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发表时间:2013-12-23T16:00:43.187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9月总第132期供稿作者:肖巍
[导读] 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
肖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长山中学256206
先来看2013年山东高考题第30题第一问:
30.(22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3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3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30.【答案】(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类题型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涉及。例如2006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第38题8分,全国卷III第39题20分,江苏卷第35题9分,天津卷第40题12分,四川卷第39题20分,广东卷第39题17分,上海卷第37题20分;2005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第38题(32分),全国卷III第39题第7小题(8分),北京卷(文综)第38题(31分),上海卷第33题(15分),广东卷第34题(10分),江苏卷第39题(18分)等;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I第38题(32分),北京卷(文综)第41题第3小题(4分),江苏卷第39题(18分);2009年山东卷28题第一小题(4分)、第三小题(3分)等。在备考环节中,这种题型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类型。那么这种类型题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下面我从试题特点、解题思路、例题解析、常备知识等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种类型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图表题。图表题是指用图(柱状图、坐标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和数据表格作为试题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有表表结合式、图表结合式、文表结合式等形式。图表题是经济学表达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较多的是考查经济常识。它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数据、变量、比例等信息中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原因和趋势,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这种题型因其容量大、概括性强、富有条理,近几年来一直是高考的热门命题方向。
一、设问特点
设问体现了对问题考查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常见的设问形式有:
1.图表(或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或显示)了什么经济现象(经济信息)?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图表反映的问题如何认识、如何解决、有何启示等。
一般来说就这三种形式,不过有时候求新求变可能会有一些改变,但基本设问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动。
二、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要求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关键。
1.审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对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
2.审读图表内容: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
3.读标题: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4.审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具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
5.读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
6.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
第二步,联系教材。
审题主要是明确材料的中心观点,根据这个中心观点,回忆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中心观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即确定论据,这就是选材。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审读图表式材料。
第三步,组织答案。
1.组织答案时必须做到两个统一:
第一,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式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揭示其所体现的本质。
第二,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要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
错误倾向:一是把题目提供的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一味地堆砌理论观点;二是一味地照搬材料。
2.要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包括基本原理、观点和时政语言。
3.组织答案要增强时事敏感性,要懂得党和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不说行外话和过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