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展
白芷的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白芷的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1397322aa00b52acec7cad9.png)
白芷的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白芷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眉棱骨痛、鼻塞、牙痛、疮疡肿痛等症,是中医临床的常用药,主产于我国四川、杭州等地,其有效成分十分复杂,主要为香豆素类和挥发油。
本文就白芷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白芷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表明白芷具有镇痛、抗菌、平喘、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光毒性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白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但白芷的部分作用机制还未明确,尤其在组方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Angelica dahurica is source of umbrelliferae plant. It has the funtion of eliminating wind and dampness. It also has the effect of relieving stuffy nose and wind the pain,swelling,empyema. In clinical practice,it is applied to traeting nasal obstruction,leucorrhea,sores and carbuncles. It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commonly used medicines. Angelica dahurica is mainly produced in Sichuan and Hangzhou of China. Its chemical constitution are very complex. However,its main components are coumarin and volatile oi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in recent years,starting fro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extraction process,pharmacological effects,safety eval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in Angelica dahurica. All of these indicate that Angelica dahurica has phramacological function of relieving asthma and antihypertensive,exciting motion and respiratory center,antibacterial,inhibiting adipocyte synthesis and photosensitivity,etc.. These researches provide a bas is for Angelica dahurica′s further research. But part of Angelica dahurica′s mechanism is not clear,especially in the formula of the mechanism is not clear. It remains to be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 Angelica dahurica;Extraction technology;Pharmacological effects;Clinical application中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种植、取材广泛,种类繁多。
白芷综述
![白芷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81c599a0116c175f0e486a.png)
白芷综述一、概述白芷是中医临床的常用药,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和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瘘,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等,近年来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的光化学治疗。
药理实验证明白芷具有抗菌作用。
白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香豆素等,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以线型呋喃香豆素为主,有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别异欧前胡素等。
二、基本情况2.1来源白芷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浙白芷、川白芷等的干燥根。
2.2 品种2.2.1浙白芷(杭白芷)长圆锥形且四棱明显,“疙瘩丁”多排成4行且较粗大,表面灰青或浅灰棕色,皱纹较少,断面方形,棕色形成层环明显。
气香浓烈。
2.2.2川白芷较浙白芷粗,但四棱不及断白芷明显,表面黄白色或浅棕黄色.皱纹较明显,断面方形亦不及浙白芷明显,常呈类圆环。
“疙瘩丁”较粗大。
气香浓郁。
过去川白芷以四川遂宁所产为最佳,铜梁所产次之,其他产地叉次。
2.2.3禹白芷(会白芷)形似胡萝卜,类圆形而细长,直径细于前二种.表面较光滑,横向皮孔(疙瘩丁)少且不及前二种明显,体轻,粉性不足,香气较弱。
2.2.4祁白芷多指主产于河北安国一带的白芷,条细小,形似禹白芷,表面较光滑,“疙瘩丁”较少且不明显,粉性小,气微香,下部多有分支细尾。
2.2.5其他其他产地(如湖南、陕西等地)所产白芷则条细,支根多,且粉性不足香气弱,多自产自销。
2.3科属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伞形科前胡族当归属。
2.4分布2.4.1习性分布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白芷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
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ad6122cfc789eb172dc8b3.png)
【 yw r s Rot f n l adh r a C u ai; e rtr su; it h mia alct n Auo u rse c Ke o d 】 o o gi a ui ; o m r S ceo t se H s c e cl l ai ; t oec ne A c c n y i o o o l f
・
药 品鉴定 ・
21 1 第 卷 3 0年2 8第6 1 月 期
白芷根 中香豆素类成分 的组织化学定位研 究
兰志琼 , 卢先 明 , 继 兰 。周 毅 。马逾 英 , 陈 , , 胡友福 1 都 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戚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四川成都 6 13 ;成都 中医药大学基础 医学 院 , 1 172 . 四川成都
danUr Ca l
l h i  ̄ L i m n , H NJa ̄z o i M t g H o ANZ i o q n UX a ig C E in H U Yl A Y , UY 啦 n l , ,
!Th y L b rtr o h r Sa adz to fMi ity o u ain c o lo a ma y . e Ke a oaoy frt eHeb— tnd r iain o nsr fEd c t .S h o fPh r c .Ch n d iest f o e g u Un v ri o y T CM,S c u n r vn e ih a P o ic ,Ch n d 61 3 ,Chn ;2S h o f Bai Me ia,Ch n d Unv ri f TC ,Sc u n eg u 1 7 l i a .c o l o sc dc l egu ie st o M y ih a
白芷在肿瘤放疗和化疗中的辅助应用
![白芷在肿瘤放疗和化疗中的辅助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9293f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2.png)
白芷在肿瘤放疗和化疗中的辅助应用摘要:白芷作为一种传统中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放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中。
本文将从白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综述其在肿瘤治疗中的辅助应用。
研究表明,白芷可以有效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够增强治疗的疗效。
然而,白芷的使用仍存在一些争议,需要在临床中谨慎应用并与专业医生进行讨论。
关键词:白芷;肿瘤;放疗;化疗;辅助应用;副作用引言:肿瘤是当代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放疗和化疗作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常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能够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疗效,一直是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1. 白芷的药理作用白芷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辛温、苦味、微寒的特点。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挥发油、辣素、蒽醌类和黄酮类等。
研究发现,白芷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挥发油中的辣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
白芷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来达到治疗作用。
2. 白芷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放疗是一种以放射线为主要治疗方式的肿瘤治疗方法。
尽管放疗在控制肿瘤生长方面非常有效,但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皮肤红肿、呕吐、疲劳等。
白芷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可以起到减轻这些副作用的作用。
在临床研究中,白芷在放疗前后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并有效缓解其疼痛和瘙痒感。
此外,白芷还可以抑制放疗后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放疗的疗效。
3. 白芷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虽然化疗在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方面有显著疗效,但常导致恶心、呕吐、免疫抑制等副作用。
生药白芷的研究进展
![生药白芷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a677446f7ec4afe04a1dfab.png)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生药白芷的研究进展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年级:2009级专业:制药专业姓名:(黑体三号字)学号:(黑体三号字)指导教师:(黑体三号字)年月日摘要白芷,又名香白芷,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科,色白、味香浓郁,为中国传统美容药物之一。
白芷由80多种成分组成,组成中的苯肽,有机酸和他们的酯,多糖等成分,与白芷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标记性质密切相关。
由于这些成分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白芷的分析方法也是多样的,包括GC-MS,HPLC-DAD-MS,TLC,CE-DAD等。
除此,分析技术的发展使白芷的质量控制更加有效和可靠,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白芷内部一些成分的提取过程。
白芷在一般传统医学不容易治疗的妇科医学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贫血病,便秘,心血管病和肝纤维化等方面。
它的医学价值已经被临场试验,预临床试验,传统和现代试验所证实,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白芷;伞形科;美容中药AbstractRadix Angelicae, known as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which is angiospermae, dicotyledoneae, umbrella-type, white, and smell swee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raditional Chinese beauty medicines. There are more than 80 composite formulae in Radix Angelicae, which including phthalides, organic acids and their esters, polysaccharides ar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related to the bioactivities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s of these components, analytical methods of Radix Angelicae are various, including GC-MS,HPLC-DAD-MS,TLC,CE-DAD and so on. Besid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technology makes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adix Angelicae mor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which is useful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some components. Radix Angelicae is predominantly renowned for its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a wide variety of gynec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are generally not easily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ies. Furthermore, 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reat anemia, constip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hepatic fibrosis. What is more, its medicinal value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numerous clinical trials, pre-clinical studies and traditional or modern experiments, which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Key wordsRadix Angelicae; umbrella-type; beauty medicin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一章一级标题 (1)一、二级标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白芷
![白芷](https://img.taocdn.com/s3/m/6d67674ffe4733687e21aa7c.png)
白芷拼音:Baizhi英文:Dahurian Angelica Root 日文:ビヤクシ拉丁文: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异名】芳香《神农本草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香白芷《夷坚志》。
【品种考证】本品入药始见于《本经》,列为中品。
《名医别录》曰:“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本草图经》载:“白芷,今所在有之,吴地尤多。
根长尺余,白色,粗细不等。
枝杆去地五寸已上。
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阔三指许。
花白微黄,入伏后结子.立秋后苗枯。
”并附“泽州白芷”图。
上述产地、形态特征及附图与今所用的杭白芷、祁白芷原植物相近。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
【植物/动物形态】(1)白芷多年生草本,高1~2.5m。
主根圆柱形,有分枝,外皮黄褐色。
茎直立,基部直径5~9cm,常带紫色,有纵沟纹。
茎下部叶羽状分裂,有长柄;茎中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下部成囊状膜质鞘;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基部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茎上部叶具囊状鞘。
复伞形花序,总苞片无或1~2,鞘状;伞幅18~40(~70),小总苞片5~10或更多,长约1cm,比花梗长或等长;花梗10余;花自色。
双悬果椭圆形,分果具5棱,侧棱翅状,无毛。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生于草甸、灌木丛、河边沙土或石砾质土中,我国北方有栽培。
(2)杭白芷植株较白芷矮,茎及叶鞘多黄绿色。
主根上部近方形或类方形,灰棕色,皮孔样突起明显。
分布于浙江、福建和台湾。
浙江、四川及南方地区有栽培。
白芷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白芷有什么作用与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9ca86f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d.png)
白芷有什么作用与功效白芷(学名:Saussurea costus)是多年生植物,属于菊科白芷属。
其根茎被用作中药,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
白芷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芷的作用与功效。
一、白芷的药用成分白芷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有挥发油、香豆素、黄酮苷、苷类、甾醇、酸类等。
挥发油是白芷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在不同产地和品种中有所不同。
挥发油主要由α-半乳糖苷、β-半乳糖苷、β-基金嗪和白芷醇等组成。
二、白芷的药用作用与功效1. 温经行气:白芷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舒缓经脉,活血行气,缓解经期痛经、寒疝等症状。
2. 祛风止痛:白芷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偏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3. 化痰止咳:白芷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4. 调节免疫:白芷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和治疗感冒、流感等疾病。
5. 抗菌消炎:白芷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6. 抗肿瘤作用:白芷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7. 保护肝脏:白芷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降低肝肿大的程度。
8. 抗氧化:白芷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预防和延缓衰老,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三、白芷的临床应用1. 经络疾病:白芷可用于治疗经络疾病,如头痛、痛风、风湿关节炎、瘀血疼痛等。
2. 呼吸系统疾病:白芷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3. 肝病:白芷可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4. 抗肿瘤:白芷可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
5. 免疫调节:白芷可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感冒、流感等疾病。
四、白芷的用法与用量白芷可入药,常用的用法与用量有以下几种:1. 冲剂:取白芷适量,研磨成粉末,每次用量约为3-9g,可冲服,每日3次。
白芷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白芷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3a4d721bd64783e09122b0b.png)
中自当归素 、氧化前 胡素 、白当归脑 、欧前 胡素 、蛇床 夫 素细胞和黑素合 成呈抑制 作用 ,对 酪氨酸酶活 性具有低 浓
内酯和异欧前胡 素 6个主要的呋喃香豆素成分 。
度抑制 、高浓度 激活作用 ,为 白芷治疗 色素性疾 病 阐明了
2 白芷 的 药 理 作 用
机 制 。
镇 痛消炎作用 :由自芷组成 的各种制 剂广泛应 用于 治 4 药 理 作 用 机 制
血液流动 、改变血 液 性质 、止 痛 的作 用 ,善 治各 种 疼痛 , 与烯丙吗啡 、氟哌啶醇有 协 同作 用 ,其 镇痛作 用能被纳 洛
尤 其 对 前 头 痛 或 眉棱 骨 处 疼 痛 疗 效 明显 。
酮和利血平对抗 ;EOAD在外 周能显 风 寒 感 冒 ,因面 部 受 风 引 起 面神 经 麻 经 递 质 的 含 量 ,在 中 枢 能 显 著 升 高 多 巴胺 、5一羟 色 胺 含
该药对急慢性炎症都 有抗炎作 用 ,并且有 止痛和调 节免疫 体依赖性进行 了观察研 究 ,结 果表 明 EODA的镇 痛 、镇静
的 功能 。
作用 明确且对小 鼠无身体 依赖性作 用。而后 ,探讨 了白芷
活血化淤 、解 痉作用 :白芷 具有舒 张 动脉血管 、加 快 总挥发油对大鼠神经递质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 明,EOAD
【关键词 】 白芷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517 (2011)17—0028—02
白芷 来 源 于 伞 形 科 多 年生 草 本 植 物 白芷 或 杭 白芷 的根 , 药理学理论 ,联合研制 出了一种 治疗 变应 性鼻炎 的新型纯
中药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芷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977e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f.png)
中药白芷的功效与作用白芷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功效与作用广泛且多样。
它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包括头痛、口腔溃疡、感冒、偏头痛和皮炎等。
以下是关于白芷的详细介绍。
一、白芷的基本概述白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伞形科,芷属,为多年生草本,具有浓郁的芳香味。
这种植物常见于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和日本等地。
白芷的茎呈圆柱形,直立且较硬,根部为橙褐色或深褐色,叶子呈披针形,顶部呈纺锤状。
白芷的花成簇状并聚集在一起,花呈黄绿色或灰白色,形状如同伞面。
果实为椭圆形或圆形,背面具有明显的脐点。
这种植物的根茎壮实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并且可以用于制造药材和食品,也可以作为调料。
二、白芷的药理作用白芷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菌、消肿等作用。
以下是对白芷主要药理作用的详细介绍:1. 镇痛作用:白芷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头痛、偏头痛和神经性面痛等。
研究发现,白芷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改善微循环来减轻疼痛。
2. 抗菌作用:白芷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研究显示,白芷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的生长。
这种抗菌作用使得白芷在中医治疗感冒、口腔溃疡等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消肿作用:白芷具有显著的消肿作用,可以帮助减轻肿痛和炎症。
研究发现,白芷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过氧化物酶等来实现消肿作用。
4. 抗氧化作用:白芷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达到促进健康和抗衰老的作用。
研究显示,白芷可以显著提高抗氧化物质的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5. 免疫调节作用:白芷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显示,白芷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分泌免疫因子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三、白芷的临床应用白芷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特别是在治疗感冒、头痛、口腔溃疡和皮炎等疾病中。
白芷药食两用的神奇植物
![白芷药食两用的神奇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e31e7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0a.png)
白芷可以用于炒菜、煮汤、炖肉等各种烹饪方式。常见的做法有将白芷切成细丝后加入炒菜中,或将其 放入汤锅中煮熟后食用。此外,白芷也可以用来腌制蔬菜,增加口感与营养。
白芷的烹饪技巧
烹饪白芷时,需要注意适当的烹饪时间和温度,以免破坏其风味和营养成分。最佳做法是将切好的白芷 适量加入,在最后阶段烹炒或煮汤,让其充分释放香味。适当调整调料搭配,可以进一步突出白芷的独特 风味。
白芷在美容保健中的应用
皮肤美白
白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酚 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 和美白作用。常用白芷煮水 外敷或制作面膜,可以有效改 善肤色,淡化色斑,使肌肤变得 更加洁白透亮。
抗衰老
白芷中的挥发油和其他生物 活性成分能促进胶原蛋白的 合成,改善皮肤弹性,延缓肌肤 老化。将白芷制作成面膜或 化妆品使用,有助于延缓皮肤 老化,保持肌肤的青春活力。
综合而言,白芷丰富的化学成分赋予了它广泛的药食两用价值。它在中医理论 中被认为能够理气、祛风、散寒等,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 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同时,白芷还可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以发挥其卓越的抗氧化、美容养颜等作用。
白芷在饮食中的应用
白芷的食用价值
白芷不仅是一种中药材,还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食材。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微苦的口感,可以用来烹饪 各种菜肴,增加菜品的风味。白芷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对人体非常有益。
白芷在皮肤护理中的作用
白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美容养生的神奇植物。它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如挥发油、香豆素等,在皮肤护理中发挥着多重功效。
$10M
15%
25%
抗菌
白芷含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可有效预防皮肤感染 。
抗炎
白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9b793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a.png)
56人参研究GINSENG RESEARCH 2022年第6期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Hoffm.)Benth.et Hook.F.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ex Franch.et Sav.cv.Hangbaizhi ,,《》。
,《》,。
,、、、、,、、、、、,[1]。
1白芷化学成分,、。
,、、、[2]。
1.1[3]。
,[4]39,,:、、、α-、β-、、。
[5],、、、、、1-、α-、α-、1-(Z)-9-。
,36.33%,,29.79%,16.2%,82.32%。
,、、[6-7]。
1.2、、、、、、、、[8-10]。
[11],,,。
,[12]70%,、(-)-、(2’S,3’R)-3’-、(2’R,3’S)-3’-、-8-O-β-D-、-O-β-D-、-O-β-D-、、。
1.3[13],。
、、、、。
1.4,,8,、、、、、、、[14]。
[15],Na、K、Ca、Mg、Fe、Zn、Cu、Mn ,Ca、Fe 。
2白芷药理作用,,、、、、[16-18]。
2.1李冰1,宋欢1,王露露1,许永华2,田义新2*(1.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长春130600;2.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摘要:,、、、、。
,、、、、、。
、、、。
、,。
关键词:;;;基金项目:(CCKJ201711)。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
E-mail:DOI:10.19403/ki.1671-1521.2022.06.01450,,,[19]。
Kimura[20]、,。
,。
(monosodium urate,MSU),MSU,MSU,,NLRP3、IL-1β、caspase-1、IL-1R1、IL-6、TNF-αmRNA,[21]。
2.2[22],,。
,,。
[23],,,。
,[24],、HIF-1,-。
药用植物白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白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cd6c98ea98271fe900ef9c6.png)
药用植物白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左世梅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04期[摘要] 综述白及近年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白及提供科学依据。
白及是一种传统常见中药,不仅用药历史悠久,而且药用价值高。
研究显示,白及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白及多糖、茋类化合物等,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活血止血、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抗癌、抗肿瘤、促进创伤愈合、抗病原微生物、保护黏膜、抗溃疡、美白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
目前白及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得到不断深入研究,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白及;白及多糖;茋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04-0189-04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Bletilla striataZUO ShimeiKunm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Jinning 650600, China[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Bletilla striata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igh medicinal valu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includes 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 stilbene compounds,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ainly include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hemostasis, promoting 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function, anti-cancer, anti-tum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anti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protecting mucous membrane, anti ulcer, whitening and anti-oxidation, anti-aging, immune regulation,etc. At presen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have been studied in depth, which shows it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 Bletilla striata; 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 Stilbene compound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view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d.)Reichb.f.的干燥块茎,是一种用药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其性微寒,味苦、涩、甘,含有大量的黏胶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野生品主产于四川、湖南、贵州、云南、湖北、广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等[1]。
白芷药性
![白芷药性](https://img.taocdn.com/s3/m/ec3600df7f1922791688e831.png)
草药名]:白芷(《本经》)[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
[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
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3-亚甲基-6-环己烯、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
[药理作用]本品有解热、镇痛、抗严作用。
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的作用;能升高血压,使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引起流涎呕吐,大剂量可引起痉挛继而麻痹。
所含呋喃香豆类化合物有光敏性作用,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此外尚有抑制细菌和真菌作用。
[临床报道]现代以本品外用治关节积水、带状疱疹、银屑病等疾患有效。
[植物形态]①兴安白芷,又名:达乌里当归,走马芹。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5米。
根粗大,直生,有时有数条支根。
茎粗大,近于圆柱形,基部粗约5~9厘米,中空,通常呈紫红色,基部光滑无毛,近花序处有短柔毛。
茎下部的叶大;叶柄长,墓部扩大呈鞘状,抱茎;叶为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长卵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基部下延成小柄;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全部扩大成卵状的叶鞘,叶片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10~30厘米;总苞缺如或呈1~2片膨大的鞘状苞片,小总苞14~16片,狭披针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萼缺如;花瓣5,白色,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向内弯曲;雄蕊5,花丝细长伸出于花瓣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2,短,基部黄白色或白色。
双悬果扁平椭圆形或近于圆形,分果具5果棱,侧棱成翅状。
花期6~7月。
果期7~9月。
多生于河岸、溪边,以及沿海的丛林砾岩上。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最新关于中药材白芷叶的解析
![最新关于中药材白芷叶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8cf1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f.png)
3. 白芷叶与其他草药的配伍效果
1. 白芷叶与黄芩配伍,具有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热病发热、咽喉肿 痛等症状。
3. 白芷叶与薄荷配伍,具有宣肺 解表、疏散风热的作用,常用于 治疗感冒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
2. 白芷叶与当归配伍,能够活 血调经、止痛散瘀,适用于经 期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1. 白芷叶的主要药效
01
02
03
1. 白芷叶具有清热解毒、消 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咽喉肿痛、牙痛等疾病。
2. 白芷叶还具有抗菌消炎的 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 菌的生长,对于皮肤炎症和 痤疮等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 效果。
3. 此外,白芷叶还可以用于 调节女性月经,改善经期不 适症状,对于痛经、月经不 调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3
起,分次服用。在服用白芷叶药液时,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
当调整剂量。
2. 白芷叶的外用疗法
1. 白芷叶外用疗 法常用于治疗皮肤 瘙痒、湿疹等皮肤 病,具有很好的止
1 痒效果。
2. 将新鲜的白芷叶
3. 白芷叶外用疗法
捣碎后敷在患处,可
还可以用于治疗痤疮
以有效缓解疼痛和消
、粉刺等面部皮肤问
肿。
题,有助于清洁毛孔
2. 白芷叶在中医中的应用
01
1. 白芷叶在中医中主要用于 治疗头痛、牙痛、风湿性关 节炎等疾病。
02
2. 白芷叶具有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 状。
03
3. 白芷叶还可以用于皮肤疾 病的治疗,如湿疹、痤疮等 ,具有很好的消炎止痒效果 。
3. 白芷叶的采集和储存方法
02
2. 最新的研究发现, 白芷叶中的活性成分可 以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 病,对降低血压、血脂 有良好效果。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芷抗惊厥作用的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芷抗惊厥作用的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dfd139d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6.png)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1月第6卷第2期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 (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历史悠久,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毒[1]。
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抑郁作用,而且白芷总香豆素还具有抗惊厥作用[2-3]。
但白芷抗惊厥作用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2003作者简介:张倩(1988-),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主管中药师,硕士。
研究方向:中药物质基础分析、药物代谢与分析。
*通讯作者:董娟妮,E -mail :shanxidjn@.研究原著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芷抗惊厥作用的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张倩1,任鑫睿2,郭欢1,董娟妮3*(1.西安市长安区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1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3.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77)摘要:目的探讨白芷抗惊厥作用的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方法利用TCMSP 数据库筛选白芷有效成分,并收集其对应作用靶点。
通过疾病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 、OMIM 、TTD )检索与convulsion 相关靶点;使用R ×643.7.2软件绘制韦恩图,筛选白芷有效成分与convulsion 交集靶点。
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使用STRING 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构建与分析,通过Bioconductor 数据库进行KEGG 功能富集分析。
白芷抗炎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白芷抗炎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1016e0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7.png)
白芷抗炎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摘要:白芷具有解表祛风,散寒止痛、通鼻窍、抗炎消肿等功效。
本文就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白芷的抗炎作用及影响因素进行论述。
关键词:白芷;抗炎;现代研究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它原产于俄罗斯远东、蒙古等地,性味辛、温,气芳香,微苦。
具有解表祛风,散寒止痛、通鼻窍、抗炎消肿等功效。
在我国白芷主产于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等省,最为有名的是杭白芷、禹白芷、祁白芷、川白芷。
白芷于多年生高大草本,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植物,以根入药。
一、常见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白芷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追求,人们对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炎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常见的抗炎药物包括有甾体类的抗炎药和非甾体的抗炎药两类。
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止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的集中,促进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效果,主要适用于严重疾病。
常见的甾体类抗炎药物例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一些药物。
非甾体的抗炎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环氧化酶,从而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1、前列环素、血栓素合成,从而起到抗炎作用,主要适用于轻度、中度的疾病。
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药物。
但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两种药物长期使用会出现副作用。
因此,我国传统中药的副作用小和治疗效果好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了白芷的水提物、醇提物等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从而开发利用白芷这味中药的药用价值。
二、白芷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白芷作为药用始载于《五十二病方》中,白芷栽培历史悠久,至少有两千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
有史记载的就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从江浙一带发现到带回遂州,试种成功后开始大量种植白芷,后又了现在的规模。
白芷挥发油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芷挥发油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a8c758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2.png)
白芷挥发油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任星宇;罗敏;邓才富;罗川;罗舜;徐广【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17(028)029【摘要】目的:了解白芷挥发油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白芷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白芷挥发油提取方法主要为水蒸气蒸馏法,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所得白芷挥发油杂质少、纯度高;但白芷含淀粉量大,极易糊化,提取过程不易操作,且较长时间暴露易氧化变质,某些不稳定成分易分解而影响挥发油品质.超临界CO2萃取法收率高、生产周期短、操作温度低,能有效保护白芷挥发油成分;但成本和操作要求较高,且白芷挥发油中极性大、结合能力强的成分不易被提取出来.白芷挥发油具有抑制黑色素、抗氧化、镇痛、抗过敏、抗惊厥、抗痉挛等药理作用,毒副作用小,但其相关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其作用机制、作用部位、发挥效能过程和临床应用等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结论:白芷挥发油有着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亟需探寻一种高效、低耗、易操作的白芷挥发油提取方法..【总页数】4页(P4167-4170)【作者】任星宇;罗敏;邓才富;罗川;罗舜;徐广【作者单位】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土壤与药用植物营养实验室,重庆408435;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土壤与药用植物营养实验室,重庆408435;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土壤与药用植物营养实验室,重庆408435;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土壤与药用植物营养实验室,重庆408435;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土壤与药用植物营养实验室,重庆408435;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土壤与药用植物营养实验室,重庆4084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2【相关文献】1.白芷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J], 王玉文2.白芷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郑辉;王德才3.白芷的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朱艺欣;李宝莉;马宏胜;刘永仙4.白芷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王蕊; 刘军; 杨大宇; 高宏伟; 吕邵娃5.白芷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吉庆;马宇衡;张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0 ∃
[ 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 年第 22卷第 3 期 R esearch and Practice o f Ch inese M edicines
1 . 4 混 用 品及 伪品 野 白 芷 ( 下 延古 当归 ) A rchangelica decurrens 为古当 归属植 物。本 品在新 疆阿尔泰混称白芷, 应视为混用品, 不能充作白芷 药用。 隔山香 Angelica citriodora 为山芹属植物。本品 在广西称香 白芷, 为 证 类本草 收载的 ! 建州前 胡 #品种 , 不能充白芷药用。 雾灵独活 A ngelica porphyrocaulis 本品在山西阳 城作土白芷药用 , 在山西恒山和河北张家口则作独 活药用。根据药材根的气味近似独活来考虑 , 应属 于独活类型 , 似以作 ! 山独活 #之名入药为宜 , 应视 为混用品。 橄榄色阿魏 F erula olivacea 为阿魏属植物。本 品在云南丽江一带 混称白芷 , 应以其原 草药名入 药 , 而不宜作白芷。此外, 各地叫土白芷、 山白芷的 还有一些其他植物来源, 如菊科植物羊耳菊 Inula cappa、 山矾科植物山矾 Sym p locos caudata、 唇形科植 物寸草金 Clinop odium m egalanthum 等, 这些植物均 不能充作白芷药用, 而应按本来面貌以其草药名入 药使用 , 否则应视为白芷伪品。 2 化学成分 2 . 1 脂溶性与水溶性成分 主要为香豆素类 ( cou m arins) , 含量为 0 . 211 % ~ 1 . 221 % , 其中主要有氧 化前胡素 ( oxypeucedan in ) 0. 06 % ~ 0 . 43 % , 欧前胡 素( i m peratorin) 0 . 1% ~ 0 . 83 % , 异欧前胡素 ( isoi m peratorin) 0 . 05 % ~ 0 . 15 % 。其他香豆素类成分有白 当归素 ( byakange licin) , 白当 归脑 ( byakange licol) , 脱水比克白芷素 ( anhydrobyakanrgelic in ) , 佛手柑内 酯 ( bergapten )、 伞 形花 内 酯 ( u m beliferone ) 等
[ 10]
采 用 H PLC 法同时测定不 同产地
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 2 种香豆素的含量, 线性关系良好 ,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 分别为 98 . 4 %、 96 . 3 % , RSD 分别为 1 . 2 %、 1 . 7 %, 得到不同产地白芷中 2 种香豆素总量存在较大差异 的结论; 章军等 采用 RP H PLC 法对不同品种白 芷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 , 鉴别了白芷10 15
var . formosana ( B io ss . ) Shan et Yuan .
该品种是白
芷的栽培变种 , 目前市场药用白芷的主流品种, 现在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使用 , 为药用白芷的正品。药材 主产四川、 浙江。浙江杭州栽培品种通称杭白芷 ; 产 于四川的又称川白芷。杭白芷现广泛栽培于江苏、 安徽、 浙江、 湖南、 湖北和四川等地。 1 . 3 地方品 种
[ 1]
粗 糙独活 H eracleum scabrid um
为独活属植物。本品为 滇南本草 收载品种 , 主产 四川、 云南等 地。 云南 地区 通称 ! 白芷 #, 大理 称 ! 香白芷 #, 丽江叫 ! 水白芷 #。 白亮独活 H eracleum cand icans 为独 活属植 物。 云南昆明、 曲靖等地将其根及根茎作白芷药用 , 民 间长期使用, 可作为白芷地方品种之一。药材名香 白芷、 滇白芷。 白云花根 H eracleum rapula 为独活属植 物。本 品在云南大理一带作白芷药用, 民间长期使用 , 亦 可视为白芷地方品种之一。药材名香白芷、 土白芷。 短毛独活 H eracleu m m oellendorff ii 为 独活属 植 物。本品在四川作白芷药用 , 药材名土白芷。
白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展
何开家 , 张涵庆
1 2
(1 .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2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关键词 : 白芷 ; 化学成 分 ; 药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 R 284, R28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673 6427( 2008) 03 0059 04
sitosterol) 、 胡 萝 卜苷
( daucosterin ) 等。 [ 5] 2 . 2 挥发油成分 李宏宇等 曾作了不同商品白 芷的挥发油研究 , 鉴定出 69 种化学成分, 主要有 3 亚甲基 6 ( 1 甲乙 基 ) 环巳烯 ( cyc lh exene , 3 m ethy l ene 6 ( 1 m eth yleth l) , )、 十八碳醇 ( octadecano ) 等。 乔善义
因蛋白影响 [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7 ( 1) : 26 31 . 肖 青 , 董蒲江 , 胡妮妮 , 等 . 昆 布多糖硫酸酯抑 制 BxPC 3 细 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 J] 重庆医学 , 2004 , 33 ( 3) : 417. 418 . [ 12 ] 翟振国 , 蒋捍东 , 秦 筱梅 , 等 . 海藻硫 酸多糖 对肺 癌增殖 的抑 制作用及其机制 [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2004, 27( 2) : 97 100 . [ 13 ] 史宝军 , 聂小华 , 许 泓渝 , 等 . 灰树花 多糖硫 酸酯 的制备 及其 抗肿瘤活性 [ 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2003, 34 ( 8) : 383. 385 . [ 14 ] [ 15 ] [ 16] Folf m an J . N atl Caner I n st , 1994 , 82 : 4 . H olff m an. R. [ J] Cel l S c,i 1995 , 108 ( Pt II) : 3591 . SOEDA S, KO ZAK O T, I WATA K, e t a l. O versu lfated fu coidan inh ibits the bas ic f ibrob last grow th factor indu ced tube for m at ion by hu m an um bi lica l vein endothelial cel ls : its poss ible m echa
∃
59 ∃
n ism of act ion [ J ] B ioch i m B iophysA cta , 2000, 1497 ( 1 ) : 127 134 . M iao HQ. [ J] C ell physio,l 1995, 164( 3) : 482 . Folkm an J . A dv. C ancer R es , 1975 , 43 : 175. 徐中平 , 李福川 , 王海仁 . 昆布多糖硫酸酯的抑制血管生成和 抗肿瘤作用 [ J] 中草药 , 1999 , 30 ( 7) : 551 . 王振义 .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 [ M ]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7 546 554 . 曹世龙 . 肿瘤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 M ] 上海 : 上海科技教育出 版社 , 1997 4 11. [ 22] [ 23] 董浦江 , 姚榛样 . LAM S 抑制肝 癌细胞 增殖和 促凝活 性的实 验研究 [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1 , 26( 4 ) : 391 396 . 董浦江 姚榛祥 , 昆布多糖硫酸酯对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细胞的 增敏作用 [ J] 现代医药卫生 2003, 19( 3 ) : 255 256. 第 2 版 . 上海 : 上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 味辛、 性温 ,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 具有散风祛痛、 排脓消肿之 功效, 用于风寒感冒、 鼻渊头痛、 风湿痹痛等症。白 芷入药始见于 本经 , 列为中品。近十年来, 国内 外学者对白芷的化学成分、 活性成分及其药理等进 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植物种类 白芷的产地来源很多 , 而且对白芷正品的分类 也不尽相同。 中华本草 中将白芷分为杭白芷与 祁白芷。通常按产地把正品白芷分为如下两类 : 1 . 1 白 芷 A ng elica dahulica ( F ish . ) Benth e. t H ook . 系古 本草 传统 药用白 芷, 为当 归属 植物。 别录 曰 : ! 白芷生 河东川谷 下泽, ∀ ∀。 #河南禹 县 , 长葛产者又称为禹白芷、 会白芷; 河北安国、 定县 产者名祁白芷; 安徽亳县产者叫亳白芷; 四川崇庆 产者称老川白芷。 1 . 2 杭白芷 A. dahulica ( F ish . ) Benth e. t H ook.
[ 12] [ 11]
采用 RP HPLC 法对 12 个产地的
白芷 药 材 进 行指 纹 图 谱 的 研 究 , 重 现 性 好。 L iu [ 13] 等 用高 速逆 流色 谱法 ( H ig h Speed C ounter Cur rent Chrom atog raphy) 成功分离测定了白芷中的欧前 胡素、 异欧前胡素和氧化前胡内酯。 W ang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年第 22 卷第 3 期 R esearch and P ractice of Ch inese M edic ines
[ 10 ] [ 11 ] 董浦江 , 姚榛祥 , 涂 刚 . LAM S对 肝癌细胞 株的 B el 2 、 BaX t [ 17] [ 18] [ 19] [ 20] [ 21]
[ 14]
成
功的采用该法简单快速的从白芷中分离得到欧前胡 素、 异欧前胡素和东莨菪苷元 ( 7 羟 6 甲氧香豆素 ) 。目前色谱技术应用于白芷等中药研究存在的问 题有 : 一方面中药成分复杂、 质量影响因素多, 单用 一种色谱技术研究很难全面分析 , 如: GC 不适用于 分析热不稳定性和不能气化的成分; H PLC 则对强 极性组分分离效果不好 , 色谱柱容易受污染 , 仪器运 转费用高 ; 新兴的高速逆流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 泳法 , 可以很好的为中药药效学评价及定性定量分 析等提供技术支持 , 但在国内尚未普及和系统化。 4 药理活性 4 . 1 抗菌、 抗真菌作用 据体外的初步试验, 川白 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 痢疾 (宋氏 ) 杆菌、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 霍乱弧菌、 人型结 核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 曾有 学者发现 , 用白芷等中药提取物、 镁盐、 异噻唑啉酮 制成的防霉剂能破坏菌体的细胞结构 , 对多种霉菌 有高效杀抑作用。 4 . 2 解热、 镇痛、 消炎作用 对川白芷的醚提液、 醇 提液、 水提液和煎液药理研究发现 , 川白芷几种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