)代表人物:①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成、演化和变化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了地球的各个层面,包括地球内部的岩石和矿物、地球表面的地貌和地理过程、地球的历史记录等。
地质学的基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岩石和矿物学:研究岩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矿物的分类和特征。
岩石和矿物是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2. 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地球的物理特性,如密度、地震波和地磁场等。
3.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成过程,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
地貌学研究地球的外部作用力和地表流动的水体对地形的影响。
4. 地质力学:研究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等地球内部力学过程。
地质力学为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变动等现象提供了
物理解释。
5. 地层学:研究地质记录的时间序列。
通过研究地层的堆
积规律、古生物化石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可以了解到地球
历史上的变化和演化过程。
6. 地球历史和古环境: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古环境变化。
通过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态等,可以了解到地球过
去的环境条件和生物演化过程。
以上是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地质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非常
广泛,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地质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球资源的利用具有
重要意义。
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一门研究大自然塑造作用及其原因和结果的学问。
在解决自然科学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在指导人们找寻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以及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并维护人类健康的实践中,地质学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组成地球的物质、地球的结构与构造、地球内部和表层的各种作用、地球的历史、应用问题、综合性研究以及方法学研究等。
3.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型。
地质作用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从不停息。
促使地质作用进行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热和太阳能。
4.“将今论古”“以古论今、论未来”及“活动论”是地质学思维的三大方法论。
5.地质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研究成果和认识必须经得住他人的重复检验。
大自然是地质新理论、新发现与新成果的源泉,到大自然中去实践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普通地质学是初学者学习地质学的启蒙之课。
它是地质学各学科之间的一门链接性、统领性的课程,有利于人们整合、凝练碎片化知识,集地质学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于一体,有利于建立各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各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6. 我国地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地域优势。
第二章矿物1.克拉克值是地壳元素的丰度。
其用质量分数来表示,主量元素的单位一般为%,微量元素单位有g/t(克/吨) 或10-6(百万分之一)。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Si、Al、Fe、Ca、Mg、Na、K,它们总量占地壳质量的98.03%, 其中O、Si、Al、Fe、Ca 五种元素占了91.26%。
3.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固体。
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4.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除个别特例以外,矿物都属于晶体。
5.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力等) 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此现象称为同质多象。
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他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地质基础知识
第一章地质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岩石学基础知识一、矿物矿物是天然产物,通常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比较固定的化学成份。
有的矿物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铜、金刚石等;有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黄铁矿、方解石等。
某些人工合成的矿物,如人造金刚石、人造水晶等,其化学成份与物理性质与自然矿物类似,但不是天然产物,称之为“人造矿物”或“合成矿物”。
目前,已发现的矿物约3000多种,但组成煤系地层岩石的常见矿物仅有20余种,称之为造岩矿物。
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方解石、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黄铁矿、赤铁矿和铝土矿等。
二、岩石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界中有些岩石是由一种矿物组成,如纯洁的大理岩是由方解石组成;而多数是由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如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少数由火山玻璃物质、胶体物质或生物遗骸组成。
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征,与矿物比较,岩石的物质组成不固定,物理性质不均匀。
岩石与矿产的关系密切,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如煤炭、石油等)绝大多数蕴藏于岩石之中,与岩石具有成因和时空上的联系。
自然界中岩石种类名目繁多,但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地壳下面存在着高温高压的熔融硅酸盐物质(称为岩浆),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沿着地壳薄弱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硅酸盐矿物,主要氧化物是SiO2。
根据SiO2的百分含量,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这些岩浆岩中的SiO2含量依次逐渐增大。
根据岩浆岩的产出深度和状态的不同,岩浆岩又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也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
岩浆岩侵入体对煤层的破坏性主要表现为:①煤层被侵入体所代替,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完整性,减少了煤炭的可采储量;②由于接触变质的影响,使煤的灰分增高,黏结性减弱,煤质变劣,降低煤的工业价值;③侵入体硬度较煤层大,会妨碍采掘工作的正常进行,增加生产成本;④侵入体在煤层中发育时,使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困难,甚至造成废巷等损失。
地质学基础知识普通地质学
1. 我国地史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我国地史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阶段。
2. 我国地史中,古生代划分为哪几个纪?答: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碳纪、二叠纪六个纪。
3. 岩石按成因分为哪几类答: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4. 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答: 长石〔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六种。
5. 何谓联合古陆答: 二叠纪时的一联合超级大陆,后在三叠纪时开场裂开。
6. 何谓冈瓦纳古陆答:又称南方大陆。
由非洲、南美州、南极州、澳州和印度组成的南半球超级大陆。
7. 何谓劳亚古陆答:由称北方大陆。
由北美和欧亚大陆所构成的北半球超级大陆。
8. 何谓大陆漂移答: 指大陆在水平方向大尺度运动,岩石圈在软流圈上飘逸,大陆分裂形成大洋。
9. 何谓矿物?答: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自然单质和化合物。
10.何谓褶皱答:岩石受力发生弯曲成为褶。
11.褶皱几何要素有哪些?答:一是核。
泛指褶皱弯曲的核心部位。
二是翼部。
泛指褶皱核部两侧的岩层。
三是转折断。
泛指褶皱两翼岩层互相过渡的弯曲局部。
三是枢纽。
褶皱的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枢纽。
枢纽可以是直线、曲线或倾斜线。
四是轴面〔枢纽面〕。
连接褶皱各层的枢纽构成的面。
可是平面,也可是曲面,其产状同样用产状三要素表示。
五是脊线和槽线。
背斜中同一面上弯曲的最高点的连线称脊线。
向斜中同一层面上弯曲的最低点的连线称槽线。
七是轴迹。
轴面与包括地面在内的任何平面的交线,均可称为轴迹。
12.何谓背斜和向斜?答:所谓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位岩层老,两翼地层新。
背斜受剥蚀后,在平面上,从中心向两侧,岩层从老到新对称出现。
所谓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地层新。
向斜被剥蚀后,在平面上,从中心向两侧,岩层从新到老对称出现。
13.何谓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内动力地质作用?答:外动力地质作用以是以外部能为主要来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展的地质作用。
地质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普通角闪石 Ca(Mg,Fe)3Si4O12
角闪石呈细长柱状,深绿 至黑色,玻璃光泽,完全 解理,硬度5.0~6.0,角闪 石主要分布在岩浆岩和变 质岩中的片麻岩和片岩中。 在岩石中呈针状或纤维状。 伴生矿物为正长石、斜长 石和辉石,角闪石易风化,
蛭石 Mg0-5(OH)4{Mg3[AlSi3O10](OH)2}
晶体属单斜晶系层状结构 硅酸盐矿物。因加热时能 迅速膨胀,弯曲呈水蛭状 而得名。集合体呈片状、 土状或粉末状。一般呈褐 色、褐黄色或暗绿色,带 油脂的玻璃光泽。底面解 理完全,解理片具挠性。 摩氏硬度1.5-2.8,比重 2.1-2.7。
高岭石 Al4[Si4O10]·(OH)2
高岭石,粘土矿物,晶 体属三斜晶系的层状结 构硅酸盐矿物。白或浅 灰、浅绿、浅黄、浅红 等颜色,条痕白色,土 状光泽。吸水性强,和 水具有可塑性。高岭石 是组成高岭土的主要矿 物,常见于岩浆岩和变 质岩的风化壳中。
滑石 Mg3[Si4O10](OH)2
滑石,属三斜晶系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白色或各种浅色,条痕常为白色,脂肪光泽 (块状)或珍珠光泽(片状集合体),半透 明。摩氏硬度1,比重2.6-2.8。低硬度,有 滑感,绝热及绝缘性强。
2.非结晶矿物(又称无定形矿物) 指原子作无序 或短程有序排列,无法用X射线或电子衍射检测其 晶体结构的矿物或其他固态物质,如蛋白石等。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
(一)颜色 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矿物呈色
的原因,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
(二)条痕 条痕就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在未上釉的瓷
板上进行刻划,其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条痕。
小小地质学家地质知识
小小地质学家地质知识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演化历史的科学学科,它对理解地球的过去和预测地球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学家是专门研究地质学的科学家,他们通过勘探地壳、分析岩石和矿物等地质材料,揭示地质发展的规律。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地质学家,但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地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趣的地质知识,帮助你了解地球的奥秘。
1. 地球的组成地球是由岩石、气体和水组成的。
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不同类型。
气体主要包括大气层中的氮气、氧气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
2. 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约30公里,主要由岩石组成。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厚度约为2900公里,由固态岩石和部分部分熔融的物质组成。
外核是一层厚约2300公里的液态物质,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厚度约为1220公里,温度和压力极高,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3. 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地质前寒武纪、寒武纪至古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至现在。
地质前寒武纪是地球形成的最初阶段,其中包括了地球的物质凝聚、岩石形成等过程。
寒武纪至古生代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的时期,也是地球形成最早的时期。
中生代是地球上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繁盛的时期。
古生代至现在是地球上现代生物大规模繁殖的时期。
4. 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表面被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是地壳的移动造成的,地质学家称之为“板块构造”。
板块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相互碰撞、相互推移或相对分离,产生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和火山带都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5. 重要的地质资源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地质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和水资源等。
矿产资源包括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岩石与岩石分类
❖5.2 岩石分类
❖ 5.2.1岩浆岩 ▪ 分类:按酸度可划分成四大类,按碱度可相应划分 出4个岩类 :
• 超基性岩类:钙碱性系列的岩石是橄榄岩-苦橄岩类。 • 基性岩类:钙碱性系列的岩石是辉长岩-玄武岩类。 • 中性岩类:钙碱性系列为闪长岩-安山岩类 。 • 酸性岩类: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流纹岩类。
矿床学主要研究以下具体内容:
▪ 1、矿石特征: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 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并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 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质;
▪ 2、矿体特征:测定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 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
▪ 3、成矿条件: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 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 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二、地层及地质年龄
第二章结束
返回目录
三、地质构造
❖3.1岩层产状
▪ 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称为岩层的产状 。 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一般称为 岩层产状要素。
三、地质构造
❖3.2 褶皱构造
▪ 受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导致岩层发生变形而产 生的连续弯曲的各构造形态。
三、地质构造
❖3.2 褶皱构造-图2
温度压 力密度
固态
岩石
固态
铁镁的硅 酸盐类物
质,由上
逐
软流层 而下铁镁
渐
含量逐渐 增加。
增
固态
大
液态 固态
以铁镍为 主并含少 量较轻元 素。
一、地球与地球结构
❖1.3 地壳结构特点与物质组成
由于人类寻找各种矿产的空间是在地壳,所以,地质学家对 地壳不断开展探索性科学研究。
1、地壳元素的组成: 丰度值(克拉 克值)、百分比
。
六、矿床与矿床分类
❖6.2 矿床
按矿床成因可划分4大类12亚类
六、矿床与矿床分类
❖6.2 矿床
按矿床成因可划分4大类12亚类
六、矿床与矿床分类
❖6.2 矿床
按矿床工业类型可划分10类
1、能源矿产: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铀、钍等; 2、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 3、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镍、钴、钨、锡、铋、钼等; 4、稀有金属矿产:锂、铍、铌、钽、锆、镉、镓、铟、稀土等; 5、贵金属矿产:金、银、铂、钯、钌、锇、铱、铑等; 6、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用石灰岩、白云岩、硅石、菱镁矿、耐火
2、地壳分层及物 质组成
硅铝层 硅镁层
3、地壳结构特点
厚度变化大,分布不均匀 硅镁层分布是连续的,硅铝层在大洋底部罕见
一、地球与地球结构
❖1.4 我国对地壳结构研究现状
1997年6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被列为 “九五”国家重大科学计划。1999年9月27日,原国家计委批准了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建议书。并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 织,具体实施任务由“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承担。王达 教授任总指挥,许志琴院士任首席科学家。总投资1.76亿元。
五、岩石与岩石分类
❖5.2 岩石分类
❖ 5.2.3 变质岩
▪ 灰色片麻岩
五、岩石与岩石分类
❖5.2 岩石分类
❖ 5.2.3 变质岩
▪ 紫苏花岗岩
五、岩石与岩石分类
第五章结束
返回目录
六、矿床与矿床分类
❖6.1 概念
▪ 随着矿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了矿床学,是一门技术经济与地质学相结合 的综合性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因及 其时空分布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则是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物质 组成,矿床的形成条件及控矿因素,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等。研 究矿床学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合理地进行找矿、勘探和开发利用。 。
六、矿床与矿床分类
❖6.3 矿床学
矿床学主要研究以下具体内容:
▪ 1、矿石特征: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 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并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 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质;
▪ 2、矿体特征:测定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 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
▪ 3、成矿条件: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 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 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六、矿床与矿床分类
❖6.5在找矿勘探工作中,经常使用有关名词 (5点)
4、围岩: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矿体与围岩的边界 一般是通过系统采样分析后圈定的。
5、储量:泛指矿产的蕴藏量。矿产储量需按一定的
工业指标要求与储量分类规定计算 其表示方式有矿石储量 (简称矿石量)、金属储量(简称金属量)或有用组分储量、有用 矿物储量等,多数以质量(吨、千克、克拉)计,少数以体积 (立方米)计。它不扣除未来开采和加工时的贫化与损失。
❖4.2 岩浆的喷出作用
▪ 岩浆喷出地表,沿坡流动,迅速冷凝固结形成喷出岩。
四、岩浆作用
❖4.2 岩浆的喷出作用
▪ 喷出地表的岩浆迅速冷凝固结成岩
四、岩浆作用
❖4.2 岩浆的喷出作用
▪ 1972年夏威夷火山爆发形成的熔岩流
四、岩浆作用
第四章结束
返回目录
五、岩石与岩石分类
❖5.1 概念
▪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主要研究对象是地壳及上地幔上部的 岩石,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岩石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
三、地质构造
❖3.2 褶皱构造-图3
三、地质构造
❖3.3 断裂构造
▪ 自然界岩石受应力以后,当作用力超过其强度时,就 会产生断裂,使其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这种岩 石脆性变形的产物称为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和断层, 断层对岩层和岩石的变化影响很大,可造成岩石有明 显的位移。
三、地质构造
❖3.3 断裂构造
粘土等 7、化工原料矿产:硫铁矿、自然硫、磷、钾盐、明矾石、化工用石灰
岩、泥炭 8、特种类矿产:压电水晶、冰洲石、金刚石、蓝石棉、熔炼水晶、光
学萤石等 9、建材及其他类矿产:云母、石棉、高岭土、石墨、石膏、滑石、水
泥用石灰岩等; 10、水气矿产:地下水、地下热水、二氧化碳气等。
六、矿床与矿床分类
❖6.3 矿床学
二、地层及地质年龄
❖2.2 地层、地质年龄表
二、地层及地质年龄
❖2.3相对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率:地层形成时是水平或近水平,并且先形成的在下 部,后形成的在上部,构成上新下老的关系。
2.化石层序率:生物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含高 级生物化石的地层时代新,含低级生物化石的地层时代老。
2、工业品位: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的矿 体最低平均品位,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工业品位时称为工业 矿体,才能计算工业储量。
3、矿体:是矿石的天然集合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 采和利用的对象。矿体的范围可能通过肉眼观察即可圈定, 大多数必须通过化学分析才能确定。一个矿床往往是由多个 矿体组成的。矿体具有一定的形态和产状。
1、呈层状产出,并经历分选作用,层理构造显著; 2、岩层表面可出现波痕、交错层、泥裂等构造。 3、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 4、沉积岩地质体的形态可能与河流、三角洲、沙洲、沙
坝的范围相近。 5、沉积岩固结程度有差别,有些甚至是未固结的沉积物。
五、岩石与岩石分类
❖5.2 岩石分类
❖1.2 地壳、地幔和地核特点
纵横波
分层
厚度(千米)
地
硅铝层 大陆部分平均 33
壳
大洋部分平均 6 硅镁层 整个地壳平均 17
P、S波的波速
上地幔顶部
突然增大。 地 (莫霍面)
上地幔 上地幔上部
1000
幔
P、S波的波速 突然减小,S波 下地幔
2900
直至消失。 (古登堡面)
外核
5100
地
核
内核
状态 组成
五、岩石与岩石分类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 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 的软流层,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 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侵 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 的岩石。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 度低,冷却快。
一、地球与地球结构
第一章结束
返回目录
二、地层及地质年龄
❖2.1 概念
▪ 地层指地壳表层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 ,研究的主要 范围是建立地层层序以及确定其相互间时间关系。
▪ 世界地层科学家早期主要是采用地层层序、古生物、 地层接触关系等方法确定年龄,到50-60年代以后直至 目前,在同位素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同 位素方法测定岩石中矿物同位素年龄获得地层(地质) 年龄数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地质学基本知识
饶玉学
2011年12月
重点分七个方面介绍:
1、地球与地球结构 2、地层及地质年龄 3、地质构造 4、岩浆作用 5、岩石与岩石分类 6、矿床与矿床分类 7、找矿勘查技术方法
一、地球与地球结构
❖1.1 地球结构图
一、地球与地球结构
三、地质构造
❖3.3 断裂构造
三、地质构造
❖3.3 断裂构造-新疆克拉玛依黑油山
三、地质构造
❖3.3 断裂构造-新西兰热泉喷发
三、地质构造
第三章结束
返回目录
四、岩浆作用
❖4.1 概念
▪ 岩浆的形成、运移、冷凝固结成岩浆岩的全过程称岩浆作用。岩 浆通过侵入和喷出(火山)作用形成岩浆岩。
四、岩浆作用
中国是再苏联和德国之后第三个超过5000米的科学深钻的国家, 2006年完成钻探任务,钻探深度达515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