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 务劳动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 极性 实行工资制
成就!
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基本完成
(二)新经济政策
(1)经济上: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 的迅速恢复。——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政治上: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严峻的内外局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921年新经济政策 引起农民的不满 经济、政治危机
针对不满情绪,列宁在深思着, 酝酿着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年时的列宁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第10次 代表大会,通过《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的决议,标志着苏俄以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 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 立,简称“苏联”。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1922年苏联成立。 1924年列 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 渐确立。此时的苏联仍处在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 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 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 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 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 “延缓速度 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 就是落后, 来完成。
(三)内容 政策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集制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大 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主义
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品经济
战时 共产主义
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生产关系的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921年俄罗斯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南方饥荒。一年 半时间里超过500万人死于饥饿。在非常困难的地 区,为了生存人吃人的极端的情况就出现了,有的 家庭死去成员的尸体,竟被那些一息尚存的家人吃 掉充饥。另外,那些死于饥饿或被打死的人的尸体, 也成了饥饿的人们争抢的“食物”。 ——摘自凤凰网
面对出现的问题,列 宁没有回避,积极思考解 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他 走进各地农民中间,倾听 农民的呼声,在人民中间 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 列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 麻记着农民说的话。 一个农民说:‚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 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另一个农民说: ‚要使农民看到好处。‛还有农民干脆对列宁说: ‚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 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
2.俄国进入三年国内战 争时期(1918-1920)
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材料二: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 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 革命势力控制之下。 材料三: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 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 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 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 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3)理论上: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 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丰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四)特点
1.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允许多 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2.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 会主义经济,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质)
材料一: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 列宁和中央苏维埃命令宰杀一批马匹,把马 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渡过饥荒。 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 皇和猪肉”的口号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 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
(二)内容
1、农业:余粮收集制 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 收归国有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4、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 5、劳动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三)特点
兼来自百度文库“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 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 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 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 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 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 的主要的门径’。‛ 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 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是 什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十月革命 胜利,列宁 领导的布尔 什维克建立 了苏维埃政 权。由此, 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 国家诞生。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严峻考验?
材料一:1919年开 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 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 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 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 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 攻;1919年夏到1920年 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 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 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 1.国内外敌对势力反扑 , 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 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 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3.国内战争引起物资匮乏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背景
1.国内外敌对势力反扑,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2.国内战争引起物资匮乏
苏维埃 政权
存or亡
?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非常时期”指的是什么?
指苏联面临内部叛乱和 外部武装干涉
认识:它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 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四)目的:
(1)直接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2)根本目的: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国内战争胜利!
它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的财 力、物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 固了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 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 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 “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 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 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