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详解和练习
高中物理 近代物理学知识整合
近代物理一、波粒二象性 1.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的规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低于这个截止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④大于截止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2)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给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时,随电压的增大,光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压大于或等于遏止电压时,光电流为0.如图所示,给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时,随电压的增大光电流逐渐增大,当电压增大到某一值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再增大电压,光电流不再增加. 2.光子说(1)光子: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 (2)光子的能量: E =hν,h 为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每个光子的能量只取决于光的频率.3.光电效应方程(1)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频率的关系:E k =hν-W 0.(2)若入射光子的能量恰等于金属的逸出功W 0,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入射光的频率就是金属的截止频率.此时有hνc =W 0,即νc =W 0h,可求出截止频率.(3)E k -ν曲线:如图所示,由E k =hν-W 0可知,横轴上的截距是金属的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纵轴上的截距是金属的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 . 4.光的波粒二象性5.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推广到微观粒子和任何运动着的物体上去,得出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该波的波长λ=h p .二、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核式结构 (1)电子的发现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式模型. (2)α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为了解释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2.玻尔原子模型 (1)玻尔假说的内容①轨道量子化: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轨道也是不连续的.②能量状态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③跃迁假说: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 m -E n . (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及能级公式①原子各定态的能量值叫原子的能级.对于氢原子,其能级公式为E n =E 1n 2,对应的轨道半径公式为r n =n 2r 1.其中,n为量子数,只能取正整数;E 1=-13.6 eV ,r 1=0.53×10-10m.②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为基态,对应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较高的能量状态称为激发态,对应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3)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氢原子光谱线是最早被发现、研究的光谱线,这些光谱线可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示:1λ=R ⎝⎛⎭⎫1m 2-1n 2,式中R 叫里德伯常量,R =1.10×107 m -1,m =1,2,3,…对每一个m ,有n =m +1,m +2,m +3,…构成一个谱线系. 三、核反应1.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可分为α衰变、β衰变,并伴随着γ射线放出. 2.α衰变和β衰变的比较注意:γ射线是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产生的,不改变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其实质是产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而辐射出的光子. 3.半衰期(1)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2)半衰期公式:N 余=N 原⎝⎛⎭⎫12t /τ,m 余=m 原⎝⎛⎭⎫12t /τ.式中N 原、m 原表示衰变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N 余、m 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t 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 4.核反应类型核反应有4种类型,即衰变、人工核转变、聚变及裂变.4种核反应类型对比如下:注意:4种核反应都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四、核能1.核力及其特点原子核里的核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核力,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核力具有以下特点:(1)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在它的作用范围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2)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3)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也称为核力的饱和性.2.结合能(1)结合能:克服核力束缚,使原子核分解为单个核子时需要的能量,或若干个核子在核力作用下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2)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也叫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3.质量亏损(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的现象.4.裂变与聚变(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中子,并释放出大量核能.为了使铀235裂变时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应大于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应用:原子弹、原子反应堆.(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反应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核和氚核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聚变的应用:氢弹.1.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如果容器中有大量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2.原子吸收能量后在能级间发生跃迁,则吸收的能量值是固定的;若原子吸收能量后发生电离,则吸收的能量值为不小于该能级能量值的任意值.3.决定光电子初动能大小的是入射光的频率,决定光电流大小的是入射光的强度.4.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不守恒.。
高考物理专题——近代物理初步
一、光电效应1.实验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低于这个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板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会超过10-9 s。
(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三个概念(1)最大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的情况,才具有最大初动能。
(2)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3)入射光强度: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
3.光电效应方程(1)方程:E k=hν-W0,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可以利用光电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 k=eU c,其中U c是遏止电压。
(2)极限频率:νc =W 0h 。
(3)逸出功:它与极限频率νc 的关系是W 0=hνc 。
二、能级跃迁1.氢原子能级2.谱线条数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时,最多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N =C 2n =n (n -1)2。
三、核反应和核能1.原子核衰变 衰变类型α衰变 β衰变 衰变方程 A Z X →A -4Z -2Y +42He A Z X → A Z +1Y +0-1e衰变实质 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整体射出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11H +210n →42He 10n →11H +0-1e衰变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1)原子核的结合能:克服核力做功,使原子核分解为单个核子时吸收的能量,或若干单个核子在核力的作用下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
(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的现象。
(3)质能方程:E =mc 2,即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质量相联系。
高考近代物理初步知识点
高考近代物理初步知识点近代物理是高考物理的重要一部分,也是考察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实验原理和应用等方面来讨论近代物理的相关知识点。
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从金属的原子中脱离出来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实验表明,光的频率决定了电子的动能,而光的强度决定了电子的数量。
这个实验结果违背了经典物理的预期,因为根据经典物理理论,光的强度应该决定电子的动能。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并写下了光电效应的方程:E = hν - φ,其中E表示电子的动能,h表示普朗克常量,ν表示光的频率,φ表示金属的逸出功。
2. 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一项重要物理理论,它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对论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研究时空的变换,提出了相对论性的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和质量增加等概念。
广义相对论则探索了引力和时空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引力场方程。
3. 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近代物理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经典物理中,将光视为电磁波,而在量子物理中,将光看作粒子,即光子。
根据波粒二象性,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这一概念对光子的检测和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类似地,电子、中子等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基本粒子与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用于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标准模型包括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在标准模型中,基本粒子被分为两类:费米子和玻色子。
费米子包括夸克、轻子等,玻色子包括光子、胶子等。
5. 可克隆量子:可克隆量子是量子信息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不允许对一个未知的量子态进行完全复制。
这被称为“不可克隆定理”。
然而,可克隆量子研究的是如何对未知量子进行尽可能好的复制。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2)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2)一、选择题1.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C.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中:高速运动的粒子质量比其静止时的质量(静质量)更小D.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因其局限性而没有存在的价值B.物理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是对经典力学的全盘否定D.经典力学对处理高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3.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处的中点处有一点光源S,甲观察者站在光源旁,乙观察者乘坐速度为v(接近光速)的光火箭沿AB方向飞行.两观察者身边各有一只事先在地面校准了的相同的时钟.下列对相关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测得的AB间的距离大于乙测得的AB间的距离B.甲认为飞船中的钟变慢了,乙认为甲身边的钟变快了C.甲测得光速为c,乙测得的光速为c-vD.当光源S发生一次闪光后,甲认为A、B两处同时接收到闪光,乙则认为A先接收到闪光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银行利用红外线灯鉴别钞票的真伪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系中,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5.关于科学家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申磁感应现象B.爱因斯坦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提出了狭义相对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是横波C.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D.狭义相对论指出,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参考系都一样7.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B.是物体的核能C.是物体各种形式能的总和D.是在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和能量的对应关系8.已知电子的静止能量为0.511MeV,若电子的动能为0.25MeV,则它所增加的质量 与静止质量0m的比值近似为()mA.0.1B.0.2C.0.5D.0.99.如图所示,一辆由超强力电池供电的摩托车和一辆普通有轨电车,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我们的静止参考系中进行测量,哪辆车的质量将增大()A.摩托车B.有轨电车C.两者都增加D.都不增加10.一高速列车通过洞口为圆形的隧道,列车上的司机对隧道的观察结果为()A.洞口为椭圆形,隧道长度变短B.洞口为圆形、隧道长度不变C.洞口为椭圆形、隧道长度不变D.洞口为圆形,隧道长度变短11.下列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B.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C.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D.经典力学包含于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12.在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行的宇宙飞行器,地面上的人和宇宙飞行器中的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宇宙飞行器变短了B.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宇宙飞行器变长了C.宇航员观察到宇宙飞行器内的时钟变慢了D.宇航员观察到宇宙飞行器内的时钟变快了13.有两只对准的标准钟,一只留在地面上,另一只放在高速飞行的飞船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地面上的钟走得慢B.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慢C.地面上的人看到自己的钟比飞船上的钟走得快D.因为是两只对准的标准钟,所以两钟走时快慢相同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高中物理复习要点总结练习题
高中物理复习要点总结练习题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学科,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扎实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高中物理的复习要点,并附上相应的练习题,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力学部分1、运动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公式 v = v₀+ at,位移公式 x = v₀t + 1/2at²,速度位移公式 v² v₀²= 2ax 等,要熟练掌握这些公式的应用,能够解决刹车问题、追及相遇问题等。
(2)平抛运动: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掌握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计算方法。
(3)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和公式,以及向心力的来源分析。
练习题:一辆汽车以 10m/s 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2m/s²,求汽车刹车 5s 后的位移。
一个物体以水平初速度 v₀抛出,经过 2s 落地,水平位移为 40m,求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 v₀。
一圆盘绕中心轴匀速转动,半径为 2m,周期为 4s,求圆盘边缘一点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2、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二定律:F = ma,要能够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加速度,或者根据加速度求解受力。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练习题: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拉力 F = 10N 的作用,摩擦力 f = 4N,求物体的加速度。
一个人站在体重秤上,下蹲过程中体重秤的示数如何变化?3、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和功率的计算:掌握恒力做功的公式 W =Fxcosθ,功率的公式 P = W/t 或 P = Fv。
(2)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3)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即 E₁= E₂。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近代物理考点归纳
专题12 近代物理目录第一节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1)【基本概念规律】 (1)【重要考点归纳】 (2)考点一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 (2)考点二光电效应方程及图象问题 (2)【思想方法与技巧】 (3)用统计规律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3)第二节原子与原子核 (3)【基本概念、规律】 (3)【重要考点归纳】 (6)考点一氢原子能级及能级跃迁 (6)考点二氢原子的能量及其变化 (6)考点三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6)考点四核反应类型与核反应方程 (7)考点五有关核能的计算 (7)【思想方法与技巧】 (8)守恒思想在核反应中的应用 (8)第一节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基本概念规律】一、光电效应1.定义: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2.产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3.光电效应规律(1)存在着饱和电流对于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3)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当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时间不超过10-9s.二、光电效应方程1.基本物理量(1)光子的能量ε=hν,其中h =6.626×10-34J ·s(称为普朗克常量).(2)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动能的最大值. 2.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 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hp,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 1.放不放光电子,看入射光的最低频率. 2.单位时间内放多少光电子,看光的强度.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小,看入射光的频率. 4.要放光电子,瞬时放.考点二 光电效应方程及图象问题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hν:光电子的能量.W 0: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E k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图象分析【思想方法与技巧】用统计规律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中的粒子性与宏观概念中的粒子性不同,通俗地讲,宏观粒子运动有确定的轨道,能预测,遵守经典物理学理论,而微观粒子运动轨道具有随机性,不能预测,也不遵守经典物理学理论;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机械波也不相同,微观粒子波动性是指粒子到达不同位置的机会不同,遵守统计规律,所以这种波叫概率波.第二节原子与原子核【基本概念、规律】一、原子的核式结构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撞了回来,如图所示.2.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二、玻尔理论1.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 m-E n.(h是普朗克常量,h=6.626×10-34J·s)3.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4.氢原子的能级、能级公式(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2)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 n=1n2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 eV.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 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m.三、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1.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2.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①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②原子核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四、原子核的衰变和半衰期 1.原子核的衰变(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分类α衰变:A Z X →A -4Z -2Y +42He β衰变:AZ X → AZ +1Y + 0-1e 2.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2)衰变规律:N =N 0⎝ ⎛⎭⎪⎫12t /τ、m =m 0⎝ ⎛⎭⎪⎫12t /τ(3)影响因素: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五、核力、结合能、质量亏损、核反应 1.核力(1)定义: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 (2)特点:①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②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m 之内;③每个核子只跟它的相邻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 2.核能 (1)结合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 (2)比结合能①定义: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②特点: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3.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 2,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Δm ,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ΔE =Δmc 2.4.获得核能的途径:(1)重核裂变;(2)轻核聚变. 5.核反应(1)遵守的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2)反应类型:衰变、人工转变、重核裂变、轻核聚变.【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氢原子能级及能级跃迁 1.原子跃迁的条件(1)原子跃迁条件hν=E m -E n 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 (2)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 eV 时,也可以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 eV 时,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3)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 =E m -E n ),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2.跃迁中两个易混问题(1)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了.(2)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下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直接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间接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所有光子的能量和.3.(1)能级之间跃迁时放出的光子频率是不连续的.(2)能级之间发生跃迁时放出(吸收)光子的频率由hν=E m -E n 求得.若求波长可由公式c =λν求得. (3)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 -1). (4)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的两种求解方法: ①用数学中的组合知识求解:N =C 2n =n n -12.②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的各种可能情况一一画出,然后相加. 考点二 氢原子的能量及其变化1.原子能量:E n =E k n +E p n =E 1n2,随n (r )增大而增大,其中E 1=-13.6 eV.2.电子动能:电子绕氢原子核运动时静电力提供向心力,即k e 2r 2n =m v 2r n ,所以E k n =12k e2r n,随n (r )增大而减小.3.电势能:通过库仑力做功判断电势能的增减.当n 减小,即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反之,n 增大,即轨道半径增大时,电势能增加. 考点三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1.衰变规律及实质 (1)两种衰变的比较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2)γα衰变或β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光子.2.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因为β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然后再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3.半衰期(1)公式:N 余=N 原⎝ ⎛⎭⎪⎫12t /τ,m 余=m 原⎝ ⎛⎭⎪⎫12t /τ(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考点四 核反应类型与核反应方程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2.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连接并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3.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 4.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一般会发生变化. 5.核反应遵循电荷数守恒. 考点五 有关核能的计算 1.应用质能方程解题的流程图书写核反应方程→计算质量亏损Δm →利用ΔE =Δmc2计算释放的核能(1)根据ΔE =Δmc 2计算,计算时Δm 的单位是“kg ”,c 的单位是“m/s ”,ΔE 的单位是“J ”. (2)根据ΔE =Δm ×931.5 MeV 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所以计算时Δm 的单位是“u ”,ΔE 的单位是“MeV ”.2.利用质能方程计算核能时,不能用质量数代替质量进行计算. 【思想方法与技巧】守恒思想在核反应中的应用(1)在动量守恒方程中,各质量都可用质量数表示.(2)只有利用ΔE=Δmc2时,才考虑质量亏损,在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中,不考虑质量亏损.(3)注意比例运算求解.。
高三物理近代物理学知识点
高三物理近代物理学知识点高三物理近代物理学知识点1摩擦力内容归纳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高三物理近代物理学知识点2万有引力公式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电场1.电势差U: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WAB/q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
高考物理选修3-5近代物理全总结
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盘州市第七中学王富瑾一、原子结构汤姆孙:1、研究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并测定其比荷,但没有测出电子的电荷量(电荷量由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
2、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1、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极个别原路返回。
2、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10-15m左右),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旋转。
波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光谱(仅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波尔原子结构假说:1、轨道:电子绕核运行的可能轨道是不连续的。
2、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稳定的能量状态(定态),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3、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2-E1。
(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4、能级图: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称为原子的能级.它对应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E n(包括动能和势能).5、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
高频考点:1、物理学史的识记。
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3、跃迁发生的条件:(1)光子的能量恰等于两能级之差,hν=E2-E1(2)光子能量高于基态能量,则电子逸出,多余能量转化为电子的动能。
(3)若吸收的是电子能量,则电子能量大于两能级只差也可发生跃迁。
4、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放出的光子种类:(1)一群原子核放出光的种类为:。
(2)一个原子核最多放出的光种类:n-1种。
高中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11---近代物理初步
高中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十一十一、、近代物理初步知识点1 光电效应及其规律光电效应及其规律基础回扣1.对光电效应的四点提醒 (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取决于光的频率。
(2)光电效应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
(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
(4)光电子不是光子,而是电子。
2.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
(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 k =eU c 。
(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 0=hν0。
3.区分光电效应中的四组概念(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
(2)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4)入射光强度与光子能量: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
光子能量即每个光子的能量。
4.光电效应的图像分析(1)由E k -ν图像可以得到的信息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
②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E=W0。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2)由I-U图像可以得到的信息①遏止电压U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绝对值。
②饱和光电流Im:电流的最大值。
③最大初动能:Ekm=eU c。
(3)由Uc-ν图像可以得到的信息①截止频率ν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②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荷量的乘积,即h=ke。
(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易错辨析1.对光电效应图像的意义不理解。
2.要正确认识饱和光电流、遏止电压等物理概念及其意义,避免出错。
重难点18 近代物理-2024年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1.命题内容方面:近代物理初步的主要考点包括:①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结构和能级公式;②原子核、核反应方程和核能;③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2. 命题形式注重板块内的知识综合,知识跨度大。
注重于物理学史的联系,特别在考查核反应方程时,一定要注意必须是经过证实了的核反应才能写出正确的核反应方程,也因此才有原子核的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等不同的说法。
3. 特别要加深理解近代物理初步的有关知识的逻辑推理,如能级的知识主要是以氢原子为例进行阐述的,命题时可以通过其他原子来进行研究性考查,量子论和物质波的有关知识,高考命题时往往与动量守恒联系在一起,只有扎实掌握好近代物理初步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拓展迁移能力。
4.注重生活与近代物理相关的现象的解释。
一、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能级公式 1.原子的核式结构(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2)α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2.光谱 (1)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光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1λ=R ⎝ ⎛⎭⎪⎫122-1n 2,(n =3,4,5,…),R 是里德伯常量,R=1.10×107 m-1,n为量子数。
3.玻尔理论(1)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高中物理《近代物理初步》知识梳理
质子 中子
发现者 实质 电荷 符号
发现者 电荷 符号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氢原子核
正电,带电荷量为元电荷
p或
1 1
H
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
电中性,不带电
n或1 n 0
备注
核子
两个 等式
质子与中子的统称
(1)电荷数(Z)=质子数=元素的 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核子数=质子数+ 中子数
三、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1.原子核的衰变 1)α衰变和β衰变的比较
说明
光的波动性 光的干涉、 衍射和偏振
(1)光是一种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间 (1)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
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 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产生
用波动规律来描述
的
(2)大量光子往往表现出波动性 (2)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概念的
波
光的粒子性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这种作 (1)“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
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表现出 、“一份一份”的
粒子的性质
(2)光子不同于宏观概念的粒子
(2)少量光子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二、物质波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叫物质波;实物粒子的能量E和动量p跟它所对应 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遵循的关系为:E=hν,p= h 。
λ
考点三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电子的发现: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2.α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
从低能级向高能级的跃迁过程 称为激发,始末能级差的绝对值 等于所吸收的能量,ΔE=E终-E初
注意:①大量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光子种类数为C2n 。②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子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总能量减小;从低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难题汇编及解析(3)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难题汇编及解析(3)一、选择题1.太阳内部发生核反应方程,该反应出现了质量亏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是负电子,反应过程放出能量B .x 是正电子,反应过程放出能量C .x 是负电子,反应过程吸收能量D .x 是正电子,反应过程吸收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的大小B .玻尔理论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也能完美解释所有原子光谱规律C .γ射线是穿透能力极强的电磁波,可以穿透几厘米的铅板D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或动量的值B .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不受温度压强影响,但与元素的状态有关D .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同等情况释放的能量大于原子弹4.关于原子、原子核以及核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且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B .一个氢原子从n =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1种频率的的光子C .10个23592U 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5个23592U 原子核没发生衰变 D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铯(Cs)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衰变方程为1371375556Cs Ba+x ,由方程可判断x 是正电子5.某一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通过电场后分成三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射线1的电离作用在三种射线中最强B .射线2贯穿本领最弱,用一张白纸就可以将它挡住C .放出一个射线1的粒子后,形成的新核比原来的电荷数少1个D .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射线3的粒子后,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比原来少2个6.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核的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C .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D .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与电子电荷大小的比值7.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核聚变反应方程,表示质子 C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8.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9.由于地震、山洪等原因将大量的金丝楠及其他树种深埋,经千万年碳化、氧化、冲刷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又叫碳化木,俗称乌木,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 与12C 的比例与大气中相同,生命活动结束后,14C 衰变为14N ,14C 的比例持续减少,其半衰期约为5700年,现通过测量得知,某乌木样品中14C 的比例恰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近代物理学知识点总结
近代物理学知识点总结第10讲近代物理总结(学生版)第10讲近代物理总结一、知识点思维导图二、能力目标训练题例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照射下的肥皂泡表面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B、透过羽毛看发光的灯泡会看到灯丝周围有彩色图样,这是光的干涉图样C、产生明显的光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与光波的波长可相比拟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绿光变成红光,其他条件都不变,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将变宽例2 用红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如果用不透光的纸遮住一个缝,则屏上出现的是( )A、一片黑暗B、一片红光C、原干涉条纹形状不变,亮度减弱D、不等间距的红、黑相间的条纹例3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a)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
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
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
(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
现若在图(a)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A、变疏B、变密C、不变D、消失例4竖直放置的铁丝框中的肥皂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干涉条纹。
关于条纹图样及观察者位置()A、彩色的水平干涉条纹;B、彩色的竖直干涉条纹;C、观察者和太阳在肥皂膜的同侧;D、观察者和太阳在肥皂膜的两侧。
例5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紫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大。
B、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C、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D、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例6 光热转换是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其他物质内能的过程。
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光热转换装置,它的主要转换器件是真空玻璃管,这些玻璃管将太阳光能转换成水的内能。
真空玻璃管上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使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学依据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粒子性C、光的干涉D、光的衍射例7 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
2024年新高考版物理专题十三近代物理初步讲解部分
过程,称为核反应。
2.规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三个重要核反应
1)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174
N+
4 2
He
18 7
O
11
H。
2)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其核反应方
程为:94
Be+
4 2
He
16 2
C
10
n。
3)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发现正电子的核反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光子 ①定义: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量 子,简称光子。 ②光子的能量:每个光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光的频率,即ε=hν,ν表示光的频 率。 2)逸出功:要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需要外界对它做功,做功的最小值叫这 种金属(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的逸出功,一般用W0表示。 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电子 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黑体的颜色不一定是黑色,黑体不反射电磁波,但会向外辐射电磁波。 2.能量量子化 1)能量子:组成黑体的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 的整数倍。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 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能量子。 2)公式:ε=hν。ν是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也是带电微粒吸收或辐射电磁波 的频率,h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h=6.626×10-34 J·s。 3)能量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某些分立值,这种 现象叫能量量子化。
3.质量亏损 1)概念: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作质量 亏损。 2)质能关系:ΔE=Δmc2。 3)核子平均质量: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大,核子 的平均质量就小,故核子的平均质量大小也能够反映原子核的稳定性,即 核子的平均质量越小,原子核越稳定。核子平均质量随原子序数变化的 定性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近代物理初步知识点
高中物理:近代物理初步知识点一、波粒二象性1.1900年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E=hv2.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3.光电效应①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vC和W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种金属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即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成线性关系。
③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光电子的发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秒,与频率和光强度无关。
4.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干涉(波的叠加,又分单缝干涉、双缝干涉、薄膜干涉)、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偏振说明光的波动性。
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部分X射线的散射光波长会变大,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不仅表明光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5.光电效应方程 nc=W0/h6.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概率波不确定性关系①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②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③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④不确定性关系: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负电子:0-1e)。
2.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1)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①装置:②现象:a.绝大多数ɑ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有少数ɑ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c.有极少数ɑ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3.几个考点①卢瑟福的ɑ粒子散射,说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②汤姆孙发现电子,说明了原子可再分或原子有复杂结构③放射性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4.玻尔理论(1)经典电磁理论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②跃迁假设:电子跃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Em-En =hv严格决定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5)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5)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库仑发现了电子B .安培发明了电池C .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D .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 =4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 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A .改用从n =4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K 发生光电效应B .改用从n =3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阴极K 发生光电效应C .改用从n =4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 .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比结合能越小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C .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D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γ射线时,原子核的核子数不会发生变化4.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n=3的能级,该氢原子A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5.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查德威克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 +→+B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要放出光子,氢原子的能量减小, 电子的动能减小D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既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6.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需要吸收0. 89eV的能量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能量为2eV的电子碰撞而向高能级跃迁C.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6 种不同頻率的光子D.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比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短7.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电子会对α粒子有引力的作用.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的粒子性被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所证实B.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发光现象C.在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几率大的地方D.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不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9.根据近代物理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B.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某一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2.09eV,则动能等于12.09eV的另一个氢原子与这个氢原子发生正碰,可以使这个原来静止并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该激发态C.相同频率的光照射不同金属,则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大D.铀核23892(U)衰变为铅核20682(Pb)的过程中,中子数减少21个10.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在a、b、c三种跃迁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分别是E a、E b、E c和λa、λb、λc,则( )A .b a c λλλ=+B .b a c λλλ=C .111b a eλλλ=+ D .b a c E E E =- 11.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 61~3.10 eV 范围内。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3近代物理初步讲含解析
近代物理初步考试大纲要求考纲解读1.氢原子光谱Ⅰ 1.本专题知识的特点是“点多面宽”、“考点分散”,因此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是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辨别方面进行,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几乎每年都出现.2.重点考查能级与光谱、核反应方程及规律、质能方程及核能、相关物理史、光子论等内容,还有综合考查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动量守恒、能的转化与守恒等知识的问题.3.复习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精读教材,重视课后习题;二是对与现代科技相联系的题目,应予以重视;三是重点应放在氢原子能级结构及公式、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结合能和质量亏损的计算上.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Ⅰ3.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Ⅰ4.放射性同位素Ⅰ5.核力、核反应方程Ⅰ6.结合能、质量亏损Ⅰ7.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Ⅰ8.射线的危害和防护Ⅰ9.光电效应Ⅰ10.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Ⅰ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预测物理高考试题还会考:1.本章全部为I级要求,考查以选择题型为主,以考查对本章知识的记忆和了解,并且每年必考.2.考查面较广,所以对各部分内容都要重视,要做全面系统的了解.对光电效应、氢原子的光谱、玻尔理论、原子核的组成、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等都要有所重视.考向01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1.讲高考(1)考纲要求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会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逸出功、极限频率、最大初动能等物理量;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波是理解的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光电效应方程可能会以填空题或计算题形式出现。
【 考点定位】光电效应【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电效应。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强弱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本题涉及的光电效应知识较多,很多结论都是识记的,注意把握现象的实质,明确其间的联系与区别;平时积累物理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物理构氢原子能级公式 天然衰变 人工转变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21n E E n = α衰变 质子、中子 核反应堆 热核反应12r n r n = β衰变 的发现一、知识网络半衰期核能表示放射性元素△E=△mc2衰变的快慢二、画龙点睛概念一、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1)电子的发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1)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成①装置:②现象: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c. 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于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α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α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
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3、玻尔的原子模型(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a.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 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2)玻尔理论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1)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v=E2-E1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
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即轨道半径跟电子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轨道半径跟电了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mvr n hn==2123π、、……n为正整数,称量数数(3)玻尔的氢子模型: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玻尔在三条假设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以及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行时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原子的热能。
)氢原子中电子在第几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 n,和电子轨道半径r n分别为:E E nr n r nn n ==⎫⎬⎪⎭⎪=121123、、……其中E1、r1为离核最近的第一条轨道(即n=1)的氢原子能量和轨道半径。
即:E1=-13.6ev, r1=0.53×10-10m(以电子距原子核无穷远时电势能为零计算)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
按能量的大小用图开像的表示出来即能级图。
其中n=1的定态称为基态。
n=2以上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③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由于引进了量子理论(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
但由于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库仑力等),所以在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难。
例题: 用光子能量为E 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①h ν1;②h ν3;③h (ν1+ν2);④h (ν1+ν2+ν3) 以上表示式中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④正确 解析: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说明这时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
根据玻尔理论应该有h ν3=E 3- E 1,h ν1=E 3- E 2,h ν2=E 2- E 1,可见h ν3= h ν1+ h ν2= h (ν1+ν2),所以照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②或③,答案选C 。
例题: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 e 1136=-.v ,电子的质量为m ,电量为-e ,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氢原子从n =3的能量状态跃迁到n =2的能量状态时所辐射的光去照射逸出功是301019.⨯-J 的Cs 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2)氢原子处于n =5时,核外电子速度多大?(3)氢原子吸收波长为06107.⨯-m 的紫外线而电离,使电子从基态飞到离核无限远处,设原子核静止,则电子飞到离核无限远处后,还具有多大的动能?解析:(1)氢原子从n =3跃迁到n =2能量状态放出能量 E E E E e JE E J=-=-⎛⎝ ⎫⎭⎪==⨯>⨯--32221191913122864576103010...v 大于铯金属逸出功,即∴能发生光电效应(2) R n r r 521215==而库仑力为向心力,即k e r mv r v e k mr 2522515=∴=(3)根据能量守恒,光子的能量hcλ一部分用于使氢原子电离,余下的为飞出后电子的动能,即:hcE E mv mv hc E J λλ=-+∴=+=⨯⨯⨯⨯-⨯⨯=⨯∞-----122138713131212662103100610136********.....4、光谱和光谱分析⑴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出的光形成连续光谱。
⑵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线状谱(又叫明线光谱、原子光谱)。
根据玻尔理论,不同原子的结构不同,能级不同,可能辐射的光子就有不同的波长。
所以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线状谱,因此这些谱线也叫元素的特征谱线。
根据光谱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非常灵敏而且迅速。
只要某种元素在物质中的含量达到10-10g,就可以从光谱中发现它的特征谱线。
5、氢原子中的电子云对于宏观质点,只要知道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受力情况,就可以应用牛顿定律确定该质点运动的轨道,算出它在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对电子等微观粒子,牛顿定律已不再适用,因此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
玻尔理论中说的“电子轨道”实际上也是没有意义的。
更加彻底的量子理论认为,我们只能知道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各点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下,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
如果用疏密不同的点子表示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画出图来,就像一片云雾一样,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
6、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普通光源(如白炽灯)发光时,灯丝中的每个原子在什么时候发光,原子在哪两个能级间跃迁,发出的光向哪个方向传播,都是不确定的。
激光是同种原子在同样的两个能级间发生跃迁生成的,其特性是:⑴是相干光。
(由于是相干光,所以和无线电波一样可以调制,因此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光纤通信就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结合的产物。
)⑵平行度好。
(传播很远距离之后仍能保持一定强度,因此可以用来精确测距。
激光雷达不仅能测距,还能根据多普勒效应测出目标的速度,对目标进行跟踪。
还能用于在VCD或计算机光盘上读写数据。
)⑶亮度高。
能在极小的空间和极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
(可以用来切割各种物质,焊接金属,在硬材料上打孔,利用激光作为手术刀切开皮肤做手术,焊接视网膜。
利用激光产生的高温高压引起核聚变。
)7、粒子物理学到19世纪末,人们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了正电子、μ子、K介子、π介子等粒子。
后来又发现了各种粒子的反粒子(质量相同而电荷及其它一些物理量相反)。
现在已经发现的粒子达400多种,形成了粒子物理学。
按照粒子物理理论,可以将粒子分成三大类:媒介子、轻子和强子,其中强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从目前的观点看,媒介子、轻子和夸克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状”粒子。
用粒子物理学可以较好地解释宇宙的演化。
二、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耳发现铀或铀矿石能放射出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
这种射线可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光。
放射性:物质能发射出上述射线的性质称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放射性元素天然放射现象:某种元素白发地放射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存在精细结构,是可以再分的(2)放射线的成份和性质:用电场和磁场来研究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线,在电场中轨迹,如图(1)各种放射线的性质比较如⑴、⑵图所示,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都是β比α的偏转大,γ不偏转;区别是:在磁场中偏转轨迹是圆弧,在电场中偏转轨迹是抛物线。
⑶图中γ肯定打在O点;如果α也打在O点,则β必打在O 点下方;如果β也打在O点,则α必打在O点下方。
⑴⑵⑶例题:如图所示,铅盒A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打在图中a 、b 、c 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向右射出后,在匀强磁场中α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上,β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下,轨迹都是圆弧。
由于α粒子速度约是光速的1/10,而β粒子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在同样的混合场中不可能都做直线运动(如果一个打在b ,则另一个必然打在b 点下方。
)本题选AC 。
例题: 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
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 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
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 、N 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___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