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翻译、背景、主题思想
《饮酒》赏析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原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作者】
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
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背景】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
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
《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导读: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
(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
如:风吹草低见牛羊)7.[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9.[相与]相伴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
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翻译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赏析本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
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
[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作者为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就是他所创作的,本文就来分享一篇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欢迎大家阅读!《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是想要辨识,却不知要怎样表达。
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的是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诗人指的是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鉴赏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没有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
《饮酒》其五原文和译文及赏析
《饮酒》其五原文和译文及赏析《饮酒》其五原文和译文及赏析【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自谓。
③尔:如此、这样。
④「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⑤「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⑥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译文】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作者】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
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
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
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赏析】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
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他二十九岁出仕,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几番进退,仕隐不定,先后任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他这样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
终因抱负不展,又不肯降志辱身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于彭泽县令上任仅80余日,便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决然弃职归隐。
此后长期过着躬耕隐居生活。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东晋陶渊明《饮酒 其五》原文、译文及注释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
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原文: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选自《陶渊明集》卷三(中华书局 1979年版)。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xún)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结庐〕建造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饮酒陶渊明其五赏析
饮酒陶渊明其五赏析饮酒陶渊明其五赏析 导语:《饮酒·结庐在⼈境》是晋朝⼤诗⼈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的第五⾸诗。
这⾸诗主要表现隐居⽣活的情趣,写诗⼈于劳动之余,饮酒⾄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
下⾯是⼩编为你准备的饮酒陶渊明其五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饮酒其五》原⽂: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饮酒其五》赏析: “结庐在⼈境”是⼀⾸脍炙⼈⼝的诗篇,⼴为后⼈传诵,反映了诗⼈归⽥前期的志趣和情怀。
这是⼀⾸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蕴含着某种宇宙⼈⽣之理的哲理诗。
诗中⽤了“真意”、“忘⾔”等⽞学⽤语,更有⼀种耐⼈寻味的理趣。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这四句诗,实际上是讲⼈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即⽣活在现实中的⼈能否超脱于现实之外的问题。
当时道教盛⾏,宣扬⽣命“⽆极”论,说什么只要导养得法,⼈就可以得道成仙,不但精神不死,⾁体也能久视长⽣。
那时,或竦⾝云霄,或潜泳江海,茫茫恢廓的宇宙,就可任你逍遥翱游了。
也就是说,神仙的⾝形和精神都是超⽣死、超时空的。
陶渊明对这种神仙妄说素抱否定、批判的态度,他认识到,“富贵⾮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即使后来陷⼊⽣活的绝境,也决不到神仙世界去寻求精神安慰。
因⽽他弃官⽽不弃世,归⽥⽽不隐遁⼭林。
其实,他所归隐的⽥园,对官场来说是“隐”,于⼴⼤农村现实⽽⾔,则不但不是“隐”,倒是步步接近了。
这是⼀⽅⾯。
然⽽,他却相信,⼈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地⾃我净化,或者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
这四句诗就是讲这个道理。
“结庐在⼈境”是说⽣活在现实社会中。
“车马喧”指⼈世间各种烦⼈的尘杂,也是世⼈为富贵荣华⽽奔竞的形象写照。
他之所以⾝居⼈境⽽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远”。
“⼼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
《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
《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辨通:辩)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⑤见:(读xiàn)同“现”,出现。
⑥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⑦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
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说。
⑧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辨:辨识。
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
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的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烟云弥漫,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从此时此地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趣,想要说出来,却又觉得它无法也无须明白的说出来。
鉴赏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
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
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
饮酒(其五)陶渊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
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注释】
①《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②人境:人类
聚居的地方。③日夕:近黄昏的时候。④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
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 词彩精拔”。
饮 酒①
(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②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③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
【作者】
八年级上册语文《饮酒 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创作背景及陶渊明介绍
《饮酒其五》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创作背景及陶渊明介绍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注释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饮酒》其五翻译、主题思想
《饮酒》赏析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
【原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作者】
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
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
《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导读: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的心境。
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
(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
如:风吹草低见牛羊)7.[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9.[相与]相伴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表达。
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
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翻译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赏析本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
《饮酒其五》陶渊明
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
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注释】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赏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饮酒》其五原文和译文及赏析
《饮酒》其五原文和译文及赏析饮酒》其五赏析【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自谓。
③尔:如此、这样。
④「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⑤「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⑥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译文】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作者】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
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
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
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赏析】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
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他二十九岁出仕,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几番进退,仕隐不定,先后任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他这样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
终因抱负不展,又不肯降志辱身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于彭泽县令上任仅80余日,便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决然弃职归隐。
此后长期过着躬耕隐居生活。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
《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 导读: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表达了诗⼈悠然⾃得、寄情⼭⽔的情怀。
这⾸诗以情为主,融情⼊景,写出了诗⼈归隐⽥园后悠闲⾃得的⼼境。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注释 1.[结庐在⼈境]: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境:⼈聚居的地⽅。
2.「问君」⼆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谓。
3.[尔]如此、这样。
4.「⼭⽓」⼆句:意谓傍晚⼭⾊秀丽,飞鸟结伴⽽还。
⽇⼣,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句:意谓此中含有⼈⽣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语⾔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读作jiàn。
(学术界仍⽆确切定论,但⼤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出现在眼前。
如:风吹草低见⽜⽺) 7.[悠然]⾃得的样⼦。
南⼭:指庐⼭。
因采菊⽽见⼭,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傍晚 9.[相与]相伴 10.[欲辨已忘⾔]想要辨识却不知表达。
辨,辨识。
11.[⽆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
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远]⼼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指⼭景。
15.[真意]指⼈⽣的真正意义。
16.[⾔]名词作动词,⽤⾔语表达。
翻译 我家建在众⼈聚居的繁华道路,然⽽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避离尘俗⾃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情徜徉,⽆意中见到南⼭胜景绝妙。
暮⾊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回归远⼭的怀抱。
南⼭仰⽌啊,这⾥有⼈⽣的真义,已经⽆需多⾔。
赏析 本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中的第五⾸。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偶然⽆⼼上。
‘采菊’⼆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南⼭之见,亦是偶尔凑趣;⼭且⽆意⽽见,菊岂有意⽽采?⼭中飞鸟,为⽇⼣⽽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
饮酒其五原文及翻译
饮酒其五原文及翻译饮酒其五原文及翻译《饮酒》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分享了饮酒其五原文翻译,欢迎阅读!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饮酒》其五解析
《饮酒》其五解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自谓。
③尔:如此、这样。
④「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⑤「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⑥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作者】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
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
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
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望岳》【诗文赏析】《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
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
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六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其十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十三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莸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其十四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
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 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 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 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 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
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
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 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 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 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 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 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 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 境的外化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选自《陶渊明集》,《饮酒》是一组五言诗,
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 据序文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可见主要是这一时期醉后所作,因此总题为 《饮酒》。其意不在酒,是寄酒为迹,借以 抒怀。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 桑人(今江西九江人)。 作者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政 治上的腐败,41岁弃官归田! 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 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 未在入仕。陶诗以其冲淡清 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 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 界。
结庐: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 居的地方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相与,相 伴
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 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辩, 辨识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 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 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 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 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想要辨识却不知 怎样表达。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三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四
其九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其十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其十一
其七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பைடு நூலகம்
其八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内容扩展 饮酒其余19首
其一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二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