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氧化甲乙酮(MEKP)
纯MEKP很不稳定,易分解引起爆炸,有氧化 后着火的危险,常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稀释成为 低粘度液体(无色透明)使用。与钴促进剂联用, 适于常温固化; 特点:价格低、活性高、使用极为方便,和树 脂容易混溶。是UPR固化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 引发剂 。 用量:层合用树脂中1%~2%;胶衣树脂中 2%~4%。
影响双键反应百分数的因素
1)与反式双键的含量有关。当反式双键 的含量增高时,则固化树脂中双键的反应百分数 相应提高。 2)与苯乙烯的含量有关。随其含量提高,固化时 双键的反应百分率也响应提高。 为了使固化树脂具有较好的交联密度,苯乙烯 与UP中双键的mol比应在 1.5:1~3.0:1之间。 (对应质量含量为30~40%之间)
自由基加聚反应的特点
1)自由基加聚反应不是逐步反应,而是连锁反应。 产物分子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到定值形成高聚 物。这就是UPR凝胶速度很快的原因。 2)自由基加聚反应是不可逆反应。一经引发剂引发 启动,反应就自动进行到底。 3)在反应过程中,单体的浓度逐渐减少,转化率逐 渐上升,最后还可能保留少部分未反应的单体。 4)聚酯树脂交联是放热反应。引发剂一旦形成足够 量的自由基,树脂就开始交联,放出大量的热, 温度迅速达到峰值。
金百度文库化合物促进剂
尤其是辛酸钴和环烷酸钴,是当前应用最广的 促进剂。 一般将其溶解于各种浓度的增塑剂、溶剂或苯 乙烯中使用,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作溶剂比苯乙 烯作溶剂,可使树脂有较长的存放期。 通常聚酯树脂使用含1%钴的溶液,用量一般为 0.5%~4%,具体用量与环境温度及配胶量有关。 常用于促进氢过氧化物,是CHP与MEKP最常 用的促进剂,适用于常温固化体系。
2.1.3.3 不饱和聚酯树脂用引发剂
引发剂:是能使含双键的单体或线性聚合物 活化而成为自由基并进行链锁反应的物质。 引发剂的引发途径: 热引发、光引发、氧化-还原引发 目前主要采用的引发途径: 1)热引发 2)氧化-还原
热引发引发剂:主要为有机过氧化物。
① 烷基过氧化氢(R-O-O-H) 如异丙苯过氧化氢 ② 过氧化二烷基(或芳基) 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③ 过氧化二酰基 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④ 过氧化酸酯 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 ⑤ 过碳酸酯 ⑥ 酮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的混合物) 如过氧化甲乙酮(MEKP)、过氧化环己酮
过氧化甲乙酮与过氧化环己酮
两种引发剂名为过氧化物,实为氢过氧 化物,而且是多种氢过氧化物的混合物。 包含: 一羟基氢过氧化物、 一羟基过氧化物、 二羟基过氧化物和二过氧化物等。
过氧化环己酮(CHP)
纯净的CHP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很不稳定, 故通常混合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磷酸三苯酯中, 以50%浓度的白色糊状物提供。在固化时与钴促 进剂联用,适于常温固化; 与过氧化甲乙酮相比,其优点是放热峰温度较 低(120~160℃,160~180 ℃ ),对固化温度的敏 感性弱,固化应力小,在透明板材中颜色稳定。
叔胺类促进剂
用于促进过氧化物引发剂,如BPO,使之能在 常温下固化,并且凝胶时间与固化时间都很短, 是室温快速固化体系常用促进剂。 最常用的是N,N’- 二甲基苯胺、 N,N’- 二乙 基苯胺与N,N’- 二甲基对甲苯胺,一般使用10% 的溶液,用量1%~4%。 促进作用顺序:二甲基对甲苯胺>二甲基苯胺 >二乙基苯胺
UPR的合成步骤
(1)搭装置,检查气密性; (2)称量投料; (3)通N2; (4)加热反应(控制温度、升温速率、 氮气流量、搅拌速率、测酸值); (5)加阻聚剂; (6)降温稀释;
酸值的测定
1、KOH标准溶液(0.1mol/L)的配制; 2、标定(草酸); 3、混合溶剂的配制(丙酮:甲苯:乙醇 =3:2:1); 4、取样测酸值。 酸值=56.1(V-V0)N/m
2.1.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
2.1.3.1 固化的概念 1、固化的含义 树脂由粘流态发生交联反应而转变为不溶、不熔 的体型网络结构的固态物质过程称为固化。 化学反应 形态转变 线型结构 体型结构 性质转变 可溶可熔 不溶不熔
2.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特征
固化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B阶
凝胶阶段
A阶
C阶
例如,对苯乙烯聚合时,其阻聚常数如下: 苯醌(对苯二酚) τz = 500 硝基苯 τz = 1 氧 τz = 14600 苯醌对苯乙烯有极强的阻聚作用,而氧的阻 聚作用更显著,其阻聚常数高达104数量级, 表明游离基与氧的反应速度比苯乙烯的自聚速 度大万倍以上。因而,UPR暴露在空气中固化 时,产生表面发粘现象,这是氧阻聚的结果。
固化树脂的网络结构表征
固化产物是具有网络结构的体型聚合物, 网络结构有两个重要参数: (1)两个线型不饱和聚酯分子交联点间苯 乙烯的重复单元数;平均为1~3个。 (2)线型不饱和聚酯分子中双键反应的百 分数(交联点数目)。最高达70%左右。
影响交联点间苯乙烯的重复单元数的因素 交联点间苯乙烯重复单元数与反式双键 的含量有关。 由于在UP分子中反式双键的含量较高, 交联点间苯乙烯重复单元不应该很多。 经过分析发现,当UPR中苯乙烯的含量 为 20%~50%时,交联点间苯乙烯重复 单元 平均为1~3个。
下次课内容
UPR的增粘作用及其机理
● ● ● ● ● ● ● ● ● ● ● ● ● ● ●
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课前回顾
1、UPR合成时一步法与两步法有何区别? 2、什么是酸值?酸值表征的意义是什么?酸 值测定所用标准溶液与混合溶剂分别是什 么? 3、如何提高聚酯化反应的程度? 3、什么是UPR的固化?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4、UPR的固化机理与特点分别是什么? 5、固化树脂的网络结构如何表征?
游离基型聚合反应阻聚剂的种类
1)无机物:硫磺、铜盐、亚硝酸盐; 2)多元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对叔丁基 邻苯二酚; 3)醌:1,4-苯醌、菲醌、萘醌; 4)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二硝基苯、三硝基苯 5)胺类:吡啶、N-苯基β-萘胺
抑制剂与缓聚剂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仅是kz / kp的比值 大小不同而已。 kz / kp的 比值 叫做阻聚常数,用τz表示,其值越大, 阻聚效果越好。
2.1.3.4 有机过氧化物促进剂
定义:是指在聚酯固化过程中能单独使用以 促进引发剂分解 的活化剂。 引发剂:一般为强氧化剂; 促进剂:一般为强还原剂; 使用时决不可直接混合,否则会引起强烈反 应,以致于爆炸。
有机过氧化物促进剂的种类
① 只对有机过氧化物有效 主要为叔胺类,如N,N’- 二甲基苯胺等。 ② 只对有机过氧化氢有效 主要为金属盐类,如环烷酸钴等。 ③ 对有机过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氢都有效 主要为硫醇类,如十二烷基硫醇等。
不饱和聚酯树脂常用的固化体系
热引发体系: 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等,单独使用。 氧化-还原(室温引发)体系: ① 过氧化二苯甲酰 – 叔胺 N,N’- 二甲基对甲苯胺、 N,N’- 二甲基苯胺 N,N’- 二乙基苯胺。 ② 过氧化酮类 - 环烷酸钴 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
2.1.3.5 不饱和聚酯树脂用阻聚剂
阻聚剂: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能使单体 和不 饱和聚酯不能发生聚合反应的物质。 阻聚作用的表现:(M-单体;Z-阻聚剂) k 链增长反应 RMn· +M p RMn+1· 链阻聚 反应 RMn· +Z
kz
RMnZ·
1)缓聚 kz / kp = τz ≈20 ~ 30 减缓聚合反应速度;阻聚剂实际是缓聚剂 2)阻聚 kz / kp = τz >100 出现诱导期;阻聚剂为抑制剂。
有机过氧化物特性参数
1、活性氧含量 又称有效氧含量(%),描述有机过氧化 物的纯度的指标,是有机过氧化物有效成分 的标志。 2、临界分解温度 有机过氧化物受热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 的所需的最低温度。(BPO<TBPB<DCP) 3、半衰期 指在给定温度下,有机过氧化物分解一 半所需要的时间。常用来评价过氧化物活性 的大小。 (P18)
课前回顾
1、UPR的结构特点与性能特点分别是什么? 2、UP的合成原理是什么?线型缩聚反应的特点? 3、合成UPR的原材料有哪些?它们所起的作用分 别是什么? 4、顺式双键异构化对UPR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5、通用UP的合成配方是什么? 如何控制UP的分子量? 6、酸值的概念与含义? 7、如何提高聚酯化反应程度?
可溶、可熔
不溶、不熔
2.1.3.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原理
UPR的固化是一种自由基型共聚反应, 具有以下三个自由基型聚合反应的特点: (1)链引发 (2)链增长 (3)链终止
链引发:形成单体自由基活性中心的反应。 首先由引发剂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初级自由 基再与单体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 链增长:单体自由基打开第二个烯类分子的双键, 形成新的自由基。新自由基活性并不衰减,继续 和其它单体分子结合形成单元更多的链自由基。 链终止:自由基活性高,易相互作用而终止。 任何自由基聚合都有上述三步基元反应。其中链 引发速率最小,成为控制整个聚合反应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